A. 瑪莎拉蒂的發展史
歷史上第一輛鑲有三叉戟徽標的瑪莎拉蒂轎車是出現在1926年4月25日 瑪莎拉蒂Targa Florio比賽上。這輛由阿爾菲力駕駛,完全由瑪莎拉蒂兄弟們自行設計製造的瑪莎拉蒂Tipo 26汽車採用1.5升直列八缸發動機,最高時速可達100英里/小時。阿爾菲力的弟弟馬里奧將該車微型標設計成樹葉形底座上放置的三叉戟,設計靈感來源於公司所在地博洛尼亞市市徽海神尼普頓(Neptune),他手中握有顯示其巨大威力的武器--三叉戟,寓示著瑪莎拉蒂問世後將在世上引起巨大轟動。第一次出場,瑪莎拉蒂就取得了Targe Florio大賽的勝利。後來由於Type 26接連在一些賽事中取得了勝利,瑪莎拉蒂公司開始考慮生產賽車。其後的十餘年間,瑪莎拉蒂公司又相繼推出Tipo 26B,瑪莎拉蒂V4,瑪莎拉蒂4CTR,瑪莎拉蒂4CL等經典車型,以其性能與品質的完美結合贏得了諸如"義大利大獎賽(Ltalian GP)"、"的黎波里大獎賽(Tripoli GP)"等賽事的勝利。
1932年3月,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阿爾菲力.瑪莎拉蒂永遠地告別了他心愛的賽車事業。他的離去,不啻為對尚未示成熟的瑪莎拉蒂在賽場上捷報頻傳,公司卻因經營不善而每況愈下,於1937年出售部分股份給Orsi家庭,公司總部則遷至摩德納(Modena)。
與此同時,盡管受到來自梅賽德斯的強大競爭,瑪莎拉蒂還是接二連三地取得了一系列車賽的勝利,尤其是1939年5月30日--這的確是個值得瑪莎拉蒂驕傲的日子--一位車手駕駛著瑪莎拉蒂8CTF取得了美國印蒂安納波利斯500英里大賽的勝利,並且在下一年,也就是1940年,再次取得該賽事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瑪莎拉蒂公司開始生產機械工具、電器元件、火花塞和其它電子設備。戰爭過後,工廠恢復了生產並開發出一種新型高性能轎車--A6 1500。與此同時,A6GCS也粉墨登場,面對著來自阿爾法.羅密歐及法拉利等跑車咄咄逼人的競爭勢頭,A6GCS仍取得了摩德納環路賽的勝利。無奈二戰中義大利汽車年產量僅達到28982輛,這也直接影響到了瑪莎拉蒂的銷量。
為早日走出戰爭陰影,五、六十年代,義大利各汽車公司開始不斷改進產品、投產新車型。瑪莎拉蒂公司也不例外。後來的事實證明五十年代初期對瑪莎拉蒂公司來說的確是一段爬坡時期,開始是阿爾發.羅密歐,後來再加上來自法拉利的競爭,使得瑪莎拉蒂公司不得不考慮在1953年起用曾擔綱改進A6GCM的喬克諾·克羅布(Gioacchino Colombo)任總工程師,並重組車隊重新取得車賽的勝利。這其中瑪莎拉蒂賽車在1953年義大利車手大獎賽中戰勝了法拉利。
當時,克羅布還在忙於後來的瑪莎拉蒂250F賽車設計工作。1954年,250F奪得阿根廷大獎賽(Argentine GP)的勝利--它誕生後的第一場勝利。1955、1956年對車隊來說是繁忙而豐收的季節,直至1957年瑪莎拉蒂250F取得了第五個冠軍稱號,這也是瑪莎拉蒂的無上榮譽。也就是在這一年,瑪莎拉蒂正式宣布退出車賽。這不是一個完全「向後轉」的舉動,事實上盡管不再直接參賽,瑪莎拉蒂仍繼續為一些私人車隊製造賽車如Birdcage和其他車型等。而且,它和F1賽事也仍保持著緊密聯系,例如在1965年為Cooper車隊製造3升V12發動機等。
瑪莎拉蒂
MC12回顧30餘年的參賽歷史,瑪莎拉蒂取得了近500場徹底的勝利和無數場階段性勝利,共取得了23個冠軍稱號,32個方程式錦標賽勝利,是唯一兩次取得印地安納波利斯500英里賽事勝利的義大利品牌。從科羅拉多的拉力賽到威尼斯的快艇賽事,瑪莎拉蒂在所有的競爭項目中名列前茅。此間的共同特點是它所具備的不可思議的通用性--在賽道、路面、坡道上,或是在大獎賽及耐力賽事中。除了在陸上,瑪莎拉蒂還在水上賽艇比賽中取得了勝利。 隨著1958年3500GT的發布,意味著瑪莎拉蒂公司開始把注意力由競賽用汽車轉移於批量生產的汽車身上,相應地,工廠規模也開始擴大。直至1968年,瑪莎拉蒂公司又相繼開發了一些經典車型如Birdcage系列、Mistral、Sebring、Ghibli等,其中Quattroporte是瑪莎拉蒂歷史上第一輛配有4.136升、氣缸夾角為90°V8發動機的四門轎車。
1968年,瑪莎拉蒂與法國雪鐵龍及義大利菲亞特結成聯盟,生產雪鐵龍SM車,但SM引起了財政災難,致使瑪莎拉蒂公司面臨極大的財政困難。直至1975年德托馬索轎車公司給瑪莎拉蒂注入38%的資金、義大利政府注入其餘62%資金,瑪莎拉蒂公司才最終得以脫離困境。
當時義大利國內的汽車產業也是一片蕭條,盡管在1963年年產量突破100萬輛,成為當時世界第六大汽車生產國,1973年年產量達到最高峰--1,957,994輛。但因受到世界能源危機和國際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影響,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世界性經濟衰退中,汽車工業市場衰退,產量下滑,到1983年年產量僅為1,433,086輛。
在這樣的大氣候條件下,1983年,由於投產了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瑪莎拉蒂公司的銷售額開始成倍增長,故1984年該公司計劃生產9000輛雙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和1000輛425型汽車,但終因資金成本等種種原因未果。
時至九十年代,為重新跨入世界汽車強國的行列,義大利政府號召國內各汽車公司努力開發新產品,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降低成本,加強國際市場競爭力。並提倡汽車工業內部採用跨公司甚至跨國的聯合經營方式,目的在於集中工業車輛生產能力和資源,互相交流生產技術,取長補短。提高生產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競爭了50年之後,瑪莎拉蒂在1997年納入法拉利旗下,這兩個經典品牌構成了現今車壇絕無僅有的超級跑車集團。
B. 誰知道電影《無法觸及》裡面那台瑪莎拉蒂是什麼型號
瑪莎拉蒂總裁第五代,現在的總裁是第六代,最大的區別是尾燈
C. 男女在樹林辦事,還說給買瑪莎拉蒂是什麼電影
一個大個子黑人照顧一個癱瘓的人坐在輪椅呢 中途還有一輛瑪莎拉蒂求大佬知道這是什麼電影? 因為多年前修建了連接兩市的高速公路,過往國道的車輛就很少很少了,年長的人們把這條國道稱為老路,也因為通行車輛銳減的緣故,早已看不到曾經道路經...
D. 搜一部外國電影,裡面有黑幫老大的情人開的瑪莎拉蒂
一部外國電影,裡面有黑幫老大的情人
開的車是瑪莎拉蒂
這部電影,很可能是《低俗小說》由烏瑪·瑟曼主演
或者是《疤面煞星》由阿爾·帕西諾主演
E. 私人助理的一部電影有一輛瑪莎拉蒂跑車的,主人是雙腳難換的,我只看了一點點。不記得了。
法國經典電影,IMDB前250:《無法觸碰》 。
影片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在一次跳傘運動事故後,菲利普,一位富有的貴族下肢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無法自理,因此他找了黑人青年Driss來家裡幫佣。這是一位郊區的年輕人,剛從監獄出來。簡單來說這是最不適合這份工作的人選。兩個世界相互碰撞,融合,於是一段不可思議的、奇妙的友情誕生了。這是獨一無二的關系,碰撞出許多火花。而這段關系也使他們變得……無堅不摧。
F. 有什麼電影裡面有瑪莎拉蒂
《永無止境》
《觸不可及》
《十三羅漢》
《霹靂嬌娃》
《狂野時速》
《迷城》
《007:幽靈黨》
《速度與激情》
G. 影片開頭一個黑人開輛瑪莎拉蒂總裁帶個老頭遇到警察是什麼電影
觸不可及(2011年出品法國電影)
《觸不可及》由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托蘭達聯合執導,弗朗索瓦·克魯塞、奧瑪·賽 、Anne Le Ny、Audrey Fleurot聯袂主演。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一個富有的貴族和一個黑人青年幫佣之間的友情。
H. 電影里有瑪莎拉蒂的是什麼電影,很多武器的那種,後來撞另一輛車,那輛車隱身,輪子出很多釘子的,
《007之擇日而亡》,那輛不是瑪莎拉蒂,是阿斯頓馬丁。
I. 法國觸不可及電影簡介
《觸不可及》這部影片是由導演尼爾·博格執導的一部劇情片,而該片也是改編於法國電影《無法觸碰》,並且在豆瓣上榮獲了9.3的高分。
其在大眾的評論也是極其好的,其演員也極其的敬業,尤其是影片之中白人的扮演者布萊恩·克蘭斯為了貼合形象,特意在家中預定了電動輪椅,自己進行表演的練習。
在結構主義盛行的時候,這部影片依舊採用敘事分析方法專注於作品的第一句,而這種的敘事手法,在他們看來,開篇的第一句必然是包含整個故事的大致情況以及即將敘事的意義。
這種的開頭,尤為的可以造成一種和諧的閱讀契約。但單單看這部影片,《觸不可及》的開頭像極了警匪片,但並非如此。
故事的開頭便是一個年輕的小伙,開著瑪莎拉蒂,帶著一個鬍子拉碴的人,在路上狂奔。警察在後面,緊緊地跟著,他們加大油門,以為自己躲避了警察的追查,但其實沒有。
到最後,還是被警察抓住了,在朋友裝病的幫助下,他們安全離開了。而這輛瑪莎拉蒂中的兩個人便是故事的兩個主人公菲利普與戴爾。
菲利普是一個成功的作者和商人,但在一次滑翔傘事故中,導致了他脖子以下全身都癱瘓了。從那會兒開始,菲利普便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由於他生活不便,於是就萌生出了一個念頭,想挑選一名生活助理來負責自己的日常起居,幫助他吃飯、洗澡、穿衣、開車、甚至於上廁所擦屁股都有需要幫助。
而另一個主人公也就是戴爾,他是一名黑人,因為他之前的小偷小摸被抓進了警察局,並且拘留了五個月,滿足了釋放條件,便從警察局中出來了。
這看似毫無相關的兩個人,卻在一次偶然的條件下相遇了。需要護工的菲利普斯,有一天公開招聘護工,其薪資極其高待遇也是極好的。
J. 一個大個子黑人照顧一個癱瘓的人坐在輪椅呢 中途還有一輛瑪莎拉蒂求大佬知道這是什麼電影
一個大個子黑人照顧一個癱瘓的人坐在輪椅呢 中途還有一輛瑪莎拉蒂求大佬知道這是什麼電影?
因為多年前修建了連接兩市的高速公路,過往國道的車輛就很少很少了,年長的人們把這條國道稱為老路,也因為通行車輛銳減的緣故,早已看不到曾經道路經濟帶來的繁榮景象,老路兩旁只是偶爾能看到加油站和餐館。
趙小見把車駛入一個小型加油站,瑪莎拉蒂引以為驕傲的低沉排氣聲浪雖然悅耳,在這個時候卻讓他尤為擔心,於是迅速按下啟動鍵熄火。
仔細觀察確定沒有行屍之後,他緊握滿是血跡的細鋼筋,慢慢向加油站內的小超市走去。這根細鋼筋是昨晚古城島基地淪陷時,他在慌亂中撿到的,後來用它刺穿了幾個行屍的頭部,纖細的鋼筋堅硬而有韌性,直接插入行屍的頭部比用鈍器敲擊更省力,缺點也在於太過纖細,需要用力緊握。
超市玻璃門的扶手上掛了把大鐵鎖,鐵鎖上掛著暫停營業的牌子,撬開鐵鎖顯然不現實,不過能撬開門上的扶手。進入超市,趙小見四處張望,確定安全後關閉了玻璃門,放下門後面用來阻擋空調冷氣的塑料門簾。
這里雖然小,可吃的東西不少,趙小見餓壞了,抓起一包餅干,擰開一瓶礦泉水,狼吞虎咽地吃著,滿臉的淚水順著嘴角進入了嘴裡,他想念他的爺爺,想念他的父母,也想念在家裡工作了快二十年的保姆阿姨,口口聲聲說要撐起這個家,可是他誰也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