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俄羅斯電影穿的機甲

俄羅斯電影穿的機甲

發布時間:2022-08-09 07:05:44

① 這是什麼電影

電影《環太平洋》
劇情:2013年,環太平洋地區海底深處出現了一個平行宇宙「突破點」,隨後,一個巨大無比的巨獸生物從「海洋」中崛起,第一隻巨獸首先摧毀了舊金山以及周圍所有的海岸城市,而人類大部分企圖阻止巨獸的軍事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但巨獸也最終在人類的殊死抵抗下死於核彈中,但舊金山方圓百里變成了荒蕪之地。事件結束後,人類為巨獸起了「怪獸」(Kaiju)的名字,但原本認為結束的怪獸襲擊卻接二連三而出現在各個環太平洋城市。人類在無計可施之下發明了他們自己創造的「怪獸」:「機甲獵人」(Jaeger),利用巨大機械士兵來對抗怪獸大軍,由兩名腦部神經網路互相串連(浮動神經元連結)的操縱者同步操作戰斗機械士兵,利用儀器來檢測怪獸的級別與代號。自從有了機甲獵人,人類開始獲得勝利,甚至將怪獸襲擊變成宣傳活動與儀式,但人類卻並不知道更加恐怖的威脅即將來臨,而「怪獸戰役」也就此打響。
2020年2月28日,代號「鐮刀頭」的三級怪獸出現在阿拉斯加海域,貝克特兄弟羅利.貝克特(查理·漢納姆飾)和楊希.貝克特駕駛危險流浪者迎擊怪獸,戰斗中哥哥楊希不幸犧牲,羅利獨自一人駕駛幾乎報廢的危險流浪者返回。
5年以後,由於怪獸的戰鬥力不斷的增強,PDCC決定召回三代機甲危險流浪者,同時找回失蹤7年(實際上是跟著建防禦怪獸圍牆的工程隊去了)的羅利.貝克特擔任駕駛,經過選拔,羅利的新搭檔是真子,第一次同步試驗中真子(菊地凜子飾)神經元連結失敗,險些摧毀基地。
緊接著四級怪獸「尾立鼠」和「棱背龜」登陸香港,激戰中國機甲「暴風赤紅」,俄羅斯機甲」切爾諾阿爾法「不幸犧牲,五代機甲」尤里卡突襲者「受到EMP攻擊癱瘓,危險流浪者臨時出擊,逐一擊敗了入侵的怪獸。這一戰,除了尤里卡突襲者、危險流浪者以外的機甲全部陣亡。
香港一戰以後,PPDC決定立馬實施缺口摧毀作戰計劃。在深海中流浪者巧妙擊殺四級怪獸」迅龍『,尤里卡突襲者自爆與四級怪獸「憎惡」同歸於盡,同時重傷五級怪獸「毒婦」,最後流浪者穿越缺口,通過自毀成功炸毀蟲洞。

② 環太平洋片頭被擊毀的俄羅斯機甲是什麼

應該不是俄羅斯的,是美國派駐到俄羅斯幫助防禦的吵小子育空。

③ 電影《環太平洋》中各個機甲是怎麼死的,請詳解,多謝!

1、暴風赤紅

駕駛員:華人三胞胎

結局:香港戰役中被四級怪獸「尾立鼠」的尾巴捏碎駕駛艙,三名駕駛員陣亡。

中國「獵人"機甲戰士,純鈦內核,無雜質,每一條肌肉五十個柴油動力引擎,重1722噸,高76米,主要在香港戰場作戰,作為五款機甲中最輕的一款,因此速度方面比較占優勢,它的警惕性、攻擊性以及防守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並且這個格鬥王在香港南部港口殺死了七頭怪獸,殺敵數在所有機甲中排行第二。

2、尤里卡突襲者

駕駛員:查克和斯泰克

結局: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自毀,兩名駕駛員(查克和斯泰克)犧牲。

澳大利亞「獵人」機甲戰士,第五代機甲,於2019年創建成功,這一款機甲的高度,體重都在於平均數據之上,這一款機甲是澳大利亞精心設計的完美機甲戰士。高度76米,體重1850噸。這款機甲亮點在於前胸的導彈,悉尼一戰中,突襲者僅用6秒鍾就打開胸部射出了導彈,直接導致怪獸一招死亡。

3、切爾諾阿爾法

駕駛員:Aleksis和sasha

結局:中了「尾立鼠」的腐蝕液後,在「棱背龜」的強攻擊下被打敗。

俄國 「獵人」機甲戰士,是第一代機甲戰士,所有機甲中塊頭最大的,最有力量的,防禦性最好的,只不過速度較慢一些,高85米,重達2412噸,主要強調肉搏戰斗,手部放電裝置是亮點,外形像一個巨大的放電器,被稱為「特斯拉拳」,每次能釋放415千伏電壓。

4、危險流浪者

駕駛員:羅利·貝克特和森真子(新)、羅利兄弟(舊)

結局:在蟲洞中自毀,2名駕駛員逃生

美國版「獵人」機甲戰士,主要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作戰。同時成功抵擋了怪獸五次攻打(第五次戰斗中損毀)。重1980噸,高79米,主要強調速度和格鬥能力,劇中先頭則是羅利兄弟駕駛,但由於2020年那場戰爭中羅利的兄長殉職,後期是羅利和MAKO一起駕駛流浪者。

(3)俄羅斯電影穿的機甲擴展閱讀:

官方設定的但是在電影中未曾出現的機甲:

第一代

1、吵小子育空

人類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5年1月30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島建造完成。

2、憂郁羅密歐

美國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5年12月15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島建造完成。

3、地平線勇士

中國的第一款機甲獵人,是量產型機甲獵人,先後共計建造四台,首台於2015年12月22日於中國香港青衣島建造完成。

4、隱形浪人

日本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5年12月6日在秘魯利馬建造完成。

5、塔斯馬尼亞探戈

澳大利亞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5年底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島建造完成。

6、切爾諾阿爾法

俄羅斯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5年底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海參崴建造完成。

7、探戈狼

日本的第二台機甲獵人,於2015年12月30日在日本大板府建造完成。

第二代

1、暗黑攔截者

南美洲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6年在秘魯利馬建造完成。

2、太陽先知

南美洲的第二台機甲獵人,於2016年在秘魯利馬建造完成。

3、美洲獅

巴拿馬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6年在美國建造完成。

4、幸運七號

中國的第五台機甲獵人,於2016年在中國香港建造完成。

5、伊甸園刺客

俄羅斯的第二台機甲獵人,於2016年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海參崴建造完成。

第三代

1、危險流浪者

美國的第三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7月10日在美國建造完成。

2、少林游俠

中國的第二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在中國建造完成。

3、勝利阿爾法

俄羅斯的第三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在俄羅斯建造完成。

4、鬥牛士之怒

墨西哥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9月14日建造完成。

5、鉻之將軍

加拿大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建造完成。

6、火神幽靈

澳大利亞的第二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在新南威爾士州悉尼基地建造完成。

7、海岸巡遊者

南美洲的第三台機甲獵人,於2017年在秘魯利馬基地建造完成。

第四代

1、暴風赤紅

中國的第四台機甲獵人,於2018年8月22日在江蘇常州建造完成。

2、回聲軍刀

日本的第三台機甲獵人,於2018年在日本建造完成。

3、猛獁使徒

美國的第四台機甲獵人,於2018年在美國建造完成。

4、科林斯巨蛇

巴拿馬的第二台機甲獵人,於2018年在美國建造完成。

5、新星土衛七

韓國的第一台機甲獵人,於2018年建造完成。

第五代

1、尤里卡突襲者

澳大利亞的第三台機甲獵人,於2019年11月22日在新南威爾士州悉尼基地建造完成。

④ 蘇聯電影中有1940年愛國者項目機甲

有如此之長的時間,那就非《解放》莫屬了。《解放》是蘇聯尤里·奧澤洛夫「衛國戰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其他兩部是《莫斯科保衛戰》《自由戰士》)。全劇分《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五部分,講述了自庫爾斯克會戰到紅軍攻克柏林兩年多的歷史,是蘇聯歷史上最多、協作國家數最多(有民主德國、波蘭、南斯拉夫、美國、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參與拍攝)、跨越地域最廣的巨作,蘇聯為拍攝出動了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兩千餘坦克和火炮、三百多架飛機及數艘艦艇。為強調真實性,片中及頭尾還大量引用了戰爭時期的紀錄片資料,堪稱精品。
你看完這部電影,不敢說把二戰所有戰場都看到,但歐洲戰場東線應該是差不多了。

⑤ 環太平洋里駕駛切爾諾阿爾法也就是俄羅斯的機甲的哪倆人叫啥名(現實中和電影中的

駕駛者是來自俄羅斯的Aleksis與Sasha


《環太平洋》演員表所有演員:
Raleigh Antrobus(查理·漢納姆 飾演)
Mako Mori(菊地凜子 飾演)
▪ Stacker Pentecost(伊德瑞斯·艾爾巴 飾演)
Hannibal Chow(朗·普爾曼 飾演)
Diego Klattenhoff(迭戈·克萊特霍夫 飾演)
Gottlieb(伯恩·戈曼 飾演)
Aleksis(羅伯特·梅耶 飾演)
Tendo Choi(小克利夫頓·克林斯 飾演)
Tommy T(拉里·喬·坎貝爾 飾演)
Herc Hansen(麥克斯·馬蒂尼 飾演)
Chuck Hansen(羅伯特·卡辛斯基 飾演)
Miles(布拉德·威廉姆·亨克 飾演)
Child(傑克·古德曼 飾演)

⑥ 環太平洋所有的機器人

環太平洋所有的機器人:

1.暴風赤紅

狂怒黑曜石第一次出現在PPDC委員峰會在悉尼召開之際,它從悉尼港口突然出現,將剛剛抵達的復仇流浪者打了個措手不及,期間還將搭載了PPDC秘書長森麻子(《環太平洋》中危險流浪者的駕駛員之一)的直升機掃落,麻子犧牲。

(6)俄羅斯電影穿的機甲擴展閱讀:

《環太平洋》是吉爾莫·德爾·托羅執導的一部美國科幻電影,由查理·漢納姆、伊德瑞斯·艾爾巴、菊地凜子、查理·戴等人主演,於2013年7月12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人類為了抵抗怪獸的進攻,研製出了高大的機器戰士與來犯怪獸進行對抗的故事。

2013年,環太平洋地區海底深處出現了一個平行宇宙「突破點」,隨後,一個巨大無比的巨獸生物從「海洋」中崛起,第一隻巨獸首先摧毀了舊金山以及周圍所有的海岸城市,而人類大部分企圖阻止巨獸的軍事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但巨獸也最終在人類的殊死抵抗下死於核彈中,但舊金山方圓百里變成了荒蕪之地。

事件結束後,人類為巨獸起了「怪獸」(Kaiju)的名字,但原本認為結束的怪獸襲擊卻接二連三而出現在各個環太平洋城市。人類在無計可施之下發明了他們自己創造的「怪獸」:「機甲獵人」(Jaeger),利用巨大機械士兵來對抗怪獸大軍,由兩名腦部神經網路互相串連(浮動神經元連結)的操縱者同步操作戰斗機械士兵,利用儀器來檢測怪獸的級別與代號。

自從有了機甲獵人,人類開始獲得勝利,甚至將怪獸襲擊變成宣傳活動與儀式,但人類卻並不知道更加恐怖的威脅即將來臨,而「怪獸戰役」也就此打響。

2020年2月28日,代號「鐮刀頭」的三級怪獸出現在阿拉斯加海域,貝克特兄弟羅利.貝克特(查理·漢納姆飾)和楊希.貝克特駕駛危險流浪者迎擊怪獸,戰斗中哥哥彥希不幸犧牲,羅利獨自一人駕駛幾乎報廢的危險流浪者返回。

5年以後,由於怪獸的戰鬥力不斷的增強,PDCC決定召回三代機甲危險流浪者,同時找回失蹤7年(實際上是跟著建防禦怪獸圍牆的工程隊去了)的羅利.貝克特擔任駕駛,經過選拔,羅利的新搭檔是真子,第一次同步試驗中真子(菊地凜子飾)神經元連結失敗,險些摧毀基地。

緊接著四級怪獸「尾立鼠」和「棱背龜」登陸香港,激戰中國機甲「暴風赤紅」,俄羅斯機甲」切爾諾阿爾法「不幸犧牲,五代機甲」尤里卡突襲者「受到EMP攻擊癱瘓,危險流浪者臨時出擊,逐一擊敗了入侵的怪獸。這一戰,除了尤里卡突襲者、危險流浪者以外的機甲全部陣亡。

香港一戰以後,PPDC決定立馬實施缺口摧毀作戰計劃。在深海中流浪者巧妙擊殺四級怪獸」迅龍『,尤里卡突襲者自爆與四級怪獸「憎惡」同歸於盡,同時重傷五級怪獸「毒婦」,最後流浪者穿越缺口,通過自毀成功炸毀蟲洞。

⑦ 哪部電影是很多人穿著像機甲一樣的裝備,抵抗外星物種。

這部電影是《環太平洋》,《環太平洋》故事主要講述人類遭受了太平洋海底巨型怪獸的入侵,為了抵抗海洋怪獸的進攻,人類研製出了高大的機器戰士並配備有最頂尖科技的裝備對來犯的怪獸進行還擊。電影聚焦Raleigh Becket(查理.漢納姆飾)在身上,他曾是一位退役的駕駛員,他將在片中與未曾實戰的Mako Mori(菊地凜子飾)聯手,駕駛被廢棄很久的危險流浪者機甲「Gipsy Danger」對抗入侵的怪獸。

⑧ 環太平洋的機甲

機甲名稱:赤紅暴風(Crimson Typhoon)機型:4代機建造地:中國 安徽 池州啟動日期:2018年8月22日
重量:1722噸
高度:76米
操作系統:「三陽」地平線閘道器(Thr-Sun
Horizon)
動力核心:「午夜」環形處理核心 9 (Midnight Orb
9)
准乘人員:3人
主要作戰場地:中國香港戰場 暴風赤紅(Crimson Typhoon)設計藍圖
性能和裝備:頭部為28-GO//三人並列式一體操作艙,全液晶面窗結構,具有變焦望遠鏡功能
頸部為34R0111/sterno活塞位於操作艙底部,大大增強頸部連接的靈活性
右臂為雙臂結構,液壓驅動
左臂為加密型多瓣葉電磁炮,具有生物識別功能,可鎖定怪物的骨骼
足部為「阿基里斯」減震裝置,腳踝附有磁力流變學阻尼器設計思路:
先說中國的機甲,這款機甲算是比較漂亮,有點像EVA。設計藍圖看不出顏色,在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深紅色機甲。整體有點像《變形金剛》中的震盪波,大獨眼造型。機體重量是最輕的,可以推斷出這款機甲肉搏性能不高,左臂是五款中唯一一個大口徑火力裝備,屬於火力支援型,根據右臂雙拳的設定可推斷其肉搏時的用途。這款機型主要強調的是靈活性,三人駕駛比較突出。最新列出的機甲戰士暴風赤紅(Crimson
Typhoon)官方剖面圖,包涵「速度(SPEED)、能量(POWER)、裝甲(ARMOR)」三項指標以及其他對比參數。點評:中國機甲速度和能量都屬於高端,但護甲稍遜。結局:香港海戰中被怪獸用尾部爆頭美國版「獵人」機甲戰士危險流浪者(Gipsy
Danger)重1980噸,高79米,採用最常見的雙人操作系統,注重頭部、前胸、後背、肩膀等要害位置的防護,且採用了核動力進行驅動,雖然造價高昂,但免去了常規動力機甲戰士在補給和維修上的繁瑣程序。另外據設計圖紙顯示,美國版機甲戰士具備一定的海水利用技術,動力性和下盤穩定,主要強調肉搏戰斗。機甲名稱:危險流浪者(Gipsy Danger)機型:3代機建造地:阿拉斯加啟動日期:2017年7月1日
重量:1980噸
高度:79米
操作系統:「閃色閃光」41
動力核心:核動力渦輪處理器
准乘人員:2人
主要作戰場地:美國洛杉磯戰區性能和裝備:
頭部為雙人並列式操作艙
胸部為12IX核動力渦輪發動機,內置核反應堆
腿部配備10kt陀螺穩定儀,雙腿液壓動力分配器使得戰斗動作更為流暢,保證腿部行動相互平衡
膝關節為高敏捷扭矩驅動,每個肌肉單元裝備40個發動機組,增強了機體的運動能力
腳踝為08FS冷卻排水口,內置活性炭,海水經冷卻系統從排水槽中排出,可加強機體在海洋中的動力
主武器為I-19等離子加農炮,發射霰彈電荷態離子顆粒,能夠穿透怪物身體灼傷內部,防止怪物毒血流出(似乎怪獸血液有毒)備用武器為「利劍出鞘」,平時為捲曲狀收起,使用時會拼接成為一把長劍。設計思路:
這款機甲是電影的主角,主要強調肉搏戰斗,所以突出了動力性和下盤的穩定,比如海水排水口。這款機甲的設計圖是最復雜的,上面能看出原核動力發動機在2016年10月的測試中「健康檢查返回的數值超過安全參數」而被舍棄。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圖上的加農炮是單獨列出的,不知道是否是隱藏在身體某個部位還是備用裝備之一。機甲的外形和中國版差不多,樣子還行。最新列出的機甲戰士危險流浪者(Gipsy
Danger)官方剖面圖,包涵「速度(SPEED)、能量(POWER)、裝甲(ARMOR)」三項指標以及其他對比參數。點評:美國初代賊鷗各項指數平均,護甲和能量數據與中國機甲相同,但速度不如後者,比較大眾化。美國機甲改型數據估計會大幅提高,畢竟是主角。結局:自爆炸毀蟲洞日本是最早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國家,因此日本版機甲戰士探戈狼(Coyote
Tango)開發時間較早,該款機甲戰士操縱人員僅有一人,機動性和操控性存在一定缺陷,但是背部的筒式火炮設計極為強悍,逃生艙的設計是其特色。此外,關節靈活的操作組件也是它的一大亮點。機甲名稱:探戈狼(Coyote Tango)機型:1代機建造地:東京
啟動日期:2015年12月30日
重量:2312噸
高度:85米
動力核心:核動力處理器
准乘人員:1人(後期型號為2人)
主要作戰場地:日本東京戰區性能和裝備:頭部為1人獨立駕駛艙,也是緊急救生艙,危機時可整體彈射
胸部兩邊是放射性物體排出口
腹部為多面胴體關節
足部為鋼鐵聚合物,增強機體運動的耐久性
肩部為兩門重型火炮設計思路:
根據電影中的設定,日本是第一個遭受怪物襲擊的國家,所以這款機甲也是最早被設計出來,從藍圖上看圖紙都已經掉色了,破破爛爛的。由於是日本文字,裡面的內容不太懂,但也沒多少,肩部兩根管是不是火炮有待考證。機甲的外形有點像高達中的鋼加農,而且設計上能看出與其他機甲的差距,方方正正的,感覺過時一些,畢竟是第一款被設計出的機甲,而且單人操作機動性可能有所缺陷,但特色在於逃生艙。最新列出的機甲戰士探戈狼(Coyote
Tango)官方剖面圖,包涵「速度(SPEED)、能量(POWER)、裝甲(ARMOR)」三項指標以及其他對比參數。點評:最早登場的日本機甲數據實在杯具,美國機甲要在其後3年才研製出來。不知在正片中其改進型有怎樣的表現。備註:在電影中是個龍套,只在女主回憶中出現為了應對俄羅斯的天寒地凍,俄羅斯版的機甲戰士切爾諾阿爾法(Cherno
Alpha)在設計上特別注重了防止低溫海水對性能發揮不利,在關節設計上採用簡單的扳手式手掌、手臂存在多種操作方式,而最重要的頭部也有厚厚的裝甲保護,頗為與眾不同。有影迷在分析時稱,「這款機型一看就是奔著肉搏去的,能感覺出其裝甲最厚,手部放電裝置是亮點,整個機甲就像一個巨大的放電器」。機甲名稱:切爾諾阿爾法(Cherno
Alpha)
機型:1代機(原設定為3代機,後為配合其6年不敗的光榮戰績,官方改為1代機)建造地:海參崴
啟動日期:2018年7月4日
重量:2412噸
高度:85米
操作系統:「紅眼9」核心處理器
動力核心:撞擊內核
88
准乘人員:2人
主要作戰場地:俄羅斯遠東戰區性能和裝備:
頭部為巨大的MGS112充能電池,存儲能量用來延長行動力
切爾諾阿爾法(Cherno
Alpha)設計藍圖
胸部中央是雙人並列式駕駛艙隱藏在軀干中央
手臂為「特斯拉」拳,每個拳頭包含了可發出極限電磁脈沖的特斯拉單元,可對怪獸額外造成415千伏的電擊
足踝部位爆裂鋼釘,可插入地面,為機體提供額外的固定力,使之成為一個護衛堡壘設計思路:
喜歡軍事的朋友從細節上,比如軀乾和足部,就能看出是俄羅斯的裝備,粗中有細,不走尋常路,跟《紅色警戒》的蘇聯機器人一樣。這款機型一看就是奔著肉搏去的,能感覺出其裝甲最厚,手部放電裝置是亮點,駕駛艙被移動到胸口,頭部巨大的裝置用來充電,機甲就像一個巨大的放電器。再加上足部的釘地設定,可看出該機甲是沖著死磕去的,電不死怪獸自己也跑不掉。最新列出的機甲切爾諾阿爾法(Cherno
Alpha)官方剖面圖,包涵「速度(SPEED)、能量(POWER)、裝甲(ARMOR)」三項指標以及其他對比參數。結局:被兩只怪獸夾擊,死亡點評:俄羅斯機甲最奇葩,看圖就知道了。(眾機甲中速度最蝸牛的一件)澳洲是最後一個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地區,因此澳洲版機甲戰士尤里卡突襲者(Striker
Eureka)面世最晚--由此我們也可以猜測,它是這部電影中所有機甲里技術最成熟的--之前更新的戰鬥力圖片就可以證實,它的擊殺數量達到了最高的11隻。手臂上的腕刃,重擊的銅拳,前胸的導彈,讓這款機甲既可遠程也可肉搏,而且它還設計有逃生艙,可以說集前幾款機甲的精華所創。」某業內人士稱。機甲名:尤里卡突襲者(Striker Eureka)機型:5代機建造地:悉尼啟動日期:2019年11月22日
重量:1850噸
高度:76米
操作系統:「領航者12」戰術控制艙(Arbiter
12 TAC-conn)
動力核心:X12超級單體內核 (X12 Supercell
Chamber)
准乘人員:2人
作戰任務:澳洲悉尼戰場性能和裝備:
頭部為雙人並列式一體化吊艙,也是逃生艙
頭部裝甲為琥珀面鉑金盔甲護盾,先進的光致變色顯像系統提供了良好的視野
背部為一對「天使之翼」肩胛鰭,為了在近戰中保持空氣動力平衡
胸部為反怪獸六聯動2X90導彈發射器
雙臂為「刺刃」彈射刀,平時可回收至金屬刀鞘中,配備碳納米管用來散熱
雙手為「銅指環」耐高溫鐵拳,每一根手指為銅鋼化合物製成,可提供巨大的撞擊力設計思路:
澳大利亞是最晚被怪獸襲擊的,這款機甲是最晚被設計出來的,也是最帥的機甲。外型有點像高達或者《裝甲核心》,重量和中國機甲差不多,屬於輕型,卻是最高的。重量輕個頭高容易打晃,所以才在背部設計一對雙鰭保持平衡。機甲也是強調靈活性,手臂上的腕刃,重擊的銅拳,前胸的導彈,這款機甲可遠程可肉搏,也設計了逃生艙,可以說集前幾款機甲的精華所創。最新列出的機甲戰士尤里卡突襲者(Striker
Eureka)官方剖面圖,包涵「速度(SPEED)、能量(POWER)、裝甲(ARMOR)」三項指標以及其他對比參數。點評:最晚登場澳大利亞機甲看著不大像是個主要機甲,但數據要逆天了,幾乎滿分頂級。(畢竟是吸取了前四款機甲的所有精華)結局:引爆核彈頭,與兩只怪獸同歸於盡

⑨ 電影環太平洋六大機甲都是什麼

《環太平洋》六大機甲分別是暴風赤紅、危險流浪者、切爾諾阿爾法、探戈狼、尤里卡突襲者、隱形浪人一代機甲。

1、暴風赤紅,中國「賊鷗」機甲戰士,重1722噸,高76米,是片中唯一一個需要三人駕駛的機甲戰士。其外形出色,採用大獨眼造型,頭部具有變焦望遠鏡功能,頸部非常靈活,右臂配有雙拳,可以在肉搏戰時發揮效力,左臂具有生物識別功能,可鎖定怪物的骨骼進行精確打擊。

2、危險流浪者,美國版「賊鷗」機甲戰士,重1980噸,高79米,採用最常見的雙人操作系統,注重頭部、前胸、後背、肩膀等要害位置的防護,且採用了核動力進行驅動,雖然造價高昂,但免去了常規動力機甲戰士在補給和維修上的繁瑣程序。

3、切爾諾阿爾法,俄羅斯版的機甲戰士在設計上特別注重了防止低溫海水對性能發揮不利,在關節設計上採用簡單的扳手式手掌、手臂存在多種操作方式,而最重要的頭部也有厚厚的裝甲保護,頗為與眾不同。

4、探戈狼,日本是最早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國家,因此日本版機甲戰士開發時間較早,該款機甲戰士操縱人員僅有一人,機動性和操控性存在一定缺陷,但是背部的筒式火炮設計極為強悍,逃生艙的設計是其特色。此外,關節靈活的操作組件也是它的一大亮點。

5、尤里卡突襲者,澳洲是最後一個遭受怪獸襲擊的環太平洋地區,因此澳洲版機甲戰士面世最晚,它的擊殺數量達到了最高的11隻。手臂上的腕刃,重擊的銅拳,前胸的導彈,讓這款機甲既可遠程也可肉搏,而且它還設計有逃生艙。

6、 隱形浪人一代機甲,日本製造,高度74米,重量7450噸,擊殺一隻怪獸後被摧毀。這台機甲只出現了5秒。

(9)俄羅斯電影穿的機甲擴展閱讀:

暴風赤紅中國「獵人"機甲戰士,其外形出色,速度方面比較占優勢,以上的武器使他成為了極端駭人的末日打手,它的警惕性、攻擊性以及防守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並且這個格鬥王在香港南部港口殺死了七頭怪獸,殺敵數在所有機甲中排行第二。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電影穿的機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