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部老的二戰電影,裡面有5個人一直打完二站都沒死,有個人隨時都含著跟雪茄,這是拿部電影啊有書賣嗎
「地中海「
是一部義大利影片,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8個義大利士兵,二戰中被派往地中海中距離希臘很近的一個小島。該島沒有任何戰略意義,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聯絡與觀察(不懂軍事行動),為期四個月。可是他們一直呆到了二戰結束,整整四年多的時間。 因為他們的船被炸了,無線電又被某個士兵摔壞了。 四年的時間,他們過著逍遙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中尉曾經是一位高校教師,隨身帶著一本希臘詩歌,上島後,給小島上的教堂畫壁畫。上尉又高又壯,話特別的多(以至於讓我懷疑,義大利語才是世界上語速最快的語言。),缺少一位女人的愛。 士兵安托尼奧是孤兒,和島上一位被德軍拋棄的妓女結婚了,並開了一所飯店。還有愛驢子的農民士兵。。。有同性戀傾向的胖子士兵,成天想回家的光頭士兵。 閑時,8個士兵就在沙灘上踢足球,在小街上學當地的舞蹈。
也有外來的人,兩次:一位土耳其人,偷走了他們所有的錢財和武器。一位緊急著陸的義大利飛行員,告訴他們三年來的戰況。可是他們來了又走了,直到最後勝利者英國人送回了島上的男人,將他們送回了現實世界。
有一個人選擇了留下:孤兒士兵。胖子上尉,去了,又回來,從此生活在島上。
雖然似乎是說戰爭,卻很輕松。戰爭中8位軍人,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過著寧靜的生活。不知道現在誰是敵方,誰是友方。在非自願選擇的逍遙生活中,只有光頭士兵天天想著回家,惦念著家裡的老婆和孩子。 其他7位都既來之且安之了。
胖子上尉道出了心緒:有如暑假結束,在這里生活也挺好的,只是少了一位愛他的人。 :)
㈡ 一部講述二戰時期一群年輕人解救孤兒院里的孩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黃石的孩子
㈢ 推薦二戰的戰火下以兒童為視角的電影(歐美的)
《希望與榮耀》(1987)英國
《太陽帝國》(1987)美國
《烽火孤兒》(2005)俄羅斯
《炎628》(1985)蘇聯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2008)英國
《螢火蟲之墓》(2008)日本
《二十四隻眼睛》(1956)日本
《原子彈爆炸下的兒童》(1952)日本
《戰時冬天》(2008)荷蘭
《戰場上的小人球》(2005)芬蘭
《戰火遺孤》(2001) 波蘭
《希特勒的男孩》(2004)德國
《再見孩子們》(1987)德國
《軍官與男孩》(1992)荷蘭
《戰地餘生》(2000)英國
《有人要來/鐵蹄下的村莊》(2009)義大利
《生命之泉》(2000)捷克
《危情密碼》(2003)英國
《安妮日記》(1959)美國
《狼與生存》(2007)法國
《紅櫻桃》 (1995) 中國
㈣ 請介紹幾部二戰經典影片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或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或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0435431.html?fr=qrl3
㈤ 我之前看到個外國電影是孤兒群體勞役工沒有飯吃,被轉賣很慘烈的故事,片名有個孤字,有誰知道這部
《霧都孤兒》劇情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在一個寒冷的深夜,英國倫敦的平民區里,一個嬰兒剛剛出世,他母親便離開了人世。誰也不知道那產婦是誰,她遺下的兒子便成了無名的孤兒。孤兒被本地教會收留,由女管事撫養,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奧利弗。
奧利弗九歲的時候,不能像有錢人家孩子那樣進學校念書,女管事還把他送進工廠,和其他童工一起,日夜干力不勝任的苦活,並且不讓他吃飽。性格倔強的奧利弗被大家推為代表,提出增加糧食的要求。工廠的職員大驚失色,便不願繼續收留奧利弗,怕他影響其他童工。
當時,殯儀館的老伴森亞比利正需要學徒,便花了五個金鎊把他領了出去。奧利弗換了個新環境,生活過得稍好了一些。他參加出殯行列,行動規矩,合乎禮儀。老伴很滿意,但遭到年長學徒的忌妒,故意譏笑、侮辱他人格。奧利弗忍無可忍,拔拳搏鬥。老闆夫婦將他毒打,他悲憤填胸,星夜出走。一連步行了七天,才到達倫敦。
舉目無親,飢寒交迫,在絕望中他遇到了少年亞狄。亞狄帶他到一棟破敗的屋子裡,這里原來是窩藏匪盜的窟。賊首弗根見奧利弗聰明伶俐,很是喜歡,便要他和亞狄一起上街去偷竊。不料亞狄失手被發現,奧利弗心虛,拔腿逃跑,結果被人抓進了警局。賊首弗根聽說奧利弗被抓,痛責亞狄無用,又擔心奧利弗在警局招認,便和另一賊首皮利商議,決定由皮利的妻子南珊出面,冒充奧利弗姐姐,具保將他領回。
但是,警局審批時,書店老闆證明,他看到當時扒竊的小賊並非奧利弗。被竊的主人是倫敦富翁羅勃特,因自己冤枉奧利弗很感歉疚,又見他可愛又可憐,便將他領回家去。奧利弗到羅勃特家後,受到老人的寵愛,既不愁吃穿,還能上學讀書。不料,羅勃特有個名叫孟斯的親戚,追究奧利弗的身世,發現原來他是羅勃特的外孫,那羅勃特的全部家產便要由他承受。孟斯企圖某奪謀奪這筆財產,便將此事嚴守秘密,還和賊首皮利勾結,企圖謀害奧利弗。
某日,皮利和他妻子南珊在街上尋訪,遇見奧利弗,立即把他綁回賊窟。弗根將他毒打,幾乎喪命。南珊從孟斯處探聽到奧利弗的身世後,十分同情,為了救他出險,讓他祖孫團員,便暗暗去把消息告訴了羅勃特,答應下次帶奧利弗同來。不料事情被皮利發現,和弗根一起,將南珊活活打死。羅勃特在家等候南珊,到了約定之期,不見南珊到來。忽然聽到街上傳說南珊慘死,便報告警局,隨同警察直搗賊窟。市民們也紛紛參加捉賊,聲勢浩大。弗根和皮利最終難逃法網。奧利弗死裡逃生,被羅勃特領回,祖孫團聚。
㈥ 國外電影關於二戰孤兒電影
樓上的電影我看過,還是比較不錯的
㈦ 這是什麼電影講述的大致情節是,二戰時期集中營里,父親對自己孩子的愛。
樓主的圖是錯的,你的圖說的是《尋子遇仙記 》卓別林導演的,但說的不是二戰集中營,此片發表於1921年,納粹德國還沒有建立,樓主說的是電影是《美麗人生》義大利電影,父親編造了一個謊言讓孩子以為自己身處於一場游戲中,直到生命結束父親還在極力的保護孩子幼小美好的心靈,很好的電影。望樓主採納。
㈧ 有哪些關於二戰的電影(歐洲戰場的)
1.西線題材: 最後的橋、光榮歲月、紅一縱隊、雷霆戰將、 六月六日登陸日、坦克大決戰、雷馬根大橋、 遙遠的橋、西線平魔、鐵魔戰將、冰雪勇士、 拯救大兵瑞恩、諾曼底大風暴、最長的一天、 最後的空降兵 2.南線題材: 登陸安其奧、哥特防線、超越國境、太上皇、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馬爾他攻防戰 3.空戰題材: 倫敦上空的鷹、鐵翼藍天、黑色轟炸機、 轟炸魯爾水霸記、633轟炸大隊、空軍大戰略 4.游擊隊題材: 反抗軍、起義、蘇捷斯卡戰役、橋、伏擊戰、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冰點戰場、自由戰士、 敵後的前線、自己去看 5.東線題材: 兵臨城下、血戰1944、鐵十字勛章、 決戰斯大林格勒、帝國的毀滅、德寇殲滅戰、 攻克柏林、山地大戰、熱雪、只有老兵去作戰、 他們為祖國而戰、圍困、沒有側翼的前線、 命令不許開火、前線後面的前線、匪巢探密、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將軍日、 星星敢死隊、敢死連、沖出重圍、限界戰線
㈨ 一部電影,歐洲二戰背景的,一群孤兒混混未成年卻是十足的惡棍,被訓練成傘兵去執行偷襲任務,最後都死了
可能你說的是第一部:空降兵大隊/天空的營 第二部:法國地界 但是這個故事是分上下兩部,你說的可能是第一部
㈩ 搜集各國的二戰電影。
美國:《父輩的旗幟》、《硫磺島的家書》、《珍珠港》、《巴頓將軍》、《虎虎虎》、《風語者》、《拯救大兵瑞恩》、《細細的紅線》、《無恥混蛋》、《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兵臨城下》
俄羅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解放》、《莫斯科保衛戰》、《烈日灼人》、《烽火孤兒》
英國:《女英烈傳》、《遙遠的橋》、《桂河大橋》
法國:《老槍》、《虎口脫險》、《光榮歲月》
羅馬尼亞:《多瑙河之夜》、《橡樹,十萬火急》、《復仇》
阿爾巴尼亞:《地下游擊隊》、《第八個是銅像》、《伏擊戰》、《寧死不屈》、《海岸風雷》、《山鷹之歌》、《戰斗的早晨》
南斯拉夫:《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義大利:《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美麗人生》
奧地利:《白絲帶》
德國:《朗讀者》、《帝國的毀滅》、《從海底出擊》、《帝國的毀滅》、《決戰斯大林格勒》、《黑色星期天》、《莉莉·瑪蓮》、《歐洲!歐洲!》、《偽鈔製造者》、《玫瑰圍牆》、《希望與反抗》、《納粹軍校》、《悲情火絨草》、《大遷徙》、《歐洲特快車》、《鐵十字勛章》、《極地重生》、《何處是我家》、《六重唱》、《第九日》、《靡菲斯特》、《最後的橋》
波蘭:《鋼琴家》、《戰爭三部曲》、《卡廷慘案》
附:
中國:《紫日》、《血戰台兒庄》、《鬼子來了》、《棲霞寺1937》、《東京審判》、《七七事變》、《我愛夜來香》、《梅花》
日本:《螢火蟲之墓》、《啊,海軍》、《男人們的大和號》、《東京大空襲》、《沖吧,魚雷》、《男人們的大和號》
以上均為親自整理 願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