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還是《返老還童》能得奧斯卡獎
最佳影片
本傑明·巴頓奇事
對話尼克松
米爾克
生死朗讀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女主角
安妮·海瑟薇《蕾切爾的婚禮》
安吉麗娜·朱莉《換子疑雲》
梅麗莎·雷歐《冰凍之河》
梅麗爾·斯特里普《質疑》
凱特·溫斯萊特《生死朗讀》
最佳男主角
理查德·詹金斯《不速之客》/ 弗蘭克·蘭格拉《對話尼克松》/ 肖恩·潘《米爾克》/ 布拉德·皮特《本傑明·巴頓奇事》/ 米奇·洛克《摔跤手》/
最佳女配角
艾米·亞當斯《質疑》/ 佩內洛普·克魯茲《午夜巴塞羅那》/ 維奧拉·戴維斯《質疑》/瑪瑞莎·托梅《摔跤手》/ 泰吉·漢森《本傑明·巴頓奇事》
最佳男配角
喬什·布洛林《米爾克》/ 小羅伯特·唐尼《熱帶驚雷》/ 菲利普·西摩爾·霍夫曼《質疑》/希斯·萊傑《蝙蝠俠:黑暗騎士》/ 邁克爾·香農《革命之路》
最佳導演
大衛·芬奇《本傑明·巴頓奇事》/ 朗·霍華德《對話尼克松》/ 加斯·范·桑特《米爾克》/ 史蒂芬·戴德利《生死朗讀》/ 丹尼爾·鮑耶《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改編劇本
艾里克·羅斯《本傑明·巴頓奇事》/ 約翰·帕特里克·山利《質疑》/ 彼得·摩根《對話尼克松》/大衛·海爾《生死朗讀》/ 西蒙·比尤弗伊《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原著劇本
考特尼·亨特《冰凍之河》/ 邁克·雷《無憂無慮》/ 馬丁·麥克唐納《殺手無假期》/達斯汀·蘭斯·布萊克《米爾克》/ 安德魯·斯坦頓、吉姆·瑞爾頓《Wall-E>
最佳攝影
換子疑雲/本傑明·巴頓奇事/蝙蝠俠:黑暗騎士/生死朗讀/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
換子疑雲/本傑明·巴頓奇事/蝙蝠俠:黑暗騎士 /公爵夫人 /革命之路
最佳服裝設計
澳大利亞/本傑明·巴頓奇事 /公爵夫人/米爾克/革命之路
最佳音效
本傑明·巴頓奇事/蝙蝠俠:黑暗騎士/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Wall-E/刺客聯盟
最佳電影剪輯
本傑明·巴頓奇事 /蝙蝠俠:黑暗騎士/對話尼克松/米爾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最佳音響編輯
蝙蝠俠:黑暗騎士/鋼鐵俠/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Wall-E/刺客聯盟
最佳視覺效果
本傑明·巴頓奇事 /蝙蝠俠:黑暗騎士/鋼鐵俠
最佳化裝
本傑明·巴頓奇事/蝙蝠俠:黑暗騎士/地獄男爵2:黃金軍團
最佳歌曲
"Down to Earth" -《Wall-E》(Wall-E)
"Jaiho"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O Saya"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最佳配樂
亞歷山大·德斯普拉《本傑明·巴頓奇事》/ 詹姆斯·紐頓·霍華德《反抗》/ 丹尼·艾夫曼《米爾克》/
拉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托馬斯·紐曼《Wall-E》/
最佳動畫長片
閃電狗(Bolt,迪士尼公司)
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夢工廠公司)
Wall-E(Wall-E,迪士尼·皮克斯公司)
最佳動畫短片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洗手間的愛情故事(Lavatory - Lovestory)
章魚(Oktapodi)
魔術師和兔子(Presto,皮克斯)
一輛靈車的遭遇(This Way Up)
最佳真人短片
地鐵線上(Auf der Strecke/On the Line)
Manon on the Asphalt
新來的男孩(New Boy)
豬(The Pig)
玩具王國(Spielzeugland/Toyland)
最佳紀錄短片
Nhem En的良心(The Conscience of Nhem En)
最後的一英寸(The Final Inch)
微笑的Pinki(Smile Pinki)
306房陽台的目擊者(The Witness from the Balcony of Room 306)
最佳紀錄正片
背叛(The Betrayal/Nerakhoon)
在世界盡頭相遇(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花園(The Garden)
走鋼絲的人(Man on Wire)
水的困擾(Trouble the Water)
最佳外語片
巴德爾和邁因霍夫(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德國)
課堂(The Class,法國)
入殮師(Departures,日本)
復仇(Revanche,奧地利)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Waltz With Bashir,以色列)
② 一部講述一位白人百萬富翁因傷聘請一位黑人當全天護理的這部電影的名字是什麼
電影為:《無法觸碰》
《無法觸碰》是一部由奧利維·那卡什與艾力克·托勒達諾導演的法語影片,改編自一名法國富翁的自傳《第二次呼吸》於2011年11月2日在法國上映,2012年3月30日在台灣上映,2012年9月6日在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
在跳傘運動事故後,菲利普富有的大亨頸部以下身體癱瘓,只能坐在輪椅,因此他雇了黑人青年-德里斯來當作看護。 兩個世界相互碰撞、融合,於是一段不可思議的、奇妙的友情誕生了。
這種獨一無二的關系,碰撞出許多火花,而這段關系也使他們的友情變得堅不可摧,而溫馨又有趣的內容也讓人不禁在失笑的同時落下淚水。電影完結時,有播放真人片段。
(2)法國百萬富翁電影擴展閱讀
《無法觸碰》被阿根廷翻拍成電影《形影不離》,於2018年被美國翻拍成電影《觸不可及》。影片根據2004年的一部紀錄片中所紀錄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
本片榮獲第2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麒麟獎,第36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影片在全球各地累計收獲3億多美元的票房,成為法國電影史上第二賣座影片(第一位是2008年的歡迎來到北方)。
③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影片哪年出的啊
《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是英國導演丹尼·波爾所執導的電影,於2008年上映.拍攝地點和故事背景設於印度,敘述一名來自貧民窟的青年,到孟買參與游戲問答節目《百萬富翁》,當中過程非常順利,在答至最後一道題目時,被節目主持懷疑其作弊。之後在警方的拷問下,他道出一段段與題目相關的往事。該片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等8個獎項。
④ 一個黑人和一個百萬富翁友誼的電影...
回樓主
是法國電影《無法觸及》
望採納
⑤ 巴爾曼的經歷
皮埃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 1914年5月18日出生於法國聖尚德莫列訥(Savoie,St. Jean De Maurienne)。二戰結束後,1945年,皮埃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 在巴黎的Rue Francois第一街上開設了自己名字的高級時裝公司。巴爾曼(Balmain) 的女性形象擺脫了戰爭時代痛苦的創傷,瀟灑而富有魁力。
皮埃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 辭世之後,巴爾曼(Balmain) 品牌的火炬先後傳給了著名設計師Erik Mortensen 和年輕的Herve Pierre 1980年,巴爾曼(Balmain) 品牌被提名「托尼獎--最佳時裝設計」 (Tony Award for Best Costume Design),並贏得「戲劇編輯人獎--新年最佳戲劇服裝獎」 (Drama Desk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stume Design for Happy New Year)。
巴爾曼(Balmain) 品牌榮獲的百老匯劇院獎項包括:為電影《百萬富翁》(The Millionairess,1952年電影) 中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 設計的服裝,為著名戲劇演員喬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 1964年諷刺音樂劇設計的服裝。
皮埃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 為16部電影設計過服裝,包括:碧姬·巴鐸(Brigitte Bardot) 1956年電影《上帝創造女人》(...And God Created Woman),為費雯麗(Vivien Leigh) 和梅·韋斯特(Mae West) 設計電影服裝。同時更值得一提的是,已故天王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生前最鍾愛的服裝品牌也是巴爾曼(Balmain)。不知道是因為天王MICHAEL JACKSON本來就是法國品牌BALMAIN的靈感繆斯,還是因為MICHAEL JACKSON太熱愛BALMAIN次次以身力撐,兩者之間,總是有著說不清主次的曖昧之情。 1945年10月12日,Pierre Balmain第一家門店在巴黎Rue Franc,ois1er 44號開業(現仍舊是Balmain總店地址),當天Pierre Balmain發布了45套成衣,獲得媒體和顧客的一致好評,為日後其作品被瘋狂追捧揭開了序幕。到了1948年,Balmain品牌已經擁有位於巴黎Avenue George-V和Rue Francois-1er的九間設計工作室和三間門店。當時只有Cristobal Balenciaga、Christian Dior等少數幾家時裝屋才具備如此規模。1946年Pierre Balmain進軍香水領域,首款香水
名為「Elysee 6483」,名字來源於Pierre Balmain的電話號碼。1947年,Balmain「Vent Vert」香水問世,被公認為上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最成功的一款香水,其受追捧程度只有上世紀20年代香奈兒的No.5香水能與之媲美。Pierre Balmain總是能找到最佳時機推出最適合市場口味的香水。1979年,「Ivoire」香水問世,這款中文翻譯為「象牙」的香水,也足以躋身近代香水名款佳作排行榜的前列。
飛機。此外,他對家居裝飾也有超凡的品位,他曾經位於Elbe島上的豪宅就是最好的例證。據記載,他還是相當不錯的業余美聲歌手,唱起威爾第的詠嘆調來,像模像樣。在經歷了起起伏伏的華麗一生後,Pierre Balmain於1982年6月29日去世。
⑥ 法國電影以浪漫聞名於世,他們的歌舞片是否都能算是藝術品
瑟堡的雨傘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1964)
《瑟堡的雨傘》其實是一部音樂劇,有著唯美的布景與音樂,更有著詩意的開頭,女主角是法國著名的冰美人凱瑟琳·德納芙。1964年獲得第17屆法國戛納金棕櫚獎最佳影片。
電影里的主題曲還曾被劉歡和女兒演唱,法語君也曾給大家展示過,戳這里去回顧>>
巴黎小情歌 Chansons d'amour(2007)
電影講述了一個帥到噴血的男紙在失去女朋友後被正太扳彎的故事。而在此片段里展現的,是一段你退我進的感情糾葛。這部電影還參與2007年第60屆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Compétition)的角逐。
八美圖 8 femmes (2002)
電影通過一家的八個女人相互指控背叛,來解讀人性。三個女人一台戲,這部歌舞劇的八個女人,讓故事變得更為荒誕。兩位影後,佩姨和凱瑟琳·德納芙,更是在電影中飆戲,喜歡她們的同學可千萬別錯過。
⑦ 阿加莎六大神作改編電影是什麼
1、《尼羅河上的慘案》是由約翰·古勒米執導、彼德·烏斯蒂諾夫、簡·伯金等主演的劇情片。
2、《ABC謀殺案》是由AndrewGrieve執導的電影【阿加莎名探波洛探案系列之四】,大衛·蘇柯特、休·福雷瑟等參加演出,1992年在英國倫敦周末電視公司播出。
3、《波洛聖誕探案記》是由EdwardBennett執導的懸疑片,大衛·蘇柯特、休·福雷瑟等參加演出。講述了偵探波洛解決一起聖誕節謀殺案的故事。該片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改編。
4、《球場謀殺案》是1995年上映的美國動作片電影,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改編,由安德烈格雷弗執導,大衛·蘇切特及休·弗拉瑟等主演。講述了正在倫敦的波洛收到一封法國來信,一位署名雷諾的百萬富翁稱自己的生命正受到威脅。
這是波洛與法國警方的一次合作,其實確切的說是一場較量,結局自然是波洛大獲全勝。
5、《無人生還》,在1987年上映。主要講述的是十個不同身份的人被邀請到小島做客,被在小島上揭開了每個人不堪的過往,隨之而來的是一個接著一個人的離奇死亡。整部作品將緊張的氛圍拉滿,十分值得一看。
阿加莎的榮譽記錄:
195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為英國皇家文學院(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會員。1954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獲得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ystery Writers of America)評選的傑出作家獎(Grand Masters Prize)。
195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到CBE勛章(不列顛帝國高級勛章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1958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為偵探俱樂部會長,並連任終身。196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二任丈夫馬克斯·馬洛溫因為考古方面的傑出成就獲得不列顛帝國高級勛章(CBE)。
196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被埃克塞特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被冊封為女爵士(不列顛帝國女爵士勛章DBE,Dame 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2018年12月21日,阿加莎·克里斯蒂入選2018亞馬遜中國Kindle年度付費電子書作家榜前十,排第6名。
⑧ 十年前的一個法國電影,描述一個小夥子中8億法郎
中文名稱:百萬法郎
英文名稱:LeMillion
別名:最後一個百萬富翁
資源類型:DVDRip
版本:雷內克萊爾
發行時間:1931年
電影導演:雷內·克萊爾RenéClair
電影演員:Jean-LouisAllibert
安娜蓓拉Annabella
地區:法國
語言:法語
簡介:
窮困潦倒的畫家米歇爾在遭一群債主圍攻逼債時,意外發現自己買的一張彩票中了百萬大獎,但問題是那張彩票被他放在一件夾克衫內,而那件夾克又被逃避警察追捕的小偷拉蒂利普從他女友畢阿特麗絲那裡騙走了,拉蒂利普又把夾克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了「抒情歌劇院」的男高音歌唱家索普拉納利,當他正准備穿上這件夾克登台演出時,債主、朋友、歹徒、演員和警察都聞訊趕來,一場為爭奪彩票而尋找夾克衫的大戰隨即展開……
一張百萬彩票帶出了金錢背後的人性扭曲和爾虞我詐!雷內·克萊爾的這部音樂歌舞片極其感人且具有創意,不僅對馬克斯三史弟和查理·卓別林等帶來了影響,也對二十世紀美國音樂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⑨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上映日期
《貧民富翁》的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香港
Hong Kong 2009年2月26日 中國
China 2009年3月24日 美國
USA 2008年8月30日......(Telluride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8年9月7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8年10月17日......(Austin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8年10月19日......(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英國
UK 2008年10月31日......(London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2008年11月7日......(AFI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8年11月12日......(Toronto) 美國
USA 2008年11月12日......(limited) 挪威
Norway 2008年11月20日......(Os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義大利
Italy 2008年12月5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8年12月11日......(limited)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8年12月18日......(limited) 英國
UK 2009年1月9日 法國
France 2009年1月14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9年1月14日 冰島
Iceland 2009年1月16日 以色列
Israel 2009年1月22日 印度
India 2009年1月23日 瑞典
Sweden 2009年1月23日......(Gothenburg Film Festival) 加拿大
Canada 2009年1月23日 美國
USA 2009年1月23日 挪威
Norway 2009年1月23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9年2月5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9年2月5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9年2月11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9年2月12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9年2月12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9年2月12日 俄羅斯
Russia 2009年2月12日 保加利亞
Bulgaria 2009年2月13日 烏拉圭
Uruguay 2009年2月13日 西班牙
Spain 2009年2月13日 秘魯
Peru 2009年2月19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9年2月19日 哈薩克
Kazakhstan 2009年2月19日 墨西哥
Mexico 2009年2月20日 斯洛伐克
Slovakia 2009年2月26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9年2月26日 香港
Hong Kong 2009年2月26日 委內瑞拉
Venezuela 2009年2月27日 波蘭
Poland 2009年2月27日 土耳其
Turkey 2009年2月27日 希臘
Greece 2009年3月5日 丹麥
Denmark 2009年3月6日 瑞典
Sweden 2009年3月6日 巴西
Brazil 2009年3月6日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2009年3月12日 芬蘭
Finland 2009年3月13日 羅馬尼亞
Romania 2009年3月13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9年3月13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9年3月19日 德國
Germany 2009年3月19日 中國
China 2009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