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電影名
這部電影有些年頭了~~是2000年張家輝和朱茵一起演的《緣份有TAKE 2》~~香港片~~
領銜主演:張家輝 朱茵 陳法容
主 演:劉凱威 苑瓊丹
李惠敏 關寶慧 劉以達
N神(張家輝飾)是WOWO.COM公司的網路總監,心底善良但言行有些張狂,對女同事劉愛瑪(朱茵飾)心儀已久,公司副總裁雷歐(劉凱威飾)已捷足先登成為劉愛瑪的現任男友,雷歐的秘書帕旭(陳法容飾)是劉愛瑪的死黨,經常暗中監視雷歐與其他女性的交往,並及時通報給劉愛瑪。
一天早晨,N神、劉愛瑪同乘一輛公車輛去上班,廣播里正在播送"趨吉避凶解說大全"的節目,主持人正在說"撿到錢到底是凶是吉,在歐洲和亞洲的不同",正巧N神的口袋裡掉落一個硬幣,滾到劉愛瑪的腳邊,她不由自主地撿了起來,沒等主持人說完就下了車,N神聽完廣播,知道撿到錢同時也會撿到霉運。到公司後,N神試圖要回那個"一元"硬幣,而劉愛瑪因為面子,不願承認撿到過錢。
霉運真的不期而至:公司裁員名單有她、愛犬維維得重病而死、男友雷歐疑有對她不忠、不慎落海被救起,等等,N神欲助不能還被誤解。N神只能到電台拜見主持人尋求"解葯",如獲至寶而歸,劉愛瑪如法炮製果然有效,得到重活三天的機會。她選擇了前三天完全相反的活法,逢凶化吉,識破男友雷歐的虛偽,找到自己的真愛。
N神為使劉愛瑪從霉運中解脫出來,自己也交上霉運,看N神如何拯救他自己……
出品:寰宇影片發行有限公司
俄羅斯戰爭電影《天空》沒有引進國內。
《天空》是伊戈爾·科皮洛夫執導,伊戈爾·別特連科、伊凡·巴塔列夫、謝爾蓋·古巴諾夫主演的戰爭動作電影,於2021年11月18日在俄羅斯上映。
2015年,俄羅斯空天軍遠征敘利亞,在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飛行員索什尼科夫中校和領航員穆拉維約夫上尉在赫梅米姆軍事基地相識。
在一次飛行偵察任務期間,索什尼科夫駕駛的戰斗轟炸機被土耳其戰斗機擊落。這一轟動性事件被世界所有媒體報道,整個俄羅斯都在關注救援行動的進展。戰機被擊落之後,奧列格·索什尼科夫和康斯坦丁·穆拉維約夫雙雙成功彈射,但他們二人中註定只有一人能活著回家。
解析:
《天空》是一部關於俄羅斯真正英雄的主旋律電影,這些真實存在的英雄准備時刻為其頭頂天空的和平獻出生命。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是藝術和現實的結合。
影片本身是在極端條件和危險地點拍攝的,分別在敘利亞境內和俄羅斯的現有軍事基地內取景。拍攝中使用了真實的俄軍現役軍事裝備。「TriX Media」電影公司與俄羅斯聯邦國防部以及「俄羅斯第一」頻道為這部電影設定了最高標准:製作一部關於意志堅強的俄羅斯軍人的電影。
㈢ 尋一部俄羅斯的電影名字
國內翻譯過來的名字叫做:再生 (A SECOND BIRTH )
二次大戰期間,在白令海峽上,一艘蘇軍運送傷員的船遭到德軍的空襲,除戰士安德烈外,全部殉難。
安德烈為了活著,與德軍的飛行員展開了智斗,他一次一次巧妙地躲過了德軍飛行員的追擊,堅持了七天七夜,終於奇跡般地走出了冰封海面,並活捉了德軍飛行員,回到祖國的懷報。
國內網站上曾有這部影片譯製版的VCD賣,現在沒有了。
希望大家努力,找到這部電影的原名和更詳細的資料。
㈣ 上尉活不過三天是什麼電影
《克拉夫佐夫中尉的三天》。
《克拉夫佐夫中尉的三天》(Три дня лейтенанта Кравцова)是由阿列克謝·沃羅別夫、弗拉基米爾·高斯特尤金、尼古拉伊萬諾夫等主演的戰爭電視劇。
該劇於2012-05-09播出,共4集。
劇情介紹:
克拉夫佐夫中尉在戰爭爆發之際作為難得的知識分子軍校生應征入伍,受到上級的重點培養,和他在一個班服役的還有來自高加索的壯漢,有烏克蘭大叔,有愛沙尼亞小伙,有大學生,有農民,有混混,有老兵油子,也有新兵蛋子。
平均而言,這種中尉的生命只有三天。在這段時間里,克拉夫佐夫將帶領他的士兵們進行無望的進攻,挽救失敗的軍隊。
㈤ 一部俄羅斯電影,地方很美的,一個女孩一個軍人,在CCTV6曾播放過。
《布穀鳥》The Cuckoo (2002)
她叫布穀鳥,這個春天她救了兩個男人,卻又同時愛上他們。1944年秋天,二次大戰末期,維可是一名芬蘭狙擊手,因主張停戰而被同袍釘銬在巨石之上,無從逃脫。伊凡是蘇聯的軍官,他的車意外被炸得粉碎,他雖逃過一劫卻身負重傷,命系垂危。 安妮則是一個具有通靈神力的拉普族女人。她在偶然間遇上垂死的伊凡,遂按拉普秘方餵食以鹿血鹿奶,挽回伊凡一命;又擊鼓呼風興法,以急促的嚎聲召回正通往死國路上的維可靈魂。維可與伊凡被安妮救活之後,在她宛若化外仙境的農莊裡,三個言語不通的人度過了一段暫無烽火的天堂歲月。大戰就快結束,維可與伊凡也將離開此地,面對兩人和安妮之間的微妙感情,他們將如何抉擇……
http://ke..com/view/63645.htm#sub5086591
㈥ 2021俄羅斯空戰電影
《天空》是伊戈爾·科皮洛夫執導,伊戈爾·別特連科、伊凡·巴塔列夫,謝爾蓋·戰爭動作片由古巴諾夫主演的戰爭動作電影。於2021年11月18日在俄羅斯上映。
2015年,俄羅斯空軍遠征敘利亞,在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飛行員索什尼科夫中校和領航員穆拉維約夫上尉在赫梅米姆軍事基地相遇。
在一次飛行偵察任務中,索什尼科夫駕駛的戰斗轟炸機被土耳其戰斗機擊落。各地的媒體都報道了這一轟動事件,整個俄羅斯都在關注救援行動的進展。
戰斗機被擊落後,奧列格·索什尼科夫和康斯坦丁·穆拉維約夫雙雙都成功彈射,但二人之間註定只有一人能活著回家......
㈦ 俄羅斯戰爭電影
叫i第九突擊隊,最後是蘇聯的武裝直升機支援到了,好像就活了一個人,挺好的。
㈧ 俄國最近最好的戰爭片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А (2015)
1942年之夏,瓦斯柯夫准尉(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帶領兩個班的女機槍手駐扎在一個靠近小車站的村子裡。一天,班長麗達(阿納斯塔西婭·米庫爾欽娜 Anastasia Mikulchina 飾)在不遠的樹林里發現了兩個空降的德軍計劃要襲擊蘇聯腹地的軍事設施。瓦斯柯夫帶領一支小分隊去搜查敵軍,成員包括麗薩(索菲婭·列別傑娃 Sofya Lebedeva 飾)、迦爾卡(克里斯蒂娜·阿斯姆斯 Kristina Asmus 飾)、麗達、索妮婭(雅戈尼婭·庫茲涅佐娃 Agniya Kuznetsova 飾)、冉妮婭(葉夫根尼婭·馬拉霍娃 Zhenya Malakhova 飾)等五個姑娘。但敵人的力量與自然環境的惡劣遠比她們想得要殘酷,這些美麗的蘇聯女戰士,不得不在叢林中與人數眾多的敵軍反復周旋……
電影根據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編。
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鑒於建築的位置極其重要,極度厭戰的德國軍官彼得·卡恩(托馬斯·克萊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飾)奉命奪回該據點。慘烈無情的修羅場,人性和獸性的角力永無休止……
女狙擊手 Битва за 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5)
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帕夫利琴科成長為全蘇聯最出色的狙擊手,同時她被德軍視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的巨大的威脅。柳德米拉遇到一名男子並墜入愛河。然而,好景不長,戰爭過去,厄運卻再次降臨……
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 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2010)
故事發生在1941年的6月,布格河畔回盪著歡聲笑語,就在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幾架飛機飛過投下了炸彈,將一切摧毀殆盡,霎時間,河畔邊成為了鮮血和火焰的海洋。德國人的入侵讓位於華沙和莫斯科之間的布列斯特要塞陷入了動盪和戰爭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八千名蘇維埃紅軍戰士們拿起了武 器,與親人告別,走上了戰場。
草草建立的軍隊中人員情況十分復雜,但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頑強抵抗賊寇的入侵。糧食短缺,武器簡陋,裝備寒酸,在及其惡劣的條件之下,蘇維埃青年們和裝備精良的敵方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險象環生的激烈戰斗,並且最終獲得了勝利。
五月的四天 4 Tage im Mai (2011)
德國,二戰結束前的四天。一位率領著他的部隊佔領海邊孤兒院的蘇聯軍官。一支在海灘駐扎的納粹德國國防軍部隊。一種反常的危險的愛。
所有人都對戰爭感到疲憊,只有十三歲的孤兒彼得,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千萬百計煽動兩支部隊。直到他意識到,真正的敵人早就潛伏在其他地方,而他所謂 的敵人,其實是如父親般的朋友。
這時劃清的不是敵與友之間的界線,而只是善與惡之間的界線。
㈨ 哈里森在海底存活了三天是哪個電影
哈里森福特么?
哈里森福特最出名的電影當然是經典奇幻片《奪寶奇兵》。年代有點太久遠了,雖然現在看也是不錯的,但是好多部,不知道是不是奪寶奇兵中的一部,貌似和你說的有點想。
㈩ 關於《俄羅斯北奧塞梯人質事件》的視頻
僅有3.5萬人口的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的別斯蘭市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悲傷過。9月5日,第一批中學人質事件遇難者的遺體開始下葬。根據最新的官方統計結果,在整個人質事件中喪生人數已經達到了338人,而據俄媒體報道,停屍房的工人們說,死亡人數是394,其中156名是學生。雖然直到現在,整個武力解救人質的過程仍然充滿著疑問,但正如兩年前解決莫斯科人質危機一樣,慘重的傷亡代價卻是事實——
強攻是偶然發生的?
9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硝煙剛剛散去的別斯蘭市醫院視察。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再次強調,特種部隊本來沒有打算強攻關押人質的學校體育館。他說:「我們研究了在別斯蘭可能採取的各種行動,但使用武力不在計劃之中。事態發展很快而且出人意料,不過特種部隊展現了勇敢。」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當地時間9月3日下午1時剛過,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工作人員得到武裝恐怖分子同意,開車進入學校收集9月1日上午綁架發生時被害人質屍體。就在此時,爆炸聲突然響起。人質以為爆炸聲是營救行動開始的信號開始逃跑,武裝分子以為強攻開始,特種部隊則以為是恐怖分子開始屠殺人質。
北奧塞梯共和國搜救局工作人員魯斯蘭·塔瓦希耶夫和工兵中校安德烈·卡拉卡耶夫告訴《共青團真理報》:「我們負責保護運屍體的聯邦緊急情況部的人。當他們接近大樓時,主要入口大門打開,武裝分子出現在門口,有人在檢查身上的手榴彈。這時突然發生爆炸,武裝分子開始瘋狂地胡亂掃射。顯然,武裝分子以為聯邦軍隊已經開始進攻行動,向緊急情況部的救援人員猛烈開火。四名救援人員當場倒地——兩個小夥子犧牲,另外兩個受了重傷。」
那麼這改變一切的爆炸是怎麼引起的?為什麼碰巧在俄方人員進入距離綁架地點最近的地區時發生?有獲救的人質告訴《俄羅斯新聞網》,爆炸是由於一枚綁在體育館天花板上的炸彈意外落地引起的,一群孩子受驚外逃,武裝分子向孩子們開槍,特種部隊被迫沖入學校解救人質。另一些媒體和專家同意被迫發動強攻的說法,但卻對這種說法表示質疑,他們分析說,可能是特種部隊士兵利用接近工作人員體育館的機會攀至該館的房頂偵查,被恐怖分子發現了,武裝分子開槍射擊或是扔炸彈,導致屋頂坍塌。因為從整個解救行動來看,准備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好。
然而,俄媒體提供更多的軍事分析家則認為,強攻行動應該是事先策劃好的。一開始強調不會用武力解決人質危機只是一個煙霧彈,希望盡力拖延時間,一方面麻痹武裝人員的警惕,另一方面可以為准備工作爭取更多時間。但事實上,綁架者不讓政府給人質提供水和食物,在這種前提下,小人質們最多隻能活三天。發動強攻時間距離這一極限並沒有多少個小時。
美聯社的報道說,強攻開始後,各國的現場記者發現,所有的手機突然都全部打不通了。顯然,這是俄羅斯當局防止恐怖分子像2002年莫斯科人質事件中與外界同夥進行溝通,故意對現場所有的手機信號進行了屏蔽。此外,從特種部隊的行動速度以及數架直升機出現在記者視野里的時間來看,俄軍的行動顯然是有準備的。此前,細心的記者還發現,已經有大批救護車在校園周圍待命,各大醫院都准備出足夠的床位和醫療設備。《消息報》報道稱,在強攻行動開始時,北奧塞梯的官方已經開始組織獻血活動。
傷亡為何如此慘重?
強攻解救人質後,人質死亡人數從最初的5人增加到200多人,再到最新的338人。法新社的報道認為,恐怖分子充足的彈葯是造成人質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武裝分子除了把炸葯系在身上之外,還在學校各處布下炸彈陣。簡陋的土製炸彈、地雷,包括盛著重螺絲和鐵釘的塑膠炸彈,滿地滿牆都是。
在這次事件中活下來的14歲的阿薩瑪斯·凱索耶夫告訴《俄羅斯新聞網》,「我們被趕到體育館里。館里的所有門都被上了鎖。我看到兩個巨大的爆炸裝置被放在籃球框里,然後用電線穿過館內,與另一頭較小的爆炸物連接起來。10分鍾內,整個地方都布了地雷。在體育館周圍都埋了炸彈,一些是從天花板上掛下來的,在館內中心還有一枚大炸彈。綁匪中有兩名系著自殺腰帶的女子,還有一名男子的腳放在像是一個踏板或一個按鈕上。」
人質傷亡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這個體育館。在發生混亂的時候,多枚炸彈同時引爆,結果屋頂倒塌,壓死了眾多的人質。
俄羅斯安全局人員9月4日稱,恐怖分子早有預謀展開襲擊,很多武器炸葯都是事先埋好的。國際文傳電訊社分析說:「武裝分子不可能在9月1日學校開學第一天時手持槍支和彈葯向別斯蘭第一中學發動襲擊,進而把大約1000人扣為人質。」
北奧塞梯安全局長透露,今年7月在這所中學進行維修時,恐怖分子裝作建築工人把大批炸葯和武器彈葯混在建築材料里運進學校,並藏在學校體育館地下室里。經人質證實,綁匪占據學校後從地下室取出了炸葯和武器。該校所有維修工程都是由印古什的包工頭做的。
法新社說,俄羅斯媒體的一些報道稱,盡管北奧塞梯有高度軍事化作保,但大多數邊防及公路檢查士兵都執法不嚴。一些士兵見到賄賂,便隨即放行過路行人,甚至完全忽略安全檢查。《經濟學家》列舉了一起襲擊警察的事件時說,恐怖分子利用賄賂很容易通過檢查站,而前去支援這些被襲警察的軍隊通過這些檢查站時居然耗去了10個小時。
英國《衛報》9月5日甚至報道,部分武裝人員在9月1日進入學校之前首先化妝成修理學校體育館的建築工人,也是在賄金的幫助下,得以順利進入別斯蘭第一中學校園。
另一個造成傷亡的原因是體育館內人質過於擁擠。倖存的人質稱,被綁架的人質高達1250人。由於館內擠滿了人質,人們並肩並坐著,空氣悶熱異常,小人質們不得不脫掉上衣。在沒有飲水和食物的情況下,小人質們有的只好喝自己的尿,啃盆景里植物的樹皮。在爆炸聲響起後,這些少年四處逃竄,因體育館的各大門都被鎖上,他們只得冒著槍林彈雨從敲碎了的玻璃窗中逃生,這無情地提高了人質的死亡數量。再者,近三天沒有進食進水,小人質的身體極度虛弱,因此,恐懼、缺乏組織性和踩踏也增加了死亡率。俄羅斯不像中國一樣分大學、中學和小學,只有中學和大學,中學實行十年級制。所以別斯蘭第一中學才會有那麼多的兒童。9月1日學校開學,人員很集中,還有很多學生家長。
政府有沒有失誤?
針對人質重大傷亡,俄羅斯媒體的矛頭對准了俄羅斯特種部隊明顯准備不足的問題。《真理報》網站的文章說,雖然俄特種部隊准備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但在事情發生突然變化的情況下,兵力及裝備都未能及時到位。攻擊都開始了,突擊隊員卻不知道配合拆彈的工兵在哪裡,不得不在大街上大喊大叫著自己找工兵配合作戰。一些媒體評論說,8月24日的連環墜機案已經牽扯了反恐部門太多的精力,對於人質事件顯然總體上缺乏准備,反應也顯得遲鈍。
在別斯蘭市探視了傷者之後,9月4日晚,普京將一臉嚴肅帶入對全國的電視講話中。他說,此次人質危機表明,恐怖分子已經針對俄羅斯發動起「全面恐怖戰爭」,原蘇聯的瓦解使得國家變得虛弱,變得反應遲鈍。「總之,必須承認的是,我們對於國家乃至全球范圍內凸現的復雜性和危險性沒有充分認識和理解。進而在一些事件中,我們的反應不夠靈敏……我們表現出了虛弱,由此,虛弱的民眾挨打了。」
有媒體稱,強攻開始後平民未能及時撤出封鎖區,給恐怖分子以平民作為掩護提供了機會。傷員中大多數為孩子,而且大多數為燒傷,明顯是孩子們沒有救生的概念。這說明,俄羅斯當局對北奧塞梯的反恐形勢缺乏足夠准備,反恐部門平時針對平民的反恐宣傳及訓練工作不到位。
具體到這次人質事件,俄羅斯中央政府和北奧塞梯地方政府最被媒體詬病的是對人質人數的隱瞞,反恐部門在向媒體通報時故意壓低人質數量,不僅引起普通別斯蘭市民的不滿,也不能爭取到足夠的社會和國際輿論給綁匪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根據俄政府最初公布的報告,有大約350人被劫為人質。但是次日被武裝人員釋放的人質說,發生劫持人質事件時學校內至少有1500人。而當地議員在與人質家屬會面時稱,遭綁架的人質數量在1000人左右。
更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俄特種部隊已經為營救行動准備了將近三天時間,並且布下了多道防線,相對於北奧塞梯人,恐怖分子都具有明顯的特徵,可強攻行動發生後,一些恐怖分子卻成功地突出包圍。為此,普京不得不在強攻行動結束後的第二天下令關閉北奧塞梯共和國邊界,搜捕一切與劫持人質事件有關的人員。
人質危機雖然已經結束,但是俄羅斯政府有關部門對於究竟有多少恐怖分子參與了此次綁架行動依然說不清楚,尤其是究竟有多少恐怖分子趁亂逃脫,目前沒有哪個部門能夠提供確切的說法,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失職。最新消息稱,俄軍警在這次解救人質的行動中共打死27名武裝人員。這位發言人說,有8名武裝人員是在校內被打死的,其餘19人則在學校附近地區被擊斃。此外,還有3名武裝人員被當場抓獲,目前調查部門正在對他們進行審訊。
北奧塞梯共和國內務部長卡茲別克·贊季耶夫9月5日提出了辭職請求,這是人質事件後第一個請辭的政府官員,不過這一請求當天被俄聯邦內政部拒絕。
誰是綁架行動的幕後黑手?
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盡管政府沒有表態綁架者是否與車臣反政府武裝有牽連,但至少有一名武裝分子曾經從別斯蘭學校的體育館內向政府提出撤出駐扎在車臣地區政府軍的要求。一些俄羅斯反恐分析專家由此認為,這起事件或多或少與車臣恐怖分子相關。
一些獲救人質告訴媒體,綁匪中有車臣和印古什人。「他們大部分是用手勢進行溝通的。但是從他們說話的語調看,分明可辨清他們中有車臣和印古什人。」
車臣叛軍發言人艾哈邁德·扎卡耶夫9月3日晚卻對此予以否認。「劫持人質者有的來自印古什,有的來自奧塞梯,有的來自俄羅斯,但沒有車臣人。」扎卡耶夫告訴英國電視四台說,「當然,他們提出的要求全都與車臣有關,所以不管發生什麼,車臣人恐怕都會受到指責。這正是我害怕看到的。」扎卡耶夫由於恐怖主義罪名在俄羅斯境內被通緝,他去年12月前往英國政治避難。
但是,俄通社-塔斯社援引不願公開身份的消息來源的話說,車臣叛軍首領沙米利·巴薩耶夫就是幕後策劃者。現年39歲的巴薩耶夫是車臣著名的三大匪首之一,另外兩人是流亡英國的前總統馬斯哈多夫和已經被擊斃的和「基地」關系密切的哈塔卜。馬斯哈多夫和巴薩耶夫經常聯手製造恐怖活動,但仍聲稱自己是車臣合法總統的馬斯哈多夫為博取俄羅斯人的同情,每次都否認參與恐怖襲擊,巴薩耶夫對此倒不予以否認。
作為「黑寡婦」的領導,巴薩耶夫涉嫌在俄境內外發動多起襲擊事件,包括2002年10月的莫斯科劇院劫持人質事件和今年2月的莫斯科地鐵爆炸案。早在今年3月,俄就有媒體稱,巴薩耶夫分裂分子的網站「高加索中心」聲明,宣布將對俄發動新的恐怖襲擊,而且將首選公共場所,這與俄羅斯最近發生的莫斯科地鐵車站自殺性爆炸事件以及此次北奧塞梯人質事件的性質恰好不謀而合。
9月4日,俄羅斯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將參與人質綁架事件的武裝人員人數提升至35人。俄-塔社引述這名官員話說,初步調查發現,這35名武裝人員中包括9名阿拉伯人和1名非洲人。情報部門也已查明此次劫持人質行動得到了「基地」在車臣地區聯系人阿布·奧馬爾·阿塞夫的資助。
這一事實也許更明確地表明,俄羅斯的恐怖活動確實正如普京所說的那樣具有國際背景,事實上,早在1999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就有報道說,外國僱傭軍出現在了車臣叛軍的隊伍中,而這些僱傭軍清一色地來自中東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另外,不容忽視的是,在阿富汗垮台的「基地」和塔利班的殘余分子也有小股人馬逃竄進入了車臣,與車臣叛軍一道頻頻發動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