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藏傳佛教的電影
《小活佛》
《小活佛》原片名 《Little Buddha》
國家/地區 列支敦斯登 英國 法國 對白語言 英語
導演 Director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
編劇 Writer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 .....(story)
Rudy Wurlitzer .....(screenplay) and
馬克·派普羅 Mark Peploe .....(screenplay)
顧問:活佛宗薩欽哲仁波切
《小活佛》一片,說及一位西方小孩被認定為轉世者。此片雖然只是虛構的情節劇本,但卻是由一宗真實的事件所啟發的。自六零年代,西方的嬉皮士大批大批地涌至印度及尼泊爾等地,一位名叫耶喜喇嘛的西藏高僧開始向他們開示佛法,引發了藏傳佛教大規模地向西方弘揚的熱潮。這股浪潮發展至今未艾,耶喜喇嘛的弟子在二十多個國家創立了近百間西方的佛法中心、禪修中心、寺院及佛法出版社等,在香港及台灣現在也有分會(香港分會是大乘佛學會,台北分會是經續法林),在這些團體中出家的洋僧尼數以百計。耶喜喇嘛在1984年圓寂。
《高山上的世界盃》
導演: Khyentse Norbu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編劇: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主演: Orgyen Tobgyal / Neten Chokling / Jamyang Lodro
製片國家/地區: Bhutan / 澳大利亞
語言: 北印度語 / Tibetan
上映日期: 2000-04-21
片長: 93 分鍾
又名: 小喇嘛看世界盃 / The Cup
從西藏逃出的小孩"Palden and Nyima",來到風景如畫的喜馬拉雅山中的喇嘛寺,展開他們的僧侶人生…….
本片改編真人實事,並由事件主人翁在銀幕前現身說法、演出自己的故事。描述在一個遙遠的藏族村落里,一群修道院里的喇叭試著藉由一隻衛星接受器,讓當地人民能收看世界盃足球賽的轉播。
當世界盃足球賽在法國如火如荼開打時,遠在喜馬拉雅深山的修道院里,2個迷戀上足球的小喇嘛將那兒寧靜冥想的氣氛完全打破,修道院上上下下都彌漫一股對足球的狂熱。
問題是:沒有電視機,沒有衛星接器,他們要如何收看世界盃足球賽的轉播呢?為了能亳無後顧之憂地欣賞世足賽的轉播,對足球瘋熱的小喇嘛想盡辦法要籌募租用費用。
整個計劃充分考驗修道院里小喇嘛們的團結機智和友情,處處散發幽默與智慧。
影片的誕生,使世界第一次注意到了不丹這個地圖上很難找尋的小國家。有趣的是,導演宗薩仁波切也是一個喇嘛,其經歷富有傳奇色彩。他於1961年生於不丹,7歲時,被確認為一代喇嘛宗師轉世;13歲,才第一次看到電視,從此被影像所吸引。《高山上的世界盃》是他的第一部劇情片,拍攝手法嫻熟流暢。
《旅行者與魔法師》
導演: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編劇: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主演: Tsewang Danp /Sonam Lhamo / Lhakpa Dorji
類型: 劇情 / 冒險
官方網站:http://www.travellersandmagicians.com/
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 Australia / 不丹 Bhutan
語言: Dzongkha
上映日期: 2004-04-09
片長: 108 分鍾
又名: 旅行者與魔術師
不丹村官敦杜(Tsewang Danp 飾)很快厭倦了鄉村乏味的生活,懷念大城市的絢爛,並計劃借朋友的關系前往夢想之地——美國。敦杜在帕羅節(不丹最大的宗教節日)期間請假,不聲不響的包好行李,踏上了前往美國的旅程。在鄉村公路旁,敦杜邂逅一位僧人,後者為他講述了一個夢想之地的故事:不丹青年塔西荒廢了自己法術的學業,整日心中只是思量女人,這天他騎上了新買的馬,卻被馬兒丟棄在森林深處,塔西向林中的隱居老人求助,並被他年輕貌美的妻子吸引,遂滯留此處。不久塔西和老人的對立愈發明顯……在故事之外,敦杜和僧人的旅程中加入了一位少女,這使敦杜的看法發生了些許變化……
本片由多才多藝的活佛宗薩欽哲仁波切拍攝,而他在拍攝電影之前曾經擔任貝托
⑵ 有關小活佛的電影
林正英演的《靈界風雲》內容:老宗主圓寂後轉世為小活佛,格弄保護小活佛,欲將其送回布達勒宮,途中被心術不正的格西之手下所攔,欲捉小活佛,格弄自知大限已到,無法護送小活佛回宮,便要他先平安的回到香港。火車上,小活佛遇上了從廣州欲偷渡到香港的的大陸仔小吉。小吉和小活佛到香港之後,便依著小吉之友所給的地址,找到身兼幼兒園教師的女賭徒萬美娥,萬不情願的暫時收留兩人。格弄通靈要弟子盡速至香港保護小活佛。格弄此時亦藉由各種不同的方式,傳授小活佛法術,欲點化啟發小活佛,助他看清世事,脫離險境,成為真正的靈童活佛,並重回布達拉宮...
⑶ 西藏拍的電影有哪些
西藏拍的電影有:《藏獒多吉》、《西藏的誘惑》、《喜瑪拉雅王子》、《西藏天空》、《古格-消失的西藏王朝》等等。
1.《藏獒多吉》
《藏獒多吉》是由中日首次合拍的一部動畫冒險電影,由小島正幸執導,改編自楊志軍的長篇小說《藏獒》。定於2011年7月15日全國公映。影片講述了西藏草原上一位漢族少年與一條勇猛忠誠的藏獒之間感人的冒險故事。該片入圍了法國素有「動漫戛納」的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更成為2011年中日電影周開幕式的主要影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藏獒多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的誘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喜瑪拉雅王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天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格-消失的西藏王朝
⑷ 求一部和佛教有關的歐美電影!!!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色戒》?(不是梁朝偉演的那個)
不論是不是,相信下述內容對你都會有幫助的。
——下引自某師兄的博客:
「至於《色戒》這部片子,我恍惚間記得是在去藏區之前看得。當時我一看片子的題目,第一印象覺得可能是貶損佛法的,估計是一個和尚不守戒律違反色戒的內容。我素來反感世人對佛法的貶損,想換一部片子,但是看到片子的封面是一個喇嘛而且有藏文,好像是應該是藏族人自己拍攝的影片。我想藏族人自己應該不會貶損自己的民族宗教,於是就看了。影片當時對我印象不深,只是覺得導演比較懂佛法,知道用佛教用引磬使人出定、小乘佛法的不凈觀修法並不能解決一些煩惱的修行人的問題,至於片中的閉關勝地讓我印象很深。
後來我去了藏地,自己親身的體會了遠離憒鬧閉關禪修的經歷,也看到了很多的藏地喇嘛脫去了從小已經穿了幾十年的絳紅僧裝,很多不遠千里到藏區求法的漢人,草草的剃掉了自己的煩惱絲,然而又迅速的逃回了漢地,他們基本都是為了一個原因就是「情慾」。在藏區一個人一生只有一次出家的機會,僧衣一旦脫掉,再也沒有機會穿上,我能從他們的眼中讀出悔恨與悵然,我猜測當他們真正的直接面對情慾的時候,才發現佛陀所說的真實不虛,情慾的快樂遠遠不及想像中堅實持久,但這時已經為時已晚,悔恨和悵然也於事無補。逃回漢地的求法者,再無顏面返回面對上師與僧眾,他們在電話里說的幾乎一樣:唉,我後悔呀,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就那麼做了,現在一切都太晚了......其實情慾真的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像是婚姻,像是圍城,外面的人要沖出去,裡面的人要沖進來,更怪的是有些佛子,本身已經沖出來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又沖回去了。
大概是在2003年的時候,我在北京一位當導演的佛友家裡又看了一遍《色戒》,或許是閱歷的增長,或許是自身在藏區的所行所聞,我忽然發現這部影片里蘊含著痛入靈魂深處的東西。他非常直白的把一個有血有肉的修行人游離於世俗與解脫之間的內心世界血淋淋擺在我們的面前。只是片中的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太過特殊,很多人都無法解讀。
我所認識的佛子之中,看過這部片子的人,都認為這是一部喇嘛不守戒律的色情片,即使是那個導演也是如此膚淺的理解,我實在是有些失望。這也許和片中的情慾鏡頭以及《色戒》的名字有關,其實《色戒》的藏文名直接翻譯的話應該是《別解脫戒》,《色戒》的這種翻譯不能不說有誤導媚俗的成分。片中的精彩之處甚多,如男主人公扎西在舍戒離寺之前與上師的爭論,扎西雖然身在世俗卻一直秘藏著僧裝的細節,扎西聽到上師給他遺言之後沉默,扎西清早默然離開妻兒的瞬間,妻子班瑪在寺前對扎西的表白等等,真的是一部非常深刻的著作。雖然讀懂片子的人很少,但也並不是沒有,我認識的一位佛子就曾經經典的評價「《色戒》就是一部現代版的凡夫佛傳」。在我看來,他的評價真的是非常透徹深刻,可惜只有此一人如此評價,真的是曲高和寡。」
⑸ 有哪些質量高的佛教電影
推薦《爐香贊佛》。
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教,它始自於佛陀的思想。佛陀是印度的一位聖人,傳說他在一棵大菩提樹下獲得覺悟而成佛。他從來不曾宣稱自己是人間的神或神的使者,他只是認為他是一個找到了某種「「平靜」的普通人,這種」平靜「,其他人也能找到。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他的生活----- 一段與我們這個時代尤為相關的旅程。
它不反對人們有慾望,但倡導平衡內心,淡定面對。萬事萬物並未獨立,都存在因果聯系,把目光不僅僅是放在自我上,而是放眼整個社會和人群,你就會心存慈悲。
生與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是不同的形態。但內心的感悟和教義應分享流傳,有什麼樣的人心,就有什麼樣的社會。
我最後想感慨的是:悉達多開始思考的時間是29歲,是不是正應了古人那句「三十而立」?⑹ 如何評價電影《小活佛》
在「『活佛』是『活』的『佛』?」一文中,已談過西藏的轉世者情況。這種大修行人(註:筆者並不用「高僧」這個詞,是因為有許多大師及大修行者不一定是出家人)的乘願轉世,後世年幼時能認出前一生的友人及法物、自幼就顯出非凡的慈悲與智慧、再被原寺院或上世之弟子依傳統考核確認、再依傳統升座恢復其先世名位的情況,其實並不局限於藏區。這些大行者既然為了利益所有眾生而乘願再來,自然便不會只在藏族中轉生。
國際知名大導演貝托魯奇的《小活佛》一片中,說及一位西方小孩被認定為轉世者。此片雖然只是虛構的情節劇本,但卻是由一宗真實的事件所啟發的。自六零年代,西方的嬉皮士大批大批地涌至印度及尼泊爾等地,一位名叫耶喜喇嘛的西藏高僧開始向他們開示佛法,引發了藏傳佛教大規模地向西方弘揚的熱潮。這股浪潮發展至今未艾,耶喜喇嘛的弟子在二十多個國家創立了近百間西方的佛法中心、禪修中心、寺院及佛法出版社等,在香港及台灣現在也有分會(香港分會是大乘佛學會,台北分會是經續法林),在這些團體中出家的洋僧尼數以百計。耶喜喇嘛在1984年圓寂。⑺ 請網友推薦一些關於西藏活佛轉世題材的電影,國內國外出品均可,有地址或者種子的更好,謝謝!
《岡拉梅朵》 <靜靜的嘛呢石> 《格達活佛》 《西藏往事》(紀錄片) 還有《藏地密碼》(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