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大利拍的在北非的二戰電影
《沙漠兄弟連/血戰阿拉曼 Alamein》(義大利)
導 演:恩佐•蒙特里尼 Enzo Monteleone
編 劇:恩佐•蒙特里尼 Enzo Monteleone
主 演:保羅•布里加亞、皮爾弗朗斯科•法維諾、路西阿諾•斯卡帕
上 映:2002年11月8日
地 區:義大利
語 言:義大利語
顏 色:彩色
聲 音:Dolby
時 長:117分鍾
類 型:劇情片 戰爭片
故事梗概:
塞拉是一名來自義大利某大學校園的志願兵,他滿懷愛國熱情來到前線,卻無法與戰友分享他的激情。因為他的戰友在沙漠戰場嚴酷的生存環境下戰鬥了2年,已經磨去了所有激情,僅有的只是對個人生活的嚮往、對家庭的思念。長期遊走在生死之間,使他們不再對傷痛敏感,不再畏懼戰火紛飛的前線,他們不相信有人出於激情自願前來經受磨難。與戰斗戰術比較,他們更相信命運。
一天,天空中飛來一枚英軍的流彈,塞拉立即伏地,而他的戰友作為老兵卻站在原地不動,躲也不躲,他們認為被炸死了算倒霉。戰友死在了自己的身邊,塞拉卻沒事,這是他的幸運。
然而,在無情的戰場上,幸運必定是有限的,一般會有三次,三次過後就作好准備吧,倒霉的事要來的時候,你會怎麼都無處躲避,這一次,塞拉用掉了第一個運氣。
連長告訴塞拉如果得了痢疾那不算生病,因為他們都得了痢疾。廁所是在地上挖一個小坑,然後蹲在那裡等英國人的炮彈扔過來。他們為什麼在晚上吃飯呢?因為晚上看不見飯里的蒼蠅。在一次行動中,塞拉踩到了地雷,然而那卻是一個只對付300 公斤以上目標的反坦克地雷,他用掉了第二個運氣。
部隊缺醫少葯、缺吃少喝,但很多傷員偏偏要靠葯物才能維持體力。一個士兵需要截肢卻沒有麻葯,醫生就把他的腿活生生地鋸了下來。
他們要面對傷亡、肉搏、無休止的殺戮。事實就是他們是否被俘都不重要,因為與他們現在的情況相比較,也許到英軍那裡做俘虜會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們一直守在那裡等著被殺死,戰爭過去以後,沒人會記得他們,他們就像被遺忘的石頭埋在無邊無際的沙漠。
一陣炮擊過後,英國人開始進攻,
義大利人看來快完了,然而他們卻奇跡般地守住了陣地。可他們明白,這是最後一次幸運,防線已無法阻擋敵人的再次沖擊。
果然,在這之後不久,軍團徹底戰敗了,所有士兵都要步行撤到200公里以外,路上,他們碰到了一個義大利將軍,將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但他不想回去了,他要和他的勤務兵一起死在戰場。最終,連隊里活著離開戰場回到家鄉的竟只有塞拉一個人。
⑵ 二戰電影"沙漠奪水「
撒哈拉 / 撒哈拉沙漠 / Bogart in sahara
劇情簡介
正義的反法西斯聯軍和納粹法西斯德軍在撒哈拉沙漠為了一口乾枯的水井作戰。想想:兩只軍隊為了一口乾枯的水井兵戈相見、殊死搏鬥。
為什麼呢?聯軍知道水井裡面沒有水,但是不能放棄那道防線。不然,德軍會越過防線威脅到更多的聯軍。可是,聯軍經過輪戰斗後只剩下了9個人,並且彈葯缺乏,只是以一所沙漠中破舊的古跡清真寺做掩護。再看看德軍,他們有精良的裝備、充分的彈葯,人數上占絕對優勢,900人左右。雖然,他們缺乏水。但是,這個巨大的懸殊,1:100的戰斗對抗!不禁讓人膽顫。經過激烈的戰斗,聯軍勝利了!只剩下了兩個人。
⑶ 看過一部電影是搶戰片記得是在沙漠里的最後結局好像就剩2人還有個畫面最後的是投降換水
這是影片《撒哈拉沙漠狙擊戰》,百分百准確。
http://ke..com/view/9080267.htm
⑷ 求一部二戰影片,講的是十幾個盟軍士兵和德意士兵沙漠中爭奪水源的電影,有知道的嗎
血戰撒哈拉
講述的是美軍一輛個坦克車組與英軍小分隊在撒哈拉沙漠依水井抗擊納粹的故
⑸ 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反映二戰時義大利軍隊在非洲戰場的一部電影,名字是什麼
《血戰阿拉曼》
又名沙漠兄弟連El Alamein (2002)
導演: 恩佐·蒙特萊奧勒
主演: 保羅·布里古力亞 皮爾弗朗西斯科·法維諾 Luciano Scarpa
類型: 劇情 / 戰爭
精彩視點
這部由斯皮爾伯格操刀監制的影片從一名義大利士兵的視角對二戰期間,發生在北非的一場舉世聞名的坦克大戰——阿拉曼戰役做出獨到的解構。再現了戰場的血腥殘酷、雙方最高指揮官的戰術交鋒、以及淹沒在黃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種種人性……
影片是一部耗資達兩億美元精良打造的史詩巨制,1000輛真實坦克的大戰場面可謂空前絕後(假的...銀幕最多看到10幾輛),3000平方公里原始沙漠戰場實地拍攝。也因此被稱為史上參與戰爭人數最多、出現坦克數量最多的一部影片。加之導演在光線的處理、色澤的運用和高度的畫面還原效果上都實現了令人驚嘆的突破,作為一部反映二戰題材的影片,本片堪稱佳作。
劇情大概:
1942年10月23日到11月4日,十萬名義大利和德國組成的聯軍士兵在「沙漠之狐」隆美爾的帶領下,與由英國陸軍元帥「獅子」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第八軍的二十萬盟軍士兵在非洲北部的阿拉曼沙漠地區進行了世界戰爭史上參戰人數最多、參戰坦克數量最多的「阿拉曼戰役」,史稱「裝甲戰役」或「世界最大局部戰役」。戰況慘烈,血染大漠。
⑹ 以北非沙漠為背景的二戰電影
中文片名:北非諜影
又名:卡薩布蘭卡
原片名:Casablanca
影片類型:愛情 / 劇情/戰爭
片長:102 min
國家/地區:美國
級別:美國PG級
對白語言: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黑白
混音:單聲道
製作成本:$950,000 (估計)
發行:華納兄弟(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Co.)
拍攝日期:1942年5月25日 - 1942年8月3日
上映日期:1942年11月26日(美國)
主要演職員人員:
〖導演〗
邁克爾·柯蒂斯(Michael Curtiz)
〖主演〗
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
亨佛萊·鮑嘉 (Humphrey Bogart)
保羅·亨利德(Paul Henreid)
彼得·洛(Peter Lorre )
克勞德·雷恩斯(Claude Rains)
悉尼·格林斯特里特(Sydney Greenstreet)
獲獎:1944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劇本
[編輯本段]劇情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歐洲人為躲避德國人槍炮,紛紛離開家園去美國尋求安寧。而通過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到里斯本最後到達美國則是他們在戰亂年代的唯一安全的道路,當他們到達卡薩布蘭後,則必須先拿到那的出境簽證才能繼續他們的旅程。然而,出境簽證並不那麼容易獲得,所以大批的歐洲人都停留在了這個北非小城中。
有些人長期拿不到簽證也就隨遇而安的在卡薩布蘭卡開始了新的生活。力克•布賴恩就是這樣定安頓在卡薩布蘭卡的人。力克有著美國國籍卻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國,現在他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由他所經營的咖啡店「美國力克」則是卡薩布蘭卡最紅火熱鬧的娛樂場所,各種社會名流,政界官員,以及三教九流,偷雞摸狗之輩都匯聚在那裡,力克的咖啡店儼然成為了卡薩布蘭卡社會的縮影。
新近傳出一個爆炸新聞,德國的兩名特派專員被人謀殺,他們隨身所攜帶的出境證明也被人拿走,那上面有著戴高樂將軍的親筆簽名,有了它便可以暢通無阻的出入歐洲去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而這一驚天猛案正是力克的一個常客尤迪克所為,事後,尤迪克找到力克將出境證明託付給他代為保管,然而沒等他進一步動作,警察就將他逮捕了。幾天後就有了尤迪克的死訊。這樣一來出境簽證就歸了力克所有,而這個東西對於力克似乎也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因為力克已經看破了紅塵一般似乎只想留在卡薩布蘭卡管好自己的咖啡店,他對於任何事情都秉承中立的態度,從不對政治發表任何意見。而翻開他的過去,我們發現力克並不是像他表面上看上去那樣冰冷,他曾在1935年運輸槍支去衣索比亞幫助抵抗義大利的侵略,也曾在西班牙內戰中幫助共和黨人戰斗過,可見從心底里,力克是一個熱心的革命者。而他成為如今不問世事的絕塵高人則是因為一個女人,一個她在巴黎深愛的女人,他們曾有過美好的時光,也商量好要一起離開歐洲去往美國,但最後,這個女人卻並沒有如約出現在火車站。於是,力克隻身一人來到了卡薩布蘭卡,幾年來都再沒有聽到過她的任何音訊。而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女人卻又突然出現了,並且是和她的革命家丈夫維克特一起來到了卡薩布蘭卡。為了幫助丈夫離開德國人的追殺,女人只好去求助於力克,寄希望於能得到力克的出境證明。幾番糾纏之後,兩人之間的誤會全部消除,久違的愛情又在兩人之間迸發。女人希望留在力克身邊,只要力克讓丈夫離開就好。而力克則做出了更為大度的選擇,他將兩份出境證明都給了女人,並不惜劫持警長,一路將兩人送上了離開的飛機。
⑺ 給我一些2戰電影 有關於北非 沙漠的 在線= 求速回答
《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
上映時間:1942-11-26 導演:邁克爾·寇蒂斯
主演:英格麗·褒曼(飾伊爾莎) 亨弗萊·鮑嘉(飾 里克) 保爾·亨萊德(飾維克多)
《沙漠之狐隆美爾》
導演:Henry Hathaway 編劇: Richard M. Bluel 主演: Michael Sevareid Greg Mullavy Ben Wright 類型:動作 / 劇情 / 戰爭 片長:99 min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GoodTimes Home Video 上映日期:1971年2月12日 美國
《血戰阿拉曼》
導演 Director:* Enzo Monteleone 編劇 Writer:* Enzo Monteleone
電影,背景是發生在二戰期間北非的阿拉曼戰役,是一場舉世聞名的坦克大戰,其戰爭場面宏偉開闊、氣勢波瀾磅礴、戰略捭闔縱橫、戰術波詭雲密。從一名義大利士兵的角度對這場經典戰役做出了獨到的解構。再現了戰場上的血腥殘酷、雙方最高指揮官的戰術交鋒、以及淹沒在黃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種種人性……殺戮、友誼、信仰、背叛、愛情、生命、忠義、和平充斥在影片中,令人不禁動容。
⑻ 求一個電影,是一個二戰電影,發生在沙漠中,盟軍的一個坦克5個人和義大利軍為爭奪水源的故事
片 名: Sahara
譯 名: 撒哈拉 | 撒哈拉保衛戰 | 撒哈拉阻擊戰 | 撒哈拉1943
導 演: ( Brian Trenchard-Smith )
主 演: (詹姆斯·布魯斯 James Belushi) ( Alan David Lee) ( Simon Westaway) ( Mark Lee) ( Michael Massee) (大衛·維斯頓 Robert Wisdom)
上 映: 1995年04月25日
劇情介紹:
根據四十年代經典戰爭片《撒哈拉》重拍而成的電視電影,由詹姆斯.貝魯西取代漢弗萊.博加特,飾演美國陸軍中士喬甘特。他帶領一輛坦克,突破德軍隆米爾的部隊包圍,終於跟英國的盟軍會合。他們九個人在穿越撒哈拉沙漠時,第一要務是尋找水源補給,否則將會渴死。幾經艱苦,終於尋獲一口古井,不料德軍的大批人馬亦以這口古井為目標。甘特中士不顧雙方的兵力懸殊,決定憑著機智和鬥志跟敵軍周旋,從而幫助聯軍順利攻佔了非洲的戰略重地吐布克。導演布賴恩.特倫查德-史密斯成功地掌握住小兵立大功的緊湊氣氛,戰爭場面也拍出高度娛樂效果。
⑼ 求一部二戰電影,北非戰場的
撒哈拉 Sahara (TV)(1995)
類型:動作/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澳大利亞 / 美國
語言:英語 / 德語
上映日期:1995-04-25
又名:沙漠英豪 / 撒哈拉沙漠狙擊戰
正義的反法西斯聯軍和納粹法西斯德軍在撒哈拉沙漠為了一口乾枯的水井作戰。想想:兩只軍隊為了一口乾枯的水井兵戈相見、殊死搏鬥。
為什麼呢?聯軍知道水井裡面沒有水,但是不能放棄那道防線。不然,德軍會越過防線威脅到更多的聯軍。可是,聯軍經過輪戰斗後只剩下了9個人,並且彈葯缺乏,只是以一所沙漠中破舊的古跡清真寺做掩護。再看看德軍,他們有精良的裝備、充分的彈葯,人數上占絕對優勢,900人左右。雖然,他們缺乏水。但是,這個巨大的懸殊,1:100的戰斗對抗!不禁讓人膽顫。經過激烈的戰斗,聯軍勝利了!只剩下了兩個人。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