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關於描寫二戰時日蘇之間諾門坎之戰的電影或者資料。
《登陸之日》。韓美合拍片。由《太極旗飄揚》的導演姜帝圭執導,張東健,范冰冰主演的,講的是一個先是被日本人俘虜後被迫參加諾門坎戰役,後別蘇軍俘虜被迫參加蘇德戰爭,後被德軍俘虜被迫參加諾曼底登陸戰役,後被美軍俘虜最後加入美軍的韓國人的故事思密達!!
❷ 諾門坎戰役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這部電影在愛奇藝上可以看。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韓國馬拉松選手和一個日本馬拉松選手,在二戰期間他們代表日本徵戰;被蘇軍俘虜後,代表蘇軍參加戰斗,諾曼底登陸戰役又穿上德國軍服的故事。
日本小伙長谷辰雄全家搬到到城市的爺爺家。在爺爺家小辰雄認識了管家的小孩金俊植,他們家是朝鮮人。
兩個孩子都擅長跑步,彼此都不服對方,從還提時代一直都較量在賽場上,都想成為馬拉松的奧運選手。國家要選拔一位奧運馬拉松選手,金俊植險勝辰雄,但是裁判把冠軍給了辰雄。
金俊植被迫參軍,代表日本來到諾門檻戰場。諾門檻戰場在蒙古邊境,一天,一位年輕的將軍從汽車上跳下來,他就是辰雄,現在已經是日本關東軍的將領。在洛門檻戰役中日方慘敗。
兩個人小的時候都用共同的夢想。彼此的競爭對手,又是好朋友,不同的人生背景下,又有不同的命運。在二戰的大背景下他們的夢想都是泡影,他們的生命如同螻蟻。
❸ 二戰蘇聯碾壓日軍啥影片
二戰時期,日本大本營對於「和德國夾擊蘇聯」或者「南進」兩種策略產生分歧!關東軍和蘇聯在諾門坎一次會戰,蘇聯方面朱可夫指揮了這次戰斗,蘇聯的鋼鐵洪流大敗日軍。後來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建立了永久工事,人數最多時達到了70萬,和朝鮮方面軍(20萬)共同防禦蘇聯。這時候,日本海軍實施了「南進」策略,初期效果明顯!電影《登陸之日》,再現諾門坎戰役的殘酷!
❹ 《登陸之日》諾門坎戰役那段,日本人用指揮刀和刺刀,殺死蘇軍坦克機槍手那段是否屬實難道坦克上的機
不屬實。電影中的情節在真實戰爭中不可能的發生,電影中有些場景是導演為了加強蘇軍進攻效果。
❺ 諾門坎戰役無法阻擋日本真正讓日本不再北上蘇聯的原因是什麼
諾門坎戰役對阻擋日軍北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真正讓日本不再北上的,除了這場戰役,還有其他很多因素。
蘇聯紅軍與投降的日本軍
不過,日本放棄北上還有多方原因。一是日本原先的侵略大計是以「南進」為主;二是諾門坎戰後,日本對蘇作戰的野心大受打擊;三是德國這位「大哥」,「背信棄義」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令德意志三國的同盟計劃擱淺;四是西伯利亞氣候惡劣難適應,資源難開發。綜合對比,「南下」性價比更高,符合日軍「以戰養戰」策略。
以上是個人一點小看法,歡迎討論。
❻ 蘇聯二戰用日本戰俘打仗是哪部電影
登陸之日 마이 웨이(2011)
導演:姜帝圭
編劇:姜帝圭/Byung-Hyun Kim
主演:張東健/范冰冰/小田切讓/金仁權/韓承龍
類型:劇情/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 日語 / 俄語 / 德語 /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上映日期:2011-12-22(韓國)
片長:137分鍾/ 144分鍾(藍光加長版)
又名:我的征途 / 我的路 / My Way / マイウェイ 12,000キロの真実 / Mai-wei
❼ 諾門坎戰役後,真正讓日本不再北上蘇聯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就是無利可圖
在北上和南下的計劃同時提出來的時候,最高層在研究著如何選擇,這個時候日軍的第23師團的正規戰力外加幾個聯隊,一共九2萬多人,而且還不是甲級師團,指揮官也是一個不出名的小松原道太郎,日軍只是進行了一個試探性的進攻,結果被朱可夫元帥指揮著十萬大軍狠揍,導致了陸軍在最高層的說話份量就降低了,海軍大將們就開始反對北上計劃,積極推銷南進計劃,因為這個諾門坎戰役是沒有獲得高層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戰役失敗以後,陸軍的植田謙吉大將被撤職了,南下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在諾門坎戰役後,日本開始了南下的計劃,偷襲珍珠港以後,惹怒了美國,日本真正陷入了自己製造的泥潭中。要是當年的日本,集中甲級師團,利用優秀指揮官實施這個北上的計劃,說不定二戰的歷史會發生變化,也未可知!
❽ 關於蘇聯二戰時打擊日本的電影
《紫日》的開頭片段(T-34狂虐日軍),登陸之日的中間片段(諾門坎戰役),遠東特遣隊隊,命令:越過國境,命令:不許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