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法國電影<蝴蝶>資料
簡體中文名: 蝴蝶
導演: Philippe Muyl
編劇: 菲利浦 慕勒 (Philippe Muyl)
主演: Michel Serrault / Claire Bouanich
上映年度: 2002
官方網站: 345345
語言: 法語
麗莎(柯萊兒布翁尼許Claire Bouanich 飾),今年8歲,單親,喜歡提問,各種各樣童稚的問題。鄰居的爺爺(米歇爾•塞羅 Michel Serrault 飾 ),兒子已經去世,脾氣古怪,有收集蝴蝶標本的癖好。一天,麗莎闖進了爺爺的密室,發現了五彩斑斕的蝴蝶標本。爺爺還說,他要到山上去採集一個叫「伊莎貝拉」的蝴蝶,麗莎大喜,要跟爺爺一起去探險,她多麼希望跟著爺爺去看滿天飛的蝴蝶。一路上,麗莎給爺爺添了不少麻煩,因為她有問不完的問題,還放走了爺爺采來的蝴蝶。麗莎掉進了一個山洞,爺爺著急,找來了救生人員。兩人的友誼、親情,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
影評:
看完法國電影《蝴蝶》的晚上,許久不肯閉上眼睛。彷彿眼瞼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談去,世界將重又歸於嘈切、繁囂。不會再有天籟般的童聲一記記問詢,仿若幼嬰的耳語。
《蝴蝶》象一組清新的田園詩,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一點點滲入眼耳。那片屏幕,穿過蝴蝶斑斕的羽翼,給我一座驚艷府邸,如此寧馨,靜美。
蔚藍晴空下,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微風中搖曳的金色麥浪,草原上爛漫的野花和撲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靜美與生命的動感,在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無缺。
如此看來,圈子裡的幾個朋友都偏愛法國電影,並不是沒有理由。
《蝴蝶》沒有跌宕迂迴的劇情,也沒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場平淡的講述。
八歲的小女孩麗莎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卻又不知該如何照顧她。孤單的麗莎只能與心愛的藍球為伴,在母親失約或晚歸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咖啡廳里、或者電話亭邊的長椅上無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兒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麗莎領進了他的家,麗莎第一次接觸到了蝴蝶這種生物,並跟隨著酷愛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尋找全歐洲最罕見、也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口齒伶俐、思維敏捷的麗莎在與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與固執嚴肅的朱利安鬥嘴。一老一少在不斷地爭執與妥協中,漸漸親近。這一趟旅程,變成了尋找愛與親情的路途。
法國優美的鄉村風光和老少之間諧趣的對話,使得整部片子看來心曠神怡。
法國天才童星柯萊兒布翁尼許是本部影片的亮點。她將一個生活在單親家庭的,聰明伶俐又孤獨敏感的小姑娘麗莎演繹得如此傳神。她的笑容與憂傷,是整部片子的光影,牽扯著所有觀者的視線和神經。
所以本片在法國上映時,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前去觀看,票房突破了2億元。這其中,柯萊兒布翁尼許的出色演技居功至偉。她那雙純澈的藍眼睛,羞怯迷人的笑容是這個殘酷世界的抗體,任誰都無法拒絕這樣一個精靈的慰藉。
看法國電影,總能讓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原因在於法國電影總是能將很深刻的主題演繹得輕松詼諧。許多人生的哲理與隱喻,被有條不紊地編織進情節的前生後世,於細節處,一一表露。
這部79分鍾的影片,其實涉獵了相當廣泛的內容。親情、友誼、愛情、戰爭、金錢、命運、人生等等。看起來似乎是極深奧的話題,本片卻以簡單的對話和簡潔的鏡頭語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闡釋。
比如,當那隻美麗的鹿倒在偷獵者的槍聲里,朱利安沒有去擋住孩子的眼睛,他讓她知道了什麼是「偷獵者」。當朱利安爺爺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葯物能致蝴蝶於死地的瓶中時,麗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獵者」三個字。這是一種意味深長的諷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釋,但在孩子的眼中,並沒有實質的不同。
比如,麗莎與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對情侶,男孩要求女孩為了證明愛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傘。
朱利安告訴麗莎,這對情侶的愛情只靠著一根繩索維系著。通常人們要求對方做些什麼來證明他們的愛情時,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愛情就撐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會上,麗莎問朱利安怎麼樣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訴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片中還有多處涉及到了政治敏感話題(在國內的審片制度中,經常會出現此類術語)。反戰,應當是它隱藏的主題。
我至愛朱利安用手影給麗莎講故事一幕。個人感覺,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獨具的表達。
麗莎入睡前要聽故事。朱利安於是藏身於床單後,就著昏黃的燈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講了動物界及整個人類世界生存的殘酷。上帝的手,同時製造了美醜與善惡。似乎臨到末日審判那一日,誰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這個隱喻,生動又驚心。三屆法國凱撒獎影帝得主米歇爾塞侯飾演的朱利安,在此將他人生經驗中的睿智與曠達表述得淋漓盡致。
朱利安與麗莎借宿農家的時候,聽男主人訴說政治與民生的利益對沖,戰爭的殘酷及對人性的摧殘。男主人的老母親仿如蠟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帶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憾。
也是在此,朱利安終於說出,他如此痴迷於尋找「伊莎貝拉」,是為了要滿足兒子臨終遺願。他的患重度抑鬱症的兒子,臨死前惟一的願望,是想看一眼傳說中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
親情的主題,在這里被濃墨重彩地渲染開來。雖然朱利安敘述得不動聲色,而內里蘊含的深沉情感卻教人動容。他其實深愛著兒子,卻從不曾對他說出「我愛你」三個字,當兒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遺恨都已來不及彌補。
所以,對此深有感觸的老人,在片子近尾聲的時候,當警方出動人力,將不慎跌入山洞的麗莎救上來之後,才會對麗莎年輕的媽媽說:去,告訴孩子你愛她。
鏡頭語言在此處,又轉入了對於法國某些社會問題的探討,例如單親家庭孩子的撫養及教育問題。
朱利安對麗莎的媽媽說:不快樂的小孩通常都會渴望快快長大,脫離令自己感覺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
麗莎的媽媽幡然醒悟。
在野外的時候,「伊莎貝拉」因為麗莎的莽撞被驚飛,老人帶著小小的遺憾返家。但導演卻在尾聲掀起了一個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費盡心機尋找的「伊莎貝拉」蝴蝶其實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隻醜陋的蝶蛹。
原來,他們一心想追尋的東西,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這是片中會讓人發出會心微笑的鏡頭:下了課的小女孩每天飛快地穿過街區,跑上樓梯,氣喘吁吁敲開朱利安的家門,只為了能夠親眼看到一隻蝴蛹蛻變成蝴蝶的過程。
導演給了長達4分鍾的鏡頭,用來表現伊莎貝拉破蛹而出的畫面。伊莎貝拉在燈光下緩緩打開翅膀,那一刻,美麗震懾人眼,彷彿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
似乎也在那一刻,聽到麗莎內心的蛻殼聲。
我們人生中那些難捱的辰光,那些對疼痛與苦難的隱忍,就象一隻蝶蛹,等待蛻變的過程。從醜陋的蝶蛹到美麗的蝴蝶,是生命中經歷成長蛻變的最好隱喻。
片子里的最後,麗莎放飛了「伊莎貝拉」。末尾的點睛之筆,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貼著朱利安的耳朵說:我媽媽的名字,也叫伊莎貝拉。
朱利安抬起頭對她微笑:那我們都找到了它。
這是法國影片中又一觸動人心的溫情點,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編劇與導演兩職的菲利普.穆樂擅長處理家庭喜劇,在本片中,他舉重若輕,將深厚涵義融化於輕松溫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滿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劇本里的對白及導演鏡頭語言的運用,講究對內心忠實,對情感忠實,所以每一個觀看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而法國人一貫擅長表達的浪漫在這部電影中穿插始終,朱利安雖然表面嚴肅,其實內心也天真如孩童。他與麗莎之間孩子氣地鬥嘴,令整部影片諧趣橫生。
法國,做為藝術電影的源流之地,的確有許多方面值得借鑒,因其電影文化的深厚底蘊無人能及。
比如電影原聲音樂。在本片中,麗莎與朱利安的一問一答,將那些雋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淺顯而通透的闡述。小女孩的聲音活潑俏皮,老爺爺冷靜嚴肅。融合在一起,聽來耳目清新。
法語一向被公認同為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而小女孩童聲稚氣的法語更是彷彿天籟。這首電影原聲歌曲,被許多人視為靈魂的洗劑。執掌配樂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鋼琴和行雲流水的弦樂來合成了這首曲子,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運用。79分鍾的影片,象一場聲色光影的旅行。參與過藝術電影《情慾飛舞》和奧斯卡得獎影片《美麗心靈》的攝影師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鏡頭,將法國阿爾卑斯山的自然景緻拍得如同一副寫意山水畫卷。
國內的影片,雖然也不乏此類手筆,但總覺得似一場視覺盛宴。饕餮之後,味蕾也隨之麻痹,沒有餘味值得反芻。所謂的大投資、大製作,象一場轟轟烈烈的煙花,綻放的,只是瞬間艷光,沒有可以長久存留下來的美麗。場面再宏大,情節再壯闊,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做支撐,就會感覺蒼白無力。
但《蝴蝶》就不同。雖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製作電影,故事也非常簡單,但它象一部多棱鏡,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會引起不同層面的反思。
現今的觀眾,已被眾多的歐洲片養刁了口味。他們要的是視覺與感覺的雙重享受,這一重境界,才是對電影藝術的最終要求吧!
Ⅱ 有沒有外國鄉村風格很重的電影
以下電影都是美國的鄉村風格很重的電影.....
大河之戀
劇情介紹:
一次大戰前,美國蒙大拿州特律河邊的小鎮,住著長老派牧師雷夫倫特.麥考連(Tom Skerritt)一家。麥考連為鎮上人佈道之餘,平時喜愛讀書,更喜歡在美麗的特律河裡假蠅釣魚。麥考連家有兩個男孩,大兒子諾曼穩重內斂,小兒子保羅堅強、倔強、狂放不羈。他們從父親那兒學到了釣魚的技藝,也學到了做人的道理。1917年,一戰爆發,諾曼(Craig Sheffer)加入美國森林服務部,而保羅(Brad Pitt)做了泳池救生員,唯一不變的是他們對釣魚的愛好。諾曼發現,弟弟慢慢不再按照爸爸教的節拍去釣魚,他發明了自己的節奏,而他無疑是個釣魚天才。
1919年秋,諾曼前往離家幾千英里的達蒙斯學院上學,一去就是六年。在學院,他發現自己其實非常擅長講授英國文學,萌發了當教授的念頭。保羅在家鄉讀了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社工作。
1926年,諾曼回到了家鄉。再和弟弟一起去釣魚,他發現自己永遠都趕不上弟弟了。在一個舞會上,諾曼結識了美麗的傑茜,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保羅則迷上了賭博,欠了一屁股債,經常因為欠債與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諾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請他擔任英國文學教授,諾曼勇敢向傑茜求婚。即將離開家,諾曼與父親和保羅再次來到特律河釣魚,諾曼讓保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保羅拒絕了,他是一個釣魚藝術家,他不願意離開蒙大拿。就在諾曼動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羅被仇家殺害。
諾曼在遲暮之年回到蒙大拿,在特律河邊用顫顫巍巍的手拋出了魚線,大河流淌著生命的意義……
燃情歲月
劇情介紹:
騎兵上校威廉厭倦了戰爭,他帶著全家來到西部荒原,在一處偏僻的 山區開墾牧場。上校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艱苦的環境而拋夫棄子回到了東 部,威廉上校獨自一人肩負起了養育三個兒子的重擔。
在艱苦的環境中三兄弟漸漸長大,他們手足情深但性格卻大不相同。 大哥艾爾弗萊德為人忠厚,辦事認真;三弟塞繆爾是位理想主義者,深 受父親的寵愛;而老二特里斯坦則是一位狂放不羈的人,他自由奔放,常 與印第安人交往,從他們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父子四人在一個純男性的 世界裡過著淡泊的生活。
然而,塞繆爾大學畢業後,把未婚妻蘇珊娜帶回了家裡。平靜的生活 被打破了。艾爾弗萊德暗戀上了蘇珊娜,而特里斯坦的氣質卻又打動了蘇 珊娜的心。四個年輕人在痛苦地壓抑著各自的情感。
就在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三兄弟不顧父親的勸阻,參軍前 往歐洲。在戰爭中,特里斯坦眼睜睜地看著塞繆爾死去卻無能為力。無限 悲哀的特里斯坦按印第安人的方式挖出了弟弟的心臟,帶回祖國埋葬。
艾爾弗萊德在向蘇珊娜求婚被拒絕後離開了家鄉。弟弟死亡的陰影也 使特里斯坦無法面對他所深愛的蘇珊娜。特里斯坦也離家出走,從此杳無 音訊。在苦苦的等待中光陰流逝。蘇珊娜心灰意冷,終於答應嫁給艾爾弗 萊德。
這時,上校不幸中風,流浪多年的特里斯坦此時又回到了家中。在這 些年中,他吃了許多苦,回來後他娶妻生子,想過上平靜的生活,一切似 乎就要這樣平靜的結束了,然而在一次進城返回途中,妻子不幸被人誤殺, 這再一次燃起他心中躁動的烈火。
蘇珊娜一直對塞繆爾深感內疚,如今特里斯坦妻子的死又使他十分痛 苦,她忍受不住這樣的折磨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特里斯坦此時已 將所有的一切置之度外 ,他終於在父親和大哥艾爾弗萊德的幫助下報了 仇。
特里斯坦又重新過起艱苦的生活,他活的時間很長,他親手送走了自 己的父親,又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結婚生子,他是在60年代的一場與熊的 激戰中,被熊爪奪去生命的,他的死法很英勇。
冷山
劇情介紹:
《冷山》是曾獲美國國家書卷獎的著名作家查爾斯·佛雷澤的一部暢銷小說。英曼(裘德·洛)是美國南北戰爭末期的一名受傷士兵,在靈魂彷彿燒盡之後,獨行踽踽地回到家鄉;他的情人艾妲(妮可·基德曼),則在山影交錯的鄉間度過了失怙獨立的蛻變期,學會如何與粗礪尖銳的生活對抗掙扎。戰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他們之間唯一的連系,也是他們回憶與想望的地方……一個即使你所信仰的天堂已然破滅,卻仍能讓你療傷止痛的美好國度。
雲中漫步
劇情介紹:
復員軍人保羅在回鄉的長途汽車上結識一位美女維多利亞,她因未婚先孕無法面對身為葡萄園主的父親,竟要求保羅權充一下她的新婚丈夫,以圖在老派專制的家長面前矇混過關。保羅先是拒絕,可後來還是動了惻隱之心。誰知,在相處中假夫妻動了真感情,愛情的種子迅速發芽成長。盡管有保羅的前妻和維多利亞的父親從中作梗,但什麼也阻擋不了有情人雲中腳步。劇本改編自義大利小說《雲中四步》,製片人在看過墨西哥導演阿方索.阿羅的《巧克力情人》後認為,只有他才能把這部影片拍出韻味來,因為這位導演最擅長處理這類探討傳統與當代價值觀的浪漫題材。
廊橋遺夢
劇情介紹:
卡洛琳和邁克姐弟兩人都面臨著家庭離異的困擾,在母親弗朗西斯卡去世後留下的一封長信中了解到母親深埋在心底的一段感情秘密……1965年的一天,弗朗西斯卡獨自留在家中。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向她打聽曼迪遜橋的所在。兩人在橋邊一起工作,拍照。夜色降臨,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裡,在輕柔的音樂舞曲中,兩人情不自禁地相擁共舞。然而弗朗西斯卡卻不願舍棄家庭,兩人痛苦地分手了。後來,她得知了羅伯特的死訊。弗朗西斯卡在遺囑中要求將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遜橋畔。卡洛琳和邁克都被母親的感情故事和對家庭的責任心所感動。
影片的情節十分簡單,但是其中的情緒表現卻十分細膩。影片揭示出了中年人的倫理價值觀與情感平衡問題,其所表現出的是一種較為正統的維系家庭的主題。《廊橋遺夢》以其對中年人家庭和情感問題的細膩刻畫引起了眾多中年觀眾的共鳴。由於影片內涵深刻的社會倫理,當年引發了有關家庭責任和愛情的討論。
大地雄心
劇情介紹:
1882年間一位出身佃農的愛爾蘭青年,其父因地主草菅人命而死,他想要為父親報仇結果卻徒勞無功,但因此結識大地主的女兒夏藍。這部如史詩般的西部移民電影,與人夢境成真的震撼美感,攝影與配樂均傑出,一場為土地賓士的戲就此展開。
斷背山
劇情介紹:
1963年夏天的一個清晨,美國懷俄明州的西部,為同一個牧場主打工的年輕農夫傑克與牛仔恩尼斯邂逅於人跡罕至的斷背山深處的牧場。高山牧場的工作單調而艱苦,隨時有遭遇野獸襲擊的可能。每晚輪班的兩人起初各自放羊,少有交流,然而久而久之,健談的傑克和少言寡語的恩尼斯卻有了難言的默契。
一個特別寒冷的夜裡,同帳共裘而眠的兩人,在酒精與荷爾蒙的作用下,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寂寞讓兩個19歲的青年彼此相愛了,在斷背山中,兩人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夏日時光。季節性放牧結束了,迫於世俗,傑克和恩尼斯依依不捨地分離。留在牧場的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識的阿爾瑪,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傑克到了德州,在妻子露琳家族的扶植下事業蒸蒸日上,還有了個兒子。
彈指四年過去,飽受相思之苦的傑克終於給恩尼斯寄去賀卡,重逢後的兩人意識到心中熾熱的情感,於是在隨後的十幾年中,都定期約會釣魚。知情的阿爾瑪痛苦不堪,而傑克與恩尼斯也經受著巨大偏見和世俗壓力。最終,廝守一生的願望因傑克的意外身亡而落空,帶走傑克骨灰的恩尼斯在傑克的房間里,發現了一個秘密,他潸然淚下……
農民宇航員
劇情介紹:
從孩提時候開始,查爾斯?法默(比利?鮑勃?松頓飾)就在心底埋下了自己的終極夢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在得到航天工程學學位並加入空軍成為飛行員之後,法默水到渠成的開始接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員訓練課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當法默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之時,他的家庭突遭變故,家事所迫,法默不得不忍痛割愛,提前結束了宇航員的生涯。
不過,法默從不會聽從命運的安排,即使回家務農也抹殺不了他的夢想。在隨後的10年間,他將自己賺來的每一分錢都用來建造自己的火箭,在德州斯托里的大農場的谷倉里,法默不知疲倦的致力於火箭工程,期待有朝一日能乘坐自己的火箭奔向太空。
和法默一起分享飛天夢想的還有他的妻子奧迪(維基尼婭?邁德森飾)和兩個女兒及兒子謝帕德,15歲的謝帕德已經出落成一名小工程師了,而且盼望在火箭發射之日能夠擔當控制員。甚至奧迪的父親哈爾(布魯斯?鄧恩飾)也給予了精神支持,他看到堅忍不拔的女婿用全家人共同的夢想激勵整個家庭,這是作為父親的哈爾從未曾做到的。
在發射前夕,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了。法默為火箭准備的1萬磅高等級燃料引起了聯邦調查局的關注,隨即是蜂擁而至、在他門口安營紮寨的媒體記者,推測和關注著這位太空牛仔和他的自製火箭。法默發現自己的畫面出現在全世界的電視熒屏上,他被描述成一個變節的英雄,更贏得了公眾的人氣和支持。與此同時,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聯邦宇航局和美國軍方也在嚴格審查和監督著法默的一舉一動,他們都認為法默是潛在的公眾安全隱患,准備採取必要措施阻止法默的宇航計劃。
法默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了,他不僅要完成穿過大氣層的夢想,還要讓自己的孩子們鼓足勇氣永不放棄對各自夢想的追求。不管怎樣,法默都要掙脫地球引力,飛向太空實現夢想……
Ⅲ 求幾部歐美電影 鄉村風光的 景色優美的 比較童趣的 不求很深寓意的
法國《放牛班的春天》 真是很棒的電影,一群在優美風光小學校中的孩子和他們老師的故事,唱詩班的孩子歌聲很美。
《小尼古拉斯》特童趣,鏡頭拍的挺美。個人覺得很搞笑
《面紗》這個真的很美,但不算童趣,同樣很優秀的電影,男主角是愛德華諾頓,很棒
《蝴蝶》都符合你的要求,一個老頭和小女孩的溫馨故事
Ⅳ 找幾部描寫溫馨鄉村生活的外國電影
樓主好品味!這年頭被《放》感動的人還真不多
推薦幾部你可能喜歡的,都是描寫平淡生活的,很溫馨也很感人
《阿甘正傳》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憐的75,但阿甘腦袋裡的世界卻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種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國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著便竭盡全力。他周遊著歷史,自己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他見證著一切,自己也變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經成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體現。他就如一片羽毛,飛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沒有什麼遺憾,因為他很少回頭來估計自己的損失,對於他的人生,也許可以用兩段話來概括,"生命在於運動""永不停止嘗試!"
《不一樣的天空》
Johnny Depp和里奧納多 迪卡普里奧的早期作品,在片中里奧納多 迪卡普里奧飾演一個弱智兒童,他哥哥是Johnny Depp。影片描述一個男人如何支撐起家庭的故事。
如果你有一個胖得無法出門的母親,有一個弱智的弟弟,一個無緣由地在自家的地窖里上吊自殺的父親,一個還在讀書的未成的妹妹,你將如何去面對生活的壓力?將如何去承擔家庭的重載?當遇到一個你心愛的美好女子,她讓你跟她走,你又將如何抉擇?生活的殘酷在吞食年輕的生命,這是一部沉重得讓人無法忽視的電影。
《天使愛美麗》----也是法國影片,音樂同樣感人
1997年8月13日的晚上,艾米麗作了一個決定,把無意中發現的一個小男孩珍藏的寶藏還到主人的手中。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一生。當她看到憶起童年的老人潸然淚下的時候,她生出了一種FALLINLOVE的感覺——就是做一個「天使」,幫助身邊的人。
古靈精怪的艾米麗滿腦子幻想,心地卻又那麼善良,大眼睛一眨,露出一個狡婕的笑容。她幫助父親擺脫自閉,把自己想像成佐羅捉弄惡人,幫女店員尋找愛情。而最最美妙不是這些事本身,而是艾米麗達到目的的手段,行事永遠出人意料的艾米麗令整個電影充滿得新奇和意外。
浪漫的法國人當然不會忘了幫我們可愛的女主人公安排人生最精彩的情節——愛情。然而,當真愛降臨到艾米麗自己身上的時候,她卻退縮了。這時,鄰居的「玻璃人」幫助她鼓起勇氣,最後終於坐在愛人的車後座,一起風馳電掣。
其實,哪個女孩子心裡沒有裝著許多的奇思怪想,只是隨著時間流逝,她們嫁作人婦,繼而為人母,及至那顆曾經夢游在卡通世界的心終於積滿了灰塵。艾米麗的不同在於,她勇敢的「行動」,將奇想變成了現實。所以,這是一個關於一位不一般的平凡鄰家女的故事。
《死亡詩社 》----跟《放》是同一題材的,春風化雨,值得一看
一所刻板、封閉的著名學校,青春朝氣的學生們身著老成持重的服裝,在保守古板的老師監獄般的教學中被機械地灌輸著數學、拉丁文……。直到有一天,基延老師出現了。他的出現打破死氣沉沉的校園生活,一切都變得多姿多彩。他熱愛生命,學識淵博,鼓勵年輕人追求個性。他領著學生們撕爛那些陳腐的書籍、領著他們高聲朗誦惠特曼的詩句、領著他們站上講台重新眺望世界尋找真我、發掘他們真正的理想、鼓勵他們表白愛情,青春第一次毫無保留地綻放。
矛盾總歸是要來的,沉寂已久的保守勢力終於發威了,尼爾成了最直接的犧牲品,在理想和父權中他選擇了死亡,剛剛綻放的青春遭遇最沉重的打擊。「死亡詩社」分崩離析,不久查理被開除了,還有親愛的基延老師。一切又回到了影片的開始,我們不禁懷疑,就是這樣嗎?接下來的一切沒有讓我們失望,這個經典的結尾意味深長,雖然它已無法改變基延老師離去的命運,但我們看到的是愛和真理的種子已在青春的心中生根,他們用自己的聲音發出了青春覺醒的咆哮。
《天堂電影院》(義大利)
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費多則是「天堂樂園戲院」的放映師,因為電影的穿針引線,使得他們建立起來亦師亦友的感情。放映師所扮演的是個引領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帶領著多多成長。在他死後,他留給多多一盒膠卷,重新串連起多多遺失了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
《蝴蝶》(法國)
她沒有爸爸、只有媽媽,她不怕陌生人。
她的好奇心比大象還要大,她叫做麗莎,今年8歲。
中午放學,媽媽忘了接她回家,
麗莎不哭不鬧,坐在咖啡店,被鄰居爺爺發現。
脾氣怪怪的爺爺,搜集了各種美麗花蝴蝶,
還要去山上找「伊莎貝拉」,他說那是歐洲最稀有蝴蝶。
小女孩找不到媽媽,好怕被送到孤兒院,
麗莎也想看蝴蝶飛呀飛,可以跟爺爺一起去嗎?
《音樂之聲》
一位見習修女因為不遵守修道院的規矩,而被介紹到一位海軍上校的家裡做家庭女教師.因為妻子的去世,上校的性格變得嚴肅而冷漠,對孩子也實行軍事化管理,這些孩子(大概是7個)非常調皮,已經作弄走了好幾位女教師了,開始的時候修女也受到了同樣的待遇,但是因為她天真活潑,熱情開朗,一切都為了孩子著想,這些孩子很快就喜歡上了她.在上校離開家的這段時間她們生活的非常愉快,但是當上校從維也納把未婚妻帶回家之後,修女發現她已經愛上了上校,所以她選擇了離開,在她回到修道院之後,上校也發現自己愛上了這位可愛的修女,他和孩子又把修女接了回來,就在他們准備結婚的時候,希特勒佔領了奧地利,他要上校為他服務,上校為了不成為納粹的幫凶,決定逃離奧地利,他們的家庭在音樂會的當晚,表演完節目之後就逃進了修道院,在修道院的麽麽和朋友的幫助之下,他們翻過阿爾卑斯山逃到了瑞士!
Ⅳ 求歐美溫情 浪漫 鄉村 風景 電影!高分
《伊利莎白鎮》《觸不到的戀人(美版)》《可愛的骨頭》《諾丁山》這些都我看過的比較好的
Ⅵ 一部國外的電影,攝影師在鄉村拍攝一座橋的時候和一個家庭主婦相愛的故事,求名字
廊橋遺夢,特別好的一部電影,一定要看一下。特別是梅里爾斯特里普的演技,大愛啊。
Ⅶ 請推薦下 法國 鄉村電影,就是體現法國農民愜意鄉村生活的電影。故事不一定是大起大落,清新即可!
《初渡艷陽天》和《再見艷陽天》是20世紀初發生普羅旺斯小山村裡的溫馨故事,這兩部電影均改編自Marcel Pagnol寫的自傳體小說,講述作者回憶童年時光的瑣事,也叫《父親的榮耀》和《母親的城堡》。《初渡艷陽天》的劇情描述馬歇兒一家人及姨丈一家在民風淳樸的普羅旺斯地區合租了一幢別墅度暑假,其間發生了不少趣事,令馬歇兒深深愛上了這塊土地。故事一開始介紹了這一家人的生活,爸爸是個古板的老師,媽媽總是擔心馬歇兒看太多書頭會爆炸,而馬歇兒偏偏成天找書看,甚至是菜譜,姨丈是個愛吹牛的公務員。本片系馬塞爾·帕格諾爾(Marcel Pagnol)的童年回憶,改編自法國名作家馬歇兒童年逸事的散文式喜劇,與《媽媽的城堡》均由伊維斯·羅勃特導演,是姊妹作。這是令人感到內心愉悅的成長喜劇,外景風光詩情畫意。另外,普羅旺斯也就是《屋頂上的騎兵》的故事發生地點。
Ⅷ 請推薦點西方鄉村題材的電影,謝謝
法國電影《蝴蝶》。。牧場,風景,絕對滿足要求。。。溫情片
Ⅸ 推薦一部好看的法國鄉村為背景的電影
◇《兩小無猜》
◇《任性天使》
◇《天使愛美麗 這幾部都不錯,慢慢欣賞.......
Ⅹ 哪裡有法國鄉村和日本鄉村電影知道的親,請告訴我。謝謝。
推薦《情書》
原名:Love Letter
類型: 愛情/劇情
導演: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編劇: 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住在神戶的渡邊博子,在遭山難事故死亡的未婚夫死後兩年,結束三年祭拜之後,順道至樹的家中拜訪,在樹的遺物中發現一本紀念冊,博子因無法忘懷對樹的思念,於是按著地址寄了一封信,這封信竟然寄到一個與亡夫同姓同名的女子手上,而這女子還是同班同學,兩人開始書信來往,另一方面懷疑信中的女子是他的初戀情人,於是便按地址去查個究竟,結果發現這個女子與自己長的一模一樣,才知道這是樹愛自己的真正原因。
製作背景
《情書》是岩井俊二指導的第一部在電影院公映的劇情長片,上映後立即在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引起轟動。這部清新感人的《情書》已經成為九十年代最為膾炙人口的日本愛情文藝片。
這部由日本新生代最受矚目的導演岩井俊二所執導的愛情電影,由當紅偶像中山美穗,豐川悅司主演。
「情書」在日本上映時,極為轟動,中山美穗更憑此片榮獲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女主角,而片中的小主角柏原崇及酒井美紀亦因此片而人氣急升,為近年難得一見之風格清新的典雅小品,配樂更是細膩動人,實為 96 年最出色的愛情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