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他人才是二戰最後投降的日本軍人,他還是一名中
前幾年一條新聞報道說他是二戰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他於1974年3月在菲律賓「奉命投降」,他的名字是小野田寬郎
其實這個報道是錯誤的,在小野之後還有一個叫中村輝夫的,他才應該是「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他於1974年12月在印尼的原始森林中被發現,從時間上來說,中村比小野還晚9個月。雖然中村是理所當然的「最後一個」,可在宣傳上,日本人為何要將小野田寬郎大肆宣傳,將小野說成是「最後一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小野是純種的日本人,而中村輝夫不是日本人,他是哪的人呢,原來他是中國人,來咱們看看吧。
中村輝夫:原名史尼育唔(又譯史尼雍,1919年-1979年)為台灣阿美族的原住民,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擔任高砂義勇隊的隊員,日本名為「中村輝夫」,漢名為「李光輝」。他於1943年被徵召至印尼從軍,因在摩羅泰島上的蠻荒叢林中獨自生存了31年而聞名於世。
中村輝夫出生於台東廳新港郡都蘭庄(今台東縣東河鄉),1943年加入高砂義勇隊,並徵召至印尼摩羅泰島服役。1944年9月15日,同盟國陣營登陸摩羅泰島,經過兩個月的攻防之後,日本守軍不敵,而中村輝夫在混戰之中與部隊失去聯絡,便一個人在叢林之中等待援軍的來到。當時他身上的「財產」,只有兩枝三八式步槍、幾十發子彈、一頂鋼盔、一把軍刀、一個鋁質餐鍋、一身軍裝、一面鏡子和少許日用品而已。
此時的日軍殘部,由於遍尋不見中村輝夫的蹤影,在11月13日回報中村輝夫已為皇軍「光榮戰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但在孤島叢林中的中村輝夫完全不曉得日本已經戰敗,依然躲在叢林之中,靠著他過去所知道的野外求生知識與技術,蓋了一間竹屋,以野果充飢,或偷取農戶種植的農作為食。後來,史尼育唔為避免被「敵人」發現,便開始自己耕種,偶而也獵補野生動物進食;他以鏡子在中午反射陽光取火,並挖掘土坑,放置乾燥木柴,以保存火苗。就這樣,他渡過了31年魯賓遜般的蠻荒生活。
1974年,摩羅泰島的居民向印尼政府報案,說島上存在著一名全身赤裸的野人。12月29日,印尼政府組織了11個人的搜索隊,經過了30個小時的搜尋,終於發現了正在劈柴的中村輝夫。此時的他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已結束。1975年1月8日,他搭乘了專機,回到了他睽違31年的故鄉─台灣。
B. 1944年9月15日麥克阿瑟分遣隊在什麼島登陸
1944年9月15日,麥克阿瑟所部的一支分遣隊在摩羅泰島登陸,只遇到日軍的輕微抵抗。美軍上島後,很快建立了一個空軍前進基地,到10月4日,已有美軍飛機在此起落。在9月15日,尼米茲的中太平洋部隊也突擊了帛硫群島中的佩萊利烏島。由海軍少將羅伊·蓋格斯率領的第3陸海軍戰師一部在該島同日軍展開了為期兩個半月的血戰。最終,美軍經過逐個山洞、逐個山脊、一寸一寸地向前推進,到11月25日才肅清了守敵。由於情報失誤,使這次登陸突襲行動演變成為太平洋戰場最殘酷的島嶼爭奪戰之一。此戰擊斃日軍1萬餘人,美軍亡2000餘人,傷數千人。此間,威爾金森的第3兩棲編隊還於9月17日至20日攻佔了恩蓋屋島,23日未遇抵抗佔領了位於雅浦島以西約160公里的烏利西環礁島,從而使該環礁島優良的港口成為哈爾西第3艦隊的一個前進基礎。
C. 二戰時期,印度尼西亞遭到日本侵略,但它為何卻要給一個日本兵立雕像
這是因為在當時的印尼,日本人殺害的主要還是印尼華僑,對待印尼本地人是非常友好的,不僅釋放了他們的領袖,還鼓勵他們說印尼語。後來荷蘭人卷土重來,印尼經過戰爭後終於獲得獨立,其中還有著日本的幫忙。當時大約有1000多名日本士兵留下來幫助印尼,這讓印尼很是感動。
印尼位於東南亞也是個人口大國,有2億多人。印尼現在國家發展很好,在東南亞乃至世界上都有不低的地位,可是這里在幾個世紀前一直處於被侵略的狀態,沒有任何主權。這片土地在3.5萬年前就有人居住,直到公元3世紀才建立起來了很多小的王國。公元15世紀世界大國相繼侵入印尼,到了1596年被荷蘭侵略,從此開始被荷蘭殖民的幾百年歷史。
D. 萊特海戰的過程是怎樣的
日軍於1944年7月上旬失掉塞班島後,菲律賓?台灣?琉球和小笠原群島都成了它的防禦第一線,無法准確判斷盟軍的下一攻勢將指向其中的哪個方向,甚至擔心直指日本本土?
因此,大本營於7月下旬重新調整戰略部署,制定一個稱為「捷號」作戰的計劃?這項計劃包活以下4個作戰預案:1.盟軍進攻菲律賓,則實施「捷1號」作戰;2.盟軍進攻台灣?琉球群島和九州南部,則實施「捷2號」作戰;3.盟軍進攻本州?四國?九州以及小笠原群島,則實施「捷3號」作戰;4.盟軍進攻北海道,則實施「捷4號」作戰?
「捷號」作戰有3個基本特點:1.陸?海軍統一使用航空兵力;2.將主要抗登陸陣地從海岸適當後退,構築縱深橫寬的據點式陣地;3.開始正式使用自殺性「神風」機?「回天」艇等類特攻兵器實施「特攻作戰」?
為了准備實施「捷1號」作戰,日軍大本營採取了如下措施?陸軍在菲律賓地區成立第14方面軍,下轄8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4個獨立混成旅?
海軍將全部作戰艦艇分編為第1和第2游擊部隊?機動部隊和先遣部隊,分別配置在新加坡海域和本土有關海域?第4航空軍將配備給第2和第4飛行師團的各戰隊從中國戰場和日本本土陸續調往菲律賓,聯合艦隊則將第1航空艦隊展開於菲律賓?鑒於菲律賓地域遼闊?不可能隨時將地面部隊送到所需之地,大本營則計劃:若盟軍進攻菲律賓的中部和南部,則僅以海?空兵力殲滅來襲之敵;只當盟軍進攻呂宋島時,陸海軍兵力才全部出動,實施決戰?
盟軍原計劃於1944年9月15日奪佔加羅林群島西部的雅浦島和帛琉群島,10月15日進攻摩羅泰與菲律賓之間的塔勞群島,11月15日進攻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12月20日進攻菲律賓中部的萊特島?
但美海軍上將哈爾西為了支援摩羅泰島和帛琉群島登陸作戰而於9月中旬親率快速航母特混編隊對菲律賓中部進行襲擊時,發現該地方防禦薄弱,如同空殼,則建議尼米茲取消進攻雅浦島和帛琉群島的計劃,應盡早攻佔萊特島?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研究後決定,取消雅浦島?塔勞群島和棉蘭老島的登陸作戰計劃,責成尼米茲和麥克阿瑟組織一支聯合部隊,於10月20日直接進攻萊特島?
為此,尼米茲將前去進攻西加羅林群島的登陸編隊全部交給麥克阿瑟指揮,以便進行奪取萊特島的准備工作?
當進攻萊特島的登陸編隊在馬努斯島與霍蘭迪亞進行集結時,盟國的岸基航空部隊從新幾內亞島?比阿島?摩羅泰島等地機場起飛,不斷襲擊日軍的南翼,而哈爾西則親率快速航母特混編隊長驅直入,駛往琉球,去壓制日軍的北翼:10月10日襲擊了沖繩,11日轟炸了呂宋,12日開始對台灣各航空基地進行持續3天的空襲?日聯合艦隊初想保存航空兵的實力,按兵不動,後因被動挨打?屢遭損失而決心動用部署在九州至菲律賓一線的岸基航空部隊進行反擊,並由大本營公布了如下戰果:擊沉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或驅逐艦l艘擊傷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等14艘?
實際上,美軍只有兩艘巡洋艦受到重創,後被拖回身利西基地,而日軍在10~15日被空襲過程中卻損失約350架飛機,使其提前喪失了從空中進行反擊的能力?此後,哈爾西便率其航母編隊向菲律賓以東海域駛去,以便支援和掩護萊特島的登陸作戰?
盟軍進攻萊特島的登陸編隊於10月10日至15日間分批離開馬努斯島?蘭霍迪亞北上,20日晨開始在萊特島實施上陸戰斗?
為這次登陸行動擔任掩護和支援的海上兵力,除哈爾西率領的第3艦隊外,還有金凱德海軍中將率領的第7艦隊?這兩支艦隊出動的兵力共有;快速航空母艦16艘?護航航空母艦18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和護衛艦100餘艘,加上登陸艦?運輸艦以及輔助船隻共達650餘艘?
20日後,第7艦隊的運輸艦大隊?登陸艦大隊以及艦炮火力支援大隊均進入萊特灣內實施登陸作戰和對登陸兵進行直接火力支援?金凱德第7艦隊司令以「瓦沙奇」號登陸指揮艦為坐艦,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以「納什維爾」號巡洋艦為坐艦也進至該地親臨著揮?第7艦隊所屬的3支護航航母大隊配置在萊特灣外稍稍偏東的海面上,實施對空?對潛警戒,並對登陸部隊進行航空火力支援?這時?哈爾西指揮的第3艦隊則在呂宋島以東海域活動,對整個登陸行動擔任掩護和支援?
10月17日,盟軍的先頭部隊開始在萊特灣口的蘇盧安島登陸時,日聯合艦隊所屬主要兵力的配置如下:1.第1游擊部隊由栗田海軍中將指揮,在林加錨地待機;2.第2游擊部隊由志摩海軍中將指揮,在琉球群島的奄美大島錨地待機;3.機動部隊由小澤海軍中將指揮,在本州和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待機?
10月18日,盟軍開始對萊特島實施艦炮和航空火力准備後,日軍大本營斷定這是主要進攻方向,便於當日傍晚發出實施「捷1號」作戰的命令?
20日,盟軍在萊特島開始登陸,日陸海兩軍所屬的航空部隊本應最先出動,對來襲之敵實施反擊?可是,已經部署在菲律賓的第1航空艦隊將其兵力提前消耗殆盡,這時只剩下約40架飛機,而第2航空艦隊的約200架飛機和第4航空軍的約300架飛機均需於10月底才能飛抵呂宋島,都來不及參加這次行動?於是,日軍只好大力組織「神風特攻隊」,實施肉彈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日聯合艦隊不得不冒全軍覆沒的危險,以水面艦艇部隊去襲擊進入萊特灣的盟軍登陸編隊?
為此,坐鎮日本本土的豐田副武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命令第1和第2游擊部隊於10月25日從北南兩面進擊萊特灣之敵,另派機動部隊出海佯動,將美快速航母特混編隊誘離戰場,以策應游擊部隊的襲擊行動?於是,為了支援萊特島的登陸和抗登陸作戰,攻守雙方的艦隊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連續進行多次海空交戰?
大多數國家把這幾次海戰統稱為萊特海戰,而日本則將其稱為菲律賓海海戰?
在萊特海戰中,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11艘,盟軍損失輕型抗空母艦和護航航空母艦各1艘?驅逐艦2艘和護衛艦1艘?盟軍的艦隊不僅保障了這次登陸作戰的順利實施,而且再次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使其完全喪失了發動大規模海戰的作戰能力?
E. 雷伊泰島戰役的背景
對日本來說,能保持菲律賓群島十分重要,它供應很多重要的天然資源特別是橡膠,同時它是控制了由日本到汶萊及蘇門答臘的海上石油供應線。對美國人來說,進攻菲律賓是孤立日本帝國在中國及太平洋軍事力量的戰略性步驟。而且,也關繫到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個人:2年前他離開菲律賓時承諾一定會回去及他堅持美國應有道德上的責任盡快去解放菲律賓。
1944年9月到10月初,盟軍在由威廉·哈爾西海軍上將指揮的美國第三艦隊的航空母艦空中力量的支援下成功的在帛琉及摩羅泰島擊毀了500架敵機及在菲律賓、沖繩島及台灣附近海域擊沉了180艘商船,為進攻菲律賓奠定基礎。
雷伊泰島,菲律賓群島其中一個大島,擁有很多能深水作業的沙灘,它們能提供機會發動登陸作戰及快速後勤作業,有道路及低地從1號高速公路通往40英哩遠的東部海岸的阿布約,這裡面對雷伊泰島及薩馬島中間的聖貝納迪諾海峽,這些道路及低地是既能給裝甲部隊作戰的理想地點,又可以用作建立飛機場,美軍空中力量能使用它攻擊日本陸軍及日軍在群島的空軍基地。
雷伊泰島上有崎嶇的山區,最高峰為洛比峰,海拔1349米。河流多向北流入卡里加拉灣或向西流入萊特灣。平原在沿海一帶,主要在萊特島北部靠近塔克洛班和奧爾莫克一帶。
美軍在雷伊泰島附近集結雷伊泰島當時之人口超過900,000人,大部份人從事耕種及魚業,由於他們很多人已參加抗日游擊隊以對抗日本人之暴政,因此預計他們會支援美軍進攻該島之行動,美軍預計駐島上之日軍人數大約20,000人,大部份屬於由牧野四郎中將支揮的日軍第16師團。
F. 麻煩推薦些俄羅斯或前蘇聯好的戰爭片,像《莫斯科保衛戰》《血染雪山堡》,最好是二戰的片子,謝謝!
樓上兵臨城下不是俄羅斯拍的。是西方國家合拍的,男主角是英國人,女主角是木乃伊的女主角。
我推薦幾部俄羅斯與二戰相關的電影
《摩羅神》《兵營歲月》《自己去看》《雁南飛/戰爭與貞操》《春天的杜鵑》《東部戰線1944》《春天的十七個瞬間》《普通的法西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以上是部分優秀的電影,至於合不合你胃口就看天意了。
斯大林時代拍的幾部二戰電影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說了
G. 日本士兵雕像,屹立在二戰深受日本侵害的國家,他曾做過什麼
日本作為當年挑起二戰的國家之一,因其殘暴的手段在很多國家人民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直到現在也是一樣,但是就有這么一座日本士兵的雕像,竟然屹立在二戰深受日本侵害的國家裡,他曾經做過什麼?讓大家這樣紀念他?
日本作為當年挑起二戰的國家之一,因其殘暴的手段在很多國家人民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直到現在也是一樣,但是就有這么一座日本士兵的雕像,竟然屹立在二戰深受日本侵害的國家裡,他曾經做過什麼?讓大家這樣紀念他?
但是在印尼人的心中,對日本依然非常感激,因為在這之前印尼是荷蘭的殖民地,而日本的到來,將荷蘭人趕了出去,所以當時他們甚至非常歡迎日本人的到來,覺得這就是來救他們的。而且日本人在印尼也僅僅屠殺華僑,對當地人相對好一些,還幫他們建立了自己的軍隊,最關鍵的是,將他們的民族領袖釋放出來,承諾要給印尼自由獨立。當然後來在印尼的獨立戰役中,日本人確實出了很大的力,不少日本兵自願參與,也犧牲了不少人,所以在當地獨立戰役英雄墓中,埋了不少日本兵,這也就是印尼人對日本影響好的原因。
而中村輝夫,雖然沒有做什麼,但是他們覺得他可以代表當年在印尼的所有日本兵,所以才會按照他的形象做了這樣的一個雕像,而印尼和日本直到現在關系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