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電影名,講的是東西德的事兒,急!!!
再見列寧
在丈夫逃往西德後,充滿熱情的東德統一社會黨黨員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獻給
《再見列寧》(20張)
了她的黨和一對兒女,並嚴格按照社會主義的要求撫養教育他們。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臟病發作,昏迷過去。在她不省人事的這段時間里,德國已經是天翻地覆:柏林牆倒了,她所摯愛的民主德國也解體了。
克里斯蒂娜蘇醒後,醫生叮囑她的兒子阿歷克斯,任何刺激都將是致命的。為了不打擊卧病在床的母親,阿歷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隱瞞起統一社會黨下台,德國統一的消息,假裝柏林牆依舊矗立。於是就在他們那間小小公寓里,阿歷克斯盡力演出著一場民主德國繁榮昌盛的鬧劇,從食品到服飾,甚至偽造電視新聞,盡管外面早已換了一番天地,但這方小世界裡歷史似乎停滯了,或者說兒子藉著對母親的愛而改寫、創造著歷史。
2. 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列寧》
身處這個國度的人們看這個片子怎麼可以忽略片中的政治因素。當然,也許片子寄希望於告訴大家親情可以是面對政治時的庇護所。片子中的核心戲謔因素就是「共產語言」,這個東西若不是因為我們身處其中,是沒有那麼強烈的喜劇感的。政治語言是重要的幽默,也不止共產語言這一家,在一些電影里也見過美國人六七十年代用冷戰式思維的語言當笑話,類似「我可沒說過他是共產分子,他也沒那麼紅」這樣的。不過這個片子對於共產語言的使用並不完全是戲謔的。面對著那些敘述西德的混亂,而東德是怎麼施以人道主義援手,西德人民是怎麼熱情地投向社會主義的錄影帶,我相信創作人員借Alex之口說出的台詞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多麼希望這是真正的東德「(大概這么個意思)。現實中已經破滅的」社會主義勝利「的夢在錄像帶里復活了,幾乎是真誠地希望那是真的。當然,作為年輕人的Alex最終還是要走出過去的迷夢,融入了新的生活。
3. 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列寧》
盡管好評如潮,看的時候也幾次控制不住情緒,但回頭琢磨這故事本身,總覺得有那麼幾分不對勁。那就是,(1)對那個社會主義國,母親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嗎?(2)母親真的是像兒子敘述里所說,最後也沒有識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謊言,臨終也沒懷疑過那民德的溫馨空氣嗎?
父親「叛逃」後,特工來家揪揪問訊,兩個孩子正坐電視機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員飛上藍天的新聞,一臉專注。要說誰更知道社會主義的真面目。誰對社會主義更心懷感情,誰的這種感情更需要小心呵護,不難看出吧,——母親其實是父親出逃的同謀,正如影片最後里她才向孩子們透露,她了解他為什麼走,按計劃她也該帶孩子走的。
那麼在沒有父親以後,一直維持社會主義的形象與感情,甚於積極熱情到成了一位「活動家」的母親,其內心還是為了孩子們吧。她為了孩子,才最終沒能下定帶孩子走的決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長,而且,「他們要我與你們分開」,——這是做母親的死穴,所以,她沒有走。「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我現在知道了。」
如果有這句話,我覺得,對於「對於這個國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這句話,應當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對孩子,對孩子所能理解和能體驗的生活之溫暖,所以她才如此熱情地投入到寫呈文、參加少先隊活動種種社會主義的先進活動中去吧,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們熱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為他沒入黨,所以他們讓他吃盡苦頭」,她對做醫生的丈夫的遭際如此斷語,又怎麼會,那麼矢志不渝地「嫁給了社會主義祖國」?——那隻是童年起孩子們,尤其兒子的幻像,她從來沒有對那種「祖國」矢志不渝過,——丈夫到西德後,不斷給她寫信,她都仔仔細細的看過,藏在廚房的最隱秘的角落。
所以對(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從這點看,影片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他對中毒太深的社會主義母親的善意謊言到送終,——其實相反,是母親對兒子的善意謊言在先。仔細回想,那些先進活動情景里,是她為居民的生活問題向上級、報社寫呈文,和少先隊員一起活動,——她始終是在和人做面對面、心暖心的交流,解決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她是有選擇的:她沒有出去去做八榮八恥的宣傳,也沒參加申奧秧歌隊,她不是盲目「對社會主義祖國矢志不渝」的政工婦女。絕對不是的。
因此,對(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評里所指明的,母親已經知道真相是什麼,當她臨終,躺坐在床上,家人環繞,看兒子這一艱巨的民德延續工程的最後,他導演的兒時偶像宇航員扮演民德新領導人宣布兩德合並的新聞聯播時,——是微笑著的,她沒有把真相說破。
「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由我們維系生命,直至母親最後一口氣的國家。一個永遠不曾存在的國家。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其實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塵埃落定,而且是滿含懷舊的、揮別依依的。故事的真實,其實是在他的敘述之外,由觀眾來辨析、調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裡,他把母親的骨灰放進焰火,綻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飄進風里」的遺願時,回顧母親。如果看地細心,完全可以聽出,就這幾句話,其實不是那麼一致的,「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是感慨,其實不是我們觀眾所知道的真實;但是他為什麼這么看呢?——「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撬動人心的支點所在。他之所以那麼殫精竭慮,左支右絀,為母親營造民德還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對民德多麼有感情,而是她對他多麼有感情,然後他又是回報母親這感情。是她看到兒子在遊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後,昏睡半年,生命猶危,唯恐再受刺激,兒子才滿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時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裡買來的資本主義食品一一倒換進來,才一遍遍拉人錄制民德電視台的假新聞,才這么一直走下來的。
寫到這里,我才明白,為什麼做母親的,沒什麼病史,怎麼就看到兒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還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這又照應了上面的問題(1),她何止不是對社會主義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險惡在走鋼絲!她的丈夫已經被社會主義歧視逼走了,她的兒子又被社會主義警察拖走。她已經失去了丈夫,——為了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放棄了申請出境,守著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時是個頭兒?社會主義哪天完蛋?一個普通婦女,拖著兩個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們好好長大。可知在她「嫁給社會主義祖國」的背後,在這套滾燙的面具的背後,是多麼的苦心惴惴,多麼的孤單無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終於還是眼睜睜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給放出來了,——但原因是:母親在醫院醒不來了。好像上街遊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觀眾稍把時間稍微快倒上那麼兩三年,就會瞭然,在「巨變」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裡,在母親一直的環境與記憶里,在所有有過關門搞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的記憶里,被抓走是怎麼一回事?
對所有心懷這樣記憶的人,社會主義是沒有個頭的,——只要你想好好過日子。在那種封閉的歲月里,只有兩種盼望社會主義到頭的人,一種是在過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會主義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種就是被社會主義傷害以後。
母親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種;而她不能做第一種,就是為的不能做第二種。社會主義太大太久,而我只有兩個孩子。
學者和青年都說,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懷愛的人,不應該對社會中的惡,惡政、惡行噤口不言。事實上我們也希望世界是這樣,並且對這一種噤口不言視作軟弱,努力要爭取他們能強大。
但是對母親而言,這種掩飾,這種民德的溫馨條理堅實空氣,這種社會主義基層的熱情中堅持的生活的希望,這種維持,何嘗不是另一種強大。不是一往無前、義不容辭那種強大,是滴水不漏、百繞不折、處心積慮、含辛茹苦的強大。孩子是嫩的,母親也必是軟的,至於軟弱,然而韌不可斷。或許軟弱是做母親的宿命之一種,能領會這種宿命的,堅強地堅持這種軟弱的,不是高爾基的那種母親,是這種母親。
「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在兒子為母親錄制假新聞的過程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他是對民主德國有感情的。母親一直堅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過這樣不斷地造假,我彷彿把民主德國變成了理想中的模樣。」她和他的「造假」,都是異於社會廣大現實的,是幻想,所以說是「造假」;但更是他們的期望,是賴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裡,母親始終是一位熱情高漲的人,那麼熱情,那麼高漲,但故事也給我們一個旁證:母親終於醒來時,兒子要給她安排一個民德慰問會,去請她的老校長,兩人交談,老校長肯定她是個出眾的教師,兒子卻徑直問:「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宮?」——老校長說:「組織裡面的幾個同志認為她過於……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的執著,是這個辛苦備嘗的母親,在社會主義的謊言里尋找的變態補償嗎?假如現實都是謊言,那麼偶有真實,也被懷疑是假的;堅持真實,也只好頂著「造假」的形式。母親對活動那麼熱情,不是對社會主義有多麼「理想主義」,有媽的孩子都知道,一個要操心柴米油鹽耳聞街談巷議的母親,很難對那些政治政策要什麼理想,更何談主義。她應該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義」的名號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揮少先隊員唱歌,唱綠茵和田野,穿上泳裝塗花臉和孩子們一起狂歡。
在這里,民德不再是昂納克們的民德,而是母與子的民德,他們之間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懷一份感情與記憶,艱難護持,無涉旁人。「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直到劇終我也沒等來剛開始看時所暗懷希望的,兒子,敘述者,這個青年人,能對民德有所針砭,好抵消掉不斷出現的那些遺老們對新德國的抱怨,但是沒有。他是個心地單純之人,並且到劇終也對民德感情復雜。也許這不合一些觀眾的期望,但是,對大多數普通人,對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來說,國家的演變,歷史的質感,確實就是這樣子的。將來我們這些青年的大多數,生活也是這樣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選擇的,但同時人常忽略掉選擇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放棄掉很多選擇,不是因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經被別人所選擇:愛人、家庭。他們不應該被追問,被苛責。假若在一個丑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丑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說一遍:假若在一個丑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丑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因其選擇有限,責任便就有限,與其貪求對世道的評判,道德更在於責任的實現。
於今放眼歷史心懷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時,時或回槍一掃,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一度是這樣的。今夜我看過這部電影,開頭問的問題里,還覺得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刪刪停停想想,才漸漸懂得深一點。
電影里的母親,和我們許多人的埋頭苦勞的父母親一樣,當你驀然回看時,才會懂得,雖然碌碌,但他們不是社會主義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虜。
4.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謝謝
Good Bye Lenin!
又名: 再見列寧 / 民主德國在79平方米房間里的延續
導演: Wolfgang Becker (沃爾夫岡·貝克)
主演: Daniel Brühl / Katrin Saß / Chulpan Khamatova
上映年度: 2003
語言: 德語
官方網站: http://www.good-bye-lenin.de/
imdb鏈接: tt0301357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2003年第53屆柏林電影節上,一部名為《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的影片獲得最佳歐洲影片藍天使獎。
《再見,列寧》無疑是所有前東德故事片中最為溫情和感傷的一部,它的德語原名是:《民主德國在79平方米房間里的延續》。
影片中,男主人公的父親在他小時候逃往西柏林,母親是一名堅定的共產黨員。在一次集會中,母親受傷昏迷,醒來時社會已經發生了巨變,為了保護母親不受到巨大刺激,男主人公通過自己製作電視新聞給母親製造了一個民主德國依然存在的假象。
影片譏諷了前東德時期的種種弊端:物品配給、極權統治,但更多時候,導演在溫情脈脈回憶著那個年代鄰里之間的相互幫助、每個人都有著堅定的目標、對國家的信任和自豪。男主人公為了安慰母親而製作的假新聞更像是導演對歷史的重新設想:假如可口可樂的進入是民主德國對經濟的主動開放;假如人口流動真的是西柏林人發現生活里不能只有攝像機、房子,而還要有精神和理想;假如柏林牆的倒塌真的如假新聞中所說:「社會主義決不意味著限制,更意味著寬容和愛,所以,從今天起,民主德國決定開放邊境。」
《再見,列寧》代表了社會轉型後前東德人民對以往時光的追撫、懷念和依依惜別,說出了為什麼柏林牆的倒塌會引起德國人民如此之大的情感動盪,因為柏林牆不僅意味著禁錮和限制,更是他們和歷史、和前一時代相連的臍帶。正如導演借男主角之口所說:「民主德國或許不完美,但她是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的根。」
5. 求《再見列寧》2003年百度雲視頻在線觀看資源,丹尼爾·布魯赫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15czwA09lNzytL_fmgdRfg
6. 《再見列寧》
如何去呈現一段文明的歷史?斯塔夫里阿諾斯提出了全球史觀取代歐洲中心史觀,湯因比用文明的觀念取代狹隘的地區局部觀念,兩者都在說,史學研究需要跳出思維的局限,冷靜客觀的對待歷史,在詳盡敘事中,把握這種發展的趨勢,盡可能少的附著作者的意識,在各種偶然性中,展示一種必然性。
但是完全按照這種方法去拍攝一部影片,則給人一種冷酷的感覺,就連記錄電影都很難做到這點。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擺脫這種疏離的歷史手段。
《再見,列寧》有冷靜客觀的趨勢,他用幽默諷刺了東德種種現象,但是沒有上升到一種批判的態度,反而把歷史交給了個人。該片的立場並不是一味的嘲諷社會主義,如果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電影也僅僅就是幽默而已,最重要的是電影展示了歷史動盪中人類精神或者心靈的沖突以及掙扎,以及對不同意識形態的思考。
一段歷史的完整的終結不是在於承載這段歷史的事件,而是在於人。
事件的完結只是死亡的開端,「人」的完結真正意義上結束了一段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人民來說,在精神上無疑是一種災難。首先,他們被希特勒的納粹主義所蠱惑,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後,德國人面臨的不僅僅是一片廢墟,更是精神上的虛無。在大國強權下,形成了東西德。一個選擇了資本主義,一個選擇了社會主義,德國人又開始了精神上的重建。無論如何,德國人開始謀求精神上的獨立。
但是當柏林牆倒塌之時,東德人又要接受一種新的信仰,短短幾十年內,不斷的更改自己的信仰,這無疑是一場精神上的浩劫。因此,影片站在這個立場上,從大的時代背景中截取了一個家庭去反映人的內心沖突。導演和編劇雖然是西德人,但是卻持著一種超乎同情的態度去看這個問題。
母親對社會主義的信仰,使得一系列的符號對他們一輩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恐慌。可口可樂,萬寶路的香煙這些物質都被賦予了意識形態上的象徵。兒子阿列克斯這一代開始接受西方文化,對社會主義由信仰變為一種情結,一個時代正在遠去。兒子美麗的謊言讓母親安然的離開世界,卻有更多的老人不得不經歷這種內心的掙扎。
我想這部電影給我們提供了三個思考的命題:
(1)德國是德國人的德國,統一的觀念應該是民族的,它理應超乎意識形態的限制。
(2)德國的統一,只是開端於1990年10月3日,統一所帶來的文化沖突,經濟矛盾,需要很長的時間去解決。
(3)薩特說:「社會主義是我相當滿意的假說,但在我看來,它並沒向自己提出自己問題。」歷史所關注的最終還是人,人才是歷史的主體,歷史應該給「人」以更大的發問空間。
7. 列寧雕像被直升機吊起來的是什麼
列寧雕像被直升機吊起來的劇情出自電影《再見列寧》。
影片是一部2003年德國喜劇、劇情片,由沃夫岡·貝克執導,丹尼爾·布魯赫、凱薩琳·薩斯和弗羅里安·盧卡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2月13日在德國上映。
影片講述了兒子為了不讓患有心臟病的母親受到刺激,隱瞞民主德國已經解體的事實,用心塑造了一個與外面巨變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國」的感人故事。影片從一個溫情善意的謊言的視角出發,折射出了柏林牆倒塌的歷史大潮中東德民眾的心理狀態。
角色介紹
克里斯蒂安·克納
演員:凱薩琳·薩斯
亞歷山大的母親,在丈夫逃往西德後,充滿熱情的東德共產黨員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了她的黨和一對兒女,還成為東德的勞動模範。但在1989年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臟病發作,在她不省人事的這段時間里,柏林牆倒了,民主德國也解體了。
8. 電影《再見列寧》中,民主德國DDR宇航員說了代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民主德國的執政黨為統一社會黨,1946年4月由蘇占區的德國共產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合並組成。
9. 再見列寧電影讀後感
,《再見列寧》(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它用溫暖的劇情,獨特的敘事視角,明快的鏡頭剪輯,冷郁的配樂征服了不僅僅德國的,乃至整個歐洲的,整...
10. 哪能找到電影<再見列寧>的中文字幕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R5u2JpjHg1EDmJqUHTmB2Q
提取碼:7d6a
《再見列寧》是一部2003年德國喜劇、劇情片,由沃夫岡·貝克執導,丹尼爾·布魯赫、凱薩琳·薩斯和弗羅里安·盧卡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2月13日在德國上映。影片講述了兒子為了不讓患有心臟病的母親受到刺激,隱瞞民主德國已經解體的事實,用心塑造了一個與外面巨變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國」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