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研究俄羅斯電影的學者

研究俄羅斯電影的學者

發布時間:2022-09-21 05:45:24

俄羅斯著名導演弗拉基米爾·緬紹夫逝世,他究竟是因何去世的

在前兩天有一則新聞報道,俄羅斯著名的導演弗拉基米爾緬少夫逝世,沒過多久,他的女兒也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發布了相關消息,確認父親去世的消息。根據知名人士報道,他是因為感染的新冠病毒而住院,十幾天之後不治身亡的。

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的總裁評價弗拉基米爾緬少夫,他說這樣的人,全世界都沒有幾個,弗拉基米爾緬少夫的隕落,標志著曾經偉大的蘇聯電影一個時代也是一並遠去了。是電影界的一個巨大損失,很多年都找不出弗拉基米爾免少夫這么優秀的人了。逝者已逝,活著的人要好好活著,才能創造出更好更輝煌的時代。

❷ 急急急~~有俄羅斯影視欣賞的論文嗎

一、從傳播的「深層控制」理論透視韓國影視產業的媒介生態環境

所謂「媒介生態環境」就是指大眾傳播機構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它主要由政策環境、資源環境、技術環境和競爭環境構成。其中政策環境對媒介生態環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從傳播學的控制分析的角度講,任何大眾傳播機構做為信息的傳播者,都不能隨心所欲的傳播信息,它的傳播行為總是受到社會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規、文化范示構成的潛網的深層控制。電視劇作為一種文本信息,它的生產和傳播也必定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以政策和法規的影響最為突出。

韓國在遭遇亞洲金融風暴襲擊後,重新認識文化產業,並將其作為21世紀發展國家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積極進行培育。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國」方針。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南宮鎮曾表示:十九世紀是軍事征服世界,二十世紀是以經濟,到二十一世紀是以文化建構新時代的時候。1999年至2001年韓國政府先後制定《文化產業發展5年計劃》、《文化產業前景21》和《文化產業發展推進計劃》,明確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計劃,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影視產業作為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政策的扶植下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大量的資金投入,保證了韓劇的高質量製作水準。在當今電視「內容為王」的時代,韓劇憑借高品質高質量迅速打開了的海外市場。據韓國文化觀光部表示韓國電視節目出口額自1999的761.5萬美元,提高至2001的1235.6萬美元,其中2001韓劇出口達9515集, 額約達790萬美元;2002 韓劇外銷收入達到1639萬美元,出口集為12363集;2003 韓國電視台節目進出口情形為,出口比2002 增長46%,達4300萬美元,進口則約2800萬美元,在節目出口產品中, 韓劇就占 86%(亦即約3698萬美元), 因此韓劇成為韓國電視最大的輸出品。[1]出口市場以中國、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為主,一些經典劇目還出口到俄羅斯、埃及和阿拉伯半島。

相比之下,國內的電視劇市場不容樂觀。上海電視節、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合作完成的《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3-2004)》中指出:目前中國每年電視劇的產量在4萬集左右,但其中只有7千集最終能在各地電視台播出,在能夠播出的電視劇中,能稱為精品的卻是少之又少,一些「垃圾劇」長期霸佔黃金時段。在中央台—省台—城市台三級市場格局下,有些地區壟斷現象嚴重,電視劇交易價格和數量下降,限價和拖欠片款成為困擾製片方的難題。而相應的政策法規卻不能及時的跟近,國產劇的生存環境得不到徹底的改善,自然也就拿不出更多的精品劇來。從國產電視劇外銷的市場現狀看,外銷比例明顯低於韓劇、日劇和港台劇,主要市場仍局限在東南亞華語地區,劇集類型主要還是古裝劇。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韓劇的成功運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韓國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政策。《保護電視電影法》、《文化產業促進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韓國影視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電視劇的內容有了保障,電視劇的競爭環境得到了改善,必將帶來的是電影電視業的健康迅猛的發展。

二、從「使用與滿足」的受眾觀破解韓劇俘虜中國觀眾的奧秘。

「使用與滿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把受眾成員看做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做是基於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2] 這種新型的受眾理論,雖然過分強調了受眾的主觀選擇的隨意性,有矯枉過正的一面。但它為傳播學的受眾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即「受者中心論」,挑戰了傳統的「傳者中心論」的主導地位。體現了新型受眾研究理論中「受眾本位」和「人文關懷」的人本主義思想。韓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品,想要在中國市場被大量觀眾「消費使用」就必須要滿足中國觀眾的「心理需求」。對受眾的滿足程度越高,其市場消費使用量也就越大。

(一)「娛樂渴求心理」的滿足:

1975年,社會學家賴特在《大眾傳播的社會學觀點》一書中,對拉斯韋爾的「媒介三大社會功能說」做出了重要的補充,增加了一項新的功能—「提供娛樂」。電視媒介特有的「聲畫一體」的特點,使人們的聽覺和視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成為人們尋求娛樂的最主要大眾傳播媒介。電視劇作為一種依靠電視媒介傳播的大眾文化產品,其社會功能也與電視媒介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提供娛樂」。傳播學者D.麥奎爾等人通過對電視節目的調查,分析了各類節目提供「滿足」的不同特點,認為電視節目,特別是電視劇,可以提供消遣和娛樂,能夠幫助人們「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負擔,帶來情緒上的解放感。這種效用被稱為「心緒轉換效用」。
韓劇大多數走人情、愛情、友情和親情為主的情感路線。被日常生活和工作所累的觀眾,在電視劇演繹「擬態生活空間」中,可以尋找到一絲情感上的慰藉。韓劇還大量使用喜劇和悲劇元素,最大限度地調動觀眾的情感,使觀眾在「悲與喜」的情感波動過程中,達到「心緒轉換效果」。此外,韓劇追求一種「世俗的美」,這種美真誠的描摹世態人情的庸常與無奈,充滿人類質朴的愛、質朴的同情與關懷。「世俗之美」來源於現實的生活之中,所以易於被普通大眾所感觸和理解。例如《藍色生死戀》、《明朗少女成功記》和《天涯海角》等愛情題材劇中,頻繁使用「白馬王子和灰姑娘」這種世俗化的愛情敘事模式,滿足了觀眾最樸素的期待視野和最原始的審美慾望,因此也更容易引起共鳴,達到「娛樂大眾」的目的。

(二)「社會文化心理」的滿足:
普列漢諾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由它的心理所決定的,在一定時期的藝術作品和文學趣味中都表現著社會文化心理。」社會文化心理是經過遺傳積淀下來的傳統的思維模式、生活經驗、審美心理等原始心理印跡的集合,在人們的審美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 當審美客體某中程度上滿足了審美主體的社會文化心理需求,就能成功地達成了審美活動關系。

韓劇成功打入中國市場,是一次跨文化傳播行為的勝利。跨文化傳播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找到了兩種不同文化的契合點,實現了社會文化心理的接近。韓國和中國同處亞洲,共同擁有亞洲文化的共同情感。韓劇文本中所蘊藏的韓國社會文化,就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源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像《看了又看》、《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這樣的家庭倫理劇,提倡的是大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關愛、孝敬父母、夫妻恩愛等最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十分迎合中國觀眾的家庭倫理觀念。《天堂的階梯》、《青春》、《冬日戀歌》等愛情悲劇,演繹的是男女主人不離不棄、堅貞不渝的愛情,與中國古典文學中經典的「海枯石爛不變心」的愛情故事有異曲同工之處。中韓兩國社會文化心理的共通性,使中國觀眾對韓劇文本的解讀變的更容易,對韓劇思想內涵的理解更深刻。

與韓劇傳統的家庭題材劇不同,國產劇近幾年來一直以涉案為主流。《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3-2004)》中指出,根據2002年對33個城市156個頻道17時至24時電視劇收視的統計數據,中央級頻道和省級衛視頻道播出的涉案劇和都市生活劇在現代劇中並列第一,而觀眾收看涉案劇的時間最多,占收視份額的17%。《重案六組》、《玉觀音》、《榮譽》、《絕對控制》、《至高利益》等涉案劇成為熒屏「霸主」。緊隨其後的都市劇,也多以婚外戀和第三者為主要題材。題材的單一化極易使觀眾產生收視上的疲勞。所以韓劇這種主打家庭倫理和堅貞愛情的電視劇,彌補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空缺,滿足了大眾對真、善、美最基本社會道德的心理渴望,自然也就吸引了廣大觀眾的眼球。

三、從傳播的「培養分析」理論看韓國影視產業的消費者培育策略。

「培養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也稱「教化分析」、「涵化分析」。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傳播內容具有特定的意識形態傾向,這些傾向通常不是以說教而是以「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的形式傳達給受眾的,它們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於潛移默化之中。[4] 電視做為電視劇的傳播媒介,具有易得性強、受眾數量龐大、視聽兼備等特點,已經成為人們獲得信息和尋求娛樂的主要媒介渠道之一。「培養分析」理論尤其強調電視媒介在形成「共同意識」中的這種巨大作用。韓劇作為一種媒介文本,寓意識形態及價值觀於文本之中,通過電視媒介潛移默化地影響閱聽人的消費形態,培養了受眾的「消費共同意識」。

(一)商品消費意識的培養:

韓劇歷來以重視細節和場景設置著稱,電視劇中韓國人前衛的穿著打扮、精美的家居擺設和時尚的消費用品刺激著每個觀眾的消費慾望。韓劇的流行, 帶動了其他韓國商品進駐市場進而締造更多商機,無論是手機、服飾、化妝品、電玩動畫、電影,甚至整形技術,都藉由韓劇這一媒介文本,漸漸打開市場, 影響到閱聽人。所以我們就不難為何三星公司會巨資投入影視拍攝,也不難理解為何各大城市的韓國料理店、服飾店、文化城如此受到人們的青睞。

(二)旅遊消費意識的培養:

韓劇拍攝地點的選取十分講究,這不僅是追求詩化劇情的需要,更是把旅遊業與影視劇結合的一種商業策略。《藍色生死戀》的拍攝就選在風景優美的束草。劇中俊熙和恩熙騎車嬉戲的田間和他們生離死別的海邊,給每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該劇在中國大陸和港台地區熱播以後,掀起了一陣韓國旅行熱。韓國方面特意開出「去束草,覓愛情」的專線,讓遊客參觀《藍色生死戀》的拍攝地,再次重溫觀看電視劇時的感動。束草也因該劇被更多人所熟知,成為了熱門的旅遊景點。據韓國觀光公社台灣分社表示:受到席捲台灣的「韓流」的影響,2003到韓國旅遊的台灣遊客比2002 增加 50%.2003 到韓國旅遊的台灣人達18萬人次,創下10年來的新高,這是比2002的12萬人增加50%(朝鮮日報,2004),韓國觀光中有許多是針對韓劇拍攝地點而設計的。如:華克山莊即因《情定大飯店》一劇揚名海外,另如《冬季戀歌》及《All In》也分別為江原道及濟州島帶來觀光人潮,締造了近十億韓幣的觀光收益。

(三)偶像消費意識的培養:

韓劇的主演大多是俊男靚女,很多主人公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明星。比如:《藍色生死戀》中的宋慧喬、宋承憲、元斌;《妙手情天》中的安在旭、金喜善、秋尚美;《天涯海角》中的柳時元、金浩真等等。這種青春偶像文化以影視劇為載體,通過大眾傳媒特有的「地位贈予」(status conferral)功能, 在廣大受眾,特別是年輕人中,迅速的擴張。偶像的魅力在於其強大的社會示範效果,他們的行為、言語、衣著都可以成為其崇拜者追捧和效仿的對象。韓劇可以說是一個「偶像製造」的大本營,在成功的製造明星以後,便會利用偶像的示範作用,大力挖掘偶像的商業潛力,開發偶像消費市場。

以《紅豆女之戀》和《明朗少女成功記》走紅的韓國女星張娜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憑借影視劇竄紅的她,迅速成為了廣告商眼中的寵兒。接拍的廣告幾乎涉及了移動通信、飲料、化妝品、服裝和金融等所有領域。2004年,她以10億韓元的酬勞,接拍了中國的波鞋廣告。同時,其演藝事業逐漸拓展到中國市場,日前她簽約鄧建國旗下的巨星影業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大陸。2005年1月,她又在中國大陸推出了自己的中文專輯《一張》並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專輯新聞發布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在廣告、影視和音樂三個領域成功地佔據了中國的市場分額,實現了其市場開發的偶像價值。

韓劇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僅停留在電視劇出口的「一次性收益」上。通過媒介文本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得到了二次甚至多次收益,逐步形成了以電視劇為龍頭帶動旅遊、文化產業的一系列「商業鏈條」。相比之下,國內電視劇的價值實現形式還處於依靠廣告這種原始單一的模式,以至於觀眾對冗長的廣告怨聲載道卻又無可奈何。國產劇在挖掘電視劇文本的影響力價值和培育產業鏈意識這二方面很有必要借鑒韓劇的成功經驗。
我國加入WTO以後,全球化的浪潮必將席捲整個文化產業市場。在與整個世界文化產業碰撞和融合的過程中,如何成為跨文化傳播的主體,如何大力有效地宣傳中國文化,如何讓中國的文化產品被世界所認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電視劇作為文化意識形態的文本載體,是整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成功對外傳播必將會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全球化發展。韓劇在中國的成功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典型的例子,也給我們留下深深的思考。

❸ 請問普洛普《民間故事形態學》主要內容

普洛普(Vladimir Propp)於1928年出版的《民間故事形態學》是形式主義在敘事學研究中的一個勝利,普洛普的敘事研究在形式上指出了意義產生的過程,他象化學家分析化學元素一樣把故事當成敘事元素的組合。普洛普的整個研究,就是試圖抽出民間故事中的共性。他認為在俄國民間故事中,人物的行為是不變的,他把他稱為"功能"。他認為角色的功能可細分為三十一種,這些功能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下來的。而這些功能經常是糾纏在一起的,形成了"角色",他認為角色共有七個:反面角色、協助者、救援者、公主和她的父親、送信人、英雄、假英雄。而角色和功能是故事的二個基本元素。
普洛普的敘事研究已經形成現代敘事學的基本框架。當他的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被譯介給西方時,對西方現代敘事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用角色和功能研究民間故事的方法也被電影學者搬到電影分析中,比如彼得·沃倫(Peter Wollen)對希區柯克《西北偏北》的分析,就完全照搬普洛普的理論來對好萊塢情節電影進行分析。

❹ 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四個主要電影大師及其作品有哪些

前蘇聯蒙太奇電影流派的創立和發展應歸功於庫里肖夫、維爾托夫、愛森斯坦和普多夫金這四位藝術大師。
庫里肖夫(1899—1970)早在1916年進入電影界之初,就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影藝術的規律。他在前蘇聯國立電影學校任教時建立「庫里肖夫工作室」,帶領學生進行剪輯實驗。1919年《黨同伐異》沖破反蘇封鎖,進入電影學校課堂。師生們反復觀看此片,仔細研究格里菲斯大膽而細膩的剪輯手法,他們甚至重新剪輯影片的片斷,觀察由此產生的效果,以確定格里菲斯的剪刀舍此取彼的理由。 庫里肖夫在課堂上所用的某些電影片斷已成剪輯的經典之作,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應」就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維爾托夫傾其大半生精力攝制政治性紀錄片及闡明其「電影眼睛」理論的藝術性紀錄片。他的代表作有《電影真理報》(雜志片)、《電影眼睛》、《前進吧,蘇維埃》、《帶攝影機的人》、《關於列寧的三支歌曲》(1934)以及反映紅軍作戰的新聞紀錄片等。維爾托夫的理論與創作,與其說對傳統的主流電影有一定的影響,倒不如說對前衛電影及後來的紀實性電影的啟迪更大。
愛森斯坦(1898—1948)他在大學主修過土木工程。愛森斯坦曾在劇院工作,擔任美工師和導演。1924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電影美學的論文《雜耍蒙太奇》,引起了藝術界的重視和爭論。同年,他轉入電影界。1924年,他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罷工》。這部影片充滿銳氣,頗具創意。影片開場的蒙太奇段落就向人們宣告,一部獨具電影想像力的藝術作品誕生了:旋轉的機器、飛舞的齒輪、工廠的汽笛、展現機床連綿一片的跟拍鏡頭和流暢的、令人暈眩的其他運動鏡頭……此片一嗚驚人,愛森斯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接踵推出令世人矚目的佳作、巨片,終於成為蒙太奇流派的一代大師。
最能體現愛森斯坦理論的作品是《戰艦波將金號》(1925),這是一部美與力的傑作。在「水兵砸菜盤」、「敖德薩台階」等片斷中,愛森斯坦選用了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製造了富於震撼力的效果。可以說,人們觀看《戰艦波將金號》猶如欣賞一首回腸盪氣的古典名曲,它給人的感受不是從眼睛到頭腦,而是從眼睛直達心靈。《戰艦波將金號》確立了愛森斯坦的前蘇聯蒙太奇學派主帥的地位。
前蘇聯的蒙太奇學派,將蒙太奇手法系統化理論化。發展了電影藝術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控制,通過對不同的鏡頭進行剪接拉長現實時間,突出電影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同時通過剪接鏡頭也表達出了與原有鏡頭素材的不同的概念。(蒙太奇觀中,鏡頭A不僅僅是與鏡頭B先後出現,也不是A和B加在一起成為「A+B」或「AB」,而是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意識「X」。)蒙太奇學派發展開闊了電影的創作手法,也突出了電影藝術與其它藝術種類的不同。他們相信一旦採用剪輯的手法,電影就有了無限的潛力,蒙太奇簡直就是支配觀眾思想和聯想的一個有益的指揮者。

❺ 認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的蘇聯導演是誰

認為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的蘇聯導演是普多夫金。

相關介紹:

普多夫金,1893年2月28日生於奔薩,1953年6月30日卒於莫斯科,蘇聯著名導演、演員、理論家,蒙太奇理論的創始者之一。

蒙太奇理論,就是研究和探討蒙太奇手段及其規律而形成的理論體系。蒙太奇,是電影構成形式和構成方法的總稱。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

(5)研究俄羅斯電影的學者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926年,他參加《母親》一片的拍攝工作,使普多夫金的現實主義美學觀點得到充分發揮。他和編劇НА札爾赫依一起深入領會了高爾基的原著的基本主題和革命的激情,並將它們轉化為電影的語言。這是繼《戰艦波將金號》之後對電影語言又一次重大革新,其中「涅瓦河解凍」喻意段落成為聯想蒙太奇的重要依據。

普多夫金在構成主義思想的促使下更為迷戀於創造和表現,並在劇本的創作階段就明確地規定了影片的「場面蒙太奇」、「段落蒙太奇」、「對列蒙太奇」等蒙太奇的結構形式。這一結構形式應該說是嚴格地按照故事情節加以思考和組織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多夫金


❻ 代名澤塔的各集劇情簡介

Магистр Да(Master Yes) 1963年
1963年,蘇聯針對1962年問世的首部007電影,拍攝了自己的特工片。
故事講述年輕的塔斯社記者弗拉基米爾奉命前往古巴以報道這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群眾體育開展情況,結果在古巴捲入了新納粹分子挑撥美蘇沖突的陰謀,在影片結尾,摧毀了Master Yes秘密基地的弗拉基米爾被國家安全委員會發展為工作人員,為拍攝續集留下伏筆。 Из Америкы Hести Bражда(From America with Hatred) 1965年
在第一集中陰謀被弗拉基米爾破壞的新納粹分子利用弗拉基米爾前往東京報道1964年奧運會的機會,決定對他組織個人報復。
花絮1:由於米高梅的第二集007電影From Russia with Love中,將大量劇情安排在東方快車上,來自美利堅的仇恨中特意將最後的打鬥場面放在新干線上。
花絮2:From Russia with Love中女主角(一名蘇聯外交工作人員)投奔西方的情節令廣大觀眾十分期待蘇聯人是否會針鋒相對,但是影片結尾來自美國的女主角和弗拉基米爾黯然告別的畫面令人跌破眼鏡。 Платиновая Нога(Platinum Feet) 1966年
由於科學家、工程師們發現了用鉑作為催化媒快速分解汽車尾氣污染的方法,鉑的實際用途一下子擴大,需求量也隨即開始大幅上升。鉑足,著名的期貨投機商,世界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在多次突然爆發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急劇波動中,總是先知先覺似的賭在了正確的一方,從而變得極為富有。現在他似乎又想涉足實業,建立了一家大型的全球礦業公司,向蘇聯提出代理蘇聯鉑礦出口的優厚條件。
在一次邊防軍的行動中,克格勃無意間發現了存在一個勾結腐敗官員走私蘇聯貴金屬的網路,鉑足似乎也與這個網路有著聯系。弗拉基米爾在奉命調查的過程中,發現珀足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走私,而是企圖炸毀蘇聯的主要鉑礦,造成全球鉑礦供應的大混亂,從而在價格的飆漲中再次大發橫財。但時間已經非常緊迫,弗拉基米爾能及時趕回粉碎這一陰謀嗎?
花絮1:蘇聯評論界有人提出,本片中相當超前的將汽車尾氣導致的城市環境污染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加以提出,以及片中蘇聯那廣茂無涯的田野、森林所展現的秀麗自然風光,和西方城市中擁堵、嘈雜的景象,都體現了社會主義蘇聯對人民健康的關心遠遠超過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西方(而西方則認為這是蘇聯試圖掩飾他在給人民配備私家汽車方面的無能)。
花絮2:在影片最後的高潮戲中,弗拉基米爾騎著一匹純種賽馬追擊綁架了女工程師開車逃走的鉑足,長達十餘分鍾的動作場面中,充滿了古典騎士的英雄主義氣概,讓弗拉基米爾以絕對優勢被評為蘇聯姑娘最想嫁給他的男士。
花絮的花絮:有接近克林姆林宮的小道消息稱,由於弗拉基米爾最後騎的是一匹純種土庫曼阿哈爾捷金馬(汗血馬),布瓊尼曾在私下裡大加抱怨「紅軍最忠實的朋友——頓河馬被背叛了」,他還並非沒有道理的指出:土庫曼馬並不是一種很適合在比賽之外使用的馬種,至少它根本不能在電影中那種復雜地形上長時間高速追擊汽車(當然,布瓊尼同志沒有說明頓河馬是否能達到他所說的要求)。 Шило Молнию(Lightning awl) 1967年
三枚美國從土耳其撤回本國的中程導彈在運輸中於地中海失蹤,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被迫將情況秘密通知了蘇聯。由於可以想見的信任原因,蘇聯對此半信半疑,於是派出了最優秀的特工弗拉基米爾與美方特工一起調查事實真相。
弗拉基米爾們在行動中發現,劫持導彈的是一個自稱為聖殿兄弟會的極端宗教組織,他們計劃用導彈攻擊蘇聯城市,引發東西方大戰,最終迎來世界末日和最後審判。在最後關頭,弗拉基米爾們以男子漢們的勇氣和信任摧毀了導彈,挽救了世界。
花絮1:導彈被導演設計放置在挪威北部峽灣里的一艘巨型油輪上,最後的大爆炸場面極為壯觀、華麗,為以後的類似電影設立了新標准。
花絮2:有西方評論家認為,這部片子的情節設計反映了蘇聯對三年前的古巴危機,其最後丟臉的後退仍然耿耿於懷,所以要讓他們最出色的電影特工在大屏幕予以反擊,但這種酸葡萄的評論無法阻止本片甚至在西方世界市場也賣得頗佳,許多中立評論人士認為,這是由於無意中迎合了人們對核戰的恐懼心理。 Тебе Можно Многократно Гибнуть(You can die many times) 1969年
又一個非洲國家即將擺脫西方殖民統治,宣告獨立,但有情報報告,有一個針對其新領導人的暗殺計劃正在運作中。新領導人懷疑是對他的社會主義傾向不滿的西方國家情報機構策畫的,於是向蘇聯提出了幫助粉碎這一陰謀的請求。弗拉基米爾在調查後發現,原來陰謀的幕後黑手並不是西方政府,而是掌握著該地區主要經濟命脈的壟斷企業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而與獨立運動中的叛徒相勾結。正當罪惡的手准備按下埋藏在台下的炸彈的遙控按鈕時,弗米基米爾趕到了……
花絮:顯然是針鋒相對於前一部007中出現的東方邦女郎,弗拉基米爾在本集中有了個黑人女朋友。而編劇為了證明與虛偽的西方相比,偉大的社會主義蘇聯不存在種族、性別歧視,給這位黑女郎在影片中以很大的戲份,她發揮了獨立而重要的作用,與弗拉基米爾大演對手戲,而不象很長一段時期內的邦女郎,純粹只是電影中的花瓶。 Letter from general Secretary 1971年
在珍寶島的戰斗震驚世界之後,評論家推測,新一集特工電影中顯然將如同《Goldfinger》、《You Only Live Twice》那樣直接讓影射東方某國的大反派登場,在片名和片花中大量的戈壁鏡頭公布之後,甚至有小報披露內幕劇情,表示本片將敘述弗拉基米爾潛入某國核基地,將總書記的信件帶給被隔離在基地中,至今不知道蘇聯與該國關系已經破裂而因此繼續在為該國研究工作的某位美女科學家並幫助他逃離的故事。
當然最後實際證明這純屬胡編亂造,《總書記的信件》是一個極度復雜的故事,作為特派記者前往弗拉基米爾前往某國首都,擔負是將蘇聯高層的態度轉達給該國某位高級領導的秘密使命,過程中該國另一政治勢力出於自己的目的試圖消滅這位信使。
本片最大的看點(也引起極大爭議)是片中對某國高層政治的隱晦甚至難以令觀眾理解的敘述,影片在一開始就告訴觀眾,出現在影片中的該國文職政府首腦和一位軍隊領導人這兩人中一人是弗拉基米爾的聯系對象,而另一位則是出於自己目的試圖截獲信使。但是整部影片中蓄意始終用曖昧的語言來描述他們的立場,始終讓觀眾處於猜測誰是弗拉基米爾的保護人而誰是反面boss的境地——這本來也是懸疑片的常用手法,但本片的特色在於答案自始至終仍然沒有揭露,甚至在影片結尾這位軍隊領導人因為內部沖突失敗登上北向的飛機的時候,導演仍然用他與周圍親信的對白讓那些相信他是之前弗拉基米爾保護人的觀眾對自己的判斷產生嚴重懷疑。
有政治評論家認為,這種情節安排,以及弗拉基米爾在該國首都的一些含蓄的語言,或者表達了蘇聯外交政策的某些態度。 Ambers could't shatter 1972年
1716年由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贈送給彼得大帝的琥珀屋是一件稀世珍寶,不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失蹤。一名西德女研究生在一座古堡地下室內發現了1945年被法西斯分子偷運回國的琥珀屋殘片,在東西方緩和的氣氛下,蘇德雙方商定將利用這些殘片和新琥珀,在列寧格勒重建琥珀屋。而獲得蘇聯英雄稱號後正在度假的弗拉基米爾卻在偶然間發現,在這個單純的友好文化合作活動背後,存在著一個恐怖分子企圖把新型病毒包裹在琥珀里,運送到蘇聯的驚天陰謀。弗拉基米爾深入虎穴,發現這是由一小撮極端反猶主義分子策劃的邪惡計劃,在那位美麗的巴伐利亞姑娘的幫助下,摧毀了這個犯罪團伙。
花絮:雖然沒有公開指名道姓,但是片中反派角色幾乎清一色的某地區口音及不斷提到的「來自倫敦的指示」,加上片頭出現的莫斯科米寧、波扎爾斯基雕塑、片中多次出現的來自《伊凡·蘇薩寧》的背景音樂,盡管蘇聯方面堅決否認。但是西方評論普遍認為此片從側面角度反映了蘇聯對波蘭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為此他寧願和兩次世界大戰的敵人德國(甚至是德國資本主義的那一部分)聯手。 Life or death by destiny 1974年
蘇聯援助某國醫療隊的多位醫生被殘酷的謀殺,弗拉基米爾奉命前往調查。從濃厚阿拉伯風情的地方出發,弗拉基米爾又在馬其他與不知來歷的危險敵手展開激烈的智斗、勇斗,最後更深入南美叢林,終於發現事件背後的真相是某家大型醫療跨國集團,為了謀取巨額利潤,企圖壟斷一種幾乎可以治癒任何疾病的人類天然抗體。影片結尾,蘇聯代表在聯合國大會上把這種抗體樣品無償捐獻給了全人類。
花絮:在東西方局勢緩和的背景下,弗拉基米爾系列中也第一次出現了對西方電影大師的致敬,無論是懸掛在馬其他懸崖上的激斗,還是在南美玉米田上的飛機追擊,導演都故意使用了一些西區柯克風格濃厚的鏡頭。 the Man with Silver Blade 1976年
銀刀客是全世界最出色、也是最冷酷的職業盜賊兼殺手。一生為全人類解除飢餓之苦而努力工作的科學家發明了可以在寒冷氣候地區大幅提高糧食產糧的基因技術,但銀刀客受僱傭殺害了科學家,盜走了記載著科學家一生心血的科學資料,弗拉基米爾義不容辭的擔負起追擊銀刀客的責任。
花絮1:由於系列片新任導演受到了新近受到世界同行重視的香港電影動作設計的影響,本片中含有大量的東方式武打設計,但又並非直接照搬了中國或日本武術動作,評論界一致認為,特工弗拉基米爾在本片中的打鬥帶有強烈的俄羅斯芭蕾韻味。
花絮2:電影播放後,西方媒體酸溜溜的表示,弗拉基米爾需要奪回的不是「可以在寒冷氣候地區大幅提高糧食產糧的基因技術」,他需要的是奪回能讓集體農庄社員賣力幹活的基因技術。 the Spy hate you 1978年
這次特工弗拉基米爾終於來到了西方世界的大本營——美利堅合眾國,更危險的是,他最終要潛入的目標戒備森嚴的核基地。但他並不是要破壞美國的核力量,也不是要盜取美國的核機密,真正的敵人是一個企圖成為新亞當的狂人。狂人在墨西哥高原建立了一個地下基地,囤積了巨量的物資,妄想在渡過核戰後,率領他選擇的所謂優秀人種重建世界。現在狂人已經等不及,企圖促發美國導彈襲擊蘇聯,挑起毀滅世界的核戰爭。弗拉基米爾的面前是狂人手下窮凶極惡的雇傭兵,背後是無數不明真相的CIA、FBI、五角大樓的特工,他能再次拯救世界嗎?
花絮:這是代號澤塔系列第一次在美國實地取景(雖然實際在美國拍攝的鏡頭很少,出於預算原因,大多數電影中的美國場景仍然是在蘇聯擇地拍攝的),而即使經過蘇聯電影局的審查,片中拉美姑娘的身材仍然讓人噴血,根據小道消息,商業部門發現,在《憎恨你的特工》上映期間,蘇聯的伏特加銷量輕微下降,而高加索葡萄酒的銷量明顯上升。對此比較權威的解釋是:為了證明自己和弗拉基米爾同志一樣風度翩翩,蘇聯男士為二人世界作準備時更喜歡購買代表優雅的紅酒。 Fly to the Mars 1980年
國際聯合研製的火星探索飛船即將踏上征程,飛船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零件卻突然損壞,必須更換。而要趕上發射窗口期(註:星際航行的線路並非直線,而是要考慮到各天體的相對位置和引力關系,以及發射地區的氣候狀況,所以並非隨時可以發射,滿足發射條件的時間段,稱為「發射窗口期」),就只有一套原本存放在日內瓦國際聯合研究所內的備件,而它卻也不翼而飛了。費拉基米爾奉命追尋零件,在調查過程中,費拉基米爾逐步揭露出一個企圖讓飛船帶著大量劇毒燃料墮毀到西方城市,並嫁禍給蘇聯,從而破壞東西方緩和的巨大陰謀。
花絮:這次弗拉基米爾的裝備也多了許多花哨的玩意,大到帶有自動駕駛儀和微型導彈的動力傘,小到可以發射強力次聲波驅趕狼狗的鋼筆。而作為最高潮的海上快艇追逐戰是由蘇聯黑海艦隊的精英部隊幫助完成的,為了增加效果感,甚至全部使用了實彈,作為回報,蘇聯紅海軍是第一批看到影片的觀眾。 Only for Your Lips 1982年
蘇聯最新型防空系統(西方命名代號「紅唇」)研製成功,它可以輕易擊落任何侵入蘇維埃國家領空的非法飛行器,西方得到情報後大為恐慌,於是派出了他們的王牌間諜潛入蘇聯,企圖竊取新型防空系統的關鍵數據。
經過多年的四處奔波,弗拉基米爾有些厭倦了那些激烈的外勤工作,為了調節身心,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充足他的掩護身份,上級安排他進入莫斯科大學進修。在那裡他遇到畢業於哈佛大學,智商高達154,來莫斯科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研究俄國藝術史的女博士瑪琳。在第一次見面後,兩人便都對對方產生了強烈的好感,弗拉基米爾自告奮勇,帶著瑪琳到處參觀蘇聯的各種名勝風光。
但瑪琳其實是CIA精心培養的高級特工,她進入蘇聯的目的是為了喚醒CIA在蘇聯科研系統內隱藏最深的鼴鼠,盜取足以令蘇聯新型防空系統完全失去作用的核心數據,而蘇聯秘密戰線上的英雄——特工弗拉基米爾竟然在無意中成了她最好的掩護……
花絮:這是影片第一次安排弗拉基米爾的主要對手是一名女性,雖然編劇和導演本意是企圖把瑪琳描繪成一個徹徹底底的蛇蠍美人,但光是在化裝舞會上,弗拉基米爾和瑪琳從歐洲宮廷舞、俄羅斯民族舞一直跳到探戈的那段足以令所有人血脈賁張的戲碼,就讓瑪琳征服了大多數觀眾的心。以至於當影片結尾時,瑪琳駕駛的飛機在空中爆炸解體時,本應該響起歡呼聲的影院內卻鴉雀無聲,事實上,很多人在散場後不得不要麼裝作沒看見,要麼裝作相信,他們許多同事、朋友的眼睛和鼻子不幸突然感染了輕度炎症。 Cuttlefish Man 1983年
一艘日本科考船在北極地區進行受到蘇聯抗議的「科學考察」活動時突然遇襲沉沒,美國立刻帶頭指責這一定是蘇聯潛艇的冷血行動,隨即揚言不惜動用武力也要保衛西方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權利。其後不久,大批東西方艦艇、飛機在寒冷的北冰洋上下高度緊張的展開對峙,似乎只要再有一個小小的火星,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首先在世界上最荒涼的地方之一開始了。
弗拉基米爾,最後發現,所有這一切都是以一個科研基金會名義為掩護的北約秘密情報機構策劃的,正是它的首腦——被稱為「烏賊男」的神秘人物出於極端意識形態而不惜將整個人類置於核大戰的危險之中。
花絮:雖然本片在整個系列中並不算出色,但作為對澤塔系列公映二十周年的紀念,莫斯科十月青年廠仍然掙到了一枚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勛章。 Everywhere vitality 1986年
蘇聯即將發射新型空間站,這是人類征服宇宙的又一大步,嫉恨交加的西方和東亞某國悍然指示情報機構採取破壞行動。發現陰謀線索的蘇聯安全機構當然再次派出了最值得信任的超級特工弗拉基米爾進行調查。經過一番必然的周折,弗拉基米爾最終發現這個恐怖計劃有兩批執行人馬,各有蘇聯內部的叛徒予以接應,弗拉基米爾特工從伊朗一直追擊到東亞某國與蘇聯中亞的邊境地區,最後趕到拜仁努爾,在運載火箭架上粉碎了蘇聯敵人的最後一個破壞計劃。空間站順利升空。
本片的主要內容背景,幾乎與蘇聯和平號空間站實際發射入軌同步,這種更近於《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架空歷史,與澤塔系列以往的風格大有異趣。這顯然是想炫耀蘇聯的高科技成就,鞏固莫斯科陣營內的民心民氣。由於當時中蘇關系仍處於長期冷凍、對抗狀況,中國更是國際社會內反對蘇聯入侵阿富汗、反對蘇聯盟友越南入侵柬埔寨的重要力量,本片中有許多反華的內容也不足為奇。不過很可能,正是因為此片,才導致了幾年後中蘇關系解凍之後,中國也一直沒有批准引進代號澤塔系列。 The danger of sk 1986年
西方頹廢放縱的社會氛圍,催生出無數古怪、瘋狂乃至邪惡的組織,其中就有一個瘋狂崇尚環境保護,認為地球生物圈與人類已經無法共存的NGO。它的首領是一小撮極有富有的公司老闆和非常聰明的科學家,他們秘密在非洲建立了一個尖端的生化實驗室,試圖通過基因技術,培育出能夠毀滅全人類的新型病毒。正在他們按部就班的推行他們的可怕計劃時,一名當地雇員無意中打破並感染了尚在研製中人工病毒,並奇跡般的逃出了實驗室,但他仍然面臨著害怕陰謀提前暴露的邪惡組織的瘋狂追殺……正在該國執行其它任務的弗拉基米爾這一次要承擔起的責任是拯救全人類!
很顯然,本片中的所謂「新型病毒」是在影射正在西方開始流行的艾滋病,而影片最後的一段鏡頭中當地人湧入實驗室的殘骸收集尚可利用的物資更是赤裸裸的暗示了。聯繫到AIDS出自中情局或是美國陸軍的研究實驗室的說法源自捷爾任斯基廣場2號,而甚至在西方,這種說法也信者甚重。蘇聯龐大臃腫的宣傳機構也許總算又有了一個成功的案例。 (不被許可的救援)Unlicensed Saving 1990年
這是該系列在蘇聯解體前的最後一部。影片一改以往的英雄主義作風,充滿了「新思維」後期彌漫蘇聯的消沉氣氛。
根據新政策,蘇聯停止了對某一熱點混亂地區的介入,並撤離了全部援助顧問。一名在之前行動中受重傷的蘇聯特工無法撤離,不得不暫時留在當地醫院里接受治療,隨後該地被某支軍閥武裝佔領,蘇聯得到情報,佔領軍的領袖與這名特工有著無法調和的個人仇恨。行動部門要求迅速組織營救,但是被擔心引起外交糾紛的上級否定。上級決定為了蘇聯的外交利益,這名可憐的同志必須被拋棄。於是弗拉基米爾潛入這一地區,進行了自己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個人行動。 china teeth 1997年
弗拉基米爾這次的對手破天荒第一次不是外國特工組織或者狂人,而是一些——俄羅斯人!(很多人都認為其中反派大BOSS是影射寡頭別列佐夫斯基,考慮到莫斯科十月青年廠當時是在莫科科市長盧日科夫的勢力范圍內,這也許並不僅是一種過於豐富的聯想)。
一名俄羅斯高級官員在外國渡假期間離奇失蹤,不久被發現已經死亡,弗拉基米爾被派遣前往調查其中是否有外國機構的參與,但他不久後就發現,他的敵人是自己的同胞。這位官員在主管俄羅斯豐富的鑽石出口業務中盜取了驚人數目的金錢,為了這筆巨款的下落,似乎所有人都在幫助弗拉基米爾,又似乎都想讓他也一並消失……而最後,弗拉基米爾雖然為俄羅斯奪回了被盜走的財產,又一次得到了國家勛授的獎章,但第一次,他知道,他並真正沒有戰勝對手。
花絮:本片是澤塔系列在蘇聯解體後的第一部新片,由於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經濟大蕭條加上對新政權支持下的對前蘇聯歷史的清算,很多人以為澤塔系列已經徹底結束,但莫斯科十月青年電影廠的新老闆清楚的認識到,澤塔系列是他們剩下的最好的一棵搖錢樹,不過,資金的匱乏還是使得本片更象一部室內推理片,事實上,弗拉基米爾在本片中與其說是一名資深外勤特工,倒不如說是一名擁有波羅、馬普爾小姐一樣強大邏輯推理能力的偵探。 kingdom of yesterday 1998年
一位俄羅斯政府派往車臣進行和平談判的重要人物被車臣反叛武裝分子綁架了,他們向俄羅斯政府勒索巨額贖金,而情報機關監聽到的消息,這些反叛武裝分子即使在收到贖金後,也會用酷刑殺害人質,弗拉基米爾奉命再次出擊,殺入高加索群山之中,經過從米格24到T72的一番俄羅斯海陸空武器展示秀後,最後在一片大爆炸中,人質安全脫險,壞蛋全部伏法,而弗拉基米爾則領到了他的第一枚(據已公映的電影內容,但非官方定論)俄羅斯英雄勛章。
《昨日王國》雖然被認為是整個澤塔系列中,從編劇、導演、演員的表現都最差的一部,事實上,它完全是一部平鋪實序的二流(甚至三流)動作片,但它在俄國及周邊一些前蘇聯國家內的票房卻很不錯,這可能也挽救了整個澤塔系列,因為當時莫斯科十月青年電影製片廠已經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陷於了徹底破產的邊緣,如果不是澤塔系列的再次成功證明,一家能准確迎合觀眾需要的電影廠在經濟危機是一個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可以肯定,當時幾乎也已經自身難保的銀行是不會答應延期貸款的。 The world is very great 2002年
破天荒第一次,代號澤塔系列電影連續兩部的對手幾乎是完全相同的。俄羅斯聯邦傳奇特工弗米基米爾再次遭遇了窮凶極惡的車臣恐怖分子,這次他們的恐怖計劃是企圖在寒冬季節時炸毀俄羅斯的主要天然氣運輸管道的關鍵節點,如果他們的陰謀得逞,那麼不僅是俄羅斯,甚至整個歐洲都會在來自北極圈的寒流中完全凍僵。而這次,車臣恐怖分子不僅裝備精良、人數眾多,更有在俄羅斯政府內部身居高位的叛徒里應外合,弗拉基米爾能再次力挽難局嗎?
雖然弗拉基米爾特工的對手還是車臣恐怖分子,但與上一部相比,《世界很大》製作各方面的水準都有了很大的反彈,一改上部在評論界的口碑中名譽掃地的狀況。而且在本片中,演劇和導演首次不再讓弗拉基米爾僅依靠自己單打獨斗,聯邦安全局以及更高層的全力支持保障了最後成功的粉碎恐怖陰謀。不過,即使是普通觀眾,也不是都對那位矮個子安全局長多次顯眼出場的必要性表示贊成的。 tomorrow never revive 2005年
代號澤塔的俄羅斯英雄特工弗拉基米爾在調查對俄羅斯進行滲透的新納粹組織時發現,這伙新納粹分子居然從美軍歐洲基地中偷走了兩枚核彈,他們的目的是要挑起世界的混亂和恐懼,製造瘋狂的排外情緒,全世界文明國家都處在極度的危險之中。從羅馬到馬德里再到開羅,以整個地中海為舞台,弗拉基米爾與結識的地中海美女莫尼卡一起,與狡猾的敵人鬥智斗勇,連連識破了對手的障眼法,追回了兩枚核彈,在接受了各國毫不吝嗇的授予的無數感激和勛章後,弗拉基米爾凱旋莫斯科,但不久莫尼卡突然趕來,並告訴一個震驚無比的新消息:美軍被盜的不是兩枚,而是三枚核彈頭!為了報復弗拉基米爾在摧毀他們組織中的關鍵作用,殘余的新納粹分子已經把第三枚核彈秘密運入俄羅斯,而俄國各地慶祝衛國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活動即將開始。
花絮:弗拉基米爾特工再次恢復萬里獨行俠的風范,特技鏡頭創下了俄國電影的新紀錄,俄羅斯人拯救文明世界的電影主題也切合了俄國內再次復興的大國情結,再加上佔了影片三分之二以上時間的,俄羅斯人最喜歡的地中海風情背景,《擇日復活》一上映便在觀眾中好評如潮,加上次年上映的《守夜人》,俄羅斯電影證明了自己已經從蘇聯解體後的大衰退中恢復過來,並且在如今的商業社會環境下找到了新的存在定位和發展方式。 Public racecourse 2007年
擁有從油氣及有色金屬開采、加工綜合企業到大量媒體的超級寡頭謝廖沙科夫,在從他安插在政府內的情報網中得到消息後,下令殺害了對他當年發跡歷史展開秘密調查的正直的檢察官。新的共和國總統上任後決心嚴格執行法律,清查並追繳寡頭企業盜取的國家財產和偷逃的巨額稅收,為了徹底消除對他王國的核心公司的危險,謝廖沙科夫決定發動一場偽裝成恐怖事件的政變,先把自己的傀儡推上台,最後安排自己成為總統。一向偽裝成關心社會公益的慈善家的他,提出由他捐款,為熱愛體育運動的首府人民修建一所新的跑馬場。在建設跑馬場的時候,趁機在看台下埋設了大量的烈性炸葯。謝廖沙科夫知道為了選票,總統和共和國幾乎所有政客中的頭面人物都一定會在跑馬場落成暨首次比賽時到場。而他在政府內部伏下的棋子,則會在事件之後,保證所有的調查得出的結論都只會有一個:兇手是一個孤立的極端原教旨主義恐怖團伙,他們已經被執法機構徹底消滅。但這個似乎天衣無縫的計劃卻遇到了特工弗拉基米爾,所以——總統和觀眾們都得救了,而寡頭和他的同夥們受到了應有的制裁。
雖然倚著油價暴漲的背景,本片的投資又創下了系列電影的新紀錄,火爆的大場面一個接著一個,與最新的歐美動作大片也不相喻亮,但本片的情節被批評完全缺乏真正自己的創意,要知道,車臣前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2004年就是被反叛分子趁建設時在體育場上安置大量炸葯的方式刺殺身亡的,而被指控有企圖染指政權的野心的俄羅斯經濟寡頭,前有別列佐夫斯基,後有霍多爾科夫斯基,這兩個人都是俄羅斯時任總統普京嚴厲打擊的政治對手,因此更有外國評論家認為代號澤塔系列已經再次淪為克林姆林宮的政治宣傳工具。當然,製片商完全否認了俄國官方曾對電影情節有過任何插手,堅稱本片純粹只是一部商業影片,俄羅斯也有影評人指出,美國或歐洲主流電影的題材也都是同樣努力迎合社會大多數人的政治觀點的,比如總是將穆斯林或中東臉形的角色安排為反派。

❼ 俄羅斯/前蘇聯有大師級的導演嗎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1、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於俄羅斯伊萬諾沃札弗洛塞鎮,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1961年,執導劇情片《壓路機與小提琴》,從而正式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名垂影史的作品:《伊萬的童年》、《鄉愁》、《索拉里斯》。

2、謝爾蓋·愛森斯坦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1898年1月23日—1948年2月11日),出生於俄羅斯里加,俄羅斯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作家、剪輯師,畢業於聖彼得堡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

1923年,執導個人第一部短片《格魯莫夫的日記》。1924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罷工》。

名垂影史的作品:《戰艦波將金號》、《十月》、《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3、庫里肖夫

庫里肖夫,蘇聯電影導演、電影理論家。1899年 1月13日生於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於莫斯科。曾就學於莫斯科美術學校。1916年入電影界,在漢榮科夫電影製片廠任美工師。1918年開始導演影片。

第一部影片是《工程師普賴特的方案》。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領導過新聞片的拍攝工作。1919年在蘇聯國立電影學校建立了被稱為「庫里肖夫集體」的教學工作室。

名垂影史的作品:《死光》、《遵守法律》、《鐵木兒的誓言》、《我們從烏拉爾來》。

4、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1945年10月21日出生於前蘇聯首都莫斯科,他是俄羅斯電影的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電影學院。

名垂影史的作品:《一首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蒙古精神》、《烈日灼人》、《十二怒漢》。

5、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1913年出生,前蘇聯導演、編劇。

他是蘇聯第一代著名電影藝術家,50年代詩電影的倡導者,講究運用「情緒攝影」的理論,用強烈的情緒色彩來感染觀眾,在影片總體風格上追求詩意的境界,以及散文式的「形散神不散」的敘事結構。作品有《紅帳篷》等。

名垂影史的作品:《紅帳篷》、《未寄出的信》。

❽ 蘇俄電影發展史

簡論蘇俄電影
--用影像記錄歷史
電影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進行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在世界電影史上,蘇俄電影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蘇聯電影是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現象之一,也是世界電影兩大學派之一。
世界電影創作的發展為前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時代和任務要求創立一種新的電影語言。隨著1908年俄羅斯第一部長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流的自由民》拍攝成功,俄羅斯電影誕生。
俄羅斯電影誕生初期的迅猛發展,為世界電影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俄羅斯電影人就創造了俄羅斯電影的多個第一。1903年,建成了第一個公司,銷售電影器材和影棚;1908年,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1912年,建成第一個攝影棚;1911年—1912年拍攝了世界上最早的立體動畫片;1919年,前蘇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電影學院。
在這一時期,電影成為了一種宣傳手段。20年代初,俄羅斯拍攝的宣傳鼓動電影在戰後建設及生產中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
這一時期的前蘇聯電影在內容上,以紀錄片的形式表現前線戰爭,用故事片的方式再現革命斗爭。如影片《戰艦波將金號》、《母親》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表達革命主題成為了這一時期蘇俄電影的主要特點。
盡管創作題材比較狹隘,但是俄羅斯電影人對電影技術,尤其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發展卻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著名的「庫里肖夫理論」、「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等等都是這一時期提出來的。庫里肖夫效應講究不同的電影鏡頭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含義,單靠剪輯就能創造場景。愛森斯坦則強調節奏、音調蒙太奇。庫里肖夫、維爾托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等電影大師極具實驗性的電影創作使得蒙太奇學派成為了電影理論的一個重要學派。
進入三四十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前蘇聯也從一個農業國家轉變成一個工業化國家。前蘇聯電影界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聲音進入電影,紀錄片《頓巴斯交響曲》、故事片《生路》成為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1935年,前蘇聯召開了全蘇第一次電影創作會議,為電影發現提出了明顯規劃。一批表現生活現實的影片走上銀幕。《一個女性》、《金山》、《大地在渴望》、《事業與人們》無一不「真實的描寫生活的歷史的開放的體系」。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的確立,使得30年代現實主義電影創作進入了高潮。影片《夏伯陽》在現今看來仍具有借鑒意義。電影創作題材不僅限於革命主題,革命斗爭、領袖人物、普通人物、歷史人物等等大大豐富了創作題材。《帶槍的人》、《肖爾斯》、改編自高爾基「三部曲」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列寧在十月》、《女朋友》、《七勇士》這些影片都更具現實意義。這一期間的電影作品多採用現實題材,以敘事為主,手法比較樸素,注重突出人物形象,演員的作用大大提高。
法國電影新浪潮,日本電影新浪潮,香港電影新浪潮,電影新浪潮似乎成為了很多國家電影步入新高度的一個有力階梯。前蘇聯50-60年代,前蘇聯電影在經歷斯大林後期的低谷之後,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形成了新的創作高潮,掀起了前蘇聯電影的新浪潮。
寬松的政策和思想的一些松動為文藝創作發展提供了新的有力條件。首先在文學領域出現「解凍」文學,隨即這股風潮便漫延的電影創作中,電影界出現了「粉飾現實」的電影。這場「解凍」運動從胡齊耶夫和米隆涅爾的《濱河街的春天》開始,電影創作革新運動愈演愈烈。一批從戰爭中歸來的電影導演拍攝的戰爭題材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新的創作力量推動了電影藝術走向變革,形成電影創作新高潮。這一其中的代表作品《雁南飛》、《士兵之歌》、《一個人的遭遇》、《伊萬的童年》、《給初生者以和平》、《我住過的房子》都體現出前蘇聯新浪潮電影導演都上過戰場,參加過戰爭和表現戰爭中的普通人這些特點。
前蘇聯電影的發展,歷經20年代的革命題材,30年代的現實題材,40年代遭遇戰爭,50-60年代的電影新浪潮,進入70-80年代後,社會生活穩定,創作平穩,各種流派,各種類型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題材探索也日漸多樣化。
當代前蘇聯電影流派主要包括:思想電影、散文電影、作者電影。
思想電影又稱為「思考電影」。以米哈伊爾、謝爾蓋為代表人物的導演拍攝出《列寧在1918》、《列寧在巴黎》等電影。
散文電影主要表現當代社會,代表人物胡齊耶夫。散文電影既有散文的風格,又有詩的韻味。散文電影的發展,又從中衍生出「小說電影」和「詩電影」,長篇小說電影代表人物移拉西莫夫。中篇小說電影代表人物舒克申都創作出《有這樣一個小夥子》、《你的父親如兄弟》、《紅莓》等優秀作品。詩電影則以帕拉讓諾夫、阿布拉澤為代表人物,以《被遺忘的祖先的影子》、《祈求》為代表作品。
作者電影以塔爾科夫斯基尤為突出,他的代表作品《太陽系》、《鏡子》、《潛行者》、《懷鄉》、《犧牲》等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個人色彩。
拋開電影流派,當代前蘇聯電影創作的題材主要分為「四大題材」,即戰爭題材、政治題材、生產題材、道德題材。
戰爭題材的影片表現戰爭進程的全景式史詩電影,《解放》、《圍困》、《莫斯科保衛戰》、《他們為祖國而戰》等影片都突出了戰爭題材的影片規模大,事件多,人物多,戰斗場面多的特點。
政治題材和生產題材的電影以影片《外來人》、《獎金》、《伊萬的快艇》等為代表,其中一些作品不免有點應景之嫌。
道德題材的電影則是順應時代的要求。《戀人曲》、《個人問題采訪記》、《莫斯科不相信眼淚》,70年代以來,以「積極因素」為主。同時與之相對應的,又出現了以「批判因素」為主的影片,《辯護詞》、《沒有證人》、《出嫁》等。
「問題片」《秋天的馬拉松》、《個人生活》、《兩個人的車站》等也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
喜劇片在前蘇聯當代電影中得到了新的發展。涌現出《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辦公室的故事》等優秀影片。
如今,電影已成為一種「紀實美學」。回顧蘇俄電影的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蘇俄電影的影像記錄不僅僅是一段段影像,更是一段段歷史。歷史深入到藝術創作中去,深深影響著藝術創作。中國近當代歷史與前蘇聯密不可分,中國電影的意識形態也深受其影響。學習回顧蘇俄歷史,對於把握現今中國電影創作也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世界電影的長廊藝苑奇葩數不勝數,蘇俄電影始終以它獨特的自身魅力為世界電影貢獻出一個又一個精品佳作。

❾ 俄羅斯/前蘇聯有大師級的導演嗎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有很多,以下具體舉例部分,除這些以外蘇聯還有很多大師級的導演和作品。
1.
愛森斯坦:蘇聯電影導演,最早的蒙太奇理論,代表作《戰艦波將金號》
2.
庫里肖夫:蘇聯電影導演、理論家,為蒙太奇理論做出貢獻,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應」
3.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電影導演,代表作《伊凡的童年》
4.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前蘇聯導演、編劇,代表作《雁南飛》
5.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被譽為俄國的斯皮爾伯格,代表作《西伯利亞理發師》

閱讀全文

與研究俄羅斯電影的學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