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的新浪潮是怎麼回事
新浪潮是指六十年代初涌現的一種新型電影,它採用了新的敘事手法與影像處理方式。
六十年代初還在法國掀起一系列前衛運動,沖擊著造形藝術世界。 不過電影藝術家們和藝術家們互相根本不了解,相反地,有幾個著名例子可以為證。一方面讓-呂克.戈達爾一直對繪畫發生興趣,在他著名的電影中直接或間接地把繪畫作為參考,另一方面克里斯蒂昂·博爾坦斯基和達尼埃爾·比朗都在選擇電影藝術家和藝術家生涯之間徘徊了一陣。動態形象(電影、錄像)創作者與靜態形象(繪畫 、攝影)創作者之間緊密聯系起來興起於法國六十年代延續至今。
一系列的"新浪潮"改變著藝術形象(八十年代有作為視覺藝術的攝影"新浪潮",然後是九十年代的錄像"新浪潮",最近又出現數字形象"新浪潮"),它豐富了他們之間的聯系,並使之成為法國當代藝術的核心。因此今天的每一種類型靜態藝術形象(繪畫、攝影、抽象派藝術或形象藝術)都深刻影響著動態藝術形象(錄像、電影)。
本世紀60年代中期,英美科幻小說普遍受到所謂「新浪潮」運動的影響。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二十世紀世界電影史上規模最廣、影響最深、作用最大的電影運動。1959年到1962年的短短4年時間里,百餘位新導演拍出了處女作,而且當年的許多年輕導演後來成為了世界級的電影大師,為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影響波及如六十年代的德國新電影、美國新電影、巴西新電影等等,這場運動被公認為是傳統電影與現代電影的分水嶺。「新浪潮」最直接的影響之一是迫使人們接受了這樣一種觀念:電影的創造活動需要由年輕的電影人進行經常性的革新。
1959年是世人公認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誕生的年份,在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引起轟動的兩部法國影片分別代表著新浪潮運動的兩種傾向:特呂弗的《四百下》代表著「作者電影」傾向,強調導演在電影創作中的主導地位,由於這類導演是出身於《電影手冊》雜志編輯部的影評家,故稱「手冊派」;雷乃的《廣島之戀》代表著「作家電影」傾向,強調電影導演與作家的聯合,由於這類導演居住在巴黎的塞納河左岸,故稱「左岸派」。
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青年電影」反對「爸爸電影」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兒子反對老子的結果。有很多反叛題材。
⑵ 電影都有哪些流派
一
歐洲先鋒派電影
;
德國表現主義
費拉哈蒂
茂瑙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
雷諾阿
讓維果
法國先鋒主義超現實主義
布魯埃爾
前蘇聯蒙太奇流派
艾森斯坦
二
第二次先鋒運動
新現實主義
德
西卡
維斯康蒂
羅西里尼
繼承者現代主義
安東尼奧尼
伯格曼
費里尼
三
第三次電影運動
新浪潮主義
作家電影
阿倫雷諾
作者電影
(左岸派)戈達爾
特呂佛
新浪潮影響下的現代主義電影
法斯賓德
⑶ 編導必知的世界電影主要流派
編導必知的世界電影主要流派
世界電影主要流派為早期的現代主義、蘇聯電影學派、好萊塢商業電影(即類型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電影同其它藝術門類相比是最年輕的藝術。自格里非斯發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後,電影才開始獲得獨立的生命。然而,當時的電影由於受商業化的束縛,並未能在人民心中確立起藝術的地位。因此,在電影問世的前20年裡,並未有什麼流派產生。直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於歐洲的先鋒派電影,才第一次具有了電影流派的意義。所以,在諸多藝術領域中,電影流派是數量少,歷史最短的。
縱觀世界電影史,真正產生了較大影響的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大派系:
1、早期現代主義——歐洲先鋒派電影
2、蘇聯電影學派——詩電影與散文電影
3、好萊塢商業電影——類型電影
4、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5、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電影流派的形成及各流派之間的斗爭與競賽,是電影藝術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我們在電影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方向下,要支持和促進電影藝術家為創立各種不同電影流派所作的努力。與此同時,也應當提出,電影流派本身盡管是一種藝術現象,但也有進步與反動、積極與消極之分。比如電影史上曾出現過的先鋒派電影和近期現代主義流派,就包含著極大的消極成分。對於這些流派,當然不宜作簡單化的否定——這些流派本身也往往是可以一分為二的——對於其中宣揚資本主義腐朽性一面的,我們必須加以批判;而對於其中符合現代審美趣味的電影觀念和電影語言的創新和發展,則應加以借鑒、改造,使之轉化為有益的養料。
歐洲先鋒派電影
歐洲先鋒派電影,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的德國和法國,後期則以法國為中心。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明確意識到電影的藝術潛力,並力圖創造一種藝術電影的重要嘗試。
蘇聯電影學派
蘇聯電影的興起,加速了先鋒派趨向於記錄電影一途。他給予先鋒派以人物和物體應同樣重要的觀念。蘇聯電影的發展和創新是與世界電影的歷史進程緊密相聯的。
好萊塢商業電影
類型電影是美國好萊塢商業電影在自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流派,在30—40年代曾占據世界影壇統治地位。產生類型電影的技術,是大製片企業為確保商業利潤而實行的由製片人專權,強調專業分工、各司其職的傳送帶式影片生產制度。所謂類型電影,就是按照各種不同的標准化模式創作出來的影片。據西方有的專家統計,好萊塢商業影片共有75種類型。但作為藝術流派影響較大的,主要就是喜劇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和歌舞片這樣幾種。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義大利興起了一場具有社會進步意義和藝術創新特徵的`電影運動。一般認為,這一運動從1945到1951年持續了大約6年。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雖然一直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但它並沒有任何統一的、得到新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人物公認的美學綱領。
法國新浪潮電影
法國新聞界把1958年至1959年間突然涌現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競相拍攝影片的熱潮稱之為“新浪潮”。1959年,24名青年人拍成了他們的處女作;1960年,又有43名青年人成為電影導演。這批青年導演被稱為“新浪潮”導演,他們的影片被稱為“新浪潮”電影。後來“新浪潮電影”一詞被廣義地用來指稱在世界各國陸續出現的,特別是由新導演拍攝的敢於打破傳統電影語法的故事片
;⑷ 影視表演基礎知識介紹
影視表演基礎知識介紹
電影表演繼承了戲劇表演中許多適合於電影表演的原則和方法。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講影視表演基礎知識,有志於此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電影的四大片種
(一)故事片 數量最大、社會影響最廣泛
基本特徵:由演員扮演片中人物;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運用蒙太奇思維進行典型化的藝術概括。
(二)紀錄片 嚴格的真實性,不容許弄虛作假和無中生有
(三)科教片 嚴格的、准確的科學性,也講究藝術性
(四)美術片
動畫片、剪紙片、木偶片、折紙片的總稱。
法國人埃米爾 雷諾為動畫片的先驅。
20年代,美國人華爾特 迪斯尼攝制了以米老鼠和唐老鴨為主角的系列動畫片。「萬氏兄弟」是中國動畫片的先驅,1926年 無聲動畫短片《大鬧畫室》
影視藝術的形式要素和藝術手段
空鏡頭:畫面里不出現人物或動物的鏡頭,又叫景物鏡頭。
主觀鏡頭:影片中通過某一人物的視線來觀察、表現對象的鏡頭。這種鏡頭表示的是片中角色的視角,反映他的心理狀態和感情色彩。
客觀鏡頭:用不參與劇情的旁觀或中立的視角拍攝的鏡頭。一部影片中的絕大部分鏡頭都是客觀鏡頭,它擔負著敘述劇情、介紹環境、刻畫人物、烘托氣氛等劇作任務和通過畫面體現風格的藝術表現功能。
影視畫面的造型元素——造型元素包括構圖、光、色。
場面調度——源於法文Mise-en-sence,意為「擺在適當的位置」,或「放在場景中」。最初這個詞只用於舞台劇方面。被引入到電影創作後,是指導演對畫框內事物的安排。
演員調度和鏡頭調度
演員調度和鏡頭調度的完美結合,即是影視的場面調度。
演員調度:導演對演員扮演的人物在劇中的行為、運動方向、所處位置以及演員和演員之間相互交流時產生的動作與位置的變化的調度。
鏡頭調度:即是指攝影機的調度。
聲音
電影的聲音包括人物聲、自然聲、音樂和畫外音。
人聲主要由對話、獨白、旁白組成。
對話是指兩人或者兩人以上相互交流的聲音。
獨白是指畫面中人物單獨說話的聲音。
旁白是指畫面時空以外的人所發出的聲音。
自然聲:我們在自然界能聽到的一切音響,包括風聲、雨聲、流水聲、動物叫聲等。
畫外音:聲源以外的各種聲音。旁白和解說等也是畫外音,在塑造人物、結構時空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電影創作者的重視。
聲與畫的關系
三種主要的關系:聲畫同步、聲畫對位、聲畫分立。
聲畫同步:聲音和畫面相一致,是電影敘述中最常用的一種聲畫關系,它使得電影在藝術表現上產生逼真、自然的效果。
聲畫對位:把按不同節奏發展的聲音和畫面組成統一的銀幕形象,並在這個銀幕形象中相互作用,產生蒙太奇結構。聲畫形象相互作用的方式通常是畫外音;也可以是造成某種對比。
聲畫分立:電影畫面和聲音聲源有一定聯系,但又使之互相分離的一種剪接方式。
蒙太奇
定義:法語montage一詞的音譯,原是構成、裝配的意思,用於電影藝術後,意為剪接、組合。一部電影就是運用蒙太奇的手段按照既定的情節、節奏將單個的鏡頭組合成場面進而形成段落並最終完成的。
美國的格里菲斯是真正使蒙太奇成為藝術手法的大師,被稱作蒙太奇的創始人。
長鏡頭
長鏡頭理論是電影技術、藝術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20世紀50年代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和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等人對長鏡頭作了細致而又深入的研究。
定義:用一個持續時間相當長的鏡頭連續對一個場景、藝術內容進行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
影視的表演藝術
演員的雙重自我——體驗派表演學派——表現派表演學派
電影表演的類型——本色表演-性格表演
世界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
世界電影藝術的形成期(1895-1930)
默片時代
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火車進站》,它成了電影這門藝術的開山鼻祖。
在電影的默片時代,盧米埃爾兄弟、法國藝術家喬治 梅里愛和美國著名導演大衛 格里菲斯等人都分別為電影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盧米埃爾兄弟:客觀再現生活
被稱為「電影之父」。 經典作品:《火車進站》、《水澆園丁》等。
喬治 梅里愛:電影戲劇化先驅
他系統的將戲劇藝術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操作方法如沖突律,服裝、道具、布景、化妝,以及場、景、幕的劃分等成功的運用到電影製作中,使電影故事化、情節化、戲劇化。這是對盧米埃爾電影直接攝錄生活的重要突破。
為了使電影更好地表現生活,他運用了多種攝影技巧和表現方式來獲得特殊的藝術效果。他發明了停機再拍、多次曝光、疊印與合成、搖晃拍攝、快慢動作等特技表現,至今仍在電影創作中使用,對電影語言的發展作出了大量的貢獻。
代表作 《月球旅行記》
大衛 格里菲斯 :電影藝術的奠基人
他在攝影鏡頭和電影蒙太奇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他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藝術導演,被公認為世界電影藝術的奠基人,更被後人稱為°好萊塢技術主義的代表±。
代表作:《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
他在影片中大量運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對比蒙太奇等藝術手法,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著名的「最後一分鍾營救」,至今在電影創作中廣泛應用。
查爾斯 卓別林著名喜劇大師
啞劇表演,強化形體動作語言,設計了大膽而誇張、極富個性的表演。
代表作《摩登時代》、《淘金記》、《舞台生涯》
世界電影的成熟期(1930-1966)
20年代末,美國華納公司拍攝的《爵士歌王》,宣告了有聲電影的誕生,1935年,馬摩里安攝制了第一部電影《浮華世界》。從此,構成電影藝術的三大基本元素畫面、聲音、色彩已經全部具備,電影走向更完美的成熟。
蘇聯蒙太奇學派
在蘇俄電影的廢墟上,愛森斯坦的`不朽傑作《戰艦波將金號》以其全新的革命內容和精湛的藝術形式震動了世界影壇,標志著蘇聯電影學派的興起。
著名的蘇聯電影大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庫里肖夫。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一般認為只有六年的歷史,即從1945——1950.
1945年,羅西里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它的開山之作,宣告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正式誕生。
兩個口號:「還我普通人」、「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
「還我普通人」——新現實主義的核心
主要作品:羅西里尼戰後三部曲《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游擊隊》、《德意志零年》。西卡 《偷自行車的人》、桑蒂斯《羅馬11時》
「把攝像機扛到大街上」——新現實主義的創新
這是在技術上提出的口號。它創立了一種與好萊塢電影相對立的新的電影美學,即紀實主義電影美學,直接啟發了巴贊的長鏡頭電影理論。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電影手冊」派和「作者電影」論
五位核心人員:夏布羅爾、特呂弗、戈達爾、里維特、羅伯爾
「作者電影」理論:要求每部電影都像一部小說、一幅畫一樣,只是一個人的作品。這實際上是導演中心論。
夏布羅爾1958年拍攝的《漂亮的塞爾日》揭開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序幕,特呂弗1959年拍攝的自傳體電影《四百下》奠定了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基礎。
「左岸派」是新浪潮電影的重要流派,以「作者電影」理論為指導。巴黎塞納河畔聚集了一批文學家出身的電影導演,他們被稱為「左岸派」
代表人物:阿倫 雷乃 《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新德國電影運動
從1962年「奧伯豪森宣言」開始,在西德境內掀起的一次要求改變舊德國電影現狀,創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電影藝術運動。這一運動前後延續了20多年,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電影運動。
;⑸ 20世紀50年代末電影新浪潮起源於哪個國家
20世紀50年代末電影新浪潮起源於法國。
法國新浪潮電影指法國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電影製作及創作傾向,其中不少新導演都是《電影手冊》雜志的影評人,包括重要的導演如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勞德·夏布洛爾、雅克·里維特等人,他們大都崇尚個人獨創性,表現出對電影歷史傳統的高度自覺,體現「作者論」的風格主張,不論在主題上或技法上都與傳統電影大相徑庭。代表作如阿侖·雷乃的《廣島之戀》(1959)和戈達爾的《斷了氣》(1960)等。左圖為特呂弗著名影片《祖與占》(朱爾與吉姆)劇照,1991年,中國香港導演吳宇森拍攝了《縱橫四海》向其致敬。
⑹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大貢獻在於什麼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大貢獻在於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
1958年,法國新浪潮電影開始興起,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主要是以表現個性為主的非政治性的電影。
(6)法國新浪潮電影流派又稱為擴展閱讀:
就大環境而言,二戰後制度長期僵化,年輕人理想破滅,人民急需一種新文化,一種打破常規的精神領導思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經濟、政治、美學與社會趨勢的發展,促使新思潮出現。
再加之法國國內社會現狀不容樂觀,社會問題不斷,人民精神空虛,在美國稱之為「垮掉的一代」,在英國則稱之為「憤怒的青年」,在法國則稱為「世紀的痛苦」或者「新浪潮」。
法國新浪潮電影通常可以劃分為三個流派:巴贊《電影手冊》、「新浪潮」電影、「左岸派」電影。其中,「新浪潮」電影提出「作者電影」口號。即「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成為電影的製作者」。
⑺ 新浪潮電影的流派
新浪潮運動的流派,作家作品我們通常意義上劃分為三個部分。
1巴贊(電影評論家)《電影手冊》第一,對新現實主義紀實美學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
第二,提出電影應該表現人的內心生活。(包括離奇,幻想)(與好萊塢電影是用來講故事的有本質的區別)
2 「新浪潮」電影
主張:提出「作者電影」的口號,即「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成為電影的製作者」。
特徵: 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影片在表現方法上,廣泛使用能夠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的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甚至使用違反常規的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統一性的「跳接」、「跳剪」等。還採用一些以人物為對象的使用輕便攝像機完成的跟拍,搶拍以及長焦、變焦、定格、延續、同期錄音等「紀實」手法,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個人傳記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呂弗《四百下》(1958)戈達爾《精疲力竭》(1959)
3 「左岸派」電影
創作特徵:作品大多把人的內心現實與外部現實結合,表現人的內心與現實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輯上採用跳剪,循環剪輯等手法,破壞影片的時空;重視自然音效、台詞和音樂;採用舞台職業演員;攝影講究構圖與布光。電影帶有強烈文學、戲劇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倫雷乃《廣島之戀》(1959)《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高爾比 《長別離》
⑻ 新浪潮電影流派
法國電影「新浪潮」與「左岸派」
來源:http://ent.cn.tom.com 作者: 2004-03-22 16:48:54
1958年,當克羅德·夏布洛爾的影片《漂亮的塞爾其》和讓·魯什的影片《我這個黑人》等,一批較新穎的影片紛紛出現在法國銀幕上的時候,法國《快報》周刊的專欄支記者法朗索瓦茲·吉魯,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這個名詞來談論當時的法國電影。這些由不知名的年輕人製作的影片,打破了以導演資歷為基礎的製片方法,帶給法國電影一種清新的氣息。這時幾乎所有第一次參加拍片的人都被戴上了「新浪潮」的帽子。就連阿侖·雷及拍攝的《廣島之戀》也被算作了「新浪潮」的影片。1959年,特呂弗拍攝的《胡作非為》獲得了雖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從此確立了新人的地位。從1958年一1962年的5年間,大約有200多新人拍出了他們的處女作。真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洶涌潮流沖擊面來,鋪天蓋地勢不可擋。它創造了法國電影史、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奇跡。同時,不僅改變了法國電影的面貌。也改變了世界電影的面貌 .1962年《電影手冊》雜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這一名詞「新浪潮」作為一次電影運動(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三次電影運動)被載人史冊。
然而,由這么多積極熱心的人參與到這場運動中來,肯定會形成一種混雜的創新,即相異的追求,不同風格的創新。既然匯合成一股「浪潮」,就必須有其共同的東西,這共同的東西就是,他們一致地反對當時流行的所謂「優質電影」。這種「優質電影」實際上是一種被大眾興趣所左右的,按照陳規俗套製作的商業影片。面對這一時期的電影新人們則是要以一種藝術趣味來替代商業趣味。他們聲勢浩大的奮起推翻和打碎舊存的製片秩序。這一次運動對商業電影的確形成了極強烈的沖擊。所謂「新浪潮」,可貴之處關鍵在於「浪潮」二個宇。綜觀世界電影史,從未見過有像這樣一次,有這么多的人共同參與到一場電影革新運動中來。然而,有著共同的敵人並不能說明有著共同的美學觀念和美學追求。因此,這里大致分為兩部分進行分析和研究。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二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與「左岸派」的大致比較
1.從他們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製作者大都是巴贊創辦的《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員,他們是些影迷,由到電影俱樂部中看影片、在雜志上寫評論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壇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將們: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里維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製作者們則是聚集在塞納河左岸「門階出版社」這一左翼作家團體的周圍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羅伯—格里葉等;有戲劇家雷乃、亨利·高爾比;有記者阿爾芒·卡蒂;有攝影師阿涅斯·瓦爾達等。而真正搞電影的只有克里斯,馬克一人。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講,「左岸派」導演的文化修養要比「新浪潮」導演高。
2,從時間上看:『『新浪潮」運動始於50年代末期,以1958年為誕生的日期。而「左岸派」電影導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導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瓦爾達也於1954年就開始拍攝影片了。
3.在年齡上著:1958年「新浪潮」的幾個代表人物還都是年輕的小夥子:特呂弗和路易,馬勒是26歲,戈達爾和夏布洛爾是28歲。而「左岸派」的導演們在1958年大多數已經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葉是36歲,高爾比和馬克是37歲,杜拉是44歲。他們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來人,有的當過游擊隊員,有的被捕過、流放過,死裡逃生。僅這一條,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導演的經歷與閱歷比「新浪潮」導演要豐富、復雜,他們對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感觸和理解。
4.從影片主題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作者電影較多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而作家電影則較多採用「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甚至混亂地採用人稱來敘事;作者電影有一種真實誠懇的風格。而作家電影卻有著強烈的文學、戲劇色彩,藝術的假定性也遠遠超過了「新浪潮」電影。
5.從拍攝地點的選擇上看;由於「新浪潮」電影從來不去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不具有社會性主題和政治性主題。因此,所選擇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動范圍總在這個大城市中進行;同樣基於影片主題的不同,「左岸派」導演們拍攝的地點也極為廣泛,足跡遍及蘇聯、日本、朝鮮及歐洲各地。他們是些跨越國界的人,他們的目標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從美學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電影感興趣的則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在頭腦中創造的生活遠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他們向內心生活靠攏,向著一種新的真實深入。
7.從製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導演們以一種潦草的、半即興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短,一年有時能夠拍攝好幾部影片;而「左岸派」導演卻是以仔細琢磨的方式拍攝電影,因此製作周期也比較長,常常是好幾年才拍攝完成一部影片。
8.從影片通過檢查方面看:「新浪潮」電影由於內容簡單,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順利地通過放映(除戈達爾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電影由於背景比較復雜,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煩。比如:雷乃和馬克拍攝的《雕像也會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長達12年之久。雷乃《廣島之戀》原定參加戛納電影節正式比賽,結果中途被撤下來,只獲得一個評論獎。馬克拍攝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寫罷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見》(1967年)也遭受到同樣的命運。藝術家採取鮮明的立場直接干預生活,把赤裸裸的社會現狀搬上銀幕,觸發觀眾的情感與選擇,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國電影中尚不多見。「左岸派」電影是對商業電影的一次強有力的沖擊。從這個意義上講,「左岸派」導演的作家電影是法國五、六十年代「先鋒派」。
⑼ 世界電影流派的劃分
1,第三電影
第三電影Third Cinema。泛指第三世界電影工作者所製作的反帝、反殖民與反種族歧視、反剝削壓迫等主題的電影。其具體主張由古巴導演費南多.索拉納斯與奧大維.傑提諾在1970年代初期合寫的《邁向第三世界電影》(Toward a Third Cinama)一文。
2,巴西新電影
巴西新電影Cinema Novo。指巴西在1960年代興起的新電影運動,特色是以低成本的方式,創造有地方色彩的電影文化,以掙脫外來,尤其是北美電影文化的主導形式。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現實的觀點較為犀利,美學原創力亦非常豐富。
3,德國新電影
德國新電影New German Cinema。1960年代初出現在西德的一次旨在振興德國電影的運動。1950年代西德隨著經濟的復甦電影亦蓬勃發展,
但內容逃避現實,貧乏單調,1950年代末到1960黏代初電影業陷入低潮,連國際影展的參加資格也沒有,受到當時法國與英國等國家新電影的影響,便產生了德國新電影。
4,直接電影
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指以寫實主義電影風格拍成的紀錄片,和真實電影的攝制有許多共通處,如以真實人物及事件為素材,客觀紀實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敘述等。
5,意象派電影
意象派電影 Imagist film。運用一系列相關的意象,以製造一種氣氛,或創造一種抽象概念的電影。意象派電影工作者企圖利用有關性質的視覺和聽覺細節,使鏡頭與聲音的累積,為一個場景或整部影片帶來更大的意義,而不需用直接陳述的方式。
⑽ 什麼是「新浪潮」電影
「新浪潮」電影產生於1958年的法國。當時,有一批青年編輯人員,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他們所拍的影片以表現個性為主,以非政治性為題材。刻意描繪現代都市人的處境、心理、愛情與性關系,與傳統影片不同之處在於充滿了主觀性與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