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多的話有懸賞哦~)推薦一些各國的經典電影~
《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2003)
《上帝之城》City of God (2002)
《對她說》Talk to Her (2002)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2003)
《坎大哈》Kandahar (2001)
《尤里西斯的凝視》Ulysses' Gaze (1995)
《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
《醉拳Ⅱ》Drunken Master Ⅱ (1994)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1994)
《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3)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
《里歐洛》Léolo (1992)
《殺無赦》Unforgiven (1992)
《好傢伙》Goodfellas (1990)
《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 (1990)
《十誡》The Decalogue (1989)
《拿雅堪》Nayakan (1987)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
《蒼蠅》The Fly (1986)
《歌唱神探》The Singing Detective (1986)
《夢想巴西》Brazil (1985)
《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
《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我的美國舅舅》Mon oncle d'Amérique (1980)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1980)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 (1975)
《唐人街》Chinatown (1974)
《晝與夜》Day for Night (1973)
《教父,Ⅰ和Ⅱ》The Godfather,Parts Ⅰ and Ⅱ (1972,1974)
《天譴》Aguirre:the Wrath of God (1972)
《資產階級謹慎的魅力》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
《俠女》A Touch of Zen (1971)
《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1967)
《穆謝特》Mouchette (1967)
《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6)
《黃昏三鏢客》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假面》Persona (1966)
《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 (1964)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 (1964)
《謎中謎》Charade (1963)
《八部半》8 1/2 (1963)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保鏢》Yojimbo (1961)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
《四百下》The 400 Blows (1959)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
《詩人悲歌》Pyaasa (1957)
《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
《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
《大路之歌》The Apu Trilogy (1955,1956,1959)
《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1953)
《雨月物語》Ugetsu (1953)
《生之欲》Ikiru (1952)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風燭淚》Umberto D (1952)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孤獨之地》In A Lonely Place (1950)
《仁心與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
《白熱殺機》White Heat (1949)
《漩渦之外》Out of the Past (1947)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人計》Notorious (1946)
《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 (1945)
《繞道》Detour (1945)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
《青春樂》Meet Me in St. Louis (1944)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
《淑女伊芙》The Lady Eve (1941)
《女友禮拜五》His Girl Friday (1940)
《木偶奇遇記》Pinocchio (1940)
《街角小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
《妮諾契卡》Ninotchka (1939)
《奧林匹亞》Olympia,Parts 1 and 2 (1938)
《春閨風月》The Awful Truth (1937)
《茶花女》Camille (1936)
《蘭基先生的罪行》The Crime of Monsieur Lange (1936)
《孔雀夫人》Dodsworth (1936)
《歡樂時光》Swing Time (1936)
《弗蘭肯斯坦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禮物》It's A Gift (1934)
《娃娃臉》Baby Face (1933)
《金剛》King Kong (1933)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
《帶攝影機的 人》The Man With a Camera (1929)
《群眾》The Crowd (1928)
《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 (1928)
《大都會》Metropolis (1927)
《日出》Sunrise (1927)
《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Jr. (1924)
(林凡)《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2003)
《上帝之城》City of God (2002)
《對她說》Talk to Her (2002)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2003)
《坎大哈》Kandahar (2001)
《尤里西斯的凝視》Ulysses' Gaze (1995)
《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
《醉拳Ⅱ》Drunken Master Ⅱ (1994)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1994)
《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3)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
《里歐洛》Léolo (1992)
《殺無赦》Unforgiven (1992)
《好傢伙》Goodfellas (1990)
《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 (1990)
《十誡》The Decalogue (1989)
《拿雅堪》Nayakan (1987)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
《蒼蠅》The Fly (1986)
《歌唱神探》The Singing Detective (1986)
《夢想巴西》Brazil (1985)
《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
《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我的美國舅舅》Mon oncle d'Amérique (1980)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1980)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 (1975)
《唐人街》Chinatown (1974)
《晝與夜》Day for Night (1973)
《教父,Ⅰ和Ⅱ》The Godfather,Parts Ⅰ and Ⅱ (1972,1974)
《天譴》Aguirre:the Wrath of God (1972)
《資產階級謹慎的魅力》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
《俠女》A Touch of Zen (1971)
《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1967)
《穆謝特》Mouchette (1967)
《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6)
《黃昏三鏢客》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假面》Persona (1966)
《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 (1964)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 (1964)
《謎中謎》Charade (1963)
《八部半》8 1/2 (1963)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保鏢》Yojimbo (1961)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
《四百下》The 400 Blows (1959)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
《詩人悲歌》Pyaasa (1957)
《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
《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
《大路之歌》The Apu Trilogy (1955,1956,1959)
《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1953)
《雨月物語》Ugetsu (1953)
《生之欲》Ikiru (1952)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風燭淚》Umberto D (1952)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孤獨之地》In A Lonely Place (1950)
《仁心與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
《白熱殺機》White Heat (1949)
《漩渦之外》Out of the Past (1947)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人計》Notorious (1946)
《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 (1945)
《繞道》Detour (1945)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
《青春樂》Meet Me in St. Louis (1944)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
《淑女伊芙》The Lady Eve (1941)
《女友禮拜五》His Girl Friday (1940)
《木偶奇遇記》Pinocchio (1940)
《街角小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
《妮諾契卡》Ninotchka (1939)
《奧林匹亞》Olympia,Parts 1 and 2 (1938)
《春閨風月》The Awful Truth (1937)
《茶花女》Camille (1936)
《蘭基先生的罪行》The Crime of Monsieur Lange (1936)
《孔雀夫人》Dodsworth (1936)
《歡樂時光》Swing Time (1936)
《弗蘭肯斯坦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禮物》It's A Gift (1934)
《娃娃臉》Baby Face (1933)
《金剛》King Kong (1933)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
《帶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a Camera (1929)
《群眾》The Crowd (1928)
《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 (1928)
《大都會》Metropolis (1927)
《日出》Sunrise (1927)
《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Jr. (1924)
『貳』 請推薦幾部好電影謝謝
恐怖片:死神來了1、2好,3就是垃圾了……(個人意見)
你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呢,哪個類型的?
『叄』 《娃娃臉 第二季》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娃娃臉 第二季》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y2qPcD9V7rExIH9J148Cw
『肆』 尋一部世界上最恐怖的電影
德州電鋸殺人狂
應該是很恐怖了
不過我看你說的 咒怨 午夜凶鈴
應該沒什麼感覺
還有幾部據說是很恐怖的
我個人不敢看
靈動:鬼影實錄
一 《閃靈》(The Shning)
導演:庫布里克
最早拍攝時間:1980年R
入選理由:
看恐怖片,越看得多就越覺得不可怕。即使是恐怖片經典之作《驅魔人》,看得多了也會麻木,再也不會害怕。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閃靈》就是越看越令人感到可怕。
該片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影片的處理技術都堪稱一流。
二 《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導演:喬治 羅米羅
最早拍攝時間:1968年
入選理由:
本片是現代恐怖片的轉折點,導演羅米羅以數目眾多的死屍來嚇人。這是首部塑造黑人英雄的恐怖片。
三 《大白鯊》(Jaws)
導演:斯皮爾伯格
最早拍攝時間:1975年
如選理由:
這部影片還是拍攝技巧和演員的演技讓人折服。不過,這一切在加上斯皮爾伯格的獨特魅力,事情當然就不一樣了。
四 《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
導演:強 卡朋特
最早拍攝時間:1978年
如選理由:
導演強 卡朋特成功的利用闊銀幕構圖營造才廣闊的空間,使人感到這個空間之中會有思念東西突然顯現。更嚇人的是有些東西在觀眾不留意的地方猛然跳出來
五 《慘無人道》(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
導演:托比 胡柏i
最早拍攝時間:1974年
入選理由:
本片是根據變態殺人狂Ed Gein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不過只有很少的血腥鏡頭-
六 《驅人魔》(The Exorcist)
導演:威廉 佛烈金z
最早拍攝時間:1973年
入選理由:B
給人巨大的想像空間是該片入選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座賣率。這是一個以小女孩被惡魔附體為題材的電影。除了一些令人驚嘆的特技鏡頭(如連人帶床浮起等),這個小女孩運用粗俗及她的性別不相稱的方式說話,令人感到她因惡魔上身而成為了另一個人
七 《異行》(Alien)
導演:里德雷 斯科特
最早拍攝時間:1979年
入選理由:
故事是太空船上出現可怕的太空生物。導演斯科特緩慢而且細心地營造才恐怖氣氛
八 《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導演:韋斯 卡文
最早拍攝時間:1984年
入選理由:
導演卡文以創新的手法塑造了令小孩子們害怕的妖怪Freddy Kruger
九 《血光鬼影奪命刀》(Do not LookNow)
導演:尼古拉斯 洛9A
最早拍攝時間:1973年
入選理由
唐納德 蘇瑟蘭及朱莉 克里斯蒂在這部超自然的恐怖片中有優秀的表現。本片亦有效營造緊張氣氛而聞名。
十 《鳥》(The Birds).
導演:希區柯克
最早拍攝時間:1963年
入選理由
這是希區柯克最恐怖的電影。他精心營造的恐怖氣氛令人折服。
1、《驚魂記》(1960)
希契科克的著名影片《驚魂記》(Psycho)可說是恐怖驚悚片的代表作,在1960年的當時,這部影片可謂好萊塢最暴力最**的電
影,但我們從來沒有看到刀子殺人的場面,而是用純熟的電影技巧,如主觀鏡頭和斷斷續續的剪接方法,讓觀眾見到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從而體驗前所未有的恐怖氣氛。再加上恐怖的配聲和配樂,結果讓當年很多觀眾被片中的變態殺手和那場膾炙人口的浴室殺人戲嚇得
不敢一個人洗澡。《驚魂記》被美國電影機構選為最重要的一百部美國片之一。故事是說瑪莉蓮是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上班女郎,一
時沖動之下捲款逃離小鎮,她決定和情人山姆到加州重新生活。當她開車逃離小鎮後,夜色暗了下來,而且下起傾盆大雨,於是她只好
開下高速公路,長途駕車的勞累加上捲款而逃的壓力,讓她幾乎精神崩潰,於是她決定在路旁的貝茲汽車旅館休息一晚,在瑪麗蓮吃完
晚餐回到房間准備洗澡時,一個離奇恐怖的故事即將發生……
2、《七宗罪》
《七宗罪》(Seven,1995)繼承了心理驚悚片精華,更以哲學的角度剖析罪案與罪犯心理,把以思考取代動作的類型電影發揚光大
。大衛芬奇為影片營造了一個可怖的地獄氛圍:陰森詭秘的罪案現場和驚心恐怖的屍體慘狀,陰冷潮濕的橫街窄巷和匪夷所思的表情獨
白。而抽絲剝繭式的劇力推進和線索解疑,把籠罩觀眾頭頂多時的疑團一掃而光,但同時留給他們的卻是沉重心情和反思病症的折磨。
故事是說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還有一周就退休了。這時,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大衛。大衛對威廉辦案
的方式很不以為然。他們接到了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可他們又沒有發現什麼線索。這時另一起案子發生了,律
師格特被殺害。在現場的地板上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威廉若有所思。他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
暴食。他根據《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認為,還會有新的罪案發生…
…
3、《驅魔人》(1973)
時隔30年,《驅魔人》(The Exorcist)仍然是最恐怖的恐怖電影。片中小玲達·布萊爾被惡魔附身後的種種異行實在是拍得空前
絕後,那些綠色黏液、180度旋轉頭、蜘蛛爬、還有種種邪異的行為營造出了一部最駭人的電影。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威廉·弗萊德
金關於佔有和信仰的恐怖傳奇:女演員克麗絲與她十二歲的女兒阿麗來到華盛頓作訪問演出,阿麗她忽而在空中飄浮,忽而變得力大無
比,怪事層出不窮。醫生與心理專家對此束手無策,無奈之下克麗絲向喬治敦大學的戴神父求助。戴神父說阿麗是被惡靈附體。這部影
片於1973年在全美公映,在第二年獲得10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獲得2項大獎以及4項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大獎等。此後這部電影多
次被翻拍,票房一直不錯。
4、《過失》(2002)
《過失》(Frailty)是一個關於信仰、原罪和人心中善惡難辨的天性的故事。一個令人不安的主題,伴以天才的故事敘述,使之成
為一部結構緊湊的心理恐怖片。片名「Frailty」暗示了人類對外界事物感知能力的脆弱性。電影完美的將恐怖與神秘結合在一起,情節
絲絲入扣,扣人心弦,而最後一刻劇情的急轉直下,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雖然是一部恐怖片,但本片卻不是通過極力渲染血腥暴
力來贏得觀眾,它具有一種間接的暗示之美,觀眾與其說是被恐怖的場面所撼,還不如說是被自己的想像力所嚇倒。故事是說FBI探員韋
斯利被指派調查德州臭名昭著的「上帝之手」系列謀殺案。在調查過程中,突然有一天,一個自稱芬頓·梅科斯(馬修·麥康納)的陌生
男人走進他的辦公室,聲稱自己知道這個警方搜尋已久的連環殺手的真正身份。在韋斯利還在對此人的身份與目的報以懷疑的時候,芬
頓還透露了一個更令人震驚的事實:那個殺手正是自己的兄弟亞當。而亞當在完成他的謀殺之後,也自殺身亡。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芬頓此行的目的不僅僅是揭穿殺手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他要進一步披露一個漫長而復雜的故事,一個殺手心中潛藏的真正動機。但無
論如何,這場瘋狂的行動對於梅科斯兄弟的影響是深刻的。少年時的經歷培養了他們對善惡的極端想法,預示了他們未來不可預知的命
運……
5、《閃靈》(1980)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深刻發掘了瘋狂、記憶以及一個家庭的毀滅。在此影片中,大師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再度出擊,所營造的那種恐怖深入骨髓,令你完全無法自拔。盡管這部影片沒有引起預期的震撼,但仍是庫布里克最為成功的一
部作品。庫布里克帶著我們大家進行了一場顛簸離奇的旅行,進入了一個小說家(由傑克·尼可爾森飾演)瘋狂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和
他的妻子兒子居住的空曠荒蕪,被大雪所困的旅店,那圍繞在旅店四周沉重怪誕的寂靜使觀眾頗有患了幽閉恐怖症般的迷惘悵然。為了
更加淋漓盡致的刻畫劇情,庫布里克無情的將一個外表斯文的男子墮落成一個禽獸般的野蠻人。當他徹底瘋掉後,他用斧頭劈著受驚嚇
的妻子和有精神病的兒子。
6、《德州鏈鋸殺人狂》(1974)
《德州鏈鋸殺人狂》(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於1974年在美國上映,製作費超低,票房收入卻有三千多萬美元,而且帶
起了Dead Teenager Film風潮,影響力至今仍未消退。電影有多個續集及重拍版,以1974年的首集才稱得上極品。在影片中,皮臉人手
持電鋸,帶著死去男演員的臉皮出現在女主角前,周圍羽毛飛揚,再加一個慢鏡,確實讓人記憶深刻。本片鏡頭的運動尤其出色,剪接
更是鬼斧神功,一幕女主角眼部特寫的連環剪接,將女主角的驚慌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殺人不見血,全靠構圖去令觀眾意會的安排,
恐怖感絲亳沒有減低。其中一場戲殺人狂將女角活生生掛上屠房鐵鉤上,女角在鉤上邊尖叫邊掙扎,同時看著朋友被支解,便拍得相當
聰明,看到支解過程的不是觀眾而是女角,觀眾是透過女角的反應而感到恐懼,亳不血腥但又極度恐怖。
7、《繼父》(1987)
《繼父》(The Stepfather)是特里·奧奇恩的恐怖片代表作。故事是說一名企圖追求完美家庭生活的中年男子,在殺人之後用假
身份到別的城鎮娶了一名寡婦,他表面上的溫文有禮形象得到新太太的喜愛,但女兒卻發現了繼父神經不正常的種種跡象,令他非常失
望,因此再度引致新的大屠殺,殺死了妻女之後出走,尋找另一所白色籬笆房子,漂亮妻子和可愛孩子的家庭。《繼父》終究是說一個
人的心理崩潰,導致他不能實現「美國人夢想」的理想生活。發行後第二年,此片就重拍了。
8、《時空攔截》(1990)
《時空攔截》(Jacob's ladder)是情慾大導演安德里亞·林恩(《致命吸引力》、《出軌》)轉變風格的代表作。本片呈現一種亦
真亦幻的恐怖經驗,分不清楚究竟是在夢中或是現實?讓人有種熟悉卻又陌生的錯覺。影片介於邏輯與抽象之間,有種捉摸不定的調性
。故事描述一名從越戰生還返家的軍人(提姆·羅賓斯),發現自己出現了精神問題的後遺症,常出現被追殺的幻覺,每當生死交關時刻
,他會在另一個時空活回來,回想著之前發生的噩夢遭遇,然而隨即他又被現實世界中喚醒,所以他彷彿活在兩個世界般,難以確定孰
真孰假?或許兩者都是假的?可能根本沒醒來過?
9、《馬丁》(1977)
《馬丁》(Martin)可能是過去30年來一部最好但最不出名的吸血鬼影片。這是羅梅羅自己最滿意的一部作品。他並沒有走大部分
吸血鬼片的套路,而是充滿人性化的描寫了一個關於自我的故事,而且沒有給明主角的真正身份,採用了開放性的手法使影片充滿誘惑
,不僅重新演繹了「諾斯菲拉圖」,更暗含了年輕一代對自我的迷失,以及對宗教信仰的嘲諷,使影片的藝術性有一定的提升。片中主
人公馬丁對鮮血的渴望不過是他自己的幻想臆造出來的假象,所以他並不是真的吸血鬼。他得用葯迷昏別人而不是用眼睛把別人催眠,
他沒有獠牙所以只能用剃刀來刺破別人的動脈。
10、《千瘡百孔》(2007)
榮膺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威廉·弗萊德金炮製的史上恐怖至尊《驅魔人》之後35年,於2007年又打造一部冷酷無情、令人瘋狂的恐怖
片《千瘡百孔》(Bug)。故事是說俄克拉荷馬州一間破敗的汽車旅館內,住著沉默單身的女服務員艾格尼絲(艾什莉·賈德)。艾格尼
絲有著悲慘的過去,因此她不敢和太多人接觸,除了在簡陋的酒館幫同性戀好友R.C.(琳恩·柯林斯)照料生意之外,就老是活在恐懼
之中--害怕她虐人成性、在監獄里蹲了兩年、最近被假釋的前夫傑瑞(小哈利·康尼克)終又找上門來。戰戰兢兢的日子一天又一天在
過去……
『伍』 有誰知道babyface詳細資料
中文名:娃娃臉
英文名:BABYFACE
性 別:男
生 日:1959年4月10日
星 座:牡羊座
本名:Kenneth Edmonds
最暢銷的單曲:「When Can I See You」 1994年
最暢銷的專輯:「For The Cool In You 」1993年
葛萊美獎獲獎次數:10次
集超級金曲詞曲作者、製作人與歌手三種身份的巨星Babyface,本名 Kenneth Edmonds,於1989年出版了首張個人專輯「Tender Lover」,專輯銷售達二百萬張的佳績,迅速地擠入巨星行列。Babyface除了是位優秀的歌者外,更一直是 Whitney Houston, Paula Abl,等當紅藝人所頻於熱情邀攬、合作的流行冠軍金曲製造者,且其中有25首更是全美排行榜首之作,包括了他在1992年為BOYZ II MEN所譜寫的電影『花大少闖情關 Boomerang』主題曲 End Of The Road,此曲不僅為該團一舉撞開了成功之路,成為Billboard 排行榜的13周冠軍白金單曲,創下排行紀錄外,據估計,Babyface本人與其作品共已獲得九座葛萊美音樂獎的肯定與榮耀。此流行榜#4名作「When Can I See You」這首旋律美麗的民謠靈魂抒情曲,已擁有超過50萬張的銷售紀錄,並成為 Babyface 流行榜上排行名次最高的金唱片單曲。
至今為止,仍然沒有哪一個音樂人能做出像他這般輝煌的業績。他曾多次獲得格萊美獎,製作了一百多首暢銷單曲,其中大多數登上R&B和流行排行榜前十名。自八十年代中期開始,Babyface 開始推出個人專輯。從1989年的《Tender Lover》開始走紅,專輯賣出200多萬張。1993年的《For the Cool in You》獲得白金唱片,成為該年度最佳節奏與布魯斯專輯。1995年,Babyface達到事業的頂峰。他為 BoyzⅡMen 的新專輯製作了多首作品,為 Madonna 的新專輯製作了熱門單曲《Take A Bow》,而由 Whitney Houston 出演的《Waiting to Exhale》的電影原聲專輯則成了 Babyface 的個人作品集,其中的歌曲大多出自他一人手筆。整個九十年代,Babyface 始終是 R&B/Pop 音樂最傑出的製作人,他以歌手、演奏者、詞曲作者和製作人的多重身份開創了主流音樂的一個新時代,也建立了他自己的音樂王國。
流行音樂界最炙手可熱的天王詞曲創作與製作人兼歌手Babyface ,其在短短的數年內,便已為自己與其他藝人共造就了115首流行與 R&B榜的暢銷曲,其中含括了115首R&B 榜Top 10、50首流行榜Top 10 ,以及16首的流行榜冠軍曲,同時,他亦已贏得了九座葛萊美音樂獎 的肯定與榮耀。
在與Babyface所合作過的藝人名單中,雖觸目所及的盡是些樂壇最赫赫有名的頂尖人物,包括了Michael Jackson,Mariah Carey, Celine Dion,Whitney Houston,Madonna,Boyz II Men,Eric Clapton 以及Toni Braxton等,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當紅藝人團體是由他一手所捧紅的,這些原就具備潛力與實力的藝人們,有些是初出茅廬毫無背景可言(如:TLC,Jon. B,Pebbles,Toni Braxton、Karyn White, Paula Abl ,以及Babyface兄長所組的樂團 After 7 )、或是面臨瓶頸轉型的關鍵時機(如:Whitney Houston,SheenaEaston TheWhispers)、或是脫隊自立門戶之初變數難料(如:Bobby Brown, Johnny Gill),卻都因受到Babyface賞識,經由他參與專輯作品的創作、製作或兩者兼具,且在他的金字招牌背書與力薦下,一舉成名為樂壇的新生代巨星或穩下其既有之江山!截至1996年,他所經手過的單曲與專輯在全球銷售已分別創下了2600萬與7200萬張的驚人紀錄了,就連專業音樂雜志界的龍頭老大"滾石雜志"都尊稱他為"音樂界最具可能性的最佳詞曲作家兼製作人"!
本名為Kenneth Edmonds的Babyface,1959年4月10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那州的首府Indianapolis市,是家中的六兄弟之一。Babyface在六年級時首次有了表演經驗,是參與他兄長Melvin的樂團在高中舞會上的演出,七年級時譜寫出他生平的第一首歌曲,之後又陸續加入好些 個校際R&B樂團擔任主唱與吉他手(現今的他亦精擅於鍵盤樂器),在升上高中前,Babyface便已開始在中西部各地的俱樂部以及飯店大廳內做表演。
1979年,Babyface組了一支放克搖滾樂團Manchild,並正式展開他 的職業音樂生涯。Manchild在Chi-Sound旗下共錄制了兩張專輯,口碑不惡。
1981年,一個Babyface生命轉折點出現的年份。當Babyface在Michigan 飯店大廳表演的期間,接到了一通邀約的電話,請他加入一個來自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名叫The Deele的樂團,因而與該團的鼓手及詞曲作家 Antonio "L.A." Reid結識,兩人一拍即合,自此成為密友及工作夥伴。 「打從一開始,我倆的個性就達到完全的互補與相容。」Babyface回憶道。 「我本身是個安靜的人,而L.A.則十分躍」Babyface與L.A.兩人共同擔負起為The Deele 譜詞、填曲並規劃音樂生涯的重責大任,並開始參與製作方面的工作(雖然那時他們對製作一事尚懵懵懂懂),音樂才華得以初次盡情展現。另外一提的是,「Babyface」這個別號,亦是在那期間內由另一位俄亥俄州的樂手Bootsy Collins,率先此別名來(稱有著稚嫩面容的他),並自此一直沿用下來。
1983年,The Deele這支六人樂團與 Solar 唱片公司簽約,並發表了 他們的首張專輯《Street Beat 》,並在1984年間締造了兩首排行名曲 「Body Talk」「Just My Luck」。1985年,他們又成功地出版了他們自 行擔任製作《Material Thangz 》專輯,不過真正讓他們在音樂版圖中占 下一席之地,則是起於1987年的專輯《Eyes Of A Stranger》。
《Eyes Of A Stranger》這張專輯不僅成為The Deele排行最高的專輯 ,由Babyface所譜寫並在橋段部份獻聲的單曲「Two Occasions」,更在 1988年間成為Billboard流行榜Top 10、R&B榜#4的經典名曲。許多人也許不知道,曾獲葛萊美"節奏藍調最佳男歌手"獎項的Babyface,在加入The Deele樂團早期,並不認為自己能做個襯職的歌手,所以在The Deele的首張專輯中,他並未參與演唱,直到在第二張專輯中,演唱了自己所創作的 歌曲"Sweet November"之後,想法才隨之改變,甚至開始有了出個人專輯 的想法。Babyface的個人處女作"Lovers",同樣是發表於1987年初,很快即受到全美各大電台的好評,個人知名度亦由此開啟。
雖然忙著樂團與個人的發展,Babyface在這期間仍持續地與L.A. Reid 以及稍後的Daryl Simmons合作,為其他藝人量身打造麯子與製作專輯。 這個音樂小組最先的成功作品,是為The Whispers所打造的流行榜#7及R&B 榜冠軍的單曲「Rock Steady」,且自此之後,即不斷地為各藝人團體所爭相邀請跨刀,而排行榜上亦不斷出現他們的作品,且不只一次可看到兩人為不同的藝人所作的歌曲同時出現在Top 10內!
1989年,Babyface的個人第二張專輯《Tender Lover》發行。《Tender Lover》 專輯陸續產生了「It's No Crime 」「Tender Lover」「Whip Appeal 」 「My Kind A Girl」等四首排行榜Top 3 暢銷單曲,使得專輯銷售隨之突破兩百萬張,更將Babyface推上了天王巨星的行列。
雖然由於個人事業的繁忙,而使得Babyface不得不離開The Deele,但他與L.A.的合作卻並不因此受限,兩人甚至成立了一個名為Laface的唱片公司,因為他認為個人的歌唱生涯與和L.A.搭檔創作,是兩件不相沖突的 事,而兩者皆能兼顧並有很好的成績,更是他引以自豪的!做為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領導廠牌Arista唱片公司的分支機構的Laface唱片公司,不僅迅速地成為當地居首位的廠牌,更相繼於1992,1993,1994創造了TLC的三百萬張白金專輯《Oooooh...On The TLC Tip》,Toni Braxton的流行與節奏藍調雙料冠軍同名專輯,以及TLC的八百萬張超白金專輯 「Crazysexycool」,為流行與黑人音樂界引進了一股旺盛的新勢力!
1991年, 唱片公司為Babyface 推出了一張名為《A Closer Look 》的 精選專輯,依然不負期望地成為雙白金專輯,輯中收錄了他多首成名力作 ,其中尚有一首與Karyh White 共同詮釋的抒情佳作「Love Saw It 」, 和與靈魂女歌手Pebbles 合唱的情歌「Love Makes Things Happen」。
1992年,是Babyface極為成功且豐收的一年,由他為Boyz II Men所寫及製作的曲子「End Of The Road」,不僅破紀錄地蟬連Billboard單曲 榜冠軍13周,成為最暢銷的單曲之一外,更為他贏得了葛萊美"最佳R&B歌 曲"(與L.A.,Daryl Simmons分享)"最佳專輯製作人"(與L.A.分享)等獎項。無獨有偶地,Babyface為Boyz II Men製作譜寫的1994年暢銷單曲 「I'll Make Love To You」,亦再次打破其在1992年甫創下的新紀錄, 成為Billboard流行榜14周冠軍曲,並再度於1995年榮獲葛萊美"最佳R&B 歌曲"殊榮,此外BMI Award也頒發了"最佳歌曲"獎座給他,使他所收集到 的BMI 獎座數量已超過了40座!
1993年8月,Babyface出版了他的第三張錄音室個人專輯 《For The Cool In You》。該輯共推出了四首Top 10暢銷曲,分別是R&B榜 冠軍曲「For The Cool In You」、兩首R&B榜Top 10作品「Never Keeping Secrets」「And Our Feelings」以及流行榜#4名作「When Can I See You」 。「When Can I See You」這首旋律美麗的民謠靈魂抒情曲,已擁有超過50萬張的銷售紀錄,並成為Babyface流行榜上排行名次最高的金唱片單曲 。截至1994年11月的統計,《For The Cool In You》專輯已在全美銷售超過兩百萬張,獲雙白金榮耀。
同樣是在1993年間,,Babyface亦以雷霆萬鉅的姿態挖掘了女歌手 Toni Braxton,並為其製作了前述的同名冠軍專輯,專輯中由Babyface與L.A. Reid 合作的單曲「Another Sad Love Song」,及 「Breathe Again」都有絕佳的成績,Toni 並在隔年的葛萊美獎典禮中大放異彩,奪得最佳新進藝人,這不得不歸功於Babyface及 L.A. Reid的共同栽培。
盡管他的音樂周邊事業已達到如鑽石般璀燦的巔峰,但他回饋與關懷社會的心卻絲毫不因此而懈怠。1994年,Babyface自告奮勇出馬擔任以華盛頓市做為基地之"寄宿兒計劃"(Boarder Baby Project)的全國發言人 ,這個慈善計劃團體其宗旨是要幫助每年在各醫院產科病房所產生之數以千計的棄嬰,並為他們建了一間名為"藍色小屋"(The Little Blue House) 的居所,做為這些棄嬰的暫時居住地,提供他們一個穩定、健康且充滿愛的環境,直到他們被人收養。「我發誓會盡己能,」Babyface說。「去幫 助這些無法為自己說話的小嬰兒們。」為了支持自己的誓言,Babyface亦破例地於1994年11月12日,舉辦了他個人演藝生涯有史以來的第一場演唱會,來為興建"藍色小屋"的計劃籌款,稍後他亦召集了After 7,El DeBarge 等藝人團體,發起錄音計劃為"寄宿兒計劃"增加資金。
1994年12月27日,Babyface以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利斯市為起站, 展開一連串他個人的首次巡迴演唱,與他共同掛帥演唱的團體是Boyz II Men。」「Kenneth 'Babyface' Edmonds早已經在流行與節奏藍調音樂界為他自己建立了至尊的地位,」今日美國日報寫道。「如今他亦證實了自己是 位完美的藝人....Babyface為這場演唱會締造了一個最高水準與變化多端 的演出。」1995年1月,新聞周報則寫道:「Babyface可能會是流行樂最成 功的詞曲作家與製作人....似乎每個人都想擁有一片他破碎的心。」
1995年11月,Babyface首次擔綱電影原聲帶編制的作品《Waiting To Exhale》發行,完成了他認為是"任何詞曲作家與製作人都會嚮往之一生一 次的夢想之一。"原聲帶收錄了16首曲子,全部由Babyface製作,他並依照參與演唱的Whitney Houston,Toni Braxton,Aretha Franklin,Brandy, TLC,Mary J. Blige,SWB以及Patti LaBelle等女歌手團體的個性與特色 ,親自量身打造了15首歌曲的詞曲,如今這張原聲帶已成為流行榜五周冠 軍、R&B 榜10周冠軍專輯,銷售並已堂堂跨過7百萬張的七白金銷售紀錄。
1996年10月,Babyface發表他繼1993年的雙白金專輯《For The Cool In You》後的最新作品《The Day》,也是他個人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The Day》收錄有10首作品,除了首支單曲「This Is For The Lover In You」 是翻唱自Shalamar樂團的1981年名曲外,其餘九首作品仍是由Babyface與 人搭檔或獨力完成。人緣極好的Babyface,在此輯中亦邀來各方好友來與 他共襄盛舉,除了白金銷售排行Top10名曲「This Is For The Lover In You」 邀來LL Cool J助陣說唱,以及 Jody Watley等三位原 Shalamar團員共同 為他幕後配唱外,還有Mariah Carey獻聲與Kenny G薩克斯風演奏的另一首 排行Top10金曲「Everytime I Close My Eyes」,Eric Clapton參與吉他 演奏、建立Babyface跨足藍調樂界地標的「Talk To Me」以及Stevie Wonder 參與填詞譜曲與合音、探討婚姻暴力的「How Come,How Long」。此外, 輯中與專輯標題同名的「The Day (That You Gave Me A Son)」,則是他 為兒子Brandon的出世,獻給他妻子Tracey Edmonds(Yab Yum唱片公司的總裁)表達感恩與摯愛的作品,可謂是最能表露他私人情感且動人心弦之 作!"一首情歌中,你能在其旋律中發掘的情感要比詞句來得多。"Babyface 在11月5日接受洛杉磯時報的記者Robert Hilburn時便如此說道。"你只能 用一種方式寫下'我愛你',但音樂與聲音卻可以有上百萬種的變化,那就 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永遠寫情歌且可以不斷發現新方法去詮釋的原因。"此輯的排行最高成績為#6名,並在一年內銷售直直突破兩百萬張。
1997年初,第39屆葛萊美獎入圍名單揭曉,Babyface一舉囊括了12項 大獎的提名,打平了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所創下的紀錄,並於2月26 日的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眾望所歸地贏得三項大獎。Babyface所獲的三 座獎項分別是"年度唱片"(以參與Eric Clapton的Top10單曲「Change The World」之製作而獲得),"最佳節奏藍調歌曲"(為Whitney Houston所譜 寫的流行榜與節奏藍調榜雙料冠軍電影主題曲「Exhale (Shoop Shoop)」),以及"年度製作人"(因所參與製作的15張專輯入圍本屆葛萊美獎)。
同樣是在1997年間,Babyface亦有了他生平第一次擔任電影長片監制的經驗,此部片名為"Soul Food",由George Tillman,Jr.所編劇導演, 並交由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在1997年9月26日上映。此部電影的原聲帶當然也是由Babyface所擔任製作,不僅迅速地獲得百萬張的白金銷售紀錄 ,並持續地待在排行榜Top 10以內,並已創造了兩首暢銷金曲,分別是 Total 的排行#16 作品「What About Us」,以及Milestone的排行 #23作 品「I Care 'Bout You」。
1997年9月25日,Babyface藉著應MTV音樂台Unplugged節目之邀、舉 行其首度的原音演唱會之機,特別邀請到一些以往較無機會合作的至親好 友們,以及多位他心目中最傑出的樂手到場,與他共同營造出一場具有俱 樂部風格般即興隨意且親切溫馨的原音演唱會。於是,Eric Clapton, Stevie Wonder與 Jodeci團中的Jojo,K-Ci兄弟檔等巨星摯友,以及Babyface 的兩位親兄弟、亦是著名節奏藍調團體After 7中的團員Kevon,Melvin… 等,皆到場助陣,眾星雲集!同年11月25日,Babyface的個人首張演唱會 專輯"MTV Unplugged NYC 1997"發行,此輯的所有內容,便是紀錄他在紐 約市曼哈頓中心Hammerstein大會廳所舉行的上述之原音演唱會的實況錄音 。11首精彩絕倫的作品中, 除了包括《Tender Love 》專輯中的排行#6暢銷 曲「Whip Appeal」,雙白金銷售專輯《The Day》中關懷婚姻暴力中受虐婦 女的「How Come,How Long」,以及感謝他妻子為其添子的 「The Day (You Gave Me A Son)」等4首個人經典代表作外,亦有他藉著此難得的機會,所現場重新演繹的多首由他為多位天王級藝人一手打造出來的暢銷曲。這些名聞遐邇的作品分別是Boyz II Men的13與14周超白 金冠軍單曲「End Of The Road」「I'll Make Love To You」,Whitney Houston的冠軍電影主題曲「Exhale (Shoop Shoop)」,Toni Braxton的 成名代表作「Breathe Again」,Michael Jackson的「Gone Too Sone」 等,另外,還有第39屆葛萊美音樂獎"年度歌曲""年度唱片"得主「Change The World」,精彩程度可想而知。
進入98年後的Babyface,除了繼續為一些樂壇歌手製作歌曲之外, 他也仍然持續為一些電影擔任主題曲及插曲創作或演唱的工作。其中最著 名的作品當屬他與英國著名歌手Des'ree對唱的Bruce Springsteen舊作 「Fire」,這首為電影"Hav Plenty"所作的主題曲由兩人演繹起來,由 原本的搖滾風格轉變為節奏藍調的輕松氣息。
而到年底之時,Babyface推出了他進入歌壇以來的第一張聖誕專輯《Christmas With Babyface》。這張同樣由Babyface 擔綱製作的專輯,這次還加入了流行樂壇當紅製作Walter Afanasieff (Celine Dion、Mariah Carey、Michael Bolton…)的鼎力相助。專 輯收錄多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誕名曲,像是:「Silent Night」、 「White Christmas」、「The Christmas Song」、「Winter Wonderland」 、「The Little Drummer Boy」…等等。Babyface為這些傳唱多年的名曲著上爵士與節奏藍調色彩的新裝,並與多位當前炙手可熱的爵士及 藍調樂手共同合作,為今年的聖誕添加溫暖愉悅的氣氛。此外,本張專輯還特別多加受錄了Babyface為電影"Simon Birch(一路上有你)"所創作、製作、編寫及演唱的主題曲「You Were There」,充滿溫馨的編曲與Babyface柔情的嗓音搭配出細致的多層次感受,與電影的勵志溫情內容交相呼應,更為今年聖誕節揉入甜蜜貼心的氣氛。
Babyface的輝煌之路仍然在繼續!
發行專輯
1997年10月07日 只因你太酷
2000年11月16日 絕對抒情精選+新曲
2001年09月19日 面對
『陸』 《娃娃臉2》英文中字在哪個平台可以看
沒有正規平台可以播放。
該劇講述凱特飾演的年輕女孩遭男友拋棄,她必須重新回到戀愛期間根本無暇顧及的姐妹團之中,和一眾塑料花姐妹「重修舊好」。
相關新:
Hulu預定「Max」凱特·戴琳斯主演的《娃娃臉》首季10集,該劇講述凱特飾演的年輕女孩遭男友拋棄,她必須重新回到戀愛期間根本無暇顧及的姐妹團之中,和一眾塑料花姐妹「重修舊好」。
『柒』 《娃娃臉 第二季 (2022)》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娃娃臉 第二季 (2022)》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oFv_MqRfAbRtcKcL3h3Mw
『捌』 《娃娃臉 第二季》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娃娃臉 第二季》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1XP1GtaeQ2BTZaAuInz4BQ
編劇: Josephine Green Zhang / Gus Hickey / Jordan Reddout
主演: 凱特·戴琳斯 / 盧克·庫克 / 歐文·蒂勒 / 科琳·福克斯 / Chelsea Frei / 更多...
類型: 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首播: 2022-02-11(美國)
季數: 2
集數: 10
《娃娃臉》第二季。
『玖』 不能讓人錯過的經典~~~電影~~
《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2003)
《上帝之城》City of God (2002)
《對她說》Talk to Her (2002)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2003)
《坎大哈》Kandahar (2001)
《尤里西斯的凝視》Ulysses' Gaze (1995)
《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
《醉拳Ⅱ》Drunken Master Ⅱ (1994)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1994)
《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3)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
《里歐洛》Léolo (1992)
《殺無赦》Unforgiven (1992)
《好傢伙》Goodfellas (1990)
《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 (1990)
《十誡》The Decalogue (1989)
《拿雅堪》Nayakan (1987)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
《蒼蠅》The Fly (1986)
《歌唱神探》The Singing Detective (1986)
《夢想巴西》Brazil (1985)
《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
《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我的美國舅舅》Mon oncle d'Amérique (1980)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1980)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 (1975)
《唐人街》Chinatown (1974)
《晝與夜》Day for Night (1973)
《教父,Ⅰ和Ⅱ》The Godfather,Parts Ⅰ and Ⅱ (1972,1974)
《天譴》Aguirre:the Wrath of God (1972)
《資產階級謹慎的魅力》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
《俠女》A Touch of Zen (1971)
《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1967)
《穆謝特》Mouchette (1967)
《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6)
《黃昏三鏢客》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假面》Persona (1966)
《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 (1964)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 (1964)
《謎中謎》Charade (1963)
《八部半》8 1/2 (1963)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保鏢》Yojimbo (1961)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
《四百下》The 400 Blows (1959)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
《詩人悲歌》Pyaasa (1957)
《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
《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
《大路之歌》The Apu Trilogy (1955,1956,1959)
《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1953)
《雨月物語》Ugetsu (1953)
《生之欲》Ikiru (1952)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風燭淚》Umberto D (1952)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孤獨之地》In A Lonely Place (1950)
《仁心與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
《白熱殺機》White Heat (1949)
《漩渦之外》Out of the Past (1947)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人計》Notorious (1946)
《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 (1945)
《繞道》Detour (1945)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
《青春樂》Meet Me in St. Louis (1944)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
《淑女伊芙》The Lady Eve (1941)
《女友禮拜五》His Girl Friday (1940)
《木偶奇遇記》Pinocchio (1940)
《街角小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
《妮諾契卡》Ninotchka (1939)
《奧林匹亞》Olympia,Parts 1 and 2 (1938)
《春閨風月》The Awful Truth (1937)
《茶花女》Camille (1936)
《蘭基先生的罪行》The Crime of Monsieur Lange (1936)
《孔雀夫人》Dodsworth (1936)
《歡樂時光》Swing Time (1936)
《弗蘭肯斯坦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禮物》It's A Gift (1934)
《娃娃臉》Baby Face (1933)
《金剛》King Kong (1933)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
《帶攝影機的 人》The Man With a Camera (1929)
《群眾》The Crowd (1928)
《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 (1928)
《大都會》Metropolis (1927)
《日出》Sunrise (1927)
《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Jr. (1924)
(林凡)《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 (2003)
《上帝之城》City of God (2002)
《對她說》Talk to Her (2002)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2001~2003)
《坎大哈》Kandahar (2001)
《尤里西斯的凝視》Ulysses' Gaze (1995)
《重慶森林》Chungking Express (1994)
《醉拳Ⅱ》Drunken Master Ⅱ (1994)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 (1994)
《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3)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
《里歐洛》Léolo (1992)
《殺無赦》Unforgiven (1992)
《好傢伙》Goodfellas (1990)
《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 (1990)
《十誡》The Decalogue (1989)
《拿雅堪》Nayakan (1987)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 (1987)
《蒼蠅》The Fly (1986)
《歌唱神探》The Singing Detective (1986)
《夢想巴西》Brazil (1985)
《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1985)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
《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我的美國舅舅》Mon oncle d'Amérique (1980)
《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 (1980)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出租汽車司機》Taxi Driver (1976)
《巴里·林登》Barry Lyndon (1975)
《唐人街》Chinatown (1974)
《晝與夜》Day for Night (1973)
《教父,Ⅰ和Ⅱ》The Godfather,Parts Ⅰ and Ⅱ (1972,1974)
《天譴》Aguirre:the Wrath of God (1972)
《資產階級謹慎的魅力》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
《俠女》A Touch of Zen (1971)
《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1967)
《穆謝特》Mouchette (1967)
《嚴密監視的列車》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6)
《黃昏三鏢客》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1966)
《假面》Persona (1966)
《法外之徒》Bande à part (1964)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一夜狂歡》A Hard Day's Night (1964)
《謎中謎》Charade (1963)
《八部半》8 1/2 (1963)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滿洲候選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1962)
《保鏢》Yojimbo (1961)
《精神病患者》Psycho (1960)
《四百下》The 400 Blows (1959)
《熱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 (1959)
《詩人悲歌》Pyaasa (1957)
《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 (1957)
《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
《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
《大路之歌》The Apu Trilogy (1955,1956,1959)
《夏夜的微笑》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1955)
《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1953)
《雨月物語》Ugetsu (1953)
《生之欲》Ikiru (1952)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
《風燭淚》Umberto D (1952)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孤獨之地》In A Lonely Place (1950)
《仁心與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
《白熱殺機》White Heat (1949)
《漩渦之外》Out of the Past (1947)
《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人計》Notorious (1946)
《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Paradise (1945)
《繞道》Detour (1945)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
《青春樂》Meet Me in St. Louis (1944)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
《淑女伊芙》The Lady Eve (1941)
《女友禮拜五》His Girl Friday (1940)
《木偶奇遇記》Pinocchio (1940)
《街角小店》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
《妮諾契卡》Ninotchka (1939)
《奧林匹亞》Olympia,Parts 1 and 2 (1938)
《春閨風月》The Awful Truth (1937)
《茶花女》Camille (1936)
《蘭基先生的罪行》The Crime of Monsieur Lange (1936)
《孔雀夫人》Dodsworth (1936)
《歡樂時光》Swing Time (1936)
《弗蘭肯斯坦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禮物》It's A Gift (1934)
《娃娃臉》Baby Face (1933)
《金剛》King Kong (1933)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
《帶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a Camera (1929)
《群眾》The Crowd (1928)
《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 (1928)
《大都會》Metropolis (1927)
《日出》Sunrise (1927)
《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Jr.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