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漫威的電視劇、動漫、電影
漫威漫畫公司(Marvel Comics)是美國與DC漫畫公司(DC Comics)齊名的漫畫巨頭。它創建於1939年,於1961年正式定名為Marvel,旗下擁有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托爾、綠巨人、金剛狼、超膽俠、惡靈騎士、蟻人等8000多名漫畫角色和復仇者聯盟、神奇四俠、X戰警、銀河護衛隊等超級英雄團隊。2008年底,華特迪士尼公司以42.4億美元收購Marvel Entertainment Inc.,獲得了絕大部分漫畫角色的所有權。2010年9月,Marvel宣布其正式中文名稱為「漫威」。
創始之初
Marvel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當時公司名為及時漫畫(Timely Comics);1951年更名為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而在1961年正式更名為Marvel Comics,並確定了正式的標記:在漫畫封面的左上角,設置一個長方框,裡面有著當期主角的形象,下面是「Marvel Comics Group」的字樣。因為Marvel有「驚奇、奇跡」的意思,所以在中國一度被稱為「驚奇漫畫」,2010年9月Marvel將中文名稱正式定為「漫威」。2011年4月29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B館漫威展區里,Marvel宣布其中文名「漫威」正式登陸中國。
漫威的創立者是出版商馬丁·古德曼,古德曼早先致力於創辦通俗雜志,題材涵蓋西部故事、偵探、冒險和科幻等許多方面。到1938年,他決定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新奇,華麗,還要有引人入勝的激烈場面——漫畫正是這樣的東西。盡管當時DC漫畫公司已經搶得了先機,推出了兩大王牌角色超人和蝙蝠俠,不過憑借新奇的點子和精彩的創意,漫威還是獨辟蹊徑,創造出了令人難忘的新角色。
1939年,一本叫做《Motion Pictures Funnies Weekly》的漫畫在電影院作為贈品發行,Namor the Sub-Mariner(海王子納摩)在其中初次登場。他是人類與魚類的結合體,可以在水下生活。這是漫威的第一位超級英雄——比公司的成立還要早半年。之後,這個故事經過少許擴展,被重新收錄在一個新出版的系列中。而這個新的漫畫刊物的名字將成就一個漫畫帝國的英名——《Marvel Comics》。
其實,納摩並不像超級英雄,反倒像是英雄們常常對抗的怪物。他父親是人類,母親是水下世界的公主。半人半魚的他不僅外貌怪異,其行為也頗值得推敲:長大成人的納摩因為他那美麗的王國被毀,誓要向「地面人」展開復仇。他年輕、危險,而且憤怒。他可不管地面人的死活——他毀壞了大樓和船隻,可以說是近乎屠殺。
大事件
1997 零容忍行動(Operation Zero Tolerance);英雄重生(Heroes Reborn)
1999 第二次超級英雄大賽(Contest of Champions II);永遠的復仇者(Avengers Forever)
2000 天啟十二使徒(Apocalypse The Twelve);最高戒備(Maximum Security)
2001毀滅前夕(Eve of Destruction);康之王朝(The Kang Dynasty)
2002 無限深淵(Infinity Abyss)
2004 復仇者解散(Avenger Disassembled);國家公敵(Enemy of the State);秘密戰爭(Secret War)
2005 馬格納斯之殿(House of M)
2006 湮滅(Annihilation);英雄內戰(Civil War)
2007 綠巨人世界大戰(World War Hulk)
2008秘密入侵(Secret Invasion);湮滅征服(Annihilation Conquest)
2009黑暗王朝(Dark Reign)
2010圍城(Siege);英雄時代(Age of Heroes);影域(Shadowland);混沌之戰(Chaos War)
2011恐懼本源(Fear Itself)
2012 復仇者大戰X戰警(AvengersVs. X-Men: Versus)
2013奧創紀元(Age of Ultron);無限(Infinity)
2014 原罪(Orginal Sins);復仇者和X戰警:善惡軸心(Axis)
2015 秘密戰爭3(Secret War3)
著名英雄
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
本名:斯蒂夫·羅傑斯(Steven "Steve" Rogers)
首次登場:《美國隊長》第1輯第1期(1941年3月)
創作者:編劇喬·西蒙、畫家傑克·科比
美國隊長是創作於二戰時代的老牌英雄,最著名的反法西斯鬥士之一。他本是瘦弱的青年史蒂夫·羅傑斯,接受了超級士兵改造手術,成為唯一成功的實驗品,身體各項素質達到人類極限。他沒有真正的超能力,雖然使用著堅不可摧的特製盾牌,但他最大的武器當屬勇氣、毅力和愛國精神。二戰結束前夕,為阻止德軍的超級火箭發射,美國隊長隨著爆炸被拋到了冰冷的北海里,冰凍起來。直到1964年才被剛剛組建的復仇者聯盟找到。蘇醒的羅傑斯繼續為了正義而戰,但當代世界已經不像昔日一樣善惡分明,他也不時被人們視為落後於時代的活化石。作為漫威少數近乎道德完人的英雄之一,美國隊長以自己與現實競爭的特點贏得了讀者的關注。
能力:體能狀態已經達到了人類所能達到的巔峰體能、非凡的領導才能;超強的武術格鬥技巧(智力:6 力量:4 速度:5 耐力:6 能量級:1 戰鬥技能:7)
武器:振金盾
浩克
浩克
本名:羅伯特·布魯斯·班納(Robert Bruce Banner)
首次登場:《無敵浩克》第1輯第1期(1962年5月)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傑克·科比
科學家布魯斯·班納受到自己開發的武器輻射,變異成巨大的綠色生物,具有無敵的力量,並以「越憤怒,越強壯」聞名。浩克代表了一種無視一切障礙、難以自控的野性,尤其是與循規蹈矩的文明人形成對比,因此他一直受到社會的敵視,與其他英雄的關系也時好時壞,但同時他仍然保持著鋤強扶弱的英雄特質。浩克長期以來受到廣泛的喜愛,人們在他身上寄託了自己反抗權威、發泄不滿的感情。
能力:
超人的力量、速度、精力、耐力
重生治癒能力
可看見靈體
放射線吸收能力
變身
高心靈控制防禦力
部份化身具有天才程度智力
憤怒不止 力量無限
武器:綠殤鎧甲
蜘蛛俠
蜘蛛俠
本名:彼得·本傑明·帕克(Peter Benjamin Parker)
首次登場:《驚奇幻想》第15期(1962年8月)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斯蒂夫·迪特科
彼得·帕克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意外的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後,獲得蜘蛛一般的特殊能力。導致他決定成為蜘蛛俠的關鍵,就在於他放過了一個小毛賊,而那個人隨後在一場搶劫事故中殺害了他的叔叔,彼得認為這是他的錯誤,因此選擇成為蜘蛛俠來拯救世界上更多的人。身為一個青少年,彼得除了面對那些超級英雄該肩負的責任,同時也必須應付一些青春期時普遍會遇到的麻煩。蜘蛛俠的創造者們賦予了他超強的力量與敏捷性、能黏附在大部分表面上的能力、可以對危險快速做出反應的蜘蛛感官以及使用自己發明並命名為「蛛網發射器」的裝置射出蜘蛛絲,使他得以對抗反派們。
能力:超強力量、蜘蛛感官
武器:蛛網發射器
雷神托爾
本名:索爾(Thor Odinson)
雷神·托爾
首次登場:《Journey into Mystery》第83期(1962年8月)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傑克·科比
來自現實中的北歐神話,漫威對其身份進行了一些現代性的設計,在保留神話色彩的同時把他連同全世界幾十個古代神話體系引入了漫畫時空。托爾是神界最強大,最有英雄氣概的成員之一,是仙宮的守護者和繼承人。但他後來逐漸變得傲慢自大,所以被父親——眾神之父奧丁被打入人間以學習謙遜,此後逐漸與人類為友,與各種惡勢力抗爭。他雖然是神,但不是全能的,也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困境:與世俗規則的互不理解,與神族同胞的種種分歧,與宇宙更高勢力的抗爭……作為一個超凡而又漫步凡間的英雄,他將繼續在漫威世界呼風喚雨。
能力:毀滅級力量、錘子可控制雷電
武器:姆喬爾尼爾(Mjolnir)/雷神之錘:
其名帶有粉碎之意。姆喬爾尼爾其實就是俗稱的「雷神之錘」。它是由侏儒鍛造而成的,托爾用它做武器,用起來得心應手;用它做工具,使人具有神力。它有很多神奇的特性,如扔出去後仍能回到托爾的手裡。巨人特里姆將它偷走,企圖脅迫弗蕾亞嫁給他。弗蕾亞拒絕去特里姆那裡,托爾便化裝成弗蕾亞,拿到了錘子,殺死了特里姆等巨人。
鋼鐵俠
鋼鐵俠
本名: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Anthony Edward 「Tony」 Stark)
首次登場:《懸疑故事》第39期(1963年3月)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傑克·科比
大軍火商、億萬富豪、花花公子托尼·斯塔克,經歷生死考驗後決心把聰明才智用在造福人類上,為自己設計了一系列的高科技裝甲,成為當時最受矚目的英雄之一。托尼·斯塔克精明風趣、過著令書中人和讀者都羨慕的瀟灑生活,但他同時也面臨著身體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雖然事業有成,遨遊政、經、軍界,卻也歷經多次重傷、破產、黑化、被控訴。他為世界和平和整個超級英雄事業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又因為自信過甚而試圖控制其他超人類,幾乎身敗名裂。他就是如此一個聰明、正直而又沖動、彷徨的商人,但其英雄本質仍然不會磨滅。
能力:鎧甲的能力,鋼鐵俠擁有賦予他超人力量,超人耐力,飛行能力與多種武器的動力裝甲。此盔甲是由托尼斯塔克設計並大多數時間都是由他穿戴的。斯塔克是位美國億萬富翁與軍火製造商,以他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其聰明才智及天才發明家聞名。其他曾成為鋼鐵人的人包括多年的夥伴與摯友吉姆羅德斯,親信哈洛「快樂」霍根,艾迪麥奇(Eddie March),以及麥克歐布萊恩(Michael O』Brien)。
鐵甲裝的武器系統也隨著時間不斷的演進,但鋼鐵俠的制式攻擊武器一直都是其經由手套掌心發射出的沖擊光束(Repulsor Ray)。內建在各代裝甲中的武器包括了由胸口發射的單束光炮(Uni-Beam);隨著運行吸收周圍動能的脈沖光,運行距離越遠就越強大;電磁沖波發射器;以及能量護盾。其他的功能包括了發射極凍光線(Ultra-Freon),製造與操控磁場,音波炮,用來製造誘餌的全像製造器。
除了一般時期穿著的泛用功能裝甲,斯塔克還研發了數套特殊功能裝甲讓他可以適應太空旅行,深海潛水,匿蹤潛行等狀態。
除了裝甲賦予他的能力外,發明天才斯塔克仍不斷的創造出新的科技並不停的改良現有的科技。這樣的特質延續至當他遇見強敵與危機時,讓他可以以不尋常但有效的運用他的裝甲。
武器:鋼鐵鎧甲
超膽俠
超膽俠
本名:馬特·邁克爾·默多克(Matthew Michael Murdock)
首次登場:《超膽俠》第1輯第1期(1964年4月)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比爾·埃弗里特
少年失明卻獲得其他超常感官的律師馬特·默多克,在父親遇害後踏上反犯罪道路。超膽俠有超能力,但不是攻擊性強的類型,他最精彩的故事往往都發生在紐約的陰暗角落,加上他頑固地堅持不參加其他英雄的團隊,使整個系列呈現出現實而冷酷的風格。超膽俠以明暗兩種不同的身份和手段捍衛正義,但自己也不時陷入兩難境地。他無畏而孤獨地挑戰那些畏懼他的對手,他們大多也沒有強大超能力,卻掌握著現實的人力物力財力。經歷了最近的一次誤入歧途和自我放逐後,這個孤傲的男人又回到了征途之上。
能力:超級感官,耳朵類似雷達。
武器:Billy Club
懲罰者
懲罰者
本名:弗蘭克·卡斯特(Frank Castle)
首次登場:《驚奇蜘蛛俠》第129期(1974年4月)
創作者:格雷·康韋
一位退伍軍人,沒有超能力,只有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戰鬥技巧和裝備。他目睹自己親人死於黑幫之手,遂將自己的餘生投入到了追殺所有有罪之人的戰爭中。懲罰者與大多數英雄沒有好交情,也是個典型的孤獨英雄,確切地說是「反英雄」。他的主張不符合主流英雄的原則,卻道出了許多平凡人物(包括現實中的讀者)的心聲,因此在這個超能力遍地皆是的世界,他依然屹立不倒,繼續他的征戰。
能力:軍人,使用各式武器。
武器:人類冷熱武器
金剛狼
本名:詹姆斯」羅根「·霍雷特(James "Logan" Howlett
金剛狼
)
首次登場:《不可思議的綠巨人》第181期(1974年10月)
創作者:里·偉恩(Len Wein)、藝術指導約翰·羅密塔(John Romita Sr.)、賀伯特·林普(Herb Trimpe)
Jame Howlett是變種人,具有動物敏銳的感覺,強化的物理能力,可伸縮的骨頭爪以及迅速的再生能力,可從所有創傷、疾病或者毒素侵入下快速復原,因此壽命也比正常人的壽命延長許多。是十九世紀出生於加拿大富裕子弟。漫畫系列中,因家族悲劇,躲至加拿大亞伯特省北方的采礦殖民地,隱姓改名為「羅根」(Logan)。羅根在礦坑中成長,多半時間都與荒野的狼群之間共處,直到重返文明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根曾與美國隊長合夥作戰,持續他的美軍使命生涯,也為加拿大傘兵部隊賣命。
能力:
自我修復的能力,並不會老去,雙手能自由伸出爪子而不會使皮膚受傷,此外他也有大約兩噸的力量。而他的克隆人X-23則除了他原本的能力外,速度也更加敏捷。
武器:骨爪,艾德曼鋼爪
驚奇女士
驚奇女士
本名:卡羅爾·丹佛斯(Carol Danvers)
首次登場:#13 (1968年3月)
創作者:Roy Thomas Gene Colan
Danvers是一名前美國空軍情報局探員,後升職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安全負責人,暗戀外星英雄 Captain Marvel(驚奇隊長/驚奇先生)。在驚奇隊長的故鄉Kree(克里星)科技暴露後, 她得到了超乎於常人的力量,飛行的能力以及其他不可思議的能力,然後她就成了Ms.Marvel.
在70年代後期,Ms.Marvel 被塑造成一個獨立的女權主義英雄。在那個故事之後的一段時間里,盡管她個人故事中的悲劇已經使她的人生變得復雜,作者仍把她與Avengers (復仇者/復仇者聯盟)和X戰警聯系起來。多年來,她也曾用過Binary(二進制)和Warbird(戰鳥)的稱號。
能力:
Ms.Marvel擁有眾多超級能力,最初包括常人的力量和對痛苦的忍耐力,令人敬畏的物理傷害抵禦能力,飛行能力和預知能力。作為 Binary(二進制)時,她能控制宇宙級別內的電磁光譜和引力域能量的每種形態,有著更大幅度增強的力量,以超光速飛行。在她與能提取她能量的白洞連接後,她失去了大部分宇宙能量,但她仍能保持著對傷害的抵抗力,飛行能力,所有可以控制能量的潛力,和她最初超於常人的力量。
惡靈騎士
本名:強尼·布雷澤(Johnny Biaze)
惡靈騎士
首次登場:#漫威聚光燈5(1972年8月)
創作者:作者兼編輯羅伊·托馬斯(Roy Thomas)、作者加里·弗里德里希(GaryFriedrich)、畫家麥克·普魯格(Mike Ploog)
Johnny Biaze是一名特技飛車手,並以及其危險的表演而著稱。因父親突患絕症而將靈魂賣給惡魔,一直希望通過表演結束自己的生命,但無論如何他總是能夠死裡逃生。形象一般是燃燒著的一副人體骷髏、穿著皮衣、背負鐵鏈的英雄,並騎上燃燒著的摩托車,到各處對付邪惡敵人。那隨風飄散的火焰,冒火的骷髏頭訴說他的無比仇恨,他把靈魂獻給地獄,用毒火和鎖鏈圍住你骯臟的軀體,在他冒火的眼中,你看到自己罪惡的一生,那狂躁的笑容吞噬你整個靈魂。
他騎著鬼面哈雷穿梭在夜幕中,遊走在地獄與塵世之間,馬達轟鳴著狂怒的咆哮,留下的是一條劃清光明與黑暗的火線。摩托車所經之處都會是一片狼藉,路上亦會帶上一條火痕。
能力:審判之眼,不死之身,超級力量,無法被物理攻擊殺死,可以自由操縱地獄之火,全身被火焰包裹,其摩托車可在任何平面行駛。
武器:鎖鏈、惡靈摩托
反派
奧創
真名:奧創(UItron)
首次登場:The Avengers#54
創作者:Roy Thomas、John Buscema
奧創
它是亨利·皮姆博士(蟻人)創造出來的智能機器人,後來奧創擁有自我意識後變壞,企圖消滅地球上所有有機生命體,並成為復仇者主要勁敵之一。終極程序,擁有刀槍不入的身體和超強的癒合能力,能夠根據對手的特點而自我更新程序並進化出克制對手的強大的能力,是超級智能機器人,包括UItron-1,UItron-2,UItron-3等等,也就是奧創一號,二號,三號等等許多代的機體。在電影《復仇者聯盟2:奧創時代》中改編為鋼鐵俠創造設計。
紅骷髏
真名:約翰·施密特(Johann Schmidt)
紅骷髏
首次登場:《Captain America Comics》 #1 (1941),(modern)
《Tales of Suspense》 #66 (1965)
創作者:編劇喬·西蒙、畫家傑克·科比
與美國隊長纏斗半個多世紀的老對手,納粹勢力的代表。紅骷髏在二戰時代就是希特勒手下的謀士和科學家,當美國隊長陷入休眠時,他也由於毒葯而沉睡了幾十年,直到世紀之交;蘇醒的紅骷髏繼續追求納粹帝國的征服榮耀,兩人再次交手。當紅骷髏的身體開始衰亡時,他在與美國隊長的決戰中喪命,但其同夥利用隊長的DNA製造了一個新的完美身體,使他復活。紅骷髏建立過龐大的組織,竊取過巨大的力量,策劃過幾乎成功的大陰謀(包括內戰後謀害美國隊長),但終於在隊長復活的戰斗中再次身亡,然而他的女兒Sin卻繼承了他的惡劣思想,繼續在世上肆虐。
邪神洛基
真名:洛基·勞菲森(Loki Laufeyson)
洛基
首次登場:《Venus》 #6 (1949),(modern)
《Journey into Mystery 》#85 (1962)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傑克·科比
北歐神王奧丁收養的兒子,實力強悍,不僅渴望權力,其征服的野心也相當強烈。一直嫉妒著兄長托爾,為此策劃了利用綠巨人攻擊他的陰謀,卻反而促成了復仇者聯盟的誕生,他也由此成為復仇者聯盟中的第一大反派。後來,洛基在一場浩劫的最後關頭救助了托爾,自己犧牲了,轉生成一個小男孩,邪惡的性格收斂了不少。在電影《雷神2:黑暗世界》中洛基與哥哥托爾合作打敗了黑暗精靈馬勒基斯,給影迷們留下了很多好感。
毀滅博士
毀滅博士
真名:維克多·凡·杜姆(Victor Van Doom)
首次登場:《Fantastic Four》 #5 (1962)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傑克·科比
漫威反派在地球上的最早出場及地位最高者之一,是神奇四俠的宿敵,但與幾乎所有主要英雄都作對過。此人出身虛構的歐洲小國,自身沒有超能力,通過學習和機緣掌握了大量先進科技和魔法知識,屬於地球最有智慧者之列;由於在實驗中毀容,他戴上了金屬面具,並開發出不亞於鋼鐵俠的鎧甲。他奪取了故國權力,把它提升為世界強國,同時試圖征服外部世界,多次與超級英雄們交手。毀滅博士以不惜一切代價追尋宇宙奧秘而聞名,染指過許多宇宙的偉力,多次強到逆天的地步,但最終仍然難免邪不勝正。
滿大人
真名:Gene Kahn、Zhang Tong、Chu
首次登場:《Tales of Suspense 》#50 (1964)
創作者:編劇斯坦·李、畫家傑克·科比
滿大人
滿大人,著名的漫威反派,鋼鐵俠的死敵。生於20世紀初軍閥混戰時期,和鋼鐵俠類似的是他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少,錢多的下輩子都花不完,很年輕的時候就將家業壯大到富可敵國的狀態,更是藉助於強大的經濟實力進入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掌握了中國的真正實權。但是在他即將真正意義成為中國之王的時候他急流勇退,選擇隱居下來,投入到古代玄幻研究上來,漸漸淡入人們的視野。時間轉移到現代,滿大人的神功已經大成。決定卷土重來再創輝煌。
萬磁王
真名:埃里克·蘭謝爾(Max Eisenhardt)
首次登場:《X-Men》 #1 (1963)
萬磁王是漫威漫畫公司旗下超級漫威反派,他可以控制地球磁場、破壞鐵制物或者利用磁場讓自己飛起來,與X教授是多年好友,因人類原因與X教授分道揚鑣,創建了變種人兄弟會,因為經歷過二戰的殘酷,和人類對變種人的瘋狂打擊,使得萬磁王極度憎恨人類,電影版由英國演員伊恩·麥凱倫飾演,前傳《X戰警:第一戰》中年輕版萬磁王由德國演員邁克爾·法斯賓德飾演。
B. 秘密戰爭的介紹
秘密戰爭1:
X戰警、神奇四俠、復仇者的一批英雄以及當時獨行的蜘蛛俠,甚至萬磁王被地球上突然出現的一組機器傳輸到一個宇宙空間站。在另一個空間站,聚集了一群反派。太空中的一個聲音說:我是超越者(Beyonder),來自超越之處,你們要互相戰斗,最後的勝利者,將由我實現他的任何願望。隨即超越者把若干個從其他行星挖出來的碎片組成了一顆行星(角斗星),英雄和反派降落,兩支隊伍交手幾次,各有勝敗,其間發生了許多負復雜的恩怨沖突;最後毀滅博士把超越者的能量搶了過來,變成了神一樣全能的存在。一些反派設法打探超越者的來歷,得知他似乎來自另一個次元,在那裡他就是一切存在的總和,而一次事故使他來到這個宇宙,對多種多樣的個體產生了興趣。後來的漫畫里解釋,當初反派高手分子人獲得改變物質結構的超能力時,無意打通了超越領域,才引發超越者的興趣。毀滅嘴上說與英雄們停火,但還是在他們開會時發出攻擊把他們全滅;然而英雄們僥幸生還,超越者又伺機取回力量,把末日趕回地球,告別了英雄們。
秘密戰爭2:
超越者來到地球,探索人類的生活,把地球攪得一團糟,甚至宇宙大神也被他玩弄於股掌之中。唯一能與他勉強對抗的是改邪歸正的分子人。最後全體英雄與分子人一起大戰超越者,仍然失敗,直到在他把自己變成人類體驗平凡生活時,分子人看似殺死了他。
第3次秘密戰爭:
實際並無這樣的標題,是《神奇四俠》連載中的一個小故事,重新設定了超越者的來歷,說他是個殘缺的宇宙立方,之前的逆天之舉被說成是不存在的歷史。
C. 美國隊長4什麼時候上映 圖揭美國隊長4秘密入侵最新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是漫威影業出品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取材自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五部電影,由喬·庄斯頓執導,克里斯·埃文斯、海莉·阿特維爾、塞巴斯蒂安·斯坦、雨果·維文等主演。[1]
影片講述二戰時期,被注射了超級士兵血清的美國青年斯蒂夫·羅傑斯擁有了人類可能擁有的最完美軀體。斯蒂夫被任命為美國隊長,他身穿紅、白、藍三色戰斗服,帶著堅不可摧的盾牌和深諳戰術的頭腦,向納粹黨的神秘科學組織邪惡的九頭蛇軍團宣戰。
中文名
美國隊長
外文名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其它譯名
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
出品公司
漫威電影工作室
發行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製片成本
$140,000,000
導演
喬·庄斯頓
編劇
克里斯托弗·馬庫斯
製片人
維多利亞·阿隆索
類型
動作
主演
克里斯·埃文斯,海莉·阿特維爾,塞巴斯蒂安·斯坦,雨果·維文,湯米·李·瓊斯,史坦利·圖齊
片長
124分鍾
上映時間
2011年9月9日(中國)
票房
3.7億[2]
分級
PG-13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458339
主要獎項
第38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
IMDB評分
6.8
D. 有誰能給我介紹一些經典的關於二戰的片子嗎越多越好!
二戰經典電影及海報
《巴頓將軍》:兩部回憶錄描述出的傳奇英雄《巴頓將軍》
英文片名:《Patton: Lust for Glory》
出品時間:1970年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喬治·C·斯科特
影片簡介:
《巴頓將軍》根據《巴頓:磨難與勝利》和《一個士兵的故事》兩部回憶錄改編,影片以傳記的形式描繪了巴頓將軍的傳奇經歷。
該編劇是當時年僅30歲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他因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並由此走向了更大的成功。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在二戰期間曾以海軍中隊長的身份參加了巴頓指揮的西西里島登陸戰,這種特殊經歷使他在影片處理上顯得游刃有餘。
扮演巴頓的演員喬治·斯科特在片中的表演堪稱經典,他出神入化地塑造了這位桀驁不遜、威嚴傲慢的傳奇將軍。盡管奧斯卡將影帝桂冠授予了喬治·斯科特,可這位性格古怪的「銀幕巴頓」卻毫不買帳,不但拒絕到場領獎(他是奧斯卡歷史第一個拒絕領獎的人),還特別發表聲明以表達自己對奧斯卡的蔑視:「奧斯卡頒獎典禮是一場兩小時的肉食動物的表演……讓演員們彼此競爭,實乃墮落的表現。」
該片曾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在內的八項奧斯卡大獎。
《中途島戰役》 片 類:經典戰爭
對 白:英文原音/中文字幕
主演:奧斯卡影帝 查爾頓.赫斯頓 (Charlton Heston)
奧斯卡影帝 亨利.方達(Henry Fonda)
導演:傑克.斯米特
本片是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之一,劇情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以傳統戰爭片風格處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編劇刻意加入美國將軍之子愛上日本女孩的通俗劇情節也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942年5月5日,日本城鄉到處是成群結隊的人群。他們舉著色彩鮮艷的鯉魚旗和風箏,在慶祝一年一度的「男孩節」。東京帝國參謀本部選擇這個吉日,頒布了海軍第十八號命令,批准了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進攻中途島的計劃。
中途島是太平洋中一個環狀的珊瑚島,距東京2500英里,距美國夏威夷群島不到1000英里,是美國重要的航空基地。山本主張進攻並佔領中途島,是想把美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殘存的太平洋艦隊,引誘到中途島,然後一舉加以殲滅。
日本聯合艦隊有近200艘艦只,其中戰列艦11艘,航空母艦8艘,航空母艦上載有700架飛機。而美國太平洋艦隊由於5個月前在珍珠港戰役中受到重創,只能集中3艘航空母艦、7艘重巡洋艦和17艘驅逐艦。
但是山本在偷襲珍珠港成功之後,有些得意忘形,在這次進攻中途島戰役部署中,忘記了海軍應集中力量的原則,把他的艦隊,分成了6支小艦隊,這就削弱了自己的優勢。特別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作戰情報處事先破譯了日本海軍密碼,對日本這次進攻的目標、時間、戰斗部署的細節,早已了如指掌。
早在5月中旬,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作戰情報處,在截獲日本的電報中,發現了「AF」一詞,引起了情報人員的注意。到了5月20日,他們又截收到一份電報,內容是日本聯合艦隊給各部隊下達的作戰計劃。裡面多次提到「AF」,看來「AF」好像指的是一個地方。經過分析,作戰情報處認為可能是指中途島。但這個情報到底准確不準確呢?
作戰情報處的羅徹福特海軍中校苦思苦想,最後想出了一個能證明「AF」指的就是中途島的計策。他通過潛艇電報系統向中途島發出指示,要守島的指揮官用普通英文發出緊急無線電報,說中途島上的供水蒸餾塔壞了。又由第十四海區司令官布洛克海軍少將立即回電說,有一艘供水船正前往該島緊急供水。這個計策果然很靈,不出24小時,作戰情報處就截獲日本從威台島的電台發出的密電,上面說「AF」顯然缺水。
接著日方又在密電中發出命令,要部隊多帶水。
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立即制訂了對付山本五十六的作戰計劃。要求避免同優勢之敵進行正面對抗,必須以消耗戰來削弱敵人的兵力,用潛艇和轟炸機襲擊各個孤立之敵。尼米茲下令,利用情報優勢來彌補數量上的劣勢,以便集中力量挫敗日本突擊進攻部隊。為了保證美國的航空母艦在合適的時間到達合適的地點,尼米茲命令作戰情報處必須提供「AF」行動的准確時間。可是經過三天三夜緊張的破譯,隱藏在這些密碼中的關鍵的日期還是沒有解開。5月24日,在尼米茲召集的作戰會議上,頭天晚上忙了一個通宵,為破譯日軍難以對付的5位數密碼絞盡了腦汁的羅徹福特,雙眼布滿血絲,精疲力盡但又神氣十足地報告:6月4日,日本艦載機攻擊部隊將襲擊中途島。他們將從西北方向來,方位325°。在離中途島175英里處,他們將被我方發現,時間是中途島時間6時。
1942年6月1日,日本聯合艦隊全部出動了。這天,陰雲密布,掩護著日艦向東駛去。從塞班島起航的士兵,深信他們一定會佔領中途島。
他們囑咐留在島上的人,如果收到他們的家信,就請轉寄「日出之島」——這是日本給即將佔領的中途島起的新名字。而山本五十六在出發前,曾經寫信給他的情婦說:「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至於他一手策劃的這場決戰,他在信中卻含糊其詞地說:「我對它並不抱多大的期望。」這同他在部下面前那種信心十足的勁頭形成鮮明的對照。
山本的決戰計劃一開始就亂了套。前往珍珠港攔截美國艦隊的13艘潛艇晚到了一天,而兩支美國特快艦隊,根據日方密電中進攻的時間表,早已從珍珠港出動,正悄悄駛往中途島海域,進入有利的位置。
6月3日,日本各艦隊進入進攻位置,山本等人這時所得的情報是,在這個海域里沒有美國航空母艦,它們都遠在南太平洋的索羅門群島。
其實,這是中了美國人假情報的計。
4日清晨,負責主攻的日本南雲忠一海軍中將命令「赤誠」、「加賀」、「飛龍」、「蒼龍」四艘航空母艦上的108架飛機立即出動,去襲擊中途島。這時島上的119架美國飛機,由於事先得到了情報,都升空迎戰和逃避轟炸。
在第一批飛機離開母艦後,南雲忠一又命令第二批飛機升到甲板,裝上魚雷,准備去襲擊美軍軍艦。這時候,第一批轟炸中途島的日機指揮官返航,報告要求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於是,南雲忠一又命令士兵卸下魚雷,換上炸彈。頓時,甲板上忙得不可開交。就在此刻,日本偵察機報告,發現10艘美艦正位於東北200英里處。這個消息,使南雲忠一大吃一驚,因為他知道,這么大的艦隊,至少擁有一艘航空母艦。
於是南雲忠一又下令甲板上的飛機,改去襲擊美艦。這樣又要卸下炸彈,裝上魚雷。恰巧又碰上第一批轟炸中途島的飛機歸來,而第二批飛機又停在甲板上,使它們無處降落。南雲忠一又下令把飛行甲板騰出,讓返航的飛機降落。
戰機貽誤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從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轟炸機直撲「赤誠」、「加賀」和「蒼龍」,炸彈呼嘯而下。這8艘大型航空母艦中彈後,立即引起艦上飛機起火和堆在甲板上的炸彈連續爆炸。霎時間,彈片橫飛,穿過甲板,又在艦體深處引起爆炸,機艙破壞,艦舵失靈。甲板上許多飛機不是燒毀,就是落海。不久,這三隻龐然大物就變成一堆堆廢鐵,沉入到太平洋中。
南雲忠一正在旗艦「赤誠號」上指揮,眼前這一切使他呆若木雞。在部下的催促下,他離開正在燃燒的旗艦,轉移到一艘巡洋艦上,向山本五十六報告。這時候,山本正威風凜凜地坐在他的旗艦「大和號」上,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慘敗的消息,使他的胃劇烈地疼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棍,命令所有的艦隊向他集中,企圖誘使美國艦隊繼續西進,想用他的艦隊猛烈的炮火摧毀美國艦隊。但是美艦指揮官識破了山本的計劃,沒有上當。
6月4日中午,倖存的「飛龍號」航空母艦,派出飛機,把美國航空母艦「約克頓號」炸成重傷,而美國艦隊飛機很快又報了仇,把「飛龍號」炸沉。
日方敗局已定。5日凌晨,山本發出命令:「取消佔領中途島的行動!」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的慘敗,使它喪失了4艘航空母艦、一艘重巡洋艦、234架飛機、幾百名海軍飛行員和2200名水兵。東京參謀本部為了掩蓋他們慘重的失敗,6月10日在電台播放響亮的海軍進行曲之後,宣稱這次戰斗後日本已「成為太平洋上的最強國」。4天之後,當聯合艦隊返回駐地時,東京還舉行了燈籠遊行,慶祝這次「勝利」。
在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慶祝會上,尼米茲海軍上將派自己的車去接作戰情報處羅徹福特海軍中校。這位平時不修邊幅的青年軍官,由於換衣服的時間太長,當他趕到會場的時候,香檳酒都喝光了。尼米茲當著他的全體部下的面,誇獎羅徹福特,說:「中途島的勝利主要功勞應歸於這位軍官。」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美國海軍總司令金海軍上將說:「中途島戰斗是日本海軍三百五十年以來的第一次決定性的敗仗。它結束了日本的長期攻勢,恢復了太平洋海軍力量的均勢。」從此,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就每況愈下了。
《大不列顛之戰》 英文片名:《Battle Of Britain》
出品時間:1969年
導演:Guy Hamilton
主演:邁克爾·凱恩 肯尼思·莫爾 勞倫斯·奧立弗
影片簡介:
影片以紀實的風格展現了二戰中盟軍自敦刻爾克撤退之後,德軍空襲英國的戰爭場面。片中戰機空襲漫天陰霾的場景拍攝得壯觀而逼真,加之英國影壇群英紛紛加盟此片,使影片的故事效果更加震撼人心。
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1944年6月6日,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下令執行諾曼底登陸。聯軍的反攻,標志著德國納粹對歐洲統治的結束。由超過三百萬人力、一萬一千部飛機及四千艘船隻組成全規模最強大的艦隊向諾曼底進軍…… 該影片來源於263mov.com
這部電影描繪的是登陸諾曼底的第一天所發生的事件,所謂"最長的一天"是該片分別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第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讓整個事件在觀眾眼前重現。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是決策的將軍還是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英軍戰機低空飛過攻擊;美國特種部隊遭德軍射擊;一群法國修女冒著槍林彈雨搶救聯軍傷兵……備戰實況規模之偉大,叫人印象深刻;過程中做出的種種錯誤決定及各項導致這場歷史上其中一場最浩大戰爭的大小事件,影響深遠。
《桂河大橋》 英文標題:《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導演:戴維·里恩 (David Lean)
出品時間:1957年
影片簡介:
劇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尼柯遜率領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軍將他們運往緬甸叢林中的戰俘營囚禁,並逼令他們在該營所在的桂河建築一座橋梁,藉以接通曼谷與仰光之間的鐵路運輸。尼柯遜根據日內瓦條約堅拒軍官從事勞動工作,被單獨囚禁在暗室仍不屈服。營長齋藤大佐逼於無奈退了一步,讓尼柯遜取回對手下的指揮權,豈料當英國士兵將橋築好時,從戰俘營逃出的美軍少校希斯卻奉命回來突擊炸橋……
此片是極為出色的反戰影片之一,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七項大獎
《虎!虎!虎!》 英文片名:《Tora! Tora! Tora!》
出品時間:1970年
導演:理查德·弗萊舍 (Richard Fleischer)
影片簡介:
本片由美國與日本電影界合拍,全片從美日雙方的發展狀況同時呈現珍珠港事變的歷史真相,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與其它大型戰爭片不同,本片並沒有強大的戲劇性和視覺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日機轟炸珍珠港的場面拍得宏大逼真,更因此榮獲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隆美爾傳》 英文標題:《The Desert Fox》<br />
導演: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br />
<br />
主演:詹姆斯·梅森<br />
出品時間:1951年<br />
影片簡介:<br />
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Rommel)將軍,是軸心國北非軍團的主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令同盟國備感困擾。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Tobruk)戰役,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更使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但由於影片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頗受爭議。
《戰場》 英文片名:《Battleground》
導演:威廉·A·韋爾曼 (William·A·Wellman)
出品時間:1949年
影片簡介: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 (Bastogne)發生遭遇戰的故事。當時,德軍元帥馮德倫斯特企圖在歐洲的西部戰線進行最後一次大反撲,不料在巴斯涅鎮被美國空降步兵師奮勇阻截下來。德軍包圍小鎮,脅逼美軍投降,但美軍寧死不屈,終於獲得最後勝利。
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坦克大決戰》 英文片名:《Battle Of The Bulge》
出品時間:1965年
導演:肯·安納金 (Ken Annakin)
主演:羅伯特·肖 亨利·方達
影片簡介: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盟軍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影片具有很強的戰爭氣勢,同時又保留了相當的娛樂性。
《最漫長的一日》: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最漫長的一日》
英文片名:《The Longest Day》
出品時間:1962年
導演: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主演:約翰·韋恩 亨利·方達
影片簡介:
《最漫長的一天》以英國人、美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不同的視角,展現了諾曼底登陸戰時盟軍對盤踞歐洲的納粹發起進攻的情形,不但大事件敘述平實逼真,而且從將軍到士兵一系列人物也刻畫得栩栩如生。由此被認為是以傳統手法正面表現二戰的蓋棺之作。
影片也讓人們認識到戰爭不是簡單的武力征服,不是僥幸的死亡游戲,而是殘酷無比的智與勇的搏鬥。
《辛德勒名單》:用閃光的人性震撼全世界《辛德勒名單》
英文片名:《Schindler's List》
出品時間:1993年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
本·金斯基
拉爾夫·芬尼斯
影片簡介:
奧地利人辛德勒是一個堅定的納粹黨人,也是一個投機商人,他看到了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血腥屠殺,受到了震動,引發了他的良知。為了保護猶太人,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的名單,賄賂納粹軍官,最後使1000多名猶太人倖存了下來。按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死後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該片獲得第6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最佳原著音樂七項大獎。以其強大的人文氣息震撼了全世界的觀眾,成為電影史上反法西斯題材經典之作。
人性是如此醜陋罪惡,難怪西方不斷有傳說詛咒人類滅亡。但《辛德勒的名單》在暴露人性醜陋的同時,卻給了人們希望和光明。
美國夢工廠與派拉影片公司合拍
級別:R
片長:170分鍾
導演:史蒂文· 斯皮爾伯格
主演:湯姆.漢克斯(飾約翰.米勒上尉)
馬特.達蒙(飾詹姆斯.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而且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
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被影迷、軍事迷、槍械迷奉為寶典,至今無人可出其右。
該片以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為背景:美國依阿華州瑞恩太太的三個兒子先
後在戰爭中為國捐軀,小兒子瑞恩在前線又與部隊失去了聯系,下落不明,為了防
止後方人民產生厭戰情緒,美軍決定派遣一支由上尉約翰.米勒(湯姆.漢克斯飾)
率領的小分隊深入敵後尋找瑞恩。8 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一個不知生死的人,迎
接他們的將是戰火的洗禮和生命價值的重新認識。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 決戰中的較量)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USA)2001年出品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Joseph Fiennes)
裘德-洛(Jude Law)
瑞切爾-薇茲(Rachel Weisz)
艾德-哈里斯(Ed Harris)
導演:讓-雅克-阿諾(Jean-Jacques Annaud)
瓦西里·澤索夫(裘德·洛)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十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與此同時黨代表達尼洛夫也向瓦西里的愛人——女狙擊兵塔妮婭(瑞切爾·薇茲)發起了「進攻」,一時間瓦西里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高手過招,最忌心浮氣躁,對於狙擊手來說,錯誤永遠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
整個早上都在等,為的是不讓瞄準鏡的反光暴露位置……太陽轉過去了,對面的掩體後隱約有閃光,難道狙擊手就在後面,難道是偽裝……子彈穿透了鋼盔……有人在慘叫……是圈套!槍響了……」
影片幕後:
影片《兵臨城下》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里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里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這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影片同時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千萬美元,主要演員基本上都是走紅於好萊塢的英國明星,其中有近年來憑借奧斯卡大贏家《莎翁情史》《伊麗莎白》迅速走紅的約瑟夫·費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現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漢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闖奪命島》),在99年的熱門冒險影片《木乃伊》中飾演可愛的女探險家的瑞切爾·薇茲也在影片中再顯身手,與裘德·洛上演一場「火線戀情」。
虎口脫險 Grande vadrouille, La (1966)
導 演: Gérard Oury
主 演: Louis de Funès Pierre Bastien Pierre Bertin Jacques Bodoin Bourvil Claudio Brook Colette Brosset Helmuth Schneider
上 映: 1966年12月08日
地 區: 英國 法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法語 德語
劇情簡介: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三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所逼,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而在巴黎的熱情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
《虎口脫險》可謂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部在輕松幽默中殲滅敵人的影片的確是讓人痛快,如果說虎口脫險是件好事,那《虎口脫險》則是天大的好事。這部法國國寶級的電影,一手抓藝術,一手抓抵抗,兩手都硬。
戰爭中的暴力、血腥也隨著這部電影而淡化,歷史雖不能忘記,但痛苦可以用另外一種形式來表現。
油漆匠:「戰爭時期,有一位油漆匠,長得一表人材!他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戰爭結束了,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姑娘:「戰爭還沒結束呢!」
倫敦上空的鷹 Battaglia d'Inghilterra, La (1969)
導 演: Enzo G. Castellari
主 演: Van Johnson Ugo Adinolfi Jacques Berthier Edy Biagetti Umberto Di Grazia Luis Dávila Eardo Fajardo Ida Galli
上 映: 1969年09月20日 ( 義大利 )
主要演員:
弗朗西斯科 雷保 范 約翰遜 路依吉 皮斯泰利
弗雷德里克 斯塔福德
劇情簡介:
二戰爆發不久,希特勒妄圖與英國媾和的建議得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斷然拒絕。於是,德國決定對英國實施「海獅行動計劃",即入侵英國本土。然而,英國研究發明的雷達系統使德國空軍惶恐不安。要進攻英國,必須掌握制空權,摧毀英國的雷達系統和空軍基地指揮部。為此,德國趁英國遠征軍在法國敦刻爾克撤退的混亂之際,派遣了一個特工隊打入英國部隊。
英軍陸軍上尉保爾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後,便吩咐手下一部分人先撤出陣地前往約定地點匯合。但他趕到地點時,卻不見自己人。於是,他焦急地返回查明情況,原來自己的部下均已遭遇不測,他們的身份證件全部被人取走。保爾斷定,德國特工人員可能冒充英國士兵,隨撤退人馬去英國了。回到英國後,他奉命搜捕已經潛入英國的德國特工。為了迅速捕獲這些德國人,英軍立即更換了證件。
德國特工人員在克魯格率領下,在英國展開了秘密活動。他們主要的目標是掌握英軍的雷達站及空軍基地指揮部情況。為得到新證件,德國特工開始動手謀殺一個又一個英軍士兵。保爾終於在朴茨茅斯雷達站與這伙德國人短兵相接,並將其殲滅,為皇家空軍贏得空戰的勝利鋪平了道路。
原 名:Stalingrad
譯 名:斯大林格勒戰役
導 演:Joseph Vilsmaier
編 劇:Jürgen Büscher
Christoph Fromm
演 員:Dominique Horwitz .... Obergefreiter Fritz Reiser
托馬斯·克蘭特曼恩 Thomas Kretschmann .... Lt. Hans von Witzland
Jochen Nickel .... Unteroffizier Manfred Rohleder
Sebastian Rudolph .... GeGe Müller
Dana Vávrová .... Irina
Martin Benrath .... Gen. Hentz
Sylvester Groth .... Otto
Karel Hermánek .... Capt. Hermann Musk
Heinz Emigholz .... Edgar Emigholz
Ferdinand Schuster .... Double Edgar
Oliver Broumis .... HGM
Dieter Okras .... Capt. Haller
Zdenek Vencl .... W?lk
Mark Kuhn .... Sgt. P***er
Thorsten Bolloff .... Feldmann
類 型:劇情/戰爭
片 長:137 分鍾
上 映:1993年
前蘇聯經典戰爭影片。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蘇、德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進行了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會戰。莫斯科戰役以後,受到重大損失的德軍無力再對蘇聯發動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力量進攻南線,企圖佔領蘇聯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的糧食、石油產區,進而包抄莫斯科。1942年夏,德軍集中150多萬兵力和大批飛機、坦克,南北夾擊,向斯大林格勒發動了猛烈進攻。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戰役拉開序幕。德軍第6集團軍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下,分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企圖從行進間突破蘇軍防禦,向卡拉奇總方向發展進攻,圍殲頓河右岸的蘇軍,從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在南路進攻的德第4裝甲集團軍,在阿勃加涅羅沃西部地區突破了蘇軍防禦,29日,進至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威脅到斯大林格勒正面防禦的蘇軍後方。9月12日,蘇軍撤至市區圍廓,外圍防禦地帶已全部喪失。9月13日,市區爭奪戰全面展開,德第6集團軍組成兩個突擊團向市區中部和南部進攻。9月25日,德軍佔領了城市南部和中部,27日繼續向北部工廠區突擊。至11月初,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
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於在斯大林格勒發動全面反攻行動,以圍殲該地域的德國重兵。反攻前,蘇軍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調集了大量兵力。至11月中旬,共展開了三個方面軍,除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外,還有頓河方面軍及西南方面軍。三個方面軍總兵力達11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155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463輛,作戰飛機1350架。
1942年11月,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東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和市內進行的防禦戰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法西斯德國第6集團軍和第4坦克集團軍的進攻。11月中旬,蘇軍西南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轉入全線反攻,並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合圍了22個敵軍師(33萬人)。12月蘇聯紅軍在粉碎了德軍突圍的企圖後全殲該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軍第6集團軍殘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聯紅軍的巨大勝利而宣告結束。
斯大林格勒戰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戰略和國際意義,是蘇聯偉大的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根本轉折點,對發展歐洲敵戰區各國的抵抗運動具有重大影響。
《哈特戰爭》中德軍指揮官菲瑟爾有一句話:我的兒子已經死在俄羅斯前線,那真是一個令人恐怖的地方!
空前慘烈的二次大戰中,蘇德戰場最為血腥。整個二戰中,蘇德戰場戰死的人數最多。
相信任何一個德國人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心靈上都會受到震憾,戰爭不是游戲,戰爭會給國家人民帶來無窮的
E. 法國有哪些關於二戰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關於一些二戰題材的法國電影,我給大家推薦以下幾部。
1.《隨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入侵法國,加萊海峽小村莊的人們准備逃離故土,躲避戰亂,一個母親帶著兒子逃離的而展開的戰火間的故事。電影一面展現了法國鄉村美麗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現了與德國納粹的慘無人道。影片中,掉了隊的軍官,在自家酒窖睡過頭的農夫,帶領村民逃亡的村長,以及受盡戰亂之苦的百姓,導演利用不同角度來呈現這段令人心痛的歷史。影片雖然展現了納粹慘無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細節還是體現出了在那個戰火燃燒民不聊生的時代人性的光輝依然閃耀。
F. 求 有二戰 關諾曼底登路 題材的電影!
《遙遠的橋》
本片為七十年代攝制規模最大的戰爭片,明星陣容空前盛大,由理查德·阿滕伯勒執導。描述一九四四年,歐戰已近尾聲,各地盟軍將領認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打開通路提早直搗柏林結束戰爭。於是採取大規模的空降行動降落荷蘭,不料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以致行動遭到慘敗。 本片從演員陣容上來說可謂明星薈萃、大腕雲集!連老牌影帝勞倫斯.奧利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戲分不太重要的荷蘭老醫生。詹姆斯.凱恩演了一個101空降師的上士,羅伯特·雷德福出演82空降師的上尉,另外的幾個明星也分別擔任重要角色: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英國第一空降師長,最後大敗而歸。麥克爾·凱恩演第30兵團裝甲團中校,吉恩·哈克曼演波蘭旅旅長,最初反對「市場花園」計劃第二批跳傘部下遭到德軍屠殺!安東尼.霍布金斯演第一空降師的指揮奪橋的中校,堅守待援失敗最後光榮被俘!
幕後製作:
本片表現和謳歌了盟軍在二次大戰中的「奮勇的作戰精神」。戰斗場面激烈而壯烈,是任何一部戰爭片也不能與之相比的。本片是導演的第三部作品,但本片的影響之大,范圍之廣,製片費高達3000萬美元,在近幹家影劇院同時首映,充分反映出導演拍攝戰爭片的超人才幹。本片被譽為電影史上的超級戰爭巨片。本片匯合了數國的數十位明星,許多明星只在影片中扮演小配角,他們的演技和風采,令人心馳神往。本片的不足在於時間太長,有的情節描寫過細,因而顯得有些雜亂無章。
迅雷下載 http://search.gougou.com/search?search=%E9%81%A5%E8%BF%9C%E7%9A%84%E6%A1%A5&id=1
《倫敦上空的鷹》
二戰爆發不久,希特勒妄圖與英國媾和的建議得到了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斷然拒絕。於是,德國決定對英國實施「海獅行動計劃」,即入侵英國本土。然而,英國研究發明的雷達系統使德國空軍惶恐不安。要進攻英國,必須掌握制空權,摧毀英國的雷達系統和空軍基地指揮部。為此,德國趁英國遠征軍在法國敦刻爾克撤退的混亂之際,派遣了一個特工隊打入英國部隊。
英軍陸軍上尉保爾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後,便吩咐手下一部分人先撤出陣地前往約定地點匯合。但他趕到地點時,卻不見自己人。於是,他焦急地返回查明情況,原來自己的部下均已遭遇不測,他們的身份證件全部被人取走。保爾斷定,德國特工人員可能冒充英國士兵,隨撤退人馬去英國了。回到英國後,他奉命搜捕已經潛入英國的德國特工。為了迅速捕獲這些德國人,英軍立即更換了證件。
德國特工人員在克魯格率領下,在英國展開了秘密活動。他們主要的目標是掌握英軍的雷達站及空軍基地指揮部情況。為得到新證件,德國特工開始動手謀殺一個又一個英軍士兵。保爾終於在朴茨茅斯雷達站與這伙德國人短兵相接,並將其殲滅,為皇家空軍贏得空戰的勝利鋪平了道路。
迅雷下載 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4%BC%A6%E6%95%A6%E4%B8%8A%E7%A9%BA%E7%9A%84%E9%B9%B0&restype=-1&id=10000001&ty=0
G. 推薦幾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要美國的
1、辛德勒的名單
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辛德勒(連姆·尼森 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軍官,讓自己的工廠成為集中營的附屬勞役營,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1944年,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盪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2、珍珠港
雷夫(本•阿弗萊特)和丹尼(喬什•哈奈特)是一對自小玩在一起的好兄弟,兩人對飛行都有很大興趣,曾一起學習過駕駛飛機,二戰初期,兩人又一起加入了美國空軍部隊。受訓期間,雷夫與軍中醫院里的女護士伊弗琳(凱特•貝金賽爾)墜入愛河。
為協助歐洲各國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美軍決定派出精英部隊前往歐洲大陸,雷夫自告奮勇前往參戰,並將伊弗琳託付給丹尼照顧,不久,噩耗傳來,雷夫的飛機在空戰中不幸被德軍擊落,生還可能幾乎為零。伊弗琳與丹尼在相互勉勵的傷痛中,萌生愛情。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雷夫並沒死去,當三人重聚首時,尷尬頓生。日軍偷襲珍珠港一事幫他們解了圍,雷夫與丹尼決定不做情敵做戰友。
3、最後死戰
在聖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勇敢嘗試里,丘吉爾和英國最高指揮部策劃出一個特別的計劃 - 操控蔬果市場。35000名英國兵被空降到德國已佔領的荷蘭敵後。在這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入侵行動中,一小組代號「火柴盒」的士兵有著自己的任務。當「火柴盒」被擊落在著陸區域以外時,他們的成功機會似乎已經變的渺茫。
4、絕密飛行
凱拉(傑西卡·貝爾 飾)和亨利(傑米·福克斯 飾)都是頂尖出色的飛行員。這天,他們接到了一項秘密任務:訓練他們的新夥伴"鐵蛋"。出人意料的是,"鐵蛋"竟然是一架全智能的無人駕駛飛機,他們的任務就是把它訓練成為鋒利的尖刀。
在完成一次飛行任務後,"鐵蛋"意外被閃電擊中,"鐵蛋"因此擁有了情感的自主性。在隨後的任務中,總部對當時情況進行考慮後打算放棄任務,豈料"鐵蛋"突然飛離編隊,將鑽地炸彈投入了敵人的核武器庫,造成一場前所未有的核災難。
5、風語者
這是一部以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為背景題材的影片。風中的語言,在戰爭中,指的是傳遞著無數秘密的電波。每個風語者都背負著高級軍事機密。 本·亞齊(亞當·比奇 Adam Beach 飾)就是這樣一個風語者。
海軍陸戰隊員喬·恩德斯(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飾) 奉命去保護本·亞齊和電波中的秘密。在舉足輕重的塞班島戰役中,喬·恩德斯將會如何保護自己的戰友和國家機密,這部影片,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關於戰爭的思考。
H. 求一本講述二戰德國空降兵的電影
片名:《The Eagle Has Landed 》
更多中文片名:猛鷹雄風 / 猛鷹突擊隊 / 納粹16死士
國家/地區:英國
上映日期:1976年12月25日 芬蘭
片長:135 min / Germany:125 min (25 fps) (TV version) / UK:145 min (25 fps) (extended version) / USA:123 min / USA:131 min (DVD version)
導演: John Sturges
主演: 羅伯特·杜瓦爾 Robert Duvall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特里特·威廉斯 Treat Williams
1943年9月12日,德國傘兵從義大利山頂監獄成功救出墨索里尼後,法西斯頭子希特勒決定實施一個更大的計劃:把丘吉爾從倫敦綁架至柏林。卡拉里斯特將軍將這個近似荒唐的特別任務交給了瑞德爾上校。一番認真的可行性研究和縝密的籌劃後,愛爾蘭人戴弗利作為最合適的人選被空投到了英國東海岸。隨後,在戴弗利的內應下,什泰那上校率領的傘兵特遣隊也在英國東海岸准確著陸。
在邱吉爾首相必經的一個農庄獵場,戴弗利和什泰那上校分別以獵場看守和波蘭傘兵的身份贏得了農庄人的信任。就在什泰那以組織演習為名勘察熟悉地形時,一個士兵在營救落水兒童時暴露了德軍的身份。看著一張張驚恐憤怒的臉,什泰那上校下令將所有的庄民關押在教堂里。
兩個勇敢的少女偷聽到什泰那的講話後,冒著生命的危險將德軍入侵的消息報告給了梅爾森庄園的美國駐軍。戈拉倫斯上校當即率隊前往,激烈的交火中,戈拉倫斯上校不幸陣亡。在哈里上尉的增援下,德軍傘兵除什泰那上校在兄弟們德掩護下得以逃生外,其餘的悉數被殲。什泰那上校躲過一劫後,仍然固執地去完成綁架任務。不久,遠在柏林的瑞德爾被希特勒以濫用職權罪槍決,什泰那也在刺殺一名甘願化裝成邱吉爾首相的演員後,被英軍的警衛部隊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