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詹天佑資料
個人簡介
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號眷誠,字達潮,廣東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之稱。 詹天佑1861年(清咸豐帝十一年)出生於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少年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在美國,出洋預習班的同學們,目睹北美西歐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速發展贊嘆不已。有的同學由此對中國的前途產生悲觀情緒,詹天佑卻懷著堅定的信念說:「今後,中國也要有火車、輪船。」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於187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海文中學業。同年五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在大學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學習,以突出成績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獲得學位的只有兩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個。 回國後,詹天佑滿腔熱忱地准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但是,清政府洋務派官員迷信外國,在修築鐵路時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顧詹天佑的專業特長,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師學堂學駕駛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艦「揚武」號擔任駕駛官,指揮操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第二年,蓄謀已久的法國艦隊陸續進入閩江,蠢蠢欲動。可是主管福建水師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卻不聞不問,甚至下令:「不準先行開炮,違者雖勝亦斬!」這時,詹天佑便私下對「揚武」號管帶(艦長)張成說:「法國兵船來了很多,居心叵測。雖然我們接到命令,不準先行開炮,但我們決不能不預先防備。」由於詹天佑的告誡,「揚武」號十分警惕,作好了戰斗准備。當法國艦隊發起突然襲擊時,詹天佑冒著猛烈的炮火,沉著機智地指揮「揚武」號左來右往;避開敵方炮火,抓住戰機用尾炮擊中法國指揮艦「伏爾他」號,使法國海軍遠征司令孤拔險些喪命。對這場海戰,上海英商創辦的《字林西報》在報道中也不得不驚異地贊嘆:「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國人會這樣勇敢力戰。『揚武』號兵艦上的五個學生,以詹天佑的表現最為勇敢。他臨大敵而毫無懼色,並且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還能鎮定如常,鼓足勇氣,在水中救起多人……」 從戰後到1888年,詹天佑幾經周折,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剛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驗。當時從天津到山海關的津榆鐵路修到灤河,要造一座橫跨灤河的鐵路橋。灤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漲急流。鐵橋開始由號稱世界第一流的英國工程師擔任設計,但失敗了;後來請日本工程師衽實行包工,也不頂用,最後讓德國工程師出馬,不久也敗下陣來。詹天佑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來搞,負責工程的英國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得同意詹天佑來試試。 詹天佑是一個認真踏實的人,他分析總結了三個外國工程師失敗的原因後,身著工作衣與工人一起實地調查,密測量。夜晚,借著幽暗的油燈,又仔細研究灤河河床的地質構造,反復分析比較,最後才確定橋墩的位置,並且大膽決定採用新方法——「壓氣沉箱法」來進行橋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灤河大橋建成了。這件事震驚了世界:一個中國工程師居然解決了三個外國工程師無法完成的大難題。 詹天佑初戰告捷後,立刻遇到了更為嚴峻的考驗。1905年,清政府決定興建我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於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他們的企圖沒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脅的口吻說:「如果京張鐵路由中國工程師自己建造,那麼與英俄兩國無關。」他們原以為這么一來,中國就無法建造這條鐵路了。在這關鍵時刻,詹天佑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全權負責京張鐵路的修築。消息傳來,一些帝國主義分子及英國報刊挖苦說:「中國能夠修築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在娘胎里沒出世呢!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們甚至攻擊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頂著壓力,堅持不任用一個外國工程師,並表示:「中國地大物博,而於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我以為恥!」「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親自帶學生和工人著,背著標桿,經緯儀,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颳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岩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准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工程人員之口。」接著,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認真地又重新勘測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疊,陡壁懸岩,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大量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里,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後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於大家的。」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一榮譽。 辛亥革命後,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了起成立中華工程學會,並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範例。」 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病逝。周恩來同志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其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准,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准軌、珍氏自動掛鉤(Janney Coupler,亦稱姜坭車鉤、鄭氏車鉤,美國人 Eli Janney 所創)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此外詹天佑亦著重鐵路人才的培訓,制定了工程師升轉章程,對工程人員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規定,並且定明工程師薪酬與考核成績掛鉤。京張鐵路堷訓了不少中國的工程人員,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為其他中國鐵路的模仿對象。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此後一直定居在漢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號(今洞庭街51號)。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4月因病回漢口,4月24日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埋葬在京張路青龍橋火車站附近。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在紀念京張鐵路100周年之際,張家口人民永遠緬懷京張鐵路的總設計師詹天佑,2005年在張家口南站廣場,建起詹天佑塑像。
電影《詹天佑》介紹
一九零四年,清朝政府籌建北京到張家口的京張鐵路。英俄兩國同時爭奪修築權,相持不下。清政府對兩方均不敢得罪,只得決定自力修建。一九零五年聘詹天佑為總工程司(今稱工程師),外國人嘲笑說:「能修建此路的中國工程司尚未出世。」詹天佑以他崇高的責任感和頑強毅力,以我國自己的力量,克服重重阻礙,終於在1909年修建成舉世矚目的真正意義上的我國第一條自力修建的鐵路。
隨後,詹天佑除接受了修建四條鐵路的邀請外,還懷著熱望策劃修築從廣州到漢口的粵漢鐵路,以構成實現和京漢鐵路連成一條的、貫通中國南北的大幹線。然而,1911年,清政府發出一道把全國商辦鐵路收歸國有的命令,逼迫詹天佑交出粵漢鐵路,使詹天佑感到極度絕望。同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廷覆滅,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新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提出「全國鐵路網建設」的宏偉規劃,同時提出將原計劃修建的川漢、粵漢兩條鐵路合並成立漢粵川鐵路公司,並請詹天佑擔任會辦。
一九一九年,修建鐵路大權重又落入官僚政府和列強之手,詹天佑修建漢粵川鐵路的工作,再度受到重重阻力。他深深感到,修建鐵路一事,不能自主,實際上就是列強不願讓中國人控制自己國家的命脈。為改變這樣的處境,他團結周圍人士進行了不懈的斗爭,為中國鐵路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九一九年,第一次歐戰結束,詹天佑不顧身患腹疾,代表中國政府出席遠東鐵路國際會議,冒著嚴寒赴會,與企圖霸佔我國北滿中東鐵路的日方代表論戰,取得了我國保護中東鐵路的權利。回國途中,他抱病再次登上長城,浩嘆:「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初建路網的夢想破滅令我抱恨終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他鍥而不舍,在鐵路戰線上與列強斗爭不息的事跡、和他身上所體現出的民族精神與科學精神高度融合的品質,將和後人為他樹立的銅像一起,永遠給我們無限啟示。
這部電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導演是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孫道臨,主要演員:詹天佑——馮淳超、譚菊珍——惠娟艷、楊 遜——孔祥玉、鄭元直——高 明、孫中山——盧 奇、袁世凱——林連昆。
個人經歷
② 炮擊英艦紫石英號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揚子江突圍記》,一部戰爭片,講述英國人眼中的紫石英號事件,該片由米歇爾·安德爾森執導,理查德·托德、威廉·哈特奈爾、阿基姆·坦米羅夫主演,電影於1957年出品。
改編自揚子江事件,二戰結束後紫石英號被編入英國遠東艦隊,駐扎香港。1949年4月,紫石英號奉命開往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准備開戰時在此接走英國使館人員和僑民,從而引出的突圍故事。
(2)電影法國炮擊擴展閱讀:
紫石英號是改進型的黑天鵝級護衛艦,該級艦主要用於反潛作戰,紫石英號是英國建造的第26艘黑天鵝級護衛艦。紫石英號於1942年3月25日在開始鋪設龍骨,1943年5月7日下水,1943年11月2日正式加入英國皇家海軍,隨即投入北大西洋的反潛作戰。
紫石英號在二戰期間主要任務是反潛和為盟國商船隊護航。1945年2月20日,紫石英號在愛爾蘭鄧加文附近海域使用深水炸彈擊沉了德國潛艇U-1276,U-1276此前已經擊沉了一艘英國花級驅潛快艇,但未能躲過紫石英號的攻擊。
③ 炮擊長江英國軍艦是什麼電影唐國強主演
電視劇《毛澤東》中的片段,唐演毛主席,還比較好看。
④ 看1958年炮擊金門電影的觀後感800字作文。
4月27日上午,我參加了所團支部組織的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專題活動,參觀731罪證陳列館,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一部關於731的片子《黑太陽731》,片中的受害者全是象你、我、他一樣活生生的人類,不敢想像影片中的一切都是完全真實地發生過。這一次,當我真正的來到「731部隊遺址」,來到這不能被遺忘的罪證前,第一次感覺到心情是如此的沉重。陳列館四周一片靜謐祥和,但作為70年前「731」部隊的侵駐地,至今在高樓群中,綠樹蔭下,仍能尋找到二十幾處殺人工廠的殘垣斷壁。焚屍房、冷凍房、培養細菌老鼠的地窖和放養黃鼠的小石池等等歷歷在目。走進陰暗的展室,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著令人發指的圖片,所有人的手和心都在顫抖。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戰爭,滅絕人性的細菌試驗,慘不忍堵。曾經的血腥場面在這里一次次上演,那些慘絕人寰的屠戳就像發生在昨天,我們似乎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哀嚎。僅在1939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里,至少有三千人在試驗中被殘殺。在細菌戰過程中,至少有三十萬人受到屠殺和殘害,中國人在這里慘遭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手下!
我們以前只是在書刊、影視上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犯下的暴虐罪行,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當時對中國人是如何的滅絕人性、慘無人道。「731」的滔天罪行在這里袒露無余!「731」遺址是不能被遺忘的罪證,它不僅是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類去關注和反思!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在這里我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
2007年4月27日,在情報所團支部的組織下,我們一群年輕人來到有「食人魔窟」之稱的日本731部隊遺址參觀。在長達12年的時間里,日軍在這里殘害無數無辜百姓,僅在試驗室內進行的活體試驗,就殘殺了包括中國人、蘇聯人和蒙古人在內的至少3000人。731部隊遺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國不可泯滅的歷史見證,是揭露侵華日軍戰爭罪行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教材。
在日軍戰敗驚慌逃跑時,他們炸毀了這個充滿中國人血淚的人間煉獄,如今的731遺址上,除了保存還算完整的辦公大樓外,只剩下了一些斷瓦殘垣在瑟瑟的風中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歷史。原731部隊辦公大樓,現在已經成為了揭露日軍七三一部隊血腥罪行的陳列館,裡面開設了15個展廳,陳列著大量圖片和實物罪證。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刻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兩座深色浮雕。浮雕上被兩條粗大鐵鏈緊鎖的雙臂,彷彿向世人進行著無聲的控訴。盡管來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准備,可是當聽到講解員的介紹,看到一件件滿是同胞們血淚的罪證時,還是感到了深深的震驚和悲憤。被日軍折磨得扭曲變形的遺體、怒視劊子手的眼神、日本侵略者滴著鮮血的手術刀……讓我們的心陣陣發緊,胸中燃起怒火。看著一張張特設監獄和細菌實驗樓的照片,我們彷彿看見無數無辜的中國同胞在這里受盡折磨,最終走向死亡。細菌注射、凍傷試驗、活體解剖、梅毒、鼠疫、毒氣、槍彈穿透、人肢體互換、人馬血互換等種種聞所未聞慘絕人寰的恐怖試驗,僅在1939年至1945年,就至少有3000人被當作試驗材料慘遭日軍殺害。不僅如此,七三一部隊還大量繁殖鼠疫、霍亂、傷寒、炭疽和赤痢等傳染細菌,應用於研製殺人武器,在侵華日軍進行的細菌戰中,至少30萬人遭到屠殺和殘害。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在這個充塞著難以計數的死難靈魂的地方,我們感受到了心靈的震動,我們彷彿聽到了歷史的慟哭。
從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陳列館中走出的時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被大片的烏雲掩蓋,大家的心情也都格外的沉重。當時間的腳步把那段悲慘的過去慢慢帶走,當我們在一片歌舞昇平中逐漸淡忘了歷史……這次的參觀,使我們彷彿又一次的回到了那個噩夢般的年代。落後,就要挨打,就因為我們落後,中華民族才被列強的鐵騎踐踏;就因為我們落後,無數善良、勤勞、無辜的中國人才成為侵華日軍研究細菌戰的試驗品。 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的人民才能在世界上昂首挺胸的做人,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的人民才能不再受欺負,才能真正的過上當家作主的好日子。
隨著車輪的轉動,日軍731部隊遺址已經漸漸落在了我們的身後,可是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仍不斷在我腦海中重放。想起那血淋淋的手術刀,想起死在日軍刀下的無辜同胞,想起來731遺址前懺悔的原731隊員,想起剛才在館中遇到的前來參觀的日本遊客。。。。。。歷史漸漸離我們遠去,而善良的中國人以其博大的胸襟寬恕了這個在瘋狂的年代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民族,寬恕了那些在戰爭中迷失自我,雙手沾滿血腥的罪人們。我們只希望,歷史的悲劇不要重演:希望我們的國家不再歷經磨難,人民不再經受苦難;希望和平的種子在全世界生根開花;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未來!————
⑤ 觀看1958年炮擊金門電影的觀後感800字作文。
4月27日上午,我參加了所團支部組織的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專題活動,參觀731罪證陳列館,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一部關於731的片子《黑太陽731》,片中的受害者全是象你、我、他一樣活生生的人類,不敢想像影片中的一切都是完全真實地發生過。這一次,當我真正的來到「731部隊遺址」,來到這不能被遺忘的罪證前,第一次感覺到心情是如此的沉重。陳列館四周一片靜謐祥和,但作為70年前「731」部隊的侵駐地,至今在高樓群中,綠樹蔭下,仍能尋找到二十幾處殺人工廠的殘垣斷壁。焚屍房、冷凍房、培養細菌老鼠的地窖和放養黃鼠的小石池等等歷歷在目。走進陰暗的展室,聽著講解員的講解,看著令人發指的圖片,所有人的手和心都在顫抖。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戰爭,滅絕人性的細菌試驗,慘不忍堵。曾經的血腥場面在這里一次次上演,那些慘絕人寰的屠戳就像發生在昨天,我們似乎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哀嚎。僅在1939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里,至少有三千人在試驗中被殘殺。在細菌戰過程中,至少有三十萬人受到屠殺和殘害,中國人在這里慘遭日本侵略者的血腥手下!
⑥ 求一部一戰體裁電影名
聖誕快樂 Joyeux Noel
# 導演: 克里斯蒂安·卡西雍
# 編劇: 我來添加
# 主演: 戴安·克魯格 吉約姆·卡內 本諾·福爾曼 丹尼爾·布魯赫 丹尼·伯恩
# 上映: 2005年11月24日 德國...
# 電影投資:$22,000,000 (estimated)
# 類型: 愛情片 戰爭片 劇情片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成為數以萬計士兵的惡夢。有人為了從軍而背棄自己的歌唱事業甚至丟下心愛的人;有人放棄神父的職業自願跟隨其年輕助手庄拿芬離開祖家蘇格蘭上戰場;身經百戰的法國陸軍中尉被迫與遠在法國北部家鄉,久患重病還懷上孩子的的妻子別離。終於,平安夜來臨,德國、法國、蘇格蘭軍營史無前例攜手放下武器……本片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仍處於膠著狀態,參戰的歐洲各國在大大小小的戰役里爭奪自己的利益,各個階層的人不斷的捲入到戰爭的漩渦之中。不同命運的普通人被各自的國家機器所驅使,聚集到北方戰線寒冷的陣地里,徘徊於飢餓,嚴寒和死亡之前。戰場上的流浪貓成了兩邊士兵共同的朋友,抒情感傷的歌聲喚起了士兵對家園和親人的思念,聖誕樹不僅僅是聖誕樹,更是召喚和平的橄欖枝。士兵們爬出壕溝,跨過倒下的戰友的屍體,拋下仇視的眼神走在了一起,雖然明天命運安排的依舊是兵戎相見,甚至是殘酷的倒在對方槍口之下,但是在那一刻,那個聖誕節的平安夜,不再有敵人,有的只是同在異鄉的未亡人。德國戰士凍僵的雙手裡,攥著他們的聖誕禮物巧克力,換來的不僅僅是法國人的葡萄酒,也是底層士兵和下級軍官 ..
此外我多說一點 真實的故事中實際上不是英法聯軍 是蘇格蘭部隊 這件事是一戰中真實存在的一件事
⑦ 潛艇炮擊商船的電影
《拉科尼亞號的沉沒》 The Sinking of the Laconia (2010)
BBC電視電影,共2集
類型: 劇情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德國
語言: 英語 / 德語
劇情簡介 · · · · · ·
《拉克尼亞號的沉沒》是BBC 2台推出的電視電影,由Uwe Janson執導,Alan Bleasdale編劇。該劇標志著《Boys From The Blackstuff》、《GBH》、《Jake』s Progress》、《霧都孤兒》編劇Bleasdale十年後重歸電視熒屏。該劇受二戰真實故事啟發,是一部探討人性的影片。
1942年9月12日的晚上,經軍事改裝後的拉科尼亞號在從埃及駛回英國的途中被德國海軍潛艇U-156發射的魚雷擊中並沉沒。拉科尼亞號此時距非洲海岸600英里,船上有英國平民、盟軍和義大利戰俘。這些人命懸一線,直到潛艇指揮官Werner Hartenstein違背了納粹最高指揮官的命令,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德國潛艇升上水面,Hartenstein長官指揮下屬盡可能的營救倖存者。
在接下來的數天里,U-156潛艇救下400人,200名倖存者擠在潛艇里而另200名倖存者則上了救生艇。Hartenstein還發電報給敵軍,希望組織大家一起營救受困者。然而迎接他們的不是敵軍的感激,而是美軍B-24轟炸機的炮火。
《拉科尼亞號的沉沒》展示了人類在面臨重大事件時人性化的一面:萌發的友誼、英雄主義行為、艱難環境下人性的勝利。拉科尼亞號一共載有2725名乘客:其中463名船務人員、286名英軍士兵、103名波蘭看守、80名平民 – 主要為婦女和孩子,還有1793名義大利戰俘。最終1621人不幸遇難,1104人倖存。
⑧ 大家幫忙 我喜歡看偷盜 海盜類的電影 大家推薦幾部 越多越好 越經典越好
偷系列有:偷天陷阱 偷天換日 奪寶奇兵1、2、3 最佳拍檔 尼羅河寶藏 冒險王
海盜系列:霍克船長 辛巴達歷險記 加勒比海盜1,2,3
⑨ 血戰卡昂的戰役經過
隨著盟軍將要登陸法國北部這一威脅的不斷增長,1944年4月1日第12SS裝甲師被部署到諾曼底地區。該師乘火車從比利時運抵位於塞納河下游與奧恩河下游之間的目的地。該師抵達時,士氣高昂、裝備精良。隨後師指揮官開始研究防區地形並著手准備防禦。當時從塞納河口至貝葉的海岸防線上部署著第716和第352步兵師,負責一線防禦。這兩個師有著西線步兵師的普遍特徵——士氣不高而且不滿員。而負責支援這兩個師的是第21裝甲師,這支在非洲身經百戰的部隊顯然不受重視,只裝備了IV型坦克,甚至還有不少繳獲的「索瑪S.35坦克被用來充數。
第12SS裝甲師的指揮官是34歲的弗利茲-維特旅隊長(相當於國防軍少將)和33歲的庫爾特-邁爾(即「裝甲邁爾」)旗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上校)。他們受第46軍的馬爾科斯將軍指揮。這位將軍斷定盟軍將於6月2日左右登陸。登陸開始後,他可以依靠的力量就只有部署在第二線的部隊了,特別是諾曼底地區的第12SS裝甲師了。
為了第12SS裝甲師下一步展開與防禦收集更多的情報,維特和邁爾駕車來到了英吉利海峽沿岸。在這里,他們發現第716步兵師在海岸第一線的防禦布置十分鬆散,並且防禦點之間缺乏火力掩護,在海岸炮兵掩體和重機槍陣地後,是數量很少的反坦克武器。大部分掩體仍在建設中,即使那些完工的掩體也不足以抵禦重型轟炸機和大口徑艦炮的攻擊。維特相信,面對這些薄弱的防禦工事,盟軍在此地的登陸一定會成功。隨後在海空聯合攻擊的掩護下,盟軍將很快向內陸發起進攻。在詳細研究了海岸地區的道路和橋梁狀況之後,維特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古城卡昂的附近地域將對敵人的進攻有特殊的誘惑力!」卡昂周圍特別是城市的北方和西北方的地形非常適合坦克作戰。在諾曼底海岸登陸成功之後,卡昂將變成主要戰場。因此開戰時他將第12SS裝甲師部署在奧恩河口與塞納河口之間的地域,並且將大部分作戰部隊布置在卡昂的西北方與西方。
一切准備就緒,第12SS裝甲師等待著這場即將來臨的戰斗。士兵們一邊繼續訓練,一邊加強防禦。為了避免空襲造成損失,他們為坦克及各種車輛挖掘了隱蔽部。就在登陸前的一天,該師在卡昂西面完成了戰前的准備。第12SS裝甲師在諾曼底地區擁有2萬名以上的士兵。雖然該師的裝甲單位缺編,但是步兵的武器卻十分精良(步兵輕武器有:Kar98k步槍、G43半自動步槍、StG-44突擊步槍、MG-42通用機槍、MP-40沖鋒槍、M24/43木柄手榴彈、「鐵拳」30反坦克榴彈拋射器、「坦克殺手」火箭筒等)。經過9個月強化的戰斗訓練之後,官兵們士氣高漲並對即將來臨的戰斗充滿信心。就在盟軍發動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前,組長(相當於國防軍一等兵)喬肯-雷克夫在日記中記到:「每個人都在等待著意料之中的盟軍的登陸。我們都意識到決定性的戰役就要開始了。我們都期待著自己的第一次戰斗。盟軍正在計劃著消滅我們師,就是那個他們稱作『奶油小孩師』的部隊。但是我們一點也不害怕他們。有時後一想到即將來臨的戰斗,我們都會感到熱血沸騰。雖然我們處於劣勢,但是我們相信我們身經百戰的指揮官,當看到他們與我們一起在泥濘中用火箭筒、機槍射擊時,就感到非常有信心。使我們真正害怕的是在我們頭頂上『嗡嗡』飛過並扔下成噸炸彈的盟軍轟炸機。」一名通訊軍官沃爾特-克魯格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相當於國防軍少校)也對第12SS裝甲師充滿信心:「他們不僅經過良好訓練,他們還很守紀律而且戰斗意志頑強。」像大多數軍官一樣,他也意識到法國北部的戰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包括第12SS裝甲師在內的10個裝甲師的表現了。 6月5日晚,當電話鈴響起時,第12SS裝甲師師長弗利茲-維特旅隊長和他的參謀部的軍官們正坐在泰里勒斯鎮的一所房子里的壁爐旁。維特從電話中得知,盟軍的傘兵已經出現在諾曼底海岸防線的後方。同時報告還指出:「敵人的空軍很活躍,但海面上卻一片平靜。」大約在6月6日凌晨1時30分,庫爾特-邁爾被叫醒了。盟軍可能真的開始進攻了。不到一小時後,第12SS裝甲師的各單位便收到了警報。第26團的組長奧斯瓦德-貝克描述道:「在6號凌晨克利夫二級小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二級下士)沖進我們的房間喊到:『跟我來,孩子們,出去,快出去!敵人登陸了。』值班的通訊員從我們面前跑過,邊跑邊喊,美國人和英國人登陸了,到了3時我們把一切都准備好了。但這時來了命令,讓我們返回營房等待進一步的指示。」
就在盟軍登陸的90分鍾前,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把第12SS裝甲師劃給B集團軍群指揮。盡管第12SS裝甲師的每個單位都在各自的警戒地域做好了戰斗准備,但是面對各種混亂矛盾的警報,最高統帥部並沒有給第12SS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自由行動的權利。甚至當盟軍在6月30分開始登陸時,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仍然拒絕裝甲師採取自由的行動,但是對於他們向戰場接近卻採取了默許的態度 。
6月6日一整天,第12SS裝甲師的坦克縱隊不得不在諾曼底地區那擁擠狹窄的道路上艱難地行進。他們首先抵達了Lisieux周圍地區及卡昂的西南方向。在下午的行軍過程中,第12SS裝甲師不斷遭到盟軍飛機的攻擊。這些攻擊打亂了他們的行軍縱隊,因此使前進的速度大為減慢。第25團13連1排的馬丁-貝賽爾三級小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一級下士)說:「我們在前進中遇到了極大的阻礙。盟軍的空中攻擊在各處帶來死亡、恐怖與混亂」。他們的團指揮官「裝甲邁爾」在一顆炸彈炸毀他的指揮車前及時地跳了出來。邁爾自己也形容道:「到卡昂的行軍簡直就是一場死亡之旅。一群『噴火』從我們縱隊的後面開始俯沖攻擊。它們的火箭彈和機槍像用鐮刀割草一樣,打倒了我們許多人。一名士兵躺在路上,子彈打斷了他的動脈,血像霧一樣從他的喉嚨里噴了出來,沒過多久他就在我的懷中死去了。同時彈葯車也被引爆了,一時間火光沖天、碎片四散。但是空襲過去沒幾分鍾道路就被清理干凈了。我們不能停下,必須前進!」該團的海爾默茨-包克二級小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中士)也認為這是一次異常危險的行軍:「草地和田野就像被翻犁過一樣,幾千米之內到處是被炸毀的景象。手榴彈、炮彈及各種軍械被炸得到處都是,路的兩旁還不時可以看到死傷的弟兄。」
在6月7日的早晨,第12SS裝甲師的大部分部隊終於抵達了卡昂以北的地區。
一天多的持續行軍使士兵們都很疲憊。就在這時經報告證實,登陸的英國和加拿大部隊已經在某些地段上突破了海岸防線,並且已經開始向內陸進攻。邁爾預感到盟軍坦克此時正直奔卡昂而來。卡昂以遭受了盟軍重型轟炸機的攻擊。許多街道被建築物的殘骸所阻塞,使得車輛根本無法通行。第12SS裝甲師已經決定不進行城市戰。他們的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城市外圍,進而向北進攻,把盟軍推到海里去。 當天早晨,狂熱的德軍裝甲擲彈兵們投入了戰斗。邁爾是這樣描述裝甲擲彈兵營參加戰斗前的情景:「第25團1營的指揮官來向我報告。他只是快速而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情況。短暫並有力的握手錶達了一切。我們都知道即將面對的是一項艱苦的任務。這個營的擲彈兵們迅速下車,隨後卡車就消失在黑暗中了。沒有車輛可以穿行城市。它們必須繞道向南行。擲彈兵們留下來聽我指揮。他們平靜沉著、抱著堅定的信心。他們就要接受戰火的洗禮!」
大約早晨9點鍾,邁爾在臨時指揮所阿登納斯修道院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一小時後,第一輛坦克啟動。25團的普利茲一級突擊隊中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上尉)回憶道,大概有50輛坦克組成的突擊部隊已經整裝待發,在早晨溫暖陽光的照耀之下坦克開始向集結地運動。坦克前面是身穿綠、黃、褐3色斑點迷彩戰斗服的裝甲擲彈兵。當以稻草和樹枝偽裝的IV型坦克開始接近前面的敵人時,從坦克指揮塔上可以辨認出盟軍那些圓滾滾的一身橄欖綠的「謝爾曼」坦克正在緩慢地移動著,向卡昂—貝葉公路開來。突然IV型坦克的75毫米炮開火了。一輛「謝爾曼」坦克被擊中,冒出一陣煙,隨後著起火來,其他盟軍坦克也紛紛被IV型和「豹」式的齊射擊中,喪失了戰鬥力。
隨後隱蔽在戰壕中的年輕德國裝甲擲彈兵迅速而瘋狂地投入戰斗,向英、加軍隊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不知不覺中戰斗已經持續了一刻鍾。那些男孩在機槍和手榴彈掩護下不斷沖擊盟軍的防線。隨後而來的轟炸阻止了德國人有可能獲勝的攻擊,並使第12SS裝甲師的步兵遭到不小的損失。在馬龍村附近,十幾歲的擲彈兵頑強地堅守著陣地。他們悄悄地跟蹤突破防線的盟軍坦克,並用致命的火箭筒消滅了其中的絕大部分。在這次戰斗中擲彈兵們總共擊毀28輛盟軍坦克,自己只損失了6輛。許多盟軍士兵看到身穿SS軍服的十幾歲的孩子時都大為震驚,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黨衛隊「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士兵。戰地記者切斯特-維爾莫特後來記述:「守衛著防禦陣地的第12SS裝甲師戰斗得非常頑強,但是在整個戰役中他們所表現出的戰術素養卻遠遠比不上他們的勇猛。」一位英軍坦克軍官戰後說:「他們像一群狼一樣追蹤並擊毀我們的坦克,雖然我們很不願意,但是這使我們不得不違心的殺死這些孩子。」第17、16炮兵連的魯道夫-斯徹夫說:「每個青年團師的士兵都相信他們可以達到目標,雖然個個打起戰來都很勇敢,但有時卻像女孩。年輕的士兵們早晨乘車到前線投入進攻,當晚上疲憊地撤回去的時候,甚至因為不能達到他們的目標(到達海岸)而流淚哭泣。」
傍晚前,在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裝備後,盟軍不得不退回了卡昂北面的橋頭堡陣地。而此時第12SS裝甲師也沒有能力繼續向北進攻,來實現他們到達海岸的目標。他們停止進攻並在現有的戰線上挖掘戰壕准備防禦。當晚第5裝甲連的士兵們很幸運地在被遺棄的加軍坦克中找到了盟軍的口糧,隨後他們便大吃了一頓有花生、巧克力和腌牛肉的奢侈晚餐。 7日晚至8日凌晨,盟軍依然試圖佔領卡昂,但在德國人的頑強抗擊下無功而返。8日晚「裝甲邁爾」親自指揮第12SS裝甲師的坦克發動反沖擊,隨之而來的是一場血與火交織的戰斗。曳光彈的軌跡和燃燒的車輛照亮了整個夜空。第一階段,德軍「豹」式坦克的火力和裝甲再度壓倒了盟軍坦克,22輛坦克突破了加拿大第7裝甲旅的防線。但在隨後的戰斗中加軍用反坦克炮和反坦克火箭筒擊毀了6輛德軍坦克,邁爾不情願地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隨後德軍坦克返回黑暗之中。在另一方向上,得到了第3炮兵分隊和第2裝甲分隊加強的第25團遭到了卡昂以北的英、加軍隊的猛攻,盟軍在坦克的支援下的進攻遭到德軍反坦克炮准確而兇猛的射擊,經過短暫的交火,4輛盟軍坦克被擊毀。漢斯-希蓋爾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相當於國防軍少校)報告:「敵人很快就退卻了,我們沒有受到任何射擊也毫無損失。我們的坦克退回到出發地時,突然遭到了盟軍炮火的攻擊。我的戰友道伯特正在坦克外被炸死了。」在隨後的幾天里第25團的士兵們遭到了更強烈的攻擊,但這並沒有使擲彈兵們退出那些被炸彈摧毀的防禦陣地。轟炸與炮擊變得越來越猛烈。德軍不得不把坦克隱蔽部加強為坦克掩體。代理團長沃爾德麥勒一級突擊隊大隊長(相當於國防軍中校)從自己的指揮掩體跑到每一處德軍的陣地上,命令士兵們趕快修築新的防禦工事。他的勤奮以及作為一名戰地指揮官的豐富經驗拯救了大多數士兵的生命。在6月10日沃爾德麥勒向那些表現勇敢的青年士兵頒發了30枚二級鐵十字勛章。
第12SS裝甲師毫不動搖地繼續著艱苦的防禦。位於羅斯附近的村莊被第26裝甲擲彈兵團第1連重新奪回來,隨後村子便遭到了盟軍12小時以上的炮擊。在戰斗間歇,坦克駕駛員漢克斯-凱斯佩爾三級小隊副(相當於國防軍二級下士)在羅斯教堂附近停下車,潦草地在日記中寫道:「大約15輛(英軍的)『謝爾曼』坦克從我們的正前方發動了進攻。我的戰車擊毀了其中的4、5輛坦克後,其餘的撤退了。作為報復,敵人向我們的陣地傾瀉了大量的重磅炮彈,我們的擲彈兵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下午敵人又對村子發動了進攻。我們第3排的坦克與『謝爾曼』正面交戰,擲彈兵們則從背後包抄切斷他們的退路。突然我的坦克履帶被炸斷了。
我跳出坦克找來兩個擲彈兵幫我重新上履帶。冒著猛烈的炮火,他們幫我裝上了履帶。這時我聽見車長在電台里大喊:『快啟動!離開這里,敵人的飛機馬上就要來了。』」
邁爾經常抱怨一些戰斗的失敗完全是因為參戰的部隊決心不堅定,但沒有人去理會他的嘟囔。不管怎麼說青年團師在殘酷的戰斗中始終堅守在卡昂周圍那些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防禦陣地上。為了對付盟軍的空中優勢,擲彈兵們在夜間向前線運動,在天亮之前就把夜間留下的一切痕跡清除掉。雖然如此,他們在進攻時仍會不斷地遭到盟軍曲射火炮和反坦克炮的攻擊。第12SS裝甲師參加的這些戰斗被認為是諾曼底戰役中最慘烈的戰斗。進攻時,第12SS裝甲師的坦克在最前面,後面是負責掩護坦克的裝甲擲彈兵。
一位英國軍官回憶道:「多數情況下,在逐漸前推的迫擊炮和曲射炮火彈幕的掩護下,德軍部隊在滿是彈坑的道路上向我們的防線緩緩前進。進攻看起來是無法阻止的。但是當德軍坦克遭到一定損失後,他們便開始撤退了。坦克經常是不掉頭,直接掛上倒檔退回去。那些受傷的年輕士兵有的被自己的坦克軋死了,有的被遺棄在戰場上,只有我們的狙擊步槍才能使他們脫離痛苦。」一名盟軍士兵還清楚的記得一個受傷的德國擲彈兵一邊發出可怕的喊叫,一邊哭喊著媽媽。
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脫離痛苦了——隨後而來的炮擊把他炸成了碎片。
一位德國工兵連的軍醫弗里德里希-茲斯特勒二級突擊隊大隊長在搶救傷員時自己也受傷了。對醫院中的一幕他還記得很清楚:「在一家野戰醫院的收容室里,我剛被注射了一針嗎啡而昏昏睡去。突然傷口的劇痛使我驚醒。就在這時我聽見一位傷員在呻吟。緊接著我聽見他用高亢的聲音說道:『媽媽!媽媽!對不起......』聽著這句話我又回到了夢鄉。不知過了多久,我又一次醒來並且聽說剛才我所聽到的竟成了那個男孩最後的遺言。」不僅僅只有第12SS裝甲師的士兵在戰斗中死去,盟軍同樣遭受了可怕的損失。低落的士氣已經開始影響到部隊,並且德軍的持續炮擊及隨時可能發動的反攻也使盟軍坐立不安。戰斗在沒日沒夜地持續著......
在6月9日晚,德軍拜爾萊茵將軍(非洲軍著名指揮官)的裝甲教導師終於到達了離前線只有幾千米的地方。一路上他們遭到了盟國空軍的猛烈攻擊,損失了80輛自行火炮、130輛卡車、5輛坦克和很多其他車輛。在承受了盟軍的初期打擊之後,裝甲教導師、第21裝甲師、第12SS裝甲師及從海岸防線上撤下來的部隊一起構成了德軍在卡昂周圍的主要防禦力量。 盟軍在法國北部海岸登陸已經一個星期了。他們仍然沒能佔領卡昂。6月14日,在一場惡戰之後,英國第7裝甲師發動的進攻又一次被第12SS裝甲師擊退。
對於年輕的德國擲彈兵們來說,這本來是值得慶賀的一天,但不幸的消息傳來使第12SS裝甲師的所有官兵陷入震驚、恐慌和悲哀之中。設在卡昂附近維諾克斯的德國第12SS裝甲師指揮部向上級和下屬部屬發出通報:「在英國艦隊的猛烈炮擊中,該師的最高指揮官弗利茲-維特旅隊長陣亡了。14日當天,弗利茲-維特和他的大部分參謀軍官都在指揮部中,他們突然聽到大口徑炮彈飛過指揮部的聲音。
維特命令大家趕緊去隱蔽所。正當他最後一個跳進隱蔽所的壕溝時,一顆炮彈突然在樹頂上爆炸了,致命的彈片象冰雹一樣四下飛舞,擊中了維特的頭部,他當場就死去了,同時參謀部的一些軍官也受了致命傷。
師長的死觸動了裝甲師的每一個人,這當然包括第25裝甲擲彈兵團的指揮官庫爾特-邁爾旗隊長。他深深地感到他們面對的是一場不可能取勝的戰斗。沒過多久,邁爾接到命令,讓他把25裝甲擲彈兵團的指揮權轉交給該團第3營的指揮官卡爾-海因茨-米利烏斯一級突擊隊大隊長,第3營由弗里特茲-斯泰格一級突擊隊中隊長指揮,而邁爾自己接替陣亡的維特指揮第12SS裝甲師。邁爾向部下們強調,永遠不能忘記第12SS裝甲師的「第一人」弗里茨-維特。其實在6月14日的炮擊中德軍損失的高級指揮官不止維特一人,還包括他的上司馬爾克斯將軍。很多人把這一點看成是不祥之兆,並開始認為德軍在諾曼底的作戰是沒什麼指望了。
被士兵們稱為「裝甲邁爾」的新指揮官庫爾特-邁爾是一個有名的坦克指揮官和戰術家。邁爾與其前任同樣來自第1SS裝甲師,他參加過東線的殘酷作戰並獲得了橡樹葉騎士十字勛章。但是不論裝甲師的新指揮官擁有如何才能,眼前這場殘酷的戰斗沒有發生任何對德國人有利的變化。事實上由於完全沒有制空權,德軍在卡昂周圍的防線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 在進攻卡昂的第二階段,盟軍開始運用步兵與坦克協同發動猛烈的攻擊。經過空軍和海軍艦炮的密集火力准備後,搭載著步兵的加拿大坦克穿越了戰線中間的開闊地帶。加拿大人相信通過這次戰斗的德國人就要完蛋了。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學會在炮火下求生的德國擲彈兵來說,勝敗還未見分曉。他們靜靜地注視著盟軍坦克越來越近......領頭的「謝爾曼」落入了德國工兵設下的反坦克陷阱。爆炸的地雷騰起一股黑煙,後面的坦克立即停下,搭載的步兵還沒來得及從坦克周圍散開,隱蔽的德國反坦克炮開火了,同時MG-42機槍也吼叫起來,「鐵拳」的爆炸聲此起彼伏......交戰的結果是加拿大人損失慘重,而德國人不僅守住了主要的防禦陣地,甚至連一些次要的陣地都守住了。
面對德軍頑強防禦,盟軍繼續加強對卡昂周圍地域的打擊火力。在空中上百架的攻擊機拚命轟炸掃射德軍陣地上每一個活動目標。盟軍步兵和坦克努力試圖突破城市附近的防禦陣地,並在一些地段上成功地打入了幾個「楔子」。但是第12SS裝甲師與第21裝甲師、裝甲教導師在沒有足夠的坦克的情況下,仍然用步兵發動了一次有效的反擊,重新穩定了戰線。原本計劃來增援的部隊仍然沒有到達,他們不是被其它地方的戰斗拖住了,就是被上級扣在手裡准備應付並不存在的第二次登陸。第4汽車運輸連的指揮官埃米-邁特瑞二級突擊隊中隊長在報告中寫道:「對戰斗部隊的補給行動只能在夜間進行已經成為一個原則。由於運輸車輛損失嚴重,那些幾乎完全耗盡彈葯的步兵和炮兵們在急切地等待著補給。在夜間的行動結束之後,司機們剛剛睡下就被人從床上拖起來了。他們必須趕快行動。但是在白天行動中他們經常是一去不復返......」
到6月24日止,德第12SS裝甲師的人員損失總數達到了2 550人。戰場報告顯示,他們還有58輛IV型坦克、44輛「豹」式坦克和總共233輛的裝甲人員輸送車裝甲偵察車和炮兵觀測車,並且還有17門重型反坦克炮。此時該師的重裝備損失還不是很嚴重。在花了幾天的時間之後,第12SS裝甲師已經准備好了新的防禦。第25擲彈兵團第1營的戰斗日誌記載了一些新的情況:「師里截獲了一些對方的無線電通信。這些信息表明盟軍力圖在24小時內佔領卡昂。因英國人計劃這次行動代號為『埃普索姆』,將由奧康諾將軍的第8軍實施。此次行動計劃是從西面突破裝甲教導師和第12SS裝甲師之間的結合部,然後從側翼包圍卡昂。」如此詳細的情報足夠兩個師做好准備等待英國人的進攻。在短暫的時間里,士兵們老練地建立起了牢固的防禦。第25裝甲擲彈兵團向邁爾報告:他們已經加強了以前的防禦陣地,在村鎮的廢墟中部署了步兵掩體、機槍掩體和反坦克炮等,被炸毀的房屋裡布置著各種輕、重武器,甚至是一輛「豹」式坦克;在成堆的瓦礫或是燒焦的傢具中,往往有經過良好偽裝的狙擊手。防禦支撐點的配置都經過了精心的選擇並已經偽裝妥當,在重要街道上布置了地雷和防坦克路障。第26擲彈兵團補充了部分預備隊,以加強防守。在第26擲彈兵團後面,第12裝甲團第2營的IV號坦克已經進入坦克掩體並偽裝起來。在並不寬闊的主要防禦戰線上,步兵武器、坦克和火炮組成了堅固的防禦。 6月26日早晨,英國人終於發動了「埃普索姆」行動。德軍第12SS裝甲師的一個參謀人員寫道:「天已經亮了,但周圍依然是一片寧靜,我和馬克斯-烏斯切仍然在羅雷附近看著最後一輛坦克轟隆隆地駛進集合地域......然後英軍的炮兵首先開始了攔截射擊。緊接著英軍大批『台風』攻擊機呼嘯著飛過我們的頭頂向羅雷發射火箭彈。一場地獄般的惡戰由此展開了。我們的坦克吱嘎嘎地開到了前出陣地上。反沖擊一開始進行的很順利,但在英軍隨後的反攻下陷入了泥潭。
英軍投入了配有17磅高速炮的『謝爾曼』坦克,它的炮彈可以擊穿『豹』式。戰斗變成了一場坦克之間的決斗......卡昂附近一些陣地被沖破,城市逐漸被鉗形的進攻包圍。卡昂就要成為蒙哥馬利的戰利品了。我周圍的所有人都像著了魔一樣注視著這可怕的景象。紅熱的鋼鐵帶著尖銳的呼嘯飛過我們頭頂。所有人都盡力低匍身體,鼻子緊貼著潮濕的地面......」
在白天的戰斗中至少有50輛盟軍坦克被德軍擊毀,但同時一線防禦的步兵也承受了沉重的打擊。有些陣地上損失慘重的部隊不得不撤退了。喬克姆-雷利考菲三級小隊長是第25裝甲擲彈兵團偵察連的士兵。他在英國人進攻卡昂期間記下了這次絕望的戰斗:「支撐點快要守不住了,擲彈兵們堅守著搖搖欲墜的防線,迫擊炮的炮彈在樹頂上爆炸,重機槍像鋸條一樣切割著陣地,坦克沖過來了,隆隆地穿過戰壕。就在這時戰線開始動搖了,並且很快擴散開來。『鐵拳』反坦克火箭用完了,最後有幾輛『謝爾曼』被擊中,並冒出了煙,但後面還有更多的坦克。擲彈兵們已經沒有重武器了,我們只能緊緊地抓著自己的步槍......」
在隨後的幾天中,盟軍繼續考驗著第12SS裝甲師的防線,德軍的防禦體系已經遭到了破壞。在狼煙四起的戰場上,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一片凄涼的景象。在視力所及之處都能看到雙方戰死的士兵,被摧毀的武器裝備也宛如死去的巨獸,死氣沉沉地躺在戰場上。「埃普索姆」行動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場殘酷的戰斗。在1944年7月初這些天里,盟軍竭力擴張他們的登陸場,但在卡昂周圍的戰斗已經拖得太久,付出如此重大的損失卻未能取得象樣的進展,這使盟軍日益感到形勢的嚴重。
第12SS裝甲師的防禦是如此的頑強,甚至當他們被逐出被摧毀的陣地時,這些「男孩」還在堅持著抵抗,以致盟軍要前出到卡昂南部開闊地的意圖沒有實現,蒙哥馬利就草草收場了。不論這次防禦是如何的頑強,第12SS裝甲師已經用盡了他們的力量,倖存下來的人都非常疲憊。卡昂周圍的大部分德軍部隊都陷入了一種可怕的絕望中。7月5日一條消息到達了德軍西線最高指揮部,那就是希特勒已經決定第12SS裝甲師可以被替換下來進行休整。但師指揮官邁爾並沒有及時收到這道命令,青年團師的士兵們已經抵達了新的戰線。在那裡他們重新組織好了卡昂最後的防禦,以迎接最艱難時刻的到來。 盟軍對卡昂的最後進攻開始了。這次行動被命名為「特爾福德」。「特爾福德」行動從7月8日開始實施,然而對卡昂城的火力准備從頭一天就開始了。打響第一炮的是著名的「羅德尼」號戰列艦,它用406毫米重炮轟擊了卡昂的北部,同時英國皇家空軍也連續猛烈轟炸了城市及其周圍地區。7月8日凌晨,盟軍終於發動了對卡昂的猛烈進攻。在密集炮火的伴隨下,參加進攻的部隊有英國第3、第59步兵師,加拿大第3步兵師,第105炮兵旅,第4和第107重型防空炮團,第6北斯塔福德聯隊和第2南斯塔福德聯隊,並伴有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面對盟軍優勢的力量和猛烈進攻,邁爾的擲彈兵仍然堅守著防禦的核心,並且在卡昂周圍的廢墟中繼續戰斗。隨著戰斗的延續,德軍的防禦陣地已經被逐漸分割,作戰已經漸漸失去了組織,坦克和反坦克炮因為耗盡彈葯而成了廢鐵。士兵們本著求生的本能繼續作戰。第12SS裝甲師近似自我毀滅的作戰再一次拖住了英、加軍隊兇猛的進攻勢頭。在長達兩天的艱苦戰斗中英軍損失了近25%的步兵力量,但是卡昂周圍所有的戰斗仍在繼續,炮擊和轟炸引起的大火也在四處蔓延肆虐,戰場上隨處還可以聽見德軍機槍射擊時發出的「嘩啦」聲。士兵們在廢墟中進行著無情的廝殺,戰斗演變成德國人所無法承受的消耗戰,雙方都遭受了沉重的傷亡。在布隆村附近的戰斗尤其激烈,在此防守的第25裝甲擲彈兵團第3營的剩餘部隊最後終於被盟軍包圍了。
邁爾意識到形勢已經非常危急,他的青年團師很快就要被殲滅了。師里已經沒有任何的預備隊,彈葯也將要耗盡,而且得到增援和補給已經成了無法實現的奢望。現在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在盟軍還沒有包圍他們之前趕快撤退,在後方建立新的防線。但這時傳來了希特勒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卡昂,不許後退一步直到最後一人。邁爾對這個「前下士」的命令感到非常吃驚,他不想看著那些少年為這種毫無意義的作法去送死,准備盡一切可能不執行這道荒唐的命令。
疲憊不堪的第12SS裝甲師終於撤退了,放棄了堅守33天的卡昂城。在撤退途中他們仍然沒能逃脫盟軍強大火力的打擊,加拿大部隊突破了防線前進到了卡昂的後方,他們用手中每一件可用的武器向德軍猛烈開火,把這些頑固的敵人趕出了城市。
⑩ 主旋律電影《龍之戰》值得一看嗎
正義都是標榜出來的!但凡侵略,其卑劣的德行都是一樣的!
《龍之戰》作為一部清末戰爭題材電影,不足之處固然不少,尤其曹雲金說話眉頭一抬的時候,極易讓人出戲。但配上家國情懷,和老戲骨劉佩琦的傾力演出,總體評價尚可,花上兩個小時觀看也不至於虛度!相對而言,豆瓣的6.4分,有失偏頗!
電影開篇,肆意燒殺,掘墳屠村的法國蠻夷和奢靡無度,事事章法的滿清朝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落後就要挨打從來不是一句空話!但民間志士,熱血男兒從不缺!電影劇情也就此展開。
寫實的結尾,給人留下了幾分不適,甚至有種嘔吐感,法國佬淡淡的對東方女人的惻隱之心,清政府的初有小勝,便求議和的卑劣拙行!有點不合時宜,卻又恰到好處的出現,告訴我們這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