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象派電影的代表作品
杜拉克的《西班牙的節日》(1919)
路易·德呂克的《狂熱》(1921)
阿貝爾·岡斯的《車輪》(1922)
萊皮埃的《黃金國》(1922)
德呂克的《狂熱》(1921)
愛浦斯坦的《忠實的心》(1923)
這些影片都有故事情節,有的還不乏庸俗的趣味,但其中往往有某些場面在造型風格上較有特色,並明顯地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光的處理方法的影響。最著名的例子有《車輪》中火車向懸崖疾駛最後發生翻車慘劇的場面和《忠實的心》中描寫節日市場的富於詩意的鏡頭。
⑵ 印象派電影的介紹
印象派電影是20世紀20年代法國電影創作者路易·德呂克及其友人創立的一個電影學派。這一名詞由法國電影史家亨利·朗格盧瓦倡議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電影業在美國電影的競爭壓力下日趨衰弱,影片年產量直線下降,質量也日見低劣。在這種情況下,德呂克通過他主辦的《電影》雜志,幻想用「純藝術」來復興法國電影。
⑶ 印象派電影進行了哪些電影技術的創新和探索舉例說明。
印象派電影在電影理論上,他們以德呂克的「上鏡頭性」為主,並提出內涵比「上鏡頭性」更為復雜的「影像精靈」觀點。這一理論幾乎作為電影創作的基礎。電影創作中,印象派在某些場面中體現出造型用光上受印象派繪畫風格影響。
印象派電影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初,可以說是歐洲先鋒派運動的先聲。這一時期,在法國電影人路易·地呂克周圍聚集了一批富有才華和創新精神的導演,他們是阿貝爾·岡斯、謝爾曼·杜拉克、馬塞爾·萊皮埃以及讓·愛普斯坦等人。
印象派電影是20世紀20年代法國電影創作者路易·德呂克及其友人創立的一個電影學派。這一名詞由法國電影史家亨利·朗格盧瓦倡議使用。
法國電影業在美國電影的競爭壓力下日趨衰弱,影片年產量直線下降,質量也日見低劣。在這種情況下,德呂克通過他主辦的《電影》雜志,幻想用「純藝術」來復興法國電影。
創始人簡介:
路易·德呂克(1890~1924年),法國電影導演、編劇、評論家,法國印象派電影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他把一批導演團結在自己周圍,形成藝術觀點一致的法國印象派電影。
⑷ 簡述世界電影史上的五大變革及各時期的代表作品
電影敘事形式經歷了鮑特的《火車大劫案》,格里菲斯的電影敘事觀念、美國默片「喜劇片」敘事以及卓別林的喜劇觀念的發展,他們對於電影早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印象派電影由路易德呂克和他的志同道合者一起開創,以謝爾曼杜拉克、阿佩爾岡斯、讓愛普斯坦等為代表人物,拍攝的代表作品主要為《流浪女》、《西班牙的節日》、《車輪》、《忠實的心》。
從1919~1924年,大約五年的時間里,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為標志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誕生。這一電影美學流派同樣受到先鋒主義文藝運動的影響。德國藝術家們對於社會現實憤然不滿,並採用表現主義變形、誇張和奇特的藝術語言,作為他們內心恐懼、焦慮的外部精神的流露。
在好萊塢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類型電影為喜劇片、西部片、強盜片和音樂片。類型電影的製作和類型電影觀念的發展,盡管在某種程度上豐富了電影的敘事形式和敘事語言;
但是這種「一切為情節服務」的方式,顯然誇大了現實空間,是電影成為某種儀式,在觀眾的心目中造成一個具有真實表象的幻覺世界。
(4)法國印象派電影代表作擴展閱讀:
世界電影百年本身就是人類以精緻、美麗、真誠的視覺語言進行心靈對話的歷史。仔細梳理一下百年電影史,無論從電影本體、美學本體還是人的本體切入,我們都會發現這種無處不在的對話精神。
這樣的每一部影片、每一個流派幾乎都構成了一種連接現實與夢幻、物質與精神、過去和未來的人文現象。
盡管新好萊塢電影和新德國電影的這些變化在今天某種程度上由他們自己所顛覆,或以新的科技手段所取代,但它仍舊是世界電影發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和幾位重要的現象。它從更普遍的意義上證實了法國「新浪潮」時期電影美學革命則真正意義。
⑸ 印象主義的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紀初又產生了龔古爾兄弟的「心理印象主義」,史蒂森生和康拉德的異域情調,神秘的自然力等不同風格的變種,後來成為一種獨立的創作方法,預示了意識流文學的產生。主要作品有施尼茨勒的獨幕劇《鸚鵡》和《木偶》等。
⑹ 印象派 新印象派 舊印象派代表人物
印象派代表人物: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吹笛少年》、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洪水泛濫中的小舟》、莫奈:《日出·印象》《睡蓮》《魯昂大教堂》、雷諾阿:《紅磨坊的舞會》、阿爾弗萊德·西斯萊:《洪水泛濫中的小舟》。
新印象派代表人物:保羅·西涅克、喬治·修拉、修拉名作《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米爾·畢沙羅、M. 呂斯、H.-E.克羅斯。
舊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一籃蘋果》、 高更《海邊的兩個塔希提婦女》、《雅各與天使搏鬥》、 及梵高《星月夜》、《吃土豆的人》等。
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涌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制。
後印象主義從印象主義的用光與用色中獲得了諸多啟示,但與之有本質區別,他是第一個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在19世紀末,不少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不滿足於刻板而片面的追求光和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情感,開始嘗試色彩及形體的表現性。
新印象派,是繼印象派之後在法國出現的美術流派。19世紀80年代後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義強烈影響的畫家掀起了一場技法革新。他們不用輪廓線劃分形象,而用點狀的小筆觸,通過合乎科學的光色規律的並置,讓無數小色點在觀者視覺中混合,從而構成色點組成的形象。
⑺ 印象派的印象派電影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就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⑻ 映像派的代表人物是誰
音樂:1、 德彪西:(1862--1918) 被譽為印象派音樂大師。他的音樂雖然是標題性的,但它不企圖講述一個故事或某些特定的情感,而是創造一種符合作品的主題或標題的"情緒"或氣氛。他的《夜曲》、《大海》、《意象集》等,也都是印象主義管弦樂的傑作。德彪西以後,再也沒有人寫出這些富有管弦樂音調色彩的作品了。 德彪西是20世紀最偉大、是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 拉威爾:莫里斯·拉威爾(1875—1937)是著名的法國印象派作曲家的最傑出代表。他七歲開始學鋼琴,十四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早期的印象派音樂熱衷於明暗對比,而拉威爾作為印象派音樂家則大大發展了印象派音樂的表現力。
德彪西的代表作《水中倒影》拉威爾的代表作《波萊羅》繪畫:1840年11月14日
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誕生
克勞特-莫奈(1840-1926)法國印象派畫家
莫奈(1840-1926)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發起人、領導者和堅定不移的鼓吹者
⑼ 法國印象派電影的介紹
法國印象派電影即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這類電影主要有作品有阿貝爾·岡斯的《車輪》(1922),萊皮埃的《黃金國》(1922),杜拉克的《西班牙的節日》(1919)。德呂克的《狂熱》(1921)和愛浦斯坦的《忠實的心》(1923)等。
⑽ 印象畫派的代表人與代表作
一、印象畫派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興起的一個畫派。該派反對當時學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現手法,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光色變化中表現對象的整體感和氛圍的創作方法,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一反過去宗教神話等主題內容和陳陳相因的灰褐色調,使歐洲繪畫出現發揮光色原理加強表現力的新方法,對繪畫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響。
二、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
1.畢沙羅的《農家女》的純朴與率真、《牧羊女》的靈動與鮮活等,正反映了「以自然為師」,描繪了「感覺到的第一印象」。
2.德加的《賽馬》的投入與動情、《騎馬散步》的閑情與瀟灑、《舞台上的芭蕾舞者》的歡快與忘我等,正疊加了「記憶」和「想像」,試圖「從自然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3.塞尚《彎曲的樹》的豁達與野趣、《馬納河上的橋》的靜謐與清淳、《埃克斯近郊的巨松》的簡練與張揚等,正依循了「色彩的邏輯」。
4.勞特累克盡管出身貴族,卻以帶有諷刺意味的心情表現現實,他筆下的巴黎上流社會的夜生活,沒有優雅高貴的生活情趣,卻是一個墮落、污穢並充滿欺詐的世界,他的《紅磨坊的舞會》中喧囂中的狂歡、《女丑角莎尤考》中人物形象的靜思與無奈等,實是痛苦的呻吟。這里,也可以領悟印象派要真正反掉傳統藝術中的「社會學功能」是不可能的,印象派生活在各種矛盾交雜的社會之中,即便再三強調具有繪畫獨立性的美學觀念,其實是無法真正步入游離於「社會學功能」的「獨立性」之中的。
三、對我國的影響:從20世紀初開始,中國有學者專門撰文介紹和評價印象派繪畫,印象派一詞也見於各種文章,他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藝術的特點,印象派繪畫對現代中國油畫產生了深刻影響。一些學者和藝術家把印象派藝術與中國藝術作比較,認為印象派的審美趨向與中國傳統繪畫之間有著相互呼應的東西。徐悲鴻很重視印象派畫家的寫生,並對印象派畫家運用色彩予以肯定,說他們的畫重神韻。林風眠則從繪畫革新的途徑上對印象派的貢獻加以肯定。黃賓虹認識到印象派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畫有相通之處。印象派繪畫的最重要成就,就是發現和表現戶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間變化。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印象派繪畫在構圖上往往較為隨意,力求突出畫面的偶然性,增加畫面的生動和生活氣氛,凸顯對內心主觀意象的表達。需要提醒觀眾特別是小觀眾,欣賞印象派繪畫最好不要距畫太近,若貼近看則會感覺色彩支離沒有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