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民凱恩影評
《公民凱恩》是一部在美國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影片描述了凱恩跌宕起伏一生,這是特定年代中一個普通人的一生,也是一個不普通的一生。凱恩的童年相當貧窮,卻充滿了真誠的愛,而一筆意外的財富卻帶他走向了不同的人生。他在大都市中長大,發跡致富,又涉足政界,成為風雲人物。他因與總統的侄女結婚而青雲直上,又因與歌女的桃色事件而導致政治生涯的一敗塗地。他晚年隱居於豪華的庄園中,但因第二任妻子的離開而過著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孤寂生活,他一生輝煌,卻在孤獨寂寞中結束了傳奇而又曲折的一生。
影片以「玫瑰花蕾」這一懸念開頭,通過不同的人物回憶,從不同的角度詳細描述了凱恩性格的各個側面,從而塑造出了一個復雜的、矛盾的、多面的、完整的人物形象。在凱恩經紀人塞切爾的回憶手稿中展示的是凱恩致富的過程,並認為「他是一個沒有原則,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的人」;凱恩的同事伯恩斯坦講述了他生氣勃勃的奮斗精神,認為他是正直的;凱恩的好友李蘭特敘述了他的個人生活,認為他才智卓越,卻沒有信念,心中只有自己;凱恩的第二任妻子蘇珊回憶了他倆之間的情感生活,揭示了他對愛的追求以及極度的自私和強烈的佔有欲;凱恩的管家雷蒙講述了他最後幾年的孤獨和痛苦。影片用五個人的眼光來表現凱恩,他們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凱恩的一個側面,是真實的,又是片面的,但正是這些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側面,才使銀幕上的凱恩成為了一個內涵豐富,血肉豐滿,個性鮮明的立體形象。
通過這五個與凱恩關系緊密的人的描述,讓我們看到了凱恩性格中的矛盾的各個側面,如,他反對自己作為股東的「大都會」公司對人民的剝削,被金融家塞切爾認為「其實是一個共產黨員」,但他獨行專斷,又被認為是一個法西斯;他特意為蘇珊建造了芝加哥歌劇院讓其演出,卻又在所有的報紙上用最犀利的言詞批評她的表演;他辭退了李蘭特,卻又送去了兩萬五千元的支票;他渴望愛,卻又親手摧毀了愛……凱恩的這種矛盾性格造就於所處的那個時代,同時也體現了那個時代。美國是凱恩心中的信念,他被人稱為民主主義、和平主義、愛國主義、共產黨、法西斯,他則堅稱自己是一個美國人,凝聚在凱恩身上貪婪、專橫、冷酷、自私等特性實際上就是當時美國被扭曲的普遍人性特徵。以剝削犧牲人性為代價的資本累積造成了物質方面的富有和感情上的極度匱乏,這是凱恩身上存在的最大矛盾,他擁有無比的權勢和財富,精神卻無比孤寂,經濟和政治上的追求毀滅了他感情上的追求,他渴望愛,也付出愛,但資本扭曲了他的靈魂,把愛看成了一種佔有,因而他無法獲得真正的愛,而他最大的悲劇還在於他無法忘卻這種情感,因此他只能永遠地處在追求——毀滅的痛苦的漩渦之中,「玫瑰花蕾」也只能成為他人生的一生嘆息了……
對於凱恩,很難來下一個確切的評價,就如同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一樣,我們看到的凱恩只是我們眼中的一個凱恩的側面而已,也許較他們來說,我們多看到了凱恩的幾個性格面,但誰又敢斷言他認識的是一個完整的凱恩呢,就如同沒有人敢說他眼中的哈姆雷特是真正的哈姆雷特一樣。但是有這么一句評價正符合了我心中的凱恩形象,「他是一個自私自利的英雄,在極度膨脹的慾望中走向了毀滅……」
http://www.18270.com/html/dianyingyingping/977.html
這里更多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292288/
B. 哪一部電影被法國導演特呂弗稱為"詩化"的電影
羅生門,年份比教接近。另外黑澤明的懸疑風格同特呂弗欣賞的希區柯克類似。
C. 公民凱恩的影片評價
正面評論
《公民凱恩》的拍攝距今已有60多年,但依然被視做「電影史上十大影片」當之無愧的冠軍和頭號經典,它在英國權威性雜志《視與聽》自1952年起、每隔10年由全球最頂級的導演和影評家參與的「世界電影十大佳作」評選中連續3屆榮登榜首,其影響力可見一斑。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 《公民凱恩》也是一部票房與所獲聲譽極不相稱的影片,在解釋這種現象時,資深影評家說: 「它並不是那種讓人一望而知的情節片,而是一部對生活高度凝煉、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心理世界的理性體驗的影片,它的意義深邃,需要反復咀嚼,它是一部純粹的『電影的詩』!」《公民凱恩》有一種掙脫時間羈絆的不朽性,它在每一個方面都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其中某些方面後來被人模仿到泛濫,但有些至今沒人敢去突破。追隨它的許多電影只是在某個層面或某個點上做了突破,便受到大家的強力追捧,而《公民凱恩》在每一個層面部大大突破了電影藝術原有的表現手法,有些幾乎到了「後無來者」的高度。
——資深旅美影評家 周黎明
好萊塢的財政家們(或許還包括世界各地的電影觀眾)能接受優美的散文,也能接受富於詩意的散文……但在接受純粹的詩、傳說、寓言和神話時,在這里我指的是電影《公民凱恩》時,或許他們會頗感困難。
——法國著名導演 弗印索瓦·特呂弗
奧遜·威爾斯和他的處女作《公民凱恩》是現代電影的奠基石。 無論是誰,只要擁有一部像《公民凱恩》這樣的電影,就只能給人一個感覺:高山仰止。這種成就足以讓人睥睨天下,傲視群雄。
因而奧遜·威爾斯應同他的《公民凱恩》一起永垂不朽,他應在任何一座褒獎電影歷史功臣的凱旋門額上佔有顯著的位置。
——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 安德烈·巴贊
專家們的投票結果猶如一塊試金石,它精確地反映了他們對全球電影的看法。在過去的40年裡, 《公民凱恩》一直獨樹一幟,穩居榜首。奧遜·威爾斯簡直就是現代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視與聽》主編 尼克·詹姆斯
《公民凱恩》不僅是部偉大的電影,它是有聲電影出現初期的集大成者——猶如《一個國家的誕生》是默片時代的顛峰,《2001漫遊太空》建立了一種指向未來的敘述——這些高峰屹立於其他所有的影片之上。
——芝加哥太陽時報
負面評論
雖然是一個大人物的成敗史,然而即是一個縮圖,涵蓋的是整個物質世界裡追求慾望滿足的人們,也是影史上被討論最多次的一部片。就影片而言,《公民凱恩》並非毫無瑕疵,在結構的精緻方面只能給70分。(騰訊網評 )
D. 下面哪一部電影被法國導演特呂弗稱為"詩化"的電影
下面是指哪裡
E. 哪一部電影被法國導演特呂弗稱為"詩化"的電影
《羅生門》
根據日本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本片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獲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F. 法國電影大師特呂佛的代表作之一
最後一班地鐵
又名: The Last Metro
(特呂弗經典作品,法國80年代最佳影片,愷撒十項大獎)
1980年由特呂弗參與編劇並導演的影片《最後一班地鐵》,創下了法國電影的空前記錄--它囊括了1981年法國電影愷撒獎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編劇和最佳剪接十項大獎。特呂弗辭世後,1990年法國影評界將《最後一班地鐵》評為法國80年代最佳影片。
導演: 弗朗科依斯·特呂弗
演員: 凱瑟琳·德諾芙 傑拉爾·德帕迪約 Jean Poiret Andréa Ferréol Paulette Dubost Jean-Louis Richard Maurice Risch Sabine Haudepin Heinz Bennent Christian Baltauss Pierre Belot René Dupré Aude Loring Alain Tasma Rose Thiéry
編劇: 弗朗科依斯·特呂弗 Jean-Claude Grumberg Suzanne
所屬地域: 法國
出品時間: 1980年
1942年9月,德軍佔領了法國北部大部分地區,猶太人紛紛逃離法國。蒙瑪特劇院經理卡斯由於來不及逃跑,只得讓妻子瑪瑞恩謊稱他已去美洲工作,實際上他躲在家裡的地下室里。貝爾納是愛國的青年演員,他進入蒙瑪特劇院後,多次與瑪瑞恩合作,萌生了愛情。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瑪瑞恩的丈夫並未出走。貝爾納毅然離開劇院,參加了抵抗運動組織。1944年6月,德軍大敗,路卡斯才走出地窯,重見光明。此時,貝爾納也再次回到劇院。
G. 哭泣與耳語的幕後製作
這部名作的名稱源於莫扎特創作的四重奏樂評:聽來彷彿哭泣與低語。很多場景讓人覺得十分壓抑。影片有一種強烈的悲觀論調和死亡情結,同時又絞纏著慾望的神秘色彩。攝影非常出色,背景幾乎全是深紅色,製造了一種夢境的迷惑,讓人既著迷又排斥,情不自禁地陷入劇中人的情景而欲罷不能。攝影曾獲奧斯卡獎。
關於影片
《呼喊與細語》被認為是伯格曼最偉大的電影(其他一些人則認為是《第七封印》、《假面》或《芳妮與亞歷山大》),這部電影史上最令人深省的作品之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性深處的痛苦、自私和無奈。《呼喊與細語》拍攝於1971年,此時的伯格曼已否定了上帝的存在,由對上帝的質疑轉向了對人的本質的質疑。伯格曼發揮了一貫的將電影人物推向極端的風格,諸如影片中出現的女子自殘舉動以及歇斯底里的呼喊,通過這種極端將情節推向高潮。作品藉助背景音樂的魅力調動情感,為人物的復雜關系和心靈獨白的闡釋做了注腳。片中,瑪麗雅與卡琳貌似和解的一幕,伯格曼在這里巧妙地避開了她們的「細語」(這段場景並沒有用對白表現),而是代之以黑暗中幽然響起、如泣如訴的巴赫大提琴組曲「薩拉班德」。
《呼喊與細語》來自瑞典音樂批評家內夫·弗里契(Yngve Flycht)對莫扎特第21首鋼琴協奏曲的評論,伯格曼說這篇評論「聽來彷彿耳語和呼喊」。《呼喊與細語》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被困在一張復雜的情感之網里,「呼喊」同諸如痛苦、憤怒、無力、孤獨、內疚與窒息的情感狀態相關,而與之相對照的「細語」則與溫柔、寬容、愛與憐憫的情感聯系在一起。
三個伯格曼的御用女演員表演都精彩非凡,攝影極為優美,顏色運用異常考究。《呼喊與細語》所刻畫的四個女人中的每一個人物及其個性都經過了獨特的勾勒,四個女人中的每一個都有夢幻性質的主觀閃回,以便讓觀眾進一步了解人物的情感與動機。影片的每一段落均以一個女人面無表情的臉部特寫開始,主人公臉部的特寫鏡頭以其獨特方式冷峻地傳達出人與人之間肉體與靈魂的隔膜。
《法蘭西晚報》稱贊這部伯格曼的第31部影片是「傑作中的傑作」,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也稱這部影片是「戰後電影史上少見的傑作」。此片獲得包括1973年戛納電影節最佳技術大獎、1973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演員在內的多項大獎。
紅色的運用
伯格曼曾說:「我的所有電影都可以以黑白兩色加以考慮,唯獨《呼喊與細語》是例外。在劇本中,我曾說我一直認為紅色是心靈的顏色。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將靈魂想像成一條神秘的巨龍,像輕煙一樣的青色,像一隻巨大的帶翅膀的怪獸在天空中翱翔,一半像鳥,一半像魚。但是巨龍的內部,一切都是紅色的。」
從伯格曼的黑白片時代以來,他就嚴格地控制著色彩,而在此片中,他更是將色彩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至--影片中的紅色倒處都是:地毯、窗簾、床罩、天花板、杯中酒,從而使影片沫浴在一片血紅的陰影里。紅色對伯格曼來說具有確定的隱喻內涵,並貫穿全部影片來支持其敘事。在這部電影里,色彩與影像似乎要比對話重要得多。紅色幾乎主宰了這幢大宅里發生的每一個場景,正如伯格曼自己所說,它再現了靈魂的內部世界,而且很有可能也被用來作為子宮的內部世界的寓言。
雖然主題嚴酷,由於與傑出的攝影師斯萬·尼克維斯特的合作,伯格曼的電影捕捉到了戲劇性的、吸引眼球的美的影像。《呼喊與細語》是一部視覺上令人震驚的影片,深切地關注著主人公的情感與生理的痛苦。它還是一部受到高度贊美與敬仰的影片,是伯格曼多面手的電影生涯中最偉大的電影作品之一。
關於演員
《呼喊與細語》在放映的時候就有人大叫:「英格瑪·伯格曼是怎麼用這些演員表達出如此強烈的感情的?」這部嚴酷但令人難忘的影片的主要演之一即是挪威最偉大的女演員之一、六七十年代藝術電影女神的象徵麗芙·厄爾曼(Liv Ullmann)。
麗芙·厄爾曼在東京出生,童年分別在日本、加拿大及紐約度過,回到挪威在完成高中學業後加入一地方性劇團,數年後在挪威電影及舞台上有傑出表現。自1966年的《假面》開始,她跟英格瑪·伯格曼展開長期合作,並成為戀人。她的電影聲譽在70年代達到頂峰,曾以《大移民》及《面對面》兩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又赴好萊塢主演《失去的地平線》、《女人四十一枝花》等片。1980年,她獲得第3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93年編導的影片《Sofie》曾在蒙特利爾電影節獲獎。2000年執導的《不貞》獲戛納
H. 《華氏451》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華氏451》([美國] 雷·布拉德伯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cWtY1MsWA9DwO94lEWTC9g
書名:華氏451
作者:[美國] 雷·布拉德伯里
譯者:於而彥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7
頁數:195
內容簡介:
「比燒書更可怕的罪行是不閱讀它們。」
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里反烏托邦代表作精裝紀念版
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電影《華氏451》原著
在焚燒書籍的年代留下人類文明的備忘錄
如果一個人就是一部書,你希望自己是哪一本?
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壓制思想自由的世界裡,這里所有的書都被禁止,消防員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焚書。故事的主人公已經當了十年的消防隊員,但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奇特的女孩,他開始對自己的工作產生疑慮。於是他決定鋌而走險,向這個世界發起挑戰。就這樣一批「書之人」暗暗聚集,他們都有驚人的記憶力,看完就把書燒掉,然後把內容記在心裡。那些書儲存在他們平靜的眼眸之後,完好無缺地等待著將來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凈或骯臟的讀者再來翻動……
該作品在五十多年前首次出版時曾造成巨大的轟動,被認為是反烏托邦小說的重要代表作。1966年被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特呂弗改編為電影。還曾被改編成同名游戲、獨角戲、漫畫等。
特以此精裝典藏版,紀念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里逝世五周年。他是科幻界的愛倫•坡,狡黠而憂傷的怪老頭。天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向他作品致敬的火山口。他是斯皮爾伯格、史蒂芬金的繆斯。他去世時總統親自致悼詞。如今,他離開我們五年了。來看看他筆下的世界,和我們身處的世界,有著怎樣可悲又可嘆的相似?
隨書附贈布拉德伯里語錄書簽,收獲屬於你的科幻箴言。
作者簡介:
Ray Bradbury
雷•布拉德伯里(1920-2012)
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沃基根。自一九四三年起開始專業寫作,他七十多年的寫作生涯,激勵了數代讀者去幻想、思考和創新。他創作了數百篇短篇小說,出版近五十本書,此外還寫了大量的詩歌、隨筆、歌劇、戲劇、電視和電影劇本。
《華氏451》和《火星編年史》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奠定了其科幻小說大師的地位。他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美國作家之一,「將現代科幻領入主流文學領域最重要的人物」。曾獲2000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卓越成就獎,2004年美國國家藝術獎章和2007年普利策特別褒揚獎。
2012年6月6日,九十一歲高齡的布拉德伯里病逝於洛杉磯。時任美國總統的巴拉克•奧巴馬親致悼詞:「他的敘事才華重塑了我們的文化,拓寬了我們的世界。」
I. 我如何看電影《四百下》
遼闊的大海在他眼前鋪展開來,安托萬繼續跑過沙灘,又踏進了海水。遠處的海浪慢慢地壓了過來,這時的他突然轉身向岸邊走來,茫然地望著前方……
對於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我們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恐怕還是他在晚年拍攝的《最後一班地鐵》。這部影片當年在中國曾廣為放映,我們對它所表現的在嚴酷現實中的浪漫愛情和人性的尊嚴,巧妙的「戲中戲」結構,以及對男女主人公的出色表演,恐怕還記憶猶新。
特呂弗主張拍攝「作者電影」。他於1954年在《電影手冊》上發表的著名文章《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被稱為「新浪潮」的宣言書。他把矛頭直接指向「優質電影傳統」,並極力提倡「作者電影」。他指出:「在我看來,『明天的電影』較之小說更具有個性,如同一種信仰或一本日記那樣,是屬於個人和自傳性質的。」而《四百下》正是特呂弗理論主張的最佳體現。
影片《四百下》帶有特呂弗自傳的性質。特呂弗少年時的家庭及經歷與影片主人公安托萬極為相似。他因為經常逃學和離家出走,被父親送到警察局。正是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把他從少兒管教所里解救出來,並引導他走上了電影之路。也正因如此,特呂弗差不多與巴贊建立了情同父子的關系。作為處女作的《四百下》的片頭就打上了「獻給巴贊」的字幕。影片以特呂弗自己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為原型,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戲劇化的、傾向於寫實性的敘事手法,步步深入地展現了小主人公孤獨、敏感、苦悶、叛逆的內心世界。
影片主人公有明顯的現代主義意味,顯然是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畫廊中極為典型的「孤獨者」、「多餘人」或「局外人」的形象。他的孤獨、叛逆、冷漠,都是現代主義毫無疑問的標記。影片雖然是以生活流和紀實性的手法把鏡頭對准一個尚不是十分成熟的少年,但因為由點到面地探討了一些具有社會普遍性和人性的普遍性的問題,如兩代人的隔閡問題、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專橫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難以溝通、以教育體制為代表的成年社會對青少年的壓抑和專橫,因而使表現主題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片名所謂的「四百下」是法國的一句俚語,意即胡作非為、無事生非、到處亂跑等,據說也是法國人用來在憤怒時表示抗議的口頭語。特呂弗用這樣的片名無疑表達了對社會的抗議和批判。
在藝術手法上,影片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照明,紀實感很強。非職業演員的出演也增強了紀實效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影片的真實性,影片還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拍攝。尤其是安托萬出逃後在海邊奔跑的一段,攝影機從球場開始,一直在側面跟拍。孤獨的小安托萬沖出足球場,穿過田野,跑過叢林,來到無疑象徵著自由的大海邊。他向大海跑去,但走投無路,海水又迫使他不得不回頭。轉過身來走向岸邊時,緊跟著安托萬、但原來一直是遠景鏡頭拍攝的攝影機突然一直向他推去並成為定格——影片到此結束。而小安托萬瞪著大眼睛、似乎在乞求著理解和寬容的面部大特寫,給觀眾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彷彿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影片的對白非常精練,很多戲幾乎沒有對白而完全通過視覺畫面來敘事、抒情和表意,以至於有些評論家說《四百下》近乎「半默片」。這無疑更接近電影以影像為本體的本質。同時,導演也並沒有完全地純粹客觀,他毫不掩蔽攝影機的存在,活動攝影與靜止鏡頭的交替也形成了影片獨特的敘事張力。
(陳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