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救援布拉格勞動人民起義的戰斗是什麼樣的
5月1日~5日,捷克斯洛伐克各地爆發了人民起義。5月5日晨,布拉格也爆發了人民起義。德軍統帥部調遣中央集團軍群重兵鎮壓捷首都起義。起義者的處境極其困難。他們向蘇軍和盟軍統帥部求援。為了支援布拉格勞動人民的起義。會議要求在最短期限內粉碎仍在抵抗的敵軍集團。
救援布拉格勞動人民起義的戰斗是於5月6日打響的。5月6日晨,烏克蘭第1方面軍突擊集團在進攻地帶進行了戰斗偵察,發現在這個方向上的敵人防禦並不嚴密,而且在一些地段上敵人正在向南撤退。方面軍司令員果斷下定決心,直接投入主要兵力,在同一些地帶同時投入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坦克集團軍,利用敵在一些地段撤退之機轉入追擊,迅猛地發展先頭部隊的戰果。當天下午,在短暫而猛烈的炮火准備之後,擔任方面軍右翼的第13集團軍、近衛第3集團軍的主力,以及在該地帶作戰的第25坦克軍、近衛第4坦克軍和近衛第3、第4坦克集團軍的兵團立即投入進攻。黃昏時分,近衛第5集團軍也投入戰斗。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進攻最為順利,5月6日日暮時,已推進23公里。有4萬多兵力的布雷斯勞衛戍部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向烏克蘭第二方面軍第6集團軍投降。
蘇軍的戰斗行動晝夜不停。突擊集團的進攻速度在繼續加快。到5月7日日暮時,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又推進了45公里,前出到魯德茨山脈的北坡。近衛第3集團軍佔領了邁森市,近衛第3、第5坦克集團軍則開始攻打德累斯頓。這時,布拉格起義者的處境嚴重惡化,德軍已開進市中心,殘酷殺害無辜。保衛布拉格的起義者急需武器彈葯,而混在起義者中間的資產階級分子開始動搖不定,有的甚至傾向於投敵,不少前捷克斯洛伐克軍官接二連三地離開街壘。這種局勢要求蘇軍盡快支援起義者,並切斷中央集團軍群西撤之路。
5月7日,有些集團軍此時尚未全部集中到新的地域,烏克蘭第1方面軍左翼和中路部隊——波蘭第2集團軍,第28、第52、第31、第59集團軍就開始了進攻,進展順利。5月8日,蘇軍攻佔德累斯頓,波蘭第2集團軍佔領了包岑,第52集團軍佔領了格爾利茨。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解放了特普利開、比利納、莫斯特等城市。
烏克蘭第2方面軍所屬部隊,5月7日開始進攻布拉格。在30分鍾炮火准備後,近衛第7集團軍的兵團突破了正面25公里的敵人防線,到日暮時,向縱深推進了12公里。為了不斷增強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突擊力,近衛第6坦克集團軍奉命調至近衛第7集團軍的地帶作戰,在其左翼作戰的是近衛第9集團軍。第46集團軍也在維也納北面重新發起進攻。到日暮時,坦克部隊推進50餘公里,佔領了亞羅梅日采市,並且逼近伊赫拉伐。
烏克蘭第4方面軍於5月6日至7日繼續向奧洛穆茨方向發展進攻,並於5月8日解放該市。該方面軍的主力部隊第60、第38、近衛第1和第18集團軍,對布拉格發起進攻。5月9日晨,烏克蘭第4方面軍與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會合。
空軍第8和第5集團軍有力地配合了烏克蘭第4和第2方面軍的進攻作戰行動。為了支援烏克蘭第2方面軍,烏克蘭第3方面軍航空兵第17集團軍也投入了戰斗。
左翼部隊推進了40公里,於魯德茨地域粉碎了敵人的抵抗,進入捷境內作戰。各坦克集團軍先頭部隊開到離布拉格70~80公里的地方。戰斗中,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的坦克手們摧毀了正從亞羅梅日采向美軍佔領的卡羅維發利轉移的肖納爾司令部,中央集團軍群的指揮系統陷於癱瘓狀態。近衛第3、第5集團軍在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協同下,在波蘭第2集團軍配合下,於5月8日日暮時完全佔領了德累斯頓市,並在該市市郊法西斯匪徒的巢穴中發現並搶救出大批藝術珍品。烏克蘭第1方面軍中路和左翼部隊,轉入追擊整個進攻地帶內開始後撤的逃敵。航空兵第2集團軍僅5月8日這一天即出動飛機2800架次,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進攻部隊的作戰行動。5月8日黃昏時分,廣播了蘇軍司令部敦促法西斯德軍無條件投降書,勒令他們於23時前放下武器。但是,中央集團軍群指揮部卻毫無反應。正如在奧洛穆茨地域被俘的德軍坦克第1集團軍的俘虜們後來所證實的:這一天德軍指揮部雖已向德軍宣布德國投降的消息,但馬上又頒布了德軍務必抓緊西撤以便向美軍投降、拒不向蘇軍投降的指示:「……要盡可能地繼續同蘇軍對抗下去,因為只有這樣,人數眾多的德軍部隊才能贏得時間向西突圍。」由此可見,敵人決不肯自動放下屠刀,布拉格市內形勢仍然異常復雜。5月8日白天,德軍指揮部竟居心叵測地提出同意解除自己部隊武裝的先決條件是,要允許他們不受干擾地西撤。而捷克民族委員會由於內部資產階級代表的堅持竟作出喪失原則的這一讓步。不僅如此,德軍還得寸進尺地提出只有在他們到達同美軍的分界線時才交出輕武器的無理要求,而捷克民族委員會竟也再次表示同意。傍晚,德部分部隊開始西撤,與此同時,黨衛軍部隊卻繼續殘酷地殺害城市居民。
5月8日夜間,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第4、第3坦克集團軍挺進80公里。5月9日黎明時分,其先遣部隊從行進間沖進布拉格。接著,該方面軍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先遣部隊相繼進入該市。同一日,烏克蘭第2、第4方面軍的快速集群,以及烏克蘭第4方面軍第38集團軍快速集群的先遣支隊也進入了布拉格,捷獨立坦克第1旅的坦克兵在該集團軍快速集群編成內參加戰斗。5月9日,蘇軍在爆發起義的布拉格各戰斗隊的積極支援下,完全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5月10日,蘇軍繼續在所有方向上迅猛發展進攻。烏克蘭第1方面軍一天之內即推進40公里,俘獲德軍官兵約8萬人。在德累斯頓、施特里高、格爾利茨、利貝雷茨的機場繳獲敵機272架。近衛第1騎兵軍在開姆尼茨地域、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一部在羅基察尼地域(比爾森以東)分別與美軍會合。近衛第4坦克集團軍基本兵力向布拉格以南推進,前出至貝內紹夫地域,與烏克蘭第2方面軍近衛第6坦克集團軍會合。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在發展進攻中於皮塞克地域和捷克布傑約維采地域與美軍部隊會師。除奧斯特馬克集團軍群在該集團兩翼行動的幾個師得以逃至美軍作戰區以外,蘇軍幾乎合圍了捷境內所有敵軍集團。被圍德軍在突圍西逃絕望後,被迫繳械投降。5月10日~11日,德軍大部被俘。在殲滅被圍集團的同時,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在與美軍第3集團軍會師前繼續西進。5月11日,其所屬部隊在烏克蘭第1方面軍地帶卡羅維發利地域和克拉托維地域與美軍部隊會師。
布拉格戰役是蘇聯武裝力量對德戰爭中的最後一個戰役。烏克蘭第1、第4、第2方面軍俘德軍官兵約86萬人,其中包括60名將軍。繳獲的戰利品有:火炮9500門,坦克和強擊炮1800輛,飛機1100架,還有大批其他武裝和戰鬥技術裝備。蘇聯軍人陣亡14萬餘人。
❷ 布拉格戰役的1945年
1945年5月6—1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1、第4、第2方面軍為合圍和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和解放捷首都布拉格而實施的一次進攻戰役,也是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次進攻戰役。
柏林戰役結束後,對粉碎繼續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抵抗的德軍集團形成了有利的戰役戰略形勢。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科涅夫),以中央各集團軍前出至德累斯頓以
北及其東北30—50公里地域後,深遠包圍了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左翼。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為葉廖緬科大將)前出至克爾諾夫、什特思貝克、新伊欽、茲林以北一線。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在布爾諾以西及其以南作戰,從南麵包圍了德軍集團右翼。3個烏克蘭方面軍共轄20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3個坦克集團軍、3個空軍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1個獨立軍、5個獨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和1個騎兵軍。其中包括波蘭第2集團軍、羅馬尼亞第1、4集團軍和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參加戰役的軍隊計有200餘萬人,火炮和追擊炮305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輛、飛機3000餘架。
蘇聯紅軍當面德軍集團包括「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陸軍元帥舍爾納)所屬坦克第4集團軍,第17集團軍、坦克第1集團軍和倫杜利奇上將指揮的「奧地利」集團軍群一部(第8集團軍、黨衛坦克第6集團軍)。德軍集團總兵力90餘萬人、火炮和追擊炮,97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900輛、飛機1000架。德軍統帥部指望盟國之間發生分歧,指望與美英統治集團進行勾結,因而為在捷克斯洛伐克盡量拖延時日而採取了一切措施。德軍統帥部的計劃是對蘇聯紅軍進行頑抗,但為英美軍敞開戰線。德軍曾為此直接同西方國家談判。但是這些計劃為蘇聯紅軍的迅猛進攻所打破。5月1—5日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各地爆發了人民起義。5月5日晨,布拉格也爆發了人民起義。德軍統帥部調遣「中央」集團軍群重兵鎮壓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起義。起義者的處境很困難。他們向蘇聯紅軍和盟軍統帥部求援。情況要求在最短期限內粉碎仍在抵抗的德軍集團以便支援布拉格勞動人民的武裝起義。
戰役企圖是:對布拉格實施數個猛烈的向心突擊,合圍和分割該市以東德軍集團主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切斷「中央」集團軍群向西和西南的退路。烏克蘭第1方面軍以3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第13集團軍(司令為普霍夫上將),近衛第3(司令為戈爾多夫上將)、第5集團軍(司令為扎多夫上將),2個坦克集團軍近衛坦克第3(司令為雷巴爾科坦克兵上將)、第4集團軍(司令為為列柳申科上將),2個坦克軍(坦克第25軍、近衛坦克第4軍)和5個突破炮兵師,由里薩地域向特普利采、布拉格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第28(司令為盧欽斯基中將)、第52集團軍(司令為科羅捷耶夫上將)組成的突擊集團,由格爾利茨西北地域向齊陶、姆拉達—博萊斯拉夫、布拉格總方向實施第二個突擊。波蘭第2集團軍從卡門茨、內施維茨一線向皮爾納總方向實施第三個突擊,從東南迂迴德累斯頓。空軍第2集團軍(司令為克拉索夫斯基空軍上將)對進攻軍隊實施航空火力支援和航空兵掩護。烏克蘭第2方面軍以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近衛第7(司令為舒米洛夫上將)、第9集團軍(司令為格拉戈列夫上將),第53、第46集團軍(司令為彼得魯舍夫斯基中將),1個坦克集團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司令為克拉夫欽科坦克兵上將)、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近衛騎兵機械化第1集群),由布爾諾以南地域向布拉格實施突擊。第40集團軍(司令為日馬琴科中將)應與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協同,向奧洛穆茨方向發展進攻。空軍第5集團軍(司令為戈留諾夫空軍上將)實施航空火力支援。烏克蘭第4方面軍應與烏克蘭第2方面軍協同,繼續消除奧洛穆茨突出部,以第60(司令為庫羅奇金上將)、38集團軍(司令為莫斯卡連科上將)向奧洛穆茨實施主要突擊,並以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為格列奇科上將)繼續向新伊欽、霍德斯拉維采進攻,以第18集團軍(司令為加斯季洛維奇中將)向維拉什斯凱—梅濟日奇、比斯特日采進攻。以此為烏克蘭第4方面軍全部兵力和捷第1軍爾後從東面進攻布拉格創造有利條件。空軍第8集團軍(司令為日丹諾夫空軍中將)對進攻軍隊實施航空火力支援。
戰役准備是在極短期限內進行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近衛坦克第3、4集團軍和各步兵兵團在3晝夜內完成了100—200公里的行軍,從柏林附近開至德累斯頓西北的出發地域。烏克蘭第2方面軍也進行了頗大規模的變更部署。軍隊整修了武器和技術裝備,補充了油料、彈葯儲備。指揮員和政治機關動員軍人迅速和模範地完成所面臨的戰斗任務,反復向他們講解了蘇聯紅軍對仍然處於被佔領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履行解放使命的意義。
5月6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右翼乘德軍在一些方向退卻,轉入了追擊。各先遣支隊擊潰了德軍後衛,迅速前進,為主力開辟道路。蘇聯紅軍的戰斗行動晝夜不停。提高進攻速度的必要性是由以下兩個情況所決定的:第一,需要阻止德軍西逃,第二,布拉格的處境越來越危急。他們遭到鎮壓和布拉格被撤退的德軍破壞的危險增大了。5月7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左翼和中央軍隊的波蘭第2集團軍,第28、第52、第31(司令為沙夫拉諾夫中將)、第59集團軍(司令為科羅夫尼科夫中將)開始進攻,這一進攻發展順利。5月8日,蘇聯紅軍攻佔德累斯頓,波蘭第2集團軍佔領了包岑,第52集團軍佔領了格爾利茨。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解放了特普利采、比利納、莫斯特等城市。
烏克蘭第2方面軍攻佔了茲諾伊莫、米羅斯拉夫、亞羅梅日采三市,並繼續從東南面進攻布拉格。烏克蘭第4方面軍於5月8日佔領了奧洛穆茨,隨後其所屬軍隊於5月9日晨與烏克蘭第2方面軍部隊會合。
5月8日夜間,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坦克第4、第3集團軍挺進80公里,拂曉,其先遣部隊從行進間沖進布拉格。5月9日晨,該方面軍近衛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先遣部隊亦隨之進入該市。同日,烏克蘭第2、第4方面軍的快速集群,以及烏克蘭第4方面軍第38集團軍快速集群的先遣支隊也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捷獨立坦克第1旅的坦克兵在該集團軍快速集群編成內參戰。在爆發起義的布拉格各戰斗隊積極支援下,蘇聯紅軍於5月9日完全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
5月10日,蘇聯紅軍繼續在所有方向迅猛推進。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一天內前進40公里,俘虜德軍官兵約8萬人。在德累斯頓、施特里高、格爾利茨、利貝雷茨的機場繳獲德軍飛機272架。近衛騎兵第1軍(軍長為巴拉諾夫中將)在開姆尼茨地域,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一部在羅基察尼地域(比爾森以東)分別與美軍接觸。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基本兵力向布拉格以南推進,前出至貝內紹夫地域,與烏克蘭第2方面軍近衛坦克第6集團軍會合。烏克蘭第2方面軍左翼兵團於發展進攻中在皮塞克地域和捷克布傑約維采地域與美軍部隊會師。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幾乎全被合圍。只有「奧地利」集團軍群在該集團兩翼行動的幾個師逃到了美軍作戰區。被圍德軍失掉突圍西逃希望後,開始放下武器。5月10—11日,德軍基本兵力就俘。在消滅德軍被圍集團的同時,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在與美軍第3集團軍會師之前繼續向西推進。5月11日,其所屬軍隊在烏克蘭第1方面軍地帶卡羅維發利地域和克拉托維地域與美軍部隊接觸。
點評:布拉格戰役是蘇德戰爭中的最後一個戰役。烏克蘭第1、第4、第2方面軍俘德軍官兵約86萬人,其中包括60名將軍。在極短期限內進行戰役准備,並進行復雜的戰役變更部署,是布拉格戰役的突出特點。這次戰役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山林地條件下使用坦克集團軍實施深遠而迅速的機動以合圍德軍基本兵力。坦克兵在山地的前進速度,平均每晝夜為50—60公里。布拉格戰役證明了蘇聯紅軍首長高超的組織能力和蘇聯紅軍官兵的高超技能。此外捷克斯洛伐克游擊隊積極支援了蘇聯紅軍的行動。為了紀念蘇聯武裝力量的勝利,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發了「解放布拉格」獎章,授予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戰斗的所有參加者。50多個兵團被授予榮譽稱號,約260個兵團和部隊榮獲勛章。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的戰斗中,有14萬多蘇聯軍人陣亡。為了表示對蘇聯紅軍陣亡將士的永久懷念,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大量紀念碑。許多軍官和將軍、游擊隊指揮員被授予捷克勛章和獎章,當選為捷克斯洛伐克一些城市的榮譽公民。
❸ 為什麼希特勒死後,還有一場布拉格戰役呢
其實,希特勒自殺後的第八天,德國才正式宣布投降,歐洲戰場由此最終宣告結束。中間的這段時間,不乏各色負隅頑抗的德軍。此外,還有幾百萬德軍因為喪失了制空權和交通線,被困在了歐洲各地,正處於進退兩難的窘境之中。
只是,這些所謂的「百萬大軍」,既不能機動反應、也無法形成合力。都被打散在各處,在喪失制空權和後續補給的情形下,很難成功突圍並重新聚集。
對他們而言,長途奔襲去匯合進行進一步反抗,就是在自取滅亡,不如默默的在駐地觀戰,然後爭取投降盟軍。
這些海外軍團中,規模最大的當屬東歐駐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中央集團軍,擁有近100萬兵力,包括主要由蘇軍中的「叛國者」組成的弗拉索夫將軍和他的10萬俄羅斯解放軍(下圖),還有大量名聲很差的東歐籍武裝黨衛軍等等。
❹ 布拉格是哪裡的城市
捷克首都布拉格,位於國境西部,座落在拉貝河支流伏爾塔瓦河兩岸,人口121萬,是一座美麗而古老的山城。伏爾塔瓦河像一條綠色的玉帶,將城市分為兩部分,沿河兩岸陡立的山壁,漸漸消失在遠方起伏的原野里。橫跨在河上的10幾座古老的和現代化的大橋,雄偉壯觀,將城市兩部分協調巧妙地聯為一體。聳立在市區的伯特日娜山,喬木蔥郁,風景秀麗,是一處環境幽雅的休息之地。市區那些帶有尖塔或圓頂的塔式古老建築物,無論是羅馬式、哥德式、巴羅克式,還是文藝復興式,都完好地保存著,其中以哥德式或巴羅克式數量最多、最為著名,它們大多是教堂。高高低低的塔尖,毗連成一片塔林,因而布拉格有「百塔之城」之稱。在陽光照耀下,「百塔」顯得金碧輝煌,因而又被稱為「金色的布拉格」。
布拉格這個名稱來自德語,當地稱它為布拉哈,意為「門檻」,其原因是伏爾塔瓦河在這里流經一個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過一個門檻。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開始建設城市時,建築師來到這里勘察,他遇見一個老人,正在鋸木做門檻,做得異常認真、仔細,建築師深受感動,城市建成之後,便命名為布拉格。
布拉格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1000多年前,這里就是捷克王國的政治中心,從公元13世紀成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算起,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從13世紀到15世紀是中歐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依山傍水,古跡眾多,國家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達2000多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老城區每一條大街小巷,幾乎都可以找見13世紀以來的各種形式的建築物,如始建於1344年的著名聖維特教堂,建於1357年的伏爾塔瓦河上的聖像林立、藝術價值無比的查理大石橋,建於1348年的中歐最古老的高等學府查理大學以及金碧輝煌的布拉格宮和歷史悠久的民族劇院等。老城區的一些偏僻寧靜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街道用石塊鋪成,街燈是古老的煤氣燈式,許多房屋帶有宗教色彩的壁畫。隨著城市交通的發展,老城區的許多街道已經顯得過於狹窄,只准許汽車和電車單行通過。
老城中心的老城廣場已經存在900多年了,是群眾集會的場所。廣場上的老市政廳,建於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築。廣場南面有著名的卡羅利努姆宮,它是查理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物。卡羅利努姆宮附近有著名的伯利恆教堂。火葯門樓,是老城13座城門中的僅存者。廣場上有一座建於1410年的鍾樓,盡管鍾樓的外牆牆皮因年代久遠已部分剝落,但它卻以精美別致的自鳴鍾而聞名於世。凡是到布拉格的遊人,總要前往老城廣場觀賞這座古老的鍾樓,路經鍾樓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來校對自己的手錶。每到整點,鍾上的窗門便自動打開,鍾聲齊鳴,12個聖像如走馬燈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現,向人們鞠躬。這個復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鍾,是15世紀中期由一位鉗工用錘子、鉗子、銼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時准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
新城區是繁華的商業區,這里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廣場、德沃夏克博物館等。另外,還有保存著中世紀風貌的小城區,這里有許多以巴羅克式風格為主的宮殿式建築。城區大多是彎曲狹小的街道,這里最著名的建築是建於17世紀至18世紀的聖尼古拉斯教堂,被稱為布拉格巴羅克式宗教建築的典範。
今天的布拉格已成為中歐現代化的大都市,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國內和國際交通樞紐。布拉格還是全國最大的機械製造工業基地,以汽車、飛機、機床、內燃機車、礦山設備等重型機械製造業最為突出。多年來,布拉格在市政建設中,既注意保持古城風貌,又注意提高現代化程度。城區與郊區發展相互協調,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市內各種公共建築、機關、工廠、居民住宅、服務設施、交通運輸等注意合理配置,強調保護環境衛生,注意保護和增加綠化面積,使之成為旅遊城市。
❺ 俄羅斯解放軍首領弗拉索夫結局是被誰俘虜
蘇方一直說他是在捷克的比爾森被蘇軍俘虜的。
而實際情況是佛拉索夫越過捷克境內美蘇軍事交界線向美軍投降,先是被美軍憲兵關押。1946年6月3日,被美軍秘密移交給蘇軍的。由於後來包括佛拉索夫在內的被移交的俄羅斯民族解放軍都被蘇聯處決,西方很長時間一直對自己移交的事諱莫如深。
❻ 關於切·格瓦拉的電影
《摩托日記》是講述切·格瓦拉的
這是一個有關於年輕時的格瓦拉的真實的故事,一段自我發現的旅程。
1952年1月,年輕的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從阿根廷開始了他們漫遊拉丁美洲的旅程。那個時候的格瓦拉(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只有23歲,還是一個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學生。而艾伯特(羅德里格·德拉·塞納)是一個只有29歲的生物化學家。對未知事物的探索的興趣使他們駕著諾頓500開始了八個月的旅程。
盡管一路上經歷了不少的顛簸與艱苦,但他們仍繼續前行,體驗著旅途中的歡樂與艱辛,從摩托車壞在半路到被貨船運走而不覺,從戀愛、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員。這段旅程最開始也許還只是新奇的冒險,但當兩位年輕人體味到他們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會與政治問題,他們旅行的基調也就完全改變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異的事物不斷地轉變著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與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觀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著他們,而在亞馬遜河深處的麻風病人隔離區的所見又使他們質疑所謂的被經濟定義的"進步"究竟有何價值。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對格瓦拉日後的轉變有著一定的影響,也直接激發了他日後成為一位叱吒一時的革命者。
❼ 求俄國歷史上的戰斗英雄們
弗拉索夫·安德烈參加基輔和莫斯科保衛戰之前,擔任過蘇軍第99師師長和第20據統計
司令員的職務。基輔和莫斯科保衛戰結束後,因戰功卓著,弗拉索夫被斯大林授予列寧
勛章和紅旗勛章,晉升為方面軍副司令和大將軍銜。從1930年至被俘前,弗拉索夫一直
擔任聯共(布)委員。他曾經還擔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
1942年6月,弗拉索夫在列寧格勒前線被德軍俘虜。被俘後,他建立了一個「德國反斯大
林分子委員會」,並發表了一封致俄國人民的公開信。信中號召俄國人民團結起來反對
斯大林,建立一個沒有布爾什維克和資本主義的嶄新俄國。弗拉索夫和他的助手原希望
靠德軍的援助將被俘的蘇聯士兵組成幾個師,由他們指揮。
由於羅森堡對此事保持緘默,而希姆萊和凱特爾則公開反對,加上納粹思想和希特勒關
於種族純潔的觀念不能容忍「次等人」同「超人」並肩作戰的原因,弗拉索夫的企圖沒
有得逞。此後,弗拉索夫一直被軟禁在柏林近郊,只是偶爾露面干一些帶有政治色彩的
宣傳工作,即到戰俘營說服戰俘投降,去前線鼓動蘇軍士兵叛逃等。隨弗拉索夫叛變的
蘇軍士兵於1943年被送往西線作戰。這些人在那裡主要擔任海岸防禦、後方勤務警戒和
從事反蘇活動等。他們燒殺搶掠,強奸婦女,罪惡滔天,深受人們的痛恨。
1944年,當德國戰敗的徵兆已清晰可見時,希特勒才屈尊接受弗拉索夫參加他們的隊伍
。1944年9月16日,黨衛軍頭子希姆萊秘密召見了弗拉索夫,雙方簽訂了組建「俄羅斯解
放軍」的協議書。
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正式任命弗拉索夫為「俄羅斯解放軍」總司令,授中將軍銜,從
此,弗拉索夫離開柏林,穿上德軍的制服,開始了他罪惡的叛國軍事生涯。
俄羅斯解放軍初建時期約5萬人。士兵和指揮官主要來自蘇軍戰俘和部分僑民。弗拉索夫
的第一副總司令由原波羅的海沿岸軍區作戰部長特魯欽少將擔任。作戰部長由原蘇軍上
校涅梁寧擔任。在弗拉索夫身邊擔任助手的還有原蘇軍第19集團軍參謀長馬納什金少將
,原莫斯科區委書記、第32集團軍軍事委員會委員,旅政委日烈科夫,原蘇軍總參謀部
科學院教授,第21步兵軍軍長扎古特納少將和原蘇軍旅長布拉戈維欽斯科少將。
俄羅斯解放軍由三個建制師,一個預備役旅,一個坦克旅,一個軍官學校和空軍的幾個
飛行大隊組成。
第一師於1943年組建。師長由原蘇軍第389坦克師師長謝爾蓋·布尼亞琴科上校擔任。1
945年該師按德國國民自衛軍師的模式進行了改編,人數為1.8萬人,分三個步兵團,一
個炮兵團,一個反坦克營和一個工兵營。第二師於1945年組建。師長由原蘇軍師長茲維
列夫上校擔任。第三師師長由原蘇軍少將哈依爾·沙鮑瓦羅夫擔任,因種種原因,該師
沒有組建成,只是一個空架子。原蘇軍少將梅安德羅夫擔任弗拉索夫軍官學校的校長。
俄羅斯解放軍組建之前,僅有一個空軍分隊,飛行員80名,均屬駕機叛逃到德國的蘇軍
飛行員。分隊長由原蘇軍上校維克多·馬利采夫擔任。這支分隊曾與由愛沙尼亞人組成
的三個飛行大隊和由拉脫維亞人組成的一個飛行大隊一起參加過空戰。
1944年12月19日,德軍空軍總司令戈林正式簽署了組建俄羅斯解放軍空軍的命令。1945
年4月,正式組建一個戰斗機大隊和一個夜間轟炸機大隊。戰斗機大隊裝備了16架「梅賽
施密特」型戰斗機,由原蘇軍空軍戰斗英雄貝奇科夫大尉擔任大隊長。夜間轟炸機大隊
裝備了12架「容克斯」轟炸機,由原蘇空軍戰斗英雄安基烈夫斯基上尉擔任大隊長。另
外,還組建了一個轟炸機大隊,一個運輸機大隊,一個高射炮兵團。
俄羅斯解放軍組建後,由僑居國外的俄國人組建的各種雜牌軍紛紛投靠弗拉索夫。其中
有1943年11月10日在德國組建的克拉斯諾夫將軍領導的哥薩克部隊。1941年9月在南斯拉
夫塞爾維亞組建的什泰方領導的俄羅斯步兵軍。這支部隊曾參加過圍剿鐵托領導的南斯
拉夫游擊隊的戰斗,傷亡慘重。但是,德軍始終未把第599旅,俄羅斯第4志願團,烏克
蘭第3志願團以及由烏克蘭人組成的德國黨衛軍第14師交給弗拉索夫指揮。
後來,這支叛軍的人數由組建時的5萬增加到10餘萬。
1945年2月至4月,正當德軍開始全線崩潰時,弗拉索夫的第一師奉德軍總部的命令,參
加了奧德河的防禦戰。這是「俄羅斯解放軍」組建以來參加的第一場戰斗。當時,戰斗
進行得異常激烈。4月底,第1師師長布尼亞琴科認為已無法阻止蘇軍向西線推進,因此
,他拒絕執行德軍舍爾納將軍的命令,將部隊向西撤退,以便與友鄰部隊會合。
弗拉索夫的大本營當時設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爾斯巴德。根據時局的發展,弗拉索夫認
為,德軍失敗已成定局,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必須選擇一個同盟國作為靠山。開始,
弗拉索夫企圖與瑞典和瑞士的中立派建立聯系,以求得他們的同情和支持,可是沒有成
功。
1945年5月初,弗拉索夫的第一師師長布尼亞琴科通過無線電台廣博獲悉,捷克斯洛伐克
將於5月5日舉行武裝起義。他向弗拉索夫建議,不要錯過這次尋求保護國和政治避難的
良機。於是,布尼亞琴科設法與當地游擊隊取得了聯系。而後,布拉格武裝起義總部派
出一個軍官代表團,與布尼亞琴科進行會談。捷方代表明確表示,願意接受援助。
5月5日,布尼亞琴科與當地游擊隊正式簽訂了一份關於「共同反對民族社會主義嚇布爾
什維克」的協議書。當日傍晚,「俄羅斯解放軍」開進了正在進行激戰的布拉格市區。
但是,弗拉索夫這一舉動立即遭到了基本上由共產黨控制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院和流亡
在倫敦的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臨時政府的反對。
5月7日傍晚,俄羅斯解放軍佔領了布拉格的大部分市區,把駐扎在市區的德軍集團軍截
成兩段。這時,擔任歐洲盟軍最高統帥的艾森豪威爾命令即將進入布拉格市區的美軍著
名將領巴頓放棄布拉格,這就使弗拉索夫及其助手失去了尋求最後一條生路的希望。
5月7日深夜,當得知蘇聯紅軍的坦克臨近布拉格城時,布尼亞琴科命令部隊撤出布拉格
。5月9日,在蘇軍科涅夫元帥的率領下,蘇軍象潮水般地開進了布拉格。
1945年6月,弗拉索夫率領「俄羅斯解放軍」向美軍投降。根據1945年2月11日美國總統
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國防委員主席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簽署的協議,美、英
軍隊將無條件地把俘虜到的蘇聯公民,尤其是身著德軍服裝的戰俘交還給蘇軍。於是,
弗拉索夫及其部下被遣送回蘇聯。經蘇聯最高軍事法庭判決,弗拉索夫和他的助手被處
絞刑。這個俄羅斯的民族敗類終於受到了歷史的懲罰。
❽ 布拉格起義的起義經過
1945年5月1、2日布拉格居民自發地同德國佔領者發生沖突。5日晨,武裝起義爆發。起義隊伍佔領郵電局、車站、重要橋梁。中午,布拉格民族委員會通過告人民書,要求消滅「保護國」及其政府,把權力移交民族委員會,同時向德軍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投降。布拉格電台向全國發出支援布拉格起義的呼籲。為阻止德軍反撲, 5日夜間,布拉格人民築起2000多座工事和街壘。6日晨,發生激戰。7日,德軍攻進市中心,起義者浴血奮戰。5月9日凌晨,蘇軍沖進布拉格,同起義者一起粉碎了德軍的抵抗,布拉格解放。
❾ 請介紹一下電影《布拉格之戀》
布拉格之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輕與重,靈與肉,性與愛的思考
整個八月,除了看台風刮過所住的樓房和村莊和看街道上的積水,就是在電腦前看朋友寄過來的電影。其中,對《布拉格之戀》印象最深刻,也許是看第四遍的緣故。
第一次看的時候,只是因為喜歡米蘭.昆德拉。
再看,是因為菲利浦.考夫曼出色的編導,和片子里的各個思考主題的探索和鏡頭特具的美感。
《布拉格之戀》改編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原著裡面的描述:
一個作者企圖讓讀者相信他的主人公們都曾經實有其人,是毫無意義的。--米蘭.昆德拉
就象米蘭.昆德拉說的一樣,要讓影迷們相信這部電影《布拉格之戀》和原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完全相符的,那是毫無意義的。
巴門尼德於公元前六世紀提出一個問題:面對生活,我們選擇什麼呢,是沉重,還是輕松。並把看到的世界分成對立的兩半:光明,黑暗;優雅,粗俗;溫暖,寒冷;存在,非存在。而且把其中一半稱為積極的,另一半是消極的。那一方是沉重,還是輕松呢?
巴門德尼回答:輕為積極,重為消極。
他對嗎?這是個疑問。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輕重的對立最神秘,也最模稜兩可。
在原著裡面,「托馬斯突然想起柏拉圖《對話錄》中的著名的假說:原來的人都是兩性人,從上帝把人一劈為二,所有的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遊著尋找那另一半。愛情,就是我們渴求著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了。但托馬斯似乎並不在乎他的另一半是誰,而特瑞沙卻希望完全擁有他的愛,並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獻給了托馬斯。
托馬斯與特麗莎,特麗莎與薩賓娜,托馬斯與薩賓娜,薩賓娜與弗蘭茨,托馬斯與無數女人,特麗莎與偶遇的男子……雙雙對對或者孤孤單單,都掙扎在愛和情慾里。
---------------------------------
三個主角的個性:
托馬斯:莎賓娜的情人,麗莎的愛人,一個永遠在捕獵異性的男人,丹尼爾.戴.劉易斯那淺藍色而近乎透明的眼睛永遠處於捕獵狀態。雖然是技術高超的腦科醫生,但他的主管卻說他了解女人比了解腦部結構更專業。他獨特的個性:永遠不媚俗,生命對他來說是很輕很輕的,性愛的經歷是他一直都在追求的部分。他有獨特的口頭禪:把衣服都脫掉。
特麗莎:嬌小,執著,單純,有一點小女人的自私和狹隘,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在愛這一方面而言)。敢於嘗試新事物,卻無法接受現實的殘酷,所以她說:生命對她來說是很沉重的。嚴密地守護自己的丈夫,卻仍不能阻止他在外拈花惹草,她不能接受:她希望完全是屬於他的,包括他的所有。
莎賓娜:崇尚個性,追求自由自在,忠於自己心靈的一個女人。永不放棄追求生命中的快樂!她的規條就是:不能媚俗。也許,這就是她喜歡托馬斯的根本原因。
--------------------------------
電影是這樣開頭的:「布拉格有位醫生。。。」
電影的第一部分:托馬斯在小鎮遇到特麗莎
對所有機緣的召喚:那本書(《安娜.卡列尼娜》),貝多芬(那時候放的音樂),數字六(他住在 № 6的房間,她在六點下班,她故意湊上的),黃色的公園長凳(他坐在她經常坐的那個位置),使她愛情萌動,跑到布拉格去找托馬斯。從此,開始兩兒女甜蜜而又痛苦的愛情。
電影的第二部分:托馬斯與薩賓娜
似乎是托馬斯那迷人的眼睛和個性把薩賓娜迷住。托馬斯在對特麗莎的愛之外依然擁有很多情人關系。並導致特麗莎的精神負擔加重。特麗莎每天幾乎都在做惡夢,夢見他去找他的情人。但他依然沒有改變,他說:性對他來說,很輕,他在乎的是愛。(似乎這是他的借口)
電影的第三部分:布拉格政變
在托馬斯和特麗莎的愛情將要走向毀滅的時候,布拉格發生了政變,俄羅斯入侵。引出了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的話題。
俄狄浦斯故事是眾所周知的:他是一個被遺棄的嬰兒,被波里斯國王收養,長大成人。一天,他遇見一位顯貴官員在山路騎馬而來,一場口角,他竟把那人殺害了。後來,他成了依俄卡斯達皇後的丈夫,當了底比斯的國王。他一點也不知道他在山裡殺害的人就是他自己的父親,而與他同床的竟然是他的母親。正在這時候,命運之神降災於他的臣民,瘟疫蔓延,人們痛苦不堪。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正是災禍之源,便自刺雙目,離開底比斯流浪而去。
托馬斯指責政府當局「不知道」國家失去了自由。不過他馬上就遭到了審查。
特麗也似乎受到外界的變化的強烈沖擊。
電影的第四部分:在瑞士的特麗莎與薩賓娜
在這里有點看不明白特麗莎與薩賓娜在拍攝對方裸體的時候所發生的心理變化。不過記住了一個鏡頭,就是當薩賓娜的愛慕者破門進來的時候,特麗莎的驚慌,和他說的話,他跟他自己的妻子離婚了,要跟薩賓娜在一起,當他放下行李走後,薩賓娜對特麗莎說了一句話:sorry,要請你走了,因為,我要做一件事情。也許誰都沒有猜准她是要馬上搬出這個地方,只是要躲避她的情人弗蘭茨,但我想不明白當她聽到他跟他妻子離婚的時候,她上去擁抱了他,並流下了淚水。為什麼?也許,她覺得他沒有托馬斯那樣不羈的性格,也許是她覺得他不喜歡她那黑色帽子的原因。但誰知道呢,反正,她就這樣離開了,當他回到這個房子的時候,當他熱情的打開門後,想擁抱他的情人的時候,面對他的是一個冷冷清清的空房子,讓他在那一刻目瞪口呆。這樣的情況,又有誰接受的了呢?!
電影的第五部分:托馬斯與特麗莎回歸鄉村
他們返回布拉格後,發現那裡已經不能呆下去了,但又不能再出國外去了,所以,他們想到了到向下去。
我只想說:他們到了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所描寫的鄉村去了。下面是有關蒲寧的資料:
----------------------------
伊凡-阿列克謝耶維奇-蒲寧,是俄羅斯最後一個古典作家、詩人,俄羅斯批判現實的重要代表,193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的作品可以說是寫鄉村美境的經典。
蒲寧的鄉村所彌漫的神秘氣息,只要在於他描繪的「晦暝之境」中的鄉村。一寫鄉村,他就著意地將鄉村置於黃昏和夜晚。他自己簡直就是那鄉村最敏感的神經,可以將出鄉村的神秘、活脫、勃鬱感測到讀者的心中去。
在他的一篇小說《新年》中,一對感情冷漠的夫妻,為了挽救將要崩潰的感情生活,回到了男人幼時生活過的庄園。那個庄園極為寂靜,寂靜得有如一團厚厚的莫名的溫情。女人躺在那張古老寬大的床上,不知為什麼,感到很愉快,一種對自己男人的眷戀之情悄悄生起,竟自己被自己感動得嚶嚶低泣起來。
神秘的鄉村氣息,復活了將要熄滅的愛情火焰,讓人怦然心動。
他還寫過:
一對鄉下的小情人,在傍晚的荊花叢中倘徉,夜嵐花把他們都陶醉了,男孩有了親吻女孩的沖動——
「親親你行么?」
「不讓。」
「那就親眉毛?」
「眉毛會掉。」
「那就親眼睛?」
「眼睛會瞎。」
「那就親鼻子?」
「鼻子會塌。」
「。。。。。。」
這樣質朴與純情,好象只存在鄉土之上。
-------------------------
托馬斯與特麗莎回歸鄉村後,就象《新年》里的夫妻一樣,愛情的火焰復燃。
不過這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小狗卡林漢病逝。小狗卡林漢一直伴隨著特麗莎,並且小狗卡林漢與她的小夥伴摩非斯特(是他們農戶朋友的一條心愛的小豬)在這個鄉村愉快的生活著,現在,小狗卡林漢離開了特麗莎。
電影的第四部分:輕與重在生命介紹後留住疑問
當托馬斯與特麗莎和他們的朋友來到小店喝酒跳舞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將在第二天的早上就要結束,他們在最後狂歡著,喝著酒,跳著舞。導演故意地設計了一個場景,讓托馬斯與特麗莎來到一個「№ 6」房門前,對應了前面他們一開始在小鎮見面的時候的機緣。
片子在他們開車的時候,特麗莎甜蜜的看著托馬斯,托馬斯微笑的看了一下特麗莎,落後看著前方......
片子所有探索的主題都伴隨著音樂結束。
--------------------
片子有三組鏡頭是特具美感的:
一是在托馬斯在特麗莎走後,他在河邊看著白鵝游過來的畫面。
二是托馬斯與特麗莎在鄉村裡的畫面,安靜的土地,神秘的黃昏,樸素的生活。
三是在片子將完的時候,托馬斯與特麗莎在小酒店裡,特麗莎似乎的有點帶醉的舞步走向托馬斯的時候,她那充滿愛意的眼神......
❿ 為什麼希特勒死後,還有一場布拉格戰役呢
想把這事兒扯淡清楚必須得理清幾個問題,首先希特勒自殺並不等於德國投降,事實上元首是在1945年4月30日下午自斃的,而柏林守軍一直頂到5月2日才投降,在法理上說這並不代表納粹德國投降了。
直到5月7日凌晨2時41分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作戰處長約德爾向盟軍指揮部無條件投降,以及5月8日威廉·凱特爾及其他國防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柏林向朱可夫元帥投降後,才能被視為納粹德國在法律上徹底投降。
所以希特勒死後也不止布拉格那一場戰役,波蘭的布雷斯勞抵抗到5月6日才投降,德國潛艇部隊抵抗到5月4日才停止攻擊返回港口,甚至南斯拉夫的波利亞納戰役5月14日才開始進行,一直到次日結束。
總結起來吧,希特勒死後歐洲戰區遠遠不止布拉格那一場戰役,而且這場戰役除了打得亂七八糟外完全乏善可陳,扯淡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