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二戰電影下血雨那個

二戰電影下血雨那個

發布時間:2022-11-05 15:14:54

1. 誰知道這部2戰題材的電影

探尋和謳歌在特殊環境中的人性發展軌跡
具有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
深具史詩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緒力量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1939年9月,德軍在兩周內攻佔了波蘭,納粹下令波蘭全境的猶太人必須集中到指定的城市進行登記,每天有一萬多名猶太人從鄉村來到克拉科夫。
在克拉科夫的猶太人推舉了24名猶太人組成委員會幫助被集中到該城的猶太人解決住宿膳食,分配勞役和排解紛爭等問題。
剛從家鄉來到克拉科夫的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舉止風流倜儻。他在酒店及各種社交場合慷慨地大量結交德國軍官和黨衛軍。
辛德勒也來到登記處,找一個曾在利勃茲一家搪瓷廠當過會計,名叫伊扎克·斯泰恩的猶太人。辛德勒有意買下那個經營不善的搪瓷廠以生產食用器皿,供應軍需,發戰爭財。他要斯泰恩當他的會計師和助手來管理工廠。可令斯泰恩疑惑的是:辛德勒做什麼呢?
資金重新到位,工廠重新命名為埃馬利亞。黨衛軍規定:僱傭猶太技術工人每天工資7馬克,其他工種和女工每天5馬克,但必須直接全部付給政府財政部門,猶太人分文得不到。而僱傭波蘭工人工資要高一些。於是,猶太人成了辛德勒當然的選擇對象。
招工處人頭濟濟,斯泰恩仔細地給應征者有效的指點,幫助同胞找到合適的去處,還暗中偽造了各種資格證書給那些不具備進廠條件的教師和音樂家,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單讓德軍推上卡車送走。
一天有一個叫魯因斯坦的獨臂工人,來向辛德勒當面致謝。他說自己差點被黨衛軍打死,很感激這個工廠救了他,他會報答他的。但在日後清掃積雪時魯因斯坦還是被德國軍官從隊伍中拉出來槍斃了。辛德勒找德軍交涉,有個黨衛軍高級軍官對他說,讓猶太人在企業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意味著背叛。
一次,斯泰恩和許多猶太人被送上了火車,辛德勒得知後火速趕往車站,機智地斥責德軍軍官,並在火車啟動時在窗口找到了斯泰恩,並把他留了下來,責怪他日後別忘帶工作證,以免遭此橫禍。
1943年3月13日,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黨衛軍開著軍車帶著成群的狼狗進入了猶太區,見一個殺一個,克拉科夫一片肅殺之氣,個個如驚弓之鳥。腥風血雨,其狀甚慘。和情婦騎馬歸來的辛德勒駐足小山坡,眼前的一切使他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不忍卒睹的情婦,哽咽著懇求他離去。
望著空無一人的工廠,辛德勒憂心忡忡。思慮再三,他決定去找黨衛軍司令官阿蒙·戈特,讓他批准將埃馬利亞工廠定為一個附屬勞役營,重新恢復生產。戈特推說要達到目的須具備很多條件,以此乘機狠狠賺它一票。辛德勒自然心領神會,表示只要鼎力相助,他定會給以令人滿意的報答。
辛德勒來到普拉紹夫勞役營,乘機和斯泰恩見了面。斯泰恩告訴他到時別忘了給黨衛軍軍官及家屬的生日送禮,還必須按時孝敬財政部和軍需局的人,黨衛軍司令部的費用每個月的第一天就得送去。以此來換取獲准開設集中營金屬加工廠的權利。
在德軍瘋狂屠殺猶太人的日子裡,辛德勒開設的工廠成了眾多猶太人的避難所。辛德勒慶祝生日時,吹滅了五層高的蛋糕上的蠟燭並親吻了身邊的每個女人。工廠里的猶太姑娘帶著一個猶太女孩,也捧著他們的蛋糕,代表全體工人祝他生日快樂,辛德勒也親吻了她們,但他沒料到由此卻惹下了禍。
廣播里傳來了叫所有活著的猶太人立刻到廣場集合的命令。剛從匈牙利來到集中營的猶太人不知道在等待著他們的是什麼命運。阿蒙·戈特下令把有病的猶太人全部消滅掉。聽軍官說要脫衣檢查身體,女人們紛紛弄破手指擠出血來塗在臉上、唇上增加血色。
在站台上,呆在悶罐車里的猶太人承受著烈日的炙烤,口渴難忍。辛德勒給坐在月台上的戈特遞上冰鎮汽水後建議叫輛消防車來,用水籠頭朝那些猶太人噴灑,以此取樂。於是,戈特吩咐士兵執行,猶太人紛紛用嘴去迎接這生命之泉。辛德勒吩咐士兵朝車頂多噴一點,注視著他的戈特意識到了什麼,臉上的笑容頓時收斂了起來。
蓋世太保逮捕了辛德勒,罪名是違反了元首的種族法規,在他生日當晚無意中吻了那位送蛋糕的猶太姑娘。戈特向蓋世太保頭子朱利斯解釋,並為辛德勒說情,用錢解決了問題。辛德勒在受到一番警告後獲得保釋。
1944年4月,在克拉科夫和普拉紹夫猶太人居住區中被殺害的猶太人已超過一萬。阿蒙·戈特奉上級之命挖出早已埋葬的屍體焚化,並把剩下的猶太人運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辛德勒得知這一情況後要求戈特給他的會計師特別待遇。
眼看工廠將難以為繼,辛德勒打算回家鄉去,可斯泰恩說可以繼續開廠,當然得另雇新工人。辛德勒發自內心地感激他。一行眼淚從前途未卜、生死難料的會計師斯泰恩的眼中滑落。辛德勒的心猛然喚醒了什麼。
當辛德勒帶著滿滿幾皮箱的錢來到戈特的面前,說他要買下他的工人時,戈特疑惑地問:「究竟為什麼?你肯定別有目的,你得對我說實話!」辛德勒說,這樣他不需要再訓練工人,而且對軍隊也有利,他要生產軍火。辛德勒要戈特開價,一個猶太工人多少錢?
在工廠的辦公室里,辛德勒一支接一支地吸著煙,一面向正在打字的斯泰恩口授著名單,他終於用錢買通了戈特和朱利斯,他留下了全部兒童,他拯救了一個又一個無辜的生命。他開列的名單越來越長,這時的辛德勒表現出異樣的「貪婪」,他一次次地去見朱利斯,盡量力爭多給一些名額。
斯泰恩捧著他打出的長長的名單,雙手顫抖著……
名單的最後一頁,留著一個空白的名額,那是留給戈特的猶太女僕海倫·凱絲的。戈特當然不肯將她交給辛德勒,他表示永遠不會送她去集中營,而要帶她一起回維也納,要和她一起生活。辛德勒提醒他:這只是個一廂情願的夢。但戈特說寧可帶海倫·凱絲去樹林,然後朝她的腦袋上開一槍。但最終戈特還是退卻了、妥協了,以一萬四千八百馬克將海倫·凱絲交給辛德勒去勞役營上工。
名單上的猶太人到廣場登記後,將用火車分男女兩批送往捷克的茲維陶·布倫利茲——軍火廠所在地。辛德勒告訴先期到達的猶太男人:婦女列車已離開了普拉紹夫,很快將到達軍火工廠。婦女列車在行進著,車廂里一片歡騰。然而。火車卻開到了奧斯威辛集中營,婦女們被命令脫光衣服進行沐浴消毒,傳說中的可怕事情終於降臨到了她們身上,人們一片驚恐。
心急如焚的辛德勒趕到奧斯威辛,向集中營頭子要回他的工人。在軟硬兼施之下,接受了賄賂的頭目想用用另外300人替換。可是,辛德勒不同意,在他的堅持下,頭目終於鬆口了。他還向德軍士兵訓話,不準他們隨便開槍亂殺軍火工廠的猶太工人。
一天,斯泰恩來向辛德勒匯報:工廠生產的炮彈質量全部不合格,恐招軍方起訴。可是辛德勒卻鎮定地表示,他會去向德國人解釋。他告訴斯泰恩,他們生產的炮彈質量不好,他非常高興。整整七個月,他沒有生產出合格的產品。與此同時,他卻花數百萬馬克以供應他的工人以及用來對德國官員行賄,同時還用錢從軍火市場買來一些炮彈作為軍人工廠的產品,搪塞一下德軍。這樣做,使辛德勒傾家盪產、瀕臨破產。
德國終於無條件投降了。辛德勒向全廠工人鄭重宣布:他們從明天起就可以各自去尋找自己的親人了。並回首勸阻守廠的德軍士兵,放下武器,返回家鄉,不要再充當納粹的劊子手。士兵們垂頭悄然離去。之後,辛德勒提議為紀念無數被殺害的無辜者默哀三分鍾。臨行前,辛德勒吩咐斯泰恩把廠里的東西全部分給工人。工人們把假牙融化取出銀子打鑄成一個質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萊文刻了一句經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斯泰恩代表全體工人寫了封信交給辛德勒,萬一他被捕,上面有所有人的簽名。
辛德勒激動得熱淚奔流、難以自持。面對語無倫次的辛德勒,斯泰恩真切地說:因為他才使1100名猶太人倖免於難,他們的後代也蒙受了他的恩澤,永誌不忘。辛德勒說:「如果我的生活不那麼奢侈,我可以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賺點錢……我太荒唐揮霍了……」辛德勒泣不成聲地伏在他的會計師肩上跪了下來,工人們紛紛圍上前來抱住了他們的救命恩人。辛德勒走了,人們久久地尾隨著,目送著他直到盡頭……。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紀念館宣布他為義人,並邀請他在義人大道上植樹。
戰爭結束時,波蘭只剩下不到四千名猶太人,而今天有六千多人都是辛德勒救下的猶太人的後裔。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鄉的茲維塔齊爾山上,每年都有許多許多倖存的猶太人及其後代來祭奠他的亡靈。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的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200名猶太人免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1908年出生於現捷克境內的摩拉維亞。二戰初期是個國會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是當地有名的納粹分子中的堅定分子。他很善於利用與沖鋒隊頭目的關系攫取最大資本。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這位精明的發戰爭財的辛德勒在他新創辦的搪瓷廠只僱用紐倫堡種族法中規定的犧牲者。這些人得到搪瓷廠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暫時的安全,沒有受到殺人機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廠成了猶太人的避難所。在他那兒工作的人都受到從事重要戰爭產品工作的保護:搪瓷廠給前線部隊供應餐具和子彈。
到了1943年,克拉科夫猶太人居住區遭受到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破滅了。他早就知道德國人建造的火葬場及煤氣室,早就聽說,浴室和蒸氣室的噴頭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氣。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更多地保護猶太人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聲稱他的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這批猶太人得以倖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違反種族法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納粹的迫害。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當運輸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車錯開到奧斯威辛--比爾肯利時,他破費了一大筆財產把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廠。
不久,蘇聯紅軍來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廠里幹活倖存的猶太人宣布: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他們把一份自動發起簽名的證詞交給了他,以證明他並非戰犯。同時,他們用敲掉自己的銀牙,把它打製成一枚銀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鐫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忍不住流下眼淚。他為自己還有一顆金質胸章而懊侮,因為這樣一顆如果將它賣掉的話至少可以多救出一個人。辛德勒為他的救贖行動已竭盡自己一切所能。他在戰爭期間積攢的全部錢財,都用來挽救猶太人的生命......
戰後,辛德勒在瑞士的一個小鎮隱居下來,身無分文,靠他曾經救助過的猶太人的救濟生活。過了幾年,辛德勒在貧困中死去。按照猶太人的傳統,辛德勒被作為"36名正義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影片結束時,是辛德勒的墳墓,那些在戰前曾經獲得辛德勒救助,而幾十年後已步入暮年的猶太人,以及他們的後裔代表先人走過墳墓,都在墓碑上放一個代表"感恩永遠不變"的石塊作為敬禮……

2. 狂怒真心好看,大夥喜歡看二戰片

《狂怒》主演是布拉德·皮特。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8分,還值得一看,其中有一個坦克對決的場面,那個片段我反復看了幾遍很精刺激過癮。骯臟、壓抑、險象環生的戰爭環境讓新兵諾曼成長,這一成長的心路歷程也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揣摩的看點。你可以試一下!
豆瓣中的簡介:
1945年4月,德國納粹已成強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下帷幕,戰火正轉向德國本土。綽號「戰爭老爹」的坦克小隊隊長唐·柯利爾(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飾)剛剛與戰友經歷了一場殊死之戰,疲憊和憤怒早已勝過了對戰爭的恐懼。休整期間,從沒有過戰場經驗的打字員諾曼(羅根·勒曼 Logan Lerman 飾)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諾曼對自己的遭遇憤憤不平,也無法坦然接受新戰友粗魯暴虐的一面。接到新的任務後,唐帶領坦克小隊前往下一個城鎮作志願,然而一路上卻遭到德軍頑強的抵抗。
最殘酷的腥風血雨,讓諾曼在悲傷、暴怒、驚恐和絕望中迅速成長起來,而他也即將和戰友們經歷一場最難忘的殊死決戰……

3. 一部關於二戰期間狙擊手在斯大林格勒淪陷後同德國納粹巷戰的電影,名字叫什麼在哪裡可以看到謝謝。

《決戰斯大林格勒》(德國)

Stalingrad

2006年出品

編劇:約翰內斯•海德

導演:約塞夫•維爾斯邁爾

主演:托馬斯•克萊徹曼、多米尼克·霍維茨

故事梗概:

1942年,德軍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在利好情勢的刺激之下,希特勒不顧勸告,做出了同時拿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狂妄決定,這是希特勒在戰爭時期所作的對德軍命運最有決定意義的一項決定。從5月到7月,德軍在獲得了一系列勝利後,在南方重獲戰略主動權,開始向斯大林格勒推進,希特勒實施了他蓄謀已久的「藍色計劃」,從而拉開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序幕。德軍總參謀長約德爾宣布,高加索的命運將取決於斯大林格勒會戰的結果。

時間來到1942年的深秋,幾個不久前還在溫暖的海濱休整中,盡情地享受著度假樂趣的普通德軍士兵,被一陣急促的軍樂打破了平靜,大家急忙集合,在幾個人受勛以後,他們匆匆登上了一列開往蘇聯的列車,隨部隊調往了斯大林格勒前線。此時的他們誰也沒有意識到迎接他們的將是怎樣嚴酷的考驗。兩名德國士兵漢斯和洛奴還滿不在乎地在火車上打賭:誰可以保住生命。

經過多場戰斗的摧殘,很快他們就被殘酷的戰火吞沒了。隨著冬天的來臨,嚴寒成了比戰斗更可怕的東西。在冰天雪地間,他們想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活下去。此外,上校殘忍苛刻的要求,幾乎讓士兵們失去了喘息的空間,他們不但要受到來自死亡和戰火的威脅,還有上級的刁難,但是他們必須服從,這就是軍人,最終,不堪忍受的士兵們將上校殺死在了雪地中,然後侵佔了他的屋子。而此時他們才開始認識到,戰爭的殘酷以及他們自身的渺小,他們開始尋求反抗,這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做出的舉動。

然而最終德軍的潰敗仍舊像一場不期而至的大災難,出於求生的本性,士兵們開始在雪地里跋涉,路上他們遇到了一群蘇聯難民,戰爭帶給他們的同樣是無盡的痛苦,戰爭摧毀了一切,他們的命運是一樣的,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當他們最終撿到醫生的證明趕到機場的時候,以為終於可以逃離這個人間地獄了。但是他們的磨難並沒有結束,一群士兵試圖搭上最後一班飛離斯大林格勒的飛機,然而,那些軍官們依然憑借特權而早早地登上飛機,離開了這個鬼地方。

絕望的士兵奮力追趕著起飛中的飛機,因為他們知道,對於當時機場大多數未來得及撤離的人來說,他們的末日到了。所有人的心都隨著那架飛機飛向了德國,但是他們的身體還必須留在斯大林格勒,遭受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從德國人的角度進行反思的二戰題材電影。德國導演約塞夫•維爾斯邁爾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整部影片立意新穎,眼光獨到,展示了空前宏大的戰爭畫面,紛飛的炮火挾著腥風血雨,更襯托出了那些年輕士兵的渺小與無奈,同時細膩且不厭其煩地一再刻畫人物的心理斗爭和外在表現。影片中所折射出的思想內涵與飽滿且富有沖擊力的畫面相輔相承,遙相呼應,令人震撼!

事實上,導演只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戰爭做了深入細致的刻畫,戰爭的殘酷、心靈的扭曲、友誼的考驗,均納入導演的視野,既沒有謳歌,也沒有作直接的譴責,只是把發生的事情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讓後人對這場給世界人民帶來沉重災難的戰爭進行深深的思考。大量難得的史實影像資料,從「藍色計劃」的策劃開始實施一一突進頓河,再從頓河到伏爾加河,直到蘇聯取得最終的勝利。

10月17日 15:20 電影頻道播出 幸兒

4. 一部開場是宴會跳舞 接著開始下血雨的電影 下面是劇照

低俗怪談 第二季 Penny Dreadful Season 2 (2015)
又名: 英國恐怖故事 / 潘妮的恐懼 / 恐怖怪談

5. 10部必看經典二戰電影推薦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二十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在不同的時期被不同地區的藝術家以不同的表述方式搬上了銀幕。從二戰打響到二十一世紀,在許多國家裡,電影行業從來也沒有中斷過對二戰類型影片的拍攝。好看的二戰電影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10部必看經典二戰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10部必看經典二戰電影

10 帝國的毀滅

年代:2005年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

國籍:德國

戰爭啟迪:所有戰爭的實相都是人性善惡的對立,而勝利則永遠屬於正義的一方!

《帝國的毀滅》是第一部正面描繪希特勒的紀實性歷史反思影片。影片從希特勒身邊最後一任速記員的視角出發,以平實、客觀的立場展現了這位戰爭狂人是如何在掩體中度過生命的最後12天。

如同本片希特勒的扮演者布魯諾·岡茨的著名影片《柏林蒼穹下》,《帝國的毀滅》自上映之日起就成為各大媒體的關注對象,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爭議和非議!許多觀眾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雖然再怎麼客觀的重現也無法與真實的歷史劃上等號;再理性的影視作品也難免夾雜著主創人員的感性色彩,但是我仍舊願意相信《帝國的毀滅》里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因為它代表著一種人性的回歸,雖然這種回歸貌似遲了些、晚了些。但如果連戰爭狂魔希特勒都會懺悔,那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能夠戰勝人性中唯美、真善的光芒和力量?所有戰爭的實相都是人性善惡的對立,而勝利則毫無疑問的永遠屬於正義的一方!

9 鬼子來了

年代:2001年

導演:姜文

國籍:中國

戰爭啟迪:不懂也不願參與戰爭的百姓卻要付諸最為慘痛的代價,這就是戰爭最為可悲、可嘆之處!

二戰之火燒遍全球,徳意日軸心國在全世界范圍內瘋狂的發動著令人毛骨悚然的侵略戰爭。在亞洲中國成了主要戰場,日軍的鐵騎已經踏上了這片肥沃的土地,但朴實憨厚的平民百姓卻全然不知這一切都意味著什麼?不懂也不願參與戰爭的百姓卻要付諸最為慘痛的代價,這就是戰爭最為可悲、可嘆之處!《鬼子來了》就是這樣一部忠於事實、忠於寫實、忠於客觀反映的一部以二戰亞洲戰場為背景的優秀影片。

8 虎口脫險

年代:1966年

導演:傑拉爾·烏里

國籍:法國

戰爭啟迪:拂去陰霾,讓陽光、快樂和時間帶走一切吧!

《虎口脫險》,一部經典的喜劇片,法式喜劇藝術的集大成者,一部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另類二戰題材電影。換言之,《虎口脫險》簡直是一個奇跡!不同於《美麗人生》那般黑色喜劇和濃情**,《虎口脫險》真真正正的被法國人賦予了輕松、詼諧和幽默。傑拉爾·烏里與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費耐斯聯袂為世界影迷奉上了一份永遠的精神大餐。在校聲和歡愉的同時,《虎口脫險》讓無數人擺脫了二戰因所帶來的傷痛和苦難,似乎《虎口脫險》在傳達一種無比堅定的信念,那就是:陰霾終將過去,希望必將到來!向前看,陽光依舊燦爛;鼓起勇氣,讓快樂充滿生活!

7 英國病人

年代:1996年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國籍:英國

戰爭啟迪:硝煙無情,人間有愛!

1996年第六十九界奧斯卡頒獎晚會上,這部由著名英裔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執導的《英國病人》一舉奪下九項大獎!可以說,《英國病人》是上世紀末戰爭愛情題材影片中的登峰造極之作,亦是繼《亂世佳人》、《魂斷藍橋》、《音樂之聲》後最出色、最深刻、最令人難忘的戰爭愛情影片了。片中的“英國病人”只是一個簡單的代稱,而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一段盪氣回腸、雋永難忘的愛情故事。

愛令辭世的人永遠被我們銘記,愛令活著的人更加珍視美好的生活與陽光!愛令我們勇敢面對生命的困境與痛苦,使我們不斷的相信戰火與硝煙終會散去,和平與光明必將到來!《英國病人》,InMemoryLove Lives Forever!

6 桂河大橋

年代:1957年

導演:大衛·里恩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珍愛生命,遠離戰爭!

《桂河大橋》堪稱電影史上最為經典的反戰影片之一,該片在當年的奧斯卡上獲得了諸項提名並最終榮膺了最佳影片獎,從此導演大衛·里恩揚名立萬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近代電影大師!

《桂河大橋》是那種可以看上幾百遍的影片,而且每一次看時都會像第一次那樣震撼人心。大部分戰爭電影都會在“正義”和“邪惡”問題上糾纏不清,但《桂河大橋》巧妙地迴避了大是大非,從戰爭中的個體人性的角度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和升華。從表面上看,《桂河大橋》並無特長且波瀾不驚,但在骨子裡《桂河大橋》卻充滿了令人心潮澎湃的**和魅力。難怪大衛·里恩會在奧斯卡的領獎台上感慨頗深的說道:沿著這座大橋,沒想到我來到了奧斯卡的頒獎台。

5 拯救大兵瑞恩

年代:1998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拯救大兵瑞恩》無疑是1998年最為重要的一部戰爭片。電影奇才斯皮爾伯格再次執導二戰類題材影片,相比起五年前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生動、更為復雜的營救行動。主角不再是德國商人,被營救者也由猶太人改變為普通士兵,不過我們很難不去拿《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單》相對比!影片伊始在墓地的場景很容易便令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單》結束時同樣是在墓地的場景,似乎斯皮爾伯格在刻意傳承著自己對戰爭、人性和死亡的一種獨特理解。而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導演更是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而敏感的問題。那就是在生命與命令面前,孰輕孰重?這恐怕是一個士兵很難回答的問題,這也似乎是在一場罪惡的戰爭中始終都無以迴避的一個問題。

4 美麗人生

年代:1998年

導演:羅伯特·貝尼尼

國籍:義大利

戰爭啟迪:不論何時,永遠笑對人生!

這是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一部擁有著溫暖質感、自然清新、生機盎然的經典二戰題材影片!與《辛德勒的名單》有所不同,義大利國寶級男星羅伯特·貝尼尼所自編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全篇不帶有一絲一毫的血腥和殘酷畫面。雖同屬不折不扣的二戰題材影片,但很明顯《美麗人生》與許多現實主義經典作品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場之上。整部影片都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進行,義大利式的浪漫主義完完全全的讓我們規避了殘酷的戰爭實相。即便是納粹集中營的恐怖氣息也未能使該片蒙上任何陰影。或許,相比起《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拯救大兵瑞恩》來說,《美麗人生》才真是那些曾親歷二戰者在心靈上最適當的一次修復、一次理療、一份慰藉和一份滿含人性的祝福和關愛!

3 鋼琴師

年代:2002年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國籍:波蘭

戰爭啟迪:人性就像琴鍵,有黑亦有白!

《鋼琴師》,迄今為止最為客觀真實且最具文藝氣息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話說十餘年前,斯皮爾伯格曾將《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本遞交到波蘭斯基的手中,寄希望於這位曾經親歷過二戰的猶太藝術家能將《辛德勒的名單》拍成一部偉大的電影。但羅曼·波蘭斯基婉言拒絕了老友的好意,而理由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實在不敢回憶、不敢面對那段殘忍而恐怖的經歷和記憶!而十餘年後,年近古稀的波蘭斯基終於鼓起了勇氣、提起了攝像機向我們娓娓道來那段充滿血腥、充滿眼淚與嚎叫的華沙故事。

對於戰爭的描寫《鋼琴師》做得非常成功,羅曼·波蘭斯基對影片的駕馭能力在該片中亦體現的淋漓盡致。人性善惡、堅強與懦弱的交織在波蘭斯基游刃有餘的掌控下顯出了黑暗而深沉的本色。《鋼琴師》在風格上力求寫實、力求還原歷史真實,而在感情上卻真摯飽滿、洋洋灑灑、催人淚下。殘暴的戰爭與優雅的鋼琴永遠是最不和諧的兩個音符,但在羅曼·波蘭斯基天才般的指揮下,它們卻配合出最令人震撼驚愕的奇特效果。或許是因為波蘭斯基曾親身經歷過二戰的原因吧,他的《鋼琴師》更像是警示世界、反思人性、救贖自我、安撫靈魂的一部人性戰爭電影!

2 辛德勒的名單

年代:1993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

在所有與二戰有關的電影印象中,《辛德勒的名單》絕對是最為難忘的一抹黑白色記憶!在第66屆奧斯卡上,《辛德勒的名單》依據囊獲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配樂等七項大獎,可謂二戰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蓋世經典作品!

在社會主義思想誕生的地方卻首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組織進行恐怖的種族滅絕行動的時代卻也存在著像奧斯卡·辛德勒這樣偉大的仁人志士。《辛德勒的名單》一片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一種復雜人性的矛盾對立和終極沖突。是安逸享受財富所帶來的榮華富貴,還是傾其所有盡到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很明顯,奧斯卡·辛德勒無畏的選擇了後者。在那充滿迫害、充滿死亡威脅的恐怖時期里,辛德勒散盡家財以工廠為依託保護了1200名猶太人的性命和安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證明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岸。在西方世界講究“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在東方國度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辛德勒的名單》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不僅僅屬於好萊塢、也不僅僅屬於美國和西方社會,而是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世界每一寸曾燃燒過二戰之火的土地!《辛德勒的名單》是全人類正視二戰、反思二戰、崇暢人性、拒絕戰爭共同的文化瑰寶!

1 最長的一日

年代:1962年

導演:拉里·佐納克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

1944年6月6日,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天!我們**慣性的稱之為D日!在65年前的這一天,盟軍與德軍在法國的諾曼底海灘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海上登陸戰斗。時隔18年,一部全景再現、真實描刻那紅色一日的電影展現在了全世界觀眾的面前。它就是《最長的一日》!

《最長的一日》客觀、細膩、真實的從盟軍和德軍兩個角度再現了這對人類歷史起著重大轉折性意義的一天,此片也堪稱世界戰爭紀實類題材的巔峰之作。與此同時,其對戰爭的理解、反思、以及無與倫比的震撼效應直至今日仍未褪色。《最長的一日》也超乎了電影的范疇成為了人類歷史長河中一份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當二戰度過了1944年的6月6日後,全世界也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下一頁是經典二戰電影推薦

6. 關於二戰的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就是因為那個送子彈的又多死了幾個人啊~~~~

中文片名
拯救大兵瑞恩
英文片名
Saving Private Ryan
更多中文片名
搶救雷恩大兵
雷霆救兵
影片類型
動作 / 劇情 / 戰爭 / 歷史
片長
170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捷克語 英語 法語 德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R for intense prolonged realistically graphic sequences of war violence, and for language.
級別
Portugal:M/12 Finland:K-16 Germany:16 Iceland:16 Sweden:15 UK:15 France:U Spain:13 USA:R Canada:PA Canada:13+ Australia:MA Hong Kong:IIB Norway:18 Singapore:NC-16 Chile:14 Canada:14 Australia:R Italy:VM14 Malaysia: Netherlands:16 Singapore:R Argentina:16 Finland:K-14 Ireland:15 Canada:18A Singapore:M18 Denmark:15 South Korea:15 Canada:14A Switzerland:16 Mexico:B Brazil:18 New Zealand:R15 Israel:PG
製作成本
$70,000,000 (estimated)
票房成績
美國本土票房$216,119,491
海外票房$224,700,000
全球總票房$479,300,000
拍攝日期
1997年6月27日
演職員表
導演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編劇
羅伯特·羅達特 Robert Rodat .....(written by)
演員
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Captain John H. Miller
湯姆·塞茲摩爾 Tom Sizemore .....Sergeant Mike Horvath
馬特·達蒙 Matt Damon .....Private James Francis Ryan
愛德華·伯恩斯 Edward Burns .....Pvt. Richard Reiben
亞當·戈德堡 Adam Goldberg .....Pvt. Stanley Mellish
范·迪塞爾 Vin Diesel .....Private Adrian Caparzo
巴里·佩珀 Barry Pepper .....Pvt. Daniel Jackson
吉奧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 .....T-4 Medic Irwin Wade
傑瑞米·戴維斯 Jeremy Davies .....Cpl. Timothy P. Upham
保羅·吉亞瑪提 Paul Giamatti .....Sergeant Hill
克里·約翰遜 Corey Johnson .....Radioman
約翰·沙拉恩 John Sharian .....Corporal
哈里遜·楊 Harrison Young .....Ryan as Old Man
特德·丹森 Ted Danson .....Captain Fred Hamill
製作人
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procer
Ian Bryce .....procer
Bonnie Curtis .....co-procer
Kevin De La Noy .....associate procer
Mark Gordon .....procer
Mark Huffam .....associate procer
Gary Levinsohn .....procer
Allison Lyon Segan .....co-procer
原創音樂
約翰·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攝影
Janusz Kaminski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
Michael Kahn
選角導演
Denise Chamian
藝術指導
Thomas E. Sanders .....(as Tom Sanders)
美術設計
Tom Brown
Ricky Eyres
Chris Seagers
Alan Tomkins
Mark Tanner .....(uncredited)
布景師
Lisa Dean .....(as Lisa Dean Kavanaugh)
服裝設計
Joanna Johnston
視覺特效
斯蒂芬·范米爾 Stefen Fangmeier
副導演/助理導演
Daisy Cummins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Ireland
Catherine Dunne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Ireland
Adam Goodma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Toby Hosking .....assistant director
Martin Krauka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Sergio Mimica-Gezza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Barbara Mulcahy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Irish unit
Hannah Quinn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Ireland
Karen Richards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ndrew Ward .....third assistant director

劇情介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百萬大軍登陸諾曼底海灘時,一小隊由約翰·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飾演)率領的美軍士兵卻深入敵區,冒著生命危險拯救一名士兵詹姆斯·雷恩(麥特·戴蒙飾演)。詹姆斯·雷恩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幺,他的三名兄長都在這次戰役中相繼陣亡。美國作戰總指揮部的將領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決定派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兒子安全地救出戰區。
當小分隊的士兵們陷入敵區,面對隨時降臨的各種危險,他們逐漸懷疑這項任務的合理性:為什麼這個士兵,就值得讓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雷恩的一條命為何比他們的生命更有價值?但是,盡管他們心存疑惑,他們還是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
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條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戰爭中受到考驗。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一句話評論
The mission is a man.
In the Last Great Invasion of the Last Great War, The Greatest Challenge for Eight Men was Saving... One.
The were only one man left in the family, and the mission was to save him
I'll see you on the beach!
The movie that inspired to the world to remember
戰爭片中的里程碑。
——《洛杉磯時報》
演員們的表演全都無可挑剔。
——《阿波羅導報》
50多年前的驚天動地
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底登陸戰的恢宏場面,讓人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壯觀宏大的戰爭場面,血肉橫飛的諾曼底戰役,整個海灘被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導演著重刻畫了戰爭中人的關系和人性的表現。評論普遍認為此片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戰爭片。
逼真與寫實
影片在戰爭場面的表現非常逼真,幾乎是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戰場血腥景象。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另一方面,影片探討了戰爭中人道主義的一個難題,用8個人的生命去拯救一個士兵的人道主義精神究竟是否應該?從這一點一下提高了影片單純作為紀實性電影的品格,從而更深層的挖掘了戰爭中的正義和人道精神。
總結
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幕後製作
【戰爭+人性】
說到著名編劇羅伯特·羅達特(Robert Rodat)創作本片劇本靈感的來源,與諾曼底登陸戰役50周年紀念和羅達特兒子的降生密不可分。羅達特回憶說:「關於諾曼底登陸的書籍不勝枚舉,兒子降生時,我恰巧正在讀這些書。那時,我住在新罕布希爾州的一個小鎮里。每天早上,我都要抱著剛出生的孩子出去散步。小鎮中心矗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鐫刻著自美國獨立戰爭以來為國捐軀的小鎮英雄們的姓名。從中可以看出,幾乎在每次戰爭中都有同胞兄弟一起血灑疆場。在戰爭中失去一個兒子已然非常痛苦,而同時失去幾個兒子的悲慟更是可想而知。」羅達特將自己對影片的構思告訴給製片人馬克·戈登(Mark Gordon),戈登認為這是一個既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又可以深刻剖析戰爭中人性弱點的好故事。1994年,羅達特和戈登連同製片人加里·萊文森(Gary Levinsohn)一起將這個構思發展擴充為劇本。隨後他們將劇本分別送給大導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和他們一直認為最適合擔綱主演的湯姆·漢克斯。令他們喜出望外的是,斯皮爾伯格和漢克斯對這個故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漢克斯說:「我一直對二戰歷史很著迷,而且一直在尋找能夠從人性或人類情感經歷而不只是從戰略行動上來描繪整個二戰的書籍與材料,而《拯救大兵瑞恩》的編劇正是出神入化的將這一點描繪得淋漓盡致。這部影片不僅是一個氣勢恢宏的戰爭故事,更是一個催人淚下的剖析戰爭中人性的影片。」
斯皮爾伯格與漢克斯交情莫逆,兩人一直希望能夠攜手合作,本片終於讓他們夢想成真。「能和漢克斯合作我很興奮,我對他一直十分敬仰,而這次拍片的經歷使我對漢克斯的為人和演技都更加欽佩。漢克斯經常能夠提出一些重要建議,而當我闡明塑造角色的看法時,他總能虛心聆聽,」斯皮爾伯格說。
【魔鬼訓練】
為了將這些平素養尊處優的演員們造就成訓練有素的軍人,劇組可謂煞費苦心。為此他們找到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戴爾·戴伊,戴伊說:「我相信在為國家而戰斗的軍人們心中都有著一種為國獻身的熱血豪情。演員們必須親身經歷一下軍人們的艱苦生活才能充分理解這種感情。」於是演員們被帶到了昔日金戈鐵馬的戰場,他們每頓飯只吃罐頭食品,在泥水中匍匐前進,甚至睡在冰冷、泥濘的地上,戴伊說:「如果有成效的話,演員們在訓練結束時就應該對保家衛國的戰士們所做出的犧牲有了直接感性的認識。」
從一開始,演員們就進入到影片的環境之中,他們以各自飾演角色的名字相稱,每天學習大量軍旅常識,在為期10天的訓練中,演員們學習了如何使用武器、近戰本領、單兵戰術和二戰時軍隊的暗語和手語信號,迪塞爾說:「我們對這些作戰技能了如指掌,感到進入了角色。我們還掌握了如何熟練使用武器,甚至可以蒙住雙眼熟練拆裝M-1步槍。」
「從本質上說,我們要以一個士兵的思維去考慮問題,但要真正成為這樣的人的確很難,」吉奧瓦尼·瑞比西感慨道,「我們風餐露宿,負重40磅的裝備急行軍5公里,每天只能睡3小時,而且你根本無法入睡,因為在帳篷里你會冷得發抖。但經歷了這些之後,我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感。」湯姆·塞茲摩爾承認他開始並不想參加軍訓,但通過訓練,他終於明白,軍旅中僅靠個人的力量是絕對不可能完成任何任務的,團隊精神是勝利的根本保障。塞茲摩爾說:「如果一名隊友有了麻煩,那麼你就必須停下來幫助他,這使我們在感情上更加接近,所以當我們真正開始拍片時,彼此之間的感情將我們維系成了一個整體。」
漢克斯說:「我們扮演的這些士兵都已心力憔悴,想回家的情感日漸增加。我認為如果沒有戴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表現得那麼到位。他向我們一直灌輸一種概念,那就是當你認為不可能做到時,其實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面臨抉擇時,人們一定要果斷做出決定。」
【重現諾曼底戰場】
重現50多年前諾曼底登陸的恢宏場面是斯皮爾伯格和攝制組面臨的最大挑戰。其中最棘手難題就是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奧馬哈海灘--這片昔日的戰場如今已經成為受到保護的歷史遺跡,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這里己變得面目全非。美工湯姆·桑德斯等人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走訪了法國、英國和愛爾蘭的很多海灘,最終在愛爾蘭發現了一處非常完美的狹長海灘。這片海灘沙質很好,海水的顏色是金黃色,而且還背靠險峻的懸崖,一切都與諾曼底頗為相似。桑德斯和他的人馬將這片愛爾蘭海灘迅速變成了德國人固若金湯的諾曼底海灘。在海灘上,他們設下各種障礙;在海岸上,修建了布滿鐵絲網的防護牆和位置隱蔽火力強大的地堡。
製片人伊安·布萊斯(Ian Bryce)面臨的更困難的任務就是找到二戰時使用的登陸艇。布萊斯說:「坦克和其它武器應有盡有,唯獨登陸艇奇缺。我們在英國和蘇格蘭四處尋找,僅發現了幾艘。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們在美國加州的棕櫚灘竟發現了大量這種登陸艇,隨後這些船被運到英國,然後重新粉刷一新,參加登陸的拍攝。」
拍攝大規模的戰爭場面當然需要很多臨時演員,愛爾蘭軍方派出了750名士兵協助拍攝,其中居然有很多人參加過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的拍攝。
服裝設計師喬納·約翰斯頓重新設計製做了3000套以假亂真的軍服,還找到二戰時為美軍製作軍靴的公司,讓他們按當年的樣式重新生產2000雙,然後將所有軍服和軍靴進行特殊處理,以顯得經過無數次戰斗的洗禮。道具師西蒙·阿瑟頓花了3個月的時間收集、訂制了2000件拍攝使用的武器,阿瑟頓每天都對槍支進行安全性能檢查,查看槍栓是否被沙土或一些廢棄物卡住,以確保萬無一失。安全間題是劇組最關心的問題,特效總監內爾與斯皮爾伯格密切合作,根據爆炸點的位置來確定演員的移動路線,他們花費了幾個月時間探測爆炸物的安全性,並且和演員們一起演練了多次,力求確保每個人的安全。
【真實鏡像】
為了增加真實感,斯皮爾伯格用近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來拍攝片頭25分鍾的登陸場面。他在拍攝之前根本不去想故事情節,而是在大部分時間里使用手提攝影機跟蹤登陸的士兵們進行近距離拍攝。斯皮爾伯格說:「這樣我就像一個跟隨士兵上戰場的戰地記者,可以真實拍攝整個登陸場面。」
斯皮爾伯格與《辛德勒的名單》的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再次合作,斯皮爾伯格稱要將影片拍成1944年6月6日當天實地拍攝的彩色戰地紀錄片。為此卡明斯基從攝影機鏡頭上取下保護鏡,使這台現代攝影機接近於40年代的老式機器。沒有了保護鏡,光線可以直接進入鏡頭並反射開來,比原來更加分散和柔和。同時,這位攝影師還將膠片底片進行特殊處理,淡化色彩,最終形成了影片中的效果。
漢克斯說:「以前,我從沒體驗過那種腎上腺素驟然分泌的感覺,因為一開拍,整個拍攝場地一片混亂。人們不斷倒下,炸彈就在你附近接二連三的爆炸,我可以想像到當年士兵們在槍林彈雨中成批倒下的情景,我們的眼中充滿了恐懼,我們知道這都不是真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真正恐懼」。伯恩斯補充說:「我們在整部影片拍攝的開始就拍登陸戰役的鏡頭,這徹底改變了我們在拍攝以後的戰斗場面時的態度。沒人會預想到登陸的場面有多麼恐怖,你會真正感受到當年士兵們需要勇敢面對的生死考驗。」巴里·佩珀說:「那天坐在登陸艇上遙望愛爾蘭海灘時,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二戰時的士兵,我開始胡思亂想,我能體會到多年前士兵的心中是多麼的恐懼,他們疲憊不堪,渾身濕透,然後跳下登陸艇,但是迎接他們的卻是密集的子彈。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夥伴死在身邊,而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爬上海灘。」著名的歷史學家和作家、諾曼底登陸戰役的權威學者斯坦芬·安布羅思是這部影片的歷史顧問。他評論說:「這部影片真實再現了當年戰役的情況,毫無疑問這是我曾經看到過的最真實、最准確反映戰爭殘酷性的戰爭片,無論是從戰斗部署,還是士兵的表情、語言、相互之間的爭論與埋怨,以及彼此之間的尊敬與愛,無一不與當年的士兵如出一轍。」

7. 那部電影裡面有下血雨的啊

N年前看過一部香港電影《黃大仙》,最後他救助眾生的時候就是用自己的血化作了雨。

8. 反應二戰經典電影

5 拯救大兵瑞恩
年代:1998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拯救大兵瑞恩》無疑是1998年最為重要的一部戰爭片。電影奇才斯皮爾伯格再次執導二戰類題材影片,相比起五年前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生動、更為復雜的營救行動。主角不再是德國商人,被營救者也由猶太人改變為普通士兵,不過我們很難不去拿《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單》相對比!影片伊始在墓地的場景很容易便令人想起《辛德勒的名單》結束時同樣是在墓地的場景,似乎斯皮爾伯格在刻意傳承著自己對戰爭、人性和死亡的一種獨特理解。而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導演更是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而敏感的問題。那就是在生命與命令面前,孰輕孰重?這恐怕是一個士兵很難回答的問題,這也似乎是在一場罪惡的戰爭中始終都無以迴避的一個問題。
4 美麗人生
年代:1998年
導演:羅伯特·貝尼尼
國籍:義大利
戰爭啟迪:不論何時,永遠笑對人生!
這是一部超越常規的黑色喜劇片;一服醫治戰爭創傷的最佳良葯;一部擁有著溫暖質感、自然清新、生機盎然的經典二戰題材影片!與《辛德勒的名單》有所不同,義大利國寶級男星羅伯特·貝尼尼所自編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全篇不帶有一絲一毫的血腥和殘酷畫面。雖同屬不折不扣的二戰題材影片,但很明顯《美麗人生》與許多現實主義經典作品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場之上。整部影片都在輕松詼諧的氣氛中進行,義大利式的浪漫主義完完全全的讓我們規避了殘酷的戰爭實相。即便是納粹集中營的恐怖氣息也未能使該片蒙上任何陰影。或許,相比起《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拯救大兵瑞恩》來說,《美麗人生》才真是那些曾親歷二戰者在心靈上最適當的一次修復、一次理療、一份慰藉和一份滿含人性的祝福和關愛!
3 鋼琴師
年代:2002年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國籍:波蘭
戰爭啟迪:人性就像琴鍵,有黑亦有白!
《鋼琴師》,迄今為止最為客觀真實且最具文藝氣息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話說十餘年前,斯皮爾伯格曾將《辛德勒的名單》的劇本遞交到波蘭斯基的手中,寄希望於這位曾經親歷過二戰的猶太藝術家能將《辛德勒的名單》拍成一部偉大的電影。但羅曼·波蘭斯基婉言拒絕了老友的好意,而理由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實在不敢回憶、不敢面對那段殘忍而恐怖的經歷和記憶!而十餘年後,年近古稀的波蘭斯基終於鼓起了勇氣、提起了攝像機向我們娓娓道來那段充滿血腥、充滿眼淚與嚎叫的華沙故事。
對於戰爭的描寫《鋼琴師》做得非常成功,羅曼·波蘭斯基對影片的駕馭能力在該片中亦體現的淋漓盡致。人性善惡、堅強與懦弱的交織在波蘭斯基游刃有餘的掌控下顯出了黑暗而深沉的本色。《鋼琴師》在風格上力求寫實、力求還原歷史真實,而在感情上卻真摯飽滿、洋洋灑灑、催人淚下。殘暴的戰爭與優雅的鋼琴永遠是最不和諧的兩個音符,但在羅曼·波蘭斯基天才般的指揮下,它們卻配合出最令人震撼驚愕的奇特效果。或許是因為波蘭斯基曾親身經歷過二戰的原因吧,他的《鋼琴師》更像是警示世界、反思人性、救贖自我、安撫靈魂的一部人性戰爭電影!
2 辛德勒的名單
年代:1993年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
在所有與二戰有關的電影印象中,《辛德勒的名單》絕對是最為難忘的一抹黑白色記憶!在第66屆奧斯卡上,《辛德勒的名單》依據囊獲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配樂等七項大獎,可謂二戰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蓋世經典作品!
在社會主義思想誕生的地方卻首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在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組織進行恐怖的種族滅絕行動的時代卻也存在著像奧斯卡·辛德勒這樣偉大的仁人志士。《辛德勒的名單》一片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一種復雜人性的矛盾對立和終極沖突。是安逸享受財富所帶來的榮華富貴,還是傾其所有盡到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很明顯,奧斯卡·辛德勒無畏的選擇了後者。在那充滿迫害、充滿死亡威脅的恐怖時期里,辛德勒散盡家財以工廠為依託保護了1200名猶太人的性命和安全。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也證明了人性的光輝和偉岸。在西方世界講究「救一人就等於救全世界」;在東方國度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辛德勒的名單》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不僅僅屬於好萊塢、也不僅僅屬於美國和西方社會,而是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世界每一寸曾燃燒過二戰之火的土地!《辛德勒的名單》是全人類正視二戰、反思二戰、崇暢人性、拒絕戰爭共同的文化瑰寶!
1 最長的一日
年代:1962年
導演:拉里·佐納克
國籍:美國
戰爭啟迪: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
1944年6月6日,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天!我們**慣性的稱之為D日!在65年前的這一天,盟軍與德軍在法國的諾曼底海灘展開了一場血雨腥風的海上登陸戰斗。時隔18年,一部全景再現、真實描刻那紅色一日的電影展現在了全世界觀眾的面前。它就是《最長的一日》!
《最長的一日》客觀、細膩、真實的從盟軍和德軍兩個角度再現了這對人類歷史起著重大轉折性意義的一天,此片也堪稱世界戰爭紀實類題材的巔峰之作。與此同時,其對戰爭的理解、反思、以及無與倫比的震撼效應直至今日仍未褪色。《最長的一日》也超乎了電影的范疇成為了人類歷史長河中一份彌足珍貴的思想財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黑暗終將過去,D日終將到來!當二戰度過了1944年的6月6日後,全世界也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9. 請推薦幾部戰爭題材電影

盡管LZ要的是現代歐美戰爭片,但我推薦你去看一下1986年國產的《血戰台兒庄》,這部片子遠比《太行山上》出色一萬倍,它是我們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一部拿得出檯面的抗戰片,票房收入2.7億,這個記錄直到張藝謀的《英雄》出現才被打破,但考慮到1986年的物價的話,《英雄》並沒有真正意義上超越《血戰台兒庄》。

30部頂級的二戰電影

01、《莫斯科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02、《卡薩布蘭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又名《北非諜影》。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03、《巴頓將軍》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04、《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05、《拯救大兵瑞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申奧」的作品,雖然在最佳影片單元匪夷所思地敗給了《莎翁情史》(奧斯卡評委涉嫌舞弊的焦點事件,米拉麥克斯不擇手段的宣傳攻勢的巔峰),但老斯在最佳導演獎項成功地梅開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輩作品《漫長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認了《漫》是好萊塢傳統手法描述「諾曼底登陸」的頂點的同時,巧妙地進行借鑒,在霸王行動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這一令人不解的軍方指令,探討生命的價值,從而以小見大、感人心脾,尤其是開篇的登陸場面,堪稱20世紀末戰爭電影的點睛之筆。

06、《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07、《細細的紅線》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也是絕無僅有的單純白描太平洋戰場殘酷的瓜達爾康爾島戰役的作品。以調度大場面的控制力見長的導演特蘭斯·馬利克,牽手好萊塢叛逆分子西恩-潘,通過夢魘般恐怖血腥殺戮,探討了「生」與「死」、「理性」與「瘋狂」等戰爭狀態下是非莫辨的艱深問題。導演反復利用俏麗的南太平洋風光來反襯戰爭的慘絕人寰,逃兵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日軍幽靈一般的突如其來……令戰爭的驚悚、無常登峰造極。

08、《逃離索比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辛德勒名單》是好萊塢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悲慟展示,《逃離索比堡》則可謂歐洲電影界對黑暗往事的恐怖回憶。最撕心裂肺的鏡頭既不是牧師請求替暈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國軍官與猶太姑娘絕愛的生離死別——閑適的田野、旖旎的陽光、清澈的長空,塵世以最純潔的軀體陪襯焚屍爐的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罪惡,天清氣朗,萬籟俱寂,甚至無情得不曾流過一滴淚水。

09、《桂河大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57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屆),二戰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被世人關注甚少的亞洲滇緬泰戰場,以被俘的英美士兵為主角,講述了在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殘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慘生活——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侵略者以戰養戰的工具,擔負修築的桂河大橋,實際上是日軍補給線的運輸要沖。在自身嘔心瀝血創造的桂河大橋,與配合游擊隊毀壞敵方交通線的炸毀任務面前,男主角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10、《辛德勒名單》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巨匠斯坦利·庫布里克(《辛德勒名單》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良師益友,代表作《漫遊太空2001》、《大開眼戒》,《人工智慧》系斯皮爾伯格為紀念他的創意而拍)曾譏諷本片徹頭徹尾地虛偽。盡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猶豫地擁抱了《辛德勒的名單》,並最終圓了此前7次空手而歸的斯皮爾伯格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夢。雖然好萊塢商業氣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藝術層面上不夠純粹,但作為一名猶太人,導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摯情懷仍感人至深。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那雙小紅鞋的時候,在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伊薩克-帕爾曼大師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腸百轉的無盡哀思里,觀眾無不聲淚俱下。

11、《中途島海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七十年代的銀幕硬漢、當紅男星們幾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梅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湯姆-塞萊克、三船敏郎……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6 月初的中途島海戰。擁有如此奢侈的票房號召力,在全球范圍內的熱映可謂意料之中。雖然電影本身品質平平,僅僅是眾多好萊塢商業戰爭類型片里中規中矩的一分子,但現在看來仍頗具感染力的海戰場面,在沒有光魔(《星戰》系列的特效公司)、維塔(《指環》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裡,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12、《血戰台兒庄》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82年,廣西依靠中央統戰部30萬撥款,加上廣西社會各界捐款合計300萬,經過4年拍出了至今為止唯一一部能被世界認可的二戰電影,當年全球贏得2.7億票房,這個票房記錄直到20年後才由電影《英雄》打破,影片一改過去中國戰爭片中士兵英勇無敵的形象,生動反映出普通士兵對戰爭的恐懼和軍事長官在戰前的焦慮猶豫,這是中國第一部有巨片意識且獲得強烈反響的軍事題材影片,據說蔣經國就是看了這部片後才決定允許老兵返鄉。大量海外華商開始返鄉投資其內蘊深刻的銀幕造型,開放式的故事結構,在藝術成就上也達到了八十年代中國軍事題材影片所能達到的高峰。

13、《英國病人》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第69屆奧斯卡獎(1996年)最佳影片,堪稱描述二戰史事的各類影片中,最婉約的一部。大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以如詩如畫的鏡頭,講述了一段令人悵惘的愛情悲劇。無論開篇飛機俯瞰的沙丘綿延如縷,抑或破敗的療養院內孤獨的痴男怨女……雋永的畫面、樸素的敘事賦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別樣的嶄新的靈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馬斯-斯科特、朱麗葉特-比諾什、威廉-達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將纏綿悱惻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14、《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結合。在納粹佔領區組織反抗運動,同時又要清除革命隊伍內部潛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擊隊》的大智大勇,又充斥《無間道》的暗藏機鋒。反映了東南歐解放前夕,偉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敵人後方開辟自由的斗爭歷程。

15、《虎口脫險》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用喜劇的方式調侃二戰的佳作,法式浪漫與幽默的二戰形象代言片。雖然拿佔領區下的不光彩歷史大加戲謔的勇氣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但法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對本片的喜聞樂見卻徹徹底底令評論界和史學界閉上了嘴。差點忘了說,本片是法國電影票房史上當之無愧的冠軍,堅持至今。

16、《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5周年,美日聯手攝制的商業大片,將40年代的 「9·11」——偷襲珍珠港事件搬上銀幕。本片導演為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加以對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比數年前的那部「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經典百倍。

17、《美麗人生》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還有哪部關於二戰的喜劇片,能與《虎口脫險》相提並論,那麼《美麗人生》定是無二之選。本片僅僅是德軍迫害猶太人的無數慘劇中的滄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卻更顯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邊繼續哄著孩子開心、一邊從容地被納粹士兵押赴行刑,隨著孩子視野之外傳來一聲冷酷的槍擊,在觀眾凄絕而模糊的視線中,最偉大的父愛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升華——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難怪小金人將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給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本片的締造者——義大利喜劇之王羅伯特·貝尼尼。

18、《兵臨城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19、《風語者》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吳宇森執導的另類戰爭史詩,將英雄惜英雄的武俠元素(這種男性之間的友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融於其中,堪稱「二戰版」《翻譯風波》。本片投資過億,而票房幾乎血本無歸,不僅使吳導拍《華工血淚史》的願望落空,也直接導致了派拉蒙的高層改組,更是日漸衰微的米高梅決策失敗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月終於被索尼兼並)。對電影界的影響,遠比其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大得多。

20、《U-571》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2000年的商業巨制,對潛艇戰進行了詳實的敘述。在幽閉狹小的船艙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挖掘了情節。既有潛艇戰的水下對抗,又有破譯密碼的高科技鬥智,而獵殺U-571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深海捉迷藏。

(再補充10部經典二戰影片)

21、《戰鴿快飛》

影片的主角是一批反納粹的鴿子,他們的覺悟自然要比只知道逃亡的小雞們高明許多,強烈的愛國意識註定他們要創造非凡的歷史。二戰題材過去在動畫片里一直比較少見,這次的《戰鴿快飛》正好填補了空白。《戰鴿快飛》里鴿子的外表、著裝以及軍事訓練、飛行表演都處處模仿了人類。惟妙惟肖的擬人化演出,笑料迭出的故事情節,加上沒有血肉模糊的殺戮場面,小兵立大功的《戰鴿快飛》也在歐洲電影市場取得了高票房。

22、《最長的一天》

老美投入人力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雲集眾多一線男巨星,陣容之強實屬罕見。《最長的一天》以敘事為主,從盟軍、德軍和法國抵抗力量多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諾曼底登陸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不成功便成仁,眾志成城的盟軍奮勇搶灘,從水上打到陸上慘烈戰況的處理一氣呵成。影片的大格局、大氣勢可圈可點,而對決策將領和登陸士兵等人物的著墨也是生動深刻。

23、《不列顛之戰》

又名《空軍大戰略》。大型空戰影片,匯集眾多一流英國明星,大量精彩的空戰場面堪稱經典。虎視眈眈的納粹德國試圖跨越海峽征服英倫三島,派遣數量龐大的戰斗機、轟炸機對英國狂轟濫炸。孤立無援的「倫敦上空的鷹」靠架次有限的戰機和靈活多變的戰術,同仇敵愾反抗侵略者的空中火力。《不列顛之戰》中的飛行和空襲場面拍得壯觀逼真,在當時沒有電腦特技的輔助下可以做到這么出色真是難能可貴。

24、《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前蘇聯出產過《攻克柏林》、《解放》、《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和《圍困》等大量紀實性的衛國戰爭影片。和上述影片不用,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根據瓦西里耶夫創作的中篇小說改編而成。《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對戰時人性的描寫和探究具有非凡的意義,影片傳達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備受推崇。偉大的蘇聯人民在二戰中蒙受的損失是最為慘重,《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中五位女兵和殘酷的戰爭聯系在一起。

25、《沙漠之狐》

又名《隆美爾傳》。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將軍,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戰勝,令同盟國備感困擾。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戰役中,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令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殉國。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認為好萊塢最出色的戰爭英雄傳記片之一。

26、《從海底出擊》

又名《潛艇風暴》。沃夫·彼得森導演的海底戰爭片,在出品本片的德國創下極高賣座紀錄。劇情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發明了一艘出沒無蹤的深海潛水艇,在海戰中無往不利,後來跟英國海軍發生了遭遇戰,雙方都有重大犧牲。影片製作認真,戲劇張力逼人。導演在潛艇內狹窄的空間內運用行雲流水般的鏡頭將船上的軍隊生活作出生動逼真的呈現,海戰鏡頭的氣氛亦掌握得相當不錯。

27、《坦克大決戰》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由羅伯特·肖飾演的希斯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亨利·方達飾演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原來的寬銀幕電影頗能表現出這部巨制的戰爭氣勢,在小屏幕上欣賞當然會打點折扣。不過,導演肯·安納金的敘事手法仍算流暢,加上一群老牌演員也演出賣力,使影片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28、《血戰阿拉曼》

這部由斯皮爾伯格操刀監制的影片從一名義大利士兵的視角對二戰期間,發生在北非的一場舉世聞名的坦克大戰——阿拉曼戰役做出獨到的解構。再現了戰場的血腥殘酷、雙方最高指揮官的戰術交鋒、以及淹沒在黃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種種人性……

29、《決戰斯大林格勒》

又名《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導演約塞夫·維爾斯邁爾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整部影片展示了宏大的戰爭畫面,紛飛的炮火伴著腥風血雨,更襯托出了那些年輕士兵的渺小與無奈。導演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對戰爭做了深入細致的刻畫,戰爭的殘酷、心靈的扭曲、友誼的考驗,均納入導演的視野,把發生的事情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讓後人進行深深的思考。

30、《帝國的毀滅》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閱讀全文

與二戰電影下血雨那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