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美近幾年有哪些關於男同志的電影啊全告訴我.謝啦
美國: 《A.Single.Man》 《米爾克傳》 《費城故事》 《抱緊眼前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 《男國少年夢》 《迫近之日》 《閃亮的日子》 《斷背山》(完美的感情詮釋) 《欲蓋弄潮》 《旅程》 《我盛大的同志婚禮》 《天雷鉤動地火》 《between love & good bye(愛別一線間/相愛到分手/愛與分手間)》(悲劇) 《外出就餐》1、2、3 《錯愛Starcrossed》 《GAY新世界》(九十年代末美國同志生活真實寫照) 《亞歷山大大帝》
其他國家: 《皮囊》(SKINS)英國 《少許灰燼》英國 《王爾德》 英國 《全蝕狂愛》(詩人魏爾倫和蘭波的故事) 《莫里斯的情人》英國 《不良教育》西班牙 《對她說》 (阿莫多瓦) 《烈焰焚幣》阿根廷 《暹羅之戀》又名《愛在暹羅》泰國 《曼谷之戀》泰國 (講警察和殺手的,不同於《暹羅之戀》) 《致命切割》泰國 《軍官與少年》荷蘭 《夏日暴風雨》德國 《我的軍中情人》以色列 《困惑天使心》美國、比利時 《克洛伊》美國、加拿大 《巴黎小情歌》法國 《只是愛的問題》法國 《婚禮變奏曲》西班牙 《極地愛戀/Antarctica》以色列 《甜蜜愛麗絲》 《青春夢旅人》 《追憶似水年華》 《當男人愛上男人》 《殺手的童貞》 《我偷窺,所以我存在》 《寂寞17歲》 《性別差異》 《G檔案》 《男生愛的學府》 《無因的反叛》 《鳥人》 《你好,再見,Ciao》 《養子十五歲》瑞典 《我為兄狂》法國 《心太羈》(關於英國大文蒙王爾德的真實寫照)
㈡ 一部與鋼琴有關的電影
琴謎變奏曲
[小女孩和鋼琴家的故事—法國故事片]
◎譯 名 琴謎變奏曲[小女孩和鋼琴家的故事—法國故事片DVD中字幕]
◎片 名 The Page Turner
◎年 代 2006
◎國 家 法國
◎類 別 劇情
◎語 言 法語
◎字 幕 中英文
◎導 演 丹尼斯·德庫爾 Denis Dercourt
◎主 演 凱瑟琳·弗洛 Catherine Frot ..... Ariane Fouchécourt
André Marcon ..... Werker
夏維爾·德·高依本 Xavier De Guillebon ..... Laurent
帕斯卡·格利高里 Pascal Greggory ..... Mr. Fouchécourt
Jacques Bonnaffé ..... Monsieur Prouvost
Clotilde Mollet ..... Virgignie
克里斯汀·西蒂 Christine Citti ..... Madame Prouvost
黛博拉·弗朗索瓦 Déborah Fran?ois ..... Mélanie Prouvost
◎簡 介
影片主人公梅拉妮生活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小城裡,她的父親是個肉食店老闆。梅拉妮從10幾歲時就表現出獨到的鋼琴天賦,於是去參加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怎奈評審團主席、一位名聲顯赫的鋼琴家態度傲慢無禮,梅拉妮的發揮因此受到影響,與音樂學院失之交臂。而這段經歷,更讓梅拉妮年輕的心靈傷痛不已,由此梅拉妮決定放棄鋼琴。
時光飛逝,10年後,梅拉妮到一家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實習,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律師事務所的老闆弗西古就是讓她訣別鋼琴的那位評審團主席的丈夫。很快,梅拉妮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對事業的忠誠給弗西古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請她到家中看管自己的兒子。於是,梅拉妮和弗西古太太不期而遇,帶著復雜的心緒,梅拉妮在欣賞這位鋼琴家美妙旋律的同時,還為她翻譜,一切還不只如此,復仇的巨浪開始在梅拉妮的胸中暗自涌動……
㈢ 琴謎變奏曲的介紹
琴謎變奏曲,影片主人公梅拉妮生活在法國外省的一個小城裡,她的父親是個肉食店老闆。梅拉妮從10幾歲時就表現出獨到的鋼琴天賦,於是去參加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怎奈評審團主席、一位名聲顯赫的鋼琴家態度傲慢無禮,梅拉妮的發揮因此受到影響,與音樂學院失之交臂。而這段經歷,更讓梅拉妮年輕的心靈傷痛不已,由此梅拉妮決定放棄鋼琴。
㈣ 《哥德堡變奏曲》在《沉默的羔羊中》中的運用
你去聽聽就知道了。哥德堡變奏曲原曲的旋律雍容大度,而電影本身的主題是灰色,黑暗的,兩者同時出現給了觀眾一個心理和視覺上的對比,跟容易產生對漢尼伯爾醫生的同情(第二部續集和小說中有敘述),在一個歪曲的現實中,惡魔和罪犯有時對社會的危害要比那些「披著羊皮的狼」要小的多,這也是這部電影對人們最大的啟示。
巴赫 Bach -哥德堡變奏曲(轉貼)
J. S.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鍵盤作品,大約作於1741-1742年間,其間巴赫在萊比錫,視力已開始減退。這部偉大的變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種變奏的詠嘆調》(Sriamit Verschiedenen Ver鋘derungen),1742年出版,此作為巴赫的學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當時駐在德累斯頓的俄國使臣凱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輕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調彌撒》獻給凱瑟林,因此而獲得「宮廷音樂家」的封號。1741-1742年間,凱瑟林居住在萊比錫,讓哥德堡師從巴赫,學習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時就需哥德堡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幫助譜曲。巴赫當時作成這部變奏曲之後,凱瑟林送他一隻裝滿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謝。
這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這部變奏曲是為兩層大鍵琴而作,巴赫在各段變奏里都指定了鍵盤的種類。變奏曲的形式,是以一個基本主題,引導出對比命題和對應(反對)命題,然後再探求演繹與對比的各種可能性。巴赫這部作品,以他1725年為安娜·瑪格達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這30的數字,由3所支配,以3個成一組的變奏,以卡農的方式表達:一位齊聲的卡農,二為二度卡農,三為三度卡農……此後達到第九個卡農後,第十變奏為四聲部的賦格,之間不斷出現創意曲、托卡它、詠嘆調等各種形式。第一曾與第二層鍵盤交替。第十六變奏作為中心,速度分為前後兩半,這種作曲技巧所構成的建築結構之微妙,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薩拉班德舞曲的主題開頭,第32段是經過30段變奏後和緩地、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簡單主題經過30段變奏後,已變得異常豐富和復雜)。其間30段變奏分別是:1.使用第一層鍵盤,二聲部,前奏曲風格,拍子和調性與主題類同。2.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上二聲部暗示主題,低音不隨基本旋律。3.卡農,三聲部,實用第一層鍵盤;4.模仿前一變奏。5.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表達。6.第一層鍵盤的二度卡農。7.第一、二層鍵盤交替表達,西西里舞曲風格。8.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活潑的托卡它風格。9.使用第一層鍵盤的三度卡農,三聲部。10.第一層鍵盤,四聲部的小賦格。11.使用第二層鍵盤的托卡它風格。12.第一層鍵盤,四度卡農。13.使用第二層鍵盤,抒情風格。14.使用第二層鍵盤,活潑的前奏曲風格。15.由原來一直的G大調轉為G小調,第一層鍵盤,五度轉位卡農,行板。16.又變成G大調,前半部慢後半部快,序曲,把法國風格序曲的三段式改為兩部:前半部為二聲部前奏曲風格,行板;後半部為三聲部小賦格,快板。17.使用第二層鍵盤,二聲部的托卡它風格。18.使用第一層鍵盤的六度卡農。19.使用第一層鍵盤,舞曲風格,三聲部。20.使用第二層鍵盤,具華麗的技巧。21.七度卡農,部分使用半音階。22.托卡它風格,寧靜的調子。23.使用第二層鍵盤,模仿對位方式。24.八度卡農,使用第一層鍵盤。25.變成G小調,使用第二層鍵盤,浪漫的幻想曲性質,偏重於半音階技法。26.恢復G大調,前奏曲風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間的旋律對比。27.使用第二層鍵盤,九度卡農。28.使用一貫的震音發揮華麗效果。29.主調音樂樣式,第一、第二層鍵盤交替。30.使用第一鍵盤,標記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於中世紀的演唱方式,一種組閣數首熟悉的民歌的樂曲。這里使用了17世紀義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藍和蕪菁所追趕》和德國民歌《離開家已有許久》,使兩者旋律以對位的方式互為纏繞。
哥德堡變奏曲下載地址(免費,不過要注冊)
http://bbs.hrhythm.com/thread-19731-1-6.html
http://bbs.hrhythm.com/thread-21441-1-6.html(管風琴版)
㈤ 普塞爾主題變奏曲》又名
《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
1.這首變奏與賦格曲原是布里頓受英國教育部委託為科教紀錄影片 《管弦樂隊的樂器》而譜寫的音樂。
2.其實該曲的曲名叫「普塞爾主題變奏曲」。該影片放映後,受到普遍歡迎,它不僅使廣大青少年得益匪淺,甚至對具有較多音樂知識的聽眾來說也不啻為一種美好的享受。
3.人們從這部作品中,領略到布里頓使一項平凡的日常工作——寫電影配樂,升華為技巧嫻熟、精細微妙的藝術創作。
㈥ 從梅蘭妮的復仇看西方文明如何殘忍
在大家對於鄧玉嬌事件的憤怒之中,我恰好看了法國影片《琴迷變奏曲》(又名《翻琴譜的女孩》)。兩者看似沒什麼聯系,但是仔細想想,還是有著深刻關聯的,這就是:除非意外事件,任何人為的傷害(殺人更不用說),都與復仇有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然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如何不被傷害,如何對待侵犯者,以及,你(例如「我們」)為什麼對侵犯總是逆來順受,而她(例如鄧玉嬌)為什麼會選擇強烈的對抗或者反擊。 每個殘酷的事件背後,往往都是一連串的復仇的心理准備,而事件本身就是復仇火焰的猛然升騰。復仇或者報復,可以涵蓋幾乎所有的暴力或者恐怖事件,包括正當防衛中出現的對於致害人的嚴重傷害或者致其死亡,行為人出手的力量、角度、使用的工具、激憤程度,等等,往往決定於他對社會的認知以及精神狀態,這其實就是說,個人總是被其身處的社會所決定。面對社會的各種不利的可能性,不是每個人都是那麼「勇敢」的。你要下手,你就得具備某些特殊的「心理素質」(包括精神病的因素)。只有這樣,一個偶然的誘因,才能激發出巨大而驚人的憤怒。尤其是自殺與殺他,這些嚴重事件的前因後果,必然會與社會環境、精神分析有關。因此,對於一個嚴重事件,其細節絕非一張司法裁判書可以勾勒得清楚的。而電影,就像小說一樣,能夠彌補敘事上的缺憾。法律規范是普適的,它寥寥幾筆,直接指向事件本身;而藝術作品是個性化的,它允許洋洋灑灑,足以將整個事件的背景鋪陳渲染出來。 《琴迷變奏曲》是一部典型的法國影片。古典、優雅、細膩、感人。然而,古典之中有浮躁,優雅之中有殘忍,細膩之中有粗糲,感人之中有悲嘆。它講述的,就是一個有關復仇的故事。因為復仇,整部影片始終暗藏殺機。 故事一開始,是小梅蘭妮躺在自己的床上,被子彷彿就是鋼琴,她非常滿足而舒適地,用靈巧的手指想像著比劃彈奏。小梅蘭妮的父母是為人和善,很受顧客信任的肉販,她的父親手藝嫻熟,刀功很好,然而,切割鮮肉的鏡頭與鋼琴曲的古典色調搭配,顯得格外緊張和殘酷,它預示著這部影片與暴力有關。 果然,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小梅蘭妮一家人坐在餐桌邊,談論她即將鋼琴考試的事情。她的母親自豪地說:梅蘭妮一定會順利通過考試。而她的父親則顯得對考試結果無所謂,他說:「我喜歡你彈鋼琴的樣子。假如你這次沒有通過考試,我們會繼續為你請家教。」這是一個溫馨的、彼此關愛的家庭,盡管他們的社會地位並不高。況且,小梅蘭妮是一個聰明、漂亮、懂事的孩子,而且,表現出了藝術上的非凡潛質。然而,第二天的鋼琴考試,由於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徹底改變了小梅蘭妮的性格和命運。 五位主考官中,其中一位是大家十分仰慕的著名女鋼琴家。在小梅蘭妮開始演奏的時候,除了女鋼琴家有些心不在焉外,其他主考官聽得非常認真,而且頻頻點頭贊許。女鋼琴家之所以稍微有些心不在焉,是因為進入考室之前,有人拿著她的照片,請她簽名,但被拒絕,她說:「請等一會兒。」顯然,女鋼琴家的情緒受到了干擾。小梅蘭妮在主考官們的贊許中,演奏十分流暢,她的嘴角也掛著期待勝利的,對自己非常滿意的微笑。然而,她的微笑馬上停下來了。那位女鋼琴家的粉絲還是懵里懵懂地推門進來了。女鋼琴家示意她可以過來簽名。在簽名的時候,小梅蘭妮憤怒了。因為她的演奏受到了突如其來的影響。小梅蘭妮乾脆停了下來,琴聲戛然而止。女鋼琴家的粉絲走了之後,鋼琴家努力讓自己恢復了平靜。她對小梅蘭妮說道:「親愛的,不要停下來。」盡管如此,受了刺激的小梅蘭妮指法大亂,後面的演奏顯得格外窒塞而僵硬。主考官們開始搖頭以示可惜。勉強結束演奏之後,小梅蘭妮用悲哀而憤怒的眼神盯著女鋼琴家,她好像在無聲地指控女鋼琴家:「我記住你了,今後你必受報應!」然後,小梅蘭妮沒有任何禮貌的表示,就默默地走出了考室。 走出考室的小梅蘭妮內心悲憤得不能自已,她滿臉屈辱的淚水,陪考的母親被她嚇得不敢吱聲。小梅蘭妮走到一位正在彈奏鋼琴的女考生的跟前,猛地推倒鋼琴的翻蓋,差點將那個胖女孩的雙手砸住。回家之後,小梅蘭妮鎖住了鋼琴。 影片用開始的十來分鍾的序曲將整個故事的主旨和盤托出。其表現手法堪稱一流。接下來,小梅蘭妮長大了,她找到了一家律師所工作,然後,她再利用機會,到一名律師家中做保姆的工作。這名律師需要有人陪伴自己因為車禍而影響到工作能力的妻子,並照顧自己的孩子。律師的妻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傑出的鋼琴演奏家,律師的孩子是一個天才的鋼琴少年。小梅蘭妮的報復計劃開始實施。而且,非常順利。她讓那個鋼琴少年的手指受到摧殘,前途可能被毀,讓鋼琴演奏家一敗塗地,精神崩潰,最後暈倒在地。而這位藝術家,原來就是曾經的五位主考官中的那位著名女鋼琴家。女鋼琴家一家人直到影片結尾,也無法搞清楚,那個讓他們的家庭毀滅性破碎的,他們一度格外信任甚至依賴的女孩,原來是長大成人的小梅蘭妮。 梅蘭妮不僅報復了女鋼琴家一家人,而且,她似乎還想將怨恨和陷害送給所有那些試圖傷害她的人。一位與女鋼琴家配合的大提琴家,一直想對梅蘭妮示好,有一次想占點梅蘭妮的便宜,他從背後抱住她,撫摸她的胸部,看起來溫柔的梅蘭妮並沒有拒絕他,好像還很配合。實際上,她正在暗中用力,最後,她用大提琴的支架的尖端,狠命地朝大提琴家的腳背戳去,一直刺穿腳板。這是她的報復心理必然朝向暴力化的真實寫照。這小姑娘已經被仇恨整個地支配了。 《琴迷變奏曲》是一部精雕細琢的完美之作。藝術和復仇事件渾然一體,鋼琴的節奏變換暗合著主人公心靈的跌宕起伏。影片告訴我們:人性、人心是復雜而脆弱的,且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真誠不一定有回報,善良也不一定得公道。你對張三的一個不經意的善意,可能是對李四的一個巨大的心理摧殘。所以,即使我們身處一個非常文明、寬容的好社會,我們對待他人也要十分認真和誠實,否則,引發的暴力與殘酷將是我們難以預料的。 法國人的痛苦是其文明過於優雅的痛苦,是「豌豆公主」由於過分嬌嫩水靈而導致的不適。對於一個優雅的文明來說,引起暴力與殘酷的,最大的原因可能來自自私自利與麻木不仁,而漠視他人的內心感受。盡管影片中的女鋼琴家並非一個自私自利與麻木不仁的人,相反,她非常善良,然而,她在迷戀的藝術之外,仍然難免受到名利思想的侵擾。藝術就是藝術,商業就是商業,兩者本來是應該井水不犯河水的。當名利侵入藝術的體內,名利就成為了吞噬心靈的病毒。影片中的女鋼琴家亦不例外。簽名本身就是一種商業行為。 看完此片,我的最大感受是:中國人不可能拍出這樣細膩的影片。因為我們的生活太功利,太商業,太需要娛(愚)樂,太不在乎他人的內心,太欠缺思考。彌漫在我們社會的每個角落的,都是急功近利的貪欲,以及由此引發的人與人之間的怨恨和不滿。同時,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欲,很多人已經喪失了人性和人心。因此,復仇對於法國人來說可能是極其偶然的,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則純屬必然和正常;而且,我們對復仇已經習以為常,這又導致了我們對於引發復仇事件的根源喪失了起碼的敏感。最終,藝術的反諷功能也隨之淪喪,惟一起作用的,只剩下生硬的權力機制了。所以,我們的所謂「藝術」、「作品」之類總要掉入意識形態「元敘事」的俗套。包括我們的憤怒,也成為了一種不經大腦思考的「作品」。
㈦ 變奏曲(Variation)簡介
變奏曲(Variation)是指主題及其一系列變化反復,並按照統一的藝術構思而組成的樂曲。“變奏”一詞,源出拉丁語variatio,原義是變化,意即主題的演變。從古老的固定低音變奏曲到近代的裝飾變奏曲和自由變奏曲,所用的變奏手法各不相同。作曲家可新創主題,也可借用現成曲調。然後保持主題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發揮。手法有裝飾變奏、對應變奏、曲調變奏、音型變奏、卡農變奏、和聲變奏、特性變奏等。另外,還可以在拍子、速度、調性等方面加以變化而成一段變奏。變奏少則數段。多則數十段。變奏曲可作為獨立的作品,也可作為大型作品的一個樂章。下面我就為大傢具體介紹一下變奏曲。
管弦樂曲《森吉德馬》前後兩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節奏、音色和伴奏音型起了變化,就是用了變奏手法。第一段輕柔緩慢,氣息寬廣,描寫遼闊壯麗的草原景色。第二段速度轉快,節奏活躍,描寫草原人民的愉快生活。
這種保持原來的旋律,而變化音樂語言中其他因素的變奏手法,叫做固定旋律變奏。另一種常用的變奏手法是裝飾變奏。裝飾變奏只是保持主題的旋律骨架。而變化旋律的細節,也就是用裝飾音把原來的旋律進行加工,同時也可以變化音樂語言中的其他因素,如速度、力度、節奏、音色、伴奏音型等等。
貝多芬所作《田園交響曲》第五樂章開頭的主題,描寫雨過天晴時牧人歡樂的歌聲。貝多芬發展這個主題時.既用了固定旋律變奏手法,又用了裝飾變奏手法。主題後緊跟著的兩次固定旋律變奏,同一個旋律,一次比一次移低八度,伴奏音型一次比一次加速,力度則一次比一次加強,從而使歡快的情緒逐步加深。後來這個主題再一次出現時,改用了裝飾變奏的手法,在旋律音與旋律音之間,加進了裝飾音,把原來的旋律裝飾得更加流利歡暢。
以上這兩個例子,僅是在樂曲中採用了變奏手法,如果在一首樂曲中,有系統地用變奏的手法來發展主題,那就叫變奏曲。變奏曲的原則是:先奏出完整的主題,然後依次演奏一個一個變奏。變奏的次數可多可少,少則三四次,多則二三十次。十七、十八世紀的組曲中,一首舞曲的後面往往緊跟著同一舞曲的變化反復,稱為“復奏”。這種包含主題和一個變奏的舞曲,是變奏曲的前身。
巴赫的《b小調樂隊組曲》中的波蘭舞曲就是。這首曲子是由長笛和弦樂器演奏的。長笛和第一小提琴演奏旋律,其他樂器演奏和聲。後面緊跟著這個舞曲的“復奏”,同樣的旋律移到低音部,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長笛吹另一個流暢的旋律,和它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一種固定旋律的變奏手法。復奏以後,又回到原來的舞曲,也就是說,變奏以後,又回到了主題。
也就是說,變奏以後,又回到了主題。貝多芬的《f小調鋼琴奏鳴曲》,因為音樂熱情奔放、充滿 英雄氣概,而被稱為“熱情奏鳴曲”。其中第二樂章是一首變奏曲。抒情歌唱性的主題,象一首寧靜而嚴肅的歌曲,表現出凝神思索的形象。主題的節奏是沉著的,嚴肅的,基本上一拍一個和弦。下面四個變奏用裝飾變奏的手法來發展這個主題。從第一變奏到第三變奏,節奏逐漸加快,從一拍兩個音、一拍四個音,到一拍八個音,表現從沉思中活動起來的精神境界。第三變奏是節奏的高潮,逐漸滋長的希望,達到了神采飛揚的境地。第四變奏回復了主題的節奏,但低音區和高音區的對照,猶如向深沉的內心投進了光亮,使人從沉思默想中振奮起來。突然,一個強烈的不協和弦打破了沉寂,導向熱情奔放的第三樂章,它和第二樂章是緊密相連的。
舒伯特《A大調鋼琴五重奏》的第四樂章也是變奏曲。變奏曲的主題是他創作的歌曲《鱒魚》,所以這首五重奏又被稱作《鱒魚鋼琴五重奏》。鋼琴五重奏通常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鋼琴演奏的,但這首五重奏不用第二小提琴而用了低音提琴。第四樂章包含《鱒魚》主題和五個變奏,每個變奏基本上保持著主題的旋律,主要是用固定旋律的變奏手法來發展主題的。在主題中,旋律由小提琴奏出。在五個變奏中,旋律分別由鋼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最後,在尾聲中,主題第一段的旋律由小提琴和大提琴一問一答輪流演奏,鋼琴上並且出現了歌曲《鱒魚》中描寫鱒魚戲水的伴奏音型。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西班牙隨想曲》,它的第二樂章也是一首固定旋律變奏曲。主題是西班牙阿斯土裡亞斯省的一首舞蹈歌曲,叫做《黃昏舞曲》。在變奏發展中,作者絢麗多彩的配器手法,賦予豐富的色彩變化。在主題和四個變奏中,歌唱性的旋律分別由圓號、大提琴、英國管、木管樂器加小提琴、長笛、雙簧管加大提琴演奏。四個變奏除了第一變奏以外,為了造成和聲色彩變化,在結構上都有一些擴充。
復變奏曲包含兩個主題的變奏曲,也就是雙主題變奏曲有兩種不同的形式結構:
第一種,先出現兩個主題,然後依次出現兩個主題的一系列變奏;
第二種,先出現第一主題和它的一系列變奏,然後出現第二主題和它的一系列變奏。
現以後一種類型的雙主題變奏曲——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的《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為例。這首幻想曲用變奏的手法發展兩個俄羅斯民間主題,渲染成一幅民間風俗生活的圖畫,是俄羅斯民族交響音樂的奠基作品。第一主題出現在短短的引子以後,是俄羅斯民間的一首婚禮歌曲,原來的歌詞是:“森林後,黑暗的森林後,一片綠色的小花園後,飛起一群天鵝。……”這個主題的曲調淳樸優美,由弦樂器齊奏。第一主題後面緊跟著三個變奏,用支聲復調來襯托原來的旋律。所謂支聲復調,就是在主旋律的上下,加進和主旋律時而平行、時而分離的陪襯旋律,是民間音樂中常用的手法。第二主題採用俄羅斯民間的卡瑪林斯卡亞舞曲,這是一種兩拍 子的、歡快的舞曲。
第二主題的一系列變奏,也廣泛運用了支聲復調的手法。格林卡在兩個形成鮮明對比的主題之間,找到了音調上的內在聯系,因此在第二主題的變奏中,很自然地引進了第一主題開始的旋律。在第二主題的一系列變奏以後,又繼續變奏第一主題,最後又 是第二主題的繼續變奏。末段速度轉快,全曲在生動熱烈的 氣氛中結束。
固定低音:以4~8小節的低音旋律或和弦進行為主題(前者如J.S.巴赫的c小調《帕薩卡里亞》,後者如他的d小調《恰空》),當主題不斷反復時,上方聲部蜿蜒不絕地變化復調結構與和聲織體。在巴羅克時期的組曲中,有些舞曲反復演奏時,往往將旋律加以裝飾,或同時改變其織體,稱為“復奏變奏曲”。
裝飾:將一個結構完整(通常為二段式)的主題,進行一系列的變奏。常用的變奏手法有:
1,裝飾主題的旋律,並改變其織體;
2,保持主題的旋律,而改變其和聲與織體;
3,改變主題的速度、節拍、節奏、調性、調式;
4,從單調體變為復調體(卡農、賦格)等。固定低音變奏曲,主題和變奏是連續不斷地發展的;裝飾變奏曲的主題和每個變奏都是結構完整的段落,變奏少則3、4次,多則幾十次(L.van貝多芬的《迪亞貝利主題變奏曲》多達33次),除了從主調體變為復調體的變奏外,主題結構都保持不變。
自由:不僅主題的結構常起根本的變化,主題的性格和體裁也變幻不定(如從抒情性變為諧謔性,從進行曲變為舞曲等);保持不變的,只是主題的個別音調和若乾和聲輪廓,因此又稱“性格變奏曲”。R.舒曼的《交響練習曲》是性格變奏曲最早的範例。
19世紀末葉的標題音樂常利用性格變奏曲移步換形的特點來揭示特定的標題內容。如R.施特勞斯的《堂吉訶德》(1897),主題帶有騎士性格,各個變奏描繪了堂吉訶德的10次奇遇,終曲則描寫了他的死亡。
在V.丹第的《伊斯塔爾變奏曲》中,甚至運用了獨特的倒裝變奏的形式,從最復雜的變奏開始,隨後的一系列變奏描寫伊斯塔爾在經過七重門時所受到的考驗,最後才出現齊奏的主題。
在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中,往往同時運用裝飾變奏和自由變奏,如П.И.柴科夫斯基為大提琴和樂隊寫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變奏曲可以作為獨立的作品(聲樂曲或器樂曲),如:A.亞當的《莫扎特主題變奏曲》(花腔女高音獨唱曲)、巴赫的《戈爾德貝格變奏曲》;變奏曲也可作為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組曲等套曲的一個樂章,並常用於慢樂章,如貝多芬《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的第2樂章。某些變奏曲,按其藝術構思將一系列變奏劃分為幾個部分,因而使變奏曲具有組曲的性質,如С.В.拉赫瑪尼諾夫為鋼琴和樂隊而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見變奏曲式)。
《戈德堡變奏曲》應該算是巴赫諸多鋼琴獨奏作品中流傳最廣的一部,編號為BWV988。名氣與聲望上可以與“平均律”相提並論,音律的美感很容易引起聽者的共鳴。當初巴赫在創作它的時候就對這部作品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定義——“一首為音樂愛好者消遣用的各種詠嘆調以及變奏”。其實這部作品屬於巴赫《鍵盤練習曲》的第四部分,寫於 1741-1742年間。當時巴赫身處萊比錫,五十多歲的他視力開始逐漸衰退,但藝術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創作風格越發純熟。這部變奏曲問世之初巴赫為它定的標題是《有各種變奏的詠嘆調》,而後人根據其有趣的創作背景把這作品稱為《戈德堡變奏曲》。
這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這部變奏曲是為兩層大鍵琴而作,巴赫在各段變奏里都指定了鍵盤的種類。變奏曲的形式,是以一個基本主題,引導出對比命題和對應(反對)命題,然後再探求演繹與對比的各種可能性。巴赫這部作品,以他1725年為安娜·瑪格達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發展成30段變奏。這30的數字,由3所支配,以3個成一組的變奏,以卡農的方式表達:一位齊聲的卡農,二為二度卡農,三為三度卡農……此後達到第九個卡農後,第十變奏為四聲部的賦格,之間不斷出現創意曲、托卡它、詠嘆調等各種形式。第一層與第二層鍵盤交替。第十六變奏作為中心,速度分為前後兩半,這種作曲技巧所構成的建築結構之微妙,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薩拉班德舞曲的主題開頭,第32段是經過30段變奏後和緩地、平靜地重新回到主題(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簡單主題經過30段變奏後,已變得異常豐富和復雜。
貝多芬寫過兩首著名的變奏曲。一首是作於1802年,主題采自芭蕾舞劇《普羅米修斯的生民》(OP.43,1801年)的《降E大調變奏曲》(OP.35),該作品內有變奏和賦格15段,被稱為《普羅米修斯變奏曲》。這一主題後來又用於《英雄交響樂》的最後樂章,因此,該曲還被稱為《英雄變奏曲》。此曲風格雄壯豪邁,技巧輝煌豐富,貝多芬將即興手法和賦格處理緊密結合,體現了鋼琴曲的交響氣勢。
另一首是作於1823年的《迪阿貝利變奏曲》。奧地利作曲家兼出版家迪阿貝利創作了一首圓舞曲,並邀請50位音樂家根據此主題各創作一首變奏曲,合成一部集體創作集,以愛國藝術家協會的名義出版。參加此項活動的音樂家包括了貝多芬、舒伯特、車爾尼、胡梅爾和年僅11歲的李斯特。迪阿貝利是一位相當成功的音樂出版家,但卻只是一個平庸的作曲家,當時貝多芬接到迪阿貝利這個主題時曾大笑,譏諷這是“擦鞋匠的破布”,認為這是一首極粗俗、無聊、幼稚的圓舞曲,拒絕參加“愛國藝術家協會”。後來同意單獨給貝多芬出版,他才答應為迪阿貝利寫一首六至八段的變奏曲。但是,在創作過程中,貝多芬的樂思滾滾而來,一下寫了33首,比他1807年創作的有32段變奏的c小調變奏曲還要多。因篇幅過大,歪打正著,正好單獨成冊,作為上卷。其餘音樂家的作品合為下卷。
貝多芬是在53歲的時候創作此曲的,這也是他創作出許多偉大作品的鼎盛時期。也許是創作的構思早已深埋在貝多芬的心裡,一但遇上合適的環境,音樂的種子馬上破土而出,他的創作仿若下筆有神,擋不住的音樂靈感令他一下子就創作了33首優秀的變奏曲。這部作品是繼巴赫《哥爾德堡變奏曲》後,又一部傳世的經典鋼琴變奏作品。這部出色的鋼琴變奏作品,自1824年出版後卻更遭到了數年乏人問津的尷尬命運。直到由19世紀著名的指揮家、鋼琴家彪羅對《迪阿貝利變奏曲》作了大量的推廣工作,成功地激起了人們對該曲的興趣。
貝多芬高超的創作技巧和極富創造性的手法在《迪阿貝利變奏曲》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彪羅認為不應只簡單地把這部作品看作是一系列精彩的變奏,應更深地發掘作品的內涵——在作品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貝多芬思想的進化和對聲音的想像力,整個音響世界的意象被勾勒出來,這部作品反映的是他天才般音樂“小宇宙”的無限潛能。在第31變奏中,人們會看到巴赫所寫的柔板的再現,隨後的兩重賦格變奏非常類似亨德爾時代的復活。最後三段變奏構成了過去音樂世界的重演。除c小調的第9和第28至31變奏以及降E大調的第32的賦格變奏外,整曲都採用C大調。第23變奏採用了莫扎特的歌劇《唐·璜》的主題,但這並未打亂變奏形式的邏輯。舒曼曾稱這部變奏曲是貝多芬用鋼琴對聽眾的永別。在這部作品中,貝多芬表現出高深的技巧,因此它被稱為音樂史上無與倫比的著名變奏曲。《迪阿貝利變奏曲》表現出古典主義的宏偉氣勢,貝多芬將原本平庸無趣的圓舞曲主題打造成華麗典雅的音樂殿堂。只有巴赫的《哥爾德堡變奏曲》以及獨奏小提琴奏鳴曲第五樂章主題加32個變奏的《夏空舞曲》才能與之媲美。
《海頓主題變奏曲》也叫做《聖安東尼變奏曲》,勃拉姆斯以奧地利朝聖歌曲《聖安東尼贊歌》為主題創作而成。這是當時頗為流行的曲調,海頓的一首管樂嬉遊曲也用了《聖安東尼贊歌》的主題,為了讓聽眾更好地區分,因此勃拉姆斯把作品命名為《海頓主題變奏曲》。此曲有兩種演奏的形式,可用於樂隊演奏,也可以用於兩架鋼琴演奏。全曲共有八段變奏,並有一個帕薩卡里亞舞曲式的結尾。《海頓主題變奏曲》於1873年初在維也納首演。
英國作曲家布里頓,非常尊重和敬重自己的作曲老師——布里奇。1937年,他自老師布里奇《三首牧歌》中第二首的主題加以變奏,創作了這部管弦樂作品。全曲共十段,為了使聽眾便於理解各段變奏都加了註解:柔板、進行曲、浪漫曲、義大利曲調、布列舞、古典曲、維也納圓舞曲、無窮動、送葬進行曲、歌曲與賦格。1937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音樂節成功首演。
1934年,俄國作曲家、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用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最後一首的主題,創作了鋼琴與樂隊的變奏曲。有關這部作品的創作經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佳話:有一次,拉赫瑪尼諾夫與他的好朋友、俄國著名鋼琴家莫伊賽維奇共進晚餐。兩人都是大名鼎鼎的鋼琴家,席間,他們談及《帕格尼尼狂想曲》中第二十四變奏曲的演奏方法。這段音樂以和弦跳音寫成,技巧極高並很難演奏。拉赫瑪尼諾夫正搔首躊躇如何表現音樂,侍者送上一盤飲料,不過他卻無心品嘗。莫伊賽維奇笑道:“欲使跳音得心應手,何不飲用薄荷奶油?”拉赫瑪尼諾夫停下思考,順手取了一杯,一飲而下。隨後坐到鋼琴前彈奏起來,剛才想不通的彈奏方式,彷彿一下子全部開竅,彈奏得完美無瑕。自此以後,拉赫瑪尼諾夫每次上台演奏此曲,必先飲薄荷奶油一杯。因此,這首曲子也叫《薄荷奶油變奏曲》
1712年,奧地利著名小提琴、作曲家克萊斯勒,根據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塔蒂尼的變奏曲改編成《科列里主題變奏曲》。原曲名為《據科列里極其優美的加沃特的運弓技法——小提琴的五十個變奏》,但這個曲名太長而且顯啰嗦,因此重新命名為《科列里主題變奏曲》。這個變奏主題源自義大利早期小提琴樂派的代表人物——科列里,他所作的《小提琴奏鳴曲集》第十首第四樂章中的《加沃特舞曲》。樂曲由主題與三個變奏構成。主題旋律跳躍歡快,具有較強的舞曲性質。第一變奏採用琶音奏法,輕捷而流暢。第二變奏用跳進音程和顫音相結合的奏法,活潑優美,有著鮮明的加沃特舞曲的特點。第三變奏採用和弦奏法,間斷有力,生氣勃勃,使樂曲形成了一個高潮。最後,樂曲將主題重奏一遍結束。
法國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拉莫,為其《新編古鋼琴組曲集》中的第七首,改編成了變奏曲,命名為《加沃特與六個變奏》。樂曲由一個主題和六個變奏組成。第一變奏用左手的和弦奏出,右手用連續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句裝飾。第二變奏將左、右手的兩部分加以調換。第三變奏中上聲部的主旋律與構成對位的低聲部相互交織,中聲部則繼續奏出連續的十六分音符的走句。第四變奏採用輕快而較強的節奏。第五變奏採用分散和弦式進行與同音反復進行。最後的第六變奏用右手奏出和弦,並由上聲部的和弦連成主旋律,而以用左手奏出的樂音為其襯托。
值得一提的是,拉莫不僅是一位作曲家,還是一位音樂改革家。他在自然音響的體系基礎上,創立了現代和聲體系,建立了和聲體系轉位法,也就是說拉莫建立了和聲和古典轉調的程序。當時對位法非常盛行,即幾個旋律平行展開,在垂直的方向獲得了意外的和弦,從而產生了“拉莫法制”。拉莫在理論上創立了和弦、和弦移位、基本和聲功能學說,又是第一個論證主調和聲音樂的人,並通過豐富的創作實踐,整理為系統化的體系,為音樂理論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德彪西認為:“只有拉莫才是法國真正的第一位音樂家”。
1876年,柴可夫斯基創作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題獻給他的好朋友、著名大提琴家菲芩哈根,該曲於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洛可可”一詞,源於法語ro-caill,意思為“貝殼形”。是法國十八世紀中葉,庭院布置、室內裝飾多方面的一種實用的藝術風格,其特點為強調富麗堂皇的外形和纖巧繁瑣的裝飾,在具體運用中強調不對稱的各種漩渦形曲線和輕淡柔和的色彩。在音樂上常指巴洛克至古典樂派過渡時期的音樂作品風格。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曲名意在表明樂曲按照莫扎特的風格寫成。曲調流麗安逸,具有和莫扎特作品相似的詩意,同時也表現出柴可夫斯基的藝術個性,以及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1879年,李斯特聽了這部作品後贊嘆道:“瞧,終於又聽到音樂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由一個主題與八個變奏組成,具有濃厚的俄羅斯音樂特點。由於這部作品是一首經典的變奏曲,所以版本也很多,但大提琴家菲芩哈根編定、演奏的版本流傳最廣。除了上述介紹的作品,著名的變奏曲還有:帕格尼尼的《摩西主題變奏曲》、柯達伊的《孔雀變奏曲》、埃爾加的《謎語變奏曲》、《威尼斯狂歡節幻想變奏曲》、《那坡里民歌主題幻想曲與變奏曲》、《魔笛主題變奏曲》等等。
在中國民間音樂中,加花變奏法是旋律發展的重要手法之一。用裝飾音把旋律裝飾起來,使其更為豐富。加花變奏的手法有兩種:一是原板變奏,保持結構而使骨幹音提前或延遲出現;二是增減板變奏,擴充或壓縮節拍,增減速度放慢,減板速度加快,民間稱之為“快減慢繁”法。江南絲竹,古曲《春江花月夜》都有此類的變奏手法。
㈧ 吉他曲--愛的羅曼史(變奏曲) 哪個大師叫什麼名
耶佩斯生在洛爾卡,4歲開始學習吉他;1939年至1946年在「瓦倫西亞音樂學院」師從阿森西奧教授,1947年在馬德里首演《阿蘭胡埃斯吉他協奏曲》獲得成功,1950年入巴黎大學學習東方藝術和英國詩歌,1952年為法國電影《被禁止的游戲》配樂並演奏吉他而一舉成名,其中《愛的羅曼斯》更是風靡全球。1963年開始使用十弦吉他。1980年獲西班牙國王授予的藝術金質獎。
1952年,耶佩斯名聲漸起,此時法國影片《被禁忌的游戲》的導演邀請耶佩斯為這部電影配樂(而且這部電影只用一把吉他為整部影片配樂)。耶佩斯便根據西班牙的一隻傳統民謠的旋律改編而成《愛的羅曼斯》吉他曲。隨著電影的上映,這只曲子開始廣為流傳,並成為了許多著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浪漫曲(Romance)是體裁名稱,在西班牙文藝史上專指簡單明了的敘事性分節歌曲,常用來表現民族英雄故事或富有戲劇性的愛情故事。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則是指動人的抒情歌曲。十九世紀以後,也兼指歌唱純朴愛情的敘事性歌曲。樂曲優美純朴的旋律與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和成一體,給人以極深的印象。《愛的羅曼斯》甚至成為古典吉他的代名詞。 《愛的羅曼斯》有多種版本,一種是用完整再現開頭樂段的單三部曲式構成;另一種是帶有前奏、間奏部的。兩種都採用中庸的快板速度。
㈨ 介紹幾部和古典音樂有關的電影~
相關主題: 巴哈
片 名: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拍攝年代: 1967
出品國家: 義大利
相關主題: 巴哈
片 名: Bach's Fight for Freedom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亨德爾
片 名: Handel's Last Chance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維瓦爾蒂
片 名: VIVALDI
拍攝年代: 1987年
出品國家: 西德、義大利、加拿大合拍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Amadeus
拍攝年代: 198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NOI TRE (THREE OF US)
拍攝年代: 1984
出品國家: 義大利
簡 介: 莫扎特青年時代
相關主題: 莫扎特
片 名: MOZART
拍攝年代: 1976年
出品國家: 西德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Immortal Beloved
拍攝年代: 199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拍攝年代: 1976
出品國家: 德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Beethoven Lives Upstairs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Un grand amour de Beethoven
拍攝年代: 1927
出品國家: 法國
相關主題: 貝多芬
片 名: Copying Beethoven
拍攝年代: 200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羅西尼
片 名: Rossini's Ghost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蕭邦
片 名: 即興曲 Impromptu
拍攝年代: 1990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蕭邦與喬治·桑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蕭邦
片 名: La Note bleue
拍攝年代: 1991
出品國家: 法國
簡 介: 索菲·瑪爾索飾演喬治·桑的女兒
相關主題: 舒曼
片 名: Songs of Love
拍攝年代: 1947年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克拉拉的故事 凱瑟琳·赫本主演
相關主題: 舒曼
片 名: Spring Symphony [春天交響曲]
拍攝年代: 1983年
出品國家: 德國
簡 介: 舒曼與克拉拉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LEISE FLEHEN MEINE LIEDER
拍攝年代: 1933
出品國家: 德奧合拍
簡 介: 舒勃特未完成交響曲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Blossom Time
拍攝年代: 1934年
出品國家: 英國
相關主題: 舒勃特
片 名: Franz Schubert Notturuno
拍攝年代: 1987
出品國家: 奧地利
相關主題: 帕格尼尼
片 名: Paganini (克來默錄音)
拍攝年代: 1989
出品國家: 德國
簡 介: 克來默錄音
相關主題: 李斯特
片 名: Song Without End
拍攝年代: 1960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李斯特的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李斯特
片 名: Liszt's Rhapsody
拍攝年代: 1996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chaikovsky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蘇聯
相關主題: 柴柯夫斯基
片 名: The Music Lovers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英美合拍
簡 介: 導演:Ken Russell 片長:122M
相關主題: 比才
片 名: Bizet's Dream
拍攝年代: 1995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Richard et Cosima
拍攝年代: 1986
出品國家: 美國
簡 介: 瓦格納與李斯特的女兒Cosima愛情故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Meeting Venus
拍攝年代: 1991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瓦格納
片 名: Ludwig
拍攝年代: 1973
出品國家: 法國、義大利、西德合拍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MAHLER
拍攝年代: 1974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Gustav Mahler: To Live, I Will Die
拍攝年代: 1987
出品國家: 奧地利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Death in Venice
拍攝年代: 1971
出品國家: 法國、義大利合拍
相關主題: 馬勒
片 名: Bride of the Wind
拍攝年代: 2001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帕塞爾
片 名: England, my England
拍攝年代: 1995
出品國家: 英國
簡 介: 英國作曲家帕塞爾(Purcell)的生平記錄片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攝年代: 1938
出品國家: 美國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The Great Waltz
拍攝年代: 1955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Strauss Family
拍攝年代: 1979
相關主題: 約翰·施特勞斯
片 名: Strauss: King of 3/4 Time
拍攝年代: 1995
㈩ 琴謎變奏曲的影片評價
㊣入選2006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2006金馬影展影迷嘉年華選粹
㊣今年夏天最好看的電影!~《巴黎競賽畫報》
㊣懸疑緊張媲美新浪潮大導演夏布洛的作品~《巴黎人日報》
㊣具有厚度和復雜情感的佳片~《周日報》
㊣今年最具突破性的電影,一種如坐針氈的體驗~《愛丁堡國際電影節》
㊣兩位主角的表現太棒了!只有法國人才拍得出這樣類型的電影~《英國周日郵報》
⊙導演丹尼斯德古:整部電影就像是一場賭局,你無法決定是小女孩贏了還是鋼琴家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