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教一部關於二戰原子彈的電影
《廣島》
導演:羅傑-斯波蒂斯伍德
主演:維斯利-安迪、大衛-高、肯-傑肯斯
故事梗概:
1945年4月,盟國軍隊橫掃歐洲,有力地擋住了威脅世界的納粹洪流,使無數生靈免遭殺戮。在納粹德國正被一步步逼回其首都柏林的同時,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也被趕出了從索羅門群島到硫磺島的所有島嶼。然而,就在美國軍隊還沒有完全取得太平洋戰場勝利的時候,羅斯福總統因腦出血而於1945年4月12日去世。
盡管當時的副總統杜魯門先生沒有任何的思想准備,甚至羅斯福在任時也沒怎麼重用過杜魯門,但羅斯福還是在臨終前任命杜魯門為繼他之後的下一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去世,讓日本鈴木首相和以統戰部部長阿南將軍為首的軍方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得以喘息的機會,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杜魯門總統在他的第一次內閣會議後就得知,此時的美國已經在格洛夫斯將軍和奧本海默博士的領導下,成功地研究出一種威力無比的新型戰略武器--原子彈。
雖然格洛夫斯將軍和陸軍部長史汀生先生一再進言,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敦促日本投降,但考慮到「日內瓦公約」相關條款的限制,杜魯門沒有很快做出決定。1945年5月8日,盟國軍隊在付出巨大的犧牲後,終於取得了在歐洲戰場上的勝利。納粹德國投降後,如何解決太平洋戰爭就成了杜魯門和日本裕仁天皇必須考慮的問題。
1945年6月21日,日本在沖繩島戰役中二十八萬人員傷亡的慘痛代價給鈴木首相和裕仁天皇產生了極大的震動。然而,此時的日本已經被強硬的軍方所控制,盡管《波茨坦宣言》作為杜魯門對日本的最後通牒被空投到日本領土的上空,但以阿南將軍為首的軍方以效忠天皇為由,拒絕接受《波茨坦宣言》中的有關條款。
波茨坦會議結束時,杜魯門和斯大林之間一個不和諧的音符給了裕仁天皇一個難得的信號。為了尋求蘇聯的幫助,裕仁天皇和鈴木首相秘密磋商後,決定避開軍方,派近衛王子前往蘇聯,和斯大林見面。然而,此時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在杜魯門從波茨坦會議結束後,返回吉尼亞諾福克的奧古斯都軍艦上得知印第安娜波利斯被日本魚雷擊沉的消息時,杜魯門下達了在事先不進行警告的前提下,向廣島投擲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一架裝載著取名為「小男孩」原子彈的轟炸機從蒂尼安島的軍事基地起飛了。經過長達十五個小時的飛行,轟炸機飛臨廣島的上空。原子彈投擲下不久,正處於早上最忙碌的廣島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就在日本裕仁天皇和軍方猜測美國能有幾顆原子彈的時候,第二顆原子彈在長崎爆炸。面對連續兩個城市的毀滅,裕仁天皇抵住了來自軍方的強大壓力,從保全人民和民族出發,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精彩視點:
本片是由加拿大和日本1995年合拍的一部電視電影。影片在幾位親身經歷二戰的老兵的回憶中,以詳盡的史實和鮮為人知的、大量的歷史鏡頭真實地再現了那段慘絕人寰的戰爭。影片中風雲際會的國際較量、爾虞我詐的政治斗爭和宏大的戰爭場面都將給觀眾留下難忘的記憶。
本片導演羅傑-斯波蒂斯伍德從1971年替影片《大丈夫》Straw
Dogs擔任剪輯而開始涉足影壇。1982年由他編導的動作片《48小時》和次年導演的戰爭片《危城十日》,讓他聲名漸揚。直到1997年導演了007系列的《明日帝國》,羅傑-斯波蒂斯伍德才聲譽大振,成為知名導演,而2000年的《第六日》更增加了他在國際影壇上的知名度。
B. 介紹幾部蘇聯二戰電影
建議看看<<兵臨城下>>,雖然不是俄羅斯拍攝的,但場景非常的宏大,也很真實,尤其是開頭部分,蘇聯軍官槍殺蘇聯逃兵,蘇聯督戰隊槍殺蘇聯撤退士兵,都很震撼.主人公是真人.歷史上確有其人.蘇聯狙擊手瓦西里.最後故事就是瓦西里與德國少校對決.瓦西里給少校爆頭了.他也找到了他的女朋友了.
還有是蘇聯拍攝的好象叫解放三步曲吧.挺老的片了.是從宏觀角度描寫整個戰爭,有斯大林,朱可夫,希特勒等歷史人物.
C. 有哪些是反映二戰納粹內容的電影
您說的那個是電影《紅櫻桃》
《刺殺希特勒》(Valkyrie)
◎片 名 Valkyrie
◎年 代 2008
◎國 家 美國/德國
◎簡 介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湯姆·克魯斯在片中扮演德國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施陶芬貝格當時擔任柏林預備軍總長,是德國反抗力量中最有機會接近藏身於「狼穴」內(納粹指揮部)的希特勒的人。施陶芬貝格和一群德國高官策劃刺殺希特勒,從而結束戰爭、拯救德國,該計劃被命名為「瓦爾基里」(Valkyrie)。1944年7月,施陶芬貝格試圖通過藏炸彈的公文包殺死希特勒,結果隨後希特勒雖然也受了傷,卻幸運逃過一劫。刺殺計劃的相關人等皆被處死。
中文名: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
英文名: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發行日期: 2003年
◎簡 介
1889 年,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鎮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期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他的出現與崛起是希望的開端、還是災難的開始?這個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指揮了德國軍隊大規模入侵各國,掀起了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文名: 暗殺希特勒
發行日期: 2004年2月25日
國家:德國
史道芬貝格上校帶頭策劃的「七月陰謀」(The July Plot),是幾乎成功暗殺阿道夫·希特勒、一舉推翻納粹政權的暗殺密謀。
納粹德國國防軍中有許多高層軍官,對於向人民犯下的可怕罪行感到驚愕,他們認為這樣做違反了道德。很多軍官相信,德國會傷亡殘重,都是因希特勒堅持採用災難性的攻擊戰略。
越來越多的軍官認定拯救德國的唯一方法,就是消滅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場政變。此外他們期盼和盟軍達成停戰協議。1944年7月,盟軍已經從法國登陸攻擊,他們懷著一些希望,也許有機會可以阻止斯大林在「東部戰線」的進攻。
暗殺任務十艱巨,因為獨裁者身邊都有保鏢,行動也飄忽不定。過去所有的刺殺行動不是中途放棄就是失敗。因為行蹤神秘的希特勒總在最後一刻更改計劃。
◎譯 名 拜見希特勒/關於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實真相/我的元首
◎片 名 Mein Fuehrer
◎年 代 2006
◎國 家 德國
◎類 別 喜劇/劇情/戰爭
◎簡 介
劇情:
希特勒因為在孩子時代遭受過虐,就讓世界遭受苦難。他喜歡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戰艦,總是尿床,性無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儀中。
這部新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納粹時期的宣傳部長保羅·約瑟夫·戈培爾還不放棄任何希望。戈培爾從一個集中營里叫來希特勒的前猶太籍表演指導阿道夫·格林巴姆,讓他打扮成這位獨裁者的樣子,到一個盛大集會上去鼓舞德國人。當瘦弱的格林巴姆進入元首府時,戈培爾對他說:「不要親自做出決定。」
納粹軍官擠滿了辦公室,舉起手臂興奮地高呼「萬歲,希特勒!」每隔幾秒就有一次舉手禮。格林巴姆殺死希特勒的計劃連續多次都以失敗告終,於是他辭去這位獨裁者表演指導的職務,最後還變成一個有點像精神病專家的人。他在一個偶然機會竟然發現一個秘密:希特勒從來都沒有博得嚴厲父親的喜歡,這一直都是他內心的一塊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辦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煩惱的童年往事。他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一幕:「我的父親曾經給我一個彈弓。他抬頭看了看,並對我說『殺死那隻鴿子!』我彈出子彈,死掉的鴿子落到他的腳上。父親說『真倒霉!』然後就憤然離開了。」這時眼淚從希特勒的臉上靜靜滑落。
影片的另一個畫面顯示,愛娃·布勞恩說「我不覺得你是元首」時,躺在她懷里的希特勒顯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結尾中,希特勒的理發師無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鬍子,使這位獨裁者火冒三丈。幾分鍾後,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氣去發表演講。
片 名】Der Untergang
【譯 名】帝國的毀滅 *加長版
【年 代】2004
【國 家】德國/義大利/奧地利
【片 長】155Mins
【類 別】劇情/戰爭
【語 言】德語/俄語
獲獎紀錄:
第7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29屆多倫多電影節參展影片
德國巴伐利亞電影觀眾選擇獎
影片簡介
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
在獲得本屆奧斯卡獎提名的外語片中,沒有一部如《帝國的毀滅》一般在全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在這部德國影片中,以往只是作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當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鏡頭對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後的12天,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執導該片的是德國著名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過獲獎影片《柏林蒼穹下》的德國傑出演員布魯諾·岡茨。該片在德國取得了3000萬歐元的驕人票房,同時也引發了評論家的眾多非議。觀眾普遍認為,《帝國的毀滅》對希特勒的描寫過於人性化,有美化納粹之嫌,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電影專家對這部冷靜客觀、以人文主義表現手法拍攝的電影盛贊有加。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說:「我的電影非常有爭議。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很為這部電影自豪。」該片贏得了德國頂級電影榮譽獎之一的巴伐利亞電影觀眾獎。
幾天前,由奧利弗西斯貝格導演的德國影片《毀滅》(Der Untergang)開始在法國公映。電影院場場爆滿,巴黎媒體更是持續高燒,每天都有人議論這部富有爭議的影片。趁熱看完之後,筆者相信這是迄今為止反思納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該片將希特勒還原成一個普通人,而不再讓所謂的「魔鬼」充當人類良心的替罪羊。
該片去年9月份在德國甫一公映便引發爭論,因為它打破了一個禁區,「打開了重評納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貝格將希特勒從魔鬼還原成了人,還原成一個「可能引起人們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體熱炒的影響之下,短短一個月內有300萬人被勸進了電影院。當月,《漢堡周刊》為這部影片做了17頁的專題報道;德國歷史學家第45屆大會上甚至同意專為該片舉行一天辯論;德國前總理科爾也斬釘截鐵地說,這部電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毀滅》的創作來自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2002)。瓊格生於1920年的慕尼黑,22歲時被希特勒選作私人秘書。她一直供職到希特勒自殺並記錄了希特勒的遺囑,最後和一支小分隊一起逃出地堡。令許多人不安的是,在這個打字員的記憶里,希特勒是個有教養、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領袖。當她打錯了字或做錯了其它什麼事,希特勒總能寬大為懷。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殺,瓊格對他始終心存敬意。該書還透露,希特勒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一個對狗有著深情厚誼的人。與情人愛娃布勞恩結婚前,他還當眾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讓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放花,因為花會凋謝,他不喜歡看到死去的東西。影片從瓊格的書里提取大量素材,賦予了希特勒極其人性化的一面。
中文名: 德意志的勝利
英文名: Triumph des Willens
別名: 1934/2004
1934年,當希特勒和他的黨羽們在紐倫堡舉行閱兵典禮時,32歲的萊妮·雷芬斯塔爾被選中,指揮全部電影拍攝工作。納粹黨為她提供了任何一個導演都會為之咋舌的工作條件:無限制的經費,一百多人的攝制組,36架以上的攝影機同時開工,再加上無數的聚光燈隨時聽候調遣--希特勒投下這么多的馬克,為的就是要把納粹黨變成銀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雷芬斯塔爾做到了這一點。《德意志的勝利》在經過長時間的禁止後,重新發行了DVD並在電視上公映。她在這兩部紀錄片中創始的技法,被無數後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復模仿著。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都曾公開地向她表示過同行的敬意。在這個意識形態對立逐漸淡化的時代里,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這兩部作品中強大的力量、秩序和美。中國的學院教授們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勝利》在課堂上全部放完,他們說:"它的力量太強大了,我擔心我的學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會變成真正的納粹。"
反映納粹的外國紀錄片更是數不勝數。
您可以在電驢搜索獲得
D. 蘇聯或俄羅斯拍攝的二戰電影(蘇德戰場)有哪些在哪些網站能用迅雷下載
斯大林格勒戰役
主演:托馬斯.克蘭特曼恩
簡介: 在希特勒和斯大林發生沖突的第一年,從任何角度看來都是德軍勝利的一年。盡管沒有佔領莫斯科或列寧格勒,但他們卻占據了這兩個...
E. 有關於蘇聯與日本 二戰時沖突的電影或電視劇的嗎告知下 謝過!
1、《命令:不許開火》
講述在二戰後期中蘇邊境線上,日軍一方面要蘇簽協議保持中立,一方面又不斷在邊境線上挑釁,空襲村莊,破壞環境設施,打死蘇軍戰士。蘇軍接到上級「不許開火」的命令,強壓怒火,一忍再忍。
2、《命令:越過國境線》
講述講述了二戰末期,蘇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在經過蒙古境內遭遇到日軍一個軍的敢死隊頑強抵抗。蘇軍一小分隊進入日軍防禦堡壘用血肉之軀炸掉堡壘,而蘇軍坦克兵團在無彈葯的情況下,與日軍的增援兵團相碰,同歸於盡的故事。
3、《紫日》
講述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
4、《功勛》
講述蘇聯擬對日開戰,開始積極為東線的亞洲戰場作準備,為此,蘇聯戰略情報局制定了絕密的「雪崩計劃」。雪夜下的滿洲中蘇邊境。一輛軍用吉普車沖出蘇軍哨所,像一頭驚恐萬分的麋鹿,向偽滿洲國賓士而來。
5、《遠東特遣隊》
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蘇聯紅軍的遠東正規作戰部隊中,活躍著一隻主要由中國抗聯戰士組成的第八十八偵察旅,在蘇聯紅軍最高統帥斯大林同志決定出兵東北之前,曾下令這只部隊派遣二百多支蘇聯紅軍小分隊深入日寇敵後進行偵察、間諜和破壞任務,為解放東北做准備。
F. 描寫斯大林的電影有哪些
《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攻克柏林》
G. 蘇聯二戰電影求片名
《戰爭第四年》
衛國戰爭進入第四個年頭,蘇軍前線司令部准備發動總攻。部隊必須通過被德軍佔領的格魯赫森林。第二團抓獲了一個前往該森林的德軍軍事警察6人小組。團長派會說德語的斯皮林大尉和妻子莫洛茲大尉組成6人小分隊,冒充德軍軍事警察小組,前往格魯赫森林偵察敵情。斯皮林大尉被奸細刺傷,被送回,途中遭阻擊犧牲。莫洛茲大尉領導小組繼續前進。他們歷盡艱險,摸清了敵情。敵人偽裝了堤壩,儲蓄大量湖水,隨時可以放水淹沒森林。總攻即將開始,小分隊來不及撤退。女大尉和剩下的2名隊員,奪了一輛探測車,她利用車上的電台向蘇軍播報了水庫的方位,請前線司令部派飛機轟炸水庫。
H. 有什麼關於二戰德軍的電影嗎
《美麗人生》。
劇情簡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籠罩著整個義大利。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
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改良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拖了很久才得到。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
期間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其中就有一個喜歡猜謎語的李醫生,對圭多聰明的頭腦和真誠的態度表示敬重。
一次圭多在填寫申請時無意中把一盆花砸到了簽字人(魯道夫)頭上,簽字人就去追圭多,圭多在一個拐角撞上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笑,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不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辦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
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約叔華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的叔叔、圭多和兒子喬舒亞,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
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圭多、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
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計分1000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
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他還因為李醫生的幫助而倖存下來。本來所有的小孩要在洗澡時被殺死,而喬舒亞不知情地逃掉洗澡,而後,父親圭多讓他混在德國孩子之中,告誡他不要說話,說這是拿分的關鍵。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萬囑叫喬舒亞不要出來,否則得不到坦克。
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找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 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後,喬舒亞母子團聚。
(8)斯大林二戰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圭多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來到阿雷佐小鎮,途中邂逅多拉,兩人終成眷屬。但是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
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多拉
多拉是一位美麗的義大利女教師,圭多使用各種方式希望追到她,而多拉則是已經有了婚約,不過圭多仍在多拉的生活中添加了許多驚奇,多拉也漸漸愛上圭多,兩人結婚後過了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
但是不久後,她的丈夫和兒子就被抓進集中營做苦役,多拉則因是女人而被送到女子集中營。最後美軍抵達,多拉與兒子重逢。
喬舒亞
他乖巧可愛,原本和父母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因為有猶太人的血統而與父親一起被送往了集中營。在德軍投降的前一晚,父親為了不讓喬舒亞受害,編游戲讓喬舒亞躲到箱子當中,慢慢等待美軍的到來,喬舒亞照做了。
翌日,美軍抵達,喬舒亞按照與爸爸的約定從箱子中出來,他見到了美軍的坦克,並且也與母親重逢。
魯道夫
多拉的前男友。多拉很討厭他,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辦和多拉的訂婚晚會,圭多巧妙地使多拉擺脫了魯道夫的糾纏,之後魯道夫與多拉分手。
幕後花絮
影片花絮
在片中扮演羅伯托·貝尼尼妻子的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在生活中也是他的妻子。
貝尼尼在獄中穿的衣服的號碼跟卓別林在《大獨裁者》中的一樣。
貝尼尼表示片名來自利昂·托洛茨基說所的話。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時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殺時,他看著花園中的妻子寫出了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
穿幫鏡頭
Guido在集中營跟兒子說話的戲,小演員說台詞時,貝尼尼也同時做口型。
軍營中,Dora從床上站起來,去窗邊聽她丈夫放的音樂時,在屏幕左邊可以看見電纜和工作人員的影子。
Guido的兒子從藏身之處走出時,他徑直超一個道具走去,那顯然是給小演員表演設置的「記號」。
Guido通過喇叭放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故事》中的《威尼斯船歌》,而事實上因為奧芬巴赫是猶太人,所以在納粹集中營很難找到他的音樂。
I. 求推薦與斯大林有關的電影
《列寧在十月》(羅姆,1937年)、《偉大的曙光》(恰烏列利,1938年)、《帶槍的人》(尤特凱維奇,1938年)、《列寧在1918》(羅姆,1939年)、《瓦列里?契卡洛夫》(卡拉托佐夫,1941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彼得羅夫,1949年)等。斯大林不太喜歡自己的形象頻繁出現在電影中,擔心這樣有損於自己的身份,從1937年到1953年的16年中,蘇聯拍攝了18部涉及斯大林的影片。
望採納
J. 求一部關於蘇聯斯大林之戰的電影
[兵臨城下] 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利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利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這電影是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的。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
德軍在圍攻列寧格勒不久,又於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佔斯大林格勒的計劃。
希特勒的陰謀再次破產了。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號召下,誓死抗敵,人人都投身到反擊
德國法西斯的斗爭中去。
德軍集中了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
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發起
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陣地。
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蘇聯人民也團結起來,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
中同沖擊市區的德軍展開搏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沖上去。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
市區爭奪戰開始了。
為了打敗法西斯,俄羅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
神贊歌。
9月14日,爭奪市中心的激戰達到了白熱化的城市。德軍從早到晚沖鋒不止,他們死
傷殘重。據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團軍戰士,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德軍浴血戰斗。
為了爭奪火車站,德蘇雙方爭奪激烈,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
為了爭奪被德軍佔領的馬耶夫崗高地,近衛軍猛撲高地東北面的陡峭斜坡,沖入戰壕與
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終於把高地奪回。
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敵人用火炮、迫擊炮進行射擊,還派
飛機向樓房轟炸,樓房雖被炸得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房,給敵人一次又
一次的還擊。
一名護士為了掩護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軍,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
的部隊趕到。
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
給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城的人民和蘇軍密切配合,共同奮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
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里堅持生產。在激戰的九月份里,他們生產了1200
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在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
希特勒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久戰不勝。希特勒原想速戰速決,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佔領全城。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
「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
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嚴寒的冬季終於來到了,毫無過冬准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飢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
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開始變化。
11月19日,蘇聯紅軍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斯大林發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德軍彈盡糧絕,他們處在死亡的恐
懼之中。德軍司令鮑羅斯在筆記中寫道:
「士氣低落了,解圍的希望破滅了。越來越疲憊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為自
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經常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
鮑羅斯向希特勒發出沖圍撤退的請求。
剛從阿爾卑斯山賞雪歸來的希特勒發來一份急電: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鮑羅斯陷入萬分絕望的情緒中,垂頭喪氣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軍床上,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最後崩潰。」
萬般無奈的希特勒急忙發出一份電令,升鮑羅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
一級。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強德軍將士「光榮殉職」的決心。
接到電令的鮑羅斯徹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2月2日,堅持了六個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9萬1千多德國官兵,其中
包括鮑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穿著單薄的衣衫,抓緊裹在身上滿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斯大林格勒大戰給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擊,德軍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了,他
們一步步後退,開始走下坡路。蘇聯紅軍則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並攻入德國本土。
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從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也堅定了徹底
打敗德國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
斯大林格勒之戰的殘酷性在世界戰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戰後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如此評述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狂轟濫炸:「這是一次純粹的恐怖襲擊,其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屠殺平民,摧毀蘇軍士氣,散布恐慌氣氛。」一名德軍軍官在日記里寫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灶……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蘇軍指揮官崔可夫回憶說:「我們的部隊在這里經受了從殘酷到頑強程度來說都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惡戰。」
德軍在會戰中傷亡約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