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2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都會有哪些作品獲獎
2022年度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已經公布,其中獲獎的作品有《悲情三角》、《正午之星》、《親密》、《掮客》、《聖蛛》、《天堂來的男孩》、《母親憂郁的催眠曲》、《托里和洛奇塔》等等。戛納電影節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一種獎項。同時戛納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電影節委員會首批成員 ,和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三大國際電影節),其最高獎項為“金棕櫚獎”。
一、本年度戛納電影節獲獎的意義
對於這個獎項相信很多人並不是很陌生,如果拍攝的作品得了這個獎項,那麼對於這個作品來說無疑增加了最光輝的一環,因為這個獎項是最具有影響力最具有價值的,也就直接說明獲獎的作品得到了大眾的認可,符合主流。而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宗旨在於推動法國電影節發展,振興世界電影行業,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舞台。戛納國際電影節在保有其核心價值的基礎上,也一直在進步發展,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新人,為電影節創造一個交流與創作的平台。
⑵ 求歷屆戛納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有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1、金棕櫚獎獲獎名單: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屆):《流浪的迪潘》雅克·歐迪亞
2014年(第67屆):《冬眠》努里·比格·錫蘭
2013年(第66屆):《阿黛爾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屆):《愛》邁克爾·哈內克
2011年(第64屆):《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
2010年(第63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屆):《白絲帶》邁克爾·哈內克 [6]
2008年(第61屆):《課室風雲》勞倫·岡泰
2007年(第60屆):《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楢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1946年(第1屆):《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
1946年(第1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2、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采購員》、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
2015年(第68屆):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2014年(第67屆):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2013年(第66屆):阿瑪特·艾斯卡蘭特《赫利》
2012年(第65屆):卡洛斯·雷加達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亡命駕駛》
2010年(第63屆):馬修·阿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屆):布里蘭特·曼多薩《基納瑞》
2008年(第61屆):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施納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2006年(第59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通天塔》
2005年(第58屆):邁克爾·哈內克《隱藏攝像機》
2004年(第57屆):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屆):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屆):林權澤《醉畫仙》、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
2001年(第5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2000年(第53屆):楊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屆):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8年(第51屆):約翰·保曼《將軍》
1997年(第50屆):王家衛《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屆):馬修·卡索維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屆):南尼·莫萊蒂《親愛的日記》
1993年(第46屆):邁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羅伯特·奧特曼《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帕維·龍根《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1989年(第42屆):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1987年(第40屆):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
1986年(第39屆):馬丁·斯科塞斯《下班後》
1985年(第38屆):安德列·泰西內《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屆):貝特朗·塔維涅《鄉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屆):羅伯特·布列松《錢》、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鄉愁》
1982年(第35屆):沃納·赫爾佐格《陸上行舟》
1981年(第34屆):無
1980年(第33屆):無
1979年(第32屆):泰倫斯·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屆):大島渚《愛之亡靈》
1976年(第29屆):伊托·斯柯拉《驚恐、污穢、邪惡》
1975年(第28屆):米歇爾·布洛爾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別法庭》
1974年(第27屆):無
1973年(第26屆):無
1972年(第25屆):米克洛斯·楊索《紅色贊歌》
1971年(第24屆):無
1970年(第23屆):約翰·保曼《最後的萊奧》
1969年(第22屆):格勞貝爾·羅沙《職業殺手安東尼奧》、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費倫茨·科薩《一萬個太陽》
1966年(第1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列寧在波蘭》
1965年(第18屆):利維烏·丘列伊《弔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屆):無
1963年(第16屆):無
1962年(第15屆):無
1961年(第14屆):朱麗婭·索恩澤娃《烽火連天》
1960年(第13屆):無
1959年(第12屆):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1958年(第11屆):英格瑪·伯格曼《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羅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獄》
1956年(第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奧塞羅》
1955年(第8屆):謝爾蓋 · 瓦西里耶夫《Geroite na Shipka》、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斗》
1954年(第7屆):無
1953年(第6屆):無
1952年(第5屆):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屆):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
1949年(第3屆):雷內·克萊芒《馬拉帕加之牆》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雷內·克萊芒《鐵路戰斗隊》
3、最佳男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2016年(第69屆):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2015年(第68屆):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2014年(第67屆):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2013年(第66屆):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屆):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2011年(第64屆):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2010年(第63屆):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哈維爾·巴登《美錯》
2009年(第62屆):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無恥混蛋》
2008年(第6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
2006年(第59屆):塞米·鮑亞吉拉、伯納德·布蘭卡恩、羅什迪·澤姆、賈梅爾·杜布茲、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2005年(第58屆):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4年(第57屆):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2003年(第56屆):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2002年(第55屆):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2001年(第54屆):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梁朝偉《花樣年華》
1999年(第52屆):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1997年(第50屆):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1996年(第49屆):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1995年(第48屆):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1994年(第47屆):葛優《活著》
1993年(第46屆):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1989年(第42屆):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1988年(第41屆):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1987年(第40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屆):米歇爾·布朗《晚禮服》、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1985年(第38屆):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屆):阿爾弗雷多·蘭達、Fernando Rabal《聖嬰》
1983年(第36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屆):傑克·萊蒙《失蹤》
1981年(第34屆):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1980年(第33屆):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1978年(第31屆):強·沃特《榮歸》
1977年(第30屆):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1976年(第29屆):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1975年(第28屆):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屆):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1973年(第26屆):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1972年(第25屆):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1971年(第24屆):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1970年(第23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1969年(第22屆):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1967年(第20屆):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屆):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1965年(第18屆):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塔爾·帕傑爾《雲雀》、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1963年(第16屆):理查德·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1962年(第15屆):拉爾夫·理查德森、傑森·羅巴茲、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1959年(第12屆):布拉福德·迪爾曼、迪恩·斯托克維爾、奧遜·威爾斯《朱門孽種》
1958年(第11屆):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1957年(第10屆):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屆):斯賓塞·屈塞《黑岩喋血記》、尼古拉·格里岑科、鮑里斯·比秋科夫、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謝爾蓋耶夫、鮑里斯·科科夫金、鮑里斯·安德列耶夫、謝爾蓋·盧克亞諾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維傑夫、謝爾蓋·庫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屆):馬龍·白蘭度《薩巴達萬歲》
1951年(第4屆):邁克爾·雷德格瑞夫《白朗寧版本》
1949年(第3屆):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屆):雷·米蘭德《失去的周末》
4、最佳女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2016年(第69屆):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2015年(第68屆):魯妮·瑪拉《卡蘿爾》、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2014年(第67屆):朱麗安·摩爾《星圖》
2013年(第66屆):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2012年(第65屆):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2011年(第64屆):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2010年(第63屆):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屆):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屆):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2007年(第60屆):全度妍《密陽》
2006年(第59屆):布蘭卡·波蒂洛、尤漢娜·柯博、達茲·萊姆波瑞娃、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勞拉·杜納絲《回歸》
2005年(第58屆):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2004年(第57屆):張曼玉《清潔》
2003年(第56屆):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2002年(第55屆):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屆):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1997年(第50屆):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屆):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1995年(第48屆):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1994年(第47屆):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後》
1993年(第46屆):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1992年(第45屆):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屆):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1990年(第43屆):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1989年(第42屆):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1988年(第41屆):琳達·姆夫西、喬迪·梅、芭芭拉·赫希《隔離的世界》
1987年(第40屆):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屆):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或永不愛我》、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1985年(第38屆):雪兒《面具》、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1984年(第37屆):海倫·米倫《卡爾》
1983年(第36屆):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屆):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1981年(第34屆):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迷戀》
1980年(第33屆):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1978年(第31屆):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77年(第30屆):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1976年(第29屆):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裡?》、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1975年(第28屆):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1974年(第27屆):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屆):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1972年(第25屆):蘇珊娜·約克《幻象》
1971年(第24屆):吉蒂·溫《毒海鴛鴦》
1970年(第23屆):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1969年(第22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1967年(第20屆):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1966年(第19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屆):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1963年(第16屆):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屆):凱瑟琳·赫本《長日入夜行》、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1960年(第13屆):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
1959年(第12屆):西蒙·西涅萊《金屋淚》
1958年(第11屆):芭布洛·約爾特·阿夫·奧納斯、英格里德·圖林、畢比·安德森、伊娃。達爾貝克《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茱莉艾塔·瑪西娜《卡比里亞之夜》
1956年(第9屆):蘇珊·海沃德《傷心淚盡話當年》
1955年(第8屆):葉卡捷琳娜·薩維諾娃、伊婭·阿列比娜、拉瑞莎·科倫伯格、葉琳娜·杜布朗拉沃娃、薇拉·庫茲涅佐娃、克拉拉·盧奇科《大家族》
1952年(第5屆):李·格蘭特《偵探的故事》
1951年(第4屆):貝蒂·戴維斯《彗星美人》
1949年(第3屆):伊莎·米蘭達《馬拉帕加之牆》
1946年(第1屆):米歇爾·摩根《田園交響樂》
⑶ 奧斯卡獲獎影片有哪些
1、《角鬥士》
21世紀的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商業大片。當年李安的《卧虎藏龍》也有入圍,不過輸給了夢工廠製作的《角鬥士》。環球影業也是主要的製作公司之一。夢工廠一般專注於「小而美」的影片,大製作一般都只給創始人之一的斯皮爾伯格。
《角鬥士》成本超過1億美元,很可能多數資本都來源於擅長做大片的環球公司。環球沒看錯,雷德利·斯科特打造出一個壯麗的古羅馬世界,加上一個扎實的故事,小金人穩穩到手。
⑷ 法國電影凱撒獎的獲獎名單
老槍 / Vieux fusil,Le / 誓不兩立
菲利普諾瓦萊 / 羅密施奈德 / 法國 / 原西德 / 羅伯·安利可 (Robert Enrico) / Claude Veillot / Pascal Jardin / 羅伯·安利可 (Robert Enrico) Monsieur Klein / 奇連先生 / 克萊因先生
Alain Delon / 法國 / 義大利 / 約瑟夫·羅西 (Joseph Losey) / 奇連先生 / 科斯塔-蓋維拉斯 (Costa-Gavras) / Fernando Morandi / Franco Solinas Providence / 天意
法國 / 瑞士 / 阿蘭·雷斯奈斯 (Alain Resnais) / 天意 / David Mercer (I) Argent des autres,L' / 別人的錢
法國 / Christian de Chalonge / 別人的錢 / Christian de Chalonge / Nancy Markham / Pierre Dumayet Tess / 苔絲 / 黛絲姑娘
1979年10月25日 / 娜塔莎·金斯基 Nastassja Kinski / 法國 / 英國 / 羅曼·波蘭司基 (Roman Polanski) / 苔絲 / Gérard Brach / John Brownjohn / 羅曼·波蘭司基 (Roman Polanski) Dernier métro,Le / 最後地下鐵 / 最後一班地鐵
Catherine Deneuve / 法國 / 弗朗索瓦·特呂弗 (François Truffaut) / 最後地下鐵 / 弗朗科依斯· 特呂弗 (François Truffaut) / Jean-Claude Grumberg / Suzanne Schiffman Guerre feu,La / Quest for Fire
Everett McGil / Ron Perlman / Nicholas Kadi / 加拿大 / 法國 / 美國 / 讓-雅克·阿諾 Jean-Jacques Annaud / Gérard Brach / J.H. Rosny Sr. Balance,La / 線民 / 天平
法國 / 鮑勃·史溫 (Bob Swaim) / 線民 / 鮑勃·史溫 (Bob Swaim) / Mathieu Fabiani Bal,Le / 舞廳
法國 / 義大利 / 阿爾及利亞 / 伊托·斯高拉 (Ettore Scola) / 舞廳 / 伊托·斯高拉 (Ettore Scola) / 富尼 史加彼利 (Furio Scarpelli) / Jean-Claude Penchenat
1984年並列
À nos amours / To Our Loves / 我們的愛
Sandrine Bonnaire / France / Maurice Pialat / 我們的愛 / French Ripoux,Les / 墮落的人們 / 皇牌雜差
法國 / 克落德·齊迪 (Claude Zidi) / 墮落的人們 / 克落德·齊迪 (Claude Zidi) / Didier Kaminka 3 hommes et un couffin / 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
法國 / 古琳·舒浩 (Coline Serreau) / 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 / 古琳·舒浩 (Coline Serreau) Thérèse / 聖女泰蕾絲
Catherine Mouchet / Hélène Alexandridis / 法國 / Alain Cavalier阿蘭·卡瓦利埃 / 聖女泰蕾絲 / 法語 Au revoir,les enfants / 再見童年 / 童年再見
法國 / 原西德 / 原西德 / Louis Malle / 再見童年 / 路易斯·馬爾 (Louis Malle) Camille Claudel / 羅丹與卡蜜兒 / 羅丹的情人
Isabelle Adjani / Gérard Depardieu / 法國 / 布呂諾·努坦 (Bruno Nuytten) / 羅丹的情人 / 布呂諾·努坦 (Bruno Nuytten) / Marilyn Goldin / Reine-Marie Paris Trop belle pour toi / 你不配她 / 美得過火
法國 / 伯特蘭·布里爾 (Bertrand Blier) / 你不配她 / 伯特蘭·布里爾 (Bertrand Blier) / 法語 Cyrano de Bergerac / 大鼻子情聖
Gérard Depardieu / Anne Brochet / Vincent Perez / 法國 / Jean-Paul Rappeneau / 大鼻子情聖 / Edmond Rostand / 瓊-克勞德·卡里爾 (Jean-Claude Carrière) / 讓-保羅·拉珀諾 (Jean-Paul Rappeneau) / 法語 Tous les matins monde / 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 世界上所有的早晨
Gérard Depardieu / Jean-Pierre Marielle / 法國 / 亞倫·科諾 (Alain Corneau) /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 亞倫·科諾 (Alain Corneau) / Pascal Quignard 野獸之夜 / 瘋狂夜
演員表:Romane Bohringer .... Laura / Jean-Christophe Bouvet .... Serge / Régine Arniaud .... Véro / 法國 / 義大利 / 西里爾·科拉爾 (Cyril Collard) / 野獸之夜 / 西里爾·科拉爾 (Cyril Collard) / 積葵 費爾斯奇 (Jacques Fieschi) Smoking/No Smoking / 抽煙/不抽煙
薩賓·阿澤瑪Sabine Azéma / Pierre Arditi / 法國 / 阿蘭·雷斯奈斯 (Alain Resnais) / Agnès Jaoui / Alan Ayckbourn / Anne Dutter Roseaux sauvages,Les / 野蘆葦 / The Wild Reeds
Élodie Bouchez / Gaël Morel / Stéphane Rideau / 法國 / 法國 / André Téchiné / 野蘆葦 / André Téchiné / Gilles Taurand / Olivier Massart / French Haine,La / 怒火青春 / 仇恨
文森特·卡賽爾 / 赫伯特·昆德 / 薩伊德·塔格馬依 / 法國 / 馬蒂厄·卡索維茨 (Mathieu Kassovitz) / 怒火青春 / 馬蒂厄·卡索維茨 (Mathieu Kassovitz) / 法語 Ridicule / 荒謊無稽 / 荒謬奇緣
法國 / 帕特利斯·勒孔特 (Patrice Leconte) / 荒謊無稽 / Eric Vicaut / Michel Fessler / Rémi Waterhouse On connaît la chanson / 法國香頌 / 老調重彈
法國 / 瑞士 / 英國 / 阿蘭·雷斯奈斯 (Alain Resnais) / 法國香頌 / Agnès Jaoui / 尚皮雅·巴克利 (Jean-Pierre Bacri) Vie rêvée des anges,La / 天使熱愛的生活 / 兩極天使
埃落迪·波切茲 / 娜塔莎荷妮葉 / 法國 / 艾瑞克·宗卡 (Erick Zonca) / 天使熱愛的生活 / 艾瑞克·宗卡 (Erick Zonca) / Pierre Chosson / Roger Bohbot / 法語 維納斯美容院 / Venus Beauty Institute
Audrey Tautou / France / 托涅·馬歇爾 (Tonie Marshall) / Jacques Audiard / 馬里恩·弗諾克斯 (Marion Vernoux) / 托涅·馬歇爾 (Tonie Marshall) Le Goût des autres / 遇見百分百的巧合愛情 / 其他的滋味
法國 / Agnès Jaoui / 遇見百分百的巧合愛情 / Agnès Jaoui / 尚-皮雅·巴克利 (Jean-Pierre Bacri) / 法語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 天使愛美麗 / 艾梅麗
奧黛麗·塔圖(Audrey Tautou) / 馬修·卡索維茨(Mathieu Kassovitz) / 法國 / 德國 / 讓-皮埃爾·熱內 (Jean-Pierre Jeunet) / 天使愛美麗 / Guillaume Laurant / Jean-Pierre Jeunet / 法語 The Pianist / 戰地琴人 / 鋼琴戰曲
艾德林恩·布洛迪 / 托馬斯·克瑞士曼 / 艾米莉亞·福克斯 / 法國 / 德國 / 荷蘭 / 羅曼·波蘭司基 (Roman Polanski) / 戰地琴人 / 羅納德·哈伍德 (Ronald Harwood) / Wladyslaw Szpilman Invasions barbares,Les / 野蠻入侵 / 老豆堅過美利堅
Rémy Girard / Stéphane Rousseau / Dorothée Berryman / 加拿大 / 法國 / 丹尼斯·阿康特 (Denys Arcand) / 野蠻入侵 / 丹尼斯·阿康特 (Denys Arcand) / French / English L' Esquive / 躲閃
Osman Elkharraz / Sara Forestier / Sabrina Ouazani / 法國 / Abdel Kechiche / 躲閃 / 法語 De battre mon coeur s'est arrêté /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 我心遺忘的節奏
Romain Duris / Emmanuelle Devos / Aure Atika / 法國 / Jacques Audiard / 我心遺忘的節奏 / 法語 / 英語 / 俄語 Lady Chatterley / 查泰萊夫人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marina hands / france / pascale ferran / 查泰萊夫人 獲獎名單:
最佳電影:《種子與騾子》(導演:阿布戴·柯西胥)
最佳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獲獎電影:《種子與騾子》)
最佳女主角:瑪麗昂·科蒂亞爾(獲獎電影:《玫瑰人生》)
最佳男主角:馬蒂厄·阿馬爾里克(獲獎電影:《潛水鍾與蝴蝶》)
最佳女配角:朱莉·德帕迪約(獲獎電影:《秘密》)
最佳男配角:薩米·布阿吉拉(獲獎電影:《證人》)
最佳男新人:洛朗·斯托克(獲獎電影:《只要在一起》)
最佳女新人:阿弗西婭·埃爾奇(獲獎電影:《種子與騾子》)
最佳外語片:《別人的生活》(導演:弗洛里安·唐納斯馬克)
最佳剪輯:朱麗葉·韋爾夫蘭(獲獎電影:《潛水鍾與蝴蝶》)
最佳原創劇本:阿布戴·柯西胥(獲獎電影:《種子與騾子》)
最佳改編劇本:瑪贊·莎塔碧和文森特·帕羅諾(獲獎電影:《我在伊朗長大》)
最佳處女作:《我在伊朗長大》(導演:瑪贊·莎塔碧和文森特·帕羅諾)
最佳紀錄片:《恐怖的律師》(導演:巴爾貝·施羅德)
最佳短片:《扒手藝術家》(導演:菲利普·波萊-維拉爾)
最佳攝影:中田哲夫(獲獎電影:《玫瑰人生》)
最佳服裝:馬里特·艾倫(獲獎電影:《玫瑰人生》)
最佳布景:奧利維耶·拉烏(獲獎電影:《玫瑰人生》)
最佳原創音樂:亞歷克斯·博潘(獲獎電影:《情歌》)
最佳音效:洛朗·蔡利希、帕斯卡爾·維拉爾、讓-保羅·於里耶(獲獎電影:《玫瑰人生》) 最佳影片:《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導演:讓-弗朗索瓦·里奇(Jean-Fran?ois Richet)<;梅林傳>L'Instinct de mort / L'Ennemi public n°1)
最佳男主角:文森·卡塞爾(Vincent Cassel)《梅林傳》(L'Instinct de mort / L'Ennemi public n°1)
最佳女主角:尤朗德·莫羅(Yolande Moreau)《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剪輯:《餘生的第一天》(Le Premier Jour reste de ta vie)
最佳原創劇本:《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改編劇本:《牆壁之間》(Entre les murs)
最佳攝影:《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紀錄片:《阿涅斯的海灘》(Les plages d'Agnès)
最佳男配角:讓·保羅·胡斯隆(Jean-Paul Roussillon)《聖誕故事》(Un conte de No?l)
最佳女配角:艾爾莎·澤布斯坦(Elsa Zylberstein)《愛你長久》(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最佳外語片:《和巴什爾跳華爾茲》(Valse avec Bachir)
最佳服裝設計:《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美術執導:《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原創音樂:《塞拉芬尼》(Séraphine)
最佳處女作:《愛你長久》(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最佳短片:《碎片》(Les miettes)
最佳男新人:馬克-安德烈·高登(Marc-André Grondin)
最佳女新人:黛博拉·弗朗索瓦(Déborah Fran?ois)
榮譽獎: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最佳影片:《預言者》
最佳導演:雅克-奧蒂亞《預言者》
最佳男演員:塔哈-拉希姆《預言者》
最佳女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裙角飛揚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尼艾爾-阿萊斯特拉普《預言者》
最佳女配角:埃瑪紐埃爾-德沃《起源》
最具潛力男演員:塔哈-拉希姆《預言者》
最具潛力女演員:梅拉妮-蒂埃里《出發前的最後一杯》
最佳處女電影:《青春期的法國男孩》
最佳原創劇本:雅克-奧蒂亞,Thomas Bidegain《預言者》
最佳改編劇本:史蒂芬·布塞,Florence Vignon,《尚班小姐》
最佳配樂:Armand Amar《音樂廳》
最佳音效:《音樂廳》
最佳布景:《預言者》
最佳服裝:《時尚先鋒香奈兒》
最佳攝影:《預言者》
最佳剪輯:《預言者》
最佳外國電影:《老爺車》(導演:克林特-伊斯伍德)
最佳紀錄片:《亨利-喬治·克魯佐的地獄》
最佳短片:Cheng-Chui Kuo《SEANCE FAMILIALE》 最佳影片:《人與神》(導演:格扎維埃博瓦)
最佳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獲獎電影:《影子寫手》(又譯《捉刀手》)
最佳女主角:莎拉福雷斯捷(獲獎電影:《愛情的名字》)
最佳男主角:埃里克埃爾莫斯尼諾(獲獎電影:《塞爾日甘斯堡:英雄人生》)
最佳女配角:安妮阿爾瓦羅(獲獎電影:《冰塊的聲音》)
最佳男配角:邁克爾朗斯代爾(獲獎電影:《人與神》)
最佳男新人:埃德加拉米雷(獲獎電影:《卡洛斯》)
最佳女新人:萊拉貝克蒂(獲獎電影:《一切閃亮之物》)
最佳外語片:《社交網路》(導演:戴維芬徹)
最佳剪輯:埃爾韋德盧茲(獲獎電影:《影子寫手》)
最佳原創劇本:巴婭卡斯米和米歇爾勒克萊爾(獲獎電影:《愛情的名字》)
最佳改編劇本:羅曼波蘭斯基和羅伯特哈里(獲獎電影:《影子寫手》)
最佳處女作:《塞爾日甘斯堡:英雄人生》(導演:若阿納斯費爾)
最佳紀錄片:《海洋》(導演:雅克佩蘭和雅克布呂佐)
最佳短片:《商標的世界》(導演:弗朗索瓦阿洛)
最佳動畫片:《魔法師》(又譯《千驚萬險》)(導演:西爾萬肖梅)
最佳攝影:卡羅琳尚普捷(獲獎電影:《人與神》)
最佳服裝:卡羅琳德維韋斯(獲獎電影:《蒙龐西埃王妃》)
最佳布景:於格蒂桑迪埃(獲獎電影:《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最佳原創音樂:亞歷山大德普拉(獲獎電影:《影子寫手》)
最佳音效:丹尼爾索布里諾、讓古迪耶、西里爾奧爾茨(獲獎電影:《塞爾日甘斯堡:英雄人生》)。 最佳影片: 《藝術家》
最佳男演員: 奧馬·希《無法觸碰》
最佳女演員: 貝熱尼絲·貝喬《藝術家》
最佳導演: 米歇爾·哈扎納維西烏斯《藝術家》
最佳男配角:米歇爾·布朗《國家行政》
最佳女配角:卡門·莫拉《六樓的女人》
最佳新人男演員: 格雷格里·加德波瓦《Angèle et Tony》
最佳新人女演員: Naidra Ayadi《青少年警隊》
最佳原創劇本: 《國家行政》
最佳改編劇本: 《殺戮》
最佳外語片: 《一次別離》阿斯哈·法拉蒂
最佳原創音樂: 呂多維克·布爾斯《藝術家》
最佳剪輯:《青少年警隊》
最佳短片:《調音師》《L'Accordeur》
凱撒榮譽獎:凱特·溫斯萊特 最佳影片:《愛》
最佳女演員:埃馬紐·麗娃《愛》
最佳男演員:讓·路易·坦蒂尼昂《愛》
最佳導演:邁克爾·哈內克《愛》
最佳原創劇本:《愛》
最佳改編:《銹與骨》
最佳女配角:瓦蕾麗·本吉吉《起名風波》
最佳男配角:紀約姆·德同格德克《起名風波》
最佳新人男演員:馬提亞斯·修奈爾茨《銹與骨》
最佳新人女演員: 伊茲婭·伊吉琳《壞女孩》
最佳處女作:路易絲·維麥《Louise Wimmer》
最佳動畫片:《埃特熊和賽娜鼠》
最佳攝影:《再見,我的皇後》
最佳音效:《法國貓王》
最佳原創音樂:亞力山大·德斯普拉《銹與骨》
最佳剪輯:《銹與骨》
最佳布景:《再見,我的皇後》
最佳服裝:《再見,我的皇後》
最佳紀錄片:《無影無形》
最佳外語片:《逃離德黑蘭》
最佳短片:《le cri homard》
凱撒榮譽獎:凱文·科斯特納 最佳影片:《男孩們和吉約姆》
最佳導演獎:羅曼·波蘭斯基《穿裘皮的維納斯》
最佳男主角:紀堯姆・加利納《男孩們和吉約姆》
最佳女主角:桑德里娜・基伯蘭《九月懷胎》
最佳女配角:阿黛爾・埃內爾《蘇珊》
最佳男配角:尼爾斯・阿雷斯特呂《奧賽碼頭》
最佳男新人獎:皮埃爾・德拉東尚《湖畔的陌生人》
最佳女新人獎:阿黛爾·艾克阿切波洛斯《阿黛爾的人生》
最佳處女作:《男孩們和吉約姆》
最佳剪輯:《男孩們和吉約姆》
最佳改編劇本:《男孩們和吉約姆》
榮譽獎:斯嘉麗·約翰遜 最佳影片:《廷巴克圖》
最佳導演獎:阿伯德拉馬納·希薩柯,《廷巴克圖》
最佳男主角:皮埃爾·尼內,《伊夫聖羅蘭傳》
最佳女主角:阿黛拉·哈內爾,《初戀戰士》
最佳男配角:勒達·卡代布,《希波克拉底》
最佳女配角: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錫爾斯瑪利亞》
最佳男新人獎:Kévin Azaïs,《初戀戰士》
最佳女新人獎:Louane Emera,《貝利葉一家》
最佳處女作:《初戀戰士》
最佳剪輯:《廷巴克圖》
最佳改編劇本:《外交秘聞》
最佳布景《美女與野獸》
最佳服裝《聖羅蘭傳》
最佳攝影《廷巴克圖》
最佳音效《廷巴克圖》
最佳配樂《廷巴克圖》
最佳動畫片《昆蟲總動員》
最佳紀錄片《地球之鹽》
最佳外國片《媽咪》
榮譽獎:西恩·潘
⑸ 近三年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影片
第五十九屆(2006年)
最佳影片金棕櫚:《風吹稻浪》英國
評委會大獎:《弗朗德勒》法國
評審團獎:《紅色之路》英國
最佳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巴別塔》美國
最佳男演員:《光榮之路》(法國)5位男演員
Jamel Debbouze、Sami Bouajila、Roschdy Zem、Samy Naceri、Bernard Blancan
最佳女演員:《回歸》(西班牙)6位女演員
Penélope Cruz、Carmen Maura、Lola Duenas、Blanca Portillo、Yohana Cobo、Chus Lampreave
最佳編劇:阿爾莫多瓦《回歸》西班牙
金攝影機:《布達佩斯島》
最佳短片金棕櫚: 《sniffer》導演:Bobbie Peers 挪威
費比西獎:《氣候》/土耳其 《巴拉圭樹吊床》/巴拉圭 《BUG》/英國
關注單元最佳影片:《江城夏日》導演:王超 中國
第六十屆(2007年)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Cristian Mungiu《四月三周兩天》羅馬尼亞
評委會大獎:河瀨直美《殯之森》日本
60周年特別獎:加斯·范·桑特《迷幻公園》美國
最佳導演: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法國/美國
最佳編劇:費斯·阿金《在人生另一邊》土耳其/德國
最佳男主角:康斯坦丁·拉朗尼柯《驅逐》俄羅斯
最佳女主角:全度妍《密陽》韓國
金攝影機獎:Shira Geffen/Etgar Keret《MEDUZOT》以色列
金攝影機特別獎:Anton Corbijn《Control》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Elisa Miller《VER LLOVER》墨西哥
最佳短片評委會獎:安東尼·陳《Ahma》 Mark Albiston《RUN》 新加坡
評委會獎:瑪嘉·莎塔碧/波斯波利斯《我在伊朗長大》法國/美國
評委會獎:卡洛斯·雷加達斯《沉默的陽光》墨西哥/法國/荷蘭
關注單元最佳影片:Crisitan Nemescu《加州之夢》羅馬尼亞
第六十一屆(2008年)
金棕櫚大獎 《牆壁之間》ENTRE LES MURS/THE CLASS(法國)
評委會大獎 《格莫拉》Gomorra (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 凱瑟琳·德納芙 (法國)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美國)
評審團獎 《大牌明星》Divo, Il (義大利)
最佳導演獎 努里·比格·錫蘭 《三隻猴子》(土耳其)
最佳男演員獎 本尼西奧-德爾-托羅 《切-格瓦拉》 (西班牙)
最佳女演員獎 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 《越線》 (巴西)
最佳編劇獎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羅娜的沉默》
金攝影機最佳影片 《飢餓》Hunger (英國)
金攝影機特別獎 《ils mourronttous sauf moi》(俄羅斯)
最佳短片金棕櫚獎 《盤封管》 megatron (羅馬尼亞)
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Tulpan》 (哈薩克)
⑹ 2022年第94屆奧斯卡頒獎晚會已經結束,此次獲獎的都有哪些作品
奧斯卡一直以來都是全世界電影人最關注的電影盛會,最近的奧斯卡頒獎晚會因為威爾史密斯扇巴掌一事特別的火,但是同樣的,也有很多優秀的電影在這次奧斯卡的作品中脫穎而出。
本次的科幻電影沙丘成為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連續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原創配樂、最佳音效、最佳剪輯、最佳藝術指導六項大獎。可見《沙丘》作為一部有科幻元素的電影在視覺效果以及電影整體節奏感的把握上是非常的優秀,也是本年度最佳的科幻電影。
電影《沙丘》是改編同名小說而成的電影,這本小說本身就節奏感很強,故事背景非常的宏大,講述的是控制著珍貴的資源的大家族遭到背叛,最終損失慘重,而這個大家族中的保羅決定要重拾家族的榮耀,振興自己家族的故事,故事的情節本身沒有那麼新穎,但是其中的設定以及科幻描寫是非常不錯的,很值得大家一看。
除此之外,《國王理查德》、《塔米非的眼睛》、《西區故事》、《魔法滿屋》、《駕駛我的車》、《靈魂樂之夏》、《貝爾法斯特》、《黑白魔女庫伊拉》等電影獲得了獎項,也是值得一看的。
⑺ 推薦一些奧斯卡獲獎電影
1、《綠皮書》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2、《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布萊恩·辛格執導的音樂傳記片,由拉米·馬雷克主演,於2018年11月2日在美國上映,2019年3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佛萊迪·摩克瑞成名前在機場做行李搬運工。有一天,佛萊迪毛遂自薦加入羅傑·泰勒與布萊恩·梅的樂團,恰巧當天原本的主唱辭職,他用自己橫跨四個八度的超廣音域說服兩人,從此開啟皇後樂隊的搖滾傳奇。
佛萊迪也曾低落和迷茫,巨大的成功後所面臨的是樂隊的危機,但他最後成功地認清了自己,與自己和解。他尋回樂隊的成員們,燃燒生命中最後一股能量投入到「拯救生命」大型搖滾演唱會的排練中,將生命最後的余溫奉獻給了他熱愛的音樂。
3、《無間行者》是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於2005年出品的警匪動作片,影片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馬特·達蒙主演。
該片翻拍自香港電影經典影片《無間道》,講述了波士頓黑幫組織和警方之間互相培養卧底安插在對方內部,以及互相鬥智斗勇的過程;是警方和黑幫都決定展開洗底行動的故事。
(7)法國最近幾年獲獎的電影擴展閱讀:
《無間行者》角色介紹
比利——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比利和父親在波士頓機場打工,因為沒錢交保護費,父親被波士頓黑街的老大克斯特羅活活打死,比利就決定長大要當個除暴安良的警察,親手逮捕克斯特羅,為慘死的父親報仇。
⑻ 奧斯卡歷屆獲獎名單
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名單如下:
奧斯卡歷屆獲獎名單(92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第1屆奧斯卡(1927-1928年度)
最佳影片:《翼》Wings
第2屆奧斯卡(1928-1929年度)
最佳影片:《百老匯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第3屆奧斯卡(1929-1930年度)
最佳影片:《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4屆奧斯卡(1930-1931年度)
最佳影片:《壯志千秋》Cimarron
第5屆奧斯卡(1931-1932年度)
最佳影片:《大飯店》Grand Hotel
第6屆奧斯卡(1932-1933年度)
最佳影片:《亂世春秋》Cavalcade
第7屆奧斯卡(1933-1934年度)
最佳影片:《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8屆奧斯卡(1935-1936年度)
最佳影片:《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
第9屆奧斯卡(1936-1937年度)
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齊格菲》The Great Ziegfeld
第10屆奧斯卡(1937-1938年度)
最佳影片:《左拉傳》The Life of Emile Zola
第11屆奧斯卡(1938-1939年度)
最佳影片:《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第12屆奧斯卡(1939-1940年度)
最佳影片:《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第13屆奧斯卡(1940-1941年度)
最佳影片:《蝴蝶夢》Rebecca
第14屆奧斯卡(1941-1942年度)
最佳影片:《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第15屆奧斯卡(1942-1943年度)
最佳影片:《忠勇之家》Mrs. Miniver
第16屆奧斯卡(1943-1944年度)
最佳影片:《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第17屆奧斯卡(1944-1945年度)
最佳影片:《與我同行》Going My Way
第18屆奧斯卡(1945-1946年度)
最佳影片:《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
第19屆奧斯卡(1946-1947年度)
最佳影片:《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屆奧斯卡(1947-1948年度)
最佳影片:《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
第21屆奧斯卡(1948-1949年度)
最佳影片:《哈姆雷特》Hamlet
第22屆奧斯卡(1949-1950年度)
最佳影片:《當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
第23屆奧斯卡(1950-1951年度)
最佳影片:《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
第24屆奧斯卡(1951-1952年度)
最佳影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merican in Paris, An
第25屆奧斯卡(1952-1953年度)
最佳影片:《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
第26屆奧斯卡(1953-1954年度)
最佳影片:《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第27屆奧斯卡(1954-1955年度)
最佳影片:《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
第28屆奧斯卡(1955-1956年度)
最佳影片:《馬蒂》Marty
第29屆奧斯卡(1956-1957年度)
最佳影片:《環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第30屆奧斯卡(1957-1958年度)
最佳影片:《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第31屆奧斯卡(1958-1959年度)
最佳影片:《琪琪》Gigi
第32屆奧斯卡(1959-1960年度)
最佳影片:《賓虛》Ben-Hur
第33屆奧斯卡(1960-1961年度)
最佳影片:《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
第34屆奧斯卡(1961-1962年度)
最佳影片:《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
第35屆奧斯卡(1962-1963年度)
最佳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第36屆奧斯卡(1963-1964年度)
最佳影片:《湯姆·瓊斯》Tom Jones
第37屆奧斯卡(1964-1965年度)
最佳影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第38屆奧斯卡(1965-1966年度)
最佳影片:《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第39屆奧斯卡(1966-1967年度)
最佳影片:《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
第40屆奧斯卡(1967-1968年度)
最佳影片:《炎熱的夏夜》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第41屆奧斯卡(1968-1969年度)
最佳影片:《霧都孤兒》Oliver!
第42屆奧斯卡(1969-1970年度)
最佳影片:《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第43屆奧斯卡(1970-1971年度)
最佳影片:《巴頓將軍》Patton
第44屆奧斯卡(1971-1972年度)
最佳影片:《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
第45屆奧斯卡(1972-1973年度)
最佳影片:《教父》The Godfather
第46屆奧斯卡(1973-1974年度)
最佳影片:《騙中騙》The Sting
第47屆奧斯卡(1974-1975年度)
最佳影片:《教父2》The Godfather: Part II
第48屆奧斯卡(1975-1976年度)
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第49屆奧斯卡(1976-1977年度)
最佳影片:《洛奇》Rocky
第50屆奧斯卡(1977-1978年度)
最佳影片:《安妮·霍爾》Annie Hall
第51屆奧斯卡(1978-1979年度)
最佳影片:《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第52屆奧斯卡(1979-1980年度)
最佳影片:《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
第53屆奧斯卡(1980-1981年度)
最佳影片:《普通人》Ordinary People
第54屆奧斯卡(1981-1982年度)
最佳影片:《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第55屆奧斯卡(1982-1983年度)
最佳影片:《甘地傳》Gandhi
第56屆奧斯卡(1983-1984年度)
最佳影片:《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
第57屆奧斯卡(1984-1985年度)
最佳影片:《莫扎特》Amadeus
第58屆奧斯卡(1985-1986年度)
最佳影片:《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第59屆奧斯卡(1986-1987年度)
最佳影片:《野戰排》Platoon
第60屆奧斯卡(1987-1988年度)
最佳影片:《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第61屆奧斯卡(1988-1989年度)
最佳影片:《雨人》Rain Man
第62屆奧斯卡(1989-1990年度)
最佳影片:《為黛茜小姐開車》Driving Miss Daisy
第63屆奧斯卡(1990-1991年度)
最佳影片:《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第64屆奧斯卡(1991-1992年度)
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第65屆奧斯卡(1992-1993年度)
最佳影片:《不可饒恕》Unforgiven
第66屆奧斯卡(1993-1994年度)
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第67屆奧斯卡(1994-1995年度)
最佳影片:《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第68屆奧斯卡(1995-1996年度)
最佳影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
第69屆奧斯卡(1996-1997年度)
最佳影片:《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第70屆奧斯卡(1997-1998年度)
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Titanic
第71屆奧斯卡(1998-1999年度)
最佳影片:《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第72屆奧斯卡(1999-2000年度)
最佳影片:《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
第73屆奧斯卡(2000-2001年度)
最佳影片:《角鬥士》Gladiator
第74屆奧斯卡(2001-2002年度)
最佳影片:《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第75屆奧斯卡(2002-2003年度)
最佳影片:《芝加哥》Chicago
第76屆奧斯卡(2003-2004年度)
最佳影片:《魔戒三部曲:國王歸來》The Loa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第77屆奧斯卡(2004-2005年度)
最佳影片:《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第78屆奧斯卡(2005-2006年度)
最佳影片:《撞車》Crash
第79屆奧斯卡(2006-2007年度)
最佳影片:《無間行者》The Departed
第80屆奧斯卡(2007-2008年度)
最佳影片:《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第81屆奧斯卡(2008-2009年度)
最佳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第82屆奧斯卡(2009-2010年)
最佳影片:《拆彈部隊》The Hurt Locker
第83屆奧斯卡(2010-2011年)
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第84屆奧斯卡(2011-2012年)
最佳影片:《藝術家》(The Artist)
第85屆奧斯卡(2012-2013年)
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Argo)
第86屆奧斯卡(2013-2014年)
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Twelve Years a Slave)
第87屆奧斯卡(2014-2015年)
最佳影片:《鳥人》(Birdman)
第88屆奧斯卡(2015-2016年)
最佳影片:《聚焦》(Spotlight)
第89屆奧斯卡(2016-2017年)
最佳影片:《月光男孩》(Moonlight)
第90屆奧斯卡(2017-2018年)
最佳影片:《水形物語》(The Shape of Water)
第91屆奧斯卡(2018-2019年)
最佳影片:《綠皮書》(Green Book)
⑼ 奧斯卡2021年獲獎名單奧斯卡2021年最佳影片
2010-2021年奧斯卡最佳獲獎影片每一部都值得我們永久珍藏
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是電影院最火爆的時候,那麼這些電影你都看過了嗎?
第93屆最佳影片-2021年:《無依之地》
《無依之地》
《無依之地》是由趙婷執導,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大衛·斯特雷澤恩、德里克·賈尼斯、泰·斯特雷澤恩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於2021年1月29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傑西卡·布魯德的同名小說,講述一個60多歲的女人在經濟大蕭條中失去了一切,她作為一個居住在貨車里的現代游牧民,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旅遊,穿越美國西部的旅程。
《無依之地》
《無依之地》
第92屆最佳影片-2020年:《寄生蟲》
《寄生蟲》
《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 、趙汝貞、崔宇植、樸素丹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5月21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講述了住在廉價的半地下室出租房裡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無業遊民,在長子基宇(崔宇植 飾)隱瞞真實學歷,去一戶住著豪宅的富有家庭擔任家教後,一家人的生活漸漸發生了變化.........
《寄生蟲》
《寄生蟲》
第91屆最佳影片-2019年 :《綠皮書》
《綠皮書》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雷里執導,維果·莫騰森主演 、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真人真是,講訴了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位意裔美國人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里,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行程臨近結束,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見......
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標注了各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電影院。
《綠皮書》
《綠皮書》
第90屆最佳影片-2018年:《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奇幻劇情片,由吉爾莫·德爾·托羅執導,莎莉·霍金斯、邁克爾·珊農、理查德·詹金斯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8月3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2018年3月16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故事設定在1963年的美國冷戰時期,講訴了一位實驗室的啞女清潔工愛上了一個被捕做實驗體的水陸兩棲人,在別人的幫助下他們成功出逃,
《水形物語》
《水形物語》
第89屆最佳影片-2017年:《月光男孩》
《月光男孩》
《月光男孩》是巴里·詹金斯執導的劇情影片,由艾利克斯·希伯特 、艾什頓·桑德斯、崔凡特·羅茲、娜奧米·哈里斯等主演。影片於2016年10月2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的是黑人同性戀者的成長史,奇倫從孩童到青年時期,逐步發現自己的性取向,經受外界非議和內心掙扎後,找到真正自我的故事。
《月光男孩》
《月光男孩》
第88屆最佳影片-2016年:《聚焦》
《聚焦》
《聚焦》擊敗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奪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該片由托馬斯·麥卡錫執導,由馬克·魯弗洛、邁克爾·基頓、瑞秋·麥克亞當斯等主演。以半記實的方式,講訴《波士頓環球報》聚焦專欄追蹤報道波士頓地區天主教牧師猥褻性侵害兒童現象,再現了新聞媒體如何揭露被相關人士有意掩蓋的真相。
《聚焦》
《聚焦》
第87屆最佳影片-2015年:《鳥人》
《鳥人》
《鳥人》是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執導的一部喜劇片,由邁克爾·基頓、艾瑪·斯通、愛德華·諾頓主演,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過氣的超級英雄演員,轉戰百老匯,企圖藉助百老匯重新贏得關注與尊重的故事。
第86屆最佳影片-2014年:《為奴十二年》
《為奴十二年》
《為奴十二年》根據所羅門·諾瑟普在1853年所著的傳記體小說《為奴十二年》改編。由史蒂夫·麥奎因執導,切瓦特·埃加福特、邁克爾·法斯賓德、露皮塔·尼永奧等出演的劇情電影。影片於2013年11月8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一個生活在紐約的自由的黑人所羅門,受過教育且已婚。以演奏小提琴為生,有一個妻子和兩個孩子,生活其樂融融不料他卻被兩個白人以馬戲團表演伴奏所騙,許諾在華盛頓幫他找一份工作,當所羅門到了華盛頓才發現自己被誘拐綁架了,從此開始了他的奴隸生涯。經歷多年磨難才依靠一個好心的加拿大人幫忙送信回家,經過一場訴訟,他重獲自由。
第85屆最佳影片-2013年:《逃離德黑蘭》
《逃離德黑蘭》
《逃離德黑蘭》根據一篇名為「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電影將美國人帶離德黑蘭」的雜志文章改編而成,是由本·阿弗萊克執導,本·阿弗萊克,約翰·古德曼領銜主演的傳記劇情電影。影片於2012年10月12日在美國上映。講述1979年,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剛剛取得伊斯蘭革命勝利的伊朗人民團團包圍,6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長達444天。期間一位精通偽裝技巧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門德茲策劃了一個營救方案,成功地將困在加拿大駐伊朗使館的6名美國外交官帶離伊朗。時至今日,很多人都認為伊朗人質危機導致了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競選連任失敗。
《逃離德黑蘭》
《逃離德黑蘭》
第84屆最佳影片-2012年:《藝術家》
《藝術家》
《藝術家》是一部2011年法國黑白浪漫愛情喜劇片,由法國導演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執導,讓·杜雅爾丹和貝熱尼絲·貝喬主演。 影片於2011年5月15日上映。講述的是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
《藝術家》
《藝術家》
第83屆最佳影片-2011年:《國王的演講》
《國王的演講》
《國王的演講》是由湯姆·霍珀指導,科林·費斯、傑弗里·拉什主演的英國電影。該片於2010年09月06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後,王位留給了患嚴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後在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的治療下,克服障礙,在二戰前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
本片於第35屆多倫多電影節獲得了最高榮譽——觀眾選擇獎。在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上,《國王的演講》獲得12項提名,並最終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科林·費斯憑借本片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片男主角。影片還獲得金球獎、美國製片人公會、導演公會和影視演員公會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
《國王的演講》
《國王的演講》
第82屆最佳影片-2010年:《拆彈部隊》
《拆彈部隊》
《拆彈部隊》是由馬克·鮑爾編劇,凱瑟琳·畢格羅執導,傑瑞米·雷納、安東尼·麥凱、布萊恩·格拉提和拉爾夫·范恩斯等出演的戰爭題材影片。影片於2008年10月10日在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首映。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的故事。在那裡每個當地人都像是潛在的敵人,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拆彈部隊》
《拆彈部隊》
10部最佳電影每一部都值得我們永久珍藏,那麼你們都看過了嗎?
⑽ 觸不可及法國版拿獎了么
法國版《觸不可及》獲得了2013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2013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片獎、2013年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獎以及2012年法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演員獎。
《無法觸碰》(Intouchables)是由奧利維·那卡什、艾力克·托蘭達聯合執導,弗朗索瓦·克魯塞、奧馬·希、安樂妮、 奧黛麗·弗洛特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1年11月2日在法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