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戰中的經典槍械
那時的槍械比較混亂,根本無法對比,性能差異較大,作戰思想定位不同,所以很難給予排名,反正我是不知道有誰給二戰槍械排名
德國
1.步槍
毛瑟98K式步槍 http://ke..com/view/103508.htm
FG42式步槍 http://ke..com/view/408650.html
G43步槍 http://ke..com/view/1083282.html?tp=2_00
2.沖鋒槍
MP-38/40沖鋒槍 http://ke..com/view/1047868.html
MP-44(StG-44)沖鋒槍 http://ke..com/view/209583.htm
3.機槍
MG-34通用機槍 http://ke..com/view/489270.htm
MG-42通用機槍 http://ke..com/view/1115975.htm
4.手槍
毛瑟HSc手槍 http://ke..com/view/58771.html?tp=2_01
美國
1.步槍
M1「加蘭德」 http://ke..com/view/584722.html?tp=7_01
M1917式步槍 http://ke..com/view/1367859.html?tp=7_01#3
M1903式步槍 http://ke..com/view/1376530.html?tp=0_01
M1941式約翰遜半自動步槍 http://ke..com/view/1396245.html?tp=6_01
勃朗寧自動步槍 http://ke..com/view/408901.html?tp=3_00
2.沖鋒槍
湯普森沖鋒槍 http://ke..com/view/60795.html?tp=1_01
M3式沖鋒槍 http://ke..com/view/60721.html?tp=7_01
3.機槍
M1917式重機槍 http://ke..com/view/1368637.html?tp=1_0
M1919A6式重機槍 http://ke..com/view/523106.html?tp=1_01
M1919A4式重機槍 http://ke..com/view/523108.html?tp=2_01
4.手槍
M-1911A1手槍 http://ke..com/view/792100.htm
英國
1.步槍
恩菲爾德步槍 http://ke..com/view/103662.htm
2.沖鋒槍
斯登式沖鋒槍 http://ke..com/view/1098136.htm
3.機槍
布倫式輕機槍 http://ke..com/view/732054.htm
蘇聯
1.步槍
莫辛·納甘式步槍 http://ke..com/view/1046893.html#3
SVT-40步槍 http://ke..com/view/1085595.html?tp=7_00
2.沖鋒槍
PPSH-41沖鋒槍 http://ke..com/view/415362.htm
3.機槍
DShK-38/46重機槍,SG-43重機槍
http://61.243.91.77/cgi-bin/Ginfo.dll?DispInfo&w=westpower&nid=1278045
托卡列夫·馬克沁輕機槍
http://61.243.91.77/cgi-bin/Ginfo.dll?DispInfo&w=westpower&nid=1278047
4.手槍
TT-34手槍 http://ke..com/view/922084.html?tp=1_01
芬蘭
索米1931式沖鋒槍
日本
1.步槍
三八式步槍 http://ke..com/view/16180.html?tp=5_01
九九式步槍 http://ke..com/view/523125.htm
二式步槍 http://ke..com/view/922075.html?tp=8_01
2.機槍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 http://ke..com/view/732040.html
96式輕機槍 http://ke..com/view/1349796.htm
92式重機槍 http://ke..com/view/1126427.htm
3.手槍
南部十四式手槍 http://ke..com/view/523123.html
九四式手槍 http://ke..com/view/1390629.html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 http://ke..com/view/1390659.html
4.沖鋒槍
百式沖鋒槍 http://ke..com/view/1391297.html
中國
1步槍
中正二四式步槍(毛瑟1924式步槍的中國仿製型,德軍裝備的毛瑟98K就是在此基礎上改進過去的。) http://ke..com/view/210251.html?tp=1_01
漢陽造步槍(毛瑟1888式步槍的中國仿製型,德國本身裝備不多。因為在1888式出來後不久,毛瑟兄弟就在其基礎上改進出了1898式步槍。) http://ke..com/view/281134.htm
2.沖鋒槍
MP18沖鋒槍 http://ke..com/view/802211.htm
3機槍
ZB-26式輕機槍 http://ke..com/view/408875.htm
M1917式勃朗寧重機槍 http://ke..com/view/1368637.htm
Ⅱ 能否給我一些在二戰類片子出現的所有槍支信息。所有方的
德國:
MP40沖鋒槍,及其原型槍MP38沖鋒槍,是不同於傳統槍械製造觀念具有現代沖鋒槍特點的方便批量生產而設計的第一種沖鋒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性能最優良的沖鋒槍。它曾經被稱為「施邁瑟沖鋒槍」,其實與德國槍械設計師胡戈·施邁瑟並無聯系,他並沒有參與該槍的設計。
FG42傘兵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航空部專門為傘兵設計的可選擇連發射擊的步
FG42的設計初衷是滿足空降部隊在作戰中對武器重量輕、火力強的要求,希望這種槍能使後勤供應簡化並增強傘兵的單兵火力。空軍提出了傘兵步槍的技術指標:使用7.92×57mm的標准彈,並能擁有輕機槍的性能,而且空投體積不大於一支常規拉栓式步槍。此外,還要求使用10-30發彈匣,能發射槍榴彈,帶兩腳架、刺刀和光瞄具等。作為輕武器研製部門的陸軍兵器局正在研製7.92×33毫米中間型威力槍彈,拒絕了空軍使用7.92×57毫米標准步槍彈的設計要求。最後航空部直接轉向武器製造商,邀請了古斯特洛夫(Gustloff), 毛瑟(Mauser), Grossfuss, Haenel, 萊茵鋼鐵-博爾西格(Rheinmetall-Borsi FG42傘兵步槍
g)和克里格霍夫(Krieghoff)這幾家公司,希望他們能參與項目。實際上,只有萊茵鋼鐵-博爾西格公司和克里格霍夫公司按空軍的要求提供了樣槍。
毛瑟Kar98k (Karabiner 98k,簡稱Kar98k 或 K98k),由Gew98改進而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手動步槍。
MG42式7.92mm通用機槍(MG42 7.92mm General-purpose Machine Gun) 生產單位:德國毛瑟公司(Mauser-Werke AG, DE) 現狀:裝備 用途:殺傷中、遠距離有生目標 綽號:撕布機;希特勒的電鋸
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原稱M39/41式標准機槍。1942年德軍開始裝備該槍,命名為MG42式機槍。它是1939年由德國的格魯諾博士根據波蘭設計圖紙研製的。格魯諾博士的主要貢獻是大量採用沖鉚件,大大提高了武器的生產效率。二戰結束時,該槍已生產100萬挺。 50年代,聯邦德國將該機槍改進成使用北約7.62×51毫米槍彈,並重新命名為MG1式。該型號與原型不同之處只是槍機結構和供彈機構做了些改變。一些原型MG42式7.92毫米機槍也改成使用北約7.62毫米槍彈。MG42式機槍的另一重要改型槍是MG3式其供彈機構不僅使用標準的DM1式彈鏈,也使用DM6式和美國的M13式彈鏈。 在義大利生產的MG1式改稱為MG42/59式7.62毫米機槍,同時裝備義大利軍隊。前南斯拉夫仍生產7.92毫米口徑原型MG42式機槍,並命名為M59式7.92毫米機槍。 該槍可作為輕機槍使用,也可作為重機槍使用。作為重機槍使用時,安裝在與MG3式機槍同一類型的簡化槍架上。
MG34式7.92mm機槍(MG34 7.92mm General-purpose Machine Gun) 生產單位:德國毛瑟公司(Mauser Werke AG, DE)
MG34式7.92mm通用機槍是最早出現的一種兩用機槍,是德國毛瑟公司設計的。它綜合了以前許多機槍的特點,同時自身也有不少特點。它是第一種大批量生產的現代通用機槍。作輕機槍使用時兩腳架固定在機槍槍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機槍使用時,機槍安裝在輕型(鋁制)1943年式高射三腳架或1936年式高射雙聯托架式槍座以及折疊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與1934年式專用高射支柱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生產了許多MG34S式和MG34/41式等改良型機槍。改良型機槍比原型機槍尺寸短,槍管也短;發射機構只能連發;具有更好的緩沖效果和槍管助退作用。 MG34式機槍曾大量作為德軍地面使用的制式機槍,現已撤裝。
美國:
M1卡賓槍是一種半自動卡賓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使用最廣泛的武器之一。是槍械歷史上按照公認的卡賓槍定義,第一種專門設計及大量生產的卡賓槍。
M1卡賓槍的研製原本是美國陸軍要為二線部隊提供一種用於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這個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設想是研製一種類似於卡賓槍的肩射武器,發射中等威力的彈葯,比標準的0.45英寸(11.43mm)半自動手槍或轉輪手槍有更遠的有效射程,但要比M1伽蘭德步槍更容易操作,攜帶更方便。這些要求實際上與現在流行的單兵自衛武器(PDW)的概念差不多。 M1卡賓槍
美國陸軍的這個要求被擱置了一段時間,然後在1940年重新提出。美國陸軍軍械部提出的具體戰術技術指標要求是:質量小於2.5kg,能實施單發或連發發射,能取代手槍和沖鋒槍作為軍士、基層軍官或機槍手、炮手、通信兵或二線人員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6月15日,美國國防部部長正式批准了輕型自衛武器的研製工作,11月中旬,美國陸軍委託溫徹斯特公司研製威力介於步槍彈和手槍彈之間的新型槍彈。新槍的研製則在溫徹斯特公司、柯爾特公司、史密斯-韋森公司等在內共有11家公司中產生。 負責彈葯開發工作的溫徹斯特公司當時正忙於調整M1伽蘭德步槍的生產線,因此在1941年5月進行的第一次對比試驗中未能及時提交自己的產品。經過5月份的初步射擊試驗後,美國陸軍放棄了連發發射的要求。到9月份第二次對比試驗前,溫徹斯特公司提交了他們的半自動輕型步槍。1941年9月30日,選型委員會的報告書認為溫徹斯特公司的樣槍最適合。該設計方案於1941年10月正式定型,並命名為「M1 0.30英寸(7.62mm)卡賓槍」。
湯姆遜沖鋒槍是20年代產品,該槍結構比較復雜。它雖不是由湯姆遜設計,但沖鋒槍這一術語卻是由湯姆遜最早提出來的。湯姆遜沖鋒槍是以美國湯姆遜將軍命名,但實際上是由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的。
M1918式勃朗寧自動步槍(簡稱:M1918BAR),由約翰·摩西·勃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並裝備美國軍隊。在那場戰爭中只有少量勃朗寧自動步槍服役。它主要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最初設計是作為單兵步槍,但是它實在太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步兵班需要班組支援武器,於是作為班用自動步槍,使得步兵班的火力大為提高。 美國的軍用輕武器很少有像勃朗寧自動步槍那樣贏得較好信譽。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一些老兵對BAR這支可靠而又非常有效的武器還記憶憂新。雖然對槍的重量曾有一些不滿,但是在實際作戰的危急關頭,卻幾乎聽不到對此的抱怨聲。BAR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世界范圍內無計其數的戰場作戰已證實了BAR的實用價值。從1918年法國戰壕的炮火洗禮到瓜達爾卡納爾的叢林戰,或酷寒的朝鮮長津湖,BAR都爭得了榮譽。
英國
NO3:SMLE李恩菲爾德步槍、產地英國、全長1130毫米、口徑7.7*56毫米、有效射程600米、彈匣容量10發、初速740米/秒、產量超過1700萬
司登沖鋒槍結構非常簡單,乍看似乎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子組成的:槍管是圓的,那很自然,套筒也是圓的,槍托也是圓的,槍機拉柄也是小圓管。於是有人嘲笑它是「水管工人的傑作」。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保守自大的英國官方對沖鋒槍並不感興趣,所以英國陸軍斷然拒絕了採用沖鋒槍。 1940年,英國在法國的遠征軍由敦克爾克大撤退,盡管撤退成功了,但是大量武器都被士兵扔在了海灘上。於是,防止德軍入侵英倫三島的議題提前浮上檯面了。當時,英國什麼樣的武器都缺。不僅由於在法國損失了一大批武器,戰時陸空海軍都擴編了,加之新成立了國民警衛軍,因此需要武器裝備,特別是輕便武器,其中自然包括奇缺的沖鋒槍。需求數量之大,時間之緊,可想向知。所以,司登沖鋒槍可以說是大戰逼出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英國兩個槍械設計師謝波德和杜賽賓在英菲爾兵工廠著手研發沖鋒槍。研發成功後,命名時取設計者Shepperd和Turpin姓氏的首字母和工廠名稱Enfield(恩菲爾德)前兩個字母組成,即Sten,中文音譯為「司登」。
司登沖鋒槍製造起來省工省料,成本非常低,一支槍費用不到11美元,於是又有人嘲諷說是「伍爾沃思玩具槍」(伍爾沃思是一個出售5至10分美元小商品的美國商人)。 司登沖鋒槍外觀粗糙,而且它英文名稱Stens(復數形式)和英文的「惡臭」Stench形音相似,使它又多了一個別號:「臭氣槍」。有一些人經過正在裝箱外運司登的場地時,故作掩鼻狀,哼一聲「臭不可聞」。 司登沖鋒槍內部抄襲德國MP38/40,英軍可以直接使用繳獲的MP38/40沖鋒槍彈匣和彈葯,它的缺點也和MP38/40一樣,保險僅僅是將槍擊掛在後方位置的槽內以阻止擊發,許多盟軍士兵還沒有到前線就被自己的沖鋒槍擊傷甚至斃命。 除了「水管工人的傑作」、「伍爾沃思玩具槍」和「臭氣槍」外,司登還有許多其他不堪入耳的稱號。司登沖鋒槍的別號之名在槍械史上非常罕見。
ZB-26輕機槍是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國營兵工廠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研製的一種輕機槍。
1920年時,捷克槍械設計師哈力克(Vaclav Holek)在布拉格軍械廠(Pa ZB-26輕機槍
rga Zbrojovka- Prague Armory)開始設計一種新型的輕機槍。他設計的概念來自同廠的另一位設計師傑蘭(Rudolf Jelan)。 第一支樣槍稱為布拉格一式(Praga I),使用馬克沁機槍的帆布彈帶供彈,交給捷克國防部測試。測試成績與有名的勃朗寧、麥迪森(Madsen)和維克斯(Vickers)不相上下,國防部要求布拉格軍械廠在樣槍得基礎上繼續研發。 1923年,捷克國防部徵集徵選自動步槍或輕機槍以供捷克陸軍使用。布拉格二式A型(Praga IIA)也參加了此項測試,結果僅次於麥迪森輕機槍。哈力克繼續改進他的設計,制出了布拉格I-23型(Praga I-23),此型採用了伸縮槍托、兩腳架、可迅速更換的槍管等功能。不但射擊精確,而且曾經在測試中連續射擊數千發後,其精度沒有大的變化,加上又是捷克本國設計,很快被捷克國防部選中,成為捷克軍隊的制式武器。 此時布拉格軍械廠已經瀕臨破產,已無力生產。哈力克及大部分技術人員均已先後離職。1925年11月,布拉格軍械廠與設在布爾諾的國營兵工廠(Ceskoslovernska Zbrojovka Akciova Spolecnost v Brno)簽署了生產合約合作生產。哈力克隨後加入了設在布爾諾的捷克國營兵工廠,協助完成了生產藍圖的繪制。產生出來的產品就是布拉格26型輕機槍(lehky kulomet praga vzor 26),樣槍於1926年4月經捷克國防部驗收合格,同年開始正式量產,定名為布爾諾國營兵工廠26型(Zbrojovka Brno vzor 26 即ZB-26)。
蘇聯
PPSh41式7.62mm沖鋒槍由前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漢譯:波波沙沖鋒槍 又名:人民轉盤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建奇功,是二戰名槍之一,它用於取代ППД系列沖鋒槍。該槍經過1940年末至1941年初的全面部隊試驗後,於1941年正式裝備蘇軍陸軍步兵,突擊隊及摩托化部隊。1942年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直到40年代末,共生產了500多萬支。
M1891莫辛-納甘步槍(莫辛納干係列俄文Мосин-Наган,英文Mosin-Nagant,又稱莫辛-納干),在俄國被稱為「Vintovka Mosina」(莫辛步槍),是在俄國政府委託下在188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製的步槍,並由俄國軍隊在1891年正式採用,定型為1891型3線口徑(7.62x54mmR)步槍。
SKS(又稱СКС)半自動步槍是前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謝爾蓋·加夫里羅維奇·西蒙諾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1946年定型,裝備蘇軍的半自動步槍,亦稱SKS,即西蒙諾夫自動裝填卡賓槍的縮寫。也有稱為:SKS半自動卡賓槍。SKS半自動步槍是第一支發射前蘇聯7.62×39mm M43中間型威力槍彈的步槍。SKS半自動步槍是一種自動裝填子彈步槍,採用普通結構的導氣式武器,配有劍形刺刀。它具有結構簡單,剛度好等優點,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
日本
(三八式歩兵銃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種手動槍機步槍。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是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有如蓋子般而得名。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槍和三五式海軍步槍,日俄戰爭中,在中國東北使用,由於大陸特有的一種細小的沙塵進入操作機關內,導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槍通過簡化操作機關和隨槍機動作防塵蓋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槍也同三八式步槍一同服役。這兩種步槍也因其發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為有坂步槍。
這種沖鋒槍主要裝備日軍傘兵,空挺特戰部隊,敵後滲透部隊,等特殊部隊。100式沖鋒槍連發時射擊密集度極高,單發時精度更高,有效射程達120米,這是很奇異的。這種沖鋒槍產量不大,只裝備特殊部隊,陸軍的正常戰斗部隊一般不裝備100式沖鋒槍 100式沖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0-1945 口徑:8mm 槍管長:240mm 全槍長:900mm 重量:3.9 kg 裝彈數:30或20發彈匣 發射速度:450發/ 分 — 800發/ 分(可調) 子彈初速:370 m/sec 有效射程:120m 最大射程:700m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一一年式軽機関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因其槍托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Ⅲ 關於二戰時期槍械
德軍
Kar 98k毛瑟步槍,由Gew 98毛瑟步槍改進而來,Kar 98k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制式步槍。Kar.98k成為二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從1935年開始服役,直到二戰結束前都是納粹德軍的制式步槍。
1898年,毛瑟7.92毫米口徑1898年式步槍成為德國陸軍制式步槍,德國陸軍命名為Gewehr 98(簡稱:Gew 98)。從此開始了98系列毛瑟步槍近50年的時間里作為德軍的制式裝備的歷史。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配發給大部分德國步兵,在兩次大戰中證明了它的高可靠性。槍械歷史上的經典之作。世界各國仿造的更是不計其數,大部分手動步槍幾乎都是根據它的閉鎖機構設計改進而來。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Gew 98步槍進行了多次改進,包括在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特許生產長度縮短的多種變型槍。 1924年毛瑟公司推出了一種標准型毛瑟步槍,在Gew 98步槍的基礎上將槍管縮短為600毫米,全槍長度由Gew 98的1.25米縮短為1.11米,採用新的瞄準具,事實上這種標准型步槍采購數量有限,鮮為人知。中國在30年代采購了一批該型步槍,並進行仿造,稱為「中正式步槍」。後來,在Gew 98步槍的改進型Kar 98b(98b雖被稱為卡賓槍,但長度與Gew 98步槍相同)的基礎上,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被德國郵政部、海關、鐵路局等准軍事組織採用。這種改進的標准型毛瑟步槍與後來定型的Kar 98k式步槍基本相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德國軍用武器的研製和生產,但是德國人在1920年代以後就秘密地發展軍用武器,Kar.98k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研製的。20世紀1930年代,納粹德國重整軍備,在Kar 98b的基礎上結合標准型毛瑟步槍經過改進的步槍被命名為Karabiner 98k(簡稱:Kar 98k或者98k),被德國國防軍選作為制式步槍,於1935年正式投產。k為「Kurz」的縮寫,德文意為「短」,表示它比98b式卡賓槍縮短了(這就是將其稱為所謂「短卡賓槍」的原因),相對卡賓槍其長度還是過長了。大量原有的Kar 98b和Gew 98步槍被送到工廠改裝成Kar 98k。
Kar 98k步槍繼承了98系列毛瑟步槍經典的毛瑟式旋轉後拉槍機,槍機尾部是保險裝置。子彈呈雙排交錯排列的內置式彈倉,使用5發彈夾裝填子彈,子彈通過機匣上方壓入彈倉,也可以單發裝填。採用了下彎式的拉機柄,便於攜行和安裝瞄準鏡,採用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倒「V」形準星,準星帶有圓形護罩。Kar 98k步槍成為納粹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間使用最廣泛的步槍。是一種可靠而精準的步槍。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生產的Kar.98k的質量是最好的,隨著戰爭的進程,98k式卡賓槍在加速生產後,生產工藝和質量都下降了。戰爭期間為了滿足軍隊裝備步槍數量的需求,縮減成本,經過了多次簡化生產工藝的設計更改,例如簡化木製槍托,採用層板代替整塊木材,槍托底部在1944年改為罩杯式沖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沖壓件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沖壓鋼板。後期製造的一些步槍,連槍管下方的刺刀座都省略了。1944年當年製造了200多萬支Kar 98k,年產量達到歷史高峰。戰爭後期納粹德國面臨戰敗物資匱乏,一些步槍的製作越發簡陋,質量也每況愈下。Kar 98k步槍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產量最多的輕武器之一。
Kar 98k步槍射擊精度高,經加裝4倍、6倍光學瞄準鏡後,作為一種優秀的狙擊步槍投入使用。共生產了近13萬支Kar 98k狙擊步槍裝備部隊,還有相當多的精度較好的Kar 98k步槍被挑選出來改造成狙擊步槍。Kar 98k步槍還可以加裝榴彈發射裝置發射槍榴彈。多功能性是Kar 98k步槍服役如此之廣泛的原因之一。
盡管Kar 98k步槍性能優異,但是隨著戰場上的對手裝備半自動步槍(蘇軍SVT-40步槍、美軍M1式加蘭德步槍),德國人認識到這種手動步槍已經過時了,相繼推出了Gew43步槍、StG44突擊步槍,但是它們的出現,無法替代Kar 98k,Kar 98k步槍一直生產到納粹德國戰敗投降。
Kar 98k步槍在戰後被一些國家翻修和繼續使用,Kar 98k作為一種經典的武器,仍然受到槍械愛好者的歡迎,並用於收藏、射擊運動或狩獵。
Karabiner 98k步槍 規格
類型:手動步槍 手動,單發
生產期間:1935年-1945年
製造數量:1,450萬支
口徑:7.92毫米
彈葯:7.92×57mm毛瑟步槍彈
彈倉容量:5發,內置錯列式彈倉
槍機:手動,栓式槍機
全長:1107 毫米
槍管長度:600 毫米
重量:3.9 公斤
射速:約15發/分
初速:755 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準具: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門
日本
三八式步槍(三八式歩兵銃 Sanpati-shiki hoheijyuu)是一種手動槍機步槍。在中國俗稱三八大蓋,是因其槍機上有一個拱形防塵蓋有如蓋子般而得名。防塵蓋在開栓拋殼和推彈關栓時,能隨槍機一起後退或前進,起到防塵作用。
簡介
三八式步槍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槍和三五式海軍步槍,日俄戰爭中,在中國東北使用,由於大陸特有的一種細小的沙塵進入操作機關內,導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槍通過簡化操作機關和隨槍機動作防塵蓋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槍也同三八式步槍一同服役。這兩種步槍也因其發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為有坂步槍。
1905年,三八式步槍在東京小石川炮兵工廠定型生產,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為三八式步槍,從那時起三八式步槍就成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三八式步槍結構簡單,採用改進的毛瑟步槍的毛瑟式旋轉後拉式槍機,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發射6.5mm口徑槍彈,射擊時後座力小、易於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確度。但是6.5×50毫米槍彈殺傷威力不足,彈頭飛行穩定,雖然侵徹效果好,但是高穩定特性,使得殺傷力反而不高。雖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槍機閉鎖時極為牢固,發生膛炸時幾乎都是槍管爆裂,少有槍栓突耳斷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幾乎不會產生槍口熾焰,在太平洋島嶼戰斗時使用這步槍的日軍狙擊手對美軍造成很大困擾,非常難以從槍口火光發現狙擊手潛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槍配有單刃刺刀,刀長500毫米,可裝在槍上用於拼刺,也可握持刀柄進行劈殺。
三八式步槍也曾大量裝備中國軍隊,尤其是抗日戰爭結束,侵華日軍投降後,繳獲的三八式步槍在中國國共內戰期間廣泛使用。朝鮮戰爭初期三八式步槍是中國志願軍重要步兵武器之一。
變形槍
三八式步槍的槍身較長,三八式馬槍是三八式步槍中短槍管的型號。在日本,它也被稱為三十八年式騎銃(卡賓槍)。它不僅用於騎兵,也同樣用於工兵,後勤部隊和其他非前線部隊。三八式馬槍是同時投入軍隊使用的,它的槍管縮短為487毫米,槍全長966毫米,重量3.3公斤。
在三八式步槍的基礎上,為了解決殺傷威力不足的缺點,改用7.7毫米口徑槍彈,1939年(神武紀元2599年)定型,命名為九九式步槍。
從三八式步槍發展出的其他變種有四四式馬槍(三十八年式騎槍的改進型,於1911年(明治44年)定型),九七式狙擊步槍(1937年(日本神武紀元2597年)定型),TERA傘兵步槍以及最終發展出五式步槍。
規格參數
類別: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供彈
口徑:6.5 毫米
彈葯:6.5×50 mm 步槍彈
彈倉容量:5 發
全長:1,280 毫米
槍管長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半自動步槍是一種子彈自動裝填上膛的步槍。也稱為自動裝彈步槍。不需象非自動步槍(後拉式槍機步槍,手動裝填子彈)那樣打一槍拉一次槍栓。半自動步槍槍彈擊發後,利用部分火葯氣體,後座力進行退彈殼、子彈自動裝填上膛,並准備再次射擊。但每扣壓一次扳機只能發射一發子彈。
半自動步槍運用的是H·S·馬克沁所發明的導氣式自動原理。步槍射擊時,產生的火葯氣體除了將子彈射出槍管外,同時還使槍產生後坐力。馬克沁就是利用部分火葯氣體的動力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和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由墨西哥將軍蒙德拉貢設計發明的6.5毫米半自動步槍於1907年首先正式裝備了墨西哥軍隊。半自動步槍誕生後,曾在本世紀中期的各國軍隊中普遍裝備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美國軍隊的主流裝備。60年代後半自動步槍逐漸被淘汰。現在軍事用途上多用作狙擊步槍。
美國1936年生產的M1式加蘭德步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Gew 43步槍,蘇軍裝備的SVT-40步槍、前蘇聯1946年定型的SKS半自動步槍和中國仿製的56式半自動步槍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由墨西哥將軍蒙德拉貢設計發明的,並於1907年首先正式裝備了墨西哥軍隊。半自動步槍誕生後,曾在本世紀中期的各國軍隊中普遍裝備使用,60年代後逐漸被淘汰。美國1936年生產的「伽德蘭」M1式半自動步槍,中國的56式半自動步槍,蘇聯的托卡列夫SVT-40型半自動步槍,納粹德國的G41和G43半自動步槍,法國MAS49式7.5mm半自動步槍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Ⅳ ptrd二戰什麼電影中出現過著種槍
《潘菲洛夫28勇士》
Ⅳ 那部二戰電影中的槍,是我小時候看過的至今見過最厲害的槍!那電影叫什麼名字
我知道,這是美國的米尼岡m134機槍,彈鏈拱彈,射速4000發每分,六根射管,在空戰中很強。你看的肯定是2戰美國與德國戰斗。
電影名字叫……一.王中王
二.虎口脫險
我對這種槍還挺熟悉,對電影就只能猜了,以上兩部電影都是老片子,二戰美國與德國打的,不對就對不起了
Ⅵ 求二戰德軍所有使用過的沖鋒槍,最常用的又是哪把,就是電影中常見的那把.
MP38/40沖鋒槍, 也被稱為「施邁瑟沖鋒槍」,MP38/40,每彈閘30發子彈,可折疊的外形,開發的初衷是為了提供給戰車和潛艇乘員使用,隨著量產型的增加,逐漸分配到部隊小隊長或SS突擊小隊人員中。
產量比較高,性能可靠,比不上紅魔的PPS-43
MP40沖鋒槍,及其原型MP38沖鋒槍,是具有沖鋒槍特點的第一種沖鋒槍。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使用最廣泛、性能最優良的沖鋒槍。在1940年至1944年間,共生產了1,037,400餘支MP40沖鋒槍。
,國民黨部隊也曾大量裝備過改槍!
戰爭末期。德軍裝備了更先進實用的武器,槍型與當今的AK47十分相識。數據也提供給你!
MP44突擊步槍——由STG44和MP40改進而成,做輔助機槍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德國陸軍設計師路易斯·施邁瑟開始研究利用短葯筒的全自動步槍。實驗證明普通的步槍彈葯對自動步槍來說威力過大,使其在連發射擊時難以控制。此後,自動步槍一直使用短葯筒彈葯,並且開始取代普通步槍、輕機槍。施邁瑟設計的原型槍MP43非常成功。1944年,該槍定名為MP44型,一年後改稱突擊步槍。目前可找到的資料顯示1945年的阿登戰役中德軍士兵第一次使用了該槍,MP44給它的敵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蘇聯很快就生產出了他們自己的改進版MP44——聞名世界的AK47突擊步槍
性能數據
MP43/44式
口徑:7.92mm
初速:500m/s
有效射程:500m
槍口動能:1666J
理論射速:500發/min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偏轉式
發射方式:單發、連發
供彈方式 彈匣 彈匣 彈匣
容彈量:30發
全槍長:940mm
槍管長:419mm
膛線:4條右旋,纏距254mm
全槍質量(不含彈匣)5.1kg
瞄準裝置
準星:球形,帶護圈 覘孔式
配用彈種 7.92×33,mm槍彈
Ⅶ 二戰電影里美軍拿的沖鋒槍叫什麼就是想德國的mp40的內個
湯普森沖鋒槍,又稱芝加哥打字機。
Ⅷ 二戰中最經典的槍
最經典的槍當屬中國的紅纓槍
Ⅸ 二戰最好的槍
這種問題,問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
手槍-----美國柯爾特.45/M 1911A1,體型勻稱,"肥而不膩",必須是黑色磷化,浸漬木質握把的,配淺色皮革槍套。9mm口徑的給人感覺太"柴",乾巴巴的小老頭子。自衛手槍更是怪胎,大老官才需要用手槍"自衛"。德國的手槍看著漂亮,看見實槍保證你會倒吸一口涼氣:"乖乖,這傢伙真大啊~"(當我第一眼看見真正的華爾特P38和魯格P08時);
沖鋒槍---蘇聯波波莎PPsh-41 7.62x25mm ,火力兇猛,射速高,持續性好,精度出色,值得信賴(用盒式彈匣的一律不考慮);
步槍-----德軍StG-44/MP-44,當然,這是突擊步槍,純種的軍用步槍就應該是一支突擊步槍;
如果硬是要分半自動,那就是G-43,結構緊湊,外形流暢,線條優雅。估計半自動有99%的人說伽蘭德,那傢伙太"粗獷",而零件的造型很怪誕,最關鍵是8發漏夾供彈相當別扭,中途還不能換彈匣,跳空彈夾的聲音等於是告訴對手"哥們,我裝子彈呢,來打我呀";
非自動是毛瑟98k,嚴格來說這是一支卡賓槍。
機槍-----輕機槍MG42型7.92mm,死神的鐮刀,重機槍是勃朗寧M2HB .50 Cal.(不要跟我扯勃朗寧50口徑屬於大口徑機槍那樣的廢話,每人有各自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