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再現二戰奧哈海電影

再現二戰奧哈海電影

發布時間:2022-12-08 08:46:04

㈠ 艾森豪威爾計劃是什麼

著名的艾森豪威爾計劃,艾森豪威爾堅持在諾曼底登入時讓英國空軍使用空降戰略,並有程序地在聯軍打進德國後,頂住丘吉爾的壓力,堅持不同蘇聯紅軍爭占柏林,最終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輝煌勝利。史稱霸王計劃。

盟軍兵力326,000 (至6月11日)死亡37,000,受傷/失蹤172,000

德黑蘭會議後,羅斯福和邱吉爾在開羅會晤。決定任命艾森豪威爾為實施「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的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為地面部隊總指揮。

1944年6月6日,代號「D日」。盟軍集中了多達288萬人、近9000艘艦船(其中登陸運輸艦艇4000餘艘)和1.37萬架飛機。當日凌晨1:30分左右,美國第82、第101空降師和英國第6空降師共1.7萬人,作為先頭部隊,乘1200架運輸機分別在諾曼底的科唐坦半島南端和奧恩河口附近首先傘降著陸。隨後,美、英、加等國部隊在猛烈的海空炮火支援下,在五個地點登陸法國海岸。德國由於受到盟軍假情報的欺騙,未能及時組織反擊。經過激烈的戰斗,登陸的盟軍部隊先後鞏固了各處登陸場,並開始向縱深挺進。

諾曼底登陸,為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了蘇軍和英美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這場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它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並且將「D日」這個軍事用語固定在了1944年6月6日。

戰役
序幕
自從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巴巴羅薩計劃),蘇軍在歐洲大陸上與德軍作了大量戰爭。最初是在1942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決定由美國和英國建立第二戰場,以減輕蘇聯的負擔,後來這一計劃在1943年春再次被提及。

英國有著天賦的進攻歐洲外圍的地理優勢,不過美國勸說其進行一次直接的越過英吉利海峽的正面戰役。提出了兩個預備計劃:在1942年發動進攻的大錘行動和1943年發動大規模攻擊的Rounp行動,還有被採用的霸王行動,盡管它被推遲到了1944年。

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部(SHAEF)在1943年2月初開始了計劃的進程。

登陸地點的選擇
盟軍登陸地點的選擇被英國的飛機場極大的限制了。地理環境進一部將選擇范圍縮小到兩個:加來和諾曼底海岸。加來距離英國最近,最容易登陸以及最容易進攻德國,由於這些原因德國在加來部署了很強的兵力。最終,盟軍選擇了諾曼底進行登陸。

很大一部份原因來自1942年加拿大在Dieppe發動奇襲時遭遇的慘敗,盟軍決定在第一輪登陸時不直接進攻法國的海港。
進攻兵力
一直到1943年12月艾森豪威爾將軍被任命為聯合遠征部隊最高指揮官,這之後他才能很有效率的指揮全部的歐洲聯合部隊。不久後,1944年1月蒙哥馬利將軍被任命為陸地入侵部隊作戰指揮官。

在這階段的作戰計劃是需要三個師由海面攻入,和二個旅由空中侵入。蒙加馬利將軍很快的就增加原先第一次進攻的兵力為五個師由海面攻入,和三個旅由空中侵入。按照計劃,這次戰役總共會出47個師的兵力:英國,加拿大,英聯邦和自由歐洲部隊會出26師,美國則會出21師的兵力。

同時,按照計畫,海軍上將柏傳·藍西將會派出超過6000艘的艦艇,其中包含了4000艘登陸艇和130艘轟炸用的戰船。由崔福特·萊馬羅力空軍中將領導的12,000艘航空器則會由空中支援登陸,這之中包含了1000艘運輸機所載運的空降部隊。5000噸的炸葯會用來攻破德軍的防禦力。

目標
前40天的作戰目標是:一) 建立一個包括了卡昂和瑟堡兩城(特別是瑟堡的深水海港)的灘頭陣地;二) 從灘頭陣地突擊,解放布列塔尼和其大西洋上的港口,並前進至距巴黎東南約125英里的由勒阿弗爾經過勒芒至圖爾一線。

三個月的目標是控制由盧瓦爾河為南界、塞納河為東北界的地區。

誘敵計劃
為了要騙過德軍,讓他們相信盟軍真的要在加來侵入,盟軍費了很大的工夫准備了一個叫做堅毅作戰的欺敵計畫。盟軍在那裡設立的一個假的美國第一陸軍軍團,也建了假的建築物、儀器設備和送出假的無線電電報。他們甚至假冒說巴頓將軍是這個軍團的指揮官。德軍方面也很著急的想要知道盟軍真正的登陸 地點,於是透過他們自己設在英國南部的情報網和情報員收集第一手情報。不過很不幸的是,連德軍自己的情報員也被盟軍騙了。德軍的情報員很「稱職」的送回去假情報,說是盟軍真的會在加來登陸。盟軍為了讓這個騙局能盡量持續下去,在交戰開始後,他們在加來地區弄了個「只有在雷達上」才看得到的假空戰,以及其他裝置來繼續騙德軍。
特殊准備
一些盟軍所准備的比較不尋常的軍事裝備有特別為這次戰役所改裝的重裝甲坦克。由少將波西·哈伯特帶領下發展的重裝甲包含了「會游泳」的雙變速雪曼坦克,地雷清除坦克(又稱作雪曼螃蟹,是在一般的雪曼坦克前頭裝上連枷,連枷突出的部 份可以用來毀掉地雷卻不會傷到坦克),架橋坦克和鋪路坦克。

這次的計劃還建造了兩個人造的海港(摩爾貝里港),為的是在沒有深水海港可讓補給船靠岸的情況下,可以在交戰的頭幾個星期利用這兩個人造港供應盟軍的入侵部隊重要的軍事補給,另外,也設置了海底補給管線,透過管線由英國供應燃料給登陸的部隊。

德軍反應
1943年11月,當希特勒判定對於入侵法國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於是指派戰略執法官爾文·羅摩為沿海防禦檢查官,他稍晚又被指派為負責法國北邊陸地防禦的B陸軍軍團的指揮官。羅摩堅信唯一抵抗入侵的方法就是要趁早用裝甲武器反攻,而且至少要把一些裝甲裝備部署在盡量靠近海灘的地方然後立即展開反攻。但是羅摩的軍權相當有限,因為他不是德國西邊全部軍力的指揮官;掌管西邊軍力的是戰略執法官哥德·凡·羅德斯德。而羅德斯德有 蓋爾·凡·史維伯格的西裝甲軍團支援,史維伯格則有上校將軍漢斯·古德倫的裝甲部隊支援。羅德斯德的計畫卻是要集中裝甲師的兵力深入內陸,這樣就可以把盟軍的主要武力引入內陸,然後再發動反攻將敵軍一舉殲滅。

主要的戰略高層決定者的不同意見和爭論正也反應出他們作戰經驗的不同。羅德斯德和古德倫的指揮經驗並不是很豐富。他們在帶兵時剛好碰到德國主要是靠空軍來戰斗,或是當他們兩個在廣大的東部前線指揮軍隊時也剛好碰上德國和敵軍的空軍在這地方呈現拉鋸戰。羅德斯德和古德倫的陸地部隊並沒有派上很多的用場。

相比之下,羅摩的經驗就非常不同。他很能體驗到盟軍傾向於利用戰略性的空中戰力所造成的震撼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羅德斯德和古德倫過於低估盟軍的空中戰力。把當時的德軍空中戰力乘以數倍,這就大約是英美的聯合空中戰力。羅摩了解這一點,但是其他的資深指揮官則不了解 -- 或是他們很快的就駁回這主意。

為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論,希特勒把在法國北邊的六個裝甲師拆開然後分三個給羅摩。其餘三個則部屬在距離海灘有適當距離的內陸,而且要希特勒的作戰參謀的允許才能出動。至於法國北部沿海的空中武力布署則只有169架戰斗飛機,因為在法國北部英美的空中部隊不斷的發動空中攻擊以至於德國空軍損失很多架飛機 -- 並且德國空軍在6月6日那天只能升空兩次

艾森豪威爾在視察101空降師官兵英國第6空降師是最早投入戰斗行動(湯加行動)的部隊。早在午夜00:16,他們就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他們的目標是奪取佩加索斯橋(Pegasus Bridge)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援。傘兵們迅速佔領了這些橋梁並成功地控制了他們直到那天稍後的登陸的突擊隊員趕來。此行動的目標還包括奪取在梅爾維勒的地堡。雖然地堡沒有被摧毀,但是在戰斗過後,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餘全部傷亡。

相比之下,第82和第101空降師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沒有經驗的領航員和地面情況復雜,部隊被散落在各處。有些傘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內陸中那些被德軍故意淹沒的低窪地區,很多人由於裝備沉重,而被淹死在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時後,101師僅集合起約3000人。很多人在D日後的很多天仍在敵後獨自戰斗。82師在6日早上佔領了聖-梅爾-艾格里斯,這個小鎮也就成了整個法國第一個被解放的城鎮。

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登陸美軍第1步兵師在奧哈馬海灘經歷了最嚴酷的登陸考驗。他們的水陸兩棲謝爾曼式坦克在抵達灘頭之前就幾乎全部損失。而他們的對手,第352師,則受過最好的灘頭訓練並占據能夠俯視灘頭的陡峭絕壁。官方記錄如下:

「經過10分鍾的混亂之後,(先鋒)連隊喪失了活動力,無領導並且幾乎無作戰能力。每個軍官和軍士非傷即死……進攻變成了為了倖存和營救的努力。」

整師超過4000傷亡。余部重整之後繼續進攻內陸。

位於Pointe Hoc巨大的混凝土修築的崖頂機槍掩體是美第2突擊營的目標。他們的任務是在敵軍火力下使用繩索和梯子攀登100米高的懸崖,然後攻擊並摧毀被認為能夠俯射奧哈馬和猶他登陸區的掩體火力點。他們最終成功抵達掩體,並摧毀了火力點(德軍可能由於先前的炮轟而離開了掩體)。登陸部隊的傷亡率近百分之五十。

㈡ 關於諾曼底登陸

盟軍兵力326,000 (至6月11日)死亡37,000,受傷/失蹤172,000

德黑蘭會議後,羅斯福和邱吉爾在開羅會晤。決定任命艾森豪威爾為實施「霸王行動」(Operation Overlord)的盟軍總司令,蒙哥馬利為地面部隊總指揮。

1944年6月6日,代號「D日」。盟軍集中了多達288萬人、近9000艘艦船(其中登陸運輸艦艇4000餘艘)和1.37萬架飛機。當日凌晨1:30分左右,美國第82、第101空降師和英國第6空降師共1.7萬人,作為先頭部隊,乘1200架運輸機分別在諾曼底的科唐坦半島南端和奧恩河口附近首先傘降著陸。隨後,美、英、加等國部隊在猛烈的海空炮火支援下,在五個地點登陸法國海岸。德國由於受到盟軍假情報的欺騙,未能及時組織反擊。經過激烈的戰斗,登陸的盟軍部隊先後鞏固了各處登陸場,並開始向縱深挺進。

諾曼底登陸,為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了蘇軍和英美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這場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它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並且將「D日」這個軍事用語固定在了1944年6月6日。

戰役
序幕
自從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巴巴羅薩計劃),蘇軍在歐洲大陸上與德軍作了大量戰爭。最初是在1942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決定由美國和英國建立第二戰場,以減輕蘇聯的負擔,後來這一計劃在1943年春再次被提及。

英國有著天賦的進攻歐洲外圍的地理優勢,不過美國勸說其進行一次直接的越過英吉利海峽的正面戰役。提出了兩個預備計劃:在1942年發動進攻的大錘行動和1943年發動大規模攻擊的Rounp行動,還有被採用的霸王行動,盡管它被推遲到了1944年。

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部(SHAEF)在1943年2月初開始了計劃的進程。

登陸地點的選擇
盟軍登陸地點的選擇被英國的飛機場極大的限制了。地理環境進一部將選擇范圍縮小到兩個:加來和諾曼底海岸。加來距離英國最近,最容易登陸以及最容易進攻德國,由於這些原因德國在加來部署了很強的兵力。最終,盟軍選擇了諾曼底進行登陸。

很大一部份原因來自1942年加拿大在Dieppe發動奇襲時遭遇的慘敗,盟軍決定在第一輪登陸時不直接進攻法國的海港。
進攻兵力
一直到1943年12月艾森豪威爾將軍被任命為聯合遠征部隊最高指揮官,這之後他才能很有效率的指揮全部的歐洲聯合部隊。不久後,1944年1月蒙哥馬利將軍被任命為陸地入侵部隊作戰指揮官。

在這階段的作戰計劃是需要三個師由海面攻入,和二個旅由空中侵入。蒙加馬利將軍很快的就增加原先第一次進攻的兵力為五個師由海面攻入,和三個旅由空中侵入。按照計劃,這次戰役總共會出47個師的兵力:英國,加拿大,英聯邦和自由歐洲部隊會出26師,美國則會出21師的兵力。

同時,按照計畫,海軍上將柏傳·藍西將會派出超過6000艘的艦艇,其中包含了4000艘登陸艇和130艘轟炸用的戰船。由崔福特·萊馬羅力空軍中將領導的12,000艘航空器則會由空中支援登陸,這之中包含了1000艘運輸機所載運的空降部隊。5000噸的炸葯會用來攻破德軍的防禦力。

目標
前40天的作戰目標是:一) 建立一個包括了卡昂和瑟堡兩城(特別是瑟堡的深水海港)的灘頭陣地;二) 從灘頭陣地突擊,解放布列塔尼和其大西洋上的港口,並前進至距巴黎東南約125英里的由勒阿弗爾經過勒芒至圖爾一線。

三個月的目標是控制由盧瓦爾河為南界、塞納河為東北界的地區。

誘敵計劃
為了要騙過德軍,讓他們相信盟軍真的要在加來侵入,盟軍費了很大的工夫准備了一個叫做堅毅作戰的欺敵計畫。盟軍在那裡設立的一個假的美國第一陸軍軍團,也建了假的建築物、儀器設備和送出假的無線電電報。他們甚至假冒說巴頓將軍是這個軍團的指揮官。德軍方面也很著急的想要知道盟軍真正的登陸 地點,於是透過他們自己設在英國南部的情報網和情報員收集第一手情報。不過很不幸的是,連德軍自己的情報員也被盟軍騙了。德軍的情報員很「稱職」的送回去假情報,說是盟軍真的會在加來登陸。盟軍為了讓這個騙局能盡量持續下去,在交戰開始後,他們在加來地區弄了個「只有在雷達上」才看得到的假空戰,以及其他裝置來繼續騙德軍。
特殊准備
一些盟軍所准備的比較不尋常的軍事裝備有特別為這次戰役所改裝的重裝甲坦克。由少將波西·哈伯特帶領下發展的重裝甲包含了「會游泳」的雙變速雪曼坦克,地雷清除坦克(又稱作雪曼螃蟹,是在一般的雪曼坦克前頭裝上連枷,連枷突出的部 份可以用來毀掉地雷卻不會傷到坦克),架橋坦克和鋪路坦克。

這次的計劃還建造了兩個人造的海港(摩爾貝里港),為的是在沒有深水海港可讓補給船靠岸的情況下,可以在交戰的頭幾個星期利用這兩個人造港供應盟軍的入侵部隊重要的軍事補給,另外,也設置了海底補給管線,透過管線由英國供應燃料給登陸的部隊。

德軍反應
1943年11月,當希特勒判定對於入侵法國的威脅已經不容忽視,於是指派戰略執法官爾文·羅摩為沿海防禦檢查官,他稍晚又被指派為負責法國北邊陸地防禦的B陸軍軍團的指揮官。羅摩堅信唯一抵抗入侵的方法就是要趁早用裝甲武器反攻,而且至少要把一些裝甲裝備部署在盡量靠近海灘的地方然後立即展開反攻。但是羅摩的軍權相當有限,因為他不是德國西邊全部軍力的指揮官;掌管西邊軍力的是戰略執法官哥德·凡·羅德斯德。而羅德斯德有 蓋爾·凡·史維伯格的西裝甲軍團支援,史維伯格則有上校將軍漢斯·古德倫的裝甲部隊支援。羅德斯德的計畫卻是要集中裝甲師的兵力深入內陸,這樣就可以把盟軍的主要武力引入內陸,然後再發動反攻將敵軍一舉殲滅。

主要的戰略高層決定者的不同意見和爭論正也反應出他們作戰經驗的不同。羅德斯德和古德倫的指揮經驗並不是很豐富。他們在帶兵時剛好碰到德國主要是靠空軍來戰斗,或是當他們兩個在廣大的東部前線指揮軍隊時也剛好碰上德國和敵軍的空軍在這地方呈現拉鋸戰。羅德斯德和古德倫的陸地部隊並沒有派上很多的用場。

相比之下,羅摩的經驗就非常不同。他很能體驗到盟軍傾向於利用戰略性的空中戰力所造成的震撼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羅德斯德和古德倫過於低估盟軍的空中戰力。把當時的德軍空中戰力乘以數倍,這就大約是英美的聯合空中戰力。羅摩了解這一點,但是其他的資深指揮官則不了解 -- 或是他們很快的就駁回這主意。

為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論,希特勒把在法國北邊的六個裝甲師拆開然後分三個給羅摩。其餘三個則部屬在距離海灘有適當距離的內陸,而且要希特勒的作戰參謀的允許才能出動。至於法國北部沿海的空中武力布署則只有169架戰斗飛機,因為在法國北部英美的空中部隊不斷的發動空中攻擊以至於德國空軍損失很多架飛機 -- 並且德國空軍在6月6日那天只能升空兩次

艾森豪威爾在視察101空降師官兵英國第6空降師是最早投入戰斗行動(湯加行動)的部隊。早在午夜00:16,他們就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他們的目標是奪取佩加索斯橋(Pegasus Bridge)附近的橋梁,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援。傘兵們迅速佔領了這些橋梁並成功地控制了他們直到那天稍後的登陸的突擊隊員趕來。此行動的目標還包括奪取在梅爾維勒的地堡。雖然地堡沒有被摧毀,但是在戰斗過後,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餘全部傷亡。

相比之下,第82和第101空降師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沒有經驗的領航員和地面情況復雜,部隊被散落在各處。有些傘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內陸中那些被德軍故意淹沒的低窪地區,很多人由於裝備沉重,而被淹死在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時後,101師僅集合起約3000人。很多人在D日後的很多天仍在敵後獨自戰斗。82師在6日早上佔領了聖-梅爾-艾格里斯,這個小鎮也就成了整個法國第一個被解放的城鎮。

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登陸美軍第1步兵師在奧哈馬海灘經歷了最嚴酷的登陸考驗。他們的水陸兩棲謝爾曼式坦克在抵達灘頭之前就幾乎全部損失。而他們的對手,第352師,則受過最好的灘頭訓練並占據能夠俯視灘頭的陡峭絕壁。官方記錄如下:

「經過10分鍾的混亂之後,(先鋒)連隊喪失了活動力,無領導並且幾乎無作戰能力。每個軍官和軍士非傷即死……進攻變成了為了倖存和營救的努力。」

整師超過4000傷亡。余部重整之後繼續進攻內陸。

位於Pointe Hoc巨大的混凝土修築的崖頂機槍掩體是美第2突擊營的目標。他們的任務是在敵軍火力下使用繩索和梯子攀登100米高的懸崖,然後攻擊並摧毀被認為能夠俯射奧哈馬和猶他登陸區的掩體火力點。他們最終成功抵達掩體,並摧毀了火力點(德軍可能由於先前的炮轟而離開了掩體)。登陸部隊的傷亡率近百分之五十。

㈢ 二戰經典電影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㈣ 哪些將軍稱得上是二戰德國十大將領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 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4日),英國陸軍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傑出的指揮官之一,1943年,參加攻佔西西里和登陸義大利,1944年統率盟軍進入法國,6月6日指揮盟軍進攻諾曼底,取得了諾曼底登陸作戰的勝利。後晉升陸軍元帥,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國總參謀長。蒙哥馬利生前曾幾次會見毛澤東,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往事。蒙哥馬利始終是一位謹慎、徹底的戰略家。他堅持在每次出擊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備,雖然對於戰爭來講,延緩了進程,但卻穩妥可靠,並保證了他在部下當中的聲威。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公歷1896年12月2日(儒略歷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勛,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他被俄羅斯人民尊稱為「蘇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やまもといそろく,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國海軍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
埃爾溫·隆美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璀璨將星中,能做到生前顯赫,死後殊榮不斷,特別是被敵對雙方都認可的,惟有隆美爾一人而已。對其的評價也漸漸趨於兩極化,支持的人將其稱為納粹的戰神,其高超的軍事素質和出色戰術才能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對的人根據其戰略錯誤稱之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又鑒於隆美爾曾經是希特勒的愛將,是納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稱為「二戰縱火犯」。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從軍事角度來看,以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為代表的正規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 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為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七十九歲)美國第34任總統(1953 年1月20日—— 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陸軍五星上將。在美軍歷史上,艾森豪威爾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傳奇人物。他曾獲得很多個第一。美軍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將,他是晉升得「第一快」;他出身 「第一窮」;他是美軍統率最大戰役行動的第一人;他是第一個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統帥;他是美軍退役高級將領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第一人;他是美國惟一的一個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將。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美國著名軍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出生於阿肯色州(Arkansas)小石城(Little Rock)的陸軍軍營,他的父親因參加南北戰爭曾獲國會勛章。1903年,自西點軍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成績是西點軍校創辦一百年來最好的,總平均成績超過98分(其實際畢業成績為98.43分,此紀錄至今還無人打破)。後被任命為少尉軍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美軍第四十二師師長,1919年被任命為美國西點軍校校長,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1937年,從軍中退役。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被徵召回到軍中,擔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指揮在西南太平洋進行「跳島戰術」,有選擇地攻佔對美軍推進有重要意義的島嶼。1944年,因為戰功卓著,晉升為五星上將。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George Smith Patton)(1885.11.11~1945.12.21),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美國軍事統帥。小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SmithPatton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加夫列爾一軍人世家。1903年進入弗吉尼亞軍校。1904年進入西點軍校。在第一學年,巴頓因外語、數學成績 較差,留級一年。1909年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畢業後在騎兵部隊服役.1916年作為J.J.潘興的副官參加對墨西哥的武裝干涉。1917年隨美國遠征軍赴法參戰。同年11月負責組建美軍第一個裝甲旅。1918年9月指揮該旅參加聖米耶勒戰役1919年回國後在坦克訓練中心工作。1932年畢業於陸軍參謀學院。1935年任夏威夷軍區情報處長。1940年7月任裝甲旅旅長。12月晉少將,任第2裝甲師師長。1942 年任第1裝甲軍軍長。同年11月作為北非遠征軍西部特遣部隊司令,率部參加北非登陸戰役,佔領法屬摩洛哥。後負責組建美國第7集團軍。1943年3~4月任美第2軍軍長。4月晉中將。7~8月指揮美第7集團軍參加西西里島登陸戰役。1944年1月在英國就任美國第3集團軍司令。7月赴法國諾曼底,8月1日率部投入戰斗,突入布列塔尼半島和法國中部。爾後協同盟軍其他部隊在法萊斯戰役中重創德軍,並向洛林方向追擊逃敵。阿登戰役中,奉命率部馳援被圍困在巴斯托涅的美軍,擊退德軍進攻。1945年3~5月率軍突破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突入德國腹地,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西部,進抵捷奧邊境。德國投降後任巴伐利亞軍事長官。同年10月轉任第15集團軍司令,12月因車禍喪生。他作戰勇猛頑強,指揮果斷,富於進攻精神,善於發揮裝甲兵優勢實施快速機動和遠距離奔襲,被部下稱為「血膽老將」。
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
( Omar Nelson Bradley 1893.2.12~1981.4.8),美國著名軍事家、統帥,陸軍五星上將(1950)。1893年2月12日,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生於密蘇里州克拉克。1915年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獲陸軍少尉銜。1918-1924年先後在南達科他州立大學和西點軍校任教,後在步兵學校、指揮和參謀學校進修。1934年畢業於華盛頓陸軍作戰學院。1939-1943年先後任作戰部助理部長、步兵學校校長、第28裝甲師師長、第二兵團司令兼艾森豪威爾將軍的戰地顧問,曾參加北非戰役、西西里戰役。1944年任第1軍軍長,1945年升陸軍上將,同年任第12集團軍司令,曾在法、比、荷、盧、德作戰,1945-1947年任退伍軍人事務管理局局長。1948-1949年任陸軍參謀長。1950年升陸軍五星上將。1949-1953年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1951年5月在國會就侵朝戰爭作證時,承認美國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進行錯誤的戰爭。」1981年4月8日逝世。著有《一個士兵的故事》一書。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Chester William Nimitz,1885年2月24日-1966年2月20日),軍事家,美國海軍五星上將,二戰期間指揮了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等著名戰役,人稱「海上騎士」。
由於他戰功彪炳,對海軍有巨大貢獻,美國海軍將尼米茲去世後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夏威夷檀香山有以他為名的高速公路:Nimitz Hwy。
尼米茲在海軍生涯初期,擔任過驅逐艦和潛艇指揮官,在指揮潛艇的實踐中,提出用柴油發動機代替汽油發動機的設想。經刻苦鑽研,他成為潛艇動力專家,晉升海軍少校軍銜。進入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深造期間,尼米茲和同事們一起探索以航母為核心的圓形戰斗編隊,並在畢業後的實踐中加以完善。這種圓形戰斗編隊成為二戰期間美國標準的航空母艦編隊隊形。出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後,他制定了積極防禦,主動出擊,積小勝為大勝,重振美軍士氣的戰略方針。通過「珊瑚海之戰」、「中途島一役」的勝利,扭轉了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不利局面,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㈤ 誰能告訴我《集結號》與《拯救大兵瑞恩》中在哪裡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分別是哪種蒙太奇

20世紀20年代,以愛森斯坦為首創造並掀起「蒙太奇運動」的蘇聯導演們認為,電影藝術的品質,主要有賴於電影的剪輯。
蒙太奇——來自法文動詞monter,即「升高、爬上或裝配」(ascend,mount,assemble)之意——意指一個鏡頭置於另一個鏡頭之後的方式,但它也含有上揚的或提高效果之意。因而,蒙太奇(montage)是將個別鏡頭組合成動態系統的藝術。

電影中通常使用的蒙太奇有四種。

第一種也是最為人所熟悉的快速剪接:在短時間內,接二連三地出現許多鏡頭。它可產生震撼的節奏,感覺影像排山倒海而來。
快速剪接最駭人而暴力的經典出現在希區柯克的[精神病人]中的浴室謀殺一場戲中,變態殺手的身影、噴頭噴射的水流,殺手手中的刀,女人驚懼的面孔在45秒的時間內,驚魂攝魄地交替出現。

第二種蒙太奇是連結剪接。
在[拯救大兵瑞恩]開場的奧哈馬海灘登陸戰中,在表現德軍火力和盟軍死傷的一系列交替呈現的畫面中,斯皮而伯格成功的運用了連結剪接的方式,使水中的子彈、沙灘上的爆破,中彈的士兵、眼中的機槍等零碎鏡頭連接為一個整體,從而形成蒙太奇。

第三種是辯證蒙太奇(dialectical montage,有時稱為知性蒙太奇intellctual montage),這種特殊技巧主要與愛森斯坦有關。他的著名影片[戰艦波將金]中有一段被稱為「奧德薩階梯」的經典段落,被認為是「知性蒙太奇」最典型的教科書。
辨證蒙太奇中的鏡頭不是像拼圖一樣一塊塊連結在一起,它們是沖突的,並非輕易相和,反而顯得相互沖突,因此觀眾必須思考這些鏡頭彼此的關系。

第四種是好萊塢蒙太奇(hollywood montage),影像交疊為相互接續的樣子。
好萊塢蒙太奇「軟化」了古典蒙太奇的突兀轉換,提供一連串雙重(或多重)曝光,通常伴以音樂而非對白,往往讓人對事件產生旋風般的印象。

在[拯救大兵瑞恩]開場的奧哈馬海灘登陸戰中,在表現德軍火力和盟軍死傷的一系列交替呈現的畫面中,斯皮而伯格成功的運用了連結剪接的方式,使水中的子彈、沙灘上的爆破,中彈的士兵、眼中的機槍等零碎鏡頭連接為一個整體,連結剪接從而形成蒙太奇。

《集結號》沒用蒙太奇。

㈥ 請問大佬有瘋狂店員1994年上映的由布萊恩·奧哈羅蘭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鏈接:https://pan..com/s/1gFBEC7_AsU4iNMMV7iB1yA

提取碼:5ikx

《瘋狂店員Clerks》

導演:凱文·史密斯

編劇:凱文·史密斯

主演:布萊恩·奧哈羅蘭、傑夫·安德森、瑪麗琳·吉格洛爾蒂、傑森·繆斯、凱文·史密斯、斯科特·摩西爾、莉薩·斯普豪爾、沃爾特·弗拉納根、PattijeanCsik、DonnaJeanne、加里·斯特恩、ThomasBurke

類型: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4-10-19

片長:92分鍾、Turkey:87分鍾(TVversion)、USA:102分鍾(extendedversion)

又名:無事生非、便利店凼凼轉

美國的小眾獨立電影,講述了便士多店小店員但丁(布萊恩·奧哈羅蘭BrianO'Halloran飾)郁悶抓狂的一天。過了睡眠質量極差的一晚後,但丁大清早被老闆叫去加班。這只是倒霉的一天的起始,接下來,還有更多麻煩事情接踵而至,開店門、噴標語、遇見嘮叨的反吸煙人士阻撓店面生意。一個頭兩個大的但丁,還要和前來店鋪的女朋友維羅尼卡(瑪麗蓮·吉格洛爾蒂MarilynGhigliotti飾)交流性生活經驗。結果落得個不歡而散,因為女朋友擁有過的性伴侶數目實在令但丁嘆為觀止。

麻煩事還是一樁接一樁,這時前女友的到來令但丁的心狠狠振作了一下。他的艷遇到了,似乎終於可以掃走霉運。可是,衛生間內的「奇遇」,又摧毀了這件美好的事情。

㈦ 求值得花時間去看的電影

1.

我推薦你一部吧,看了這部電影就是激動,你一定要看這部電影,不看天就要塌了,那就是《人工智慧》,一句話,超經典之作!可能開始比較平淡,但越到後面越精彩,也越想讓人哭,說實話我一男人看這片都掉淚!真的太···、只要你看完了就知道,這是看過就忘不了的電影,尤其是2位主角的眼神,千年的祈禱,為的只是一句「IFoundyou」真是太太太感動了,不行了,再說我就要咬手指了.

《人工智慧》

建議不要用迅雷看,用風行看比較好,我都是用風行看的,全是高清的,我就是用風行看《人工智慧》的,到網上下個風行軟體就行了,也就幾分鍾,也可以到官方網站下:http://www.funshion.com/

http://www.funshion.com/media/1631(人工智慧)

請一定要看吆

請一定要看吆

請一定要看吆

2.

再介紹你一部吧,很好看,超經典,很酷

譯名:《星際傳奇》或《漆黑一片》

主演:范·迪塞爾

萊阿·米歇爾

科爾·豪瑟

基思·大衛

劉易斯·菲爾茲-吉爾德

克羅埃西亞·布萊克

在不遠將來的一天,太空宇航員福瑞駕駛的太空船在外太空發生事故,不得不降落在一顆遙遠的行星上。福瑞的夥伴們大部分死於這場事故,只有一小部分人得以逃生。其中包括執法官強斯和他押送的犯人——兇狠殘忍的雷迪克,當生還者們一起去探索這個熱得使人喘不過氣的陌生星球時,這兩個勢不兩立的死對頭也必須結合起來,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活著離開這個星球。

這個星球白天看起來可怕、荒蕪、死氣沉沉,但是當夕陽西下,整個星球完全被黑暗籠罩時,這個星球上的另一些「居民」才會悄悄浮現......

個人覺得是很經典的電影,集科幻,冒險,驚險,人性善惡,勇敢的精神於一片,還有這個電影最大的特色就是超級酷,非常值得一看。(話外:這個電影我也是用風行看的http://www.funshion.com/)

http://www.funshion.com/media/85537(星際傳奇或漆黑一片)

㈧ 《拯救大兵瑞恩》:為何被無數影迷奉為「影史最偉大戰爭片」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打響了。

對於登陸諾曼底奧馬哈海灘首輪沖鋒的盟軍士兵來說,生死是一次擲幣游戲似的豪賭。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闖入一寸寸丈量這片海灘的彈雨、血漿和斷肢之中,體驗著這場父輩的戰爭。


他和主演湯姆·漢克斯一樣,對二戰題材的構想在心中深植已久,二人一拍即合,創作出了這部影史最偉大的二戰題材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

經典,永遠經得起時間考驗,二十多年過去,它依舊是我每年幾乎都要重溫一次的影片。


抱著向父親那“偉大的一代”致敬的理想主義而來,但極端追求寫實的創作方向,讓斯皮爾伯格在拍攝過程中逐漸接近了暴力和戰爭的真相。


一天在片場,他轉過頭對身旁的湯姆·漢克斯說:“拍這部片我很享受,對此我很慚愧。”


《拯救大兵瑞恩》的偉大正在於它不僅在用全新的方式觀察戰爭,也用前所未有的角度無限接近從前少有被觸及的、戰爭中人性的晦暗地帶;

讓我們意識到即便在看似善惡分明的戰爭立場下,身處局中的普通士兵仍然要經歷超越身體痛苦之外的不可逆的傷害。


而正是因為這種無所逃避的直面勇氣,讓“集體拯救個人”的光輝主題不失落在空泛與教條之中,也成就了一次真正的對父輩的致敬。


也正因如此,《拯救大兵瑞恩》不僅在視聽上啟發了此後二十多年裡世界范圍內的大量戰爭片,也在延續著《十二怒漢》、《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殺死一隻知更鳥》等片的精神,個體價值與理想主義的火焰,竟也能用一種令人戰栗的死亡美學來點燃。

角色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有兩個最重要的設定:

一名職業是老師的美國公民(並且在影片前半部分,他在觀眾的腦海中可以是任何職業);

一名身經數戰的老兵。


前者讓他的犧牲有了普世的分量,後者讓他的恐懼有了紮根的土壤。


湯姆·漢克斯總能最恰當地糅合平民英雄的非凡與不凡,堪稱詹姆斯·斯圖爾特之後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男演員;

而主角米勒則是D日登陸的士兵中僅有的10%的老兵之一,面對慘烈的奧馬哈海灘說出“好一番景象”時,深邃的眼神不只是一面映出慘狀的鏡子。


如漢克斯在20年前接受羅傑·伊伯特采訪時所說:“(作為少數的老兵之一)米勒已經在義大利見過慘烈的戰況,他恐懼是因為他曾經經歷過這一切。他不會天真地覺得這是簡單的。”

漢克斯對角色有著自己所勾畫的清晰輪廓,米勒在部下產生分歧時講述自己的工作,原來的劇本中台詞較長,但漢克斯覺得米勒並不會說太多自己的事情,他向斯皮爾伯格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於是這段台詞被縮減了。

普通公民面對責任與死亡的極限時所展現出的真實人性,是米勒作為老師最後的一堂言傳身教。



漢克斯形容他在未知狀態下所看到的奧馬哈海灘:空氣已經變成血染的粉色,槍炮聲震耳欲聾,斷肢殘體墜落。


最動人心魄的是,在如此混亂的血戰之中,米勒的責任感與勇氣,似乎已經化為一種本能,伴隨“別辜負”(Earn it)的彌留囈語,至死方休。

卡帕佐一角是斯皮爾伯格看過范·迪塞爾自導自演的獨立電影《迷失者》(Strays)後為其量身打造的。當時還籍籍無名的他,獲得了10萬美元片酬。



漢克斯和斯皮爾伯格都是聽著父輩們講著二戰的經歷長大的,尤其是斯皮爾伯格,父親和他的老戰友們每次在家中聚會,都會講述他們二戰期間在印度和緬甸的經歷。


“二戰讓我們這一代(嬰兒潮)得以存續。二戰讓我們的未來成為可能。嬰兒潮的這一代人,虧欠父輩們太多。”斯皮爾伯格感謝父輩的方式,就是盡可能地了解他們的犧牲。


這部殘酷、血腥、讓理想主義的光芒在最黑暗處點亮的影片,卻承載著斯皮爾伯格將床邊故事搬上銀幕的溫柔夙願。


他曾無數次強調這是一部“獻給父親的電影”,經常在作品中表達“父愛缺位”元素的斯皮爾伯格,終於用一部盡力走近父輩傷痛的電影,化解了與父親的誤會與隔閡。


在那之前,父親只是默默地消化這一切;而在那之後,父親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溫暖,斯皮爾伯格也終於釋然:“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親密。”

㈨ 如何評價拯救大兵瑞恩本劇經典之處在哪裡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這一部偉大的戰爭片,它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對戰爭殘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對普通士兵們內心人性的挖掘。經典之處在於影片用紀錄片的手法表現了腥風血雨的戰場,震撼人心。

《拯救大兵瑞恩》給觀眾一種強烈的震撼,除了是故事的情節和所要表現的盪氣回腸的情感外,還有一點就是視覺的沖擊。影片重現了50多年前驚天動地的諾曼底登陸戰的恢弘場面,讓觀眾驚駭的目睹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

(9)再現二戰奧哈海電影擴展閱讀:

《拯救大兵瑞恩》的創作背景:

電影由二戰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主角真正本名為美軍第101空降師E連士兵弗里茨·尼藍(Fritz Niland),在E連攻下卡倫坦灣後得知他在第82空降師的哥哥鮑伯陣亡的消息,同時他在第4步兵師的另一位哥哥也陣亡於猶他灘頭。

不久後三哥在同一周中於中緬印邊界被擊落失蹤報備(他是轟炸機的機組成員),同一天中尼藍夫人同時接到三封兒子陣亡的電報,弗里茨是家中剩下唯一生存的兒子,陸軍於是下令將他優先送回國。

電影後段小鎮攻防戰的情節則純屬虛構。而最後弗里茨的三哥並未陣亡,只是成為日軍的俘虜,最後被英軍所救。

閱讀全文

與再現二戰奧哈海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