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要苔絲Tess(1979)年上映由娜塔莎·金斯基,彼得·弗斯主演的電影百度網盤免費鏈接誰有求分享
《苔絲Tess》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熱拉爾·布拉什/羅曼·波蘭斯基
主演:娜塔莎·金斯基/彼得·弗斯/利·勞森/約翰·科林/羅斯瑪麗·馬丁/更多...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英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79-10-25
片長:184分鍾/172分鍾(DVD)/150分鍾(阿根廷)/170分鍾(法國)
又名:黛絲姑娘(港)
該片講述了苔絲(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Kinski飾)出生於英國鄉村的一個小農家庭,一天她的父親聽說自家是古老貴族德伯維爾的後裔。這個傳聞,讓苔絲的一生發生了劇變。因為有一個姓德伯維爾的有錢人家就住在不遠,父母讓苔絲前去攀親。
苔絲的美貌讓德伯維爾家的少爺阿雷克(利·勞森LeighLawson飾)心生邪念,他奪走了苔絲的貞潔,讓苔絲懷上了孩子,然而孩子卻在出生後不久就夭折了。在德伯維爾家的這段悲慘經歷,讓苔絲失去了當時社會最看重的貞操,當她在牛奶廠遇上安吉爾(彼得·弗斯PeterFirth飾),以為安吉爾是她的終生伴侶時,卻在新婚一夜因為告知安吉爾自己的過往而遭到拋棄。對愛情對生活已經絕望的苔絲,此時又遇上了家庭的變故。面對阿雷克的再次追求,苔絲別無選擇。然而,苔絲的命運仍然急瀉直下
㈡ 求 苔絲 Tess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苔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KK0kVU19tXkussxcnl3XYA
《苔絲》是由法國RennProctions公司出品,羅曼·波蘭斯基執導,娜塔莎·金斯基、彼得·弗斯、利·勞森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79年10月25日在西德上映。
該片改編自托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講述美麗的貧苦少女苔絲被命運無情戲弄的曲折人生。
㈢ 《德伯家的苔絲》C
一PIXIU小品文
(八)小說的社會價值
《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品。相信每一位讀者,看過小說之後,都會發出一個疑問,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苔絲的悲劇?
我覺得,了解了哈代生活的時代,也就是小說的寫作背景和作家試圖反映的社會問題,一切便會理迎刃而解。
1、什麼是維多利亞時代?
維多利亞時代,即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的統治時期,被認為是大英帝國走向了世界之巔。當時,英國的經濟佔到了全球的70%,貿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還多幾倍,大英帝國迎來了「黃金時代」,進入「日不落帝國」時期。其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科學發明洶涌澎湃,推動工業大發展。人們信仰科學進步,對工業革命充滿了樂觀和信心。汽船的出現使得運輸和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鐵路交通四通八達,貫穿東西南北。在維多利亞的太平盛世下,以機器取代人力,一場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手工業的革命號角吹響。
第二、社會憧憬美妙宏大。英國是世界的貿易中心、全球霸主。人們對這一無可匹敵的地位洋洋得意,有一段記載生動地描繪出當時國人的心態:「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場;澳大利亞、西亞有我們的牧場;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運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則流到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而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則遍及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長期以來早就生長在美國南部的我們的棉花地,正在向地球的所有溫暖的區域擴展。」
第三、女王成為社會風尚的典範。維多利亞女王在位長達64年,國家進入繁榮昌盛的頂峰。這不是因為她做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而是因為她什麼都不做,而僅僅恪守立憲君主的本分,主動做時代的表率。她生活嚴謹,工作刻苦,對別人又充滿責任感,以崇尚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而著稱。她既是賢妻又是良母,既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也是優秀的一家主婦。
在女王的影響下,社會風尚大變,男女平等和種族平等的進步觀念形成;飲食講究,小廚具流行,烹調書籍風行。英式下午茶就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據說,女王的侍從官安娜覺得每天下午很餓,於是便讓僕人拿些小茶點來吃,許多人紛紛效仿,下午茶習俗漸漸成為一種例行的儀式。街上有了向公眾開放的茶館,茶話舞會更成為一種社會形式,貴族淑女和小姐們常常在那裡與男友們會面。
第四、文藝流派盛景奪目。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太平盛世催生了藝術界的繁榮,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派藝術以及後印象派等群星閃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第五、繁榮背景現出隱憂。當國人陶醉於工業化的成就,沉迷於世界霸主地位的無限自豪之中,以為這一切都歸結於英國的制度優越時,根本沒有想到,許多社會弊病被掩蓋,進而出現制度發展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積累了種種社會矛盾。比如國人道德墮落,拜金主義盛行,貧富差距加大。到19世紀下半葉,美國逐步崛起,英國從全球霸主的位置退下,許多人才開始對國家制度進行反思補救,但為時已晚。
第六、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出現。這個時期,小說廣泛流行,繁榮發展。但一些有先知先覺的文人學士,發出了不同的聲音。他們產生擔憂,關心廣大百姓的生活與命運,主動肩負起批判社會、保衛人民利益的責任。他們對不人道的社會機構、拜金主義和墮落的道德、大面積的貧困與不公深感憤慨,試圖通過自己的作品喚醒社會。
作家狄更斯的《霧都孤兒》《雙城記》,薩克雷的《名利場》,勃朗蒂姐妹、蓋斯凱爾夫人等均通過洞察社會,對19世紀工業化所引起的諸多變化和沖突(包括信仰危機和價值觀沖突)提出擔憂,給予勞動大眾無限同情。這就是哈代所處的時代背景。
在這批作家中,哈代就是其中一員,他的《德伯家的苔絲》大膽向維多利亞傳統的道德觀發起攻擊。試想,在一個人人憧憬未來、沉醉陶醉於太平盛世的時代,一個作家公開跳出來,挑戰女皇的權威和世俗傳統,需要有多麼大的勇氣?因此,小說一經出版,馬上引起激烈爭議。《無名的裘德》發表後,他不得不由寫小說轉向創作詩歌。可見,《德伯家的苔絲》在當時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就是作品的社會價值所在。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分析苔絲的三次離家,來探討造成苔絲悲劇的原因。
2、苔絲的三次離家 。
第一次離家:純瑞脊。苔絲16歲那年,因家裡的老馬死亡,失去了主要財產,不得不屈從於父母的虛榮心,去純瑞脊認本家。數月後,受到亞雷姦汙。這是苔絲的第一次受害。
亞雷是什麼人?一位商人的兒子。他們家從外鄉遷來,花錢買了德伯的姓氏,成為冒牌貴族。因為有錢有地位,他整天不務正業,游手好閑,到處鬼混。這一人物代表了城市資產階段、暴發戶依著金錢地位對一個純潔美麗的鄉村少女的玩弄與欺壓。
第二次離家:塔布籬牛奶廠。苔絲20歲那年,好不容易從過去的苦痛與恥辱中恢復過來,希望過一種沒有苦惱、沒有鄙夷的幸福生活,但又被新婚丈夫拋棄。如果說,亞雷對苔絲的傷害主要是肉體的,另外有一部分來自於家鄉人的風言風語壓力,但克萊對她的傷害卻完全是精神上的,這要比第一次的傷害要深刻沉重嚴酷。
克萊是什麼人?他身處一個牧師家庭,有知識有教養有地位,標榜自己思想開明進步,卻無法接受苔絲的失身之過。他代表了城市知識分子自視清高,卻沖不脫世俗和傳統道德的束縛,從而造成了對苔絲的第二次傷害。
第三次離家:棱窟槐。克萊拋棄新婚妻子,去了巴西。苔絲無法呆在家,再次外出做工,一邊等丈夫回心轉意,一邊賺錢生活。然而,亞雷出現,他借苔絲的父親去世,家庭失去支柱,搬家未能找到新房的危機時刻,逼迫苔絲委身做了他的情婦。他庸俗放盪,除了有錢外,並不能給苔絲獲得精神上的快樂與依靠,也從來沒有想過給他正式的名份,只想把苔絲當作滿足個人情慾、玩弄享樂的對象。當克萊從巴西回來後,苔絲為了真愛,毅然殺了這個惡人仇人,既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因為她覺得,她已經兩次上了亞雷的當。
從上面的經歷可以看出,(1)苔絲的優點:聰明美麗、朴實能幹、不怕吃苦、性格堅毅,富有家庭責任感,對愛情也是忠貞不移的。(2)苔絲在不斷成長成熟。第一次年少無知造成失身之錯,第二次滿情希望准備擁抱愛情的時候,卻得到了更大的傷害,最後她終於覺醒,決定反抗,寧肯做一個罪犯,也不願意再受折磨與欺壓。(3)苔絲反抗的僅僅是亞雷嗎?她反抗的是當時的社會。這僅僅是苔絲一個人受到的不公嗎?她是所有下層受害女性的一個典型縮影。這就是作家哈代要反映的社會問題和思想主旨。(4)作家以苔絲的命運悲劇,揭露了工業革命轟轟烈烈與鄉村社會土崩瓦解的矛盾對比,上流社會花天酒地而純朴的窮人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形成的巨大反差,諷刺了宗教的虛偽、貴族血統和資產階級對傳統美德的破壞,謳歌了苔絲沖破束縛為爭取自由幸福愛情的精神品格。
3、造成苔絲悲劇的原因:
結合前面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背景,我們不難分析到底是誰一步一步把苔絲推向了深淵。
(1)社會因素。在男權主導的時代,婦女的地位是低下的。諸多亞雷這樣的無賴、混混,姦汙了少女卻得不到懲罰,反而成了宣揚善良美德的宗教佈道者,這不能不說一個社會悲哀與極大的諷刺。克萊年輕時也在倫敦犯過同樣的錯,苔絲原諒了丈夫,而他無法原諒自己的妻子。男人可以為所欲為,女人卻只能堅守貞潔,即使她是無辜的受害者,這就是尊女卑的社會給苔絲帶來的悲哀。
(2)經濟因素。讀過小說,也許我們會說,要是苔絲呆在家,不出門就好了,後面就不會發生一系列悲劇,有這么簡單嗎?非也。其實,作家正是通過小說揭露了維多利亞時代,貧富差距和機器工業對傳統鄉村的傾軋和沖擊。苔絲一次一次出門,為什麼?因為工業化的浪潮讓過去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已經破壞,不外出打工是活不下去的。苔絲一家的情況,只是當時千千萬萬個鄉村共同面臨的問題。農人們沒有土地和金錢,無法生存,不得不走出家門謀生。最後,苔絲明知亞雷是個惡魔,為了照顧父親死亡後一家人能生活下去,不得不委身於人。亞雷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一次次得手。因此說,《德伯家的苔絲》反映了資本主義工業化侵蝕之下,英國鄉村傳統土崩瓦解的過程。這就是哈代作品的高度與社會意義。
(3)家庭與傳統習俗因素。苔絲的父母頭腦簡單,愛慕虛榮,極力慫恿女兒去認本家。無疑是害了兒女的原因之一,但它背後還有一個深刻的社會根源。其實,愛慕虛榮與英國人一直倡導崇尚的貴族血統不無關系。只要有貴族的血統,再窮也是高貴的,然而這又有什麼用?對這一點,哈代在小說中作了許多的暗示,一再諷刺。「德伯家的高貴的血統,沒有國王的財力作支持,一文不值。」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到,作家對崇尚貴族血統的迂腐觀念是持有強烈的反對的。
(4)個人性格上的不足。固然有社會的、經濟的、家庭的因素一步步把苔絲推向火坑,但她本人性格上屈從於父母的虛榮、屈從於宗教道德的偽善、屈從於社會陳規陋俗,也是一個因素。苔絲失身後,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心理背負了沉重的罪惡感。直到最後,她才徹底認清和覺醒,毅然作出反抗。假如她能夠像她的母親一樣頭腦簡單,萬事如煙雲,也許不會落得如此不幸的下場。
(九)小說的藝術特色
1、鄉土色彩濃厚。這是哈代小說最大的特點。作品中有大量的環境描寫,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當時的人物處境、心理與社會面貌融合在一起的。
(1)馬勒村:優美純朴的氣息,秋收時對機器收割的場面描寫,二者對比強烈,顯示了工業化正在向這個傳統鄉村一步步侵襲。亞雷所住別墅與周圍的景觀格格不入,突出他們是一個外來戶。
(2)純瑞脊:對傍晚的森林和大霧的描寫,預示著苔絲的不幸即將到來。
(3)塔布籬牛奶廠:豐裕的土地,溫潤的氣候,優美的山谷,反映了布蕾谷還不是一個完全被機器化侵襲的凈土。就是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世界裡,苔絲的找到了暫時的溫暖和安全,回到了從前無憂無慮的日子,試圖忘記恥辱。
(4)棱窟槐:冬天的寒冷艱辛,秋收時機器大面積收割的場面,苔絲不斷受到做工地小老闆的非禮,顯示了這里的鄉村經濟和道德良心已經被完全破壞,已經毫無優美寧靜的田園氣息,完全被無情的工業機器碾壓,冷酷的金錢關系取代。
哈代為什麼如此擅長環境描寫?據說,哈代的父親喜歡經常用望遠鏡眺望遠方,給兒子講述所見地形的情況、形成的原因等。他的這個嗜好完全遺傳給了哈代,成了哈代終生的習慣。鄉間的泥土、濃霧、山地、河谷、荒原、灌木林、樹木奇怪的形狀、小動物們、絞刑場面,都成了哈代觀察的對象。這種觀賞遠處的神秘和喜悅、情感體驗,不但成就了哈代的自然詩,而且讓他的小說成為區別於其它作家最大的一個特色。
哈代對自然的體悟極深,除了來自於長期的觀察外,我覺得,還與他的音樂愛好有關。讀他的作品,我們分明會感到,他筆下的每一片樹林,每一處草叢,每一團霧氣,每一線陽光,每一段河流,它們彷彿有生命的活物一樣在呼吸,在走動,在對話。當幸福來臨時讓人覺得那麼可愛親切,當悲劇來臨時又是如此的可怕陰慘怪異。這就是哈代的文字魅力。
此外,小說時還運用了大量的鄉間哩語、土話、傳說、富有迷信色彩的故事、諺語,進一步強化了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老的威塞克斯的風土人情。這也是體現鄉土文學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想想,魯迅筆下的故鄉魯鎮,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是不是同樣不缺少這樣的元素?
2、結構清晰,語言親切生動,情節張馳有度。從哈代的文筆看,與英國作家簡奧斯汀相比,同樣優美流暢精緻,但比後者更有力量,似法國作家福拜樓文風之冷艷客觀、觸目驚心。從反映的思想高度看,與狄更斯、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比,文字不那麼粗礪大氣,但思想深度絕不相差。在人物心理描寫上,非常貼切到位,有時候讓人覺得太過苛刻嚴酷,特別是融合了哈代最擅長的環境描寫後,更顯入心入骨,讓人時而輕松歡快,時而陰郁沉重,時而唏噓驚嘆,回味無窮。這就是我十分喜歡哈代小說的原因。
3、情節上設置了層層伏筆與懸念,引人入勝。小說里有大量前後呼應關照的線索,且一環緊扣一環,增加了讀者的興趣與探究心。不妨舉例如下:
(1)開場時交待,苔絲的父親嗜酒又害有心臟病,這為他後來的早世留下了伏筆。(2)牧師說出貴族血統的考證信息,也是為了引出後面苔絲的攀親。(3)克萊在五朔節與苔絲偶遇,為他們後來的重逢相愛留下了引子。(4)設計克萊的母親是繼母,也為後面克萊與苔絲中斷聯系,發生一系列不該發生的誤會與悲劇提供的解釋的依據。(5)克萊去巴西前,交待了他父親的地址,這為後來苔絲在困境中不得不屈辱向公婆求助埋下了伏筆,否則她怎麼能有勇氣?苔絲來到愛姆寺想求助於公婆,恰恰聽到了克萊幾個哥哥的對話,一下失去信心,回家的中途又恰恰遇到正在做巡迴佈道的亞雷,這為引出亞雷對苔絲的第二次糾纏欺壓留下的伏筆。(6)苔絲的父親去世,住房被收回,一家人不得不搬遷,暫時又沒有找到新房,這為亞雷再次得手留下可乘之機。這樣的安排不勝枚舉,可謂機巧精妙,匠心獨運,層層嵌套,有理有據,無懈可擊。這也是作家在結構安排上的獨到之處。
4、巧合、諷刺與象徵手法的運用。最接地氣的是情節上運用了大量的巧合、傳說、諺語、警語、諷刺,來突出人物的悲劇命運。在關健時刻,只是簡單的一句諺語,就讓我們感到顫栗不安,而不該發生的事情,偏偏發生了。
(1)當苔絲的母親想打發女兒去攀親時,酒館的一個村人提醒說:「太太,你可要小心,千萬別把發青的麥芽撒到地里!」事情卻正是如此,發青的麥芽怎能存活,結果苔絲攀親受辱回家。(2)亞雷第一次見到苔絲時,送了許多的玫瑰花,扎傷了苔絲的手,苔絲隱隱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然而,迫於家庭責任,她第二次去當養雞工,結果造成不幸,正應了那句警語:「美麗,是需要付出代價的」。(3)塔布籬牛奶廠,風光秀美宜人,讓苔絲初到就心情歡快起來,哈代卻提醒說:「凡是美麗的地方,就有嘶嘶的毒蛇出沒。」這毒蛇就是後面她意外遇到了克萊。(4)結婚前的一個晚上,苔絲把信偷偷塞到了克萊的門下,不想塞到了地毯下,讓她的秘密再次掩藏。第二天,悲劇馬上發生。(5)苔絲被捕之夜,正好躺在了英國最著名的巨石陣遺址,巨石陣原本是神廟的祭壇,而苔絲竟成了那不幸的祭物。這是多麼巨大的諷刺!在小說里,這樣的巧合與象徵同樣不可勝數。從中我們可以感到作家完成這部曠世名著的3年間,該是下了多麼大的心血!
5、悲劇色彩。哈代是一位公認的悲劇小說家,除了《德伯家的苔絲》,他的其它作品也幾乎全部以悲慘的結局收場。悲劇是什麼?魯迅解釋的非常直白,「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給別人看。」無疑,撕得越激烈兇猛、驚魂動魄,收到的效果就越大,哈代就是這樣的作家。他像一隻勤勞的蜜蜂、螞蟻,精心構建了一個一個美麗的家園;又像一隻耐心的蜘蛛,小心翼翼地編織了一個精美的蛛網,為它遮風守護,怕它受雨挨淋。然而,他突然改變了主意,讓一場狂風襲來,暴雨侵過,那些個美好美麗的夢想瞬間化為烏有,這就是哈代。
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精心編織的夢毀壞?我覺得,與那些令人歡快歡笑的作品比起來,悲劇更能引人珍惜、同情、深思。它是一種痛徹心肺的力量,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反思,一團催人奮進的烈火,也是一股無法言說的悲壯之美。這就是哈代作品的藝術魅力,也是讓一代代後人喜歡的核心原因。因此,哈代被譽為「英國小說里的莎士比亞」。
他的小說,似一首傷心憂郁的輓歌,展現了一位有情懷與良知的作家對民眾疾苦與社會的關注;他的小說,如一部盪氣回腸的長詩,熱情歌頌了苔絲一類美麗善良純朴的下層女性,在追求幸福自由的道路上,如何以不屈的生命縮放著人性的光輝;他的小說,又如一首驚心動魄的哀歌,為大英國帝國從全球霸主的位置退下,「日不落帝國」的輝煌開始暗淡,發出了最無聲卻強大有力的悲嘆!
6、思考與假想
《德伯家的苔絲》是一部內容豐富、結構精緻、富有魅力、意義深遠的名著。它對於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人生、生活、生命、愛恨情仇,作了全面深刻的刻畫與描寫,也作了全面深刻的思考。除了上面討論的問題,讀過這部小說,我覺得,您可能還會在傷心悲憤之餘,生出許多其它的假想與思考來。現列於下面,供大家思辨回味。
(1)假如苔絲不聽父母的話,不去攀親,會怎麼樣?
(2)假如苔絲已經發現亞雷不是一個好人,第二次不答應去做養雞工,會怎麼樣?
(3)假如苔絲的孩子沒有死去,會怎麼樣?
(4)假如苔絲的信沒有塞在地毯下,克萊在去教堂成婚當天知道了秘密,會怎麼樣?
(5)當克萊首先交待自己在倫敦曾和一個女人同居過,苔絲以不原諒他而作要挾交換,會怎麼樣?
(6)假如苔絲聽從母親的告誡,不說出秘密,等結婚後再說,會怎麼樣?
(7)假如苔絲在愛姆寺為返回,見到了公婆,會怎麼樣?
(8)假如您是苔絲的公婆,明明知道兒子拋棄新婚妻子而去了巴西,這一年裡,是不是應該打聽或者說給予兒媳應有的照顧?
(9)假如苔絲不殺死亞雷,沒有被追捕,會怎麼樣?
(10)假如苔絲逃出了英國國境,會怎麼樣?
(11)也許有人會說,苔絲16歲那年中了亞雷的花言巧語,太無知不自持了。然而,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反問,假如是您家的16歲的女兒,您可以保證她不無知、能自持、能識破花言巧語?
諸如上述問題,如果您還會列出一長串,這會進一步說明哈代小說的藝術魅力和它留給我們的無盡的思考,不是嗎?
看過此書的人,除了悲痛流淚,剩下的就是引發的深深的思考。這就是一位貧窮的石匠的兒子,留給世人的財富。一部小說能夠觸及靈魂,讓讀者上升到思考人生與社會哲學層面,實在是讓人敬仰。
(十)譯者張谷若
一部外國文學作品既使本身很優秀,也需要有一個優秀的翻譯者,才能原滋原味的體現其神其韻其魅力。我十分喜歡張谷若的譯品,他於20世紀30年代成功的翻譯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和《還鄉》,從而一舉成名,贏得「哈代專家」的美譽。據說,為了翻譯作品,他研閱了哈代的全部作品,了解了哈代生前的愛好和喜愛的書籍,還多次到哈代的家鄉考察,以體驗作家的生活與英國鄉村的文化習俗。從本書列出的眾多註解,即可看出譯者是下了精力和心血,無疑他是一個忠實的「哈代迷」。
張谷若(1903-1994),北京大學教授,煙台人,偉大的文學翻譯家。他一生從事英語言文學的教授和翻譯工作,以治學專注執著、做人正直厚朴而受人尊重。在翻譯領域成就卓越,譯有七部、約400萬言英國古典文學名著。他是我國老一輩的知名譯者、翻譯大家,語言簡潔大氣,譯風老道雋美,字里行間閃爍著厚德博學的氣息和人文情懷。
下面我們以《德伯家的苔絲》中的兩段內容,作一展示,看看好的翻譯是如何讓人讀來津津有味、雋永無限、韻味無窮的。不好的翻譯又是如何讓人讀來乾乾巴巴、味如嚼蠟,甚至於讀不下去的。
例如:The rosy-cheeked, bright-eyed quartet looked so charming in their light summer attire, clinging to the roadside bank like pigeons on a roof-slope, that he stopped a moment to regard them before coming close。
「她們四個人,臉上紅撲撲,眼睛水汪汪,夏服輕飄飄,擠在路旁的土坡上面,好像一群使鴿子,並排蹲伏在屋脊上一般,看著非常迷人、非常可愛,所以他先站住了,把她們端詳了一番,然後才走近前來」。
在這一段的翻譯中,張谷若採用摹狀的方式,生動地再現了四個年輕女孩的神態。「臉上紅撲撲,眼睛水汪汪,夏服輕飄飄」,這三個摹狀詞的使用,不僅將四位少女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讓人感受到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 「臉上紅撲撲」形象地表達了少女的嬌羞之色;「眼睛水汪汪」清晰地展現了少女的溫柔之情;「夏服輕飄飄」生動的勾畫出少女的輕盈之態。因此,張谷若的譯文不僅有效地傳達了哈代語言音樂性的特點,還賦予譯語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使人獲得與源語讀者相似的審美感受。
又如:Which he had before known but darkly – the seasons in their moods mornings and evening, night and noon, winds in their different tempers, trees waters, mists, shades and silences and the voices of inanimate things。
「除此之外,他對於外界的暮暮與朝朝,子夜與亭午,水之浩盪,霧之迷濛,草之滋蔓與黃落,木之盛衰與枯榮,寂寂與悄悄,昏昏與暝暝,以及本來無生之物,卻能聽之有聲——所有這一切,從前只模模糊糊地知道一點點,現在都有親切細致的認識。」
此句中,張谷若採用了整散句相結合的句式將之譯出。我們知道,整句具有結構整齊,音調和諧,表達順暢,語義鮮明的特徵;而散句的特點恰恰相反。整句與散句的結合不僅避免了表達上的單調和枯燥,還加強了表達的生動性。他的翻譯不僅體現了句式上的美學特徵,還再現了原著在繪畫視覺上的美學效果,如「水之浩盪,霧之迷濛,草之滋蔓與黃落,木之盛衰與枯榮」,如同一幅畫卷呈現在讀者面前。
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對作者的原意和心思、作品的理解不到位,是很難譯的如此迷人生動,又富有哲理之美的。可惜,這位博學勤思的老專家已於1994年離世,但他留給我們的文字之美、文風之厚重,治學之嚴謹精神,是永遠沉浸在每一個讀者心底的。
有一點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女兒張玲,也是著名的翻譯家、學者和作家。主要譯作(含與張揚合譯)有:《雙城記》、《呼嘯山莊》、《傲慢與偏見》、《卡斯特橋市長》、《哈代中短篇小說選》、《孤寂深淵》等。翻譯家張揚是她的丈夫。看到這樣的子承父業之家,我們能不為之高興嗎?
在此,讓我們向這個翻譯世家致謝,正因為有他們的辛勞與卓越,才讓東西方文學架起了一座互通互進之橋。再次提醒您,看西方名著時,一定要先看譯者是誰?好的翻譯會讓原作煜煜生輝,不好的翻譯可能讓你無法讀下去,更何求有美的享受?張谷若先生翻譯的《德伯家的苔絲》,是世面上最好最優的譯本。
據說,在哈代生活的年代,他家鄉的多塞特郡是英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人均壽命只有25歲。而哈代雖然出生時差點死去,一生孱弱多病,青年飽受磨難,直到晚年才成名,但他最終以88歲的高齡離世。也許,這就是上天給一位正直善良、心懷博大、本不該從事石匠工作的鄉土作家的最大福報!最後,讓我們再次向這位勤於鑽研、勇於思考、敢於向時代挑戰、富於深遠思想的作家致以最真誠的敬意。
時光真是令人悲傷。
它偷走一半,又讓一半存留。
於是,戰戰巍巍的黃昏之軀,
正搏動著一顆正午之心。
書籍《德伯家的苔絲》:托馬斯•哈代(著),張谷若(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電影《德伯家的苔絲》(1979):娜塔莎•金斯基主演,法國Renn Proctions公司出品。
系統文章: 《德伯家的苔絲》A
《德伯家的苔絲》B
《德伯家的苔絲》C
㈣ 《苔絲》中的苔絲是怎麼死的
《苔絲》中的苔絲死於絞刑。
《苔絲》是由法國Renn Proctions公司出品,羅曼·波蘭斯基執導,娜塔莎·金斯基、彼得·弗斯、利·勞森等主演的劇情片。其改編自托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而《德伯家的苔絲》中在與克萊一起度過幸福、滿足的最後五天之後,苔絲被捕並被處以絞刑。
原著內容: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苔絲生於一個貧苦小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結果她被少爺亞歷克誘奸,後來她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戀愛並訂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卻沒能得到原諒。
兩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幾年後,苔絲再次與亞歷克相遇,後者糾纏她,這時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與仇人同居,不久克萊爾從國外回來,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無情,在這種情況下,苔絲痛苦地覺得是亞歷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爾便憤怒地將他殺死。最後她被捕並被處以絞刑。
(4)法國電影苔絲下擴展閱讀
苔絲的悲劇是一個純潔、善良的女子被資產階級腐朽的倫理道德、偽善的宗教以及不公正的法律制度所毀滅的悲劇。而苔絲自身的資產階級道德與宗教道德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的悲劇。
因為她無法擺脫那些傳統道德對自己的束縛,是她性格中軟弱的一面,另外以亞雷為代表的新興資產階級是造成苔絲不幸的直接原因,以安琪為代表的傳統倫理道德則是一種無形的更可怕的精神迫害。
苔絲這個形象的可貴之處正是在於她敢於向壓迫她的勢力進行挑戰。然而在強大的社會勢力面前,她的反抗不可避免地帶來悲劇。她的悲劇性命運似乎是一個人的,但實際上,她象徵著19世紀末英國農民的整個命運。
哈代借苔絲悲劇的一生有力地抨擊了當時維多利亞時代的男權制社會。生活在這種男權制社會下的女性註定要受壓迫和控制,無法逃脫悲劇的命運。在男權制社會主流話語的衛道者眼裡,女子永遠處於依附和從屬的地位。
無辜受害者苔絲被認為是站在男權社會主流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對立面,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為社會所不容忍的淫女和妖女。而對男權社會的摧殘和壓迫,苔絲雖然開始了不屈的反擊甚至吶喊出了男權社會對女性壓迫的實質,但是最終仍然沒能也不可能擺脫掉男權制社會的強大而無形的控制網,而走向毀滅。
㈤ 苔絲結局男主娶了女主妹妹
安奇遵照苔絲的遺願,娶了她的妹妹開始了新生活。英國作家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被許多閱讀者覺得是作者最突出的著作。在反饋與批判法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實際層面,這一部小說擁有積極意義。
而由戴維·布萊爾電影導演、傑瑪·阿特登和「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出演的英國電視劇《德伯家的苔絲》,自2008年面世至今,一直都不缺好評。
總的來說,無論是在選人層面或是劇情分配層面,這一部僅有4集的英國電視劇都最大限度地重現了原作。
而針對女出演傑瑪·阿特登而言,清苦的出生和容貌也是她和苔絲的相同點。因此,在傑瑪溫婉的視頻語音中,這一悲傷的小故事,得到再一次極致的呈現。
描述英格蘭夏夫茲堡(Shaftesbury)有個女孩名字叫做黛絲,是一位心地善良、漂亮的貧家少女,她一不小心把家中唯一的老馬軋死了。
為了協助家計,她來到頗具的遠房親戚德比威爾家工作,這一家中只有一個失明的老太太(Mrs. d'Urberville)和她的孩子亞克雷特(Alec d'Urberville)。
放盪不羈的亞雷垂涎三尺她的美貌,對黛絲竭盡撩撥,一日禮拜天夜在黑喑的森林中,黛絲疲倦的睡過去了,被亞雷被辱。
黛絲對他並無情意,因此返回家裡,她的媽媽怕亞雷不願娶她。沒多久黛絲孕期,生下一子,沒多久胎寶寶去世。在大夥指手畫腳下,黛絲被逼流落異鄉,前去牛乳工廠上班...
㈥ to bo or not to be
Outside the Bible, these six words are the most famous in all th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They were spoken by Hamlet when he was thinking aloud, and they are the most famous words in Shakespeare because Hamlet was speaking not only for himself but also for every thinking man and woman. To be or not to be, to live or not to live, to live richly and abundantly and eagerly, or to live lly and meanly and scarcely. A philosopher once wanted to know whether he was alive or not, which is a good question for everyone to put to himself occasionally. He answered it by saying: "I think, therefore am."
But the best definition of existence ever saw did another philosopher who said: "To be is to be in relations." If this true, then the more relations a living thing has, the more it is alive. To live abundantly means simply to increase the range and intensity of our relations. Unfortunately we are so constituted that we get to love our routine. But apart from our regular occupation how much are we alive? If you are interest-ed only in your regular occupation, you are alive only to that extent. So far as other things are concerned--poetry and prose, music, pictures, sports, unselfish friendships, politics, international affairs--you are dead.
Contrariwise, it is true that every time you acquire a new interest--even more, a new accomplishment--you increase your power of life. No one who is deeply interested in a large variety of subjects can remain unhappy; the real pessimist is the person who has lost interest.
Bacon said that a man dies as often as he loses a friend. But we gain new life by contacts, new friends. What is supremely true of living objects is only less true of ideas, which are also alive. Where your thoughts are, there will your live be also. If your thoughts are confined only to your business, only to your physical welfare, only to the narrow circle of the town in which you live, then you live in a narrow cir-conscribed life. Bu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what is going on in China, then you are living in China~ if you』re interested in the characters of a good novel, then you are living with those highly interesting people, if you listen intently to fine music, you are away from your immediate surroundings and living in a world of passion and imagination.
To be or not to be--to live intensely and richly, merely to exist, that depends on ourselves. Let widen and intensify our relations. While we live, let live!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還是毀滅?
於連和邊緣人
於連,固執又幼稚的孩子,可愛又可恨。
對於連的印象首次轉好是在他高昂著倔強的頭,赴死的時候,可愛的精靈游戲人間之後,被招回了上帝的身邊。
當然還是對他的祈禱,伴隨著他生命的實質及精神載體的詞就只有一個-----歇斯底里。於連很少有正常思維。
紅與黑,紅軍裝與黑教炮,永遠高高懸在於連頭上的,他掙扎著要觸摸,要得到,活象一個哭著要月亮的孩子,哭著,喊著,跑著,跌倒,又爬起來,再跑,而天空中,黑夜裡,兩輪高高鑲嵌的明月,一閃一閃,始終在指引並誘惑著這個倔強的孩子,直至碎骨粉身。
要怎麼去訴說這個任性的孩子的一生呢?作者和導演以不同層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理想主義者全面幻滅的過程,像《孔雀》的初衷和結局那樣,都是無聲無息的,這才是命運的分量。在現實歲月中領教精神上完美主義者的分崩離析,會給我們稚嫩的思維帶來什麼啟示?
說實話,我懵了,我不知所措。為什麼?我不止一次能在於連身上找到自己,找到人類每一個細胞分支的影子。其實,這也不算是新鮮事,文學作品,電影藝術都在不止一次詮釋著高傲,倔強,以及追求完美和它們的衍生物在自己身上的體現,這些人不是輝煌,燦爛,就是毀滅,破碎。他們的抉擇統統那麼徹底,絲毫不留一點回轉的餘地,就信仰的決絕和真諦而言,他們絕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生存與毀滅之間,他們用稚嫩的身軀和倔強的靈魂挑戰上流社會以及上流社會的意識形態和游戲規則,即便知道不過是以卵擊石,也在所不惜。我佩服他們的勇氣,他們中的佼佼者有《肖申克救贖》中的安迪,有包法利夫人,有《大河戀》中的保羅,有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安徒生筆下的海的女兒,他們踩在刀刃上,掙扎著飄搖著走向新生和毀滅,沒有一絲悔意。他們,一個個的,都像海燕,高傲地吶喊,高傲著笑對死亡,因為他們孤獨。他們都相信自己是世界的惟一,他們拒絕與人雷同。他們寧願疼痛也不願無關痛癢的生活,於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撕心裂肺。
沒錯,都是遠離主流文化的邊緣人,他們有兩個支流,一種無論多麼想接近主流文化,都溶不進去;另一種壓根不啻主流,行走於狹窄的山路。於連交融了這兩個支流,像是中間人,既有高傲的靈魂,又有卑微的出身。
於連的故事
於連,他永遠不乏成功的可能。他聰穎細致,像個嫻熟的天才,而天才又往往是幼稚的,易犯錯的。他拿自己歇斯底里的神經應對天衣無縫的上流社會,他只能生存於後英雄時代,沒有了拿破崙的法國,猶如缺少了閻王爺的閻羅殿,受一群下作的小鬼把持,高傲而卑微的於連無容身之地,記憶力驚人的於連·索雷爾選擇到市長家裡去做一名傳授拉丁文的家庭教師,生性高傲而身份卑微的於連,孕育出了歇斯底里的思維,使得他把對市長的憤慨轉嫁到對市長夫人的戀情上,這是什麼邏輯,正常人都不懂理解,而於連做得出,誰讓他天生一副好皮囊,有著對女人無止境的誘惑力,而他的獵物又通常不是與他身份匹配的婢女,而是與他精神契合的上流女人。從行動上說,於連第一次出軌了,這種軌不是男女的私情,而是人生軌跡,聰明的於連很容易辨析得出什麼是飛黃騰達的捷徑,同時,他也應該明白,與市長太太的戀情會讓他遠遠脫離原計劃的軌跡,可感情用事的他,忘卻了這一切,這才是孩子本色,俗話說,六月里的天,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用在於連身上,再合適不過的了。這也是所有邊緣人的共性,從來都是感情用事隨心而為,不懂得忍氣吞聲,知恥而後勇。
安然嫻雅的市長太太對於追求精神完美的於連來說的確有致命的吸引力,但這段戀情的導火索為本該高雅的戀愛添加了不那麼高雅的催化劑,於是這段私情註定了有水無源的結局,待到東窗事發,任市長太太怎樣柔情似水,於連也只能背井離鄉了。還好,他被派往神學院學習,衷心地為黑教袍盡職盡責。上天再一次惠顧了多才的於連,成績優異的他被派到德高望重的候爵家裡做文員,似乎人生再一次被牽回到了正常軌跡上來。經過上一次的大夢,於連似乎穩健了許多,他把天賦用在了所謂的正途,收斂了歇斯底里的神經,在生存還是毀滅的本質問題上,於連吃一塹長一智地清醒了,但是撒旦沒有放過他,魔鬼致力於毀滅上帝的光明和希望。他開始一步步地吞噬嶄露頭角有聲有色的於連,侯爵的小姐瑪蒂爾德是一個和於連精神上一模一樣的人,同樣被歇斯底里的神經所支配,他們除去身份上的雲泥之別,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瑪蒂爾德始終沉湎於自己先祖瑪格麗特皇後堅貞,決絕,癲狂的愛情里,不能自拔的她也發瘋一樣陷入對於連柏拉圖式愛戀的泥淖,沉醉到愛的幻影里。她對於連的愛熾熱到用目光抱擁愛人的臉頰,而終不覺厭,於連也在愛神的召喚下再一次墜入情網,並如初戀般真摯,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愛的漩渦,如火如荼。殊不知,前面等待他的會是萬丈深淵,前所未有的厄運無聲息的降臨,而這厄運會出自市長太太嫻雅的雙手,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從前的風流事會在他即將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時刻被公誅於世。他追逐了一生的捷徑就被市長太太無心的不經意在瞬間摧毀了,癲狂的他向正在做禮拜懺悔的市長太太舉起了手槍,在他眼裡,是她讓他的一生成了幻影,緊接著如海燕般高傲的於連在刑場上從容赴死,他像一位看清楚自己靈魂的人一樣,此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堅強和果斷,沒有掙扎,沒有吶喊。
其實,道德,在於連心中,沉重的不值一提,這是他不能為上流社會接受的重點之一,即便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也決不會否認上流社會的游戲規則,而讓自己陷入輿論的壓力之中。於連不懂這些,不啻這些,也從不理會,這完全符合他一個孩子式的品性。也因為此,在大人的道德觀中,這樣的異類是不能長期存在的,因為他存在了過大的風險系數,於是,他被無情的摒棄了。一個懷有美好願望的下層自負青年想入主上流社會的夢就此破碎了。於連一生都隨心而為,他把自己在自我的道德標准下完全完整的展現。他不遺餘力地繪制自己人生的恢弘藍圖。並始終堅信它有實現的無數中可能。
那一幕和那一章
可是,在影片《紅與黑》中最平淡無奇的一幕卻始終讓人回味無窮。神學院里,神父平靜的吹滅了那根代表於連的左邊第二根蠟燭,在於連的心中祈禱了萬千遍之後和黑教袍的夢想幻滅之前,於連的一半精神載體隨著經久不願飄散而最終不得不散盡的余煙,灰飛湮滅。對於神和關乎神的一切,於連掙扎著不願放棄,卻無能為力。他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那余煙成了於連一生最為真實的乾脆的寫照。
而書中最動人的一段,則是瑪蒂爾德的先祖瑪格麗特皇後,在自己的丈夫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出賣了為自己賣命的密友同時也是瑪格麗特的情人拉穆爾之後,她驚世駭俗的行為。她躲在一間正對著格來夫廣場的屋子裡,向劊子手索取她情人的頭顱。半夜時分,她抱著那個頭,奔跑於迷霧之中,和著血和淚親手將其埋葬於教堂。於連死後,瑪蒂爾德小姐效法皇後,她堅持要用自己的雙手來埋葬她情人的頭顱,並用極其昂貴的義大利大理石雕刻的棺木將荒涼的山洞裝飾起來,她絕對祭奠自己和於連的高貴情感,因為於連的存在,荒蕪的心靈的感覺到過度文明中的長大的人可能有的全部熱情。於連的魅力只有深愛他的人才知曉,侯爵小姐是如此。市長太太在於連死後的第三天,抱吻著她的孩子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司湯達在書中的最後一句話,就是這個。
我沒有對於連的十分偏愛。相反,起先對於他的人格相當排斥,而且也不明白為什麼這個過於浪漫的事會被稱為現實主義的佳作,就如同不明白《巴黎聖母院》為什麼就是浪漫主義的代言一樣,後來又細細地回味書中的滋味,上部開篇便是丹東的一句:真理,苦楚的真理。沒錯,在於連追求完美的道路上,真理始終於他無緣。而下半部的開篇則是聖伯夫的一句:她並不美麗——她沒有抹胭脂。這更多的可能應該指於連吧,他始終不虛偽,在他自己的邏輯下,如魚得水,連幻滅都如此決絕。
影片《紅與黑》
影片〈紅與黑〉拍攝的很法國,很法國。法國固有的優雅,藝術在影片中得到最淋漓盡致的體現,於連的出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下巴中間的那道溝,這讓我想起〈大明宮詞〉中小太平向母親歡欣雀躍地描述薛紹的長相時,說到的這道溝,從那時起,我知道了原來這道溝是美男子的象徵,那麼於連就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了,可是他始終讓我覺得更像張易之而不是薛紹,其實後來才發現,他們從精神上說都是完美的理想主義者,於連綜合了薛紹的善良和張易之的癲狂,不過,他們都忠實於最初的自己,只對於這一點來說,我覺得他們都相當可敬,我的一位好朋友只對於連評價過這么一句,如果我是於連,我決不會槍殺市長夫人。聽了他這句話,我深知他是個感情上的好人。但是我也原諒了於連,原諒了一時意氣用事的孩子所犯下的罪行,有時覺得可愛又可恨的於連,在我心裡最好的形容詞莫過於無辜。我的另一位仁兄聲稱,於連最後槍殺市長太太之後,他沒有憐憫他,而是尊重他,一個生綉的靈魂終於被鉛洗干凈,而於連,也被達到了認知的頂峰,他的善良,他的罪惡……
於連和苔絲
搜遍整部中外文學史,跟於連性情最相近的,莫過於苔絲.
前幾天,下了雪,我躲在屋裡看電影頻道播放的法國電影<苔絲>,娜塔沙·金斯基主演的,我看的時候已經過半了,可苔絲一臉的憂容,我記得她在回家的路上,晚上睡在樹林里,對著燃燒的篝火,她告誡自己,一切都是因為虛榮,火焰照亮了她年輕的臉龐,這句話刻進了心坎里。後來,苔絲為生活所迫,嫁給了她富有的恩人,在她的情人重新出現之後,苔絲義無返顧地槍殺了自己的恩人,最後被叛了絞刑,可她一點都沒有悔意,那神情像極了於連。
《苔絲》拍攝的相當朦朧,鄉村的田野異常寧靜,或許是在暗示女主人公生命的低沉,影片的基調灰濛蒙的,一直籠罩於霧靄之中。
苔絲和於連一樣都是生命的坐標端正明確,可自己卻始終在迷霧中奔跑,清楚方向,卻看不到曙光,這就是永恆糾結於他們心中的主題,也是他們的人生,水中花式的倒影。
㈦ 《苔絲》的女演員是誰
《烈愛風雲》的女主角是格溫妮絲·帕特洛.她沒演過《苔絲》啊,可能都是金發美女的緣故.你把娜塔莎 金斯基和她混淆了.
《苔絲》最著名的版本,還是波蘭斯基拍的82年版
㈧ 苔絲電影簡介
《苔絲》該片改編自托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講述美麗的貧苦少女苔絲被命運無情戲弄的曲折人生。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苔絲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苔絲》是由法國Renn Proctions公司出品,羅曼·波蘭斯基執導,娜塔莎·金斯基、彼得·弗斯、利·勞森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79年10月25日在西德上映。
該片改編自托馬斯·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講述美麗的貧苦少女苔絲被命運無情戲弄的曲折人生。
十九世紀末,在一個叫做馬勒的村莊里,年輕美貌的姑娘苔絲(娜塔莎·金斯基飾)和她的家人過著異常貧困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苔絲的酒鬼父親獲悉自己是貴族德伯的後人,在利益的驅動下,母親異想天開地讓十七歲的苔絲到一個有錢的老太太那裡認本家,幻想藉此擺脫經濟上的困難。
德伯太太的大兒子亞雷(利·勞森飾)風流成性,他見苔絲有幾分姿色,便假裝好心地讓她在養雞場幫工,並想方設法誘奸了她。苔絲帶著肉體與精神的傷痛毅然回到家中,但厄運並沒有就此放過她,不久她發現自己懷孕了,並生下了與亞雷的孩子。家人的不理解和人們的惡語嘲諷讓苔絲受盡折磨,而這個小生命在出生後不久也夭折了。痛苦不堪的苔絲決心改換環境,來到遙遠的南部在一家牛奶廠做工。在那裡,她認識了鄙視封建貴族、思想前衛的青年克萊爾(彼得·弗斯飾),兩人一見鍾情,並很快訂下婚約。新婚之夜,苔絲鼓起勇氣把自己的過去全盤托出,企求克萊爾的原諒,誰知貌似思想開通的克萊爾不但沒有諒解苔絲,反而承受不了打擊,隻身遠涉重洋去了巴西。
苔絲悲痛欲絕,但為了全家人的生活,她只好忍受著屈辱和苦難,拚命地幹活。同時還抱著一絲希望,盼著丈夫能夠回心轉意,回到自己身邊。
克萊爾在巴西吃盡苦頭,貧病交加,並開始後悔當初遺棄苔絲的魯莽行為。於是他毅然從巴西返回英國尋找自己的妻子,決心與她重歸舊好。但為時已晚,原來苔絲在父親去世後,等不到克萊爾的回信,為了解脫母親和5個弟妹無處安身、無經濟來源的困境,無奈之中把自己嫁給了人面獸心的亞雷,克萊爾看到這種情況,失望地離去。
克萊爾的歸來使苔絲萬分痛苦,絕望中,她親手殺死了毀壞她一生幸福的亞雷,並追上了離去的克萊爾。他們在荒漠的原野里度過了幾天逃亡的歡樂生活。最後在一個靜謐的黎明,苔絲和克萊爾被捕,在他們身後,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
影片的拍攝由於超出預算,影片拍攝幾乎停滯,幸運的是美國導演弗蘭西斯·科波拉獨具慧眼,允諾用他的《現代啟示錄》在法國的發行收入支付《苔絲》的拍攝費用,才使這部作品沒有胎死腹中。
《苔絲》最終的製作費是1200萬美元,影片最初長達四個多小時,製片人嫌時間太長不利於商業放映,強迫波蘭斯基剪掉了一個多小時。
影片拍攝時間也非常之長,因為波蘭斯基一定要拍攝具有連續性的一年四個季節的真實鏡頭,而且選取了分布80多個地方的拍攝地點。
正面評價
《苔絲》是1979年度最佳影片 。(《洛杉磯時報》評)
《苔絲》畫面唯美而充滿了浪漫氣息,展現了英國西南部特有的田園風光。該片大體上忠於原著,用細膩的手法真實地再現了哈代的小說 。(騰訊娛樂評)《苔絲》顯露了波蘭斯基少有的柔情和細膩。他用精緻的影像重現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美景,用細膩的筆觸展現女性的悲苦命運。(騰訊娛樂評)
《苔絲》是羅曼·波蘭斯基的巔峰之作,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導演典雅嫻熟的技巧和對生命及人性的獨特領悟。(新浪娛樂評)
《苔絲》不僅讓觀眾目睹了小說中優美的‘風景”,而且讓觀眾感受到了電影鏡頭後的“靈魂”。(寶雞文理學院外語系講師雷茜評)
中立評價
該片中,盡管苔絲對多舛命運的勇敢抗爭表明了她對自由和愛情的渴望與追求,然而苔絲的悲劇有其性格因素。正是一次次的妥協與退讓導致苔絲走上了不歸路。假如苔絲敢於違背父母意願不去認親,敢於果斷拒絕亞雷的無理糾纏,堅持拒絕安琪的求愛,結局或許會發生改變。此外,社會現實的殘酷無情也註定苔絲悲劇的必然性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胡克紅評)
負面評價
該片畫面製作精美,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震撼。但在該片中,暗示苔絲命運死亡與再生的主題被丟棄了,導演只是按照時問順序進行拍攝,許多事件被壓縮,落入了單調的模式,而四季轉換的自然景象僅僅作為陪襯和點綴。這樣看來,苔絲好像只是被命運之神驅趕著從一個不幸走向另一個不幸,完全淪為男權社會陋習的犧牲品,失卻了原作中的主題精神 。(白城師范學院講師田雪松評)
㈨ 法國在我國放映在七十年代的電影女主角叫台絲什麼忘了,想知道電影名字謝謝
電影《苔絲》Tess(1979),根據英國小說家托馬斯哈代的小說改編。
㈩ 《苔絲》內容提要簡介
《苔絲》內容提要簡介:
苔絲是個美麗的鄉村姑娘,純潔,善良,又有韌性且善惡分明。由於家境貧窮,給與自己同姓的貴族德伯家打工。結果她被主人家的兒子亞歷克·德伯誘奸,並生下了一個私生子。由於這個「罪過」,苔絲很受鄙視。
在巨大的壓力下,再加上小孩夭折,苔絲離家來到一個牛奶場工作,遇到了牧師的兒婦安吉爾·克萊爾。兩人相愛並結婚。但在新婚之夜,苔絲向他坦白了自己的過去,安吉爾竟將她拋棄,獨自去了巴西。生活困苦,備受侮辱的苔絲苦等安吉爾回來無果,無奈成為了亞歷克的情婦。
就在這時,安吉爾抱著懺悔的心情,來到苔絲身邊想和她重新在一起。這時苔絲殺死了亞歷克。在他們逃亡的途中,苔絲被警察抓到,被判了死刑。《苔絲》這本書出版後,苔絲被稱為最純潔的人。在當時社會上有極大的影響。
(10)法國電影苔絲下擴展閱讀:
《苔絲》是1979年度最佳影片 。(《洛杉磯時報》評)
《苔絲》畫面唯美而充滿了浪漫氣息,展現了英國西南部特有的田園風光。該片大體上忠於原著,用細膩的手法真實地再現了哈代的小說。(騰訊娛樂評)
《苔絲》顯露了波蘭斯基少有的柔情和細膩。他用精緻的影像重現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美景,用細膩的筆觸展現女性的悲苦命運。(騰訊娛樂評)
《苔絲》是羅曼·波蘭斯基的巔峰之作,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導演典雅嫻熟的技巧和對生命及人性的獨特領悟。(新浪娛樂評)
《苔絲》不僅讓觀眾目睹了小說中優美的『風景」,而且讓觀眾感受到了電影鏡頭後的「靈魂」 。(寶雞文理學院外語系講師雷茜評)
該片畫面製作精美,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震撼。但在該片中,暗示苔絲命運死亡與再生的主題被丟棄了,導演只是按照時問順序進行拍攝,許多事件被壓縮,落入了單調的模式,而四季轉換的自然景象僅僅作為陪襯和點綴。
這樣看來,苔絲好像只是被命運之神驅趕著從一個不幸走向另一個不幸,完全淪為男權社會陋習的犧牲品,失卻了原作中的主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