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義大利安琦奧之戰
1張
安齊奧戰役
亞歷山大將軍於11月制定了代號「鵝卵石」的作戰計劃,准備投入1個師在「古斯塔夫」防線北面的安齊奧海灘登陸,協同正面部隊突破「古斯塔夫」防線。但由於盟軍12月初對「古斯塔夫」防線發動的兩次攻擊均告失利,而且盟軍正全力組織即將於1944年6月發起的諾曼底登陸,地中海戰區的一些精銳部隊和裝備都被陸續調往英國,有鑒於此,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建議取消該計劃,並隨即得到亞歷山大的批准。
中文名
安齊奧戰役
外文名
無
發起時間
1944年6月
登陸開始
1944年1月17日
類別
戰役
戰役背景
1944年初義大利戰場上,盟軍被阻止在德軍「古斯塔夫」防線面前,盡管盟軍以美軍第5集團軍、英軍第8集團軍和英軍獨立第5軍組成的第15集團軍群,由亞歷山大上將指揮,共計19個師又4個旅,還得到近4000架飛機的支援,卻無法突破德軍C集團軍群的堅固防線,該集團軍群由凱塞林元帥指揮,下轄第10、第14集團軍,共23個師,370架飛機。其中的第10集團軍15個師防禦「古斯塔夫」正面,第14集團軍8個師則位於第10集團軍北部,作為後援,並負責肅清義大利北部的游擊隊,保障交通線的暢通,同時警戒義大利北部海岸。
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防線,從那不勒斯以北60餘公里的地中海沿岸直至亞得里亞海邊的奧爾托納,橫貫義大利,防線的中樞要點是高聳入雲的卡西諾峰,這座陡峭山峰的腳下就是通往羅馬的必經之路——六號公路,德軍占據著卡西諾峰,就可以居高臨下封鎖六號公路,切斷盟軍向羅馬的通路。整條防線到處都是構築巧妙的混凝土工事和密布地雷的雷區,加上又是憑借著天險之利,絕對是易守難攻,因此盟軍在1943年9月至1944年1月四個月中,付出了數萬人的重大傷亡,依然沒有取得突破。
12月1日剛結束德黑蘭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覺得盟軍在地中海集結著優勢的海陸空部隊,而諾曼底登陸要到次年6月才會發動,他實在不願意足足半年的時間里,毫無作為,應此強烈要求盟軍地中海部隊採取行動,攻佔羅馬,解放義大利全境,威脅德國南部。他與艾森豪威爾、亞歷山大、坎寧安等地中海戰區將領進行商議,就這樣已經被束之高閣的「鵝卵石「又提了出來,在丘吉爾的堅持下,該計劃的兵力由1個師增加到2個師。丘吉爾將其比喻成一隻牙尖爪利的野貓,去撕開德國人柔軟的下腹部,一舉抓碎德國人的心臟!
但是當時盟軍地中海戰區並沒有能夠運輸2個師的登陸船隻,同一時刻里諾曼底戰役也在緊鑼密鼓地准備之中,登陸船隻是戰役准備的重中之重,而地中海戰區是絕對不能影響諾曼底戰役准備的,一時間,登陸船隻似乎成為無法克服的困難。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仔細研究了登陸船隻的使用,丘吉爾也向美國總統羅斯福請求增派登陸船隻,在羅斯福的親自過問下,盟軍仔細協調了登陸船隻的使用,推遲了56艘登陸艦離開地中海的時間,終於拼湊出了87艘登陸艦,勉強能夠運送2個師,但這些登陸艦只能供地中海戰區使用兩天,隨後就將調往英國——求戰心切的丘吉爾接受了這一苛刻的條件。
1944年1月8日,丘吉爾批准了「鵝卵石」計劃,以2個師在安齊奧實施登陸
戰役准備
安齊奧,這個小漁港位於「古斯塔夫」防線以北100公里,羅馬以南45公里,在戰前是周末的休假勝地,海灘沙礫晶瑩松軟,四周樹木掩映,卻即將成為血腥殘酷的戰場!
盟軍戰役總指揮是剛接替艾森豪威爾就任地中海戰區總司令的坎寧安海軍上將,登陸部隊是從美軍第5集團軍序列中抽調出的第6軍,軍長是美國陸軍少將盧卡斯,下轄2個師、1個傘兵團和5個海軍陸戰營,共約5萬人,其中由特拉斯科特任師長的美軍第3步兵師和彭尼任師長的英軍第1步兵師都是盟軍的精銳之師,久經戰陣,美3師經歷過突尼西亞戰役、西西里戰役和薩勒諾戰役,英1師則參加過遠征法國、敦刻爾克撤退和北非戰役,而兩位師長都是深受部下愛戴的,極富軍事才乾的將才!
海軍由美國海軍少將洛里指揮,共150餘艘登陸船隻和126艘軍艦,分為兩個編隊,南部登陸編隊由洛里兼任司令,由51艘運輸船、5艘登陸艦、4艘火炮登陸艇、34艘步兵登陸艇、33艘其他艦艇和1艘潛艇組成,護航軍艦為2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1艘防空艦、2艘護衛艦、2艘炮艇和23艘掃雷艇,負責運送美第3師在代號X灘的安齊奧以南灘頭登陸。
北部登陸編隊由特魯布里英國海軍少將任司令,由3艘步兵登陸艦、3艘坦克登陸艦、4艘火炮登陸艇、29艘步兵登陸艇、17艘坦克登陸艇、1艘火箭炮登陸艇、30艘其他艦艇和1艘潛艇組成,護航軍艦為2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艘防空艦和16艘掃雷艇,負責運送英1師在代號「彼得」的安齊奧以北灘頭登陸。
空中支援力量為700架作戰飛機。
此外,還有美軍第45步兵師和第1裝甲師、英軍第56步兵師作為第二梯隊,准備在第一梯隊登陸成功後上岸擴張戰果。
德軍認為盟軍根本沒有力量在進攻「古斯塔夫」防線的同時組織側後登陸,所以在安齊奧一帶只部署了1個工兵營,兵力極其空虛。甚至還在盟軍登陸前的數小時,取消了這個工兵營的戒備狀態。但在德軍諸多傑出將帥中,凱塞林堪稱佼佼者,他仍做了必要的預防准備,制定了周密詳盡的部隊機動方案,在義大利北部乃至德國本土的預備隊,可以迅速根據這一方案南下增援,所有通行的道路都事先進行了准備,即便是在最惡劣的天氣情況下也能保證通過大批部隊,工兵部隊對道路冰封以及橋梁損壞,都有針對性的處置預案。在一些偏僻的叉道上,還處心積慮地設立了很多隱蔽的補給點。
與丘吉爾雄心勃勃相反,「鵝卵石」行動的兩位關鍵人物——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和美第6軍軍長盧卡斯卻憂心重重,克拉克經歷了薩勒諾的慘烈戰斗之後,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根本不相信英國情報機關通報的德軍主力全都集中在「古斯塔夫」防線,認為這是英國人用以鼓舞士氣的拙劣把戲,而且一想到海軍在部隊上岸兩天後就要撤走,更是覺得心裡沒底。還有好不容易拼湊出的87艘登陸艦中,只有14艘是可以攜帶登陸艇的新艦,其餘73艘都是只能攜帶兩棲車的老式登陸艦,而兩棲車速度慢,載重小,適航行能有差,駕駛人員也沒有經驗,就在1月17日的演習中,就有40輛兩棲車翻沉,不僅淹死了不少人,還損失了10門火炮,基於這些原因,他給盧卡斯的命令中只是要求在確實佔領和控制安齊奧及其附近地區後,再向阿爾班山前進,深怕第6軍孤軍深入,遭到全軍覆滅。臨行前還特意囑咐盧卡斯,不要夢想一舉奪取羅馬,千萬不要貿然進兵。第5集團軍作戰部部長布萊恩准將明確指示,第6軍上岸後可以根據情況自行更改作戰計劃。
盧卡斯比他還要悲觀,還要謹慎。在日記里多次流露出對此次作戰的恐懼和擔憂,心底里一直有著濃重的陰影,非常害怕重蹈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利波利登陸的覆轍,那場死傷慘重卻一無所獲的戰役就是由當時擔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一手策劃指揮的,與現在的情況簡直如出一轍!更要命的是盧卡斯的好友,大名鼎鼎的巴頓將軍也對此次作戰深表憂慮,這所有的一切,都給此次作戰帶來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戰役過程
登陸開始
1944年1月17日,「古斯塔夫」防線正面的盟軍美第5集團軍和英第8集團軍,發起了全面攻擊,力求取得突破,即使無法突破,至少也要吸引德軍注意力,牽制其預備隊,使其無力顧及安齊奧。同一時間里,美第6軍開始登船。
1月21日下午,盟軍登陸部隊3.6萬人和所有裝備、補給,分乘253艘艦船從那不勒斯起航。為迷惑德軍,船隊先經卡普里島向南航行,直至夜幕降臨後,才轉向安齊奧。
午夜前後,登陸船隊順利到達換乘海域,隨即開始換乘登陸艇等小型登陸工具突擊搶灘。盟軍吸取了薩勒諾的經驗教訓,在所有登陸艇的艇首都加裝多管火箭炮,對登陸海灘實施密集猛烈的火力准備。
1月22日二時,即預定的登陸時間,盟軍首批登陸部隊准時上岸,幾乎沒有遭到抵抗,擔負防禦任務的德軍工兵營大部被俘,其中很多人在被俘時還穿著睡衣!
八時,美軍先頭部隊已佔領安齊奧鎮。盟軍繼續推進,順利佔領了預定目標,美3師到達墨索里尼運河,英1師到達莫萊塔河河口。至二十二時,3.6萬人的登陸部隊和3000輛車輛全部上岸,並在海灘建立起了長15公里的環形陣地,德軍只有零星空襲,盟軍損失極其輕微。此時,距海灘僅24公里之遙的阿爾班山和山腳下通往羅馬的六號、七號公路,只有德軍幾個哨所,完全可以說,這一切都將是垂手可得!但盧卡斯置第15集團軍群司令亞歷山大必須迅速佔領阿爾班山的指示於不顧,他打定主意,只要「古斯塔夫」防線正面盟軍沒有取得突破,他就決不向縱深推進,因此他只是下令加強防禦,鞏固灘頭。22日整整一天,第6軍就在灘頭止步不前。
凱塞林得知盟軍在安齊奧登陸的第一反應是瞠目結舌!因為此時從安齊奧到羅馬沿途已無一兵一卒!換言之,羅馬已經是盟軍的囊中之物了!但出乎意料的盟軍竟然在海灘逗留不前,凱塞林不愧是傑出的軍事家,立即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組織力量進行反擊。他憑借事先擬訂的計劃,迅速將義大利北部的第14集團軍調往安齊奧。
1月23日,火速趕來的第一批德軍首先控制了咽喉要點——阿爾班山,所有通向內陸的公路均在德軍炮火的控制下,第14集團軍司令馮·馬肯森中將也趕到了,他將負責直接指揮安齊奧一線戰斗。從第10集團軍、第14集團軍共8個師中緊急抽調出的部隊正陸續到達,開始建立起防線,還有5個師的部隊正日夜兼程趕來。
黃昏時分,德國空軍幾個月來第一次大舉出動,擊沉了盟軍1艘驅逐艦,德軍還使用了HS—293型無線電遙控滑翔炸彈,盟軍很快掌握了對付這種炸彈的有效方法,對滑翔炸彈的無線電遙控頻率實施無線電干擾,使其改變彈道墜海。至1月29日,在德軍的空襲中,盟軍有巡洋艦、驅逐艦、運輸船和醫院船各1艘被擊沉,2艘驅逐艦和1艘坦克登陸艦被擊傷,此外還有登陸艦、掃雷艦、步兵登陸艇、掃雷艇各1艘觸雷沉沒,防空艦和驅逐艦各1艘觸雷受傷。
灘頭上的盟軍開始感覺情況不妙了,美第3師師長特拉斯科特和英第1師師長彭尼見盧卡斯坐失良機,聽任德軍集結,心急如焚!強烈要求迅速出擊。而亞歷山大和丘吉爾也都來電質問,為何不迅速佔領至關重要的阿爾班山?此時,盧卡斯仍不打算向縱深推進,在上下的壓力,以及考慮到灘頭還比較狹小,這才決定向外擴張,美軍攻佔奇斯泰爾納鎮,英軍則攻佔卡姆波萊奧火車站。
奇斯泰爾納鎮,位於蓬廷沼澤的邊緣,七號公路和從那不勒斯至羅馬的鐵路都從該鎮經過。卡姆波萊奧火車站則正處在安齊奧通往阿爾班山山腳阿爾巴諾鎮的公路上,兩地都是安齊奧地區的交通要沖,兵家必爭之地。
美3師在進攻奇斯泰爾納鎮的戰斗中遭到了德軍頑強抗擊,每一條田埂,每一間房屋都要經過激烈爭奪,師長特拉斯科特見正面進攻進展緩慢,便決定實施滲透穿插,投入精銳部隊——陸軍別動隊,這支部隊曾在西西里和薩勒諾一展身手,訓練有素,作風頑強,善打硬仗惡仗,堪稱虎賁勁旅。他們將在夜間穿越德軍防線,突襲奇斯泰爾納鎮。當晚,別動隊沿著被稱作「潘塔諾壕溝」的水溝悄然而行,一路上匍匐前進,穿過德軍防線後,到達距奇斯泰爾納鎮中心街區僅800米,這才一躍而起,沖上公路向附近房屋撲去——說時遲,那時快,德軍的炮火鋪天蓋地傾瀉而下,原來,德軍早已發現他們的行蹤,一直等到他們進入開闊地帶,才以密集火力實施覆蓋射擊,美軍這支精銳之師完全像落入陷阱的獵物,任人宰割!在出擊的767人中只有6人逃回美軍陣地,其餘非死即俘!美軍的行動終以慘痛的損失宣告失利。
英軍首先派出了偵察分隊,沿著通向阿爾巴諾鎮的公路搜索前進,一直推進了近5000米,才遭到了從卡羅切托村一處有著紅圍牆的堅固建築里的射擊,偵察分隊把這幢紅牆建築稱為「工廠」,實際上一處大型的居住點,是義大利政府為開墾沼澤地的農民修建的。「工廠」是該地區的制高點,居高臨下控制著四周的平原,絕對是雙方的必爭之地。
英1師師長彭尼得到偵察分隊的報告,意識到德軍集結的速度遠遠超過預料,因此必須在德軍大部隊到來之前,盡快奪取「工廠」和卡姆波萊奧火車站。他隨即向盧卡斯請戰,盧卡斯礙於彭尼是友軍,勉強同意這一請求。
英軍於26日凌晨發起攻擊,德軍在「工廠」頑強抵抗,甚至還在兇猛炮火支援下組織反擊,雙方展開激戰,英軍每前進一步,每奪取一幢房屋,都要付出巨大代價。英軍最終以慘重的傷亡奪取了這一重要的據點。
特拉斯科特和彭尼兩位師長都意識到了情況越來越危急,一再要求盧卡斯趁德軍還沒全部到來盡快發動總攻。而丘吉爾、亞歷山大也對美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施加壓力,克拉克於1月28日乘魚雷艇親自到達安齊奧,督促盧卡斯發展進攻。就在同一天,盟軍第二梯隊美第1裝甲師和第45步兵師相繼到達,使盟軍在安齊奧已集結了6.8萬人、500門火炮和250輛M—4「謝爾曼」坦克,盧卡斯這才覺得心裡有了底,決定立即組織總攻。殊不知,此時德軍也已集結了重兵,凱塞林甚至確定了反擊的具體時間表。
1月30日,盟軍終於發動了總攻,左翼英1師和美第1裝甲師為主攻,負責攻佔卡姆波萊奧火車站,美3師和45師為右翼,攻擊奇斯泰爾納。
2月1日,右翼美軍由於傷亡慘重,進攻逐漸停頓下來,殘部掘壕堅守,准備應付德軍反撲。
左翼英軍所處的地形比較狹窄,為了發動更為有力的攻勢,英軍首先投入愛爾蘭禁衛營和蘇格蘭禁衛營,奪取有利的攻擊展開線。愛爾蘭禁衛營和蘇格蘭禁衛營面對德軍彈如雨下的火力射擊,拚死沖殺,以巨大的傷亡達到了預期目的,奪取了預定的攻擊展開地域,這樣,英軍已從灘頭向內陸推進了20公里,如同一把利劍深深鍥入德軍陣地!最前沿的英格蘭希羅普郡營已奪取了阿爾班山的第一道山坡,但附近德軍力量在不斷加強,英軍急需美第1裝甲師的增援,然而該地區遍布深溝高壑,坦克幾乎無法活動,唯一可供坦克行動的道路就是通往阿爾巴諾鎮的公路,但在公路上德軍早已設置了大量障礙,而且又是處在德軍火力控制之下,如果裝甲師貿然出擊的話,必將遭受嚴重損失,因此,原來要求坦克支援的英軍,反而要先為坦克掃清障礙!擔負這一任務的是英軍舍伍德山地營,該營越過英格蘭希羅普郡營的陣地,向火車站沖去,但很多官兵好不容易突破德軍迫擊炮、機槍和自動步槍組成的交叉火網,沖到羅馬至那不勒斯的鐵路旁,卻根本無法越過鐵軌到達對面的火車站,因為這里地形非常不利,鐵路兩邊是山崖,鐵軌路基則正處在中間低窪地上,英軍從山坡上沖下路基,卻正好陷入了致命的絕地!路基一帶簡直成為可怕的屠宰場,英軍士兵就如同活靶子,被德軍的火力成片成排地掃倒!美第1裝甲師的先頭坦克營,竭盡全力提供支援,卻徒勞無功。第1裝甲師師長哈蒙少將面對屍橫遍野的戰場,感慨地說從沒見過在一個地方死了這么多人!此戰之後舍伍德山地營只剩下8名軍官和250名士兵。
盟軍的進攻徒有傷亡,毫無收獲。盟軍官兵開始感受到困惑和擔憂,原來大有成功希望的突襲戰,眼看卻要成為免遭全軍覆沒而進行垂死之鬥了。盟軍被困在正面不足25公里寬,縱深不過25公里的狹小灘頭,「牙尖爪利的野貓」簡直成為擱淺的鯨魚!德軍則於2月3日發起了反擊,攻擊矛頭直指英軍陣地,英軍堅守陣地的第1師第3旅經受了德軍的瘋狂沖擊,德軍先以猛烈炮擊,再以裝甲部隊實施突擊,步兵則穿插迂迴,對英軍實施分割包圍。由於連日大雨,加之戰場上硝煙彌漫,盟軍空軍無法出動,英軍得不到空中支援,傷亡慘重。彭尼向盧卡斯求援,但盧卡斯卻要求其撤退,在這種情況下,撤退無異於自殺!幸虧盟軍又一批增援部隊英軍第168步兵旅和第1特勤大隊約1800人到達,第168旅原在「古斯塔夫」防線苦戰,剛被緊急調來,就立即在坦克配合下,全力救援,終於擊退了包圍英軍的德軍,第3旅這才冒著密集炮火帶著大部分傷員突出重圍。英軍以巨大代價所奪取的楔形陣地卻失去了。英軍第1師退至「工廠」、馬萊塔河和墨索里尼運河一線構築防線。盧卡斯見德軍攻勢凌厲,開始在英軍第1師防線後面5公里處建立最後防線,以備萬一。
2月7日,德軍對卡羅切托河的渡口發動了鉗形攻勢,英軍第1師竭盡全力拚死抵抗,守住了渡口,但卻失去了戰略要地——布翁里波索嶺,這個高地俯瞰著通往阿爾巴諾鎮的公路,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英軍還控制著山嶺下的陣地。
2月8日,連日苦戰的英1師拼盡最後力量反擊布翁里波索嶺之敵,激烈異常的戰斗整整持續了一天,英1師投入反擊的部隊傷亡慘重,軍官幾乎全部陣亡,殘部被迫於黃昏時放棄重奪布翁里波索嶺的努力,向卡羅切托河的渡口撤退。當晚,德軍在實施猛烈炮擊之後,發起了總攻,經過連日血戰的英1師,傷亡巨大而又得不到補充,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因此防線很快被德軍突破,潮水般湧入的德軍隨即乘勢向「工廠」猛撲,雙方在「工廠」展開了激烈爭奪,盡管海面上的盟軍軍艦也連連開火,為英軍提供火力支援,但仍未能阻止住德軍的進攻。9日凌晨,德軍佔領了已是一片廢墟的「工廠」,隨著英軍防線上這一關鍵陣地的丟失,盟軍態勢更趨險惡。天亮後,德軍集中所有能夠集結的兵力,繼續擴張戰果。
2月10日,英軍蘇格蘭禁衛營堅守的卡羅切托村也告失守,英1師殘部退至卡羅切托河岸大堤,繼續組織防禦。
由於「工廠」失守,以及英軍防線的一再告急,盟軍登陸灘頭環形防禦有全線崩潰的危險,盧卡斯投入最後預備隊——2個步兵營和2個坦克連,於2月11日發動反擊。但盟軍的最後反擊,也未能挽回危局,反擊還是以失敗告終。
激戰灘頭
此時,安齊奧海灘上的十多萬盟軍,擁擠在狹窄灘頭陣地上,整天在德軍密集的炮火轟擊下,從將軍到士兵,都明顯感受到了危在旦夕的恐慌!但經過數年戰火考驗的盟軍不再像戰爭初期,一觸即潰,而是寸土不讓,拚死抗擊!2月的安齊奧正值雨季,連日大雨,遍地泥濘,在雨中,在泥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完全是一幅人間地獄的慘象。
2月14日,指揮義大利地區盟軍地面部隊的第15集團軍群司令亞歷山大親自到達安齊奧,在視察了前線後,他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向記者保證,安齊奧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敦刻爾克!然而,盟軍在地中海抽調不出更多的軍艦,也沒有足夠的後備部隊,即便有,也沒有船隻運送;即便有船,狹小的灘頭也容納不下更多的部隊。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義大利南線全力猛攻「古斯塔夫」防線,企圖迫使德軍從安齊奧抽調部隊南下,減輕安齊奧部隊的壓力。現實竟然如此具有諷刺意味——安齊奧登陸原是要解決無法突破「古斯塔夫」防線的難題,現在正面戰線的盟軍反倒卻要救援那些原本是要幫助他們的部隊。
2月15日,英軍第8集團軍對「古斯塔夫」防線的核心卡西諾峰發動了強攻,英軍中最驍勇善戰的廓爾喀兵曾一度沖上了山峰制高點的修道院,但隨即被德軍擊退。英軍三次攻擊,均無功而返。盟軍認為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修道院被德軍作為炮兵觀察哨,實際上凱塞林在構築「古斯塔夫」防線時就嚴禁德軍官兵進入修道院,更沒有將其納入防禦體系,甚至還為修道院派出了警戒哨兵,修道院里一些珍貴文物則被轉交給了梵蒂岡的教皇全權代表——盟軍並不知道這些,憑著修道院在卡西諾山峰上的重要位置,想當然的出動近300架次B—17重轟炸機,向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修道院投下了453噸炸彈,將其夷為平地,這反而使德軍打消了一切顧慮,在修道院斷壁殘垣下的堅固地下室里,建起了理想的炮兵觀察所。
現在,希特勒也對安齊奧關心起來,因為,近一年多來,德軍在各個戰場上迭遭敗績,正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民心士氣。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安齊奧取得勝利,必將對英美即將開始的法國登陸產生重大影響,迫使英美取消或推遲登陸,這樣就可以贏得至為寶貴的時間,先集中力量打敗蘇聯,再騰出手來從容對付英美。正因為如此,安齊奧在整個戰略上具有如此重大的意義,希特勒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取得勝利。為了配合軍事行動,德國的宣傳機器也開動起來,通過無線電廣播、陣地前沿廣播和傳單等手段,一面宣稱安齊奧即將成為第二個敦刻爾克,以渙散盟軍軍心;一面極盡所能挑撥英、美軍隊之間的矛盾。
根據希特勒的指示,德軍不顧盟軍海空火力的打擊,不斷向安齊奧調集部隊,在安齊奧海灘周圍,德軍已集結了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空降師,總計12.5萬人,超過了盟軍的總兵力,而且還有4個裝備最先進的「虎式」和「豹式」重型坦克的坦克營,擁有的地面炮兵火力也絲毫不比盟軍遜色。
2月15日六時,德軍全線總攻開始了,首先是猛烈炮擊,盟軍炮火隨即還擊,雙方的炮戰驚天動地,炮擊還未停止,德軍步兵就在煙霧掩護下發起了沖鋒,德軍計劃先以小群坦克直接支援步兵,以不停頓的攻擊,打開盟軍防線的突破口,然後以「虎式」和「豹式」坦克營為核心的裝甲集群沿安齊奧至阿爾巴諾的公路實施強力突擊,力爭一舉打到海灘,將盟軍趕下大海。德軍還投入秘密武器——280毫米K5列車炮,該炮實際口徑達283毫米,重218噸,發射CR42特種榴彈時,射程達62公里,威力巨大。
盧卡斯察覺了德軍主攻方向,相應調整了部署,將苦戰多日而殘缺不全的英1師調到距安齊奧10公里,距「工廠」4公里的公路鐵路立交橋,作為預備隊;剛從「古斯塔夫」防線正面調來的英軍第56步兵師第169旅和美軍第45步兵師第157團部署在公路左側;美軍第45步兵師的其餘兩個團,第179團和第180團部署在公路右側;美軍第3步兵師則位於奇斯泰爾納鎮附近。
德軍主攻方向是美軍第179團的防區,德軍攻勢如潮,步兵蜂擁而來,根本不顧同伴的死傷,一味向前猛攻,美軍依託村落的房屋和匆忙構築的野戰工事,頑強抗擊。但德軍的攻擊一波接一波,幾乎沒有停頓,美軍的陣地在德軍優勢兵力的強力沖擊下,相繼失守。眼看德軍就要突破整個防線,直搗海灘。這時,盟軍在海灘上的炮兵和海面上的軍艦,一起開火了,這些炮火早已精確測定了德軍攻擊路線上的坐標,密集而猛烈的炮火呼嘯而來,死亡之網准確覆蓋了德軍的攻擊隊形,德軍先頭團遭到了滅頂之災,軍官幾乎全部陣亡,士兵死傷大半,僥幸逃回陣地的士兵被如此猛烈的炮火完全嚇破了膽,再也不願前來送死!直至黃昏,美軍依然掌握著陣地。
天黑後,德軍改變戰術,集中力量對美軍157團和179團結合部發動夜襲,終於在美軍防線上撕開了突破口。
2月16日天剛亮,德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大舉出擊,奮力擴大夜間撕開的突破口,最終在盟軍防線上打開了一道寬約3公里的缺口!毫無疑問,接下來德軍必將以裝甲部隊從這一缺口直撲海灘。但是為了盡可能發揮裝甲部隊的突擊威力,3公里的寬度還不夠,需要寬度更大的展開地區,因此德軍集中全力向缺口兩側沖擊。盟軍在缺口兩側陣地上的部隊並沒有因為防線出現缺口而崩潰,相反繼續在陣地上拚死奮戰,使德軍始終無法進一步擴大缺口,只能局限在3公里寬的狹長地域。盧卡斯也向克拉克報告了目前的緊急態勢,請求空軍支援。克拉克立即與空軍協商,說服了地中海戰區的戰略空軍暫停對德軍軍事工業目標的空襲,將全部飛機都投入到安齊奧。
2月17日,義大利南部正面戰場上,盟軍在持續五小時的猛烈炮擊,消耗炮彈達五萬余發之後,再度猛攻卡西諾峰,依然沒有得手。——凱塞林甚至對「古斯塔夫」防線懶得一看,全心關注安齊奧,根本沒從安齊奧抽調一兵一卒,亞歷山大的企圖落空了,第8集團軍只得停止了進攻。
而在安齊奧,激戰依然在繼續。由於白天盟軍航空兵和艦炮的強大火力,德軍的攻擊很難奏效。所以就在入夜後,發揮其擅長的穿插迂迴戰術,對盟軍防線實施滲透。盟軍戰線上的各個支撐據點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被動局面,很多陣地被德軍一一擊破,但其餘陣地上的盟軍還在頑強戰斗,死戰不退。
2月18日清晨,德軍發動了第二次總攻。此時盟軍防線已經支離破碎,由於很多陣地失守而組織不起完整的防禦,德軍只需再粉碎美軍157團1個連的抵抗,向前推進900米,就可以到達由英1師殘部防守的立交橋一線的最後防線,一旦突破了英1師那薄弱的防禦就可到達海灘,取得勝利。德軍第一攻擊波為2個步兵團,第二攻擊波為2個裝甲團,作為後援的則是2個摩托化師,無論從戰場態勢,還是兵力對比上,德軍都是處於上風,看來簡直可以說勝券在握了。
德軍很快肅清了美軍最後1個連的微弱抵抗,步兵或是在坦克掩護下,或是伴隨坦克一起向立交橋沖來,此時盟軍在海灘上的大炮和軍艦的艦炮再一次發揮了威力,密如雨點的炮彈在立交橋前的開闊地構成了無法逾越的死亡地帶,數以千計的德軍倒在炮火之下,德軍無法越過盟軍火制地帶,也就無法突破防禦非常薄弱的最後防線。
剛被提升為第6軍副軍長的特拉斯科特,在此危急關頭,表現出了異常的堅毅果敢,他堅決主張在德軍傾盡全力卻未能如願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立即實施反擊,來徹底擺脫被動挨打的困境,以扭轉戰局。他計劃以英軍第56步兵師師長坦普勒少將指揮該師第169旅,從立交橋左側出擊;美軍第1裝甲師師長哈蒙少將指揮第1裝甲師和剛到達的美軍第6摩托化師和第30步兵師,(詳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