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講講經典哥特小說《僧侶》(《THE MONK》)大概講的什麼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我看過,講一個男孩小時候被修道院收養,從小被培養成是上帝的虔誠信徒,後來在撒旦的引誘下哄騙並強暴了一個純潔的女孩,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個女孩竟是他的妹妹,他在人前是眾人敬仰的神父,背後卻越來越墮落,雖然是被惡魔引誘,但不可否認他自己原來就有的黑暗,他為了掩蓋罪行殺了他妹妹(他後來知道那是他妹妹了,可還是侵犯她),最後罪行被揭露,他再也找不到引誘他的惡魔,死了。基本是如此。
網路上的介紹
馬修路易斯的小說《僧侶》中的主要情節,是敘述其主角Ambrosio,如何從一個以性道德與修養高超而出名的聖人,快速地墮落成一個令人發指的罪犯之過程。其中,在造成Ambrosio腐敗的眾多原因中,以宗教的禁慾生活跟人與生俱來的性慾所產生的沖突最為顯注。由於長期與修道院外面的真實世界隔離,再加上天主教偶像崇拜的理念,使得Ambrosion只能認得,且只接受唯一的一種女性的特質,那就是聖母瑪利亞那種無瑕完美的女性典型。因此,聖母瑪利亞也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他慾望的原型及對像。也就是這種對神聖的情慾化以及對女性的理想化,才造成Ambrosio最後萬劫不復的結局。
書的話應該能找到吧,但我覺得這種書還是看實體的比較好,經典嘛,圖書館應該會有吧
『貳』 哥特是什麼
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字匯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Gothic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同時,從18世紀末以來的一些文學作品,因為具有共同的基調與文體而被歸類於「哥特小說」。例如:華爾普(Walpole)的《奧藍托城堡》(TheCastleof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AnnRadcliff)的《奧多芙的神秘》(TheMysteriesof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侶》(TheMonk),當然還有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這些作品戮力於處理殘酷的激情與超自然的恐怖主題,而小說的背景通常建構於荒涼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於無以擺脫的魔性愛欲,和(通常是陽性的)施虐者展開一段以死亡為終結的際遇......在這些小說中包含的情慾/性別(sexual/gender)的關系,古怪地糾纏於神聖與魔鬼的角力;極度的情色高潮來自於破滅(也就是儀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徵父權的宗教系統與企圖超越的的黑暗(陰性)力量,在某種不可明說的層面,其實隱諱而酷異地分享著「愛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當代的恐怖小說陣營中,象AnneRice的作品《吸血鬼紀事》(TheVampire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戀情慾與父性機制的復雜互動。
有趣的是,哥特文化這樣的現象除了在小說的紙頁上展開,也在20世紀的後半期侵入非主流音樂的大花園,成為另類音樂中極為殊異的一個支脈。如果你熟悉新音樂歷史脈絡的話,就會知道大約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樂隊分別頂著「後酷朋克(PostPunk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並逐漸混融成日後的哥特搖滾樂派。
早期的代表樂隊包括「蘇西與冥妖(SiouxsieandtheBanshees)」、「苞浩絲(Bauhaus)」、「喜悅割離(JoyDivision)」等等樂隊。它們的特色是沉鬱厭世的情調、冰冷刺骨的音符既帶有精細的美感,但又同時在音域層面上大量使用偏離旋律線的不協調音,穿插著對於傳統音樂的反制。在歌詞與表演概念層面,處理著生命與愛欲的荒涼,對現實狀態的厭棄,進而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樂趣。在舞台上,她/他們以偏鋒的狂亂扮裝出現,如「蘇西與冥妖」略帶虐待與被虐情調(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或Bauhaus的主唱PeterMurphy把自己打扮成美艷的雙性吸血鬼。除了性別的顛覆與反轉,哥特搖滾樂的強烈質素還表現在對於神學(或惡魔學)概念的執迷。在1981年成立的「仁慈姐妹(TheSistersofMercy)」是幾個愛好中古世紀風格的男子對於音樂意識型態的展現。被形容為「狂笑著注視羅馬城燒成一堆瓦礫」的主唱AndrewEldritch一語說穿哥特搖滾的宗教立場——對於我們,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聖水一樣。
如果說早期的PostPunkCool對生命的詮釋是沮喪與絕望(比如IanCurtis——JoyDivision的主唱——的自殺),那麼「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樂隊比如「教會(TheMission)」、「全部的夏娃(AllaboutEve)」、「涅浮林之域(FieldsoftheNephilem)」、「祭儀(TheCult)」等樂團所秉持的,可能是睥睨於現實中的種種煩俗,企圖推翻假惺惺的教條,抽取反對與不滿的精神,化為音樂的「反面傳教(negativepreach)」。在「教會」的專輯《上帝自己的葯物》(God'sOwnMedicine)中,開宗明義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諷地唱出「我還是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經不信仰我了。」這等堪稱冒瀆的宣言,呈現出駭人的事實:原來長久以來,神與人的權力結構恰如性愛結構的主體與客體。在這張專集中,反復推敲著在推翻信仰的同時,死亡不再是父神用以脅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情色烏托邦。如同在《愛我愛到死亡》(LoveMetoDeath)一曲,美妙地鋪陳情慾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從」(Dominance-submission)關系所固置;也就是說,在死亡(曠缺)的領域,致命的陰性激情並不受到掌管與壓制,發展出自己的美學。
不可否認,「死亡」在哥特搖滾樂的文化層面中,幾乎是個關鍵字。當某些保守的聲音或反挫勢力,企圖以這一點來抨擊哥特搖滾樂與其次文化,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回應: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Death)」這個經營黑暗、痛苦情愫的樂隊,對他們而言,死亡所演繹/延異出來的腐敗、末世、毀滅等等情境,都足以讓我們逼近「終極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專輯如《痛苦劇場》(OnlyTheaterofPain)、《天使的狂怒》(TheRageofAngels)、《鐵面具》(TheIron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這種近乎臨界點的痙攣之美。在其中一首歌曲「死欲(DeathWish)」,結尾的歌詞近乎狂喜地陳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獸」,配合凄厲的音樂,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權體系粗暴地規范在各種事物之上的二元對立價值觀。
另一種反應,也許可以引述布萊特(Poppy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說選集《血脈深處的愛》(LoveinVein)前言中所說的話:「哥特次文化(Gothicsubculture)並不是禮贊或者愛慕死亡,只是純粹地拒絕畏懼它。在探索死亡的過程,慢慢地和它體膚與共,逐漸與它親近。」這段話正好解釋為什麽像「涅浮林之域」、「還有這些樹(AndAlsotheTrees)」、「意志(Will)」、「利姬雅(Lycia)」、「TheMorendoes」等樂隊,會不可自拔地沉浸於「與死去的君王交歡」的髑髏式意象(macabreimage),同時又在這般異端的情慾里浮生出細致的張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匱乏,順著這些創作者的脈絡、以及在許多異教神話或惡魔學發現的象徵與寓言,死亡可能是貼近超自然、非人類領域的出口。
在此際90年代的中後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學與音樂創作層面綻放,更影響了這個「混雜族群」(包括女性、酷兒、情慾的邊陲份子)的文化生態與身分認同。在情慾與性別的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範「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雖然還值得更進一步檢驗,但也是有助於沖迫禁制的美麗武器讓過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它者)擺脫單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慾望與天使的屍體。
如何識別一支歌特樂隊?
1、此樂隊的音樂氣氛怪誕且超現實。
2、此樂隊的歌詞包含歌特主題。
3、樂隊成員的外表十分歌特化,一水兒黑。
4、樂隊自稱歌特樂隊,和其他歌特樂隊一起演出,並出現在歌特合輯當中。
5、來自於四大歌特唱片公司Cleopatra、Projekt、Tess、Anubis的樂隊。
如何識別一個歌特族?
性格:害羞且不愛交際。
藝術傾向:藝術,特別是音樂、攝影和繪畫。人文,特別是文學、歷史和哲學。
著裝:永遠的黑色或暗色衣服。顯眼的宗教飾物,但卻幾乎天天改變信仰,永遠不戴金首飾。
什麼是歌特風格?
音樂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類的名詞都是「歌特風格」。
再具體形容:黑暗的恐懼、死亡的悲傷、禁忌的愛、徹底的痛苦帶來的美感,簡而言之,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吸血鬼文化?
惡魔主義?邪教?
歌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與種族、性別也無關。大多數歌特樂隊都是非宗教的甚至是積極的反宗教樂隊。那些吸血鬼、天主教、古埃及和異教的視覺信號只是在傳達「黑暗的力量」,以聯系至歌特音樂的感覺。
歌特族們與其他同年齡的社會團體一樣同樣存在社會傾向,你會發現歌特族中最大的傾向實際上是對政治的極度冷漠,因為幾乎所有黨派的觀點聽起來都是一樣的,而且毫無用處。
歌特存在的理由
很多人被一種毫無快樂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這很不幸。但是歌特使這種消沉的感覺成為了生活方式的一種,換句話說: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選擇——這是一種藝術。
歌特同時也許還是一種精神療法。如果你對一個屬於主流社會的白領仔細談起你上次自殺未遂的經過,那麼他可能會帶著一種奇異的眼光躲你躲得遠遠的,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你或許還可以得到廉價的同伴永遠不會為你感到難過,你手腕上的傷痕會得到認真的尊重,「你很酷」!所有感到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都會在歌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為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什麼是歌特時尚?
任何黑色的東西,或其它暗色,如海軍藍、深紅。可以透(薄尼龍或漁網狀面料),但不露。銀飾。蒼白的皮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一種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為想體現維多利亞時代關於「蒼白的皮膚是貴族的標志」這一審美,也可能是反對沙灘文化里「太陽曬出的古銅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論。
黑發、漂白過的極淺的金發、紅發或紫發。黑白化妝。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細眉。
自我束縛的裝飾和戀物癖的服裝。皮革、PVC、橡膠、乳膠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紀的束腰也極為常見。寬領帶或逞釘子的項圈或緊緊系在脖子上的絲絨繩。
T形十字章(古埃及關於永恆生命的標志)。五角星。這是異教徒關於火、土地、空氣、水、靈魂的符號。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徵)。
歌劇風格的披肩、斗篷和長手套。歌特族們一般不會像朋克們那麼極端,他們會講些品位。
月光撒滿大地一切黑暗盡歸歌特王朝
無數個劇黑的夜晚,月光冷冷地包圍著一切。空中劃過銳利的線條,像是發掘世界最深的罪惡。生命緊緊地依附著死亡,渲染著黑暗和絕望。Gothic(歌特)的命名是從德國的「Goth」部落由來的,Goth人入侵了義大利並推翻了羅馬帝國。在15世紀,人們普遍帶有著文藝復興的觀念,希望回到古典時代。介於古典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這段時間被稱為中世紀。因為義大利記恨Goth人毀掉了他們的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始終對中世紀帶有著否定的術語,他們稱這一時期為「Gothic」。意味著野蠻和粗野。當然我們要看到事物的雙面性,中世紀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和傑出的藝術作品。這時期的建築技術上有了突破式的改進,產生了像NOTRE-PAME這樣的歌特式大教堂。歌特式的藝術不僅僅體現在建築上,從12世紀到16世紀的早期,雕刻,玻璃製品,裝飾物等都貼上了歌特藝術的標簽。宗教在歌特藝術作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因素。畫家,雕刻家們比起用現實主義的方法表現主題更多的運用宗教的感覺。不管怎麼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門很顯然對「Gothic」這個詞彙是含蓄的否定。
在英漢字典中Gothic的解釋如下:
(a)1歌特人的;歌特語的2(建)歌特式的3中世紀的;野蠻的,粗野的4(印)歌特體的;(英)黑體的5歌特式小說體的(以恐怖,凄涼,衰敗為特徵)(n)1歌特語2歌特式建築,尖拱式建築。
那麼,若是歌特與音樂的聯姻,則任意地寫作了GothicRock。歌特音樂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種解釋:熱烈的混合了各種樂器,秉持著悲觀絕望的終極價值觀,透露出啟示錄般神秘虛空的歌詞。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義運動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紀文化逐漸極其相關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浪漫主義成為這場文化運動的中心。浪漫主義者希望跳出歷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紀時代,有些人從宗教或神秘主義中尋求理想,還有些人試圖從自然中得到答案。他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在整個浪漫主義運動中歌特開始被認為和黑暗,奇異,鬼魅等相關連,浪漫主義和歌特作家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還有Verlaine沉迷於對人類陰暗面的表現。歌特情緒在視覺藝術上也有明顯的體現,畫家象CasparDavidFriedrich對黑暗和荒涼的展現。而在建築上新歌特式逐漸成為時尚。
這一時期許多歌特式小說家不斷涌現,不僅歌特文學是對人類自身黑色陰暗面的展示,也是對當時社會正統思維模式的一種挑戰,是一種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體。歌特小說中比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瑪利.雪萊的Frankenstein,布來恩.斯托克的Dracula,還有EdgarAllan詩集中的描寫.斯托克筆下對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較走入了對立的角度.(當代作家AnneRice的InterviewwiththeVampire和PoppyZ.Brite的Lost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的延續.)到了20世紀的70年代,朋克作為一種亞文化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領域。原始的朋克來自於暴力和強大的顛覆。而原名為Warsaw的JoyDivision的出現,無疑將這場充滿了破壞慾望和無政府主義的朋克運動帶進了後朋克(Post-Punk)時代。
早期的代表還有如SiouxsieandtheBanshees(蘇可西女妖與怪獸),Bauhaus(包嚎司)等等。它們充斥著沉鬱厭世的情調。音樂往往冰冷刺骨,既帶有精細的美感,但又同時在音域層面上大量使用偏離旋律線的不協調音,對於一切傳統音樂極端的蔑視。在歌詞與表演概念層面,展現著生命與愛欲的荒涼。從對現實狀態的厭棄,進而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樂趣。在舞台上,她/他們以偏激的狂亂扮裝出現,如蘇可西略帶虐待與被虐情調(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Bauhaus的主唱彼特.墨非(PeterMurphy)把自己打扮成冶艷無常的雙性吸血鬼?這種對性別的顛覆與反轉,還表現在對神學(或惡魔學)概念的狂熱的執迷。在1981年成立的TheSistersofMercy(仁慈姐妹),是幾個愛好中古世紀風格的男子對於音樂意識的反扼,一度被形容為「狂笑著注視羅馬城燒成一堆瓦礫」的主唱愛特利奇(AndrewEldritch)一語道破歌德搖滾樂團的宗教立場----對於我們,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聖水一樣。
早期的後朋克對於生命的詮釋往往飽含著沮喪與絕望。例如JoyDivision(快樂分裂)的主音歌手IanCurtis於80年的自縊身亡。那些耗損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JoyDivision的不朽經典,見證著整個低調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離的人生觀,隱藏著陰郁的遺傳因子,將整個後朋克文化盡染成深灰與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樂里構築了一個悲觀的年代,至少在英倫及歐陸地下文化的層面上來說如此。在當時的獨立音樂圈裡,趁勢湧出一大批黑暗病態、風格邪異的樂隊,他們的音樂源自於無盡的壓抑,以及對生命的詛咒。如TheMission(教會),AllaboutEve(所有的夏娃)、FieldsoftheNephilem(列伏林之地)、TheCult(祭儀)等等。這些被視為絕望、邪氣、頹廢的樂隊/樂手,從Punk那種過激的破壞意識,反方向潛逃往一個內斂而黑暗的世界--這就是那個占據RockMusic了大半個八十年代的低調音樂時空。哥特搖滾在英國地下音樂圈的形態與演進,正猶如一派邪教降臨大地時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過難以想像、天馬行空的邪異素材來悅納聽眾,這就不僅包括了在音樂領域聖靈齊放的空前創造力,也包括了在視覺造型上,所給予人們的前所未有的剌激視覺體驗。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濃妝艷抹的打扮,這些並非新浪漫一族的專利。哥特彷彿是新浪漫的個性相反的孿生兄弟,是華美艷麗背後黑暗病態的一面。現在讓我們去了解一下歌特音樂的改良風格和其他相關樂派.產生於比利時的EBM(ElectronicBodyMusic)是一種電子化陰冷黑色的音樂。受德國KRAUTROCK運動中Kraftwerk之類電子樂隊的影響下產生的。
EBM創始樂隊之一Front242一低限化的節拍,以抑鬱的聲音和軍國主義突擊隊的裝束被大家認識。TheKlinik,Insekt,Dive,ClickClick,ASplitSecond還有後來的SuicideCommando都是BM的一些重要樂隊。Dive和Klinik利用聲納噪音營造出一種冰冷的外太空氣氛。SuicideCommando則融入了更多的舞曲化成分。類似的樂風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稱為Instrial,象FrontLineAssembly,SkinnyPuppy等樂隊。他們製造出的合成音樂和多層次的聲音非常適合帶上耳機去欣賞。FrontLineAssembly的經典專輯ClassicalbumsareCausticGrip(1990)andTacticalNeuralImplant(1992),值得每個喜歡EMB的人去收藏。
說到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到德國,那裡可是現在歌特音樂的重鎮。許多德國的樂隊被慣以DARKWAVE的音樂標簽。ProjectPitchfork樂隊是德國最早涉及到歌特音樂領域內,雖然他們的樂風有所改變,但一直算是一支流行化的組合。首張專輯《Dhyani》亦為經典,有典型的黑色音樂和評論性的歌片語成。DeineLakaien樂隊的成員有著深厚的音樂基礎,他們做出了象'Lovemetotheend'這樣的浪漫主義歌曲。作品帶有著某種程度的中世紀感覺。德國很大一部分組合演唱時保持著自己的母語,例如GoethesErben,樂隊的名字也就說明了一切。他們的前三張專輯就象是三部曲,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而Lacrimosa,TiloWolf這些樂隊通過添加金屬樂的元素不斷的對音樂的表現手法做出嘗試。當然我們必須要知道DasIch這個組合,他們的經典專輯是《DiePropheten》,專輯中的歌曲機構復雜歌詞充滿著智慧化。陰暗電子樂派代表團體CalvayNada用德語和西班牙語交錯演唱,他們最有特點的是主唱Brenal的低音,而歌詞方面多涉及政治,社會之類的話題,從這方面看這支樂隊在歌特音樂王國中顯得與眾不同。
總的來說由於浪漫主義情節,德國的大多數樂隊是浪漫的歌曲和陰暗電子化相結合的產物。如今歌特范疇內的音樂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例如darkfolk(陰暗民謠),這種樂風的代表是Current93,DeathinJune,SolInvictus還有Fire+Ice。早期的C93作品比較實驗性難以理解,之後DavidTibet利用他個人化的思維開始向聲學民謠的方向探索。C93的前身樂隊DeathinJune自從首張專輯Nada推出後頗受爭議,他們甚至被指控為極端的右翼傾向。但DIJ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異教的祭典式的音樂。如果想聽這類音樂推薦給大家去找WorldSerpent,一個卓越的音樂廠牌,上面的提到的幾支樂隊均在其旗下推出過作品。對了,還有一支義大利的組合OrdoEquitumSolis也應該值得我們的關注。許多歌特樂隊都有著某種中世紀的情節,他們將中世紀時期音樂和現代的創作手法相結合。德國有著許多這樣的中世紀組合,音樂的創作者一般有著良好的古典音樂教育背景,知名的樂團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Spielleyt等。在義大利這種音樂更有影響,象Ataraxia,Camerata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許多出色的音樂作品。這類組合不僅僅有歌特的聽眾群還吸引著部分古典音樂的欣賞者。而TheMoonlayHiddenBeneathaCloud和RosaCrux的音樂中吸收了祭典音樂的成分。
當然許多樂隊的風格是非常難以界定的,象義大利的TakeKirlianCamera,20年來樂隊風格年年都有變化。而法國的情慾主義陰暗電子樂隊DieFORM的音樂主題多涉及S/M(性虐待),他們每一部作品多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奇。另一支來自法國的樂隊Collectiond'ArnellAndrea的鋼琴聲非常有特點,成為自己的獨特的標志。善於創作管弦樂的IntheNursery樂隊的作品非常適合作為電影中的陪樂。在北歐的瑞典,ColdMeatInstry這個廠牌通過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獨一無二的音樂作品。旗下的樂隊風格多樣,如血腥派實驗樂隊BrighterDeathNow和DeutschNepal,氛圍音樂組合Raisond'Etre,新古典主義的TheProtagonist,天音組合Arcana等。說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議去聽一聽likeLoveisColderthanDeath,BlackTapeforaBlueGirl,Stoa這些代表樂隊。
而在哥特音樂的文本中,我們可以細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愛、死亡、絕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虛無論語句,這些都是哥特音樂不可或缺的一環,GothicRock,這覆蓋在影像模糊、虛無飄渺的外在軀殼之下的音樂,一切都是那麼神秘。哥特搖滾的風格,可說是繼承自JoyDivision的遺傳,尤其是那種把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後哥特朝代仍無法完全擺脫。那些抑壓著低沉聲線或扭曲的人聲,沉重如郁結般的貝司,迷幻的吉它聲,充滿控訴力的鼓擊,偶爾發出鬼哭神號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離析的曲式,還有一張張RockMusic蒼白的面孔∶當你對生命感到茫然無助時,你會想到在它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嗎?是心靈的孤立無援?是死亡陰影的籠罩?還是人世間的悲劇?GothicRock,是建築於無意識的抽象表達而多於刻意性的音樂顛覆行為。如同面臨一季暗晦的寒冬氣候,我們被哥特文化侵佔,在非人化的後工業現代社會裡面,追逐著一種活著死亡的體驗。同樣存在著Barry的音樂先覺,除一貫本色的RockMusic在那個悲觀的八十年代裡,Gothic這種棲身於主流文化的陰影里的次文化,其影響力早已越過音樂的界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的態度,一個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國度。度過模糊的九十年代,下個世紀今天的哥特搖滾已被解構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TheSistersOfMercy,TheMission這些昔日的哥特守護神也早已離棄了他們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陰暗樂派(Dark-Wave)運動中,在死亡民謠(DeathFolk)、後工業噪音(Post-Instrial)、陰暗氛圍音樂(Dark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這些形式主義的風格外殼之下,我們仍然欣喜地發現Gothic依然是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遺傳基因。在這場突破和沖決了情慾與性別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範「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成為了砸碎禁錮的美麗武器。看吧,以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勇敢地擺脫了蒼白的天堂,絞碎天使的面孔,抵達永遠無情的慾望。
參考資料:http://spaces.msn.com/members/fenfeijidi/Blog/cns!1pHi5mDK_FdwTMwC2YJtvwww!759.entry
『叄』 俄羅斯一部關於妖僧的電影
名稱 魔僧
外文名稱 Rasputin
更多中文片名:垂死掙扎、拉斯普丁
劇情 拉斯普金原為無業遊民,後成為僧侶。他以各種手段招搖撞騙,裝神弄鬼。最後竟混入宮廷,取得沙皇信任,與後皇的關系尤為隱密。他在宮廷中幹了一系列壞事。沙皇在他的唆使下,頒布了一道又一道壓迫人民的法令。拉斯普金的行為招致俄國一些貴族嫉恨。他被一群青年軍官殺死。影片集中表現了拉斯普金生前最後5年的各種事件,揭露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以及他們在滅亡前的垂死掙扎。
http://ke..com/view/2830442.html?wtp=tt
『肆』 以前有個動畫片,我只記得有個僧人拯救了世界,後來他放過了魔鬼,背對魔鬼,結果魔鬼殺了他。
前面的是魔神壇鬥士,僧人叫卡奧斯神,惡魔頭領叫做阿拉格王,是由加世界的主人。
後面的應該是《神秘星球孿生公主》。
『伍』 僧惡與魔鬼那裡可以看
請問您是想問「僧侶與魔鬼哪裡可以看嗎?」僧侶與魔鬼在愛奇藝平台可以觀看。僧侶與魔鬼是2016年9月份上映的喜劇電影。愛奇藝平台購買了該電影的播放版權。所以僧侶與魔鬼在愛奇藝平台可以觀看。
『陸』 誰知道哥特式風格:蒂姆·伯頓
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字匯最早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哥特式藝術指12世紀至16世紀歐洲出現的以建築為主的藝術,包括雕塑、繪畫和工藝美術。哥特式藝術是一種浪漫型的藝術。
哥特式風格最早是一個建築學的概念。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種以尖頂大教堂為最顯著特色的建築風格大行其道,這種風格往往利用筆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頂、多尖的拱門營造出升騰的感覺,而彩色的玻璃和建築空間中大量存在的縱向延伸的線條,則勾勒出迷離而神秘的氛圍。哥特式風格後來被移植到其它藝術門類當中並產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尤其是以在文學領域的發展最為著名。哥特式的文學作品善於描寫黑暗、空虛、恐怖、凄厲的場面;古墓、墓地、幽暗的森林是哥特式風格最為主要的場景;虛弱病態而神經質的青年和披著黑色斗篷的吸血鬼是主要人物,這些都成為了哥特式電影的主要象徵符號。
「哥特電影」代表了某種氣味,某種心境,某種美感。這里是指代那些以哥特文化為背景或表達死亡和痛苦等主題的黑色風格的電影,顯然這類電影和哥特文學以及哥特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總是以一種非常人的視角去透視著我們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達著那種陰郁、痛苦和空虛的感情世界。
上個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迎來了復興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哥特電影不僅在歐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導演蒂姆�6�1伯頓(Tim Burton)和演員約翰尼�6�1德普(Johnny Depp),聯袂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影片。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被徹底拉開了。作為一部當代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意義是怎麼評價也不為過的。這部影片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但同樣編織出了一個黑色的、講述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畫卷。
天才的蒂姆�6�1伯頓把古老的哥特文化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了一起,給哥特題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從而在根本上拓展了哥特電影的題材范圍。蒂姆�6�1伯頓也藉此逐漸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哥特電影大師,他和約翰尼�6�1德普這一對黃金搭檔也配合得天衣無縫。1999年的《斷頭谷》就是二人再次合作的結晶,可以說是哥特電影集大成之作,讓喜愛哥特式電影的觀眾大呼過癮。這一次伯頓開始出人意料的直接以巫術為題材,影片充斥了哥特電影的各種文化符號,為我們描述出18世紀末一曲凄婉、仇怨、令人回味無窮的哥特哀歌。
蒂姆�6�1伯頓電影中的哥特元素:由於《斷頭谷》是蒂姆�6�1伯頓哥特電影的集大成之作,所以在本文中會以此片為例著重分析。
1. 人物形象
在演員形象方面,蒂姆�6�1伯頓自然要選擇哥特式風格的形象,其最典型的特點是——
著裝:哥特時代的服飾,到了公元15世紀的西歐,哥特時代轉入了哥特式後期,這個時代被稱為後哥特時代(Post-Gothic Age)。後哥特時代的法國女裝主要表現為:14世紀末期,胡普蘭衫(Houppelande)。這可以說是西歐的最後一款男女通用式樣的筒形衣服。女裝的胡普蘭衫特點是高位腰身的寬松裙子,帶一些曳襟,袖子寬大可達地面。特點是裝飾豪華,使用白貂皮領子和花樣繁多的邊緣裝飾。尖頂高帽。膚色:蒼白的皮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一種活死人的外表,可能是因為想體現維多利亞時代關於「蒼白的皮膚是貴族的標志」這一審美。發色:黑發、漂白過的極淺的金發、紅發或紫發。為了逼真地表現電影的恐怖氣氛,化妝師力求用上不同的最新化妝效果,並發掘出戲里人物不同尋常的死樣,例如,蒂姆�6�1伯頓要求具有獨特風格的斬首場面,被砍下的頭並不會那樣輕易地落地,還得在斧頭上漂亮地轉三四個圈。
蒂姆�6�1伯頓最令人稱道的自然是同約翰尼�6�1德普的合作,德普無疑是蒂姆�6�1伯頓最心愛的演員,他的形象氣質實在是上帝預備給蒂姆�6�1伯頓的絕佳禮物。捲曲的黑發、蒼白的面容、神經質的表情,約翰尼�6�1德普在片中敏感、神經質,感情脆弱。他所呈現出的怪異的表演風格成為了蒂姆�6�1伯頓所推崇的哥特式風格的核心之一,他利用德普所飾演的一個又一個人物串連起各種各樣新奇詭異的電影元素,並依賴表演所傳達出的強大的戲劇力量將這些迥然不同的影片賦予了濃郁的個人風格。
『柒』 類似於僧侶走腎不走心的動漫有哪些 看多了可是會上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僧侶就是和尚的意思,既然是和尚那麼就不能喝酒吃肉,結婚和產生性沖動,但這只是大家固有的思想,每個國家的風俗不一樣,規定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就比如說日本吧,這個國家的僧侶可是能夠結婚的哦,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想要找到類似於僧侶走腎不走心的動漫啊,當初一部關於僧侶的動漫播出後得到網友們的大量熱議,如果有不走心只走腎的僧侶動漫,估計情況也會更火爆了吧。那麼,類似於僧侶走腎不走心的動漫有哪些呢?
僧侶這種不走心只走腎的動漫非常適合成年人觀看,成年人似乎更喜歡這種漫畫,這類漫畫作品沒有那麼多拖拖拉拉的細節介紹,有的就是迅速的發展戀情產生關系,這種快節奏的漫畫作品非常符合成年人的胃口,因此很多人才會想要了解更多類似的走腎不走心動漫,大家要是有時間可以看看剛才推薦的幾部作品,這些劇情少注重激情部分的動漫尺度都很大,要做好心理准備。
『捌』 什麼叫做哥特式,好像很恐怖啊……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哥特」。
哥特,是來自中世紀的蠱咒。
關於「哥特」的解釋也有很多種,從字面上來解釋,它包含了三種意義:
第一,在建築上的歌特式建築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樑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與結構;
第二,在文學上歌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點(如荒廢城堡)為背景的奇異、神 之冒險故事;
第三,歌特也代表一種字體相當華麗的印刷或書寫風格。
還有另一種解釋,人類學意義上的哥特,古代歐洲的一個民族;藝術風格,出現於十二世紀晚期,主要體現在建築與繪畫上,起源於法國的巴黎附近; 恐怖的、黑暗的、怪誕的、野蠻的,這也影射了哥特小說的哥特的涵義,例如17、18世紀流行於英倫,描寫發生在陰森恐怖的哥特式城堡中的復仇或志怪故事的小說,按美國人的說法,哥特小說已經延伸到了安妮·賴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說,如《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a Vampire》,甚至還包括了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說。
在人類學意義上,哥特是所謂的蠻族之一;而在藝術風格上,哥特風格則上升激盪,同時又優雅纖細;哥特式作為恐怖、黑暗的代名詞則成為小說這種敘事藝術中的一種風格——當然這種風格也只是一種批評術語。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同樣在英國,一類沉湎於人類黑暗陰郁感情的音樂,也逐漸被人們稱為哥特音樂,他們的音樂悲傷、緩慢,他們在今天似乎又掀起了新的復古運動,把哥特風格引入音樂,歌唱著死亡、恐懼、黑暗,偶爾也會蹦出一個宗教主題,或者用死亡金屬的暴烈和鬼氣森森的聖詠女聲這種兩極並置,對騎士國王的時代來一個懷舊的回望。
哥特音樂從誕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決定了它與搖滾其它分支的明顯差異。作為根植於浪漫戲劇藝術和十八世紀哥特式文學的音樂風格,它對黑暗壓抑、死亡美學、宗教情結和對唯美主義近乎邪惡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遠之。而相應的,也有許多對藝術尤其是後現代藝術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較其他的音樂形式,哥特更容易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力。這種影響不局限在音樂方面,可以上升到藝術觀念甚至價值體系的層面。哥特音樂往往取材於挖掘和放大的人類感情世界,並在創作的過程中提升了這種自發的感性體驗,所以當它再作用於受眾時,常會引發進一步的審美情感和思考空間。
哥特音樂追求的是黑暗和死亡美學,這種與經典哲學觀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得它久久徘徊於主流文化和嚴肅藝術的大門之外。然而桀驁不遜的哥特對此絲毫不以為意,也許體系龐大、頹廢叛逆的地下文化反而更適合它的發展。哥特音樂慣用的表現手法是:男聲主唱極盡壓抑與爆發之所能,把暗夜裡的絕望掙扎表達的淋漓盡致;背景中聖詠式的女聲往往帶有濃厚的悲天憫人的氣質,而器樂則是黑夜中嗚咽的風聲、月影里的狼嚎和鮮血滴落在泥土裡的聲音。哥特音樂還有另外一個特質,那就是它所崇尚的死亡美學。他具有具備天生的悲劇性,而弗洛伊德在談論《李爾王》的時候就曾經提到,悲劇旨在教導我們「放棄生命,放棄愛情,而與死亡的必然性交上朋友。」 尼采由悲劇藝術引伸出來的悲劇世界觀則是「肯定生命,連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毀滅,與痛苦相嬉戲,從人生的悲劇性中獲得審美快感」。尼採的悲劇理論是給悲劇和死亡賦予美的少數幾種悲劇理論之一,它把悲劇看成是燦爛輝煌的,一種「形而上的安慰的藝術」。為了闡述「悲劇性」的實質,叔本華和尼采都轉向了音樂。由此可見,哥特音樂作為一種 「形而上的絕望」的載體來表現死亡美學,有其必然性。
哥特音樂的死亡美學不僅表現在音樂風格上,也體現在其視覺效果和行為藝術上。慘白的面孔,誇張的五官,麻木的表情,凌亂的長發,復古的著裝和冰冷的金屬裝飾,這些都已是哥特族的經典特徵。從哥特樂隊的演出可以看到,他們對生命的絕望和對死亡的迷戀已經深入骨髓,沉鬱壓抑與自我毀滅的情緒展露無遺。即使是激烈的吼叫也絕不同於朋克、金屬的怒吼,他們根本就不準備抗爭、顛覆什麼。那隻是歇斯底里的吼叫,是人在窒息前最後的嘶吼。不是運用聲帶,而是用肢體在吼叫,在掙扎,在呻吟。這種極端的表現手法極具視覺震撼力,連同陰暗神秘的舞台設計一起傳達了一種強烈的理念——死亡之美凌空出世,震撼一切!而在這種近乎宗教儀式的氣氛渲染下,觀眾很難不被感染。
表現在現代都市中,便又是主流社團追逐的一種形式化的標新立異。真正的哥特族總會有一雙迷人的大眼睛,眼神中總是透露出說不清道不明的沉鬱壓抑與自我毀滅。哥特音樂不單是一種音樂型態,和所有的藝術形態一樣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哥特是一個可以讓人逃離現實而進入的幻想世界,一個黑暗而浪漫的世界。
然而談到「哥特電影」,「哥特電影」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術語。即便是在大英網路全書中我們也根本找不到這個詞條。之所以在這里使用它是為了指代那些以哥特文化為背景或表達死亡和痛苦等主題的黑色風格的電影,顯然這類電影和哥特文學以及哥特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總是以一種非常人的視角去透視著我們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達著那種陰郁、痛苦和空虛的感情世界。大量的有關吸血鬼的電影被看作哥特式風格電影的典範。這完全歸公於Ann Rice等的吸血鬼題材的小說在世界范圍的流行。
建築上哥特式風格是對羅馬風格的繼承直升的線形,體量急速升騰的動勢,奇突的空間推移是其基本風格。窗飾喜用彩色玻璃鑲嵌,色彩以藍、深紅、紫色為主,達到12色綜合應用,斑斕富麗精巧迷幻。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飾是非常著名的,家裝中在吊頂時可局部採用,有著夢幻般的裝飾意境。 這樣解釋可以嗎?
『玖』 很早的一部恐怖片,跟宗教有關的,身上的人有奇異的符號,請問是什麼恐怖電影
在我看來 哥特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化,更是一種人生的生活態度。就像活死人說的人們總是在迴避人性中真實的一面,哥特音樂和黑暗藝術給了我們一種去觸及人性中真實的一面的方法。對生與死的理解和對自我與外界的反省構成了人性中最美麗的一面。為什麼要迴避呢?哥特文化主要包括音樂 建築 藝術 美術 服飾 小說以及小說改編的電影等。 自己對哥特音樂比較感興趣,所以這些關於哥特小說的資料大部分都是網上找的。其實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哥特文化無處不在,哥特教堂,哥特服飾,哥特小說,哥特音樂等,尤其是歐洲文化大部分都傳承著哥特的特點,黑暗中無與倫比的美麗妖艷,因為哥特人對文藝復興起著重要的作用。建議你可以從哥特的歷史開始。 ~~~~~~~~~~~~~~~~~~~~~~~~~~~~~~~~~~~~~~~~~~~~~~~~~~~~~~~~~~~~~~~~~~~~~~ 最初哥特是做為德國古民族的一支的稱謂而被世人所記住的,他們曾經打敗並入侵過羅馬帝國,並最終使其分裂崩潰。而15世紀在義大利掀起的文藝復興運動中的藝術家們將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結束至文藝復興運動開始這其中由基督教會勢力統治的漫長歲月稱之為「黑暗的中世紀」(Dark Middle Age),並將這段時期中所產生的藝術形式統統歸為哥特藝術。自然,從當時那些文藝復興藝術家們的本意看來,哥特這個詞最初絕不是什麼贊揚或崇敬(因為義大利人記恨哥特族毀掉了他們的羅馬帝國)。它意味著粗野、不開化。事實上,從現代角度來看,中世紀藝術並不象當初他們所形容的那樣一無是處。相反,很多相當有造詣的作品保留了下來並影響著後世。例如哥特式建築、雕刻、玻璃器皿、燈式、裝飾畫等等。在這些哥特藝術當中,宗教題材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開始的浪漫主義文化運動使得哥特和中世紀再一次被當時的文化界所關注,浪漫主義崇尚個性解放,情感,自由。是對西方近代唯理主義、物質主義思潮的一次反動。是人性對工業文明的反抗。具有反傳統和非理性色彩,其中審「丑」第一次做為美學概念出現在大眾面前。他們用各種手段創造著自己的藝術,其中宗教、超自然、中世紀題材頻頻出現,而哥特做為一種形而上的醒目、黑暗、奇異符號被浪漫主義藝術賦予了新的內涵。其中頹廢派作家Byron(拜倫)、Shelley(雪萊)、Baudelaire和 Verlaine對人類的陰暗面都非常感興趣。性困擾則成為了浪漫主義文學所關注的另一個重要主題,背德的慾望和罪孽,付之行動後的苦惱與喜悅每每被作者和讀者玩味不休。在視覺藝術領域,諸多浪漫派畫家(如Caspar David Friedrich)非常偏愛哥特題材,那些荒蕪、蕭瑟、黑暗的景象被浮現於畫布當中。建築領域新哥特風格的教堂再一次成為了時尚。在這些藝術領域藝術作品中,哥特小說應該被著重介紹給大家。此類通俗小說在18世紀相當時髦,書中描繪了大量荒誕不經的奇談怪論和黑暗歷險故事,融合恐怖、神秘、情色元素。艾倫坡的「烏鴉」 Bram Stoker的「吸血伯爵Dracula」,瑪莉雪萊的「佛蘭肯斯坦」都是其中的名著,特別是Stoker開創的吸血鬼文化可謂歷久不衰,在當今時代都能吸引到無數的追隨者和愛好者。例如創作出「夜訪吸血鬼」等新哥特小說的當代作家安妮 萊斯。這些作品大大超出了當時社會所能容忍的限度,因此被官方文化界所不齒。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創導了後來的歌特小說。這時期的英國戲劇深受古羅馬劇作家塞內加(Lucius Annaeus Seneca)的影響,充滿復仇、陰謀、暴力和兇殺,甚至還有鬼魂出沒,因此情節驚險刺激。特別是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詹姆斯一世時期的悲劇(Jacobean Tragedies),對哥特小說的出現與發展更是產生了巨大影響。 浪漫主義:離陰暗恐怖只有一步之遙 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義運動中(ROMANTIC MOVEMENT),中世紀文化逐漸極其相關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浪漫主義成為這場文 化運動的中心。浪漫主義者希望跳出歷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紀時代,有些人從宗教或神秘注意中尋求理想,還有寫人試圖從自然中 得到答案。他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在整個浪漫主義運動中歌特開始被認為和黑暗,奇異,鬼魅等相關連,浪漫主義和歌特 作家象Byron, Shelley, Baudelaire還有 Verlaine沉迷於對人類陰暗面的表現。歌特情緒在視覺藝術上也有明顯的體現,畫家象Caspar David Friedrich 對黑暗和荒涼的展現。而在建築上新歌特式逐漸成為時尚。這一時期許多歌特式小說家不斷涌現,不僅歌特文學是對人類自身黑色 陰暗面的展示,也是對當時社會正統思維模式的一種挑戰,是一種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體。歌特小說中比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瑪利.雪 萊的Frankenstein,布來恩.斯托克的Dracula,還有Edgar Allan 詩集中的描寫.斯托克筆下對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較走入了對立的角度.(當 代作家Anne Rice 的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Poppy Z. Brite的Lost 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的延續.) 中世紀的藝術曾被認為是一種怪誕的藝術,是外國人和蠻族人的產物。後來人們試圖用這個定義表示與哥特人毫無關系的、十七世紀中葉興起源於法國的藝術。 到了18世紀後期,哥特一詞又成了一種新的小說體裁的名稱。這種小說通常以古堡、廢墟或者荒野為背景,故事往往發生在過去,特別是中世紀;故事情節恐怖刺激,充斥著兇殺、暴力、復仇、強奸、亂倫,甚至常有鬼怪精靈或其它超自然現象出現;小說氣氛陰森、神秘、恐怖,充滿懸念。作為一種小說體裁,哥特小說產生於1764年。那一年,賀拉斯?瓦爾浦爾(Horace Wapole)出版了著名小說《奧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說出人意料地成功,不到4個月就出第二版,在這一版上,瓦爾浦爾為書名加上副標題「一個哥特故事」(A Gothic Story)。這種小說因此而被命名為哥特小說。二百多年來,在英美,不僅通俗作家熱中於哥特作品的創作,而且許多第一流的詩人和作家,比如英國的司各脫、柯勒律治、拜倫、雪萊、濟慈、狄更斯、勃朗蒂姐妹、康納德、福斯特、戈爾丁和美國的布朗、華盛頓?爾文、愛倫?坡、霍桑、馬克?吐溫、詹姆斯、福克納、奧康納、莫里森等人都要麼直接創作過膾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麼把哥特小說的手法大量運用於創作之中,使哥特小說從通俗小說這一文學領域的「邊緣地位」得以進入文學的中心和文學發展的主流,從而在英美文學中逐漸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傳統。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的「歌特復興」(gothic 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窖挖掘出來。同時,從18世紀末以來的一些文本,因為共同的基調與文體被歸類於「歌特小說」例如華爾普(Walpole)的<奧藍托城堡> (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孚(Ann Radcliff)的《奧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侶》(The Monk),當然還有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這些作品戮力於處理殘酷的激情與超自然的恐怖主題,而小說的背景通常建構於荒涼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女/男)身陷於無以擺脫的魔性愛欲,和(通常是陽性的)施虐者展開一段以死亡為終結的際遇......在這些小說,個中包含的情慾/性別(sexual/gender)關系,古怪地糾纏於神聖與魔鬼的角力;極度的情色高潮來自於破滅(也就是儀式的「完成」)的那一刻。 象徵父權的宗教系統與企圖越的的黑暗(陰性)力量,在某種不可明說的層面,其實隱諱而酷異地分享著「愛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當代的恐怖小說陣營,如安.萊絲(Anne Rice)的《吸血鬼紀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戀情慾與父性機制的復雜互動。 以上大部分資料摘自暗夜妖嬈 ~~~~~~~~~~~~~~~~~~~~~~~~~~~~~~~~~~~~~~~~~~~~~~~~~~~~~~~~~~~~~~~~~~~~~~~ 以下僅為個人看法:在基督教統治的歐洲,哥特顯然是被當做了異教徒的產物,受到其的鎮壓,導致哥特族的四處流亡,流離漂泊的命運(尤其他們攻佔了羅馬,教廷所在地),而在這種流離失所中所透出的絕望的悲哀美感更是哥特的動人之處。其實或許就像《達芬奇密碼》中說的那樣,現在的《聖經》是羅馬信仰異教的君士坦丁大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和統治,將異教與基督教混合而編寫的,他將耶穌神化,禁止並燒毀關於耶穌為人和他與抹大拉的瑪利亞婚姻以及瑪利亞王室血統的福音,從而創立了新的基督教。而閱讀被禁止福音的卻尊重歷史真實的教徒就成了所謂的異教。當時的羅馬天主教會毀壞一切異教及其文化,貶低女性可生育的神聖能力,貶低這美麗的文化,貶低女神,利用耶穌的偉大來迷惑教徒。其實哥特中也有很多與古老宗教文化的相似之處。例如,哥特族喜歡五芒星,也就是五角星,它的比例自動符合黃金分割率,代表金星,代表女人性愛和沒得女神維納斯,在基督教產生以前是有關自然崇拜和女神崇拜的符號,而現在卻被誤解為惡魔的符號,都是君士坦丁創造的基督教打壓異教的結果。還有對女性,女神的贊美,在很多哥特美術作品,音樂中都可以看出,例如MV中仙音,暗潮中的女主唱形象的塑造。很多哥特圖片中運用的五瓣玫瑰也是贊美女性的特質得象徵。還有上面哥特小說中提到的靈與肉交融的神聖婚禮「神婚」儀式,古人認為男人只有與女人肉體上的結合,才能成就精神上的完善,並因此獲得認知感知神性,性的儀式被認為是男人與女人藉以感知上帝存在的行為。這些都讓我們覺得可能哥特和其他早期古老宗教一樣神秘神聖。說這些是想說明哥特文化隨著基督教與異教混合流傳下來,並深入宗教,就像歐洲各大教堂,所以你用心體會都不難發現。個人認為現在的恐怖電影都或多或少加入哥特元素,與宗教,黑暗有關,例如這些我看過的《剪刀手愛德華》《理發師陶德》《夜訪吸血鬼》《吸血鬼女王》《黑夜傳說》《寂靜嶺》《德古拉》《范海辛》《指環王》《加勒比海盜》(海妖)《哈利波特》(伏地魔),前面幾部大多都和吸血鬼有關,因為吸血鬼與哥特族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面色蒼白,黑衣,討厭陽光,喜歡黑暗,躺棺材裡睡覺,邪惡妖嬈血腥的美,高貴優雅不可一世。後面的大多是現代大片,其中的哥特元素都被用在反面人物身上,畢竟一般人還是喜歡正義和常人所能接受的美。 ~~~~~~~~~~~~~~~~~~~~~~~~~~~~~~~~~~~~~~~~~~~~~~~~~~~~~~~~~~~~~~~~~~~~~~ 下面的資料出自網路哥特小說吧 早在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就拍出了一部名為《歷代的巫術》的影片。眾所周知,當時的電影剛剛誕生不久,還處在幼稚期,完整的有故事情節的影片還是鳳毛麟角,電影特技也是簡單粗糙,所以克里斯滕森採用了紀錄片的形式,為我們在銀幕上復現了一些有關「巫術」的影像資料。說是紀錄片,但其中的鏡頭基本上是擺拍的,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倒更像是一部專題片。但不管怎麼說,這是哥特文化第一次融入到電影藝術的表達領域里,異教、死亡、巫術等陰暗面元素第一次成為了電影的表現主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電影。由於影片的主題過於超前,《歷代的巫術》遭禁映達數十年之久,到二戰以後才被解禁。值得玩味的是,歷史上的哥特民族可能也正是來自於瑞典所在的斯堪地納維亞地區,相隔千年之後,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人類第一部哥特電影。 不過第一部有影響的哥特電影卻是來自德國,在《歷代的巫術》誕生一年之後,德國導演茂瑙拍攝了電影《吸血鬼諾斯費拉杜》,自此,大名鼎鼎的吸血鬼正式出現在了大銀幕上。事實上,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那位愛爾蘭作家斯托克筆下的臭名昭著的德古拉伯爵,只是為了避免版權糾紛,茂瑙才給它改了個名字,不過此舉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影片上映後,版權方面就一直麻煩不斷,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塵埃落定的說法。不過,影片本身確實是非常成功,甫一上映就立刻引起了轟動,茂瑙也憑藉此片奠定了自己大師級導演的地位。《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也成為了人類電影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德國影壇,正是表現主義電影處於統治地位的階段,而除了《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以外,另一部表現主義電影《泥人哥連》,也是一部很出色的哥特電影。只不過由於《吸血鬼諾斯費拉杜》的光芒過於耀眼,以致於《泥人哥連》幾乎都被人遺忘了。 《吸血鬼諾斯費拉杜》的巨大影響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此時正處於上升時期的好萊塢對有票房號召力的題材自然是來者不拒,1931年,美國導演勃朗寧便依照斯托克的原著小說原原本本的將吸血鬼德庫拉伯爵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這便是影片《吸血狂魔》。該片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哥特電影,上映後同樣是好評如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尤其是本片的主演貝拉·盧戈西,他所刻畫的吸血鬼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於在他死後多年,還有人堅信他本人就是一個真正的吸血鬼。 方興未艾的哥特電影浪潮很快被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所打破,現實世界中的恐怖顯然比銀幕上的恐怖來得要可怕得多,在戰爭年代,人們在電影里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靈魂的撫慰,而不再是宣揚死亡、痛苦的哥特電影。 二戰以後,隨著經濟、社會的復甦,電影產業也逐漸回暖,而哥特電影也再一次被納入到了電影創作的軌道上。1958年,在德庫拉小說誕生的地方——英國,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伯爵又一次出現在了大銀幕上,這便是特雷西·菲舍爾所拍攝的影片《德古拉的噩夢》。該片塑造了一個嶄新的吸血鬼形象,從這部影片開始,吸血鬼開始擁有又長又尖的獠牙,只要一張開嘴就會露出來。而主演克里斯托弗·李出色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他五十來歲、高大英俊、兩鬢花白、舉止威嚴,神情兼具貴族的優雅和獸性,成為後來者模仿的樣板。可以說,《德庫拉的噩夢》奠定了至今為止哥特電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標准模式。 1959年,法國導演喬治斯·弗郎吉所拍攝的《無顏之眼》成為第一部沒有吸血鬼形象的經典哥特電影。這部採用了黑白影像的電影,攝影術運用精湛、畫面效果精緻、情節離奇恐怖,讓人過目難忘。特別是影片的詩意氛圍,賦予了哥特電影另一種全新的氣質,極大的豐富了哥特電影的表現手法。不過總的來說,從戰後一直到80年代,哥特電影還處於發展期,勢頭較弱,數量也不多,有影響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除了上面所提及的那幾部以外,就得算1979年赫爾佐格所翻拍的他的前輩茂瑙的那部成名作了。赫爾佐格號稱「德國四大導演」之一,輔之以克勞斯·金斯基的出色演繹,赫爾佐格版的《吸血鬼諾斯費拉杜》在50年後取得了不亞於茂瑙版的成功。 在整個80年代,值得一提的哥特電影得算1983年好萊塢出品的《慾望》。這部由托尼·斯科特導演、凱瑟琳·德納芙和蘇珊·薩蘭登主演的影片同樣以吸血鬼為題材,但在這部影片中,吸血鬼角色不再是男性的專利,而是把女性吸血鬼作為了主角。當然在此前的影片中,也出現過女性吸血鬼,但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而這部影片則徹底突破了吸血鬼的既有形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優雅、迷人而又危險的女性吸血鬼的標准形象,也成為後來者模仿的標版,在此後的影片中所出現的女性吸血鬼角色,大多離不開《慾望》中所塑造的那個模式。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才真正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哥特電影不僅在歐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一個名叫蒂姆·波頓的導演找到了一個名叫強尼·戴普的演員,聯袂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影片——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被徹底掀開了。作為一部當代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意義是怎麼評價也不為過的。這部影片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但同樣編織出了一個黑色的、講述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畫卷……天才的蒂姆·波頓把古老的哥特文化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了一起,給哥特題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從而在根本上拓展了哥特電影的題材范圍。蒂姆·波頓也藉此逐漸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哥特電影大師,他和強尼·戴普這一對黃金搭檔也配合得天衣無縫。1999年的《斷頭谷》就是二人再次合作的結晶,這一次波頓開始出人意料的直接以巫術為題材,為我們描述出世紀末一曲凄婉、仇怨、令人回味無窮的哥特哀歌。 《剪刀手愛德華》的成功堅定了好萊塢製片人們投資哥特電影的決心。1992年,大名鼎鼎的德庫拉伯爵終於再一次粉墨登場了。這一回,掌鏡的是好萊塢「教父」級導演科波拉。科波拉網羅了一大批好萊塢明星,大手筆的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橫亘數世紀的愛情故事,這就是電影《驚情四百年》。《驚情四百年》以好萊塢的方法徹底重構了德庫拉伯爵的故事,從而給流傳了幾百年的德庫拉傳說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影片大氣恢弘,特技眼花繚亂,加上好萊塢的宣傳攻勢,很快席捲了全球的電影市場。 90年代初的哥特電影浪潮並不僅止於此,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都開始對哥特題材感興趣。1994年,愛爾蘭導演尼爾·喬丹振臂一呼,好萊塢三大帥哥便齊集麾下,為我們集體奉獻了另一部堪稱史詩的偉大哥特電影——《夜訪吸血鬼》。對一般影迷來說,《夜訪吸血鬼》最大的看點恐怕在於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的聯袂演出了,但影片本身並不遜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吸血鬼題材的集大成者了。影片的時間跨度達數百年之久,而且地域也橫跨歐美兩大洲,向我們全景式的展現了一個與人類社會並存的吸血鬼世界,並別出心裁的以吸血鬼的視角描述出了它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夜訪吸血鬼》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吸血鬼的故事就此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在此後20、3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也不會有超過他們的同類型電影了。 在吸血鬼電影大獲成功的同時,另一部名為《烏鴉》的電影闖入了哥特影迷們的視野。相對於好萊塢主流大製作而言, 《烏鴉》顯得更獨力、更 另 類、也更cult一些。 時光進入21世紀,哥特電影已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一向以藝術氣息濃厚著稱的法國人也沒有放過哥特電影的創作。2001年,一部名為《狼族盟約》的法國電影讓全世界的哥特影迷都驚喜不已。該片以法國鄉間關於吃人巨獸的真實傳說為藍本,糅合了懸疑、巫術、驚悚、異域等多重色彩,精緻而又細膩的在銀幕上為我們還原了一個以哥特文化為背景的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兩年之後的2003年,法國人則給哥特影迷們帶來了更大的驚喜。這一年,法國人製作出了一部出色的3D動畫片《蓋娜》。《蓋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廣泛影響力的哥特動畫長片,全片既吸收了好萊塢常用的科幻元素,又保留了法國人對哥特文化的理解。特別是影片中邪惡外星生命體的形象,妖魅、高貴、危險、黑暗,符合哥特文化中一貫的典型形象的特徵。在該片中,邪惡的外星生命以植物汁液為食,強迫人們冒著生命危險為其採集,實際上這里的植物汁液正應對著傳統哥特文化中的人類鮮血。此外,外星人的統治是通過巫師、祭祀對人們的精神控制來實現的,可以理解為是該片的創作者依託科幻背景對宗教內容的一次全新演繹,反映了創作者們對宗教傳統的獨特反思,而這種反思,正是承襲了哥特文化中的異教傳統。 時至今日,史詩性的哥特電影浪潮已經過去,但哥特電影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同時,哥特電影也開始向傳統的類型片靠攏,逐漸融合了其它傳統類型片的特點,使得觀眾們接受起來更加容易。2003年的美國影片《吸血鬼女王》就是個中代表。這是一部以經典吸血鬼題材為主題的電影,但在這部影片中,融合進了街頭文化、黑人文化的特色,吸血鬼也擺脫了以往白人男性貴族的身份設置,而是以黑人女性的面貌示人。全片節奏明快,音樂強勁,可以說,這是一個黑人街頭版的吸血鬼故事。此外,2003年的《黑夜傳說》和2004年的《范·海辛》則反映了哥特電影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兩部影片都結合了好萊塢慣用的動作片特點,極盡動作、打鬥之能事,如果去掉其中的哥特背景,則是不折不扣的動作片。而且,兩部影片都以哥特文化中最經典的兩大傳統形象——吸血鬼和人狼為主角,在銀幕上讓二者大打出手。《黑夜傳說》講述了人狼和吸血鬼相愛的哥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范·海辛》則以傳統的德庫拉故事為母題,把其中的吸血鬼剋星范·海辛博士直接變成了人狼,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這些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哥特畢竟是德國起源的歐洲文化,在國外的網站上資料更詳細,這些大部分也是翻譯過來的,有能力的話可以自己去看看看,翻譯下作為論文的依據。 ..
『拾』 一部國外電影,有個老頭說自己已經有上千歲了,不惜和惡魔交易,換來了青春容顏而求追心愛的女人,後來生
魔法奇幻秀 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2009)
又名: 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 / 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台) / 柏納大師奇幻SHOW(港) / 帕納塞斯的移動劇場 / 奇幻劇院
幾世紀前,帕納索斯博士(Christopher Plummer 飾)還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僧侶,他在與世隔絕的荒山野嶺中講述永恆的故事。某天,魔鬼尼克(Tom Waits 飾)不請自來。在他的引誘下,帕納索斯與魔鬼作賭注,最終如願得到永恆的生命。
時間到了現在,博士帶著由女兒瓦蓮蒂娜(莉莉·科爾 Lily Cole 飾)、青年安東(Andrew Garfield 飾)、侏儒波西(Verne Troyer 飾)組成的奇幻馬戲團周遊各地。就在女兒將滿16歲時,尼克再次出現。原來,博士曾愛上一個女子(Lily Cole 飾),但永恆的生命卻沒有永恆的青春,為了和愛人廝守,他又和魔鬼作了一次愚蠢的賭注,而他恢復青春的代價就是要將第一個孩子獻給魔鬼。踐約的日子越來越近,煩惱的博士再與魔鬼作賭,只要他最先收集到5個靈魂便可保住女兒。這時,落魄的東尼(希斯·萊傑 Heath Ledger 飾)適時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