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如何看電影《四百下》
遼闊的大海在他眼前鋪展開來,安托萬繼續跑過沙灘,又踏進了海水。遠處的海浪慢慢地壓了過來,這時的他突然轉身向岸邊走來,茫然地望著前方……
對於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我們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恐怕還是他在晚年拍攝的《最後一班地鐵》。這部影片當年在中國曾廣為放映,我們對它所表現的在嚴酷現實中的浪漫愛情和人性的尊嚴,巧妙的「戲中戲」結構,以及對男女主人公的出色表演,恐怕還記憶猶新。
特呂弗主張拍攝「作者電影」。他於1954年在《電影手冊》上發表的著名文章《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被稱為「新浪潮」的宣言書。他把矛頭直接指向「優質電影傳統」,並極力提倡「作者電影」。他指出:「在我看來,『明天的電影』較之小說更具有個性,如同一種信仰或一本日記那樣,是屬於個人和自傳性質的。」而《四百下》正是特呂弗理論主張的最佳體現。
影片《四百下》帶有特呂弗自傳的性質。特呂弗少年時的家庭及經歷與影片主人公安托萬極為相似。他因為經常逃學和離家出走,被父親送到警察局。正是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把他從少兒管教所里解救出來,並引導他走上了電影之路。也正因如此,特呂弗差不多與巴贊建立了情同父子的關系。作為處女作的《四百下》的片頭就打上了「獻給巴贊」的字幕。影片以特呂弗自己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為原型,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戲劇化的、傾向於寫實性的敘事手法,步步深入地展現了小主人公孤獨、敏感、苦悶、叛逆的內心世界。
影片主人公有明顯的現代主義意味,顯然是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畫廊中極為典型的「孤獨者」、「多餘人」或「局外人」的形象。他的孤獨、叛逆、冷漠,都是現代主義毫無疑問的標記。影片雖然是以生活流和紀實性的手法把鏡頭對准一個尚不是十分成熟的少年,但因為由點到面地探討了一些具有社會普遍性和人性的普遍性的問題,如兩代人的隔閡問題、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專橫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難以溝通、以教育體制為代表的成年社會對青少年的壓抑和專橫,因而使表現主題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片名所謂的「四百下」是法國的一句俚語,意即胡作非為、無事生非、到處亂跑等,據說也是法國人用來在憤怒時表示抗議的口頭語。特呂弗用這樣的片名無疑表達了對社會的抗議和批判。
在藝術手法上,影片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照明,紀實感很強。非職業演員的出演也增強了紀實效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影片的真實性,影片還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拍攝。尤其是安托萬出逃後在海邊奔跑的一段,攝影機從球場開始,一直在側面跟拍。孤獨的小安托萬沖出足球場,穿過田野,跑過叢林,來到無疑象徵著自由的大海邊。他向大海跑去,但走投無路,海水又迫使他不得不回頭。轉過身來走向岸邊時,緊跟著安托萬、但原來一直是遠景鏡頭拍攝的攝影機突然一直向他推去並成為定格——影片到此結束。而小安托萬瞪著大眼睛、似乎在乞求著理解和寬容的面部大特寫,給觀眾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彷彿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影片的對白非常精練,很多戲幾乎沒有對白而完全通過視覺畫面來敘事、抒情和表意,以至於有些評論家說《四百下》近乎「半默片」。這無疑更接近電影以影像為本體的本質。同時,導演也並沒有完全地純粹客觀,他毫不掩蔽攝影機的存在,活動攝影與靜止鏡頭的交替也形成了影片獨特的敘事張力。
(陳旭光)
2. 《四百下》講述了什麼
《四百下》是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1959年創作拍攝的一部具有自傳性質的影片。影片主人公是一個12歲的孩子,叫安托萬。他是個私生子,父母都不疼愛他。刻板的學校生活令他生厭,於是常常逃學。家長知道後,他挨了打。他又氣又惱,便從家裡逃出,去偷東西。一次,當他去歸還一台從父親辦公室偷來的打字機時被抓,家長把他送交法庭。安托萬被送到青少年罪犯拘留所,受到非人的對待。後來,他逃出拘留所,跑到海邊,跳進水裡,隨即他又停下,等著追來的警察。此時畫面定格,他盯視著觀眾,臉上的表情神秘莫測,他的命運使觀眾縈繞於懷,久久難忘。
《四百下》海報
法國新浪潮提倡「作家電影」,主張一部影片的真正作者應當是導演,導演像作家一樣,要用自己對世界獨特的認識來表現現實,只不過作家是用筆,而導演是用攝影機。《四百下》就是一部極富藝術個性的影片。它自始至終沒有持續不斷的沖突程式,也沒有通常觀念的情節模式,而是由許多互為對照呼應的小故事連綴而成的組曲。既是紀實的,又是抒情的,對小主人公在嚴酷現實打擊下所引起的內心矛盾,進行了細膩而深刻的揭示和剖析。而在這一點上,音樂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然而,影片不限於描寫事物的表面,也不僅僅止於心理分析,而是對法國當時的家庭、學校以致整個社會進行分析研究,特別是無情揭露了社會偏見與平庸生活中的困難如何毒害家庭關系,因而具有廣泛的社會批判意義。特呂弗注重電影的造型表現,突出動作和行為,使《四百下》近乎半默片。很多場面完全依賴畫面形象的藝術張力和音樂音響的感染力,來激發觀眾的情緒。移動攝影和靜止攝影交替使用,主觀鏡頭與客觀鏡頭的自由轉化,畫面的流動隨著人物的內心感情的起伏跌宕而呈現出某種獨特的韻律。
3. 請介紹一下電影導演特呂弗和他的電影《四百下
弗朗西斯•特呂弗FrancoisTruffaut(法國,1932-1984)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國巴黎。他從小就喜愛文學和電影,在整個少年時代里,他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是電影導演之中文學素養比較好的。他曾經相當崇拜巴爾扎克,在他的屋子裡,懸掛的文化名人照片中,就有巴爾扎克的--這個自稱用筆"完成了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法國作家,很長時間都在從精神上激勵少年特呂弗,去投身文化事業。
15歲的時候,特呂弗就在巴黎發起了大眾電影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主要是聚合了很多喜歡電影的青年人,一起對電影進行研討。這可以說是電影天才特呂弗,走向他後來輝煌的電影事業的一個良好開端。在這個俱樂部里,他和夥伴們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討論電影的氛圍,糾結了一批熱愛電影的死黨。
16歲時,特呂弗有幸結識了巴贊,從此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巴贊與未來的傑出電影導演特呂弗之間,結成了一種感情親如父子的關系,巴贊不止一次的把特呂弗從危難中解救出來,還一次次的幫他找工作。1953年已經入伍的特呂弗被部隊開除,巴贊再一次收留了他,到自己創辦的《電影手冊》編輯部工作,也就是在《電影手冊》的編輯部,特呂弗的電影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成了一個幾乎與巴贊齊名的、優秀的電影批評家。他們組成"電影手冊集團",推動了世界電影史上最著名的運動:法國新浪潮運動。
這期間,他撰寫了理論文章《論法國電影的傾向》,成為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個理論宣言。他的觀點很大程度上被讓.呂克.戈達爾、阿侖.雷乃等所推崇。但是,這個時候,特呂弗顯然不願意只是做一個電影評論家了,1957年,他發表了電影評論《法國電影在虛假中死去》,之後就去了義大利,跟著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羅西里尼,開始學習電影導演技術,於1959年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四百下》,一下子就獲得了成功。這部影片講述了少年安東尼的成長故事,他在學校和父母之間遊走,進行很多生活嘗試和各種冒險。1979年,他在影片《愛情長跑》之中,又插進來了影片《四百下》中的一些鏡頭,暗示同一個電影主人公歷時性的成長過程。
從此,特呂弗幾乎完全放棄了電影評論,專門進行電影導演的創作。此後一直到他1984年去世,他幾乎每一年都要導演一部影片,一生一共導演了23部影片。期間,他還做了一項文字工作:因為崇拜希區柯克,他後來到美國專訪了希區柯克,出版了訪談集《論希區柯克的電影意藝術》一書。
1960年,他導演了影片《槍擊鋼琴師》,這部影片通過一個鋼琴師的人生遭遇,講述了他在愛情和一樁謀殺中左奔右突的故事。影片是典型的特呂弗式的電影,黑白片的色調描繪了幽雅感傷的巴黎生活和記憶。
1963年,他導演了影片《柔膚》,講述了一個出版商的幸福婚姻和家庭,後來因為男人的外遇而遭到毀滅的故事。特呂弗顯示了他對人類感情、尤其是愛情關系的准確以及十分微妙的把握,對人類常常越過藩籬去尋找新鮮感情的沖動,以及這種沖動所帶來的後果和痛苦,都進行了十分精微的展示和探討。
1967年,他導演了影片《黑衣新娘》,這部影片塑造了一個為了愛情而瘋狂報復的女人:女主人公在結婚的時候,新郎卻死在了她的懷里--他被槍殺了。於是她就在隨後展開了對五個兇手的報復,影片相當驚險和激烈。但是因為這是向希區柯克致敬的影片,完全是在模仿希區柯克的影片風格了。加上作品本身也是改編自一個美國作家的原著,影片的對白都是英語,並不是特呂弗的一部成功之作,甚至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而且,扮演女主角的演員珍妮.莫里身材也不好而且顯老,整個影片沒有什麼看點。
1975年,他執導的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講述了法國作家雨果的女兒阿黛爾。雨果被愛的瘋狂所毀滅的故事,探討了愛情與人生的復雜關系。
1981年,弗郎索瓦·特呂弗再一次踏上紅地毯,登上領獎台。 此時,49歲的特呂弗,伴隨著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美譽,早已經成為世界電影界的天之驕子。 他記不清,再自己30多年的電影生涯以及20多年的導演生涯中,自己已經多少次象這樣,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但人們知道,這一次,由特呂弗參與編劇並導演的影片《最後一班地鐵》,已經創下了法國電影的空前記錄--它獲得了1981年法國電影愷撒獎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編劇和最佳剪接等十項大獎。也就是說:特呂弗的《最後一班地鐵》幾乎囊括了當年法國電影愷撒獎的全部獎項。
同年年他又導演了影片《隔牆花》,它講述了一個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的男人,再次遇到過去的戀人,這個戀人剛好和丈夫住到了他的隔壁。之後,兩個人發生了無可阻擋的舊情復發,這樣一個激情故事很難有什麼好結果--最後女人開槍殺了男友後自殺身亡。芬妮。阿爾丹扮演了這樣一個表面熱情溫存,而實際上卻為了愛的佔有而瘋狂的女主角。
在特呂弗的很多影片中,他都把人的感情推向一個極端的處境,來安排和講述人物的命運,對婚戀中的人的精神狀態,有著比心理醫生還要深刻生動的把握。而特呂弗也特別的擅長發掘法國女演員的長處,像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演員德芙諾、伊莎貝拉.阿佳妮、娜塔麗.貝依、讓娜.莫羅、弗朗索瓦.多萊亞、芬妮.阿爾丹等等,都和他有著愉快的合作,他在銀幕上呈現了她們--這些可以說是法國乃至歐洲最迷人,也漂亮的女人們的風采。
特呂弗可以說是真正的獲獎大戶和常勝將軍,他的影片先後獲得了法國嘎納電影節大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等50多項獎項,他的影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1984年,他因病在妻子、電影演員芬妮.阿爾丹的陪伴和安慰下,死在了她的懷里。
本世紀五十年代,在戰勝法西斯之後,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由此卻產生了偏左的思潮。在東方,以中國為代表的運動是由政府發起的,為了讓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張桌前吃上同一樣的飯,大概允許的飯量也是相同的。而西方,以西歐為代表掀起了所謂的狂飆運動,因為社會制度的不同,這場運動是由一群年輕人所引發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門,尋找自己的飯碗。
世界電影向來有兩大派系的對峙,即美國的順從電影與歐洲的反抗電影。在上述的那個年代,這個局面是極為突出的。由於西歐青年學生的反叛精神,使那個時期產生了不少優秀影片。這些影片打破常規,反映的主題也極具個性,我們認為是新浪潮藝術中的代表。其中,具有開山意義的影片就是法國1959年出品的《四百下》。
《四百下》又名《胡作非為》,他的編導是科索瓦.特呂弗。接觸過電影史的人都會知道,特呂弗是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度過了很糟糕的少年時代,年輕的特呂弗追隨著法國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並於1959年拍攝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這部帶有明顯自傳性質的影片也是他獻給自己導師巴贊的禮物。
《四百下》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並沒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將要做什麼為線索來調動觀眾的興趣。該片講述了一個少年人在學校、家庭、流浪、監獄時的生存狀態,表現了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樂的日子莫過於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時刻則是從監獄逃出的瞬間,看見一片藍天和望不到盡頭的海洋,雖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擁有自由的感覺畢竟很美,回首想想那壓抑的學堂,無能的老師和破敗的家庭,彷彿是一場噩夢,當然也可能是地獄,一個摧殘人性,滅絕創造力的狹隘的世界。相反,主人公的空間則是廣闊的,影片結尾處的碧海藍天自然不必再說,即便在他那由於各種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歡樂,獵奇,自信等充滿創造力的情緒始終在體顯著,走過街道與跑過樓群都是令人欣慰的,這時的心胸也自然開闊。
《四百下》最突出的特點是鏡頭的運用。該片運用了相當多的長鏡頭,當然,這與主人公的天才表演是分不開的。影片開始,鏡頭就把巴黎的街道就掃拍了一遍,這里的作用是暗示主人公流浪或說離家出走的地點,指出本片的主要情節在於主人公的流浪生活。在影片結束時,有一個著名的跟拍的長鏡頭,主人公足足跑了幾分鍾之多。我們在觀影時會體會到,人物運動的鏡頭採用切換的手法比較多,但是若碰到這么一個長鏡頭的跟拍,觀眾會從心底提出質疑,我們雖然知道主人公在逃跑,但為什麼要拍這么長的時間?此時,觀眾才會意識到跑步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敘述情節的發展,也是表達了主人公奔向自由的那份狂喜。特呂弗打破了觀眾的習慣,強迫地調動了觀眾的思考能力,所以這個鏡頭是可以載入史冊的經典鏡頭。另外一個長鏡頭比較有意思,觀眾們往往會發出會心的一笑,這個鏡頭是老師帶學生們跑在巴黎的街頭,孩子們悄悄地三兩成伴地溜走了。這個鏡頭與主人公的情節走向沒有太大的關系,可以被稱為單一鏡頭,但它聲明了一種生活狀態,具有對環境客觀再現的作用。該片的鏡頭運用似乎達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表現父子關系時,永遠用一個畫面將人物全包括進去,而表現母子關系時則永遠採用對切的鏡頭,母與子從未出現在一個畫面中。這樣,人物間情感的遠近關系就展現無遺了。一部影片中許多鏡頭都有關於劇情的深層寓意,而不是簡簡單單地只求敘事,這才是電影藝術的真諦。
總之,《四百下》這部影片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拍攝手法上都堪稱經典之作,即便已經過去了四十年,這部影片依然是屬於非常前衛的先鋒派作品,足以伴隨著特呂弗的名字一起被載入史冊。
4. 《四百下》的導演是誰
對於特呂弗在電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未來的歷史將會給他一個最為客觀的評價。
——法國著名電影評論家安德烈·巴贊
素有「電影狂人」之稱的法國電影大師弗朗索瓦·特呂弗,自他投身電影事業的那一天起,就始終以敢說敢為而著稱於世。但是與另一位電影大師讓-呂克·戈達爾所不同的是,他的所有言論都只與電影本身有關,而不是像後者一樣總是習慣於針砭時弊或是表達自己對於其他電影人的嘲諷甚至是蔑視。而這一區別,也使他始終以一種電影戰士的身份出現在世人的面前,並且始終受到後世電影人的尊敬與景仰。
1932年,特呂弗出生於法國的浪漫之都巴黎。他從小就喜愛文學和電影,並在少年時代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這種勤奮好學的經歷,也使他成為日後法國電影導演中文學素養最為扎實的一位突出人物。少年時代的他曾經相當崇拜巴爾扎克,而且這位自稱用筆「完成了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文學巨匠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從精神上給了年幼的特呂弗以巨大的鼓舞,激勵著他在長大成人後去投身夢想中的文學事業。
15歲的時候,特呂弗在巴黎發起了大眾電影俱樂部。這個俱樂部的主要活動內容,就是聚合很多喜歡電影的青年一起對電影進行研討。這可以說是電影天才特呂弗走向日後輝煌的電影事業的一個良好開端。
1953年,21歲的特呂弗終於進入了法國農業部電影處,開始拍攝一些關於法國農業的科教紀錄片。這雖然多多少少地拉近了他與電影之間的距離,但顯然還是無法使他滿意。為了真正實現自己的電影夢,他很快就辭掉了這份工作,開始在法國著名影評人安德烈·巴贊,也就是被他譽為「精神之父」的這位人物的提攜下,成為著名電影評論雜志《電影手冊》的一名編輯。正是在巴贊的具體指導下,特呂弗才最終一步步地走向了電影這一讓他為之痴迷更為之瘋狂的廣闊天地。
在擔任編輯的這段時間里,特呂弗撰寫了那篇著名的理論文章《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該文章後來也被視為是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個理論宣言,而其中對於那種僵化的、墨守成規的法國傳統電影所進行的嚴厲攻擊,以及極力提倡的那種個人化的電影拍攝方法及精神的觀點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當時的讓-呂克·戈達爾和阿侖·雷乃等著名導演的大力推崇。但此時的特呂弗已經顯然不願意只是做個電影評論家了,他先是跟隨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羅西里尼學習電影導演技術,接著就在1959年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並一舉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以其樸素紀實的拍攝風格以及對於生活細節和心理活動的細膩描寫在電影界引起巨大的轟動,並由此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也正是由於這部曠世傑作的問世,才使得法國電影徹底改變了其原來的僵化局面,並最終促成了世界電影的多元化發展。
從此,特呂弗幾乎完全放棄了電影評論,開始專門進行電影導演的創作工作。直到他於1984年去世之前,他幾乎每年都要執導一部影片,在整個電影生涯中共執導了23部影片,其中包括《槍擊鋼琴師》、《柔膚》、《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最後的一班地鐵》和《朱爾和吉姆》等經典之作,同時也因此獲得了無數令人艷羨的至高榮譽。
事實上,在特呂弗的很多經典佳作中,他都以自己極為敏感的藝術觸覺和天才般的領悟能力,常常把影片中人物的感情推向一個相對極端的處境中,並藉此來安排和講述人物的命運,從而展現人性最深處的所有善惡與美醜。他對於處在婚戀中的人的精神狀態的描寫和揭示,甚至有著比心理醫生還要深刻和生動的准確把握,讓人在欣賞影片的同時,不由得對這位似乎洞察一切的藝術大師心生由衷的欽敬與嘆服。
除此之外,特呂弗還特別擅長發掘許多與他合作過的法國女演員身上的獨特之處,並通過自己的鏡頭將她們的至情至性展露無遺。法國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眾多女演員,如凱瑟琳·德諾芙、伊莎貝爾·阿佳妮、娜塔麗·貝依、讓娜·莫羅、弗朗索瓦·多萊亞以及芬妮·阿爾丹等人,都曾經和特呂弗有過十分愉快的合作。他也在這樣的一種合作過程中,在自己創造出的那一方銀幕上永遠地留下了這些可以說是法國乃至歐洲最迷人、最漂亮的女人們的絕代風華。
縱觀一代電影大師特呂弗的整個電影生涯,他確實可以說是一位真正的獲獎大戶和常勝將軍,他的影片不僅先後獲得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等50多項世界級的重大獎項,而且無論是在藝術成就以及商業價值上也都取得了非常值得驕傲的巨大成功。他的這種在藝術與商業二者之間來去自如、俯仰皆是的非凡能力,也遠遠地超過了在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中脫穎而出的其他導演。
1984年,這位在世界電影史上縱橫馳騁了近30年的一代大師,在他的妻子、法國著名電影演員芬妮·阿爾丹的陪伴和安慰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為之傾注了畢生的愛與精力的電影事業。
5. 四百下和四百擊是同一部電影嗎
是同一部電影
譯名不一樣而已。《四百擊》是Zenith International Films Inc公司發行的劇情片。由弗朗索瓦·特呂弗執導,讓-皮埃爾·利奧德、帕特里克·奧菲、阿爾貝·雷米、雅克·德米聯合主演。該片於1959年6月3日在法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