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南京》主要內容
你說的是不是《南京大屠殺》啊
內容簡介:
這故事發生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的南京,日本軍隊進城開始。 五月(徐忻辰飾演)那年剛九歲,生長在一個幸福小家庭,爸爸(林泉飾演)是知識份子,在中學教書,媽媽(葉童飾演)溫婉美麗,五月還有一個妹妹八月(裘立爾飾演),還有奶奶,一起住在小院子里。 時局轉劣,人心惶惶,五月媽媽更加擔心,不能不作些危急中的准備,例如要兩個女兒練跑,打扮成男孩子,以防萬一。可是,居民萬料不到軍隊進城,便開始屠殺。五月家的鄰里紛紛逃亡,但都被攔截槍殺,只有少數負傷而回,五月媽媽更懼怕,更擔憂。 家中已斷糧了,爸爸迫不得已,獨自冒險往南京大街闖一闖,希望用衣物換取糧食,小狗跟著主人尾後。黃昏,只見小狗銜著爸爸的手臂回來。五月媽媽傷心欲絕,家裡剩下了婦孺,媽媽一夜間變成一家之主,要剛強起來。媽媽首先要把閣樓的梯子劈去,變成密室,希望逃過日本人的視線。媽媽決定要放棄小狗,怕留著小狗更惹敵注意,五月八月萬分不舍,卻只能無奈地與媽媽往溪邊放走小狗兒。 夜裡,風聲鶴液壓淚,日本人踢門入每家殺掠,五月家也未倖免。結果,一夜,魔鬼到來家裡,殺死了奶奶,強奸了媽媽,而五月與八月被媽媽趕上了密室小閣,逃過一難,可是,媽媽的精神已到崩潰階段。 八月發高燒,媽媽沒法子,只好冒險出外往葯鋪求助,五月悄悄跟在後面,媽媽在中途才發現五月跟來,媽媽又急又驚,只好步步為營。到了葯鋪取葯,發現不遠處有日軍在追逐婦女,媽媽拖著五月逃避,卻被日軍發現了,媽媽終於下了「死」的決定,要五月帶葯回去救妹妹,自己卻引開日軍,五月親眼看著媽媽被十數只日軍的魔爪拉去…… 之後,五月就肩負了保護妹妹的責任,日間躲藏,深夜流浪廢墟覓食。就在聖誕平安夜,兩人遇上教會的西婦,西婦安慰她們不要害怕,還帶著她們到難民營。五月的舅舅知道妹夫被殺的消息,用盡方法在難民營中領回五月和八月,舅舅用錢租了一條船,冒險由南京返回鎮江,途中被日軍槍擊,險象環生,舅舅終於帶著五月和八月回到自己家裡。舅舅家有舅母,還有一個拜佛的外婆。表哥天寶(李棟輝飾演)嬌生慣養,五月有點看不起天寶,而八月卻把小表哥視為偶像。 一天,三個孩子跟外婆拜佛,五月就在蘆葦岸邊,發現一個憂郁而健碩的大孩子方毅(薛斌飾演)。他在臨江寫生,但他的風景畫里永遠自己加些駭人的屍體、殘骸斷臂、血紅河水等殺戮的畫面,五月卻對方毅產生了莫名的好奇。 舅舅安排五月在天寶學校讀書,五月又發現了方毅,還知道他常常因為割蘆葦的工作而綴學缺課。五月大膽去蘆葦岸邊找尋方毅,兩人漸能溝通,方毅把身世告訴五月,原來方毅的父母為了救他,寧願挨日軍子彈而撲在他身上救他,方毅死裡逃生,被地主買了回來,勞動幹活。 日軍終於打到鎮江,舅舅被炸死,舅母一時六神無主,唯有跟鄰里離開鎮江,無奈把五月和八月留下不顧,兩女孩又再面臨困境,前路茫茫。這時,堅強的方毅到來尋找五月和八月,說要視她們為妹妹,保護和照顧她們。 方毅帶著五月和八月到長江岸邊,方毅告訴五月媽媽和其他人的父母一樣,屍體變成了灰,灰隨風飄起升上了天空,化作煙雲,雲層可能是骨灰的積結,雲變雨,雨下長江,由南京飄流到鎮江河裡。方毅說:「就在長江邊和爸爸媽媽說聲再見吧!」 五月激動地走到江邊,恰巧外籍修女帶著百多個孤兒由南京逃難而下,五月與方毅把這訊息告訴小朋友們,小朋友都激動了,對著滔滔江水大叫:「媽媽…我愛你!」長期壓抑的五月終於放聲大哭,把心中郁結盡泄於風雨中。 方毅帶著五月和八月到別的地方,過他們的新生活……
② 抗日電影《南京1937》影評
《南京1937》是由吳子牛執導,秦漢、劉若英等主演的歷史戰爭影片,由龍祥電影製作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及中國電影共同攝制,於1995年在台灣、中國大陸及香港等地上映。該片以1937年發生於中國南京的戰事為背景,描寫了一個中日結合的家庭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遭遇,因影片視角獨特被評價為一部“充滿人文精神,人性十足、生命意識極強的一部電影”。
抗日電影《南京1937》劇情簡介:
1937年,日本開始全線進攻中國。中國醫生成賢和他的日本太太理惠子,帶著一雙兒女,為躲避戰亂從上海逃回老家南京。同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城裡搜索傷兵,理惠子因為她的日本身份逃過了一次災難。日軍對南京全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日本人沖進安全區,遭到一頓暴打。日軍在安全區內大肆姦淫婦女,老師書琴為保護孩子受傷,理惠子被踢中肚子流產死去。
抗日電影《南京1937》影評:
“戰爭是可惡的,為了消滅戰爭而戰爭是可歌的”——擲地有聲的閉幕詞,凄婉而又綿長的背景音樂,經久不息的掌聲,默默停留久久不願離去的觀眾,這一切便是大型原創舞劇《南京1937》結束時的感人場景。舞劇《南京1937》以著名美國華裔女學者張純如追尋被譽為“南京活菩薩”魏特琳(美國人)的命運歷程為主線,講述了南京大屠殺的殘酷和對遇害者、救助者、倖存者命運的沖擊。
隨著大幕的拉開,觀眾回到了當年:日軍的肆意殺戮,沾滿鮮血的刺刀,到處逃難的人群,失去孩子的母親,被凌辱的女大學生,成堆的屍山,魏特琳面臨的混亂與無奈……當三幕舞劇一氣呵成演完,許多人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下來。而感受著生與死瞬間變幻的女主角——張純如的扮演者楊奕,仍然還沉浸在劇情中,以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哽咽得說不出話來。演員的真情投入,也感染了台下的觀眾。觀看演出後,一位觀眾激動地說:“整個舞劇的主題、舞美、演員都非常不錯!用舞劇的手法去表現深刻的歷史意義非常具有感染力,也讓大家牢記歷史,不忘國恥。”一位軍人觀眾說:“這部舞劇給了我們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心靈的祭奠與對和平的捍衛。”
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的專家,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激動地說出了心裡話:南京大屠殺是二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但長期以來,日本一些人總是企圖否認,甚至說是中國人編造出來的。人們應該有意識地創作這方面的作品,讓更多的人記住這段歷史。但遺憾的是,這方面的藝術作品並不多,而且成功的很少,好一點的就是電影《屠城血證》 。《南京1937》用舞蹈再現南京大屠殺事件,這可能還是第一次,這部舞劇規模大、對慘痛的歷史表現逼真。魏特琳的孫女看了也深受感動。接著他忍不住批評道:現在影視界有個不好的傾向,什麼東西都戲說,你戲說乾隆可以,戲說慈禧也可以,但不能拿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歷史開玩笑。現在很多搞藝術的眼裡只有錢,忽略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歷史題材。這是藝術創作的悲哀。
③ 看完電影《南京》有何觀後感
電影《南京》觀後感
——一個遺忘歷史的民族終究也會被歷史所唾棄
今天去為筆記本的事兒去了趟電腦城,原因我實在不想說,但又確實覺得很冤:聯想的筆記本竟然爛到出現機械故障的程度,而且服務差的令人寒心!決定以後不再用聯想的品牌。作為受害的消費者,我也建議國人不要再為淺顯的國民意識(我買聯想基於此)去支持所謂的這些沒有任何國民意識的聯想之類的品牌。要知道,聯想在國內(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比在國外(大多為發達國家)的售價還要高!說來說去,聯想只顧著坑自己的同胞了!
之後順便去臨近某高校買了幾本書,天色漸晚,偶遇一電影場館。也就給自己放個假吧。說句實話,在成都那麼多年,從未在電影城看過一場電影。呵呵:)即便在家裡也有一年多沒有正兒八經看過什麼電影了吧。選來選去,似乎未有提起什麼興趣的電影。突見血腥的圖片(盡管以前大多見過)令我震驚——《南京》!決定就看這部紀錄片吧。
進入電影院!偌大一個影院竟然區區十餘人!而且,男女比例嚴重失調:9:1!不要誤會,是男一女九哦!具體說來,僅有的十個觀眾中,只有一個男同胞,那個就是我!這其中的現象我們可以以後再做解釋,也值得我們男同胞去深思哦:)這樣倒很安靜,沒有不顧任何他人的情侶的過分表現,影院內倒顯得異常安靜。
電影開始了!
日本兵踏著中國人的屍體前進,刺刀隨意刺進中國人的身體,街頭不堪凌辱的少女,倖存者難以連貫的哭述……一部由美國人拍攝的紀錄片《南京》已經在國內大部分地區放映,70年前南京大屠殺慘痛的一幕以光影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這是第一部以外國人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電影。
《南京》是由美國在線公司副總裁特德·萊昂西斯個人投資200萬美元拍攝,他是看過了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被二戰遺忘的浩劫》以及《拉貝日記》而了解了那段駭人聽聞的歷史。
去年,該片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時,觀眾無不為電影真實的畫面而震撼,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試映時,更是令所有記者為之動容,並且加映了一場。發行方當時表示,該片中國上映日期為7月7日,且一定會第一時間在南京放映。
而江蘇盛世亞細亞院線的謝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同時上映的電影有12部之多,其中不乏《加勒比海盜3》、《老港正傳》、《夜。上海》、《寶葫蘆的秘密》等熱門影片。「現在電影院是吃『市場飯』的,《南京》這樣的片子很難和大片抗衡。所以想了很久我們還是沒在南京安排首輪放映。」
南京市電影公司參股的東方院線業務經理陳衛表示,《南京》「擠」不進南京電影暑期檔,確實很可惜,後來經過商量,院線決定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南京首映式予以「補救」。
「《南京》是一部非商業片,應該是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如果放映後上座率很低,其教育意義和功能無法顯現。我們現在決定下個月上映該片,策劃在中華門城堡舉行南京首映式,放在傍晚舉行,將用免費露天電影院的方式先放映,然後在各大影城公映。」陳衛表示,前兩年同樣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電影《東京審判》的策劃活動相當完滿,很多觀眾自發到電影院觀看,希望《南京》也能取得類似效果。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國人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主要情節圍繞以華群女士為首十幾位駐華西方人士,包括幾名美國傳教士和一個德國商人展開。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運用他們在南京的影響力,於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個國際安全區,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安全。
不過,導演很遺憾地表示,他們在日本采訪的250名老兵中,只有7名表示了悔意。有的老兵在回憶這段歷史時,竟然只記得,第一天進南京城天氣很熱,只想能喝到水。此外,讓導演深感遺憾的還有,目前這段歷史的倖存者在減少,不到500個,如果5年前就開始收集資料的話,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對於這次在日本的拍攝,導演比爾·古登塔格說,他拍攝該片完全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來透視歷史,但是整個拍攝中,他還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劇組共有3位日本工作人員,影片拍攝到中途,3人紛紛要求退出,「可能是迫於某方面壓力」。而扮演日本軍官的日本演員,其博客上也被人發了死亡威脅書。
不過,導演說,這些退出的員工都是年紀大的,後來重組的工作組當中,來自日本的都是年輕人,大家合作得很好。
《南京》因為出現大量真實的歷史圖片、文獻以及當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對日軍屠城暴行的親筆記錄等珍貴史料而受人注目。這些資料,是攝制組用了兩年時間,輾轉中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地尋找到的。其中有一段長達40分鍾的真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慘狀的史實片段更是首次出現在銀幕上。除此以外,影片攝制工作人員還輾轉多國,采訪了近80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當年的日軍老兵,真實地還原了那段最黑暗的歲月。
雖然看之前已經被網上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過無數遍,我也做好了難過的心裡准備,可是當電影里倖存者聲淚俱下的述說以及當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講述,我還是被刺傷了。
我不想對戰爭的殘酷以及戰爭對人性,道義的扭曲作出過多的談論,我只想說即便是一個軍人被戰爭扭曲而瘋狂了,也不會象日本軍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那種對生命的極度漠視,對人性的極度違背,以至於我懷疑日本軍人以及其代表的日本民族是否集體患病,一種心靈的病,應該考慮是否對這個民族實施管制,就像把精神病人送進精神病院一樣。不要說我憤青,也不要把我的文章和拒絕日貨掛鉤,因為看了這部片子,我如果連罵兩句的權利都沒有,我難以發泄這郁悶到極點的心情。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是人會思考。文明之所以遠離野蠻,就是對生命意義的尊重。人類文明在野蠻與無知中掙扎了很久,但是在最近幾千年迅速得以走向民主和人性。然而日本人在上個世紀犯下的這場罪行,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若干年後,當後世的人們審視這段歷史時,一定會說,你看,野蠻人,還沒有進化。就像我們現在看以前的猿人為了食物互相拼殺一樣,野蠻。
更可悲的是,這個號稱大國的國家的人們,早已忘卻他們犯下的罪行,錯,應該不是忘記,而是記得但卻不承認,並且試圖抹殺或篡改這段歷史,並把那些犯下罪行的士兵們當神一樣供著,這是多麼可悲的一個民族,一個遺忘歷史的民族終究也會被歷史所唾棄。
其實,我很希望曾經的受害國,應該聯合起來提起一項新的訴訟,要求國際法律機構或者相應的機構,能夠迫使日本拆掉靖國神社中的戰犯靈位,或許這樣做不能改變日本民族的一種骨子裡的對歷史的態度,但是我們要給他們壓力,讓他們知道不承認錯誤的孩子是壞孩子,那種不承認錯誤也罷,還到處嚷嚷裝無辜,那就是無賴。
又是一個難以入睡的夜晚........
早上起來寫下這些,希望國人永記國人曾經的恥辱,為國家的強盛貢獻力量!
就到這兒吧。還是要做好本職工作的。
《南京》由美國在線投資製作,中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提供外景地並協助招募群眾演員。這部91分鍾的美國紀錄片選用從中國、日本、美國等6個國家搜集到的影像和文字資料,講述了日本侵略軍在南京自1937年12月開始進行的長達6周的血腥屠戮。1937年12月,日軍攻陷我國首都南京,並在此進行掃盪。片中就反映了日軍禽獸不如的行為,如:把南京青年當做刀靶練習刺殺;活埋南京和平居民;集體屠殺,尚能呻吟掙扎者,都被刺刀殺戮,最後將全部屍體焚化;殺百人比賽;日軍將砍下的中國人頭在南京城外的鐵絲網上,還在水裡塞一根煙頭取樂……其中,那慘無人道的日軍,對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機槍掃射,死亡人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看罷電影,不禁掩息長嘆,真是弱國無外交,國家不強大,在這個世界上勢必任人宰割,根本談不上發言權,國人的利益就更加不能保障。從唐宋元明之時,日本就不斷對我國侵邊略民,雖敗其無數,但「狗改不了吃屎」。倘清朝不積弱、民國多奮發,何來我中華民族百年恥辱?試想,就算日本不飲水思源、不感激文化始祖,兩國邦交有何仇恨,竟至於佔領南京之後,大肆屠殺34萬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位卑未敢忘憂國」,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把那些發動戰爭的侵略分子永遠釘在恥辱柱上,讓歷史的車輪踏著反人類的侵略者的屍身滾滾向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背後都有故事,這些故事構成歷史。」這是猶太大屠殺倖存者、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力•維塞爾的名言。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4萬同胞,同樣曾是34萬條鮮活的生命,他們都有名字,都有感情,都有尊嚴,都有親人,都有故事,一個重新崛起的民族有責任和義務記住他們的名字,還原他們的災難。電影《南京》眼下已經獲得了二00七年太陽舞電影節大獎、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人道歷史片獎,它的播映,將讓現代人牢牢記住,在這個古老的國度里,中國人民曾經遭受過怎樣的人間浩劫和刻骨磨難,這種浩劫磨難將使無數華夏兒女即使漂泊在世界各地,也能在一呼一吸之間感覺到彼此的血脈相連!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是人會思考。文明之所以遠離野蠻,就是對生命意義的尊重。日本人在上個世紀犯下的這場罪行,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由其可恥的是日本人到現在還不能正視這段歷史,還在粉飾他們當初的侵略。這從日本政府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並且一再修改教科書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當初的行為根本沒有任何悔改的意思,沒有一絲的悔過之心。抗日戰爭給中國人留下了一條深刻的教訓,這就是"落後就要挨打"。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牢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努力建設祖國,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電影《南京》觀後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軍的大炮從上海轟到了南京。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轟炸之後,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並且開始大肆屠殺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為了追捕駐城軍人,對只要是手上有老繭的壯年男人進行屠殺;為了打發時間,強奸婦女,最令人發指的是,當時的日本軍人強奸的有10多歲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婦女,更有60多歲的老嫗!倖存者在講述當時的情景是,不禁淚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們都絕望的時候,由15位外國友人為難民們提供庇護的安全區成立了。他們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與日本士兵進行對抗,不顧個人安危。而正是他們15人組成的這個安全區,卻拯救了25萬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為了追捕南京駐城士兵將大量男性進行集體屠殺。100個綁成一路,到了揚子江邊的時候就10個幫成一堆,一個士兵負責一堆。最開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個揚子江邊慘叫連天。30分鍾過去後,日本士兵開始對那些沒捅死的人進行機槍掃射,掃射之後將屍體集中,淋上汽油,然後焚燒。短短的時間內,就殘忍的殺害了40萬南京人民。 在漫長的70年裡,倖存下來的人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和將這屈辱的歷史告訴後人的責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捫心自問,在經歷了如此的煉獄,在親眼看見親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歷史後,是否還有勇氣繼續生存下來,是否還有勇氣將自己屈辱、慘痛的經歷告訴後人,為歷史留下證據?又是否能夠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國友人一樣,勇敢的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區,當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後悔為中國人民所做的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我不知道這是誰說的,但這句話我卻一直難以忘記。看完這部電影,也要我產生的巨大的內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費吹灰之力過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聽好聽的音樂、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戲、買漂亮的衣服,沒錢的時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餓了的時候在房間里叫父母做飯就可以。可是我卻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淪了,險些忘記了歷史。而作為一個生活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貨?是在互聯網上對當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為進行漫罵?還是對曾經的歷史一笑而過?都不是,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做好當下應該做的事,搞好學習。雖然像南京大屠殺一樣的殘局在當代社會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經濟、思想等方面,我們現在已經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來的侵略。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將來用國內的力量將中國發展壯大,來減少外來的文化侵略對中國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沒有忘記歷史最好的證據,也是我們能為我們的祖國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因為,不願背叛,所以,選擇銘記這段歷史。
④ 電影《南京》主要內容
這部影片,在大量詳細周密的歷史考證的基礎上,以精良的製作手段,以超出一般史詩大片的沉重質感,復原出70年前陰郁冰冷冬天裡的死城南京。它以中國民眾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掙扎為主線,提供出一個與以往的歷史敘述完全不同的南京。一個甚至有著希望的火種的南京。因為在這座城中,在這死生之地,即使面對絕境,即使面對戰爭機器的無情碾壓,仍然會有中國人性的地火在暗暗燃燒,仍然會有人以他們的生命、鮮血和意志為薪,維持著這地火,讓它永不熄滅。
影片是從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開始。盡管有大批的國民黨士兵潰逃出城,但與此同時,也仍然有大量不願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來,在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展開了無望而慘烈的抵抗。其中就有國民黨精銳部隊一員的陸劍雄(劉燁)。
在抵抗最終失敗之後,在數十萬中國人的鮮血終於染紅長江之後,南京全城淪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機存留的,就是位於金陵女子學院的「安全區」。在這里,大量的難民因為拉貝的「納粹」身份而暫時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而實際主持安全區難民工作的,則是拉貝的秘書唐先生(范偉)和歸國女教師姜淑雲(高圓圓)。
但是,在日軍的眼中,所謂「安全區」,只不過是一個囤積了大量女性資源的「倉庫」。而拉貝的德國人身份,在強勢的日本軍隊面前,也只不過是一塊隨時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國的女人們,則用她們的身軀不僅僅拯救著隱藏在難民營的男人,也在拉貝面前書寫了一段中國人堅強的歷史。
日本軍人的形象塑造,是這部電影的一大突破。作為佔領者的他們,當然可以享受某種意義上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南京這座戰爭因素被極端放大的城市中,即使是佔領者,即使面對的只是別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難以逃避自身的靈魂震盪甚至拷問。
角川(中泉英雄)是日本十六師團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隊友稱為「讀過書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參戰之前都還沒有交過女朋友。而他的同鄉隊長伊田(木幡龍),則已經是一名老兵,一名職業軍人。在南京城作為佔領者的「生活」中,體驗過種種為了維持這種「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價。角川最終做出了他的選擇:他把兩名中國倖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後舉槍自殺。
這部電影完全突破了以往種種關於南京慘案的歷史著作和文藝作品中的那種對中國人存在的刻意抹殺,對「無能的中國人」的錯誤描述;為世界觀眾了解這段歷史,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視角,也是在南京災難中,中國人的民族形象的全新書寫。在新的高度上為中國歷史上這一段慘痛的往事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歷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