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艾里希·弗洛姆《愛的藝術》:當有了愛,我們便不再孤獨
前幾天在高鐵站候車時,無意中看到牆上的廣告語:遇見對的人。然後我就突然想到,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走進婚姻的殿(fen)堂(mu),是因為沒有遇到對的人嗎?如果他們遇到了他們的Mr. Right,確定對方就是自己的真愛,那是不是就會歡歡喜喜手牽手領證,最終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呢?但是轉念一想,這個邏輯好像不通,因為我們無法忽視離婚率越來越高的事實。即是真愛,為何還要分開?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我們前一刻還在婚禮上面對真愛信誓旦旦,不論貧窮還是疾病都要和對方在一起,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開;後一刻卻恨不得離這個人越遠越好,最好後會無期呢?換句話說, 愛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
《愛的藝術》這本書的作者弗洛姆從生存的角度告訴我們,愛是人類克服分離焦慮,解決孤獨問題的唯一答案。也就是說,我們通過愛與他人結合,從而避免孤獨感。
當然,這里說的愛不單單是指男女之間的情愛,也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甚至是對自己的自愛。為了理解愛是什麼,我們先換個角度,從反面來談談愛不是什麼。
有三種常見的對愛的誤解。
第一種,認為愛是如何被愛而不是如何去愛的問題。 當我們把愛看成是如何被愛的問題時,我們就會將注意力放在如何讓自己惹人愛上。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男性就會通過提高自己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來增加自己的值得被愛的砝碼,女性就會通過保持苗條的身材、穿著漂亮的衣服來讓自己吸引異性的目光。而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是一種突破使人與人分離的屏障的能力,一種把自己和他人聯合起來的能力。
第二種,認為沒有愛是由於缺乏愛的對象而非缺乏愛的能力。 我們經常認為,愛是簡單的,困難的是尋找愛的對象。我們經常說要「找對象」,就是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合適」意味著,基於社會價值,這個人應該是值得要的,而就自己公開和隱秘的財產和潛能而言,對象也應該想要我。這種行為的本質就是一種交易,而愛是作為一種交換的商品,當在這種交易中雙方都達到自己交換的價值限度,找到可以得到的最好對象時,這兩個人就墜入了情網。而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將自己和他人聯合起來的能力。
第三種,將墜入情網時的熱戀等同於永恆的愛。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寫道,墜入情網是自我界限的暫時性崩潰,這時候一個人將會體會到與對方融為一體的親密和融洽的感覺,這種突然產生的親近感使得相愛變得非常容易。但是因為這種融合是暫時性的,所以這類型的愛不能持久。
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思考: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 人具有天賦的理性。它是了解自身的生命體,他了解他自己、他的同伴、他的過去和未來的趨向。這種對他自己作為一個孤獨的實體的認識,對他自己短暫的生命歷程的認識,對不由他的願望出生又違背他的意願而死去這一事實的認識,對他將在他熱愛的那些人之前或之後死去的認識,對他的孤獨和寂寞的認識,對他在自然和社會面前無能為力的認識,所有這些都令他感到 孤獨和 隔絕的生存狀態是不堪忍受的監獄。
簡而言之,與動物相比,人擁有自我意識,使得人們能夠感受到分離的痛苦和無法忍受的孤獨。孤獨會帶來焦慮,如何克服分離達到和諧,答案就是,愛。
愛有四要素,分別是關心、責任、尊重、了解。
關心是對所愛的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注。 例如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愛。在嬰兒時期,母親關心嬰兒的健康成長,每天定時哺乳,換尿布,陪伴嬰兒,時刻准備安撫嬰兒。即使是在熟睡中,嬰兒的啼哭也能瞬間喚醒母親,即使這位母親平日里睡眠很沉。關心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我們主動將一部分注意力持續地放在被關心人的身上,對他的需求保持敏感,就像有些相處時間很長的伴侶之間,即使不說話,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所想。
關心是責任感的表現。從真正意義上講,責任是一種自願的行為,是對另一個人表達或沒有表達的需要的反應。 我們現在工作中承擔的責任更多的是外部強加給自己的責任,而愛中的責任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對對方的關注並對其需求的積極響應。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責任感就是父母對年幼的子女在物質生活上的照顧,反過來等到父母年邁時,我們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生病住院時照顧老人的身體。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其實更多的是滿足對方在物質上的需求,更進一步,父母們是否能夠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安慰,孩子是否能在父母老去,眼睛看不清耳朵聽不清的時候,像父母教還是小孩子的自己走路一樣,對父母更多一點耐心,這主要是滿足對方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是更高級的責任感的表現。
沒有尊重,責任就有可能變成支配和佔有。尊重(Respect)不是害怕和畏懼,respect由兩個詞根組成,re的意思是再一次,spect的意思是審視,即再一次審視一下你所關注的人或事,它意指按照其本來面目發現一個人,認識其獨特性。 尊重一個人意味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應順應其規律和意願。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帝國理工學院的院長無視親生兒子的意願,非要逼迫兒子當工程師,最終導致兒子自殺;他對他的學生也是沒有絲毫尊重,而是利用自己院長的身份和權利,對不服從管教的學生以退學為威脅,宣揚自己「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他對學生的教育變成了支配,而學生對他也只有畏懼。
不了解一個人就不能尊重他,愛的責任若沒有了了解作為向導便是盲目的。 我聽過一則故事,講的是有一隻小兔子想要和河裡生活的小鯉魚交朋友,於是小兔子就每天都跑到河邊,把胡蘿卜綁在魚竿上想要吸引小鯉魚出來。但是過了很長時間,小兔子也沒有見到小鯉魚。小兔子很疑惑,為什麼它將自己心愛的胡蘿卜都拿出來了小鯉魚也不來見它呢?直到有一天,小鯉魚忍無可忍地跳出水面向小兔子喊道:「你用胡蘿卜釣什麼魚!」如果我們愛一個人卻不了解他,那麼無異於用胡蘿卜釣魚,你認為自己已經貢獻出了自己最好的東西,對方卻不領情,自己還覺得委屈無比,暗自覺得費力不討好。所以下次,先問問自己對方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自己想要給對方的是什麼。
《愛的藝術》的作者弗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藝術,需要知識和努力。 那是不是有一套方法可以保證我們學會愛的藝術呢?如果你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讀到這里,那麼你可能會失望了,因為作者告訴我們: 愛是一種每個人都只能通過自身並作為自身獲得的個人體驗 。也就是說,愛是一種具有獨特性的體驗,無法復制。但是大家也不要氣餒,作者在書中告訴了我們通往愛的途徑和作為愛的藝術的實踐所需的品質,能夠幫助我們學會愛的藝術。
通往愛的途徑包含了規范、專心、耐心、最大的關注。
首先,這里的規范並非指外界強加於我們身上的准則,而是像責任感一樣,應該是一種自身意願的表達。 藝術的實踐要求有規范,如果只是「心血來潮」而為之,也只能作為一種消遣,永遠不可能作為藝術的主人。作者將愛視作一種「個人體驗」,也就是承認愛的獨特性,因此我們無法用同一種規則去適用於每個人,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規則,這個規則應該基於愛的四要素以及個人的體驗。
其次,學習愛的藝術需要專心致志。 現在生活工作節奏很快,做事情講求效率,我們總是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好幾個,同時做好幾件事,但是你需要明白,人的而精力是有限的,同一時間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情,同時做兩件以上事情,效率反而會降低很多。
除了專心,還需要耐心。 學習愛的藝術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必須假設自己會在此花上相當長的時間,卻並未取得大的進展的可能性,但愛的實踐卻是一件值得我們花上許多時間和精力的事情。當你體驗到愛意流動的那一刻,你會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後,我們還需要將愛視為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予以最大的關注。 任何藝術的學習都需要對其付出極大的關注,否則最終的學習成果只能浮於表面。
以我個人經歷來講,我的父母算是「愛的行動派」,他們擅長以實際行動來表達愛,但相反的,他們很少在語言上進行愛的溝通和表達,因此有一次我就趁著氛圍比較好的時候,提出進行「每日一誇」:即在每天睡覺前用一句話誇獎對方。當然開始的時候,他們雙方都非常不好意思,我就把家裡的小橘貓「多巴胺」抱過來,讓他們先對著「多巴胺」練習。為了便於表述,我借鑒《即興演講》的思路,為他們寫了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句話誇獎腳本:前半句是誰做了什麼,後半句是用一個詞概括自己的感受。比如,媽媽會對爸爸說:「今天中午在我睡覺的時候,你(誰)主動承擔了做飯的活兒(做了什麼),我覺得非常貼心(我的感受)。」結果證明效果非常好,可以感覺到愛在兩個人之間流動的溫馨。
愛的藝術的實踐需要哪些品質呢?
首先,愛的藝術的實踐,我們還需要克服自戀,學會以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 自戀是一種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和客觀現象混淆的傾向。要想學會愛的藝術,必須學會按其本來的面目認識人或事物。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自戀傾向,客觀的看待人和事物呢?作者告訴我們: 客觀的背後是理智,理智背後的情感是謙卑 。
其次,需要建立理性的信仰。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什麼是非理性的信仰。非理性的信仰是指對一個人或一種觀念的信仰,以對非理性權威的屈從為基礎,比如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對希特勒的信仰,他們未必不知道希特勒的做法是錯的,但是大多數軍人仍然選擇遵從,也由此導致了對猶太人的大量屠殺的慘劇,由此可以看出非理性信仰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相對的, 理性的信仰指的是根植於一個人的思想和感情體驗之中,並非是對某人某事的信奉,而是我們的信念具有的必勝和堅定的特質。 理性信仰的基礎是創造性,靠我們的信仰活著意味著創造性的生活,同時,理性的信仰要求我們要有勇氣和冒險能力,甚至准備迎接挫折和厄運。理性的信仰來源於建立在自身富有成果的觀察和思考的基礎上的獨立信念,而不管大多數人的意見如何。就如同我們相信,在適當的條件下,人類一定可以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公正、博愛的社會一樣,這並非我們的幻想,而是基於人類在歷史上取得的成績和進步。
活動性是愛的實踐的基礎。 活動並不意味著「做某事」,它是一種內心活動,如果我在愛,我就常處於一種密切關心被愛的人的狀態之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自己和被愛的人聯系在一起。
最後,我們來回顧一下: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首先提出了三種常見的對愛的誤解:認為愛是如何被愛而不是如何去愛的問題;認為沒有愛是由於缺乏愛的對象而非缺乏愛的能力;將墜入情網時的熱戀等同於永恆的愛。
其次,在愛的理論部分,作者提出了愛的四要素分別是:關心、責任、尊重、了解。
最後,在愛的實踐方面,作者提出通往愛的途徑包含了規范、專心、耐心、最大的關注;而需要的品質包括克服自戀、建立理性的信仰、愛的活動性。
弗洛姆認為,愛不是一種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而是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個性,以此形成一種創造性傾向,否則,一切愛的嘗試都是會失敗的。正如克里斯多福 · 孟在《親密關系》中說道,親密關系是通往靈魂的橋梁,在親密關系中,你將發掘並治癒自己內心的傷痛,最終成為完整的自己。我相信,在追尋愛的道路上,我們最終也將收獲一個真正的自我。
❷ 愛的藝術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情,是公認的復雜難懂,「愛」恐怕要位列其中,「愛」是什麼?恐怕很難有人能精準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復旦大學的梁永安教授開設了一門戀愛課,在裡面,他提出了現代社會年輕人戀愛的種種困境,最後歸結為一點,就是:相愛變得越來越難。
在愛情面前,我們似乎總是思慮重重,內心雜草叢生,我們能夠輕易說出分手,但卻無法長久相愛,是我們不會「愛」嗎?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早在65年前,就有過一次大討論,而這次討論,是由一本書引發的,這本書就是弗洛姆的《愛的藝術》。
在這本書里,弗洛姆系統地解讀了什麼是愛,為什麼愛是一門藝術,需要去學習,以及如何去實踐愛的能力等等。
這些解讀,在當時引發了心理學界的空前震動,導致人們開始關注愛,對愛進行大量的研究和討論,規模之大,是今天無法估量的。
弗洛姆又是誰呢?
1900年,弗洛姆生於法國一個猶太人家庭,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5段愛情,畢生都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為的是契合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他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56歲時,他寫出了《愛的藝術》,彼時已歷經戰亂,久經滄桑,在接近花甲的年紀,他終於將愛的理論與愛的實踐,合二為一。
你可能覺得,「愛」這件事情也能分析出那麼多嗎?
是的,愛是我們生命中永恆的主題,更是永不過時和無法迴避的人生課題,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我們中間,有人正在愛,有人即將愛,有人在談論愛和等待愛。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之中的很多人,也許並沒有真正懂得什麼是愛,以及如何去愛。
關於愛的深層意蘊和底層邏輯,我們一無所知,好像愛不過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不需要學習,但其實,愛是一種需要我們努力習得的能力。
就像弗洛姆說的那樣: 愛是一門藝術,人們要學會愛。
下面,我們就帶著對愛的期許、渴望、懷疑、困惑走進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學會如何去愛,讓我們每一個人受益終身,收獲幸福的能力。
01弗洛姆在這本書的開頭,就拋出了這個問題:愛是一門藝術嗎?
在我們原有的理解里,愛情似乎帶著某種玄妙,它像是身體的一種本能,更像是一種令人心盪神怡的感覺,我們說不清它從哪來,也搞不清它如何消失。
所以,很多人在尋找伴侶的時候,常說三個字:「看感覺」。
「看感覺」靠譜嗎?弗洛姆認為不靠譜。
他篤信,愛情是一門藝術,既然是一門藝術,那就有規律可尋,有方法可依,憑感覺,肯定既學不會,也行不通。
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所以才在愛情里三番五次地跌跟頭,規律性地遭遇失敗,換了無數戀人,仍然在情海里掙扎。
但有的人卻能夠在愛情中成長,遇到一人終老,獲得一世的幸福,這種差異,與運氣相關,但是更主要的是取決於愛的能力。
認識愛的能力,是我們學會愛的前提。我們先從愛的起源說起。
也許你會說,愛情的產生不過是為了傳宗接代、繁衍生息,愛情不過是被巧克力和玫瑰花包裹下的生殖沖動。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弗洛姆認為,人存在的根本要點是人超越了動物界,超越了本能的適應性,脫離了自然,從自然界分離,又導致了人類的孤獨感和隔離感。
所以,人類的永恆課題就是要擺脫這種孤獨感,在愛中實現人與人的結合,是人類內心最強烈的渴望,也是擺脫孤獨感的最佳方式。
所謂愛情,就可以理解為:
每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另一個獨立的個體,實現統一,擺脫孤獨。
而現實情況是,有很多人並不真正懂得什麼才是愛,也沒有認識愛的能力,也因此產生了很多困惑。
舉個例子,一個女孩說:我這人運氣不好,總是遇人不淑,簡直就是渣男收割機。
這樣的女孩一般會想當然地認為,愛情很簡單,最關鍵的是遇到一個好的戀愛對象,如果戀愛失敗,一定是戀愛對象選錯了。她們沒有意識到,愛的問題本質上是能力問題,而不是對象問題。
沒有愛的能力,即使遇到再多對象,戀愛也大多會以失敗告終。
再比如,有一些男人抱怨:我人帥又多金,學歷高,工作好,姑娘們應該都喜歡我,可是為啥我卻遇不到真愛?
這是因為,人們總是容易條件反射地認為,愛代表的是被人愛。
為了達到被愛的目的,男人拼盡全力去擁有權力、地位、財富;女人拚命瘦身、美容,讓自己保持性感嫵媚。
我們渴望愛情,又總是把成就、名利、地位凌駕於愛情之上。
然而事實是,想要獲得一份成熟的愛情,不是外在條件可以決定的,如果陷入這種誤區,人們就很可能對愛的能力視而不見。
還有一種更為普遍的情況,很多愛情的開始,都可以用墜入情網形容,那感覺排山倒海、如痴如醉,讓人慾罷不能。
這種愛一般都伴隨著強烈的情慾需求和性吸引,但在弗洛姆看來,這樣的愛,不能持久。
因為當激情散去以後,往往只會留下一片狼藉。電光火石般的愛情看似刺激美好,但是沒有愛的能力,這樣的愛情註定短命。
也許你會問,愛的能力這么重要,那麼怎麼才是擁有了愛的能力呢?弗洛姆在書中有非常詳細的解讀,下面我們就來說說。
愛的第一個能力,是給予 。
積極的愛情,自然而然地生長於內心,是自由且自願的產物,弗洛姆說,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
這種給不是放棄和犧牲,也不是為了得而給的交換,如果你在愛情中付出之後,感覺自己做出了極大的犧牲,這不是給;如果你的付出是為了得到相應的回報,這也不是給。
真正的給,讓你體驗到自己的力量,體驗到生命的美好,體驗到難以名狀的幸福感,通過給,你發現了自己的勃勃生機。
簡單說就是,你發現自己變得更好了,也讓別人變得更好了。
積極的愛情是,通過給,讓你發現了自己的生命力,同時不可避免地喚起了對方的生命力,雙方都因為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
所以,愛的本質就是給予,給予源於內心一種強烈渴望,既沒有目的,也不求回報。
雙向奔赴的愛情里,給予會讓彼此內心充滿生命力,因為給予對方所需,而使自己變得更加幸福和充盈。
除了「給予」以外,愛的能力還包括: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
當你愛一個人,你會自然而然地關心他是否天冷有衣、下雨有傘,是否飯能飽腹、心有歡喜,是否好夢能圓、未來可期,你會對他牽腸掛肚,無盡惦念,這就是關心。
林語堂和廖翠鳳,一個是名滿天下的才子,一個是粗茶布衣的主婦,但是相濡以沫,恩愛一生,要說這秘密,或者就是關心兩個字。
就像林語堂說的那樣:我好比一個氣球,她是沉重的墜頭,若不是她拉著,我還不知道要飛到哪去。
關心,就像是那個氣球的墜頭,讓愛的人始終知道有個人牽掛自己,自己也牽掛著這個人。
當然,關心還包括愛情的另一面,那就是責任心。
弗洛姆在書中提到,愛一個人,不僅是一種強烈的感情,也是一項決定,一種判斷,一個諾言,愛情能夠長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責任心,真正的責任,不是外界強加的,而是一種完全自願的行動。
正因為這種出於愛情的責任心,我們才會在神聖的婚禮儀式上許下一生的承諾,才會在漫長的婚姻歲月里為了共同的未來而努力,才會抵禦生活中的種種誘惑忠於愛人,才會關心愛人的精神需求,滿足對方的期待。
當然,責任心需要以尊重作為前提,說到尊重,咱們來說說楊絳和錢鍾書這對神仙眷侶。
他們攜手60多年,把柴米油鹽過成了詩和遠方。但美好的愛情並不意味著,生活中沒有煩惱和瑣碎,也不意味著愛人沒有不足和缺點。
錢鍾書在生活方面幾乎不能自理,鞋子的左右腳都會搞混,會失手打翻墨水瓶,不小心砸了台燈,連學會劃火柴也要跟妻子炫耀一番。
但是楊絳每次都會用一句「不要緊」保全他的淘氣和痴氣,對他的缺點給予最大的包容和尊重。
錢鍾書也尊重楊絳。楊絳曾被振華女校邀約去當校長,錢父不同意,但是錢鍾書卻選擇尊重楊絳的決定。
他還會誇贊妻子:她的散文比我好,稱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正是彼此的尊重和包容,讓這份愛深厚綿長,彼此成長,經受住歲月的考驗,成就了令人羨慕的愛情佳話。
弗洛姆說,尊重就是正視對方和他獨有的個性,努力使對方成長和發展自己。
我們去愛一個人,不是要他改變,成為我們希望的樣子,也不是控制和利用對方為我們服務,而是讓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去成長、去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後,愛的能力還包括了解。
只有當我們了解了對方,才能尊重對方,沒有了解,一切都會盲目,了解是一種深層次的認識。
我們看到一個人生氣,這不是了解,但如果我們懂得了他生氣背後的原因,讀懂他的不安和惶恐,那才是了解,了解才會產生理解,深刻地了解,才能產生理解和尊重,才能去給予和關心。
好了, 說到這,我們知道了愛情的本質就是每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個體,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另一個獨立的個體,實現統一,擺脫孤獨。要獲得愛情,我們需要學會給予、關心、責任心、尊重、了解。
這就是如何去愛別人,但是,弗洛姆在這基礎上,提出了愛他人更為重要的一個前提,那就是:愛自己。
02何為愛自己?
我們先來分享一首詩:
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愛我的同時也愛著你自己/你若不愛你自己/你便無法來愛我
這是愛的法則/因為/你不可能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你的愛/只能經由你而流向我/若你是乾涸的/我便不能被你滋養
這是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薩提亞的一首詩《如果你愛我》。
正如弗洛姆所說:一切有能力愛別人的人必定也愛自己。
你可能會疑惑,愛自己和自私是一回事嗎?弗洛姆認為,不僅不是一回事,還互相矛盾。
其中最核心的差別在於, 利己者眼裡只有自己,但是自愛的人,還會去愛別人。
利己者其實不懂自愛,他的內心缺乏生命力,感到空虛、失望,因此他們要去外界索取,來彌補自己缺失的幸福。
他們關心自己的表現,也只是為了掩蓋自己缺乏愛的能力。
愛自己就要遵從自己的內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不為了他人委屈自己;愛自己就是熱愛生活,帶著對世界的善意和生命的熱情,努力提升自己,自信地面對人生。
愛自己就是自己關心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追求美好的事物;
愛自己甚至小到一頓犒勞自己的晚餐,一次淋漓盡致的健身,一回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悅納自我,活出快樂。
愛是一個豐盈靈魂的溢出與分享。自我的快樂與幸福,是我們愛別人,愛整個世界的前提。
只有內心有愛的人,才有愛的能力。
正如,一個過度憂慮和自我犧牲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再好,也無法帶給孩子真正健康快樂的生活。
不懂如何愛自己,從而愛別人,很大程度上與原生家庭密切相關。
弗洛姆從人生命的最初來分析。
我們出生以後,母親會無條件滿足我們的一切需求,因為母親,我們會形成最初的體驗:我被人愛。
由於母愛是無條件的,是我們自然而然擁有的一種愛,這種無條件,造就了我們最初的安全感,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入最深的渴求。
父親則不同,在弗洛姆的理論中,父愛是有條件的,我們要通過努力,來獲得父親的愛。父親帶領我們通往世界,學會遵守這世界的秩序。
成熟的母愛,不會阻止孩子的成長,而是希望孩子最終脫離自己,實現獨立。
成熟的父愛,是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
當一個人足夠成熟,他會成為自己的母親和父親,一方面內心飽含著愛,熱愛這個世界;一方面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擁有駕馭生活的能力。
這二者缺一不可。
原生家庭會深刻地影響一個人如何建立與世界的聯系,也關繫到一個人能否學會愛自己,繼而擁有愛別人的能力。
但是,我們要相信原生家庭的負面不能決定一切,當我們意識到原生家庭的負面時,依然可以去努力彌補和突破,試著去療愈自己的童年。
弗洛姆本身也是在療愈童年中收獲了愛的能力。
弗洛姆的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對兒子的成長充滿焦慮;母親經常對兒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緊抓住兒子不放。
童年的弗洛姆心中有著強烈的不安感和孤獨感。他認為是不完善的父愛和母愛限制了他愛的能力。
於是,他故意違反了猶太人的飲食規定,放棄了父親的宗教,也放棄了父愛。同父愛的分離,讓他可以自由地進行社會心理的分析,擺脫焦慮感。
之後,他經歷了漫長的痛苦的過程去擺脫母愛,此前在某種程度上,他長期活在母親的期待里,導致他無法接受自己愛情上失敗。
直到第4任愛人患病去世,他在巨大的悲傷中,接受了自己的局限性和失敗。
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獲得了一種新的愛的勇氣。他更加熱愛生命,也更加熱愛世界。
他與最後一任妻子相愛相守27年,保持一種創造性的積極的關系,並將他愛的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
正如弗洛姆所說, 要解決愛的問題,需要忍受失望的勇氣,遭到打擊仍要有耐心。
沒錯, 愛需要學習,需要一個復雜、痛苦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必經之路。
愛的理論最終指向實踐。關於如何進行愛的實踐,弗洛姆也給出了答案。
03弗洛姆指出, 愛是一種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提高。
那麼,有秘訣嗎?有捷徑嗎?沒有。
但是,既然愛作為一門藝術,一定是有步驟、有方法的。
弗洛姆為我們提供了基礎的步驟,並告訴我們,要想得到最終步驟,還得靠每一個人自己去實踐。
弗洛姆提出愛的實踐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是紀律;第二個是集中;第三個是耐心。
紀律,聽上去是一個嚴肅的詞彙,但是對於愛情來說,卻很重要。
前面我們提到了,擁有愛的能力的前提是愛自己,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和這個世界。
要想愛自己,沒有紀律是不行的。就像弗洛姆說的那樣,沒有紀律的人,生活就會七零八落、混亂、無序。
陷入這樣的境地,人是很難做到愛自己的,自己尚且生活地渾渾噩噩,更不要談愛別人了。
如何訓練紀律呢?
那就是讓紀律成為自我意志的體現,感到這是一種愉快,並且逐漸習慣於這種生活態度,一旦放棄,就會難受。
比如村上春樹,他每天清晨5點起床,晚上10點之前睡覺,每天固定寫個小時,跑步10公里,40年雷打不動。
但是談到持之以恆,他並沒有強調所謂的意志堅強,而是將跑步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習慣,一種不做就心裡癢癢的事情。
讓自己有紀律的關鍵,就是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熱愛生活的一種直觀體現。
第二個很重要的步驟是集中。
集中,也意味著專注。在現代社會,專注比紀律更加難得,人們的生活方式是分散、非集中的,人們常常同時做很多事:看書、談話、看電視、抽煙、玩手機。
最難做到的,就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待著。
弗洛姆指出,想要獲得專注感,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一個人待著,這是學會愛的一個重要條件。
你可以閉上眼睛,讓自己眼前出現一片白色,觀察自己的呼吸,強化自我的感受,排除一切干擾自己的畫面和念頭。每天早晚練習20分鍾。
這種練習,可以讓我們專注於當下,能夠面對自我,發現自我。也只有當我們靜下來,才能夠保持清醒。
我們也可以專注地反思,如果內心有雜念,我們要試著問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害怕?為什麼會消沉?
只要當我們集中精力傾聽自我心聲的時候,才能做出清醒正確的決定。
學會專心做一件事,專心與人交談,對學會愛具有積極作用。如果一個人無法集中精力做事,很可能也無法在愛情上做到專注和清醒。
第三個步驟是耐心。
現代人追求效率,認為什麼都是越快越好。愛情也成了快消品,講究速戰速決。
我們好像處在一個漂流的大世界中,人與人偶遇,卻沒有耐心去看清真實的人,就錯過了。
還有的時候,我們以為是相愛了,匆匆地在一起,吃飯、看電影、送花,但是很難耐心深入對方內心,得到一種很深的理解和價值確認,精神上無法產生鏈接。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耐心不夠,急於求成,在愛情面前反而屢戰屢敗。
失敗又帶來一種焦躁,對愛情信念感產生動搖,更加沒有耐心去主動尋找和經歷。
練習耐心,就要試著放慢愛的節奏,增加愛的密度,靜下心來去了解彼此。
即使遭遇失敗,也不要逃避,找到原因,繼續提高自己愛的能力。要知道,愛的大師弗洛姆也經歷 很多次失敗的愛情。
好了,以上就是《愛的藝術》這本書的全部精華內容。
咱們來回顧一下。
首先,我們明確了愛情是人類為了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實現人與人的結合的一種需要。
愛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終生學習,獲得愛的能力,要學會在愛中給予、關心、責任心、尊重、了解。
然後,我們講了愛別人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愛自己。當我們學會愛自己,也必然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不愛自己的人,大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恰當的母愛或父愛會影響我們愛的能力。
但是,我們可以試著療愈自己的童年,突破童年帶來的缺失。
最後,我們回歸到愛的實踐。要想在人海中收獲一份美好成熟的愛情,我們必須付諸實踐。弗洛姆提出了三個最基礎的步驟,紀律、集中、耐心。你學會了嗎?
回到開頭的困惑,為什麼相愛變得越來越難。
其實,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的內心有愛的需求嗎?還是其他的需求,早已超越和遮蔽了這種需求?
你不需要急著回答,閉上眼睛,想一想。
願這本書,可以喚醒每個人對愛的強烈渴望與堅定的信仰。
❸ 《愛的藝術》經典語錄
《愛的藝術》經典語錄大全
《愛的藝術》這本書要說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愛的藝術的經典語錄,歡迎大家的閱讀。
1、如果不能真正的了解對方,也就不可能尊重對方。
2、成熟的愛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個性條件下的融合。
3、愛還包含著關心、責任、尊重、認識。
4、愛情是自由之子,永遠不會是控制的產物。
5、殘暴有一個較深的動機:那就是希望認識事物和生命的秘密。
6、愛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而是需要通過後天習得的能力。
7、就像神學的邏輯結論是神秘主義,心理學的最終結論是愛。
8、愛情是一種個人體驗,每個人只能通過自己並為自己得到這種體驗。
9、責任是一種完全自願的行為,是我對另一個人的需要的反應。
10、除了給,愛的要素還有: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
11、能進行客觀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為基礎的感情是謙恭。
12、不成熟的愛說:「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說:「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13、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就沒有愛。
14、在性愛中,本是分離的兩個人成為一體;在母愛中,本是一體的兩個人分離為二。
15、給予暗示著使另一個人也成為給予者,這就意味著:愛是一種產生愛的能力。
16、如果我真的愛上一個人,那麼我也一定愛所有的人,愛這個世界,愛生活。
17、最後,一個成熟的人逐步達到這一點,他是他自己的母親,也是他自己的父親。
18、愛首先不是同某一個人的關心,而更多的是一種態度,性格上的一種傾向。
19、愛一個人就是要先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報,相信自己的愛一定能喚起對方的愛。
20、愛和被愛,都需要勇氣,需要有勇氣去選擇那些可以作為最高關注對象的價值,需要有勇氣做出決斷,把全部賭注押在這些價值上。
21、對上帝的愛與敬畏,不過是人類需求永恆的愛的心理反應,同時也是人們在現實中無力實現這種愛的一種精神幻影。
22、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愛著的母親,檢驗的標準是看她是否願意承受分離,並且在分離後繼續愛著。
23、上帝成了象徵,象徵著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就已表達了的並正在為之奮斗的盡善盡美,象徵著精神世界——永恆的愛、真理和正義的領域。
24、人類越是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而尋找擺脫孤獨途徑的需要也就越是強烈。
25、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26、孤獨的焦慮,征服或被征服的願望、虛榮、傷害甚至破壞的願望都能刺激性慾,就像愛情也能刺激性慾一樣。
27、父愛的積極方面則是,由於父愛是有條件的,因此我就能夠通過做點什麼事情獲得它,我可以為得到父愛而努力。
28、在每一種創造性勞動的過程中,勞動者和對象合二為一,人再創造的過程中同世界一致。
29、愛的存在只有一種證明:這種關系的深度、雙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們藉此才可以辨別出是否愛著。
30、愛是一種主動性的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性的情感。它是一種「自足」。一般來說,可以用首先是一種給予而不是索取,來描述愛的特徵。
31、人們認為愛情關系一旦出現差錯就應分道揚鑣、各奔東西的觀點,就如同無論如何即使感情完全破裂都不必解除這種關系的觀點,都一樣是錯誤的。
32、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33、母愛是天堂,它無需去獲取,也無需被報答,但母愛的消極方面則是不能被獲取,被產生,被控制,我們無法創造母愛。
34、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愛情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而雙方都會因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
35、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從一種非理性權威的信仰,合理的信仰是紮根於自己思想或感情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念。
36、幼兒的愛遵循著這樣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愛。」成人的愛則遵循著這個原則:「我被愛因為我愛。」
37、父愛是有條件的愛,其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期望,因為你盡你的義務,因為你像我。」
38、只有愛那些對實現某種目的幫不上什麼忙的人,愛才會開始顯示出來。《舊約全書》里,愛的中心對象是窮人、陌生人、寡婦和孤兒,甚至是民族的敵人。
39、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對你的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現沒有使自己成為被愛者,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
40、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強烈程度當作是強烈愛情的證據,而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了這些男女先前是多麼地孤單、寂寞、無聊而已。
41、愛,本質上應是一門意志的藝術,一門決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諾另一個人生命的藝術。
42、了解的層次有很多種;作為愛的一個要素的了解是要洞察到事物的核心,而不是皮毛。要想達到這種了解程度,我只能超越自己的關注點,而完全從對方的立場出發。
43、同共生有機體相對立的是成熟的愛情,那就是在保證自己的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
44、母愛是我們來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親則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險的世界。
45、給予自己的生命力,給予自己的愛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發對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愛的能力去引發另一個人的愛的能力。
46、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於是,愛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47、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48、母愛不僅要保護孩子的生命和成長,還要給孩子逐漸灌輸對生命的熱愛: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美好的,做個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僅僅希望活著就是了。
49、沒有認識就不可能有尊重;沒有認識的引導,關心和責任將是盲目的;沒有關心的推動,認識也是空虛的。
50、尊重意味著能按其本來面目看待某人,能夠意識到他的獨特性。尊重意味著關心另一個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長和發展。
1、了解得越深,愛得越深。
2、只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會有愛。
3、只有在自由地變得不順從時,才會產生善惡。
4、無條件的母愛不僅是孩子,也是我們每個人最深的渴求。
5、所有的男人都是亞當的一部分,所有的女人都是夏娃的一部分。
6、越來越多的人失去獨立性,依附於龐大的經濟帝國的官僚階層。
7、我們必須為自己設定的任務不是擁有安全感,而是能夠忍受不安全感。
8、人類越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就越要尋找擺脫孤獨的途徑。
9、對人類存在問題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
10、從根本上來看愛情是意志的`行為,是人作的一項把全部生命交付對方的決定。
11、超越自己: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創造者,是能超越處於被創造者消極地位的生命。
12、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就沒有愛。
13、一切本能的願望都得到滿足不僅不是幸福的基礎,而且不能保證人的精神的起碼的健康。
14、不成熟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15、人類越是脫離原始的紐帶,就越疏遠自然世界,而尋找擺脫孤獨途徑的需要也就越是強烈。
16、害怕損失的吝嗇鬼,不管他擁有多少財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他也只是個貧窮和可憐的人。
17、利己和自愛絕不是一會事,實際上是互為矛盾的。利己的人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
18、在愛情中,在獻身中,在深入對方中,我找到了自己,發現了自己,發現了我們雙方,發現了人。
19、對神的愛即不是從思想上了解神,也不是指自己愛神的思想,而是在愛的體驗中體驗自己同神的一致。
20、從本質上來看,愛應該是一門關於生命意志的藝術,是一門以一個完整的生命去承諾另一個生命的藝術。
21、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從一種非理性權威的信仰,合理的信仰是紮根於自己思想或感情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念。
22、對一件事了解得越深,愛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認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
23、愛神——如果我們想在這兒再使用一下這個詞的話——就意味著努力達到愛的全部能力,努力在我們內心實現神。
24、愛情是對生命以及我們所愛之物生長的積極的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那麼這只是一種情緒,而不是愛情。
25、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又沒有通過愛情去達到新的結合——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時也是負罪和恐懼的根源。
26、在「愛情」中人們終於找到了避風港。兩個人結成用以反對全世界的同盟,卻把這種兩個人的自私看作是愛情和信賴。
27、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愛情可以在對方身上喚起某種有生命力的東西,而雙方都會因喚醒了內心的某種生命力而充滿快樂。
28、至於愛情,當然也完全符合現代人的社會性格。自動機器是不會愛的,它們只能交換「一攬子特性」,想做一筆好買賣。
29、因為人們不可能永遠放棄愛情,所以看起來只有一條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愛情的挫折,找到原因並去探究愛情的意義。
30、如果男女雙方確實相愛,他們的性愛就具備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我從我生命的本質出發去愛對方,並且去體驗對方的本質。
31、愛情毫無疑問會引起性結合的要求,在有愛情的情況下,這種生理關系就不會帶有佔有或被佔有的野心和慾望,而是充滿了溫柔。
32、愛情的存在只有一個證明:那就是雙方聯系的深度和每個所愛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這也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愛情的唯一成果。
作者簡介
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台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同時,在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並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洛伽諾。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產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致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系。
弗洛姆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文筆,創造了大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你了解愛這件事嗎?我們身邊的人大概沒有幾個人不曾為它所累,塵世間沒有什麼比對愛情的渴望更強烈的了。愛隨時隨地無時不刻都在發生,我們中間有人正在愛,有人即將要愛,剩下的則在花大量時間談論愛和等待愛。毋庸置疑,人與人間的情愫是一個永無休止的爭論,是一個人類永遠無法迴避的話題。
瑞蒙卡佛認為愛是一種不那麼長久的多愁善感,兩個相愛的人認識彼此前可能愛過別人,而一旦倆人中的一個不幸發生什麼事,活下來的那一個會悲傷一陣子,但他最後還是會繼續戀愛,這樣的故事信手拈來。
有人說,如果將愛等同於永恆,則兩者的概念都會變得空泛起來,因此聰明的戀人們把愛視作海誓山盟的證言抑或甜言蜜語的網罟,語言這樣一個虛無浮動的表意系統變成了對抗滄海桑田的慰藉。於是「我愛你」變成了那樣輕易就可脫口而出的字眼、那麼通俗而簡單的詞彙。我們有勇氣一見鍾情,卻沒有毅力堅持天長地久。愛被我們弄得遍地都是——直到我們已經分不清讓我們憂傷和焦慮的究竟是愛還是以愛為中心的虛無和空洞,抑或是落入陳腐現實的悲慟。
弗洛姆不認為愛是如此普通常見的東西,他通過自己的著作告訴世人,愛絕非那麼簡單易得,相反是一門不易上手的藝術,一份獨立成熟而自足的愛需要經過思考和實踐的洗煉。佔有愛情的身體不難,而佔有愛情的思想絕不容易!水到渠成的感情就和不勞而獲而從容一生一樣幾乎近乎於神話。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當然也不可能有廉價的愛情。人與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兩個人在一起必須通過積累」愛「的經驗和磨練,容忍升華彼此的差異,其實愛情本身就是彼此習慣和包容差異的過程,愛情的關系和政治中的關系一樣,都是企圖在歧異的現實上建立一致的理想。人需要有對愛的認知和實踐的執著,一種像小孩學走路般的不斷嘗試錯誤的體驗,才能慢慢地經由"學習"在人生旅程中獲得彌足珍貴的愛情。你的愛只能通過創造性思考和想像力的訓練,經由不斷實踐學習與成長。
「在當代社會中我們幾乎已找不到任何活動、任何企業像愛一樣,以如此巨大的期待與盼望來開始,卻又如此一成不變的失敗。」——《愛的藝術》一書實際上是弗氏從三個方面針對為何現今社會的愛情一再遭遇失敗做出的闡釋。
首先他批判了社會中愛的瓦解:由於在後現代的今天,社會的全部文化是以購買欲以及互利互換的觀念為基礎。現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賞櫥窗,用現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他力所能及的物品,我們崇尚肉體之愛和被愛的愛情觀,那是一種吸引你接近某人的平凡的沖動,任何人都可以頻繁地愛上另外一個人,不論是男是女。現代文明的大機械化時代抹殺了人的獨特性與工作本身帶來的尊嚴,人們像一個零件一樣不停的運轉,在無法停歇的空間,像個陀螺般不停旋轉,由生到死。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關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一樣的基本原則。
第二,我們的愛之所以滿地都是,是因為我們把愛的問題看作是對象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我們通過參照別人來確定自己,認為愛不再有年紀的差別,覺得投入一段瘋狂要趁早,三少四壯五輕亦不嫌晚;人們還認為愛是個完美的塑身主義者,一旦提及愛,就條件反射一般地把它與被愛的標准聯系在一起,是為了要找一個愛自己的人,並以此提升自己的被愛指數:男人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帥氣、擁有更多權勢和財富,女人按照社會價值觀的審美把自己塑造得和模特一樣纖細、性感、嫵媚。人們一方面渴望愛情,另一方面卻把其他的東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權力看得重於愛情。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於努力達到上述目的,卻很少用來學會愛情這門藝術。
當今世界滿地都是的愛情架構在這種物化的價值之上,一旦外在價值抽離了,愛情的靈魂也開始漸漸出竅。愛不但繁榮地盛開在生活之中,同樣充斥在人們的幻想里。大家期盼著愛,期盼著流行歌曲、偶像劇、浪漫的愛情小說里、電影中說的那種愛,劇情結構要強、對白要引人入勝,故事要感人肺腑、賺人熱淚,同情共鳴,真心實在,有賣點有看頭有情有意,灰姑娘要嫁給英俊的白馬王子,灰小伙要娶得到布蘭妮斯皮爾斯。每天的生活都在精採的地方待續,旁人不得不滿眼羨慕地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看下去。悲歡離合的愛情電影大家百看不厭,百般無聊的愛情歌曲大家百聽不煩。但很少有人意識到自己本可以學會擁有愛的能力。
「人們往往把那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愛情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地寂寞。難道只有獲取名利才值得人們付出代價?而愛情只是一種不值得人們付出的奢望?」在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中,所有想愛,正在愛,曾經愛過的人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心中的恐慌,無力自拔的沉溺以及本能的自衛,從而恍然大悟原來「我」的想法被那麼多同樣的人理解和演繹,原來「我們」的愛情如此尋常,不就是這樣的么———其實人人都拿著一本勉強稱的上文學的愛情著作來要求對方,而自己永遠等著帶花的王子或者帶著財富的公主,來給自己幸福。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告訴我們,愛越來越變得難以理解的第三點原因,是人們對於「愛」的知識的匱乏,不了解「墜入情網」和「持久之愛」的區別。愛這種高尚的藝術本不應該也不可能被弄得滿地都是,它在本質上必須是出於意志的行為,是一種決心,要把我的生命全然委身於另一人的生命,愛這門藝術的基礎就在於不能勉強他人迎合自己。假如要改變一個人成為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人,何不乾脆直接找一個心目中的完美?既然這樣的人很難求,愛就更加沒有理由如此輕易地表露和存在。改變對方滿足自己的要求是一件讓對方不快樂的事情,既然你愛他又為何要他受盡痛苦呢?
是的,愛不該被我們弄得滿地都是,我們沒有資格如此輕易地把愛掛在嘴邊。愛是付出、愛是犧性、愛是祝福。所以對方開心,就應放手、寬心去祝福。這並不意味著你要用「此時無聲勝有聲」代替愛的表白,而是在說出真心誠意的「我愛你」三個字之前,要讓自己明確:愛的答案很長,如果說出就要用一生來等待回答。恰恰因為如此,面對愛的幻滅我們亦無須懼怕。終究,倘若是因愛之名,時間的腳步和空間的變遷就無法把我們的堅持修飾成患得患失的冷漠。那些過於短暫的激情並不純粹,那些類似鏡花水月的浪漫之中混雜著更多來自於想要彌補自己人生不足的願望而非愛的慾念,它們或多或少構建在物質的需求和身份的焦慮之上,並不能稱作真正意義上的愛。作為一門藝術的愛,要求人們有愛的的知識並付出努力,對一件事了解得越深,愛的程度才越深。如德國哲學家巴拉塞爾士所說,「假如有人以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對葡萄就一無所知。」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從《愛的藝術》中可得出的結論是:愛是一種理性的選擇,而絕非遍地都是的廉價情緒,人們不能把虎頭蛇尾式的墜入情網視同永久性的愛情狀態。你必須花時間確定對方是你真正需要的人,因為愛與信仰本質上是一樣的,它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不止包括感性元素,同樣也需要理性元素。除了與生具來的部分,還要體會,學習領悟,練習,揣摩,先評估自己是否有愛人的能力才有資格談愛。
弗洛姆告戒追求愛的人們,想要有一份豐盛滿足的感情,必然要以具有愛的能力作為前提,愛的能力並不來自外在物質世界,不來自車子房子名牌的交換,而是經由自我內在意志的堅持以及長時間與人互動修練得來。「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氏相信這種創造力中包含四種元素,那即是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
愛不該被我們弄得滿地都是。愛意味著,當對方希望獨處、有暫時的個人生活空間時,自己也能自得其樂,照顧好自己,生活過得愉快充實;當對方需要自己陪在身旁,一起分享心情與感覺時,則能排除所有雜念,全心全意將心靈交給對方;當對方沮喪無助能適時給予精神上最大的慰藉與支持;當對方歡喜快樂,陪著一起高興、一起開懷大笑。說出愛這個字,意味著彼此禍福與共,患難相扶持,做對方永遠的心靈夥伴、精神支柱。
「我愛你」這三個字如此泛濫地流俗於世,實際上是因為我們過於膽怯和懶惰,沒有勇氣去承擔學習和提升愛的能力的責任。弗洛姆曾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逃避自由》中寫到:「人之所以無法自我決定,也許不是聽不見內心渴望的聲音,而是他對於選擇之後的自由狀態感到害怕。因為,一旦他選擇了而獲得自由之後,他就必須負起獲得自由以後的責任和倫理,必須對他自己的選擇有所交代。」愛和自由一樣,也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所以大部分的人不但逃避自由,也逃避真正的愛情。
不要害怕在是否說「愛」的問題上作出選擇,尤其是做出跟別人不一樣的選擇。弗洛姆告訴我們,正是這種不敢選擇的態度使得政治上的極權主義可以持續存在,社會控制可以徹底被執行,情感生活可以隨隨便便矇混過去,就這樣湊活過一生。但是愛情何其珍貴和獨特,人總該有一場能對別人細說的,你難忘的戀愛。或許獲得這樣一份真愛的前提,是說出比「愛」更多的「不愛」,當每個人都意識到愛原來是如此稀缺的資源而並非滿地都是,才會捨得為它付出更多,學習更多,珍惜更多。
;❹ 瓦萊利安·博羅夫奇克的人物生平
瓦萊利安·博羅夫奇克(walerian borowczyk)在1985年第五十期《電影報》(cinematic papers)刊登的采訪中說到:「類型電影讓我惡心,令人作嘔的重復著老一套,對我而言,那是些下流春宮。」作為一個在愚蠢自私的70年代堅持個人風格的超現實主義者,博羅夫奇克的電影生涯被那部應當看作恥辱的《新艾曼妞/艾曼妞第五集》所掩蓋了,從而模糊了他那些充滿潛力的作品中的卓越性,也讓許多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看輕了這位名聲不佳的情色導演。
博羅夫奇克1923年9月2日出生於波蘭西部城市科瓦利茲(Kwilcz)的鄉村。當他少年時為自己從一個商店櫥窗里看到的16毫米攝影機的內部結構造所著迷後,他第一次嘗試拍攝了自己的短片。他早年在克拉科夫的美術學院學習印刷術和繪畫,他的印刷作品獲得了1953年的國家獎。之後博羅夫奇克轉而設計社會主義現實風格的電影海報,並且一度和波蘭著名平面藝術家兼動畫大師楊·蘭尼卡(Jan Lenica)合作得非常愉快,二人共同完成的幾部動畫短片如《迷宮》直到今天都被看作是戰後波蘭動畫最好的傑作之一,並對後世如瑞比克金斯基、特里·吉列姆和史雲梅耶等實驗影像大師產生了巨大影響。
揣著在布魯塞爾試驗電影節上獲得的一萬美元獎金,博羅夫奇克和蘭尼卡搬到了巴黎。盡管不會說法語,他們二人還是加入了成就無數大師名作的老牌藝術電影製片人阿納托爾·達奧曼(Anatole Dauman)的阿爾戈斯影片公司(Argos Films)。之後博羅夫奇克被雅克·弗格沃特(jacques forgeot)聘用,幫助協助製片公司(les cineastesassocies)——一家位於米高梅在巴黎的一家廢棄片場內的動畫公司——製作商業短片。盡管日子過得艱難,他還是繼續籌劃著屬於自己的短片計劃,甚至還曾為拍攝受凡爾納小說啟發而提出的企劃《宇航員/les astronautes,1959》向法國電影人克里斯·馬克借用寵物貓頭鷹。在完成獲獎的動畫長片《卡巴先生與卡巴太太的大劇場/mr. and mrs.kabal's theater》之後,博羅夫奇克終於等到了自己的真人電影的第一次公映,《愛欲之島/island of love,1968》,一部膠片上帶手繪邊框的黑白電影,關於對推翻嚴厲的極權主義的絕望渴盼。全片充斥著波蘭派的藝術設計氣息,這也許是嚴格意義上他唯一一部不被看作情色片的作品。
博羅夫奇克的下一部作品《布蘭奇》(1971)的背景放在了中世紀,以尤利斯·斯洛伐支奇(Juliusz Slowacki)的詩作為藍本。片中博羅夫奇克的妻子莉吉婭·布蘭尼斯(ligia branice)飾演住在老城主米歇爾·西蒙城堡中的一個盪婦。本片以強硬的姿態將一本古里古怪的故事書細膩而真實改造成了一個極端暴烈的悲劇,雖然片中的裸露和情慾都讓人十分不舒服,但《布蘭奇》無疑還是引導著導演向通往更具挑逗性的性慾主題的大道一路狂奔。在1972年的柏林電影節上本片獲得了國際聯盟大獎。
在1974年的短片集錦片《不道德的故事/immoral tales》中,博羅夫奇克對色情主題的深入思考發酵出了一罐五味雜陳的半熟紅酒。電影中的四個故事橫跨了全不相關的歷史年代,其共同的主線就是被壓抑的性慾那破壞性的巨大力量。片中令人咋舌之處不勝枚舉,其中最具爭議的地方包括名留史冊的毒殺者魯克蕾齊亞·波吉亞(LucreziaBorgia)在一個被活活燒死的異端者面前同時與自己的父親和兄弟(也就是當時的教皇和紅衣大主教)亂交的場面,以及以匈牙利歷史上最恐怖的殺人狂魔,通過浸浴處女鮮血來保持青春的伊麗莎白·貝思瑞(Erzebet Bathory)的面目出現在觀眾面前的帕洛瑪·畢加索(畫家畢加索的小女兒,後來的彩色珠寶設計大師,年輕時非常先鋒叛逆,1974年她的事業才剛剛起步)。盡管票房大賣,但《不道德的故事》還是將那些早期曾對博羅夫奇克大加稱贊的評論人的尊重消耗殆盡 了。在他唯一一部在波蘭完成的電影《原罪故事/story of a sin》(1975)中,博羅夫奇克通過講述一個苦戀一位有婦之夫的窮苦女孩的故事將西方通俗劇模式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手法進行了改造,最後這個女孩流落到巴黎的妓院當了妓女。雖然在波蘭獲得成功甚至得到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提名,但評論界的集體冷遇使得本片直到今天也還是博羅夫奇克最被低估和忽視的一部作品。
《野獸/the beast》(1976)原來是作為《不道德的故事》中的一段而提出的短片企劃,當這部還是半成品的電影在第17屆倫敦電影節上進行試映的時候,一個性慾旺盛的女人和一個精力無窮的人形怪物的死亡狂歡的故事引來了評論界一片嘩然聲浪。作為一部前所未見的電影的創造者,博羅夫奇克設計的野獸服裝嚇壞了製片人阿納托爾·達奧曼,他極力阻止將這邪惡之物用在電影中,最終這套服裝還是出現在了《 野獸》發行的完全版中。博羅夫奇克參考了法國民間傳說中簡瓦丹 (Gevaudan)怪物的可怖形象,以最淫穢而隱諱的方式諷刺了法國貴族那看似光鮮的歷史背後充斥著陰謀背叛、近親相奸和野蠻獸行的黑暗深淵。《野獸》在第20屆倫敦電影節的正式上映成了轟動一時的事件,片中包含大量兒童色情場面等不實流言滿天飛舞,即使那些高調譴責這部傷風敗俗的電影的君子們也忍不住屈尊降貴暗中前往一觀。所以直到今天,《野獸》依舊是博羅夫奇克所有作品中最臭名遠揚的一部。片中無恥的性慾被證明對大多數電影市場而言都過於刺激了,評論人納撒尼爾·湯瑪斯(nathaniel thompson)在2006年時寫到,那些諸如怪物的假體陰莖和成加侖的假精液等刻意誇大的畫面最後通常都難逃各國電檢處的剪刀,從那些預期中的(可以接受這部電影的)觀眾們眼前消失了。
博羅夫奇克作為色情電影狂人的名聲使得1975年他在巴塞羅那拍攝同為狂人的安德烈·皮耶爾·德·曼迪亞古斯(André Pieyre deMandiargues)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的小說《娼街/the streetwalker》的計劃一度受到了阻礙。以情色大片《艾曼紐》而成名的女星西爾維婭 ·克里斯特爾(sylvia kristel)飾演的妓女在片中扮被美國地下導演的寵兒,男模喬·達里桑德羅(joe dellesandro)飾演的商人玩弄於鼓掌之中。這是一部殘酷、頹廢而曖昧的電影。1977年的《修道院里的故事/BEHIND CONVENT WALLS》通常被歸入之後造成狂熱流行的修女褻瀆電影/Nunsploitation之列,但主題卻比這一類型的尋常作品更加豐富。
殘酷、惡心和恐懼向來都是博羅夫奇克手上最好的原始素材,他喜歡他們烹調成不斷重復的主題旋律,產生了讓人驚駭的效果。由於極具誤導性的名字,博羅夫奇克1979年的三段式集錦電影《三個不道德的女人/immoral women》被當作藝術情色片進入市場。相比少女閨房技巧笨拙的柔和焦點畫面,導演顯然對那些邪惡女子的血腥復仇更感興趣,《三個不道德的女人》是一曲歌頌人們為了實現自己願望所付出的無窮力量的贊美詩。為了完成背景設在古代羅馬的某個得意段落,博羅夫奇克和他的演員們甚至偽裝成遊客進入了羅馬廢墟遺址,用一台藏在人群後面的隱蔽式攝影機完成了拍攝。1979年的《露露/lulu》改編自弗蘭茲·維德金(franz wederking)的戲劇,德國導演W·帕布斯特(G.W pabst)在1929年按照同一原作改編完成的《潘多拉之盒》號稱是表現主義默片的終結之作。瑞士女星anne bennent出演露露,一個慾望難填的放盪食男獸。其受害者之一的生居然是由女主角的親生父親扮演。《露露》遭受了評論界的血腥大屠殺,被認為是對巴布斯特前作的一種侮辱,但興致勃勃的博羅夫奇克還是把自我毀滅對中產階級而言才是圓滿解脫這一核心主題搬到了下一部作品裡。在他改編自史蒂文森經典巨作《化身博士》的電影《傑基爾醫生與海德先生的怪異事件/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hyde》里,雖然博羅夫奇克放棄了與原作太不協調的腳本初稿並聲稱自己已將性別變化的新鮮點子與史蒂文森經典的故事框架完美融合,但最後他端出的還是一鍋將性慾解放的狂想推至極限的亂粥。1980年的《傑基爾醫生的大屠殺/bloodbath of DR.jekyll》,由尤杜奇爾(udo kier)出演傑基爾醫生,從《修道院里的故事》開始就是博羅夫奇克固定班底成員的尤物瑪麗娜·皮耶羅(marina pierro)出演醫生的未婚妻奧斯本。當傑基爾醫生不斷增長的犯罪沖動導致他那作為道貌岸然的維多利亞時代的縮影的餐廳終於崩潰時,他們二人就像是古代英國的席德與南茜(電影《崩之戀》的兩位主角),摧毀了自己表面上一直追求的社會准則。盡管1981年在歐洲最大的奇幻影展希切斯(sitges)電影展上獲獎,《傑基爾醫生的大屠殺》還是給多個國家的電影審查局以沉重打擊並令博羅夫奇克的電影生涯變得更為艱難。他來到義大利拍攝了《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e,1983》,取材自古羅馬偉大詩人奧維德的作品,而來自德國的發行商擅自在片中加入的硬色情描寫卻污損了本片。之後博羅夫奇克在1985年的《新艾曼妞》中當了個掛名導演,但實際上進度遲緩的拍攝任務完全交給了某位助理打點,他自己只出手完成了電影開始不久時的一場簡短戲中戲。
博羅夫奇克的最後一部影院電影《狂愛儀式/love rites,1987》會很自然但讓人想起那部同樣改編自皮耶爾·曼迪亞古斯作品的《娼街》,影片在法國時尚聖地,存在主義的發源地聖傑曼德佩區拍攝,馬修· 加里耶(matthieu carriere)扮演的女服裝設計師不斷尋找在巴黎地鐵中偶遇的神秘妓女(瑪麗娜·皮耶羅飾演)。本片的法國發行商認為它比黃色雜志還要下流所以拒絕在上映前對其進行宣傳,而導演在影片後半段發癲般呈現的血腥超現實場景又讓那些慕名而去的色鬼們倒盡了胃口。結果博羅夫奇克最後的傑作就這樣票房慘淡黯然收場。在拍攝大部頭電影的空隙時間,博羅夫奇克還堅持完成了一些有趣的短片,包括與另兩位地下怪傑,長壽色情系列《艾曼紐》之父賈斯特·傑克金和日本實驗電影之王寺山修司共同完成的集錦片《性、愛、欲 /private collections1979》。而他在40年的職業生涯里為法國的各個電視台拍攝了如此之多情色主題的電視片,以致於有評論人戲稱博羅夫奇克也許是少數幾個有資格在每年的電影年鑒里單獨列出一頁條目的電影人之一。盡管評論界普遍認為這些電視片大多都是只為賺錢的濫竽充數之作。
博羅夫奇克和妻子莉吉婭90年代離開了巴黎,過著悠閑的退休生活。2006年2月3日博羅夫奇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死於巴黎醫院,享年82歲。
❺ 求《愛的藝術》1989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比奧迪·瑪查里卡主演的
《愛的藝術 Sztuka kochania》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KGA5RG9JU3a3UvzJ4HEJA
《愛的藝術 Sztuka kochania》
導演: 亞采克·勃朗姆斯基
編劇: 亞采克·勃朗姆斯基
主演: 比奧迪·瑪查里卡、喬安娜·特茲佩西絲卡、安娜·羅曼拖拉斯卡、維克多·茲波羅夫斯基、埃娃·津泰克、澤比紐·扎馬洲斯基、波澤納·里基爾、雅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博古斯瓦夫·林達、奧爾基爾德·魯卡斯瑟維克茨、索菲亞·薩雷托克、維斯瓦娃·馬祖爾凱維奇、特蕾莎·布齊什-克日扎諾夫斯卡、亨利克·阿皮斯基、鮑雷斯·馬雷諾維斯基、澤斯蘭·雷切特
類型: 劇情、喜劇
製片國家/地區: 波蘭
語言: 波蘭語
上映日期: 1989-05-22(波蘭)
片長: 97分鍾
Olgierd Pasikonik known sexologist, author of rows in the widely read advice to heart in writing - is preparing a response to a letter one of readers, Anne, having doubts as to whether a well-chosen candidate for her husband.
"Tell me - no" - to advise Pasikonik. "No!" - Anne screams and flees from the altar. Anka deaf to pleading and would-be mother's husband, Piotr, decided t……
❻ 弗洛姆《愛的藝術》簡介理由
弗洛姆《愛的藝術》簡介推薦理由
《愛的藝術》是200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里希·弗洛姆。下文是我整理的弗洛姆《愛的藝術》簡介,希望能幫助到你。
弗洛姆《愛的藝術》推薦理由
關於愛是什麼,為何我們需要愛等問題,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當代心理分析學家艾·弗洛姆有著不同於一般人對愛的詮釋。愛的藝術並非是一本教人學會如何愛的情愛聖典,而是關於指導人生意義的心靈哲學類書籍。 本書要告訴讀者,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說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愛的藝術》是一本以精神分析法研究、闡述愛的藝術的傑出理論專著。心理學大師艾·弗洛姆在真誠地說服每位讀者:愛不是一種只需投入身心就可獲得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勇敢地、真誠地、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不信,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你確實見過多少真正有能力愛的人呢?
弗洛姆《愛的藝術》內容簡介
《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法 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 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 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這本《愛的藝術》中,弗洛姆認為,愛情不是 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 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 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 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 遠得不到滿足。
弗洛姆進而提出,愛是一門藝術,要求想要掌握 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在這里, 愛不僅僅是狹隘的男女愛情,也並非通過磨練增進技 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 ,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並朝著有益的目標邁 進。
弗洛姆《愛的藝術》作者簡介
艾罩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1900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1922年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是二十年代「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納粹上台後,他於1934年赴美,在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同時,住哥倫比亞大學等學術機構講學,井先後執教於墨西哥國立大學、密歇根州立人學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於瑞士洛伽諾。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文化的產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致人們潛意識下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系。 弗洛姆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文筆,創作了人量學術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響大的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弗洛姆《愛的藝術》讀後感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說,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愛確實是內心強大的表現。當然,大多數時候,我們會說,愛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過於脆弱的相互依賴的愛情可能也無法真正健康而長久。我贊成說,一個懂得並且能夠享受孤獨的人——獨處,而不求助於各種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著真正的去愛人的力量。真正的愛里,應該能夠同時成就自己和他人。無論是一味索取的愛,還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給予並且認為對方需要的愛,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討了現代社會是否有利於愛的培養的問題,他認為,西方社會導致了愛的潰散;其主要論據在於,現代社會的組織方式帶來了現代人與自身、與其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被異化了。我贊同,在工業大革命之後,「物」在人類生活中享有了從未有過的地位,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現代社會之前,愛是普遍的,而現代社會的到來,帶來了愛的潰散。可能確實現代對於人之間關系的抨擊很多,從文學到哲學的各個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於人的信仰變化——從崇拜愛與美到崇拜物而貶低人——而造成的。我們甚至不能說,是資本主義社會之前,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時期,我們對自己的心靈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謂協作精神和相互體諒對於相處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現代會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處之間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讓步就是必要的潤滑劑,而非某個社會形態強加在於人身上的,只不過大眾媒體會不會這樣坦誠。
讓步假設說,現代社會確實存在愛的潰散,這也不能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美德標准帶來了這樣的情況來概括。如果愛——博愛、母愛、性愛,可以給人帶來愉悅,那麼人就不會輕易放手它們,不會因為社會崇尚協作精神,就貿然提議說,我們放棄相互之間的愛,用協作意義上的共生來替代吧。——人面對魚和熊掌的第一反應,不會是,兩者我該放棄哪一個,而首先會是,我能不能同時佔用兩者。另外,如果我們談論這個話題的起意在於學會愛,獲得幸福感,那麼籠統而輕巧地把責任推於社會形態是一種既不負責任又無濟於事的行為——我們大可以把時間花在一部電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嚴肅的思考上。
但是,我們確實注意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組織形式,或者說工業化的進程,確實改變了人的很多習慣、特徵;這樣特徵和習慣的改變可能最終改變了社會里愛的現狀。
確實,現代社會里更多幸福感來源於消費——或者說,人的幸福感向來部分來自於消費,而在工業化之前,消費部分佔有份額受到了消費品總量的限制,無法大幅擴張;而工業化帶來了這樣的可能性,於是人自然地轉向這部分更加容易增長的幸福來源,從而形成了大眾逐利的場面;而這樣的情況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對於精神層面替代性的忽視。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也許國際貿易里「福利惡化型」增長的情況會出現。
同時,現代社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的習性。弗洛姆在「愛的實踐」里所提到了幾種愛的基本要求:「自律」、「專注」、「耐心」、「極大的熱情」(discipline, concentration, patience, passion)。但是現代社會的物質消費約束集確實不利於這些美德的培養,這些美德在社會中的地位也遠不如一兩千年前。我們可以說,人性的的進化是緩慢的,遠遠慢於意識形態的演化,更加慢於生產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產力經歷了指數甚至更快的增長之後。不可能指望植根於人性的意識形態迅速地可以適應生產力的提升,而同時保持了當初的種種堅韌不摧(或者至少在沒有外界沖擊情況下,表面的堅韌不摧)。因此,愛成為一種需要學習、時時注意的能力——培養這樣能力之始,就是從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幾項要求開始。
弗洛姆《愛的藝術》讀後感
最近朋友推薦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愛的藝術》。我不敢以讀懂愛的藝術自居,在這里僅是帶著一種學習的態度梳理一下愛的藝術。
一、愛的知識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對愛情的定義是客觀而全面的。客觀是因為他對於愛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則是他將愛放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考量。在書中無論是對愛的定義,還是對各種不同類型愛的闡釋都更側重於社會這個維度。在他的眼中愛情可以解釋為在特定社會環境中人們對於給與得的認知。我認為基於社會的角度去分析愛情是必要的。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活。愛是維持各種社會關系的紐帶。從弗洛姆對個人到族群到國家到社會的進化這一過程的客觀描述中,表述了人為什麼需要愛。掌握愛的知識,人將更容易擺脫孤獨、恐懼和自身的局限,達到完整和統一。
二、愛的給與得
弗洛姆說:「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緒,一般來說可以用另一個說法表達,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會發現給與得充滿弗洛姆關於愛的每一個觀點。對給與得的關系的闡述,讓我們區分天真的愛同成熟的愛的不同原則。正如弗洛姆所說:天真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得先於給)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給先於得)。天真的愛源於需求,成熟的愛是基於貢獻。對於愛的給於對象的不同,弗洛姆帶我們領略了不同種類的愛:之於眾生的博愛,之於孩子的母愛,之於愛人的性愛,之於自己的自愛,以之於神明的神愛。
三、愛的實踐
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想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是蒼白的,不知道如何去愛的人是盲目的。從社會的維度去解讀愛的動力,是人們為了擺分離、脫孤獨和恐懼,達到同社會或者說自然的一種統一性。這種動力是我們愛的勇氣,但同時也是對自我認知的局限。弗洛姆說,愛是實踐就是對客觀的認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體驗的確認。他來源於你的的情感體驗,投射於你的思想,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處理,這個東西變成了我們所認知的愛。體驗需要客觀的認識,投射需要理智的確認。
四、以愛之名
愛是一門藝術。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撒下種子,愛是人的本能。但讓我們感到悲哀的是,這種本能正在隨著社會的更迭和時代的變遷漸漸的退化,與我們生命的本質漸行漸遠。如果我們對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會進行反思,就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會關系正在以愛之名漸漸消融。愛變成了一個標簽,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愛是我們生命過程的體現,更是體驗生命過程的通途。學習愛的知識,修煉愛的藝術,在愛的實踐中我們可以擺脫人性和社會的局限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我們愛,不是僅因為我們值得,更是因為以愛之名讓一切完整。
弗洛姆《愛的藝術》經典語錄
1、愛,並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輕易享受到的一種生活情趣,也不是與一個人達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乾的身外之物。
2、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於是,愛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3、人們常常把「墮入」愛網時的最初體驗和「置身」於愛之中的持久狀態混淆起來。他們並不懂得,他們所產生的迷戀,那種證明他們相愛之深的彼此「發痴」的狀態,實際上可能只是證明了他們先前的孤獨程度。
4、成熟的.愛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個性條件下的融合。
5、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並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我的財富、我的能力。
6、給予自己的生命力,給予自己的愛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發對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愛的能力去引發另一個人的愛的能力。
7、只有被剝奪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無法享受給予物質幫助的快樂。因此貧窮也是墮落,這並不僅僅因為貧窮所直接導致的苦難,而是因為它剝奪了貧窮者給予的能力和快樂。
8、給予暗示著使另一個人也成為給予者,這就意味著:愛是一種產生愛的能力。
9、如果你的愛作為愛沒有引起對方對你的愛,如果你作為愛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現沒有使自己成為被愛者,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
10、愛還包含著關心、責任、尊重、認識。
11、愛就是對我們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主動關心。你愛你為之努力的東西,同樣你也為你所愛的東西而努力。
12、責任是一種完全自願的行為,是我對另一個人的需要的反應。
13、尊重意味著能按其本來面目看待某人,能夠意識到他的獨特性。尊重意味著關心另一個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長和發展。
14、沒有認識就不可能有尊重;沒有認識的引導,關心和責任將是盲目的;沒有關心的推動,認識也是空虛的。
15、如果我真的愛上一個人,那麼我也一定愛所有的人,愛這個世界,愛生活。
16、只有愛那些對實現某種目的幫不上什麼忙的人,愛才會開始顯示出來。《舊約全書》里,愛的中心對象是窮人、陌生人、寡婦和孤兒,甚至是民族的敵人。
17、幼兒的愛遵循著這樣的原則:「我愛因為我被愛。」成人的愛則遵循著這個原則:「我被愛因為我愛。」
18、不成熟的愛說:「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說:「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19、母愛依其真正的本性是無條件的。母親愛這新生的嬰兒只是因為這是她的孩子,而並非因為孩子實現了任何特定的條件,或是達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20、母愛是天堂,它無需去獲取,也無需被報答,但母愛的消極方面則是不能被獲取,被產生,被控制,我們無法創造母愛。
21、父愛是有條件的愛,其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實現了我的期望,因為你盡你的義務,因為你像我。」
22、父愛的積極方面則是,由於父愛是有條件的,因此我就能夠通過做點什麼事情獲得它,我可以為得到父愛而努力。
23、母愛是我們來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親則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險的世界。
24、最後,一個成熟的人逐步達到這一點,他是他自己的母親,也是他自己的父親。
25、母親的良知說:「不端行為,甚至犯罪都不會使你失去我的愛,失去我對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親的良知說:「你做錯了,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歡你的話,你必須改變你的方式。」
26、他把母親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愛的能力之上,把父親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性和判斷力之上。
27、母愛不僅要保護孩子的生命和成長,還要給孩子逐漸灌輸對生命的熱愛: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美好的,做個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僅僅希望活著就是了。
28、母愛的真正本質是關心孩子的成長,也就是說,希望孩子獨立並最終與自己分離,母親必須容忍分離,而且必須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獨立與分離。
29、能否成為一個真正愛著的母親,檢驗的標準是看她是否願意承受分離,並且在分離後繼續愛著。
30、在性愛中,本是分離的兩個人成為一體;在母愛中,本是一體的兩個人分離為二。
31、孤獨的焦慮,征服或被征服的願望、虛榮、傷害甚至破壞的願望都能刺激性慾,就像愛情也能刺激性慾一樣。
32、如果肉體結合的慾望不是由愛情所激起,如果性愛不同時也是種博愛,那麼其結果只不過是短暫而放盪的結合而已。這種結合只能使兩個陌生人還像以前那般疏遠,有時還會使他們彼此感到羞恥,乃至互相仇視,因為當結合的幻想消失後,他們感到比過去更加顯著的陌生。
33、性愛是排他的,但是它在另一個人身上愛著整個人類,愛著有生命的一切。性愛只是在性結合的意義上,在強烈地將自己只和另一個特殊的個人的融合的意義上——而不是在深深的博愛的意義上——才排除對其他人的愛。
34、愛的存在只有一種證明:這種關系的深度、雙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們藉此才可以辨別出是否愛著。
35、愛某個人並不只是一種情感,同時它也是一種決定,一種判斷,一種承諾。一種情感出現了,但也可以消失。當我的行為並不包含判斷和決定時,我怎麼能斷定這種感情將永遠持續下去呢?
36、愛,本質上應是一門意志的藝術,一門決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諾另一個人生命的藝術。
37、愛和被愛,都需要勇氣,需要有勇氣去選擇那些可以作為最高關注對象的價值,需要有勇氣做出決斷,把全部賭注押在這些價值上。
38、人們認為愛情關系一旦出現差錯就應分道揚鑣、各奔東西的觀點,就如同無論如何即使感情完全破裂都不必解除這種關系的觀點,都一樣是錯誤的。
39、對孩子來說,一個不幸家庭的緊張和不愉快的氣氛,比公開的決裂更有害,因為後者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人能夠靠勇敢的決斷結束一種不可容忍的生活狀況。
40.《聖經》中「愛你的鄰居就像愛你自己一樣」這句話所表達的思想,暗含著人對自身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對自己的熱愛和理解,與對另一個人的尊重、熱愛和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41、自私的人,愛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看起來是太關心自己了,但實際上他不過是枉費心機試圖掩蓋和補償真正的自我關心的失敗。自私的人沒有能力愛其他的人,但是,他們也沒有能力愛他們自己。
42、「無私的」母親的作用和自私的母親的作用並沒有什麼區別,確切地說,前者往往更糟糕,因為母親的無私使孩子們不願去批評她。他們覺得不該讓她失望;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是在德行偽裝下對生活的厭惡。
43、對上帝的愛與敬畏,不過是人類需求永恆的愛的心理反應,同時也是人們在現實中無力實現這種愛的一種精神幻影。
44、上帝成了象徵,象徵著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就已表達了的並正在為之奮斗的盡善盡美,象徵著精神世界——永恆的愛、真理和正義的領域。
45、在占統治地位的西方宗教體系中,對上帝之愛,實質上與相信上帝及其存在和公正,相信上帝的愛是一回事。對上帝的愛,本質上是一種思想經驗。在東方宗教及神秘主義中,對上帝之愛是對同一的一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與在生活的每一行為中的這種愛的表現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
創作背景
20世紀以來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一直是一個危機不斷的地方。弗羅姆親身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尤其在二次大戰時,由於是猶太人而橫遭迫害,流亡美國,因此他對於西方社會的現狀幾乎持一種全盤否定的態度。
弗洛姆在青年時期就開始了對馬克思哲學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研究,並從中汲取了許許多多的精華的東西。在他看來,他所處的時代(亦即資本主義時代)中有太多的不合理的現象值得批判,要批判就得從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入手,《愛的藝術》就是在這樣一種思想的指導下,迎合了西方普遍的社會心理所寫。
作品思想
《愛的藝術》一書的貢獻無疑是糾正了弗洛伊德關於愛情與性有著莫大關聯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後者決定前者的錯誤判斷,同時提出了一個人積極的、引人向上的愛情觀。愛情不再是被巧克力和玫瑰包裹下的生殖沖動,也不再過於褊狹地指向男女之間的性別之愛。
作者認為愛情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的不二之途,也是人類擺脫人際孤獨感的必然之路。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的前提就是擁有愛的能力,這能力是能將愛的積極性充分發揮的因素,比如奉獻、關心、責任心、尊重和認識。每一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茫茫人海中尋求另一個獨立的個人來實現統一,擺脫孤獨,這就是愛情。歸根結底,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事,而非慾望的事,也非人類本能的事,這里的人不是被本能與慾望所驅使的野獸,而是能將本能與慾望控制於掌中並以人類高尚的精神性作為應答人類生存問題答案的理性人。
弗羅姆還談了許多愛情的錯誤形式並在書的最後一章詳細闡釋了愛的實踐,紀律、集中、耐心、興趣和相信他人、克服自戀、積極活動分別是必要條件和特殊條件。其實,這些東西與其說是獲取愛情能力的條件,還不如說是一個人理性生活的條件,不論一個人是不是打算去愛別人,只有一個人生活在這世界上並有著擁有美好生活的願望,作為一個個體,一個人需要去獲得這些條件,唯有如此才能在與他人的聯系中收獲快樂和對生命的感悟,而非如一個庸人匹夫般庸庸碌碌地過一生。
該書指出「愛」是可以通過耐心學習而得來的一門藝術,類似於對藝術的感受力,愛情、母子之愛、朋友之愛,都是走向完善價格、豐富靈魂的人生實踐。從人道主義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場出發,把「愛」看作人類對自我生存的一種思考與回答。愛不是程序,沒有使用說明。全書旨在告訴人類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關於愛的企圖和想法都會失敗。而愛首先是給予,是愛他人,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自己永遠不會得到愛的滿足。
作品影響
《愛的藝術》於1956年在美國首次出版即引起轟動,人們爭相搶購,第一版在幾天之內就銷售一空。第二版又由英國喬治·艾倫和昂溫公司出了英國版;1962年又出了新版並連續重印十次。隨後1975年、1978年、1979年、1980年、1982年分別重版重印。
截至2015年,《愛的藝術》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
作者簡介
埃里希·弗羅姆(1900年—1980年),20世紀西方哲學家、心理學家、思想家,西方馬克思主義代表,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市一個猶太人家庭,曾在法蘭克福大學和海德堡大學學習心理學、社會學和哲學,並獲博士學位。二戰期間,為逃避納粹迫害遷居美國,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墨西哥國立大學教授心理學課程和從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遷往瑞士,繼續從事心理學研究和寫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愛的藝術》《在幻想鎖鏈的彼岸》《佔有還是生存》《自為的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