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部二戰蘇德諜戰片
1.《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推薦)2.《柏林的女人》一個柏林女人記錄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3.《兄弟之戰》源於一真實的故事,講述二戰末期一德國士兵被俘和逃亡的遭遇4.《兵臨城下》蘇德狙擊手之間的較量,很經典,推薦!5.《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6.《斯大林格勒戰役》從德軍的視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7.《鐵十字勛章》鐵十字勛章,在貴族軍官心裡是最高榮譽,在厭戰老兵眼裡卻是破銅爛鐵。8.《裝甲列車》蘇聯秘密武器的傳奇9.《布列斯特要塞》「巴巴羅薩」行動初期受挫的戰役。10.《進攻列寧格勒》1941年的列寧格勒,俊俏的蘇聯女警察及其戰友們與德軍、間諜、奸細、竊賊的戰爭
2. 柏林的女人安德烈的結局是
老頭的確把他的妻子殺了,因為他不想看到他的妻子是現在這個樣子,沒有任何防備,沒有人活著的尊嚴而且被疾病折磨著。
《柏林的女人》是由德國康斯坦丁影業製作發行的131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馬克斯·法貝爾布克執導,妮娜·霍斯主演,於2008年10月23日在德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德國女記者同名日記體作品,講述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後,德國婦女如何受到了蘇聯軍人的強奸和虐待,並最終成功逃脫的故事。
影片評價
在看過的眾多二戰片里,蘇軍始終是正義方的代表,《柏林的女人》卻徹底顛覆了這種印象——英勇善戰、保家衛國的正面形象。
面對戰爭中被強奸或輪奸而被殺或自殺的女性,德國和蘇聯對這段史實一直都諱莫如深。這似乎可以理解,因為對德國人來說是奇恥大辱,而對俄國則是犯罪控訴。戰爭,是一場毫無尊嚴可言的社交。
影片在表現蘇軍的野蠻時觀眾依然能體會出導演的審慎與反思,片中多處在表現蘇軍報復性的瘋狂時,有意無意地通過當事者或局外人的嘴說出納粹在俄國的行為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作為觀眾,既無法單純地同情柏林女人的無辜,也體會不到蘇軍報仇雪恨的痛快。內心的復雜,無以言說。(《井岡山報》評)
3. 柏林的女人的電影劇情
這部電影改編自一個女人的日記。該日記是在為了躲避炮彈轟炸的地下室寫下的,記錄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的真實境況。故事詳細描寫了德國婦女如何受到了蘇聯軍人的強奸和虐待,並最終成功逃脫。這個不願意透露的姓名的女人(尼娜·霍斯飾演),利用了一名士兵對她的迷戀,才得以生存,她認為他是她的情人,並非是強奸犯。但當她真正的未婚夫從前線戰場返回家鄉,卻唾棄她,認為她遭到強奸了,是骯臟的。當時很多在柏林生活的人都被迫使用過這樣無奈的生存方式。這部電影被認為該受到每個人的關注,不論男人還是女人。戰爭是一次毫無尊嚴可言的社交。
4.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震懾心靈的電影——《柏林的女人》
一看到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就很感興趣,《柏林的女人》就是一部。影片由德國導演馬克斯·法貝爾布克,根據德國女記者瑪塔·希勒絲在1945年柏林淪陷期間撰寫的同名日記改編。
電影講述的是1945年德國淪陷之後,蘇聯紅軍反攻到德國,肆意姦淫柏林女人的故事。作者作為受害人,記錄了自己從最初的恐懼強奸,到主動尋找保護對象,直至和蘇軍少校產生愛情,在生命卑微到炮火硝煙之下,仍在找尋一切活下去的生機的心路歷程。
這一段真實的歷史,在德國與蘇聯之間諱莫如深,一方為奇恥大辱,一方為野蠻罪行,是一場毫無尊嚴和人性的對峙。這部電影,打破了觀眾對二戰題材中的德國形象:慘無人道迫害,隨心所欲殺戮!撕碎了日耳曼民族的高傲,呈現了德國女人在戰爭中的苦難。影片不是靠慘烈的戰爭場面刺激感官,情節平鋪直敘,情感極具克制,沒有控訴的味道,那簡潔的對話和獨白,非常抓觀眾的心,呈現理性的反思況味。
1.觀劇情
既然是一部2008年的電影,也無所謂「劇透」,讓我們沿著劇情走一走。
在丁香花和廢墟的混雜味道中,鏡頭出現了德國首都柏林的一條街道,彼時為1945年4月26日(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戰後期,德國氣數已盡,蘇聯加緊了對柏林的包圍圈,柏林到處是蘇聯軍隊。
從蘇聯一路鮮血淋漓殺到德國的蘇聯紅軍,心裡裝滿的是家園被毀、親人被殺的仇恨,如今以勝利者和復仇者的身份,在柏林街頭狂歡、叫喊,用搶奪和強暴宣洩心中太久的恐懼和憤怒。他們的復仇火焰,肆無忌憚地噴射在德國這個法西斯老巢。於是,殺人、放火、姦淫成了入侵者的三大招。
蘇聯紅軍稱所有德國女人為「希特勒夫人」,是他們的戰利品。他們日夜蹂躪,不分年齡,把對法西斯的恨,以姦汙「希特勒女人」的方式宣洩著——柏林的女人們成了贖罪祭!
主人公Anonyma是一位美女記者,曾經游歷過十二個國家,是一位會多國語言的知識分子。這樣一位精英女性,她的遭遇,也和柏林城的其他女人一樣。
她曾經嘗試尋求保護,她向蘇聯指揮官請求幫助她們,結果,那位少校冷漠地說:
我們的士兵都很乾凈、健康……
只是幾分鍾而已,不用害怕。
女記者Anonyma絕望了,她無助地轉身離開之後,就遭遇強奸。
人生處處有選擇,面對淪陷後的蘇聯士兵凌辱,是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尊嚴高貴,還是不顧一切「活下去」的生命敬畏?這是柏林女人們的處境選擇。於是,每天都有人自殺,有人被虐待,有人精神崩潰,有人因不順從被槍殺……柏林成了柏林女人的人間地獄。
Anonyma選擇「活下去」,並且把這一切在日記中記錄下來。極像《芙蓉鎮》里秦書田對胡玉音說的:「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這些蘇聯紅軍,有粗魯的農夫,有緊張戰兢的毛頭小夥子,有上了年級的老人。Anonyma們不僅遭遇毫無防備的姦淫,還有的打她,有的甚至騎在她身上一邊糟蹋她,一邊往她臉上吐唾沫……曾經高貴的日耳曼民族的尊嚴,被蹂躪得粉碎。
Anonyma眼含屈辱,咬碎牙齒,抱定要活下去的決心!並且鼓勵自己:「所有外在的傷害都不能真正傷害到自己。」於是,為了活下去,為了減少傷害,Anonyma停止了抗爭。既然逃不開被姦淫,就不如主動找一個固定的靠山。她開始物色高級軍官,尋求庇護。
終於,她成功「勾搭」上了少校安德烈。Anonyma會俄語,又漂亮,她很快獲得少校的青睞。她為他提供「服務」,他保障她不再被人侵犯,並提供稀缺物資。於是,Anonyma成功結束了被不知什麼人多少人輪奸的至暗遭遇。二人在相處中,少校對她極少要求,並愛上了她。
戰爭終於結束了,蘇軍少校因為她而被處分、調走。她遠赴西伯利亞參戰的丈夫也回來了。然而,曾經深愛的丈夫因看了她的日記而無法面對這一切,嫌她骯臟、無恥,最後棄她而去。
2.看男女
「從前,戰爭和死亡都是男人的事兒,不過,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片中女記者這樣說。
戰爭是男人的事,卻是剝奪女人的活動。戰前,她們獻出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戰後,她們承擔男人們在戰爭中的心靈創傷。如果戰敗,她們有可能淪為戰利品。所以,於男人而言,戰爭有前線;於女人而言,戰爭也是她們的前線,因為她們不斷地被剝奪。
關於戰爭,中國有正義之師和不義之師的說法。例如齊魯長勺之戰,齊人入侵,發起不義之戰。魯國自衛,自然是正義之師。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之師遭傾覆,這樣的結果是大快人心的。德國戰敗,是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眾望所歸的。然而,一位英國歷史學家據戰爭檔案估計,在1945-1948的三年間,共有13萬名柏林婦女被蘇軍強奸,其中1萬人自殺,全德國被蘇軍強奸的婦女估計多達200萬人......
我們不免要發問:為什麼全城的女人都要像無助的羔羊一樣呢?當對方不把你當成一個有尊嚴的人來對待時,你為什麼不能採取有震懾力的方式反抗呢?
同樣的問題適用於《南京大屠殺》和《芙蓉鎮》。同樣,影片給予了回答:活下去!
當戰爭讓強奸成為獎勵時,活下去比尊嚴更重要。
男人的前線是槍林彈雨的死裡求生,女人的前線是邪惡慾望的向死而生。戰爭把人類活動簡化到弱肉強食,也把人性的黑暗放大到禽獸不如。
為了活下去的柏林女人們,越來越平靜看待被姦汙這件事,強奸變成了順奸,順奸變成了交易。寡婦那所戰爭中倖存的房子,成了一所妓院,蘇聯軍人進進出出,性交易成了客廳桃心木桌上談的話題。社交,又開始了。她們大方地說:「不給東西,就不做愛。」這和電影開頭時,德國人在國會大廈舉行的party,形成對比和諷刺!
當無所可依時,女人變得更加堅韌頑強。
曾經的柏林女人們,和諸多民眾一樣,對領袖的絕對迷信中狂熱地認為:德國必勝!但局勢進展讓Anonyma明白「我們的國家走到盡頭」,國無可依,丈夫遙不可期,女人要堅韌求生。
那麼男人呢?
不管是瘋狂的蘇聯士兵,還是女主人公的丈夫,以及伊爾澤自殺的丈夫,都反映了男性的毀滅力。相比於女人,他們更難放下仇恨和自尊,找到寬恕與和解的力量。常以暴對暴,破碎,斷裂,難以癒合,重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其實更脆弱。柏林的女人們在噩夢之後,要面對的是一個殘破的世界。也許因為女人孕育生命,就更加珍惜生命,所以她們比男人們更願意為之努力。她們知道舊時代已過去了,新的時代無法抗拒地到來。和平,寬恕,交流,修復,重建才是未來。
從這部電影中,可以看到男人的毀滅力和女人的堅韌力。
女人常被比喻為大地。大地是母性的,寬厚慈悲的,即使經歷了蕭索的寒冬,依然能孕育新的生命。即使地上污水橫流,依然能過噴湧出活泉。影片的開頭旁白提到「丁香花和廢墟」即是隱喻。結尾,主人公很忙,忙著打掃公寓地板,還在拚命找一些花朵,就是暗示著這么一股堅韌的力量和生機。
3.尾聲繞梁
「受難與贖罪」這樣的主題,來自聖經。耶穌赤身裸體被釘在十字架上,受盡羞辱,承受門徒的背叛,承受一切罪責,成了全人類的祭物。當女主人公默默承受一切時,冷靜克制、盡最大力量幫助身邊人和保全自己,她被自己營救的同胞反鎖棄於鐵門之外,被歸來的丈夫嫌棄於舊樓之中,彷彿被釘在恥辱的十字架之上,在替整個民族贖罪。
影片的完整片名叫:Anonyma - Eine Frau in Berlin (無名——柏林的一位女人)。「Anonyma」意為「無名」。名字代表著個體,在巨大的「倒塌」之下,個體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名字的意義就失去了。於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成了「無名」。誠如電影中一個德國男人說:「我們不再是人,成了'人口'。」在蘇聯紅軍眼裡,一個個柏林女人都是「希特勒夫人」,不需要知道她們的名字。我想,電影以此命名,除了羞恥和保護,還是別有深意,讀來令人有一種深濃的悲愴之感。
電影尚有一點希望和亮色。除了影片開頭提到的與廢墟共同存在的「丁香花」和片尾女主人公拚命要找的花而外,男女主人公之間竟然產生出了愛情,也是人性之中「善」的存活。蘇軍少校一樣被戰爭罩上了殘忍的外殼,他無視柏林女人的求助,默許部下的姦淫行為。但他的內心深知他們在柏林所做的,和法西斯沒有區別。他有極好的修養和剋制,會彈鋼琴,懂得尊重女主人公。當看到女主人公像對待其他蘇軍一樣脫衣服時,他轉身走了——他不想像其他蘇聯軍人那樣待她。他的妻子被德國人弔死,他仍然可以超越當時普遍的仇恨而愛上這個德國女人,並為她盡可能多的給予保護,甚至受到處罰。他對她「極少的要求,反而讓我更加愛他」。所以,他們倆的關系,極像廢墟上飄盪的丁香花的香味——不可思議又美妙珍貴。
勝敗雙方沒有贏家,電影中的蘇聯紅軍並沒有復仇後的痛快,他們痛恨法西斯的暴行,在他們瘋狂報復的時候,他們的行徑與法西斯無異。那麼這場打著正義旗號的戰爭有何意義?從來,以暴制暴都沒有帶來過幸福感。所以,耶穌說:「 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 」
這是一部令人痛苦的電影。
這是一部呈現真相的電影。
這是一部促人反思的電影。
本文轉自 | 公眾號「鹿慕溪畔」
文 /如斯
5. 《柏林的最後一個猶太人》:一部被遺忘的德國二戰電影譯製片
《柏林的最後一個猶太人》:一部被遺忘的德國二戰電影譯製片
@鐵山青士(笑獨行)[綜編]
鐵山青士按:這部德國二戰電影我記得是福建農大時期初期(應該是1986年前後)在電視機上觀賞的,雖然具體情節記不清了,但一些場景和情景卻讓我印象深刻(主要在後半部接近結尾的部分),而且感覺是一部頗為經典的二戰電影。2009年8月以前我在網路上找不到任何資料,只見到有網友在文帖中提及看過,這兩天偶然想到,又網路了一下,結果卻意外地發現了這個由時光網資深影友於2014年6月發布在時光網日誌的資訊文帖,這才確切地知道這是一部上映於1984年的德國二戰電影,而我當年在電視機上看到的則是上海電視台譯制的國語版,記得當年播出時是用一個大約為四個字的中文片名(片語結構有點像「鴛夢重溫」,實在是記不起來了),「柏林的最後一個猶太人」應該只是出現在片頭正式片名下的改編所據小說說明中。茲將該資訊文帖復制在此(包括轉貼尺寸很小的圖片,未對正文進行編校),以與二戰影友同好分享。(2018年10月)
鐵山青士又及:今天偶然想到根據時光網資深影友tandaxia提供的外文片名("Forbidden": a True Story)網路一下,才在IMDb上得知外文片名實際上只有Forbidden一個單詞,中譯為「禁止」(本義為被禁止的),於是還轉到豆瓣電影去打了卡。因為是早年在電視屏幕上看的國產譯製片,所以對中譯片名《柏林的最後一個猶太人》的記憶很深刻。由於年代久遠,故事情節已經差不多忘光了,只有一兩個鏡頭畫面和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還有一點印象,尤其是女主的模樣印象更深一點(當時也不知道名叫傑奎琳·比塞特)。雖然如此,但卻留下了很美好的感覺記憶,可以肯定這是一部很經典的片子,所以才一直念念不忘……今天在IMDb上得知曾獲德國電影(勞拉)獎傑出故事片獎,心想「果然」。(2020年8月17日)
【IMDb影片檔案】
片名:禁止(Forbidden,1984)
等級:PG-13
片長:114分鍾
類型:劇情/愛情/戰爭
上映時間:1985-09-12(西德)
IMDb評分:6.6/10
獲獎情況:德國電影(勞拉)獎傑出故事片(獲獎)
【豆瓣電影劇情梗概】
本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20世紀40年代初,德國人和猶太人禁止通婚。一個年輕的猶太獸醫愛上了一個貴族女孩。女孩幫助猶太人逃離納粹魔掌。最終,除了她的愛人外其他人都離開了柏林。他住在她的房間里,在那裡有一扇窗,他住在沙發里的箱子中。女孩為了掩人耳目,保護她的愛人,把他藏起來,和她的兄弟姐妹們玩起了捉迷藏……
【時光網影友發布之影片檔案與劇情梗概】
柏林的最後一個猶太人("Forbidden": a True Story,1984)
@tandaxia[發布]
導演:安東尼·佩吉(Anthony Page)
編劇:邁克爾·黑斯廷斯
原著:倫納德·格羅斯(Leonard Gross)
主演:
傑奎琳·比塞特(Jacqueline Bisset)
尤爾根·普洛斯諾(Jürgen Prochnow)
埃琳·沃思(Irene Worth)
彼得·沃恩(Peter Vaughan)
羅伯特·迪特爾(Robert Dietl)
國家:德國 | 英國 | 美國
語言:國語
片長:109分鍾
上映時間:1984年12月(英國)
類型:愛情 | 戰爭 | 劇情
攝制:美國傳奇公司
譯制:上海電視台
劇情梗概:這部電影改編自倫納德·格羅斯的小說《柏林最後的猶太人》,被認為是基於一個真實的故事。20世紀40年代初在柏林,學習獸醫的馮·哈爾德伯爵夫人同情猶太人,覺得要為他們做點事情,在一次參加老師組織的聚會時結識了猶太人詩人弗雷澤·弗利蘭德,他們墜入愛河。她把弗雷澤藏在家中,歷經千難萬險直到德國戰敗。她還參與了幫助其他猶太人藏匿和轉移的大量工作。
——鐵山青士摘訂自【"Forbidden": a True Story(1984)柏林的最後一個猶太人_戰爭影片愛好者樂園(tandaxia的時光網日誌)2014-06-01 22:54】一帖
6. 柏林的女人完整版電影
《 柏林的女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69lEY48oC0l_u8DCGOIArA
7. 一部電影,講的是二戰時一位德國的軍官妻子愛上了一個猶太女人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戰火中的伊甸園 Aimée & Jaguar (1999)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1943年的柏林,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時期。已婚的莉莉在一次音樂會上結識了猶太女子菲利斯,一股激情四射的愛火被瞬間點燃了。她們互喚對方昵稱艾米和加古婭,彼此深愛著對方。菲利斯一直在為反納粹組織搜集資料,直到1944年的一天,被納粹殘害早逝。戰火下的愛情,誰又能逃過生離死別。
當真愛超越了種族與性別,是否真的存在天堂般美好的伊甸園?
8. 有一部電影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二戰時經歷過風雨後來在柏林牆倒塌後相遇
諾言 Das Versprechen (1995) ?
1961年的秋天,一對戀人--索菲和康拉德,企圖越過柏林牆逃往西柏林,卻只有索菲成功。兩人從此相隔兩地,但任憑歲月流逝,他們的想戀之情卻絲毫未變。1989年冬天,柏林牆倒塌,這對戀人終於在史普累河橋上團聚。
9. 求片名:內容大致是描寫二戰時期蘇軍進攻柏林時 ,一個蘇聯上尉與一個德國女孩愛情故事
《岸》由蘇聯和當時的西德合拍。改編自蘇聯作家尤 邦達列夫的同名小說。
10. 有關於二戰的電影(較多部分講述下層士兵或貧民的感受)
我們的父輩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前幾天:五位童年時代的朋友在柏林相約,相互告別。對納粹有著信仰堅定的哥哥是德國國防軍軍官Wilhelm(Volker Bruch飾演)了;也成為了一名士兵,但對納粹抱有懷疑的Wilhelm的弟弟Friedhelm(Tom Schilling飾演);對納粹嗤之以鼻,渴望成為電影明星,熱愛生活的Greta(Katharina Schüttler飾演);對納粹同樣抱著堅定信仰,勵志成為護士服務人民和元首的Charlotte(Miriam Stein飾演);還有曾絕望說服父母,最終離開德國的猶太人Viktor(Ludwig Trepte飾演)。當命運將他們拆散之前,五個年輕人度過了最後幾小時的平靜時光。
最後,哥哥厭戰進了處罰營;弟弟卻成為堅定的戰鬥分子;成為了電影明星之後得罪了黨衛軍的高官被處決;護士以為愛人死了上了醫生的床,最後被蘇軍俘虜;猶太人參加了抵抗組織,最後回到德國
柏林的女人
這部電影改編自一個女人的日記。該日記是在為了躲避炮彈轟炸的地下室寫下的,記錄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的真實境況。故事詳細描寫了德國婦女如何受到了蘇聯軍人的強奸和虐待,並最終成功逃脫。這個不願意透露的姓名的女人(尼娜·霍斯飾演),利用了一名士兵對她的迷戀,才得以生存,她認為他是她的情人,並非是強奸犯。但當她真正的未婚夫從前線戰場返回家鄉,卻唾棄她,認為她遭到強奸了,是骯臟的。當時很多在柏林生活的人都被迫使用過這樣無奈的生存方式。
希特勒的男孩
影片刻畫一個下層階級的男孩,因傑出的拳擊身手而獲得進入嚴格的國家菁英訓練學校,然而在這個門坎甚高的校園里,卻讓他的信念逐步瓦解。本片透過歷史的視野去研究二戰中那些青年學生是如何被召募到那所學校,如何接受那些所謂的精英教育。影片表現了將青少年納入納粹體制後的震撼與覺醒,除了表現殘酷的一面外,對於弗萊德里希和阿爾伯特的友情也作了深入的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