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戰馬》的觀後感
《戰馬》的觀後感(精選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戰馬》的觀後感(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人與動物的感情是常見的,因為常常能看到有好心的人們收養一些流浪的、可憐的狗狗,常常能發現人類和動物是多麼的貼近。可是動物對人的感情是罕見的,在1000個人和1000隻動物當中,可能只有1~2隻動物會對人類產生感情呢!
在戰馬這部電影里,我認為一共能分為四個片段,其中導演皮爾伯格生動的描寫了人對動物豐厚的感情,更神奇了講述了主角——喬伊神奇的經歷。
影片開始了,好一般美麗的田園風情,美麗繁華的青山綠水,十分熱鬧,一匹小馬駒安詳的出世了,他非常的俊俏,四隻腳地下雪白雪白的,像穿了四隻剛洗過的白襪子,頭上還有一個十字形胎記,接下來就是令人流淚的艾伯特和喬伊的傳奇故事了。
場景一:艾伯特的爸爸——一名退伍的老兵因為跟一個人過不去,所以跟他斗價,最後以天價——30幾尼買下了喬伊。因此,原來就很窮的艾伯特一家已經傾家盪產了,再加上地主要來討錢艾伯特不得不牽起喬伊去犁滿是石頭的地,別人都不以為然,覺得這太荒唐了,可是他們卻出奇不料的辦到了。
場景二:本來艾伯特一家是可以幸福美滿、世世代代地生活在這平原上的,但是殘酷的戰爭爆發了,也就是世界第一次大戰,英德雙方開始打戰,因為艾伯特一家太窮了,所以艾伯特爸爸就悶悶不樂地牽著喬伊去拍賣給士兵,就當士兵和艾伯特爸爸討價還價即將牽走馬的時候,艾伯特即匆匆趕來時,交易做成了,在離開主人是,喬伊心中悲怒交加,又踢又喊,可是戰斗奪走了所有好的一切。
場景三: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中喬伊換了許多主人,有因戰斗而死的英國上校,有因為逃跑而被槍斃的德國士兵,再是可愛、活潑的法國小女孩艾米麗,最後是法國士兵,這些善良人中,有的是大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平民,有的還活著,有的已經死了。在這期間,喬伊認識了一個新朋友——擴松,一匹黑馬。在戰場中,喬伊常常幫助擴松,想讓他不要受累,只是擴松,最後還是被,被德軍,活活得累死了,但喬伊並不因為擴松的死而拋棄他,反而戀戀不舍,不想離開這個一直和他競爭的好朋友,可是,他最終還是離開了,因為它有一個夢想——見到艾伯特。
場景四:在喬伊的瘋狂亂闖之下,它來到了一個斜坡,於是他開始亂沖,最終被重重鐵絲網給掐住了,就在這時,一英一德兩個士兵發現了他,並救了喬伊,這時,一個隱藏的信息悄悄透露了,那就是戰爭在這時候平息了,兩方都很友好,最終,喬伊歸給了英方此時的艾伯特已經參兵,但艾伯特因毒氣彈而炸瞎了眼睛,就在喬伊即將要被槍殺的那一刻,就在那一剎那間,「噗噗」兩聲貓頭鷹叫傳了出來,喬伊就向那個聲音發出的地方跑去,它們團圓了,但是士兵的馬不能留著,要拍賣掉,本來可以在買回喬伊的,但是艾米麗的爺爺以100幾尼的高價買走了喬伊,但看到艾伯特戀戀不舍的眼神,艾米麗的爺爺堅決不買喬伊,最終,喬伊歸給了艾伯特。
這就是戰馬,一部催人流淚的電影,描述了人和動物之間最真摯的感情,那種感覺無人能體會,那種感覺無物可代替!
「戰爭,多去了人們的一切。」艾爾伯特是一位朴實的農民,用盡全部家當買下了這匹駿馬,背負著債款累累,是一位階級農民對於一個命運的抗衡,掙扎,為了自己所愛的證明。現實往往都是殘酷的,人力仍是渺小的,即便拼勁全力開墾了荒地,種滿了蔬菜,卻還是被大雨澆滅了的後果,也澆滅了一家人的希望。為了生存,取捨間的抉擇,只得賣馬求生。生活總會讓我們放下不舍,卻又留不住東西,屈從於命運的安排。面對與挨罵的分別,悲傷離別的痛,只能化作無盡的淚水流淌在少年的臉上。
現實是殘忍的,卻不及戰爭的殘酷。艾爾伯特的愛馬就這樣捲入了一場生死未卜的戰爭中了,成為了一匹戰馬。戰場上,看到的是血淋淋的廝殺,聽到的是槍林彈雨的共鳴,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消耗殆盡,一個個家庭就這樣支離破碎。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性更可貴。為了救兄弟,可以做逃兵,只為受父母囑托,生死與共。為了救一匹戰馬,敵對的士兵共同救助一個需要救助的生命。艾爾伯特與同鄉地主之子一起從軍,此時無貧富之分,只有同胞兄弟之情,甚至於戰馬為了同行的兄弟免受苦難,義無反顧的充到了前方,用盡全身力氣,拖拉著冰冷的軍用機器。更有農場主孫女在收留戰馬時,訓練馬跨欄時俏皮,可愛的場景。
正如每個人走入我們生命中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他們的驛站,他們一直不停地奔走著尋找下一個目標,奔跑抵達下一個不知道一站,也就像是一道道的風景線罷了。
遼遠蒼茫的山嶺上,烈焰般熾熱的夕陽,用一片透過的橘紅塑造的油畫溫情畫作,戰馬的靈性和坎坷加上傷感的配樂,母親走了出來,擁抱著兒子,父親也走了出來,擁抱著兒子,金色的農場在烈日的照耀下,戰馬那矯健的英姿又彰顯了出來,更加豪氣!
「戰爭,奪走了人們的一切。」如果換個角度想想,「戰爭,也讓人明白了一切。」人世間還是有溫情的,生命,還是一樣令人珍惜的!
在風光靜謐的德文郡田園里,一匹名叫「喬伊」的小馬駒誕生在這里——這就是影片《戰馬》的開端。
影片講述的是在1914年,在集市上主人公阿爾伯特的爸爸以30基尼天價將幼駒喬伊「收入囊中。阿爾伯特與喬伊盡情嬉戲,與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長,地主登門拜訪聲稱如果喬伊不能犁地就要將其立刻帶走。父親泰德只好賭上全部家當。於是,在阿爾伯特的強迫下,最終靈性的喬伊領會到了主人的苦衷並將一片遍地石塊的荒地開墾了出來。
為了還債,泰德辛苦耕作。最終辛苦換來了收成,可是一場大雨毀了一切。與此同時德軍襲來,親被迫將馬變賣給了軍官,換來了30基尼。阿爾伯特也只能含淚將它送上了前途未卜的戰場。戰爭激烈,喬伊在這段顛沛流離的過程中換了許多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和孫女,再到德國騎兵……他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和戰爭帶來的創傷。
導演始終以馬的視角出發,讓馬的經歷夾裹著人物的境遇一起向前發展。我們看到了一匹不知疲倦而又勇敢堅毅的戰馬,也看到了人類對非人種的惻隱與憐憫之心。影片中有幾段高潮對馬眼珠做了誇張的特寫,馬眼裡影射出的世界既誇張又真實。戰火浮華,卻身不由己,溫情與慘烈夾雜著流進了我的心窩。
最讓人潸然淚下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承諾。阿爾伯特對喬伊說「我們一定會再相遇的」,軍官對阿爾伯特的承諾,德軍兄弟之間肝膽相照的承諾,爺爺對孫女的承諾,還有英德兩軍之間的承諾,最後有一阿爾伯特對馬兒失而復得的承諾。整部電影似乎在和我們玩一個真情兜圈的游戲,但這樣的處理細碎卻不做作,細化但有不斷強化,感動似乎一觸即發!
我想,現在哪還會有這樣人與動物之間深深的眷戀?有太多純真的感情,從古到今,就在戰爭和時間里慢慢被沖刷,直至被扔進了歲月的垃圾桶。
在頗為沉重的電影卻也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情節。那隻頻頻出現的鵝在看見地主來時總是「毫不留情」地啄他屁股。當喬伊在無人區被鐵絲困住時,英德各一名士兵冒著生命危險走出戰壕,幫它脫困。那一刻,在生命的尊嚴面前,戰爭變得毫無意義。在德軍對他的同伴喊:「我還需要一把鉗子!」戰壕後立刻認出了五六把來,落入水坑中,讓人忍俊不禁,卻又感動不已。
戰爭結束了,一切都告一段落,馬與男孩又回到了家鄉。但故事還沒有結束——曾經收留過喬伊的農民以100基尼拍下了喬伊,阿爾伯特是有多不舍?!就連喬伊眼裡也是隱隱地泛著淚光。但最後善良的老人還是將馬爾讓給了阿爾伯特,「它是屬於你的,這也是我孫女想要的結果。」夕陽里投下老人的背影,善良的人性再一次得到了渲染。
片尾懷舊的環境讓戰馬的靈性和坎坷的經歷有了恢弘的滄桑感。曾經,它在亂世中賓士而過,曾經,它是一匹佳馬。不過,那也是曾經了。
《戰馬》,WAR HORSE,一個很普通名字的電影。決定下載是因為我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斯皮爾伯格。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我還沒有看完,於是《戰馬》便先交給了鄰桌老丁試看。反饋回來的影評是意味深長的三個字「太好了」,補充說明「感動的差點落淚」。哦?看來片子相當滴不錯。
自己雖然算不上電影狂迷,但是欣賞佳片的慾望和期待總是讓人有熱血沸騰的.感覺。下班回家立馬打開電視,轉到硬碟觀看。其實這時我已犯了一個小錯誤,我應當先做飯後看電影,結果就是這樣一個小小錯誤讓我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坐了兩個多小時,除了悲喜在面部表情交替,整個人全被影片吸引,我只能說影片太優秀了讓我忘了飢餓,精神食糧填補了物質需要。
一匹馬,倔強而又剛強,仗義卻又執著,影片以一戰為背景,講述了一匹馬的故事。我的描述簡單的好似小學生,不過很多事情和很多感動的瞬間真的是無法用語言所描述的。片中人與人之間,人與馬之間,以及動物之間的故事自然地發生著、命運因戰爭轉變著。作為觀眾,我看到了這匹馬命運,讀懂了他的性格,感動也一次一次的自然發生。文字是所無法替代的,平淡的詞彙會淹沒了「喬伊」(馬兒的名字)的靈性,而華麗的詞藻又會撲滅那一個個瞬間的純凈,所以看斯皮爾伯格的作品只需要靜靜的去感受,去體會。
感謝斯皮爾伯格神人導演,感謝網路傳遞了優秀影片,至於影片試看人老丁就不用感謝了。
今天下午,我們五六年級都在教室觀看《戰馬》這部電影。
開始了,我們都安靜下來認真地在觀看。《戰馬》這部電影講述了在農村裡發生賣馬的故事,第一匹馬是一匹又高大又強壯的馬。一個農民很想得到這 匹馬,一激動說用三千英鎊買下 這匹又高大又強壯的馬。當時他是因為喝多了酒,說出了這個價錢,他回到家把買馬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妻子。 妻子很是生氣,又罵他是笨蛋,但也沒有辦法了,馬已經買回來了。但他的兒子卻很開心, 他的兒子想很快地訓服這匹馬。一開始他就被馬踢了幾腳,他沒生氣,也沒有放棄。為了能訓服這匹馬他給很多燕麥給馬吃,這招還真是有效, 馬聽話了不踢他了,他教會了馬站穩不動,聽到主人吹口哨就會走到主人身邊等技能,真是太可愛、太聰明了。他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喬伊」。後來這匹馬被子軍隊的人購買走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祖父家裡養的那條狗。雖然最後 那條狗被 祖父賣走了,但我還沒見過 那條狗幾次、沒跟它玩幾次就被 祖父賣走了我很不高興。我回 祖父 家進大門時它都會以為我是壞人「汪、汪、汪……」不停地叫,我祖父就會罵它沒用,說我是小主人,不要叫了,要認得小主人。在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扔點肉和骨頭給它吃,後來慢慢地認得我了,我又給了它吃得食物它見到我就沒有「汪、汪、汪……」地叫了,還會搖搖尾巴,我也開心地摸了摸它的頭。但是我以後再也不能聽到它的叫聲、 再也不能見到它了、再也不能 摸它的頭了。
《戰馬》這部電影很好看,我要多看幾次。
看了斯皮爾伯格的《戰馬》,整部影片情感流露不自然,故事發展比較僵硬。總之,不會找到看《忠犬八公》時情感自然而然地發展高潮直到淚奔的過程,好的電影會讓人忘記時間,而戰馬不是。估計斯導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吧,但觀眾怎麼可能在2個小時感悟到太多太多呢。整部電影給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兩場戲。
第一場是黑馬死掉之後,喬伊在英德兩軍之間的無人之地奔騰的那出。真的是一批好馬,那種生的慾望和為生而搏鬥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躍然於眼前,觀眾會流淚,會想去鼓掌,是為了那匹無視周圍的彌漫的戰爭、忘記飢餓疲勞、只為了沖出生命的突圍的馬。但是,更是為了人們自己,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匹馬,征戰在人生的沙場,很多時候我們都要奮不顧身地沖鋒向前。
另外一個場景是,夕陽漫天時,他們溜達著腳步回家的場面。那是一種怎樣的溫馨與滿足。又讓我聯想到人自己,拼搏了一生,終於可以找到一個歸宿,找到一個稱之為根的地方。在那裡,即使你碌碌無為,也覺得心安理得,過一種悠然南山的日子。正是因為生命中的奮斗歷程,才讓夕陽變得無限好。
故事是很贊的,喬伊這匹馬也超級令人喜歡,各個演員的表演也很到位,只是很多地方鋪墊做的不夠好,或拖沓,或不到位,情緒的流淌不夠自然。整個電影後面還是挺好的。
忽然想起來另一部電影《冷山》,同樣是一部戰爭片,主人公同樣奮勇殺敵,浴血拚搏。但是不同的是,戰爭不是主題,它側重描寫人在外戰斗之後歸家的足跡。它不重在描寫人拼搏是如何辛苦,而突出描寫人在回家路程中所經歷的磨難,也描寫出人對歸根的一種情懷。人的一生之所以在奮斗不過是找到他的根而已,心中的根。冷山中很多情感非常飽滿地表現了出來。相比《冷山》,《戰馬》主題的表現不鮮明,遜色不少。
;Ⅱ 電影《戰馬》主要說了什麼
影片以一匹前額有著白色十字花紋名叫喬伊的農場馬的視角展開,1914年,在德文郡小鎮,男孩艾爾伯特(傑瑞米·艾文 Jeremy Irvine 飾)目睹了幼駒喬伊的誕生。在集市上,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伯特的父親泰德(彼得·穆蘭 Peter Mullan 飾)用30基尼的天價收入囊中,跛腳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爾伯特與喬伊盡情嬉戲,與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長,地主登門拜訪,稱如果喬伊不能犁地將立刻將其帶走,泰德只好賭上了全部家當。於是,艾爾伯特在逼迫之下,為喬伊套上了鞍蹬,強迫它犁地,甚至還使用了皮鞭,最終靈性的喬伊真的領會了艾爾伯特的苦衷並將一片遍地石塊的荒地翻耕了出來,第一次表現出其出人意料的潛力。 為了還債,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苦換來了收成,但是一場大雨毀了一切。德軍來襲,父親被迫將馬變賣給騎兵軍,換了30基尼。艾爾伯特雖然難以割捨也只能含淚送別喬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戰場。 參軍了的喬伊因為體格強健,溫順聽話,很快就成為了上尉的座騎。然而戰爭慘烈,喬伊開始不由自主的更換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與孫女,到德國騎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與戰爭帶來的苦痛創傷。而對喬伊難以忘懷的艾伯特,也參軍來尋找它。盡管身處在這凄涼的戰壕,喬伊的勇氣感動了它身邊的士兵和人們,它能夠尋找到溫暖和希望。但是它的內心卻惦記著它的小主人阿爾伯特,最終他們是否能夠再次相逢呢?
Ⅲ 如何評價斯皮爾伯格的《戰馬》
斯皮爾伯格拍了這部電影,體現出了戰爭的殘酷,但是卻又能在這種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體現出的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部電影的視覺沖擊感很強,場面很震撼,像他以前的那些電影一樣,對於細節的處理非常到位。但是在劇情的把握上還不夠連貫,對於故事的主線表述的不算突出在大多數影迷,觀眾的心理沒能產生十分突出的,強烈的反響。
Ⅳ 電影戰馬影評
影評一般指電影評論。電影評論,簡稱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導演、演員、鏡頭、攝影、劇情、線索、環境、色彩、光線、視聽語言、道具作用、轉場、剪輯等進行分析和評論。下面是我帶來的電影戰馬影評,希望你們喜歡。
《戰馬》是一部典型的貼著斯皮爾伯格標簽的電影,配樂、攝影、畫面、主題也大都是斯大叔那老一套。從《E.T.》《人工智慧》到《戰馬》《丁丁》,斯大叔的電影里少不了刺激和感動這兩個詞。《戰馬》是以一匹馬的視角來表述一個反戰主義的故事,裡面夾雜勵志、詼諧、情感這樣最能打動普通人的元素,常常容易被帶入電影的人可能會稀里嘩啦的流淚,而往往偏執於冷靜的人或許會認為這不過是斯大叔又一次炒自己的冷飯罷了。
故事視角很獨特,桀驁不馴的戰馬喬伊佔領了絕對主角的地位,這與以往斯皮爾伯格拿小孩子、拿外星人、拿機器人來充當主角,看似不同,其實也是一樣,無非是想通過一個近乎於不尋常的視角去探討一些問題。喬伊恰逢一戰,而在20世紀初科技水平並沒有現今發達,馬在戰爭中的起到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片子中,又是騎兵,又要拖運傷員,還要給德國佬拉大炮等等,可以說一匹良駒就是一個人能否從戰爭中存下來的秘密武器。故事通過戰爭這一客觀事實與條件,把馬與戰爭對接,以馬的視角在反觀戰爭,傳達反戰的主題。
《戰馬》的敘事接近於史詩敘事,一匹馬的戰爭,製造大量的情感炸彈,人與馬之間難以割捨的感情。電影里,每一個階段中擁有喬伊的人,未曾不是一個愛馬者,德文郡的男孩、騎兵戰士、小姑娘、德國士兵等等,人對於馬的.感情,以及馬極力想逃脫戰爭追逐愛情追逐自由,二者的對接來表現一戰期間當世人的反戰情緒。擁有喬伊的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戰爭極端厭惡,而置喬伊於死地的人往往是戰爭的製造者,毀滅人類的美好。從德國佬手裡逃出拉大炮的命運,戰馬喬伊在兩方的戰火中狂飆,逃出戰爭,追逐自由,在鐵絲網里拚命掙扎,使勁逃脫桎梏,卻還是越纏越緊,這就像戰爭期間的人類想擺脫戰爭卻被栓得死死的,最後搭上性命。喬伊最後被對峙的英德雙方合力解救,在接下來以前過去的一小時里,你我還是在戰場上要殺死對方的死敵,而在解救一匹馬的時候,我們卻像兄弟一樣,手拉手合作,甚至還互相留下姓名交了朋友。這樣在整個戰爭的大格局下,拚死的雙方爭斗的意義在哪?戰場上兵戎相見的兩個人,近日無怨往日無讎,卻被這只戰爭的大手指使著去泯滅屬於所有彼此的友誼。導演不去表現在這場戰爭中是軸心國在理,還是協約國更有理,放棄帶有自我立場的評價,而是著眼於戰爭的非人性去探討戰爭的價值與意義,不正面去表現戰爭的殘酷,而是反觀日常百姓與普通士兵對於戰爭的感受與態度,用一匹馬來以小窺大,去對各種非人道行徑進行揭露,給人巨大觸動。
Ⅳ 戰馬演員表
傑瑞米·艾文、湯姆·希德勒斯頓、艾米麗·沃森、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美國。英語。2011年。電影、戰爭、劇情。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編劇:李·霍爾理查德·柯蒂斯。
《戰馬》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李·哈爾、理查德·柯蒂斯擔任編劇,傑瑞米·艾文、彼得·穆蘭、艾米麗·沃森等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12年2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改編自英國桂冠作家麥克·莫波格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英國農場少年艾伯特的父親為了維持農場,無奈之下將喬伊賣給軍隊,為前線運送軍火物資。
艾伯特和他心愛的馬不得不分離,但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又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的故事。
參軍了的喬伊因為體格強健,溫順聽話,很快就成為了上尉的座騎。然而戰爭慘烈,喬伊開始不由自主的更換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與孫女,到德國騎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與戰爭帶來的苦痛創傷。
2012年,影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等多個獎項提名。
Ⅵ 電影《戰馬》最後結局如何
我覺得《戰馬》最後的結局,戰爭結束後不是軍官的戰馬就要被拍賣掉,Joer被在戰爭中照料它,並且很喜歡它的法國小女孩的爺爺高價拍走了,但在Albert與Joer最後分別的時候,他們的對話感動了老爺爺 ,於是老人決定代表孫女將馬還給Albert,接著人與馬就在一個黃昏的時候回到了故鄉,與家人團聚了。
買走,Albert撫著Joey的臉頰,對它說:「別擔心我,我也不會擔心你的。嘿,我找到你了,你也找到我了,不是嗎?我們是幸運的,一直都是,自從遇見你的那天就無比幸運…
Ⅶ 《戰馬》這部電影在斯皮爾格伯的作品中地位如何
水準之作——《戰馬》
84屆奧斯卡頒獎禮,《戰馬》六項提名全部落空,直播秀中出現斯皮爾伯格的鏡頭不多。畫面上偶爾驚鴻一瞥,老斯臉上一副千年不變的優雅從容。以今時今日的地位,獎項於老斯,不過是浮雲而已。但作為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領獎台上沒有自己的身影,老斯當真心中沒有一絲絲的落寞?
公允地說,不受奧斯卡評委的青睞,一個獎項未得,《戰馬》仍不失為一部好片。
盡管是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但老斯的童心和人文關懷舉世皆知。《戰馬》以動物為題材,以一戰為背景,融合了《ET》的童心和《拯救大兵雷恩》的反戰,標準的斯氏製作。片長接近兩個小時,溫情流溢,感人至深,適合所有年齡段人士觀看。
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復雜,大致可分為戰前與戰爭兩部分,以戰馬喬伊為線串起全片。
戰爭來臨前,小馬駒出生,與鄉村少年艾爾伯特相遇,並獲得了一個名字:喬伊。小馬與少年的相處,溫馨而有童趣。喬伊在接受艾爾伯特的訓練中,展現出令人贊嘆的靈性與非同一般的健壯。開戰前的英國鄉村,一派靜謐怡人的田園風光,日子雖然拮據,生活自有樂趣,如一隻強悍的鵝就不時為大家搞點笑料。
一戰爆發,喬伊被軍隊徵用,遠離平靜鄉村,在戰場上輾轉易主。它曾在交戰雙方軍隊中效過力,也曾與鄉間小女孩邂逅。以戰爭為主的下半部分影片,鏡頭下的歐洲風情仍然美倫美奐,但戰火紛飛,滿目瘡痍,已迥異於前半部分安詳平和的田園生活。
影片有明顯的反戰主題,不同於《拯救大兵雷恩》的是,並沒有呈現血腥殘酷的畫面;更多的是以戰前戰時的對比、人物的台詞還有動物受的苦難來譴責戰爭的暴行。
相當一部分人不滿意影片的節奏,認為用一匹馬串聯全片,顯得鬆散拖沓,情節推進太慢。其實論故事安排,電影並非全無亮點,戲劇沖突處處皆是,節奏的點也踩得精準。戰馬喬伊當是電影最大的主角,表現也實屬難得。
影片開局,佃農泰德與僱主針鋒相對,用30泰尼的「天價」拍下一匹不能耕田的小馬駒,是為第一個戲劇性小高潮。他的魯莽賭氣,遇上妻子的憤怒質疑,一下子吊起了觀眾的好奇心,這匹小馬將會怎麼處置?艾爾伯特與喬伊有趣的互動,讓觀眾誤以為漸入佳境,情緒漸漸放鬆。沒想到僱主催租,泰德氣急之下要槍殺不會耕作的小馬,再次令觀影的情緒緊張起來。而最後男孩和喬伊在雨中完成不可能任務,情感得到宣洩,無疑是電影前半部分的高潮。
到了戰爭戲部分,喬伊每換一個主人,都伴隨有一個戲劇性小高潮:英國上
Ⅷ 電影《戰馬》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我覺得是一部關於馬和人之間和諧相處感人至深的故事,農場主在家境窮困的窘況下,賭氣在馬匹競拍會上以很高的價格競拍成交,其兒子對馬伊克關愛有加訓練它做各種技能。戰爭爆發馬兒伊克被徵用幾經艱險有倖存活,兩軍交戰隔著數百米的戰壕竟自發舉白旗去解救戰場中央被鐵絲纏繞的馬兒。繼而找到自己的最初的主人。戰爭結束農場主兒子騎著戰馬回了家。
大抵《戰馬》就是在幾幅PPT中來表達主題,分割出來也不是未可。德文郡男孩、英國騎兵、小姑娘、德國兩兄弟、給德國佬拉大炮幾個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與戰爭緊密相連,要麼表現戰爭嗜血的一面,要麼表現戰爭泯滅人性的一面,不一而足,其實任何選取其中一個側面來深入刻畫,也不失一個好本子。
Ⅸ 電影《戰馬》觀後感
看完某一作品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電影《戰馬》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下午,我們五六年級都在教室觀看《戰馬》這部電影。
開始了,我們都安靜下來認真地在觀看。《戰馬》這部電影講述了在農村裡發生賣馬的故事,第一匹馬是一匹又高大又強壯的馬。一個農民很想得到這匹馬,一激動說用三千英鎊買下這匹又高大又強壯的馬。當時他是因為喝多了酒,說出了這個價錢,他回到家把買馬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妻子。妻子很是生氣,又罵他是笨蛋,但也沒有辦法了,馬已經買回來了。但他的兒子卻很開心,他的兒子想很快地訓服這匹馬。一開始他就被馬踢了幾腳,他沒生氣,也沒有放棄。為了能訓服這匹馬他給很多燕麥給馬吃,這招還真是有效,馬聽話了不踢他了,他教會了馬站穩不動,聽到主人吹口哨就會走到主人身邊等技能,真是太可愛、太聰明了。他還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喬伊」。後來這匹馬被子軍隊的人購買走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祖父家裡養的那條狗。雖然最後那條狗被祖父賣走了,但我還沒見過那條狗幾次、沒跟它玩幾次就被祖父賣走了我很不高興。我回祖父家進大門時它都會以為我是壞人「汪、汪、汪……」不停地叫,我祖父就會罵它沒用,說我是小主人,不要叫了,要認得小主人。在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扔點肉和骨頭給它吃,後來慢慢地認得我了,我又給了它吃得食物它見到我就沒有「汪、汪、汪……」地叫了,還會搖搖尾巴,我也開心地摸了摸它的頭。但是我以後再也不能聽到它的叫聲、再也不能見到它了、再也不能摸它的頭了。
《戰馬》這部電影很好看,我要多看幾次。
在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中,如何表現戰爭的殘酷是吸引觀眾的關鍵,進而引發觀眾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英國鄉野少年、英軍皇家騎兵上尉、法國農場主祖孫,以及許許多多的交戰雙方士兵。因為一匹馬,一匹生命力頑強的戰馬把他們連接了起來。是它所經歷的一切,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
斯皮爾伯格是個會講故事的導演。
斯導通過男孩艾爾伯特和戰馬喬伊這兩條同時進行的線索表現殘酷戰爭,並在影片的結尾將兩條線索完美匯合。
當艾爾伯特的父親被迫把喬伊買給軍隊,還算平靜的生活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喬伊跟隨騎兵上尉踏上了滿是硝煙的歐洲戰場,那雙純真的大眼睛見證了騎兵營三百多將士全部命喪沙場。歷經波折,喬伊被善良的法國農場主祖孫所救,過上了幾天還算安逸的日子,但就是在這些還算安逸的日子裡,我們通過喬伊看到了戰爭給平民百姓帶來的災難——交戰區的人民根本無力捍衛他們的合法財產,只能眼睜睜看著財物、糧食被搶走。好景不長,喬伊和同伴很快又被強迫去拉德軍重炮,見到身邊的同伴一個個累斃,年輕的喬伊勇敢的為朋友站了出來,勇敢的喬伊幸運的活了下來,穿過重重封鎖線最終被救。
另一條線索,艾爾伯特在得知上尉陣亡的消息後,便義無反顧奔赴戰場去尋找他的好友喬伊。慘烈的戰斗無止境的持續,重炮不時落在身邊,密集的彈雨在身邊穿梭。恐懼敲打著每一個士兵的心房,死神在戰場上空游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攻入德軍陣地後,艾爾伯特和戰友竟又遭到毒氣攻擊,好友當場身亡,艾爾伯特眼睛也被熏瞎。
兩條線索引領我們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殘酷的戰爭強烈震撼著影院里的人們。
遍體鱗傷的艾爾伯特和喬伊意外在戰地醫院外相遇的鏡頭感動了無數人。那熟悉的呼喚挽救了喬伊的生命,也喚醒了在戰爭中早已麻痹了的士兵們的心靈。人馬此時的相見,讓多少人人淚盈眶。
值得一提的是交戰中的英德兩軍士兵在雙方陣地上合作拯救喬伊的情節。那一刻,英德士兵同心協力,大家都變得彬彬有禮,他們一起為拯救一個弱小的生命而努力。那一刻,雙方把槍收了起來,雙手拿著鉗夾為一個目的而並肩作戰。協力拯救戰馬喬伊的情節,使本應該血腥的戰爭畫面放出了溫暖的人性光輝。
通過一匹大難不死的'戰馬與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斯皮爾伯格導演為我們展示了戰爭的殘酷,但他並非一味表現殘酷,通過攜手救馬的情節也展現了人性的光芒,艾爾伯特和喬伊的生死情誼體現了人世間存在的大愛,結尾的團聚同時預示著希望。
戰爭的殘酷是我們這些未曾經歷過戰爭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一部好的電影卻能給我們上一堂生動的珍愛和平的課程。
影片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在講述一匹幸運的馬的故事,從一個小馬駒成長為功成名就死裡逃生的一匹戰馬之間,一直被主人們照顧、愛惜,馬與馬、馬與人之間的感情都讓人甚是感動。
很少,真的很少讓我覺得感動的電影,以前理解不了為什麼有人為了一個電影而哭,從來都只認為讓人感動電影只是導演跟編劇與演員之間商量好的一場把戲,但這個讓動物出演的新把戲,足足讓我感激涕零一把。讓你失望,我還是沒哭,但我願意花時間寫一篇毫無世俗意義的觀後感,或許已經能讓你些許安慰。
有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看很多電影只看一半,一直想不到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欲言又止幾經反復,又被人打斷算了,怎麼說這電影還是有讓你看不下去的理由。現在終於能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有讓我不肯看下去的理由,是沒有讓我看下去的理由。看到這個畫面,還用說什麼。
因為阿爾伯特的爸爸被農場主逼迫,於是迫於生計只能將愛馬賣給尼克爾斯上尉。
從這個眼神,從這個台詞我已經想到今天必須要寫點什麼,名為願你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上星期我看了一部十分好看的大片,名字叫《戰馬》。
《戰馬》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1914年,在德文郡小鎮,男孩艾爾伯特目睹了幼駒喬伊的誕生。在集市上,它被頻繁叫價,最終被艾爾伯特的父親泰德用30基尼的天價收入囊中,跛腳的他也因此得罪了地主。艾爾伯特與喬伊盡情嬉戲,與朋友分享。然而,好景不長,地主登門拜訪,稱如果喬伊不能犁地將立刻將其帶走,泰德只好賭上了全部家當。於是,艾爾伯特在逼迫之下,為喬伊套上了鞍蹬,強迫它犁地。最終靈性的喬伊真的領會了艾爾伯特的苦衷並將一片遍地石塊的荒地翻耕了出來,第一次表現出其出人意料的潛力。
為了還債,泰德辛苦耕作,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苦換來了收成,但是一場大雨毀了一切。德軍來襲,父親被迫將馬變賣給騎兵軍,換了30基尼。艾爾伯特雖然難以割捨也只能含淚送別喬伊踏上了前途未卜的戰場。
參軍了的喬伊因為體格強健,溫順聽話,很快就成為了上尉的座騎。然而戰爭慘烈,喬伊開始不由自主的更換主人。從英國上尉,法國老農與孫女,到德國騎兵,它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他們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更看盡了人間冷暖與戰爭帶來的苦痛創傷。而對喬伊難以忘懷的艾伯特,也參軍來尋找它。盡管身處在這凄涼的戰壕,喬伊的勇氣感動了它身邊的士兵和人們,它能夠尋找到溫暖和希望。
《戰馬》這部電影不僅好看,還十分的感人,男孩與戰馬的感情、軍官的壯烈犧牲、二兄弟對戰爭的厭惡而被槍斃、老爺爺對自己孫女的愛護、戰友對戰馬的友好,但整部影片最令我認為有教育意義的情節的是英軍士兵與德軍士兵放下仇恨,放下敵對的關系一起營救戰馬。當他們救下戰馬而不知道這匹馬屬於誰時一士兵提議打一架誰贏了就歸誰,但另一名戰士說還是投硬幣來決定吧,不然又會引發一場戰爭的。從這可以看出士兵也十分厭惡戰爭,也看得出戰爭的殘酷。
從《戰馬》中我們可以看出戰爭的殘酷,也可以看出人類對動物的友誼。讓我們祈禱這世界一直持續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