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列賓是一個怎樣的人
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高度結合的作品,最是值得給予崇高的贊揚。列賓是一位勤勞的藝術家,蒲寧在他的散文里真實的記錄了他偌大的畫室,即或是冰天雪地也是完全敞開著窗戶,呼吸清爽的空氣,他熱情擁抱詩人和作家,擁抱俄羅斯大地的一切。他不抽煙,不吃葷,像個虔誠的清道夫囊括著生活和藝術的點滴。他保持了十年如一日強烈的工作激情和創作慾望,無論他的身處何處,那裡的人和景物都會被他速寫記錄上。他捕捉了生活的每一朵浪花,挖掘生活的每一條潛流,研究它們的真正底蘊。僅其速寫本就有好幾箱子,它們成了他創作素材的豐富寶庫,從這里,他的每一幅創作作品就象不擇地而流的泉水一樣,不斷涌現。
然而,他曾經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被尖銳敏捷的瓦西里耶夫當即指出:勸善性的繪畫不會得到更多的效果。列賓聽了他年輕的同行朋友的忠告後,才從俄羅斯詩歌《伏爾加船夫曲》等中領悟到更深層次的藝術內涵,而創作了《伏爾加纖夫》。基於這樣成熟的藝術思想,為了創作《查波羅什人》,他不僅收集和閱讀了大量有關史料,而且幾次深入到烏克蘭查波羅什人的故鄉去,考察風土人情,歷史沿革,畫了許多人物形象以及服飾、物品和武器的素描。《查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寫回信》的最後完成,經歷了十二年光景,光是其中一個人物形象,就佔用了他兩年時間,可見其認真。
他和米蓋朗基羅等藝術大師一樣,一生不知疲倦,勤於藝術探索與創作實踐。在列賓看來,所謂靈感,不過是對辛勤勞動的一種報酬。他在晚年說:「在努力了八十年之後,然後才有意外的發現。」他對藝術的要求非常嚴格,近乎於苛刻。「不應該是那樣的!」幾乎成了他對待自己作品的口頭禪,――常年不斷地勞動,勞動,再勞動幾乎成了他生命的唯一存在方式。晚年的他,因為右手的疾病而逐漸干癟、癱瘓,失去工作能力時,他沒有消沉和放棄,而是以不屈的精神,勇敢面對挑戰。他把調色板用繩子吊在自己的脖子上,用左手繼續從事繪畫。他這種對藝術的巨大熱情,似乎不但可以克服衰老,甚至可以戰勝死亡。也正是他對藝術執著不悔,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查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寫回信》的藝術符號里得以充分展現。
高尚的精神無疑是其作品的靈魂,高超的繪畫技巧無疑給其作品賦予了雕塑般堅硬的外衣,所以它們成為人類文明經久不衰的經典藝術。
http://ke..com/view/82927.htm#4
B. 查波羅什人 怎麼讀
你說拼音嗎?
什人 是shi ren 不是shen ren
C. 查波羅什人寫信給蘇丹王的介紹
查波羅什人是16—18世紀時期的俄國哥薩克人在烏克蘭的組織,他們大多是從地主奴役下逃 出來的農奴,有常備軍兩萬多人,勇敢善戰,殺富濟貧,頑強不屈。土耳其蘇丹王曾寫信規 勸他們歸順於土耳其帝國,這些哥薩克勇士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決不歸降,於是他們就擬一封信給蘇丹王。
D. 《我和我的家鄉》5大故事都有原型嗎
《我和我的家鄉》5大故事都有原型。《天上掉下個UFO》原型是手工耿;《神筆馬亮》里村子的原型是沈陽沈北新區的稻夢空間;《北京好人》原型是導演寧浩;《最後一課》原型是天下無數鄉村教師;《回鄉之路》原型是張炳貴。
一、《天上掉下個UFO》原型
10月3日,《我和我的家鄉》放出UFO版塊幕後拍攝花絮,其中就有提到電影里黃渤飾演的農民發明家「黃大寶」,就是借鑒的手工耿的形象。
花絮中有說,電影中黃大寶家中的發明道具,除了少部分是電影美術組的製作,還有很多是網紅手工耿的東西。
二、《神筆馬亮》原型
《神筆馬亮》這個單元講的是沈騰飾演的角色馬亮放棄去俄羅斯留學,下鄉做稻田畫,還瞞著老婆的故事。整個故事看似荒誕,但村子卻是有原型的,以稻田畫聞名的就是沈陽沈北新區的稻夢空間。
三、《北京好人》原型
《北京好人》中葛優飾演的張北京是停車場收費員,好不容易攢夠了買車錢,他的老家窮親戚卻來了,來北京投奔他借錢治病。導演寧浩在接受《北京日報》的采訪後曾透露故事原型,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
他曾經遇到這么一件事,一位老家親戚身體不舒服,來北京投奔他看病,這個親戚遇到大病就很怕,一是怕交不起錢,二是擔心病情嚴重,當時寧浩和片中張北京一角的最初選擇不一樣,他立刻就勸他把手術做了,還告訴親戚錢的事情自己會幫他解決。
而後,親戚覺得花錢很不好意思,在寧浩家總是找事情做,整個家庭氛圍微妙。但做完手術後發現農村醫保覆蓋了大部分費用,這個長輩才「正常」起來。寧浩還形容這位親戚:「很明顯我覺得他一下子就如釋重負了,瞬間回到了長輩的地位」。
四、《最後一課》原型
徐崢導演的《最後一課》,把目光聚焦到了鄉村教師身上。講的是范偉主演的老師,晚年因腦梗塞誘發老年痴呆症,被病情困在1992年農村支教回憶中的故事。
徐崢暫未透露故事原型,不過,俞白眉透露過他單元里出現的老師,故事原型是當地的一個矮個子老師,他問她你怎麼不走,老師回答:「我不能走,我走了我的這些娃不知道咋辦。」這樣負責敬業的老師,後來還把孩子推薦給劇組,給他們拍。換個角度看,兩個版塊中無私奉獻的教師,就是天下無數鄉村教師的縮影吧。
五、《回鄉之路》原型
鄧超主演的《回鄉之路》版塊,故事是在沙漠,整個片子都圍繞沙地蘋果。故事中的直播帶貨女主播是由閆妮飾演,看起來很像在模仿「薇婭」。而鄧超飾演的「喬樹林」,帶領鄉親們種沙地蘋果,則是取材於張炳貴種植沙地蘋果的故事。
導演俞白眉在路演中多次贊嘆過張炳貴,他不僅自己努力種樹,還在2018年申請了全國第一個沙地蘋果商標,非常厲害。此外路演現場,俞白眉還透露影片中,這些「原型」們都有出場。
在鄧超飾演的「喬樹林」接受表彰那一段,鏡頭掃過鄧超後,台下第一排第一位就是研製沙地蘋果的原型人物。而後依次出現的老者,也是參與研製的真實人物。
E. 查波羅什人寫信給蘇丹王的簡介
畫作名稱:《查波羅什人寫信給蘇丹王》
作者:I·E·列賓 I·E·Repin (俄國)
創作年代:1880 - 1891 年
風格:現實主義
題材:歷史
規格:203x358cm
質地:布 油彩
收藏地:聖彼得堡 俄羅斯博物館 這幅畫所描繪的正是寫回信時的情景,人們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語言,逗得眾人大笑不止 。畫中所有的人都在笑,但是由於畫中人物地位、出身、個性不同,笑的姿態和神情也各不 相同,可以說是一幅人類笑的網路全書。畫家為了創作這幅作品,走訪了查波羅什人生活過的地方,不僅研究他們的史料,還畫了許 多具有民族文化特徵的道具和飾物,藉以展現俄羅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文明傳統。列賓在畫面前景突出描繪兩個背向觀眾的人物,在他們的背後和腰間配有許多小道具,這種精微的配 物既反映查波羅什人熱愛生活富有生活情趣,也深刻包含一個哲理,即俄羅斯的哥薩克人有 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畫中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徵,整體地向世人展現一個民族的精 神形象——他們是不可征服的。列賓在談到這幅畫的構思時曾說過:「我們的查波羅什人使我高興的地方就是自由,他們創 造了平等的兄弟友誼來保衛自己的信仰和人格的最高品格。這些小股民族的勇士們具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僅保衛歐洲抵禦東方的掠奪者,而且傾情地哈哈取笑東方掠奪者的高傲。
F. 列賓和他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有什麼關系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列賓現實主義繪畫傑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列賓的成名之作。
創作該畫時,列賓只有27歲,這幅尺寸不大的畫不僅揭示了現實的矛盾,同時肯定了社會的積極力量,畫家以現實主義手法呈現了工人階層的辛苦勞動,獲得廣泛的國際贊譽,稱得上是19世紀70年代批判現實主義藝術的高峰,奠定了俄羅斯19世紀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的地位。
列賓在油畫中塑造了11個纖夫,他們的年齡、身材、性格、體力、表情各不相同,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不僅是沙俄專制下普通民眾奴役般的生活,更體會到了他們的智慧、善良和力量。這也正是畫家的創新之處,
(6)俄羅斯電影查波羅什人擴展閱讀:
作品背景:
1869年,正在彼得堡繪畫學院學習的列賓來到涅瓦河河畔遊玩,無意發現一群套著繩索在拉平底貨船的纖夫。在隨後3年時間里,他專門到伏爾加河旅行了兩次,他采訪纖夫,和纖夫們交朋友,並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寫生。1873年,《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終於完成了。
作品賞析:
1870~1873年創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為了創作這幅描繪沙皇統治下俄國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他兩度到伏爾加去,深入觀察纖夫生活,使畫面上的纖夫既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受壓迫的人,又是具有堅強毅力的生活的強者,表現了人民的強大力量和精神美。
G. 列賓――批判現實主義泰斗
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I·E·Repin 1844-1930),俄國19世紀末最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巡迴覽畫派重要代表。出生於哈爾科夫,在彼得堡美術學院學習。1873-76年先後旅行義大利及法國,研究歐洲古典及近代美術。回國後勤奮作畫,創作了大量的歷史畫、風俗畫和肖像畫,表現了人民的貧窮苦難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參加巡迴展覽美術協會。代表作品有《伏爾加纖夫》、《宣傳者被捕》、《意外歸來》、《查波羅什人復信土耳其蘇丹》及《托爾斯泰》等。
《伏爾加纖夫》 這幅畫是列賓在19世紀80年代初創作的批判現實主義油畫中的傑作。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這是畫家親眼目睹的情景,成為揮之不去的記憶,列賓決定把這一苦役般的勞動景象畫出來,狹長的畫幅展現了這群纖夫的隊伍,陽光酷烈,沙灘荒蕪,穿著破爛衣衫的纖夫拉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進。纖夫共11人,分為三組,每個形象都來自於寫生,他們的年齡、性格、經歷、體力、精神氣質各不相同,畫家對此都予以充分體現,統一在主題之中。全畫以淡綠、淡紫、暗棕色描繪頭上的天空,使氣氛顯得慘淡,加強了全畫的悲劇性。
這幅畫表現一位被流放多年的革命者突然回家的瞬間在他家庭所引起的驚愕反應。這是一個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從室內的擺設和牆上掛的俄國進步詩人舍甫琴科的肖像上,可見畫中革命者是信奉民主主義的,他經過多年流放回到家裡,以審慎警惕的目光看著家人。這是一位受過折磨但從未屈服的革命家,他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回來,身著囚衣,已精疲力盡了。畫中描繪最生動的是兩個孩子,男孩的表情由驚奇轉而識別出這位毛鬍子就是自己的父親,他那微張的嘴剛要叫出「爸爸」,而小女孩則顯出對陌生人懼怕的神情,這個細節表明這位革命者被捕時,在男孩的幼小記憶中還有印象,而小女孩可能還躺在搖籃中,孩子的兩種神態生動地表現出兩種符合年齡的表情。母親的神態與兒子對視,瞬間的沉默之後將爆發骨肉相聚的喜悅。畫家曾多次修改構圖,最終定下的這個畫面選擇傭人打開房門,流放的革命者剛跨入室內的一剎那場景,由此而展現的一切如一幕戲劇,畫中人物和場景的布局產生均衡和呼應的效果,構成一幅嚴謹有序的自然場面,富有動感。瞬間的沉默和寧靜,可見畫家對革命者深厚的同情,對社會和人物深刻的理解,畫中每一個人物,既具典型性又有鮮明個性。
1901年5月7日到底是什麼日子無從知曉,本幅作品的含義有待考證。也許俄羅斯人介意5月7日這個紀念日,1945年5月7日為德國投降日,2012年5月7日為普京總統就職紀念日。
1881年3月,列賓得知自己的好友音樂家穆索爾斯基病危的消息,立即從莫斯科趕到聖彼得堡。他早就想為好友畫一幅肖像,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這時,才增加了緊迫感。列賓畫得十分緊張。畫中的穆索爾斯基半低著頭,凝視著右上方,眼神憂傷,好像在傾聽一曲優美的樂曲,更像在默默回顧自己即將離去的一生。列賓以無限深情的筆觸,為人們留下了俄羅斯天才作曲家動人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