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世紀20年代法國印象主義電影運動的情況
法國印象派電影即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德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阿貝爾·岡斯、傑爾曼·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就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路易·德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路易·德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
② 法國新浪潮電影對於電影發展影響有多大
法國新浪潮是指法國新聞界把1958-1959年間突然涌現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競相拍攝影片的熱潮稱之為「新浪潮」。新浪潮電影的興起主要得力於《電影手冊》雜志,從1955年起在巴贊的領導下團結了特呂弗、戈達爾、夏布羅爾等一批青年影評人,對法國商業電影的平庸和虛假進行猛烈的抨擊,提倡在電影創作中展現導演的個人風格,鼓吹「作者論」方法;新浪潮導演們並不反對商業性,而是主張把商業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法國新浪潮是繼歐洲先鋒派運動和德國表現主義後,世界史上第三次具有里程碑式影響力的電影運動。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主要特徵有:①主題上,表現為非政治性的電影和否定傳統道德觀念的電影。②攝影方法上,側重於電影的照相性和畫面的新鮮感,形成一種極強的現實風格,長鏡頭、景深鏡頭的攝影、十分靈活的移動攝影。③自然音響環境上,增加作品的真實感,大都是同期錄音,製作周期短。④剪輯上,採用鏡頭之間的直接銜接,並在時空關繫上進行跳接。⑤表演上,啟用不知名的年輕人做演員和非職業演員⑥製作方法上,採取縮短製片時間,利用天然外景、日夜都在街頭攝影和縮小攝制組等方法以降低成本。⑦在美學立場上接受巴贊的長鏡頭美學觀;他們的電影有個人色彩和更為明朗的意圖。這些特徵都影響著後來電影的創作和發展。
③ 印象學派電影特點
1。印象主義電影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2。法國印象主義電影的現實主義存在
二十年代的法國,先鋒派的電影導演正統治著整個法國的銀幕世界。從1917——1928年的十年中,在電影美學的探索中出現了眾多的電影流派,構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電影文化現象,匯集成一個空前的電影美學運動。而這場電影的先鋒運動是從印象主義電影美學的探索為開始的。這一學派從1917——1928年貫穿於整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始終。
印象主義畫論主張作品的詩意來源於生活的原態。在這樣的美學觀念下,印象主義大師堅持以客觀存在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為藝術本體的對象,可以說,印象主義畫派成為了20世紀最客觀的畫派。正是基於此點,路易.德呂克在1920年提出了所謂的「上鏡頭性」。這實際上是印象主義的美學觀念運用於電影藝術的宣言。印象主義的電影大師們在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的現實中,運用攝影機,這種新興的藝術抒寫體,探索一種偶然呈現的現象——瞬間現象的構成方式,試圖捕捉到彌散於空氣、陽光,流動的河流以及日常生活場景中正發生瞬間變化的事物的形貌特徵。這是一種以客觀性為基礎的創作方法,從現實生活中尋找能夠創造夢境/賦於現實以詩意的創作手段,因此,所有的客觀性正是印象主義主觀性之所在。印象主義電影工作者所追求的是作為創作者主體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感所悟,追求瞬間印象或是對客觀事物的首要記憶。正是在這種突出個體感悟的情況下,原有的電影全程式的抒寫方式被打破了,藝術家對生活/生命的感悟則成為電影創作的核心。印象主義電影學派誕生的法國正是電影的發源地。當盧米埃爾將火車進站的全程記錄下來的時候,人們僅僅驚嘆他的技術奇觀,至多將電影視為「科學的珍品」,而沒有注意到影像當中光與影的結合所孕育的現實生活中的藝術可能性。當印象主義電影大師完成了盧米埃爾電影的延伸之後,我們看到了印象主義在現實中的美學觀念。正如路易.德呂克所講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拍電影,電影也應盡可能地拍生活」。毫無疑問,德呂克強調了電影與生活之間的親緣性,而這種親緣性的提出有一部分是指向十年代曾盛極一時的歐洲「藝術電影」運動,以對抗那脫離生活的戲劇電影體系,並在這種對抗中強調了電影與生活/生命之間的關系,將視覺的運動/節奏轉化為生命的本質。在這種轉化中,電影的影像成為表現非現實的東西的最現實的手段。
另一方面,法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崛起,特別是其有「第一個先鋒派」之稱的印象主義的崛起,可以說這個電影流派是多種現實因素的集大成。法國印象主義電影的先驅德呂克提出這個派別的前提是對法國電影工業的坍塌的憂慮。眾所周知,電影作為大眾傳播文化已經成為20世紀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而二十年代美國好萊塢電影敘事形式的成熟,以極大的競爭力迅速佔領了歐洲市場,使法國電影工業走向崩潰,曾紅極一時的「藝術電影」在戲劇化的死胡同中走向了死亡。印象派先鋒電影正是作為反論,同時又具有振興法國電影工業潛在意圖的號召,成為電影藝術的獨立性/創造性的歸指,並將電影引向了本體化/個性化/創造性的精英文化圈。正是這種顛覆性的歐洲電影革命中,我們同時不得不承認,印象派導演在接受印象主義美學的同時,為了重振法國電影的經濟潛意識和他們自身所受的經濟壓力,又使他們對電影工商業作出了不可避免的妥協。承如謝爾曼.杜拉克所言,「讓電影商破產並不是給電影幫忙」。這樣,印象主義電影便與法國「藝術電影」中所形成的類型加以組合。但是,這種組合的進程中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紀錄影像的視覺美學思想的探索,最終,使電影真正地成為了一門藝術,開始擺脫了名著改編,使電影不再是過去美學的附庸物。印象主義電影大師們從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創作中尋找電影本體的契機,成為他們所提倡的「上鏡頭性」的有力依脫。因而,讓.愛浦斯坦得出了這樣的結論:電影是在最現實的基礎上產生出的最非現實的詩情的藝術媒介。在這樣的論斷下,一種現實主義或自然主義的敘事程式與光/影/運動/節奏/蒙太奇影像詩意的組合而生的影片不斷地出現:讓.愛浦斯坦《忠誠的心》/岡斯《車輪》/德呂克《狂熱》……這種情況的產生,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情節劇與印象主義詩學的相結合。在這類影片中出於對製片商和觀眾的妥協,時常出現誇張且充滿偶合的情節,強烈而陳舊的情感模式和人物關系。當看到愛浦斯坦的《美麗的尼維爾內斯河》時,可以欣喜地發現十年代「藝術電影」所不曾具有的親自然性,在這里有的是對日常生活和情感細致的表現,對大自然中流動的美的捕捉。但是,令人遺憾的卻是那個十分突兀且落入俗套的、英雄救美的情節劇的敘事模式。這是一個「上鏡頭性」導演與左拉式自然主義小說在經歷了先鋒電影革命探索後的現實主義的出路,這種探索正為三十年代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印象主義在經濟上未能解救困苦中的法國電影,也沒有滿足先鋒派導演的探索欲。在20世紀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龐雜話語的洪流中,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紛紛登上了電影藝術的舞台。但是,這種現代主義電影藝術的盛世之下,卻面臨著更大的危機。首先,是自身藝術的生存危機;其次,法國電影的工業出現了更為巨烈的崩潰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先鋒電影導演開始正視自身的生存現實/法國社會的狀況以及整個世界的精神危機。他們的創作開始向現實回歸,由形式上的美學觀轉向面向現實的實踐創作觀。由此,紀錄片成為了很多先鋒導演的出路,伊文斯/卡瓦爾康帝等紛紛將個體的先鋒藝術美學觀念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而另一部分先鋒電影導演,他們在思想上崇拜美國好萊塢所創造的奇跡。他們堅持在先鋒電影的劇情片中尋找藝術生存的支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顯然是最具有廣泛受眾基礎的藝術話語,這成為了先鋒藝術者的最佳選擇。弗戴爾/維果/雷內.克萊爾,特別是讓.雷諾阿這個印象派畫家比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兒子,再次開始了電影藝術的現實主義探索,由先鋒的電影形式/特技,回歸於生活/自然的抒寫,電影史名之為「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承如名稱所釋,他們再次將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的敘事范型與影像詩學聯系在一起,對「上鏡頭性」進行新的挖掘,開始了「後印象主義影像」的現實主義探索。
3。印象主義電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印象派電影。這是一個出現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電影學派。創立者為法國的電影理論家德呂克。
德呂克年輕時是小說家兼劇作家,見法國電影衰落太快才投身到了電影界,他英年早逝,所以印象派電影並沒有存活多久並形成影響。
印象主義電影的基本主張就是提倡將電影從商業化和庸俗話中解救出來,拍攝反映平民生活的藝術性電影,所以印象派電影最顯著的風格就是平民化。
法國印象主義電影的出現,才充分表現了電影的藝術性。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究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 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
印象派電影的代表作品有德呂克的《狂熱》、《沉默》等影片,還有另一位代表人物阿信爾的《車輪》等。
4。印象主義學派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1日 13:50)
法國印象主義學派從1917一1928年貫穿於整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始終。由於這一學派最先在電影藝術中體現了先鋒主義的創作意圖,因此也被人們稱為是「第一個先鋒派」。作為這一學派中心人物的路易;德呂克傾慕於美國電影中的格里菲斯影片的磅礴氣勢,卓別林影片的細膩情感,以及瑞典電影對大自然的抒懷,並從中激發了他振興法國電影的熱情。他曾在自己創辦的《電影》雜志首頁上以標語形式呼籲「法國電影必須是真正的電影,法國電影必須是法國的電影」。他時常在論述中運用「印象主義」一詞,並於1918年創作了《西班牙的節日》(由謝爾曼,杜拉克拍成影片),成為印象主義學派最初的代表作品。德呂克從電影理論和創作兩方面對電影美學進行探索。他在《上鏡頭性》(1920年)一文中攝影製作者們要在作品的題材和技巧上下功夫,創作要尋找真正適合電影的題材和電影的表現手段。電影必須擺脫戲劇以及文學的桔梗,使自己真正成為獨立的第七藝術」。
印象主義心理敘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謝爾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節日》(1919年),在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兩個男人被一個女人弄得神魂顛倒、爭風吃醋最後相互殘殺致死。杜拉克的另這些作品在敘事上的共同特徵都是以簡單的故事框架作為依託,以視覺結構的表現手段突出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傳達特定的情感和情緒,即表現出所謂作品的詩意狀態。(外國電影史)
④ 法國電影新浪潮的歷史演變
50年代中期,統治法國影壇的是相當老化的攝影棚影片,大部改變自19世紀小說,弗朗索瓦·特呂弗正面批判這種優質電影,從而引發大論戰。既然反對編劇的電影,反對建立在各部門嫻熟技能之上的優質電影,特呂弗推崇的是導演的重要性。他最喜歡的作者是讓·雷諾阿、羅伯特·布賴松、薩沙·基特里、雅克·塔蒂、馬克斯·奧弗爾斯、雅克·貝克、羅傑·林哈特或讓·谷克多。稍後至50年代末,新浪潮更明確的表達出另一種電影,更輕靈生動,用新攝影機在大街小巷拍攝,不再在設影棚中拍攝。新浪潮現象很快對全世界產生了影響。從巴西到波蘭,自捷克斯洛伐克至美國,都有青年影人效仿新浪潮掀起新電影。
⑤ 左翼電影運動取得的成就
這個問題,前幾天我還有過回答,現再回復一下,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三次電影運動,法國「作者電影」(新浪潮)與「作家電影」(左岸派)在溫文爾雅、精緻華麗的「優質電影」蒼白無力地落下歷史帷幕的那一刻,聲勢浩大地掀起了推翻和打碎舊存製片秩序的潮流,以其豐富的創造力和無可辯駁的藝術生機闡釋著一種全新的電影觀念,對商業電影大一統的局面形成了強烈的沖擊;作為世界電影發祥地的法國,再一次充當了電影先鋒的角色,引導了一次更為寬泛和廣闊的世界新電影運動。
雷乃無疑是「左岸派」的首領。在西方電影評論界,他與戈達爾齊名。在這部由法國新小說派大將瑪格麗特·杜拉斯編劇的影片中,他首次使用了一種大膽而新穎的敘事技巧,將現實時空和內心世界交替剪輯,開「心理結構時空」創作之先河,成為電影敘事語言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轉折,為「作家電影」在藝術領域開拓並佔領了一席值可引導「藝術電影」走向的制高地,拓展了電影敘事語言的空間,對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實永遠不是外部的,也不全是內心的。存在主義認為,世界是不能用人的理性來把握的,它本是一團「虛無」。阿侖·雷乃的電影用存在主義哲學和精神分析學說揭示生活中人的各種心理和行為,使用現實時空與心理時空相交錯,對人物內心世界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索,實踐並發展了巴贊的現實主義電影美學,即一種以直覺的感知去把握與再現現實的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現實主義」。這種「不確定性」的電影美學直接影響了許多現代派導演的創作,電影理論家們重新回到了安德烈·巴贊對電影最深沉的設問:電影是什麼?
⑥ 法國電影新浪潮詳細資料
「新浪潮」是指從1958年興起於法國的新一代電影導演的電影觀念和在這種觀念下涌現出來的一大批影片﹐這批導演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做過多年導演助手及拍過短片﹑具有專業知識的電影工作者﹐包括雷乃﹐A.﹑馬爾凱﹐C.﹑馬勒﹐L.﹑P.卡斯特等。二是《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家們﹐即所謂「電影手冊集團」﹐包括A.阿斯特呂克﹑戈達爾﹐J.-L. ﹑特呂弗﹐F.﹑夏布羅爾﹐C.﹑G.弗朗敘﹑羅梅爾﹐.﹑里維特﹐J.等。這些人沒有共同的綱領﹐並不組成一個流派﹐唯一共同點是他們都反對傳統電影的作法﹐強調電影是一種個人的藝術創作﹐要求電影從傳統藝術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他們繼承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作法﹐不用攝影棚﹐不用電影明星﹐使用輕便攝影機﹐用非專業的或不出名的演員在實景中拍片。這種作法主要是由於拍片資金不足所決定的﹐在他們的影片獲得成功後就被逐漸放棄。「新浪潮」電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主要是表現個性﹐有的是導演個人的經歷﹐如特呂弗﹐F.描寫他的童年的《四百下》(1959年)﹑成年後戀愛的《二十歲的愛情》(1962年)﹑服兵役生活的《裝病躲差的士兵》(1961年)﹔有的是導演所熟悉或感興趣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寄生者或歹徒的生活和他們所關心的事情﹐如夏布羅爾﹐C.的《漂亮的塞爾日》(1958年)﹑《表兄弟》(1959年)﹐馬勒﹐L.的《情人們》(1958年)﹐戈達爾﹐J.-L.的《精疲力盡》(1960年)。在表現方法上﹐他們拋棄傳統的電影手法(倒敘﹑反打鏡頭﹑背景放映法﹑劃入劃出﹑疊化等)﹐打破傳統的影片樣式和戲劇演出概念﹐廣泛使用短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和從人物背後拍攝﹐畫面具有相當的真實感。他們也使用長時間的搖拍﹑長鏡頭﹑空格﹑鏡頭搖晃顫動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們的影片節奏快﹐切割頻繁﹐鏡頭直接跳接。出身於《電影手冊》評論家的導演們信奉巴贊﹐A.的理論。
「新浪潮」歷時不長﹐1962年後漸趨衰落﹐它的導演有的走上商業性電影的老路(如夏布羅爾)﹐有的轉向「作家電影」或「真實電影」(如雷乃﹐A.﹑馬爾凱﹐C.)﹐有的標新立異﹐企圖全盤否定傳統的電影﹐創造一種新電影(如戈達爾)。但總的說來﹐「新浪潮」對法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都有很大影響。
⑦ 談談商業片的特點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產電影曾進入最低谷。1994年8月1日,電影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開始把電影推向市場化。2003年,《電影製片、發行、放映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的出台打破了過去只有國家指定的16家電影製片廠才有資格拍電影的行規,任何國有、民營企業都可以投資製作、發行和放映電影,這樣,將電影完全市場化。
不知何故,中國商業電影頗有些百慕大三角的味道,一些原本簡單的道理,一和中國電影掛起鉤,大家就錯誤百出。
(一)產業化過程引起的改變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中國電影是沒有商業片的位置的,中國導演看不起那些不講藝術只講票房的「電影產品」,當然中國的電影製片廠也拿不出商業片運作所需要的投資金額。雖然電影產業化聲勢熱鬧,可直到影壇冒出了個年年拍賀歲片的馮小剛成功證明「中國人也可以拍商業片,中國的商業片也可以賺錢」,商業片在內地才稍有抬頭。然而在很長時間里,馮小剛獲得了觀眾,卻得不到中國電影評論家和各獎項評委的認可,成為立於中國影壇這群鶴中間的雞。低成本,低票房使中國電影積重難返、惡性循環,使得電影產業化成為紙上談兵。
隨著有關政策出台,中國電影市場進一步向民營資本和外資敞開,2002年的中國電影出現了《大腕》、《尋槍》、《和你在一起》、《英雄》、《天地英雄》等多部投資額超過600萬、以商業運作為主導的影片。特別是張藝謀導演的《英雄》,3000萬美元的投資創下了當時中國電影之最,預示著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導演開始進入商業電影領域,並帶動中國商業電影發展。
在當前形勢下,中國電影發展離不開大量的資本;與之相對,在中國當前的電影體制下,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國這塊電影市場的外國資本不得不以資本進入的形式佔取市場。在中國一流導演接受商業片的背後,是外資進入中國電影製作領域,巨額投資的中國電影基本上都有外資背景。
資本的力量是巨大的,資本特別是外資的進入,它必然會直接介入電影拍攝過程,哪一類電影的市場大,就要拍哪一些電影。在商業片中資本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張藝謀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請李連傑就是為了他帶來的2000個電影院放映,可以多20倍觀眾。毫無疑問,《英雄》與其說是拍中國人的武俠片,不如說是拍給外國人看的中國武俠。這有別於中國傳統武俠電影的新武俠模式正是外資的滲入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萊塢的趣味和好萊塢的標准對中國電影原有的個性影響。
如果說《英雄》是中國電影在與世界電影接軌時探出的觸角,由此產生的爭議尚能理解的話,那麼隨後出現的《十面埋伏》《無極》乃至最近上映的《畫皮》在技術上、感官上極度極度追求好萊塢效果從而招致的毀譽便算得上是過猶不及所遭致的惡果了。
清華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教授認為:好萊塢的經驗也包括「它始終以開放的態度吸收電影的藝術經驗和藝術探索,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具有藝術個性的電影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同時,好萊塢電影的成功也得益於它支持一些電影藝術家不放棄認為電影是一種藝術的觀念。
不可否認由於中國電影現狀已經大大落後於西方,必須在認可電影是一種產業的基礎上熟悉國際規則,然後到同一個平台上競爭,否則不可能獲勝。目前外資引入還不多,對中國電影運作方式、導演風格都會產生積極影響。但是,從事物的雙面性來看,尤其是結合最近來中國出品的商業片風格質量上來看,隨著資本尤其是外資對電影影響的逐漸增強,急功近利的中國導演們在電影產業化浪潮中能否把中國電影帶往成功彼岸很值得懷疑。
(二)導演對中國商業片的影響
1、中國商業電影太少了
電影是藝術與商品二元屬性的融合,注重電影的觀賞性和商業性,是電影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電影在一百年前作為一項新興娛樂業,它誕生之初就是面向大眾的消費藝術。而商業電影就其基本定義及出發點來說,評判一部作品優劣的標准應該是為大眾所接受和贊同度以及從而產生的價值。
在韓國有「奧林匹克」導演之稱的姜帝圭參加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時表示:中國商業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數量太少了。很多中國導演都喜歡藝術片,和藝術電影比起來,商業電影的生命力很弱。但我的觀點一直都是——商業電影是藝術電影的土壤。先把商業片拍好,然後再拍藝術電影,先有土壤,後有花。所有的商業電影,都會遇到一個所謂「極限」的問題。而導演對社會的批判,對政治的諷刺,對自由的表達,可以給商業片持續的生命力。
暨南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客座教授劉烈雄在一次講座中說:在第五代出現前,中國已有商業片萌芽,比如《神秘的大佛》、《少林寺》,票房都很好。要是沿著這條路走,發展類型片,電影產業就不會是現在這個衰樣。但是第五代一出來,搞藝術片,到國際上去拿獎,地位、名聲都到手了,反正是國家投資,票房不用考慮,賠了錢來賺吆喝。雖然言辭略顯偏頗,卻不難看出導演對中國商業電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跟影響。
我國的電影人尤其第六代電影人,彷彿陷入納西索斯般的怪圈,或是只顧張望著海外市場或各項獎壇,或是執著於自己藝術觀念的主導,致使電影忽視了市場和大眾需求,自然就沒有多少經濟效益可言。第六代作為「地下電影」,其製作主要依賴民間資本和海外資金而逃離了現有國內電影生產製作體制的軌跡,如張元的《北京雜種》、劉冰鑒的《哭泣的女人》都先後得到法國的「南方基金」援助,第六代的電影也就因此而遠離國內主流觀眾的視線,而在法國南特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的「青年論壇」等海外電影節和國際電影市場上風生水起。「第六代」在海外的成功,並沒有給國內電影帶來積極的影響;相反,他們的創作趨於一種生存策略,作品越來越靠近藝術類電影節趣味,而在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2、過猶不及的商業片模式
張藝謀曾說,中國電影是弱勢的,這不可迴避,我們只有拍出與他們(好萊塢)一樣的電影,然後在電影里放入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對外國人上簡單文化課,讓他們更了解中國。要完成這樣的使命就必須藉助商業電影這樣的形式。而另兩位著名導演陳凱歌、馮小剛也在不同場合表示:中國需要商業電影。三大導演的先後表態將電影的目光聚焦中國商業電影。
眾所周知,李安的《藏龍卧虎》在世界上奇跡般的成功,刺激著立意於轉型的張藝謀將目光投向古裝武俠電影,同樣作為第五代導演中抗大旗的陳凱歌,也將其商業片的突破口定在了具有東方特色的武俠片上。相繼推出了《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等一系列商業大片,從而拉開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序幕。
在製作班底上,選用李連傑、張曼玉、梁朝偉、陳道明、章子怡、劉德華、金城武、張柏芝等華語文化圈最走紅的票房明星領銜的演員陣容,以及在各自領域都獨領世界風騷的動作導演、攝影、音樂、服裝設計等幕後組創,為影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視覺效果上,大量運用電腦製作特技。如張藝謀武俠片中,無論是《英雄》中的流矢,還是《十面埋伏》里的飛刀,諸多冷兵器通過各種特技處理,給予觀眾造成極為強烈的心理震撼;漫天黃葉中兩個紅衣女子的打鬥意境,極度奢華而又動感十足的牡丹坊之舞,無不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在商業運作上,《英雄》全球首映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內音像版權以競標的形式進行拍賣,並開發出小說、游戲、舞台劇、郵票等系列衍生產品……等等都標志著中國電影的市場開拓日趨成熟,對今後國內電影產業化生產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但是,在這些感官刺激掩蓋下的,所表現出來的人文關懷的匱乏和敘事技巧的平庸,註定了《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盡管可以在商業市場上無限風光,卻難得叫好。
在市場刺激下由此衍生出一種商業大片模式:一幫具有高人氣票房號召力的明星、一堆華麗的服裝道具特技、一筆數額巨大的投資、一場噱頭十足的前期宣傳加上一個虛偽蒼白漏洞百出的故事。不僅僅國內的許多的影片,這種模式更是延展到許多與大陸合資拍攝的影片,如《神話》、《見龍御甲》到最近的《畫皮》等,都頗受詬病。惡性的賺取票房,扼殺影迷對中國電影的希望與認同。這些無疑是導演在拍片過程中的急功近利導致的。
針對近年流行的國產大片,賈樟柯的評價更為犀利:「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幾位大導演還沒有表現出拍商業電影的才華。」他以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為例,認為該片之所以能成為「真正的大片」,既有想像力,又有對電影工業新技術的運用;既有強大的商業文化,又有濃厚的哲學情懷。「商業電影不能只有商業,也應有自己的文化含量。」
(三)中國商業電影的本體缺失
談及中國商業電影,馮小剛可以說是在新時期以來的商業電影浪潮中一面不容漠視的旗幟。1997年馮小剛與紫禁城影業公司合作,推出了《甲方乙方》並奪得3000萬的票房後,1998年的《不見不散》、1999年的《沒完沒了》、2000年的《一聲嘆息》、2001年的《大腕》、2003年的《手機》、2004年的《天下無賊》等賀歲片相繼推出, 「可以說馮小剛成功地開拓了中國『假日經濟』的黃金電影市場,使得中國電影開始對好萊塢等商業電影成熟市場流行的『檔期』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感受。」
馮小剛電影商業化運作的一大特點,同時也是備受影評人詬病的,在電影中成功地運用了「植入式廣告」模式。在電影《手機》拍攝現場,摩托羅拉廣告商剛走,中國移動就來了,影片敘事則注意在不影響觀賞性和藝術性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告主的商業需求。由於《手機》中植入式廣告效應大獲成功,以至於《天下無賊》投資3000多萬,還未放映,廣告收入已經有了4000多萬。達到了電影商業性與藝術性的雙贏。
然而馮氏幽默題材的影片歸根究底,更像是符合中國人審美情趣的片段式小品錦集,遠遠無法與好萊塢眾多如《泰坦尼克號》、《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單》等經典商業大片相提並論。即便是如此,中國也僅僅只有一個馮小剛,此外偶爾幾部如《瘋狂的石頭》般模式不特定的優秀電影。而更多的也是中國商業片最遭人詬病的,即便出名如陳凱歌、張藝謀這等優秀導演仍無法避免的弊病,故事空洞、缺乏主題。
商業電影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傳播途徑應該具備藝術性和娛樂性,同時具有強大的精神輻射能力,而作為商業片的基本構成就是片中的故事。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首先要能在故事上吸引住觀眾,才能使觀眾產生接著往下看的願望。如果作為一部商業片在故事本體上錯漏百出,那很可能導致影片的失敗。比如《無極》在視聽語言、電腦特技等方面做到了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的前列,可是故事本體的缺陷讓它最終背負罵名。或許有人認為好萊塢電影追求大投入,大場面,講究精美的製作加工,它便只有商業性。其實不然。即使在《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歷史題材影片中,也體現著相應的文化價值,也沒有放棄對美國精神的張揚,美國文化輻射也都充分體現,這正是好萊塢電影的傳統模式,眾所周知好萊塢滿世界「搶奪」他國文化,然後包裝出自己作品所用的就是這種模式。《007》《超人》等就是這種沿襲大眾多年來已經熟知的電影套路,卻依然能調動觀眾的情緒,給人正義戰勝邪惡的快感;相比較而言在《黃金甲》等國產大片中除了滿地金黃滿城「胸涌」,我們還得到了什麼?
商業電影強調影片的觀賞性和娛樂功能,注重精良製作與豐滿的故事。而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除此之外還應當具有相應的文化內涵以及鮮明的主題。好萊塢模式的成功,無疑宣告了傳統電影的文化使命和藝術思考已經被大眾趣味和商業娛樂的需要所取代,蟄伏的中國商業電影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如果說缺乏了商業性和藝術性的商業電影等於裸奔的話,很遺憾現階段我們的電影大多裸奔的既沒有美感也沒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