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新浪潮代表人物是誰
弗朗索瓦·特呂弗,戈達爾,阿倫·雷乃
B. 法國新浪潮導演戈達爾安樂死去世,生前曾有過哪些代表作品
戈達爾的代表作品有:《我們的音樂》《狂人皮埃羅》《一切安好》《芳名卡門》等等。
《狂人皮埃羅》是讓·保羅·貝爾蒙多和安娜·卡里娜共同出演的一部電影,根據萊昂內爾·懷特的長篇小說《沉迷》改編。影片了講述費迪南德為了從沉悶枯燥的中產生活中解脫出來,將前女友瑪麗安娜帶到南方,兩人卻爆發出感情危機並最終導致血案。費迪南德婚姻不幸,同時又被單位解僱。在一場派對中,他邂逅了前女友瑪麗安娜,重燃昔日情緣。瑪麗安娜跟隨著費迪南德來到南方。但不久後,費迪南德發現瑪麗安娜正遭到黑幫的追捕。相處中,瑪麗安娜給費迪南德起了綽號“皮埃羅”。故事的最後,皮埃羅殺了瑪麗安娜,自己也自殺了,他在死亡的前一秒後悔了自殺的舉動,但已經來不及了。
C.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藝術主張、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攏,向真實深入;而「左岸派」電影感興趣的則是人的精神活動,人的思想,人的內心。在他們看來,一個人在頭腦中創造的生活遠遠比生活本身要豐富。他們向內心生活靠攏,向著一種新的真實深入。
有克羅德•夏布洛爾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爾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緊接著有特呂弗的《四百下》 ,阿蘭•雷乃的《廣島之戀》 ,後來,1960年及以後,又出了讓-呂克•戈達爾的《筋疲力竭》 ,艾里克•羅梅爾的《獅子座》 ,最後有雅克•里維特的《巴黎屬於我們》 。
「新浪潮」作者電影的風格,大都以專注的手法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影片在表現方法上,廣泛使用能夠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 的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甚至使用違反常規的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統一性的「跳接」、「跳剪」等。還採用一些以人物為對象的使用輕 便攝像機完成的跟拍,搶拍以及長焦、變焦、定格、延續、同期錄音等「紀實」手法,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個人傳記色彩。
D. 和瓦爾達告別,和新浪潮告別,和一個時代告別
阿涅斯 ‧ 瓦爾達(Agnes Varda,以下簡稱瓦爾達)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開拓者,3 月 28 日上午於巴黎家中去世,享年 90 年。 她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思考採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來為傳統法國電影注入新活力,其作品深深影響了戈達爾、特呂弗等新浪潮電影的代表性人物。
近年來,瓦爾達把她的精力放在紀實性影片的創作上,她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與觀眾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職業生涯中的所悟所感作。在 2000 年出品的紀錄片《拾荒者和我》中,她以收集、收獲和回收為主題,回顧了自己的所有作品,一些評論家將這部視為她的傑作。
瓦爾達早期的一些電影充滿了戲劇性,不僅帶有濃厚的女權主義色彩,而且極具煽動性,正是些作品決定了其影視作品的藝術特點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講述了一個流行歌手在等待癌症檢查結果的 2 個小時中的心理變化過程;《幸福》(Le Bonheur,1965)則講述了一個年輕丈夫背叛妻子的故事。
早在 1959 年特呂弗的《400 擊》和 1960 年戈達爾的《氣喘吁吁》等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出現之前, 瓦爾達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拍攝風格 。她在 1955 年出品的《短角情事》中率先使用兩條線索敘事的表現手法,一條線索是一對夫婦試圖挽回婚姻,另一條線索是法國小漁村村民們治理水污染的經過。這種敘事方式成為了新浪潮影片的一大特色,並深深影響了戈達爾、特呂弗以及阿侖 · 雷乃(擔任《短角情事》的剪輯工作)等導演的創作風格。而在雷乃的引見下,瓦爾達認識了許多巴黎新浪潮電影代表人物。
《五至七時的克萊奧》中女主角 Corinne Marchand 和男主角 Antoine Bourseiller 的合照。這部影片具有濃厚的女性主義色彩,內容極具煽動性,這是瓦爾達電影的一大特色。via Criterion Collection
法國電影有兩大流派,一派是以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以及侯麥等《電影手冊》(Cahiers Cinema,André Bazin 任主編)影評人為首的右岸派。另一個派別,是政治化和自由化程度更高的左岸派,其代表人物是雷乃、Chris Marker 和瓦爾達等人。
「剛開始接觸電影製作時,我總是有很多瘋狂的想法,並希望用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她繼續說。「現在我看過各種類型的影片,其中一些感人至深、畫風優美。我非常注重影片的質量。所以我既不拍商業電影,也不依靠明星來賺取眼球。 我從不拍攝別人寫的劇本,因為我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
瓦爾達用獨特的表現手法捕捉日常生活中充滿哲理性的瞬間。via Photofest
她的影片既含有虛構的成分又反映了 社會 現實,她還在很多作品中表達了性別平等的主題。 「瓦爾達強烈地感覺到,新浪潮存在非常嚴重的性別歧視問題,女導演很難獲得製片公司的支持,即使是 1962 年新浪潮代表性作品《五至七時的克萊奧》問世後,她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波士頓大學法籍教授 T. Jefferson Kline 在接受這篇訃告的采訪中說,他是「對話阿涅斯 · 瓦爾達」一文的編輯(Agnès Varda: Interviews,2013)。「作為一名女性導演,她在製作電影的過程中遭到不公平的對待,這另她感到非常氣悶。她只是和丈夫去了一趟洛杉磯,她說當她回到法國的時候,她就像不存在一樣。」
1962 年,瓦爾達與導演雅克 · 德米(曾執導《蘿拉》、《瑟堡的雨傘》)結婚,這段婚姻一直持續到德米去世。1968 年至 1970 年間,他們夫妻二人居住於好萊塢。在這里,德米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指導了《模特商店》,瓦爾達則創作了電影《獅子、愛、謊言》。瓦爾達的這部影片將 1960 年代末洛杉磯的沉思美學與紐約的反主流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影片製作陣容包括 Warhol 所鍾愛的 Viva;音樂劇《長發》原著的作者 Gerome Ragni 和 James Rado;以及地下電影製片人 Shirley Clarke)。在同一時期,瓦爾達還拍攝了紀錄片《黑豹黨》,黑豹黨的領導人 Huey Newton 當時已被監禁,影片中包括了一段對其的采訪。這部影片受法國電視台委託而拍攝,但在當時依然受到了打壓。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瓦爾達結交了大門樂隊的領頭人 Jim Morrison。瓦爾達和德米在法國時,Morrison 曾拜訪過他們。根據 Stephen Davis 的傳記作品《Jim Morrison:生、死、傳奇》,1971 年,Morrison 的葬禮在巴黎的 Père Lachaise 公墓舉行,瓦爾達是葬禮上僅有的 5 人之一。同年,瓦爾達在法國簽署了《343 名盪婦宣言》(Manifesto of the 343)。在這份請願書中,343 名女性表示自己曾經墮胎,並抗議因墮胎而可能遭受到的起訴。
拍攝於 2009 年的一張瓦爾達肖像照。她是唯一一位在新浪潮電影運動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女性導演。攝影:Owen Franken
1972 年,瓦爾達的兒子 Mathieu Demy 出生,迫使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Mathieu Demy 現在是一名演員。瓦爾達在上一段婚姻中育有一女,德米接納了這個女孩並將其改名為 Rosalie Varda Demy。Rosalie 現在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她和 Mathieu 都是瓦爾達仍在世的親人。1975 年的一次采訪中,瓦爾達對女演員 Mireille Amiel 表示:「盡管我很開心,但我仍對這次工作和人生的剎車(因生育而暫停事業)感到悔恨。」於是,瓦爾達在家中接起一條約合 91 米的電線,用來連接攝影機和麥克風。有了這條「臍帶」一樣的電線,瓦爾達成功地采訪了達格雷街上的店主和她的鄰居,並最終創作了影片《達格雷街風情》(Daguerréotypes,1976)。
瓦爾達的電影《功夫大師》(Kung-Fu Master!,1988)因其演員陣容而頗受爭議。這部虛構的故事片講述了一個成年女性(由瓦爾達的朋友、女演員簡 · 鉑金飾演)愛上了一名十幾歲的男孩(由瓦爾達的兒子飾演)。影片的名字正是片中男孩最喜歡的街機 游戲 。這部影片的法語名後改為《Le Petit Amour》(小戀情)。這部電影與瓦爾達的另一部作品《千面珍寶金》大約在同時拍攝。 這兩部影片都因跨越了事實與虛構的邊界,而被瓦爾達稱為「幻想傳記片」。
德米去世後,瓦爾達製作了 3 部電影作為紀念:劇情傳記片《南特的雅克 · 德米》;為紀念《柳媚花嬌》上映 25 周年的紀錄片《洛城少女二十五歲》以及《雅克 · 德米的世界》。
1991 年上映的《南特的雅克 · 德米》劇照,右側是主演 Philippe Maron。瓦爾達拍攝這部影片紀念 1990 年去世的丈夫雅克 · 德米。via Sony Pictures Classics
之後的幾年裡,瓦爾達相對沉寂。直到 1999 年,瓦爾達第一次使用數碼相機拍攝了電影《拾穗者》。這部電影重啟了瓦爾達的藝術事業。在之後的日子裡,瓦爾達的事業已經習慣了這種沉寂和復甦的輪回。『好吧,她只不過是跟著克萊奧游覽巴黎』。但其實,瓦爾達在拍攝前已經仔細構思了整部電影。」
在 1985 年的影片《天涯淪落女》中,影片以一具女屍開頭,隨後以紀錄片的形式揭開了這具女屍(Sandrine Bonnaire 飾演)生前的故事。Kline 說:「電影中每一個移動鏡頭的結束,和下一個鏡頭的開始,都有著相同的視覺提示。這使得觀眾能夠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電影。」
Alison Smith 是《阿涅斯 · 瓦爾達》(Agnès Varda,1998)這篇批判性研究的作者。她認為 瓦爾達「是一個詩人,她以生活中的物體,和人們使用這些物體的方式為題」 。這篇訃告在撰寫過程中曾采訪 Alison Smith,她在采訪中補充道:「瓦爾達是一名藝術家,她持久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一直吸引著我。她帶著這兩種特質,探究了日常生活,以及人們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她對生活細節的運用尤其令我著迷。」
2008 年上映的影片《阿涅斯的海灘》中的一個場景。穿黑衣服的演員是瓦爾達。攝影:Cinema Guild,via Photofest
紐約電影節導演 Richard Peña 曾將《拾穗者》介紹給美國觀眾,並稱贊這部影片和瓦爾達的《阿涅斯的海灘》為「新一代非虛構電影製片人的試金石」。
曼哈頓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展出了瓦爾達的影片、視頻和一個名為《努瓦穆捷的三聯畫》的裝置作品,這個裝置作品由 3 塊屏幕組成。Smith 說:「無論以何種標准衡量,(瓦爾達)80 多歲時轉行研究裝置藝術這一決定都非常了不起。 她的活力令人敬畏。 」
撰文:John Anderson
翻譯:熊貓譯社 馳逸 & 王奕琳
編排:Antoine Y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E.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精神之父是誰
安德烈·巴贊,1918—1958,《電影手冊》創辦人之一,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影評人,被譽為新浪潮電影之父。
F. 法國導演戈達爾在家中安樂死,他對電影行業有過哪些貢獻
他對電影行業的貢獻有革新了電影的語言和拓展了電影的主題。
據報道,世界著名導演戈達爾在家中實行安樂死,享年91歲,眾所周知,導演戈達爾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執導的電影超過100部並且獲獎無數,著名的代表作有《精疲力盡》、《隨心所欲》、《人人為己》等,曾經獲得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第3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第3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可以說戈達爾的一生與電影形影不離,電影影響了他而他也極大地促進了電影的發展。
戈達爾的離世,宣告了法國新浪潮運動的最終落幕。眾所周知,法國新浪潮電影有五虎將的說法,他們分別是特呂弗、夏布洛爾、侯麥、里維特、戈達爾,其他4位導演早已經離世,此次戈達爾的離世,使得轟轟烈烈的法國新浪潮電影最終拉下了帷幕。
G. 最近迷上了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有哪些值得推薦呢
許多人都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但是大多數人喜歡看懸疑劇或者愛情劇。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看這些電影的,或者說看多了這類電影之後有時我們也會想換換口味。有人問,迷上了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有哪些值得推薦呢?第一部是《表兄弟》,第二部是《四百擊》,第三部是《五至七時的克萊奧》。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三、《五至七時的克萊奧》《五至七時的克萊奧》是瓦爾達第二部作品,這部電影雖然說是電影,但是大部分內容是實時記錄的。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名歌手,故事主要發生在咖啡館、巴黎街道以及公園里,講述的是這位出名的歌手等待身體檢查結果的故事。
大家還有什麼電影可以推薦一下的嗎?
H. 著名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去世,他生前都有哪些優秀作品
戈達爾在世的時候,曾拍過《狂人皮埃羅》和《阿爾伐城》,還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
戈達爾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電影,他從19歲的時候,就表現出極高的導演天賦,並且拍了很多炙手可熱的電影,一直到91歲逝世,他這一生無怨無悔,完全奉獻給藝術。他在全世界都有非常高的位置,而戈達爾影響了很多藝術家,他的成就空前絕後,被稱為法國第一導演。
第三,戈達爾《筋疲力盡》,是一部燒腦之作,是新浪潮的開山之作。
哥達爾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採用的是紀實的手法,描述了青年人的渺茫與無助,一群人陷入孤獨的精神世界,處處透露著一股無盡的虛無。這部電影記錄了戰爭之後的殘忍與無奈,絕對是經典之作,到現在依然被奉為經典。
I. 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的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 特呂弗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國巴黎。他從小就喜愛文學和電影,在整個少年時代里,他就已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著作,是電影導演之中文學素養比較好的。他曾經相當崇拜巴爾扎克,在他的屋子裡,懸掛的文化名人照片中,就有巴爾扎克的--這個自稱用筆完成了拿破崙用劍沒有完成的事業的法國作家,很長時間都在從精神上激勵少年特呂弗,去投身文化事業。
15歲的時候,特呂弗就在巴黎發起了大眾電影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主要是聚合了很多喜歡電影的青年人,一起對電影進行研討。這可以說是電影天才特呂弗,走向他後來輝煌的電影事業的一個良好開端。在這個俱樂部里,他和夥伴們營造了一個非常好的討論電影的氛圍,糾結了一批熱愛電影的死黨。
那段時間,對他影響最大、促使他走向電影事業的引路人,當屬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他找到了他,希望從他那裡得到教誨。巴贊對他的電影觀和人生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巴贊的具體指導下,特呂弗一步步走向了電影的迷人領域。
1953年,21歲的特呂弗進入了法國農業部電影處工作,這個職位主要是拍攝一些關於法國農業的科教紀錄片,顯然使他無法滿意,很快他就辭掉工作,在《電影手冊》雜志和《藝術》擔任了編輯,這期間,寫了大量的電影評論,成為了當時法國著名的電影評論家。特呂弗是少數從電影評論家轉向電影導演,並且取得了成功的人。要知道,一個美食家有時候並不見得是一個好廚師的。
這期間,他撰寫了理論文章《論法國電影的傾向》,成為了法國電影新浪潮的一個理論宣言。他的觀點很大程度上被讓.呂克.戈達爾、阿侖.雷乃等所推崇。但是,這個時候,特呂弗顯然不願意只是做一個電影評論家了,1957年,他發表了電影評論《法國電影在虛假中死去》,之後就去了義大利,跟著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羅西里尼,開始學習電影導演技術,於1959年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四百下》,一下子就獲得了成功。這部影片講述了少年安東尼的成長故事,他在學校和父母之間遊走,進行很多生活嘗試和各種冒險。1979年,他在影片《愛情長跑》之中,又插進來了影片《四百下》中的一些鏡頭,暗示同一個電影主人公歷時性的成長過程。
從此,特呂弗幾乎完全放棄了電影評論,專門進行電影導演的創作。此後一直到他1984年去世,他幾乎每一年都要導演一部影片,一生一共導演了23部影片。期間,他還做了一項文字工作:因為崇拜希區柯克,他後來到美國專訪了希區柯克,出版了訪談集《論希區柯克的電影意藝術》一書。
1960年,他導演了影片《槍擊鋼琴師》,這部影片通過一個鋼琴師的人生遭遇,講述了他在愛情和一樁謀殺中左奔右突的故事。影片是典型的特呂弗式的電影,黑白片的色調描繪了幽雅感傷的巴黎生活和記憶。
1963年,他導演了影片《柔膚》,講述了一個出版商的幸福婚姻和家庭,後來因為男人的外遇而遭到毀滅的故事。特呂弗顯示了他對人類感情、尤其是愛情關系的准確以及十分微妙的把握,對人類常常越過藩籬去尋找新鮮感情的沖動,以及這種沖動所帶來的後果和痛苦,都進行了十分精微的展示和探討。
1967年,他導演了影片《黑衣新娘》,這部影片塑造了一個為了愛情而瘋狂報復的女人:女主人公在結婚的時候,新郎卻死在了她的懷里--他被槍殺了。於是她就在隨後展開了對五個兇手的報復,影片相當驚險和激烈。但是因為這是向希區柯克致敬的影片,完全是在模仿希區柯克的影片風格了。加上作品本身也是改編自一個美國作家的原著,影片的對白都是英語,並不是特呂弗的一部成功之作,甚至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而且,扮演女主角的演員珍妮.莫里身材也不好而且顯老,整個影片沒有什麼看點。
1975年,他執導的影片《阿黛爾。雨果的故事》,講述了法國作家雨果的女兒阿黛爾。雨果被愛的瘋狂所毀滅的故事,探討了愛情與人生的復雜關系。
1980年,他又執導了影片《最後的一班地鐵》,展現了巴黎在二次世界大戰淪陷期間的一個愛情故事。影片的主演都是法國首屈一指的演員,女主角是被稱為歐洲第一夫人的德芙諾,她的精湛演技可以說是出神入化,扮演了一個在兩個男人之間游移的女藝術家,結尾是她牽著兩個男人的手,向戲中的觀眾以及戲外的二戰結束而謝幕,有著雙重的意味。
1981年他導演了影片《隔牆花》,它講述了一個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的男人,再次遇到過去的戀人,這個戀人剛好和丈夫住到了他的隔壁。之後,兩個人發生了無可阻擋的舊情復發,這樣一個激情故事很難有什麼好結果--最後女人開槍殺了男友後自殺身亡。芬妮。阿爾丹扮演了這樣一個表面熱情溫存,而實際上卻為了愛的佔有而瘋狂的女主角。
在特呂弗的很多影片中,他都把人的感情推向一個極端的處境,來安排和講述人物的命運,對婚戀中的人的精神狀態,有著比心理醫生還要深刻生動的把握。而特呂弗也特別的擅長發掘法國女演員的長處,像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演員德芙諾、伊莎貝拉.阿佳妮、娜塔麗.貝依、讓娜.莫羅、弗朗索瓦.多萊亞、芬妮.阿爾丹等等,都和他有著愉快的合作,他在銀幕上呈現了她們--這些可以說是法國乃至歐洲最迷人,也漂亮的女人們的風采。
特呂弗可以說是真正的獲獎大戶和常勝將軍,他的影片先後獲得了法國嘎納電影節大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等50多項獎項,他的影片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1984年,他因病在妻子、電影演員芬妮.阿爾丹的陪伴和安慰下,死在了她的懷里。
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COIS TRUFFAUT)作品集
演員作品集
綠屋 Chambre verte, La (1978-4-5)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1977-11-16)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5-24)
野孩子 Enfant sauvage, L' (1970-2-26)
導演作品集
情殺案中案 Vivement dimanche! (1983-8-10)
隔牆花 Femme d'à côté, La (1981-9-30)
最後一班地鐵 Dernier métro, Le (1980-9-17)
愛情狂奔 Amour en fuite, L' (1979-1-24)
綠屋 Chambre verte, La (1978-4-5)
痴男怨女 The Man Who Loved Women (1977-4-27)
零用錢 Argent de poche, L' (1976-3-17)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1973-5-24)
美女如我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1972-9-13)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 (1971-11-18)
床地風雲 Domicile conjugal (1970-9-9)
野孩子 Enfant sauvage, L' (1970-2-26)
騙婚記 Sirène Mississipi, La (1969-6-18)
偷吻 Baisers volés (1968-9-4)
黑衣新娘 Mariée était en noir, La (1968-3-22)
華氏451度 Fahrenheit 451 (1966-9-15)
柔膚 Peau douce, La (1964-4-20)
二十歲之戀 Hatachi no koi (1962-6-22)
朱爾與吉姆 Jules et Jim (1962-1-23)
射殺鋼琴師 Tirez sur le pianiste (1960-11-25)
四百擊 The Four Hundred Blows (1959-5-4)
搗蛋鬼與戀人 Les Mistons (1958-11-6)
J. 《四百擊》--無處安放的童年。
《四百擊》是法國新浪潮代表作之一,導演特呂弗。新浪潮的電影有個特色,就是走上街頭拍,想到哪兒是哪兒,情節自然寫實。這樣的節奏放在《四百擊》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主人公安托萬無處安放的心,在隨意的鏡頭里四處漂泊,悄無聲息得日漸羸弱:
四百擊是法國俚語,意思是一個搗蛋的小孩要挨四百下打才能變得聽話。而安托萬就是一個所謂的「無葯可救」的孩子,他並沒有挨四百下打,不過家庭、社會、學校讓他所承受的「教育」反而比四百下棍棒傷害更大,冷漠的母親、對他絕望的繼父、只會體罰叫家長的老師、不良商販……使得他的是非觀非常扭曲。
他是母親年輕時放縱的產物,所以母親一直將他視為污點,對他沒有任何關愛;而繼父又不是親生父親,一開始對他雖然關愛有加,可惜對他的耐心有限,幾次的頑劣行徑使得繼父與他決裂。在這樣一種沒有愛的環境下,他對外物的判斷只包括對自己是否有利,比如逃課時撞到母親在外偷情,他反而慶幸母親不會將他逃課的事說出去;為了不上學他可以編造出「母親過世」的謊言。整部電影就是他不停地用各種天真的想法搞砸所有事,他總是渴望變好,可惜他就像在迷霧中迷失了的孤兒,跌跌撞撞無數回也不會有人給他指明前進的方向。
記憶中最深刻的是一組正反打鏡頭:安托萬進監獄後母親探監時他的情緒變化,從最初等候訪客到來時的無比期待,到看到來者是母親時無比失望,再到兩人同框時他的沉默不語。家對於他來說永遠不是避風港,即便電影中期母親出於某種原因開始善待他,母親對他而言也只是一種折磨。
尼采說:「真的,人是一條污水河。你必須是大海,才能接受一條污水河而不致自污。」而十二歲的安托萬無法擁抱母親,他只好選擇擁抱大海。
不幸地是,這部電影還是導演特呂弗的真實寫照,他通過電影把自己解剖,把血淋淋的童年橫陳在觀眾面前。他告訴大家電影叫四百擊,告訴大家他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不過我以為,他更想告訴大家的是沒有一個孩子不需要關愛,對一個孩子的管教打四百下沒有用,四千下更不會有用。我一定不要成為這樣的母親呀!看完電影的我如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