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法國的表現主義電影

法國的表現主義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09 15:18:57

㈠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在電影語言方面革新,用大量心理化語言,通過電影手段表現心理對嗎

對,表現主義電影是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在德國出現的把文學、戲劇和繪畫上的表現主義原則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

表現主義電影用荒誕離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確地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德國人民帶來的極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銀幕上呈現的是高度誇張、變形、主觀化的世界。



(1)法國的表現主義電影擴展閱讀:

表現主義這個詞一般用來描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反對學術傳統的繪畫和制圖風格,它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歐美一些國家文學藝術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和奧地利流行最廣。它首先出現於美術界,後來在音樂、文學、戲劇以及電影等領域得到重大發展。

表現主義一詞最初是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馬蒂斯畫展上茹利安·奧古斯特·埃爾維一組油畫的總題名,用來與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區別。

㈡ 法國表現主義電影在電影語言方面革新,用大量心裡化語言,通過電影手段表現心裡,對不對

正確
法國表現主義電影在電影語言方面革新,用大量心理化語言,通過電影手段表現心理

㈢ 介紹幾部哥特風格的電影

驚情四百年
這是一部陰森詭異的吸血鬼傳說,同時也是一個凄美感傷的愛情故事。
公元1462年,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並威脅到整個基督教。羅馬尼亞大將軍德古拉伯爵(加里•奧德曼 飾)臨危受命征討,不料就在他獲勝之時,城內謠言四起, 盛傳他已戰死沙場。他的妻子伊麗莎白(薇諾娜•賴德 飾)因悲痛欲絕而投河自殺,班師回朝的德古拉看到的只是妻子的屍體。由此他遷怒於上帝,從而化身投入邪惡勢力,以吸食鮮血延續生命,成了一個不死的吸血僵屍。
四百年後,故事輾轉到了1897年的倫敦,年輕律師強•納生(基努•里維斯 飾)受命到羅馬尼亞特蘭斯瓦尼亞屬地的德古拉家族城堡去辦理這位貴族後裔在倫敦的地產手續。為此,他將與未婚妻——美麗的美娜(薇諾娜•賴德 飾)分離。德古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化為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他發現美娜與伊麗莎白驚人相象,認為美娜就是莉莎的轉世再生。他決定找到美娜,找回那一份遺失了四百年的真愛。他將約拿囚禁在城堡之中,帶上成箱子的故鄉泥土:這是他力量的源泉,乘船一路呼風喚雨來到倫敦。他的到來復甦了倫敦的黑暗力量。吸血蝙蝠與狼人醒了,倫敦處於一種神秘的恐怖之中。而美娜卻總在冥冥之中聽到一種心靈的神秘的召喚,在恐懼中又帶有一種強烈的嚮往...

理發師陶德
受法官塔萍(阿倫`瑞克曼)陷害,被迫流放他鄉15年的陶德(約翰尼`德普)回到倫敦後,滿心的怒火,只想復仇。他的妻子露西(勞拉`凱利)已經不知所蹤,而女兒喬安娜(珍妮`懷森納)則被塔萍作為養女囚禁在深宅大院里。
陶德遇到了餡餅店老闆娘洛薇特夫人(海倫娜`卡特),也是一直愛戀他的女人。在餡餅店樓上,陶德重新開張了他的理發店。漸漸的餡餅的生意好了起來,只是煙筒里不斷冒出惡臭的黑煙。理發店的客人也很多,卻很少見到有人走出來。那裡,陶德一直在等著法官塔萍的到來。

亞當斯一家 / 阿達一族
亞當斯庄園里住著一個典型哥特式家庭。戈梅斯(勞爾·朱力亞 Raul Julia飾)和妻子(安傑麗卡·休斯頓 Anjelica Huston飾)終年生活在這里,到處彌漫陰郁腐敗的氣息。二人感情如蜜,有一雙喜歡玩謀殺游戲的兒女。戈梅斯的心裡,卻埋藏著一個傷疤。那就是他曾經和哥哥費斯特失和,費斯特已經失蹤25年,戈梅特仍然放不下對哥哥的惦念。
一心要奪取亞當斯庄園和這里的財富的母親有一個兒子戈登(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Christopher Lloyd飾),貌相跟費斯特相向。於是,一場陰謀上演了,她教唆戈登佯裝費斯特潛入亞當斯庄園,利用戈梅斯的兄弟情一步一步地奪取庄園。

黑夜傳說
地球上一直存在著一個黑暗的地下世界。那裡,兩大種族――吸血鬼和狼人――在斗得你死我活,每一方都以消滅對方種族為最終目標。
一次,吸血鬼族的「月神」西麗妮(凱特•貝金賽爾 Kate Beckinsale 飾)在追殺幾個落敗的狼人時發現,狼人正在密謀綁架人類的一名醫生麥克爾(斯科特•斯比德曼 Scott Speedman 飾)。心知狼人必有所圖,西麗妮獨自前往狼窩查探。不料中了狼人的埋伏,身負重傷之際幸得麥克爾相救。在麥克爾送西麗妮回吸血鬼營地的途中,他意外被一隻吸血鬼咬傷了,由此揭開了麥克爾的身世之謎和狼人的陰謀……

斷頭谷
十八世紀末期的紐約,警察們還延用古老的辦案方式,對罪犯刑訊逼供,年青的警察伊卡布·克瑞恩(約翰尼·戴普 飾)篤信科學的辦案方式,因此受到市內同行的排擠,被派到一個叫斷頭谷的小鎮辦理一起連環兇殺案。
斷頭谷一直流傳著關於「無頭騎士」的傳說,據說,他是因為嗜血而戰的黑森林僱傭軍,被敵人割去頭顱後,他的孤魂一直在斷頭谷游盪,在月黑風高之夜,他會騎著快馬、 拿著大斧將經過此地的行人的頭顱割下。兩個月內,小鎮中已經三個人慘遭毒手。
克瑞恩住進了當地富豪范塔索(邁克爾·甘伯恩 飾)家中,他對「無頭騎士」的傳說不以為然,但是,又有人接二連三的死去,他還親眼目睹了「無頭騎士」砍掉小鎮治安官的頭顱,他不得不相信傳說的存在,也堅定了要查出真相的決心。

烏鴉
相傳,烏鴉能帶領人的靈魂穿越陰陽。於是,一個傳奇故事就此展開。一個不詳的夜晚,搖滾歌手埃里克(李國豪 飾)和他的未婚妻在街頭遭到當地的惡棍殺害。整整一年後,憑借著烏鴉的指引,埃里克的靈魂從陰曹地府回到了人間,他又重新復活了!復活後的埃里克擁有著超自然的力量,而他的身邊總是出沒著一隻黑烏鴉。埃里克開始了他的漫長的復仇之路!

魔咒女王
傳說中的吸血鬼里斯特從幾十年的長眠中蘇醒,他決定不再屈尊於陰暗之中,而要像人一樣生活在陽光照耀之下。於是他憑借著吸血鬼特有的迷人魅力與孑孓的氣質,成為了一個偶像級的搖滾明星,並用他的音樂喚醒了在北極冰窖中已經沉睡近6000年的吸血鬼女王--來自埃及的阿卡沙。阿卡沙女王是吸血鬼的祖先,已經在地下蟄伏了數十個世紀,一直伺機統治世界。蘇醒後的吸血鬼女王不僅立刻展開了一場向舊日仇人報復的計劃,而且更一心想與身邊的里斯特一道主宰地球,將人間變為地獄。可是另一方面,吸血鬼獵人傑西·瑞薇絲卻鬼使神差地愛上了風度翩翩的里斯特,展開了一段孽緣。里斯特會作出什麼樣的選擇?冷酷無情的吸血鬼女王阿卡沙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真是想一想就可以令人汗毛倒豎。

㈣ 哥特風格的電影有哪些

早在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就拍出了一部名為《歷代的巫術》的影片。眾所周知,當時的電影剛剛誕生不久,還處在幼稚期,完整的有故事情節的影片還是鳳毛麟角,電影特技也是簡單粗糙,所以克里斯滕森採用了紀錄片的形式,為我們在銀幕上復現了一些有關「巫術」的影像資料。說是紀錄片,但其中的鏡頭基本上是擺拍的,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倒更像是一部專題片。但不管怎麼說,這是哥特文化第一次融入到電影藝術的表達領域里,異教、死亡、巫術等陰暗面元素第一次成為了電影的表現主題,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哥特電影。由於影片的主題過於超前,《歷代的巫術》遭禁映達數十年之久,到二戰以後才被解禁。值得玩味的是,歷史上的哥特民族可能也正是來自於瑞典所在的斯堪地納維亞地區,相隔千年之後,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人類第一部哥特電影。
不過第一部有影響的哥特電影卻是來自德國,在《歷代的巫術》誕生一年之後,德國導演茂瑙拍攝了電影《吸血鬼諾斯費拉杜》,自此,大名鼎鼎的吸血鬼正式出現在了大銀幕上。事實上,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那位愛爾蘭作家斯托克筆下的臭名昭著的德古拉伯爵,只是為了避免版權糾紛,茂瑙才給它改了個名字,不過此舉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影片上映後,版權方面就一直麻煩不斷,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塵埃落定的說法。不過,影片本身確實是非常成功,甫一上映就立刻引起了轟動,茂瑙也憑藉此片奠定了自己大師級導演的地位。《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也成為了人類電影史上第一部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德國影壇,正是表現主義電影處於統治地位的階段,而除了《吸血鬼諾斯費拉杜》以外,另一部表現主義電影《泥人哥連》,也是一部很出色的哥特電影。只不過由於《吸血鬼諾斯費拉杜》的光芒過於耀眼,以致《泥人哥連》幾乎都被人遺忘了。
《吸血鬼諾斯費拉杜》的巨大影響力很快波及到了大洋彼岸,此時正處於上升時期的好萊塢對有票房號召力的題材自然是來者不拒,1931年,美國導演勃朗寧便依照斯托克的原著小說原原本本的將吸血鬼德庫拉伯爵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這便是影片《吸血狂魔》。該片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哥特電影,上映後同樣是好評如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尤其是本片的主演貝拉·盧戈西,他所刻畫的吸血鬼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於在他死後多年,還有人堅信他本人就是一個真正的吸血鬼。
方興未艾的哥特電影浪潮很快被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所打破,現實世界中的恐怖顯然比銀幕上的恐怖來得要可怕得多,在戰爭年代,人們在電影里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靈魂的撫慰,而不再是宣揚死亡、痛苦的哥特電影。
二戰以後,隨著經濟、社會的復甦,電影產業也逐漸回暖,而哥特電影也再一次被納入到了電影創作的軌道上。1958年,在德庫拉小說誕生的地方——英國,這位大名鼎鼎的吸血鬼伯爵又一次出現在了大銀幕上,這便是特雷西·菲舍爾所拍攝的影片《德古拉的噩夢》。該片塑造了一個嶄新的吸血鬼形象,從這部影片開始,吸血鬼開始擁有又長又尖的獠牙,只要一張開嘴就會露出來。而主演克里斯托弗·李出色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他五十來歲、高大英俊、兩鬢花白、舉止威嚴,神情兼具貴族的優雅和獸性,成為後來者模仿的樣板。可以說,《德庫拉的噩夢》奠定了至今為止哥特電影中吸血鬼形象的標准模式。
1959年,法國導演喬治斯·弗郎吉所拍攝的《無顏之眼》成為第一部沒有吸血鬼形象的經典哥特電影。這部採用了黑白影像的電影,攝影術運用精湛、畫面效果精緻、情節離奇恐怖,讓人過目難忘。特別是影片的詩意氛圍,賦予了哥特電影另一種全新的氣質,極大的豐富了哥特電影的表現手法。不過總的來說,從戰後一直到80年代,哥特電影還處於發展期,勢頭較弱,數量也不多,有影響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除了上面所提及的那幾部以外,就得算1979年赫爾佐格所翻拍的他的前輩茂瑙的那部成名作了。赫爾佐格號稱「德國四大導演」之一,輔之以克勞斯·金斯基的出色演繹,赫爾佐格版的《吸血鬼諾斯費拉杜》在50年後取得了不亞於茂瑙版的成功。
在整個80年代,值得一提的哥特電影得算1983年好萊塢出品的《慾望》。這部由托尼·斯科特導演、凱瑟琳·德納芙和蘇珊·薩蘭登主演的影片同樣以吸血鬼為題材,但在這部影片中,吸血鬼角色不再是男性的專利,而是把女性吸血鬼作為了主角。當然在此前的影片中,也出現過女性吸血鬼,但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而這部影片則徹底突破了吸血鬼的既有形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優雅、迷人而又危險的女性吸血鬼的標准形象,也成為後來者模仿的標版,在此後的影片中所出現的女性吸血鬼角色,大多離不開《慾望》中所塑造的那個模式。
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才真正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哥特電影不僅在歐美,更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高潮。1990年,一個名叫蒂姆·波頓的導演找到了一個名叫約翰尼·德普的演員,聯袂為我們貢獻了一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影片——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被徹底掀開了。作為一部當代里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意義是怎麼評價也不為過的。這部影片沒有吸血鬼,沒有巫術,也沒有宗教背景,但同樣編織出了一個黑色的、講述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精彩的哥特畫卷……天才的蒂姆·波頓把古老的哥特文化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了一起,給哥特題材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從而在根本上拓展了哥特電影的題材范圍。蒂姆·波頓也藉此逐漸成為當代最偉大的哥特電影大師,他和約翰尼·德普這一對黃金搭檔也配合得天衣無縫。1999年的《斷頭谷》就是二人再次合作的結晶,這一次波頓開始出人意料的直接以巫術為題材,為我們描述出世紀末一曲凄婉、仇怨、令人回味無窮的哥特哀歌。
《剪刀手愛德華》的成功堅定了好萊塢製片人們投資哥特電影的決心。1992年,大名鼎鼎的德庫拉伯爵終於再一次粉墨登場了。這一回,掌鏡的是好萊塢「教父」級導演科波拉。科波拉網羅了一大批好萊塢明星,大手筆的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橫亘數世紀的愛情故事,這就是電影《驚情四百年》。《驚情四百年》以好萊塢的方法徹底重構了德庫拉伯爵的故事,從而給流傳了幾百年的德庫拉傳說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影片大氣恢弘,特技眼花繚亂,加上好萊塢的宣傳攻勢,很快席捲了全球的電影市場。
90年代初的哥特電影浪潮並不僅止於此,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都開始對哥特題材感興趣。1994年,愛爾蘭導演尼爾·喬丹振臂一呼,好萊塢三大帥哥便齊集麾下,為我們集體奉獻了另一部堪稱史詩的偉大哥特電影——《夜訪吸血鬼》。對一般影迷來說,《夜訪吸血鬼》最大的看點恐怕在於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的聯袂演出了,但影片本身並不遜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吸血鬼題材的集大成者了。影片的時間跨度達數百年之久,而且地域也橫跨歐美兩大洲,向我們全景式的展現了一個與人類社會並存的吸血鬼世界,並別出心裁的以吸血鬼的視角描述出了它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夜訪吸血鬼》是如此的成功,以致於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吸血鬼的故事就此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在此後20、3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里,也不會有超過他們的同類型電影了。
在吸血鬼電影大獲成功的同時,另一部名為《烏鴉》的電影闖入了哥特影迷們的視野。相對於好萊塢主流大製作而言,《烏鴉》顯得更獨立、更另類、也更cult一些。這是一個有關靈魂轉世和復仇的愛倫·坡式的哥特故事,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影片的攝影、化妝等等細節也無一不滲透出哥特的氛圍,例如自始至終的陰暗場景,例如演員臉上塗抹的白色油彩……《烏鴉》對哥特文化淋漓盡致的詮釋甚至為它贏得了「哥特教科書」的美譽,對一個死忠的哥特影迷來說,只有《烏鴉》是最哥特的,也只有《烏鴉》足夠哥特。當然,《烏鴉》的成功也使其續集的拍攝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它的三部續集只有1996年的《烏鴉2:天使之城》算得上是成功的,後面兩部《烏鴉3: 鴉魔戰士》和《烏鴉4: 邪惡祈禱》就能說是差強人意,一部不如一部了。
對哥特電影來說,1994年確實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除了《夜訪吸血鬼》和《烏鴉》以外,另一部哥特電影《人狼生死戀》也是在這一年首登大銀幕。本片是關於哥特題材中另一個經典形象——「人狼」的抗鼎之作。在影響力和藝術成就兩方面,《人狼生死戀》都超越了以往所有同類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人狼生死戀》的成功使人狼的形象真正成為人類電影藝術長廊中的一個典型形象——不過很顯然,相較於它的另一位「哥特兄弟」吸血鬼來說,人狼在電影世界裡的成功的確是有些姍姍來遲了。
除了好萊塢,1994年的義大利電影《魔誡墳場》同樣是哥特電影的傑出代表。這部影片在哥特文化中融入了義大利人所特有的幽默感,令人耳目一新。
隨著世紀末的到來,哥特電影的來勢依舊兇猛。在1999年,除了《斷頭谷》以外。另一部古裝哥特片《十三勇士》同樣值得稱道,這部影片以古代斯堪地納維亞文化為背景,洋溢著濃郁的異教色彩,加之改編於當地關於食人部族傳說的故事,從頭到尾都散發出一股濃郁的哥特風味。緊接著,2000年,著名的哥特影星約翰尼·德普與老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合作,打造出了影片《第九道門》。該片以宗教內容為背景,直接講述了一個與上帝、撒旦有關的哥特故事,加之懸疑、驚悚的氣氛,倒是頗得昔日表現主義電影的精髓,與《泥人哥連》可謂是一脈相承。
時光進入21世紀,哥特電影已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一向以藝術氣息濃厚著稱的法國人也沒有放過哥特電影的創作。2001年,一部名為《狼族盟約》的法國電影讓全世界的哥特影迷都驚喜不已。該片以法國鄉間關於吃人巨獸的真實傳說為藍本,糅合了懸疑、巫術、驚悚、異域等多重色彩,精緻而又細膩的在銀幕上為我們還原了一個以哥特文化為背景的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兩年之後的2003年,法國人則給哥特影迷們帶來了更大的驚喜。這一年,法國人製作出了一部出色的3D動畫片《蓋娜》。《蓋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廣泛影響力的哥特動畫長片,全片既吸收了好萊塢常用的科幻元素,又保留了法國人對哥特文化的理解。特別是影片中邪惡外星生命體的形象,妖魅、高貴、危險、黑暗,符合哥特文化中一貫的典型形象的特徵。在該片中,邪惡的外星生命以植物汁液為食,強迫人們冒著生命危險為其採集,實際上這里的植物汁液正應對著傳統哥特文化中的人類鮮血。此外,外星人的統治是通過巫師、祭祀對人們的精神控制來實現的,可以理解為是該片的創作者依託科幻背景對宗教內容的一次全新演繹,反映了創作者們對宗教傳統的獨特反思,而這種反思,正是承襲了哥特文化中的異教傳統。
時至今日,史詩性的哥特電影浪潮已經過去,但哥特電影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同時,哥特電影也開始向傳統的類型片靠攏,逐漸融合了其它傳統類型片的特點,使得觀眾們接受起來更加容易。2003年的美國影片《吸血鬼女王》就是個中代表。這是一部以經典吸血鬼題材為主題的電影,但在這部影片中,融合進了街頭文化、黑人文化的特色,吸血鬼也擺脫了以往白人男性貴族的身份設置,而是以黑人女性的面貌示人。全片節奏明快,音樂強勁,可以說,這是一個黑人街頭版的吸血鬼故事。此外,2003年的《黑夜傳說》和2004年的《范·海辛》則反映了哥特電影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兩部影片都結合了好萊塢慣用的動作片特點,極盡動作、打鬥之能事,如果去掉其中的哥特背景,則是不折不扣的動作片。而且,兩部影片都以哥特文化中最經典的兩大傳統形象——吸血鬼和人狼為主角,在銀幕上讓二者大打出手。《黑夜傳說》講述了人狼和吸血鬼相愛的哥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范·海辛》則以傳統的德庫拉故事為母題,把其中的吸血鬼剋星范·海辛博士直接變成了人狼,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2007年聖誕節夢工廠和華納兄弟公司出品了由鬼才導演蒂姆·波頓、約翰尼·德普和海倫娜·伯翰·卡特合作的《理發師陶德》(Sweeney Todd——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這部影片可謂是哥特中的哥特之作。蒼白的面孔、永不忘記,永不原諒的仇恨、欺騙都在優雅的舞蹈和甜美的歌聲中醞釀,噴濺的鮮血和矢志不渝的愛情共舞。當仇恨熄滅的一刻,斯維尼·陶德發現自己失去了一切,甘心地被復仇的孩子殺死,而他的仇恨也繼承到了這個孩子的身上。影片融合了大量哥特元素,痛苦、仇恨、血腥、優雅,頗耐人尋味。

㈤ 介紹幾部哥特風格的電影

蒂姆波頓拍攝的許多電影都是這方面的
《無顏之眼》很早很早的片子
《夜訪吸血鬼》湯姆克魯斯
布拉德皮特
經典的老片子
《吸血鬼女王》斯圖爾特
湯森德的片子
不一樣的吸血鬼風
但還是很哥特的
《僵屍新娘》
《聖誕夜驚魂》
《鬼媽媽》這三部都是哥特風格的動畫
《黑夜傳說》1,2,3
1和2都很好看
現代哥特風
3就別看了吧。。
《范海辛》吸血鬼獵人
《狼族盟約》也算是吧
《蓋娜》法國片
這片子片源很難找
《剪刀手愛德華》約翰尼德普
沒說的
《理發師陶德》同上
《道林格雷》比較新的片子
我看著不錯~
《烏鴉》很有名了
《愛麗絲夢遊仙境》蒂姆波頓近兩年的大作
《寂靜嶺》恐怖元素較多了
《康斯坦丁》又叫地獄神探
帥哥演的
《魔鬼代言人》
《大魚》有一點哥特的感覺
《漲潮海岸》加拿大片子吧。。
《格林兄弟》這個
我不是很喜歡
但還是值得一看的
《暮光之城》這個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個人覺得沒啥哥特風
不是有吸血鬼就叫哥特的
《罪惡之城》暴力美學
《斷頭谷》依然是約翰尼德普

㈥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有什麼

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作有維內的《卡里加里博士》、朗格的《疲倦的死》、威格納的《泥人哥連》和魯濱遜的《演皮影戲的人》等。

《卡里加里博士》是一部深刻地反映了德國戰後現實的作品。影片揭示了一個神秘的卡里加里博士,對青年舍扎爾施行催眠術,把他拉到市場賣藝獻技。一次在狂歡節上,舍扎爾碰見學生阿萊茵,預言他活不到第二天清晨,此話果然應驗。阿萊茵的朋友弗朗西斯懷疑這是卡里加里博士搞的鬼。第二天深夜,舍扎爾受卡里加里博士指使,劫持了弗朗西斯未婚妻珍妮,人們緊追凶手舍扎爾,他拚命逃竄,直到精疲力竭而死。人們後來追尋至卡里加里的小屋中,發現他早已溜掉,原來他已躲進了瘋人院,還當上了院長,這實際上是對德國當時混亂的社會現實所作的一個象徵性寫照。

「室內劇」電影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是由梅育編劇、茂瑙導演的一部描寫小人物悲劇命運的影片《最卑鄙的人》。故事發生在柏林一家豪華的旅館,旅館看門人因年邁體弱,被迫脫去上等僕役的金制服,貶為廁所看守。他覺得這是莫大的恥辱,便以隱瞞和撒謊去欺騙女兒、親戚和街坊鄰里,甚至想尋短見。影片題材雖來自果戈理的小說《外套》,但對當時的德國社會專門注重外表與服飾的陋習,進行了一針見血的抨擊。影片的場景、情節和對人物的細致描寫,都堅持了現實主義的原則,只可惜影片的結局卻寫了這個看門人的時來運轉,由於他得了一筆遺產而成了那家旅館身價百倍的客人,顯得十分淺薄。

㈦ 歐洲先鋒派中抽象主義電影超現實主義電影 表現主義電影初現的先後順序

應該是印象主義吧?歐洲先鋒派電影運動中,抽象主義基本跟表現主義電影是近義了。
法國印象主義學派從1917一1928年貫穿於整個先鋒派電影運動的始終。
表現主義電影是1919年從《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開始算起的。
超現實主義是從1920年代開始的。
基本上同時的,不分先後。如果嚴格細分,大概是上面這個順序吧。
嚴謹的時間還是查查《外國電影史》這本書吧。

㈧ 22.法國表現主義電影在電影語言方面革新,用大量心理化語言,通過電影手段表現心理。()

這是對的,爾雅上的

㈨ 法國超現主義電影與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區別

答:超現實主義和表現主義雖然看上去都是用寫實的方法刻畫出一個非真實的場景,但他們的追求卻完全不同。

超現實主義:
是用寫實的方法展現一個超越現實的世界。這個世界可以是反自然法則的,可以是夢境般純精神的。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異世界。表現主義則是用寫實的方法展現情感,更接近於浪漫主義。

表現主義:並不是在創造一個超越現實的世界,而是通過對現實世界的個人情緒化來展現個人的情感。

閱讀全文

與法國的表現主義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