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析影史傳奇《藍白紅三部曲》:命運讓我們相遇,相愛,相互折磨
你相信命運嗎?命運讓你遇見你命中註定的人,命中註定的愛情,命運讓你們去愛,去恨,去痛苦,去撕扯交纏,去刻骨銘心!
波蘭天才導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一直致力於探討人和命運的關系,以及支配人類關系的精神和道德復雜性,在1993年和1994年,他發行了三部電影,分別以三種顏色命名:《三部曲之藍》(1993年)、《三部曲之白》(1994年)、《三部曲之紅》(1994年)。
《藍白紅三部曲》的標題,受到法國國旗三種顏色的啟發,意味著:自由,平等,博愛。
包含三個理想,帶著三個命題,承載三種寓意,同時彼此之間有著鬆散聯系的三部曲,在當時的柏林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一口氣拿下八項大獎,兩項奧斯卡提名。
三色系列被認為是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被許多影評家認為是電影界的巔峰。
同時,這三部電影,也是克日什托夫退休前的最後一個項目,是他電影生涯中所有最好元素的結合。在這三部電影中,他更深刻的探討困擾人類的精神和道德問題,並且還致力於探討所謂的命運。
可以說,克日什托夫一直感興趣的,超驗精神、復雜的人際關系,和深不可測的命運,在他最後的三部曲中,得到了最極致的釋放,因而讓每個觀影人,也在觀看的過程中,自覺沉溺於某種神奇的情感中,在靈性,關系,和命運的掙扎中,尋找靈魂的出路。
《 藍白紅三部曲 之藍》:自由
在三部曲的第一部電影《藍色》中,朱麗葉·比諾什扮演一個名叫朱莉的女人,她在一次車禍事故中,失去了丈夫和孩子。醒來後的朱莉痛苦不堪,想要自殺,卻在最後關頭喪失勇氣,她想走出痛苦,卻無時無刻不在過去的束縛之中。
當精神被痛苦俘獲時,被命運的災難淹沒時,一個女人的自由在哪裡?
為了徹底走出來,她切斷了和過去的一切聯系,她賣掉了所有傢具。電影中無時無刻的藍色,都代表了朱莉的巨大悲傷,以及她渴望失去的記憶。
但藍色無處不在,事實上在電影開頭,當汽車駛過法國時,一個昏昏欲睡的孩子,凝視著後面汽車飄動的前燈,暗藍色的陰影在浮動時,就意味著悲劇的人生,因為制動液正在泄漏,從一開始,導演就建立了一種隱形的、接近災難的情緒。
然後,藍色開始變得濃重,越來越多,彷彿濃霧,吞沒了出口。
有一個細節是,在朱莉的家裡,她命人清理女兒的房間,將所有那些勾起她思緒的東西,全部清除掉,女管家在痛哭,朱莉問她為什麼哭?
女管家說:因為你不哭。我們才注意到,悲劇發生時,朱莉是一滴眼淚也沒有掉過的,但是最後在結局時,終於走出來的她,開始流淚。
因為導演暗示了,在沒有哭出來的時候,她其實已經恍若行屍走肉,死人是不會哭的,哭意味著她重生了。
朱莉最終接受了她的過去,接受了全部痛苦,當她最終開始完成丈夫遺留的交響樂時,它暗示了我們,某種外部的力量,在推動著人類的生活,無論你有多絕望,生活終將繼續下去。
這決定了我們力量的是命運,上帝,機會,或者其他。
這部電影非常抽象,它表達了對超越性和精神性的信仰,但它反映了導演自己的不可知論信仰。他沒有解釋為什麼上帝允許朱莉的家人死亡,但它暗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某種精神力量存在,可能在她體內和周圍發揮作用。
而最後走出來的朱莉,是因為她看開了,她將所有房子和財產,都留給了丈夫生前的情婦,這是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因為當車禍發生時,有一個少年撿到了朱莉的項鏈,當他要還給朱莉時,朱莉拒絕了,於是少年佩戴著這個項鏈,常常在噩夢里醒來,看到那天車禍的場景。
電影的最後,情婦開心的留在那個豪宅里,被困在過去的人,變成了她,而朱莉新生了。
或許這是導演的另一重暗示,當你什麼都不貪戀,什麼都不想要時,所謂的命運,也拿你沒辦法。
我們脆弱,是因為我們渴望擁有;我們自由,是因為無欲則剛。
《 藍白紅三部曲 之白》:平等
在三部曲的第二部電影《三部曲之白》中,克日什托夫試圖用一種不那麼直接的方式,來闡述他關於命運和靈性的見解。
這部電影的主角凱羅爾,是一名波蘭理發師,在一場比賽中,和自己的法國妻子多米尼克相識相愛,他藏在妻子的旅行箱里,被偷渡回法國。
語言的不通,事業的受阻,在妻子面前的自卑,讓她們的性生活陷入障礙,而此時他任性的年輕妻子,堅持要和他離婚,並在凱羅爾求助自己時,設計讓他陷入被警察追捕的境遇。
身在異國他鄉,身無分文的凱羅爾,靠在地鐵用一把梳子吹奏波蘭歌曲謀生,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一名波蘭商人,並藏在對方的箱子里,被再次帶回波蘭。
回到波蘭後的凱羅爾,身兼數職,拚命工作,並且應聘成為當地一個黑幫兼商人的手下,成為他的司機,在給商人開車的過程中,他無意中聽說某一塊地皮將要被政府規劃,因此提前傾家盪產的買下了其中的很多地皮,靠炒房地產發家致富。之後又經營了一家跨國貿易公司,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但是他依然忘不掉多米尼克,可是多米尼克依然對他很絕情,她們之間,彼此糾纏,又愛又恨。愛之深,則恨之切。
最後,他將遺產繼承人改成前妻的名字,並買來屍體假裝死亡,騙多米尼克來波蘭參加葬禮,在葬禮上他看到多米尼克心痛落淚,以此確定她還愛著自己。
失魂落魄的多米尼克回到賓館,卻發現凱羅爾躺在她的床上,凱羅爾曾經因為自卑,反而無法滿足多米尼克,但是重逢之後,她們的一夜激情很快樂。
可是多米尼克不知道,這也只是凱羅爾報復的一部分,當她正沉浸在重新開始的幸福中時,警察找上了門,以她涉嫌謀殺前夫而逮捕她。
然後歷史重演,語言不通,異國他鄉的多米尼克,體驗了丈夫當時的困境。
他們終於扯平了,難道這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平等?
最後,當多米尼克站在凱羅爾花巨資建造的,十分堅固的監獄窗前時,視線正對著偷偷來探望她的凱羅爾,女人用啞語對男人說:我會一直留在這里,哪怕被絞死,也要和你在一起。
白色在電影中多次重復出現,大多數白色似乎沒有重要性或意義,出現在普通的物體上,如廁所、鳥糞和雪。然而,有兩處白色很醒目,凱羅爾有幾次重現的回憶,都是結婚當天穿著婚紗的多米尼克,夢幻般的笑容。這神聖的光芒意味著,凱羅爾在大部分時候,都在理想化自己的愛人。
這部電影中,白色曖昧模糊的含義,很難讓人理解,但是也許導演想要表達的就是: 愛情可能是盲目的,殘酷的,充滿佔有欲和不成熟的,但也可能是溫暖的,治癒的,轉化的和互利的。
所以,白色在電影中是一種雙重定義,喚起純潔和污穢,愛與恨,幸福與痛苦。它是命運施加於愛人之間的不可抗拒。
你渴望愛情的甜蜜嗎?那你就該嘗嘗心碎的滋味。
《 藍白紅三部曲 之紅》:博愛
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三部曲之紅》,講述了一個名叫瓦倫丁的年輕模特,遇到一個隱居的前法官的故事,這位法官從事著不道德的勾當,他竊聽了鄰居們的電話,但是隨著了解的加深,瓦倫丁和法官建立了不尋常的友誼。
法官知道一切秘密,包括一位叫做奧古斯特的年輕法官,愛著一個可能隨時會背叛自己的女人。可以說,奧古斯特是老法官,年輕時的縮影,他當初也愛上一個女人,被背叛,被傷害。
而奧古斯特和瓦倫丁,她們都是善良和慈悲的年輕人,但是她們都各自陷入一段錯誤的戀情,她們的伴侶都在傷害她們,她們自己完全不自知,她們就住在同一條街,她們興趣愛好相同,她們明明才是最合適的人,但她們卻總是擦肩而過。
克日什托夫曾經說過: 我相信命運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己的道路,但是為了理解你現在的處境,你需要追溯你生活的軌跡,分離出必然性,自由意志,以及純粹的偶然性。
這種強烈的命運的聯結,因果聯系,在電影中巧妙的穿梭著。
有幾個場景,瓦倫丁幾乎就要和奧古斯特相遇了,她們喜歡聽音樂劇,她們在公寓下險些撞上,她們明明應該走進對方的生活,在觀眾一次一次緊張的難以呼吸,幾乎以為偉大的愛情就要產生時,她們卻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再次錯過了。
永遠只差那麼一點點,因此頻繁出現的醒目紅色,充滿了緊迫感,彷彿在預警平凡的生活中,埋伏著重要的事情。
命運緩慢而隨機的運作,兩個年輕人的生活,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後,在老法官的巧妙安排下,兩個失戀的年輕人,都要乘坐同一艘船,這種命中註定的聯系在電影的結尾得以實現。
因為巨大的航船在英吉利海峽遇難,只有8名倖存者,瓦倫丁和奧古斯特是其中的一對。
當我們看到營救她們的新聞鏡頭時,我們看到瓦倫丁終於站在奧古斯特身邊,蜷縮在毯子里,她們註定要相遇,要相愛,經過了巨大的劫難,她們才會看到彼此一直在對方身邊。
最後一部電影紅,是三部電影里,我個人最愛的一部,它幾乎是三部電影的高潮所在。
因為瓦倫丁和奧古斯特是日內瓦唯一的倖存者。
但在同一次渡輪中獲救的,還有凱羅爾和多米尼克;朱莉和她最後的愛人奧利維爾。
她們都曾經錯過,瓦倫丁和奧古斯特一直是鄰居,凱羅爾和多米尼克在一起時不知道自己有多相愛,而奧利維爾,他真心愛著朱莉,理解她,支持她,哪怕那個時候她有丈夫,哪怕那個時候他早已知道她的丈夫一直在出軌。
她們都是最應該在一起的人,但平凡生活讓她們在錯誤的時間軸里,彼此錯過。
最終命運之手,讓她們相遇。一種強烈的宿命感,一種超乎我們理解的神秘力量,在支配著這世間的愛恨情仇。
精神,關系,命運,有些事情彷彿命中註定,我們也許會錯過,但繞個彎,終究會遇到!
文|巴黎夜玫瑰
圖|豆瓣
『貳』 法國電影 《紅》講的什麼
在瑞士日內瓦,年輕的女學生瓦倫丁在求學的同時又到一廣告公司兼職作了模特,其住處附近住著一位學法律的大學生叫奧古斯特,他正熱戀著一個叫卡琳的女孩。
瓦倫丁十分想念在英國出差的男友米歇爾,但米歇爾卻總在電話那頭傳來不信任的猜疑語氣,這使瓦倫丁很壓抑,與此同時,奧古斯特也在不遠處用電話傾吐著他對卡琳的愛情。
一天夜裡,拍完了一系列以紅綢為襯景的廣告的瓦倫丁開車回家時不小心撞傷了一隻狗。狗的主人——一個老頭對此十分惱火,瓦倫丁一氣之下把狗帶回了自己的家。一天,康復的小狗竟跑掉了,瓦倫丁來到狗的主人家,意外地發現了這一個自稱是老法官的老頭正在竊聽別人的電話……
廣告攝影師主動追求著瓦倫丁,而瓦倫丁卻在深情思念著米歇爾,但是他的電話越來越少,甚至充滿了火葯味。那邊,奧古斯特給卡琳打的電話也始終沒人來接。
瓦倫丁和老法官之間產生了一種很奇妙的感情,他們互相頂撞,譏諷,挑動。為了看到瓦倫丁的反應,老法官竟跑到法院去自首,而奧古斯特這時正巧在法庭上。
老法官告訴瓦倫丁,他年輕時曾深愛過一個女人,誰知道竟在大學門口撞上了她正在另一個有錢男人的懷抱里……不甘寂寞的奧古斯特爬到了卡琳窗戶前,見到的居然是女友和另一個男人在做愛……
奧古斯特決定去英國看朋友以暫時忘卻這塊令他痛苦的土地;瓦倫丁也終於下決心乘船去倫敦找米歇爾了。
一陣狂風暴雨過後,老法官在電視上看到了英法海峽傳來的噩耗:由法國開往英國的客輪因氣候問題不幸翻船,1400多人中僅7人倖存,電視鏡頭前出現了倖存者的面容。解說員在其後又介紹到:……其中有兩位瑞士人,23歲的學生瓦倫丁,法律學院畢業生奧古斯特……此刻,紅面襯托著他們那可愛又可悲的臉龐,他們好像認識,卻又非常陌生……
『叄』 有哪些好看的法國電影
兩小無猜
愛情片,是講述兩個人從小玩到老的一個游戲,深度倒是談不上,但是在愛情片中還是有點小想法的,我給很多人都推薦過,但似乎總被忽略。
http://www.mdbchina.cn/movies/11079/
給你這個介紹的網頁,不過劇情介紹這種東西很難真是反映影片本身的精彩。
此外還有
超市夜未眠
很有創意的一個片子,整部影片全部發生在超市裡。
http://www.mdbchina.cn/movies/54209/
一時想不起法國的片子了,有的記不起名字,反正法國片很多都很晦澀
給你個鏈接,是中國影視庫的法國影片區,你有空自己翻翻好了
http://www.mdbchina.cn/sections/countries/france/
再給你一個法國電影的論壇
http://www.suninmind.cn/index.php
『肆』 法國有哪些不錯的推理電影值得一看
怎麼說呢,其實法國一些推理的片子也非常燒腦,推薦5部影片,想挑戰一下的同學,可以去看看這些電影哦。
《隱藏攝像機》
Adrien 是一位年輕的天才鋼琴家,他以鋼琴調音作為自己的謀生手段。為此,他想出一個非常特別的工作方法,就是裝成盲人去為他的客戶服務,這樣客戶會對他有更多的優待。
生活不能因失去信仰就寄望於偽裝,而自作聰明其實是另一種自尋短見,不是太入戲,只是進入角色後,必須演下去。這部短片榮獲2011年盧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愷撒獎最佳短片獎。
你還看過哪些燒腦的法國懸疑片?
『伍』 求法國電影《藍白紅三部曲之藍》的觀後感 2000字左右 需要2篇...謝謝大蝦們...急要...
基耶斯洛夫斯基自稱是「專業的悲觀主義者」,他的悲觀在於深刻的懷疑與反思,而他的專業則體現在他懷疑與反思的是人類精神世界永恆的困惑。《三色》探討的是三色所象徵的自由平等與博愛,導演沒有從政治、社會的角度出發,卻是著眼於現代社會個體生命的細微感受,憂傷或歡喜,屈辱或尊嚴,低頭神傷或淚眼朦朧隔窗相望的的姿勢,都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或有可能經歷的細小感觸。
藍色象徵著自由,失去親人的朱莉失去了家庭同時也失去了義務,生活優渥,沒有責任,有著新鮮愛情的無限可能。這樣的朱莉理所當然是完全自由的,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卻向我們展示隨這自由而生的束縛,他探討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的缺失:朱莉被往日的情感與記憶所囚困,無法脫身,她所作的所有便是無所作為,她拒絕去墓地,拒絕看舊照片,扔掉亡夫留下的曲譜,拒絕知道有關亡夫的消息,甚至拒絕哭泣。婆婆與她擁抱,那麼用力地哭泣,朱莉問她為什麼這樣哭泣,她說,因為你不哭。
「在某種意義上,朱麗處於靜態的處境,她不停地等,等待一些事情發生變化。她極度脆弱——因為她決定這樣——因此某種意義上,電影只好追隨她,跟隨她的生活方式和她的舉止。」
白色代表著另一個美好而具有魔力的字眼:平等。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此片中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中個體地位不平等的故事,卻是為了質疑平等對純粹情感關系的必要性。正如芝華士的廣告語無比狂妄卻又無比真實地叫囂的那樣,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又是一個令人心驚肉跳不敢正視的事實。卡洛爾因性無能而被妻子拋棄,對妻子的愛令他受盡侮辱,當他偶然發財之時,不僅性能力重新恢復,妻子的愛也隨之而來。愛情彷彿由財富與生理條件的平衡為前提,一旦失去平衡,愛情就變成一場沉重的災難砸將下來。
紅色的主題是博愛。瓦倫丁像傳說中的天使的那樣,美麗而善良,一心想為別人著想。只是,「她一直從自己的角度來為別人著想」。一場車禍讓她結識了一直坐在屋子裡竊聽電話的脾氣古怪的老法官。老法官偏激的行為觀點對於瓦倫丁生命中一直堅持的愛的原則無疑是一場沖擊。哲學家都有點多慮,基耶斯洛夫斯基也一樣,他被一個問題苦苦困擾,「我們自己有些東西可以付出的這個事實中就有美的東西存在,可如果我們的付出是為了給自己更好的評價,那麼這種美就有了瑕疵。這種美純潔嗎?或者是有點被破壞了?」瓦倫丁無疑就是這個充滿矛盾與不確定的美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疑問與希望。最終瓦倫丁逐漸理解了老法官,老法官也受其愛的感召,決然地作出了自我檢舉的決定。
自由平等和博愛是現代自由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哲學家劉小楓稱基耶斯洛夫斯基「用對個體命運忠心耿耿的目光深情地注視現代社會中破損的個人道德感覺」,其敘事思想「緊緊盯著不放的個體生命的偶在與道德的關系問題,乃是現代性的基本問題」。然而影片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卻又是從這三者的反面開始的。可以說,他所探討的,都是這三個誘人字眼在現實生活中的缺失及其存在的可能。
光影總如水。朱莉在受傷時總躲進藍色的游泳池,讓水淹沒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無法拋棄記憶。因此無法自由。
因為音樂一直在響,音樂響起,記憶重生,畫面在瞬時變成寂靜無聲的漆黑,時間靜止。只有音樂一直在響,最終終於變成恢宏壯大的合唱,每個人在音符的流轉里各自生活,微笑或若有所失,做愛或靜靜死去,所有人的人生都變成朱莉生命的一部分,朱莉的眼淚終於可以靜靜流下。之前朱莉的任何作為都無法到達自由,順應內心的聲音而生活是不可能的,你所能做的,只是順應生活本身。愛是囚牢還是自由?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電影最後庄嚴而偉大的音樂中向我們提出的問題。
在《白》中,基耶斯洛夫斯基講述了一個關於平等的故事,但平等並非真正的表現主題,這是一個取得平等的故事,是關於報復的故事。他相信我們應該追求平等,但要明白永遠不會完全實現。歌德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又有何決定?一個人從小的生活環境與他有生以來的境遇。這些又豈能是平等如流水線上的產品。每個人大概生來就各有其命運了:生理有所區別,生活的環境也各有差別。有如原本電腦被安裝上不同的操作系統,一個個原本應該沒有差別的肉體被社會倫理安插進不同的靈魂。更諻論在政治經濟因素的作用下,脆弱的情感更有如風雨飄搖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在《白》中,愛情中個體的尊嚴完全與愛情無關而與愛情之外的東西如性能力與金錢有關。因不平等而生的屈辱感,卻才是愛情的真正面貌。不平等的愛情,或者愛情的不平等,才是永恆平等的東西——對所有人,所有愛情。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說的不是平等的重要性,而是不平等的無法改變。
基耶斯洛夫斯基說,《紅》的真正主題是,「人們有時候會不會生錯時代?」「我們可能修正老天爺犯下的錯誤嗎?」究竟什麼對於他人才是合適的,是讓他遵從自己的意志墮落向死亡的深淵,還是讓他得救卻以放棄自己的選擇屈從於他人的意志為代價?沒有誰可以是那個上帝,可以代別人思考,代別人做出選擇。而站在大眾所認為的正義的立場改變他人,是否又是一種對他人自由權利的褻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悲觀在這里暫時止步,他給了《紅》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在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與懷疑之外表達了對人性的堅定信仰。
「在不計其數的撥、插、按以及諸如此類的動作中,攝影師按快門的發明尤其富有成效。用手指觸一下快門就能將一個事件永久地固定下來。照相機賦予了瞬間一種追憶性的震驚。這種觸覺經驗同視覺經驗聯合在一起,就像報紙廣告或大城市交通給人的感覺一樣。在其中穿行便會給個體帶來一系列驚恐與碰撞。在危險的十字路口,一系列神經緊張會像電流沖擊一樣急地通過體內。波德萊爾說一個人扎進大眾人流中就像扎進蓄電池中。不久,為了描述驚顫經驗,他稱這種人為「一個裝備著意識的萬花筒(kaleidoskop)」。當坡(愛倫•坡)的「過往行人」還顯得漫無目標地東張西望時,當今的行人卻是為了遵照交通指示而不得不這樣做。因而,技術迫使人的感覺中樞屈從於一種復雜的訓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種對新刺激的急切需要使電影得以誕生。在電影里,驚顫式的感知成了一個有效的形式原則。那種在流水作業的傳送帶上決定生產節奏的東西正式電影得以立足的基礎所在。」
本雅明的這段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會貌似沉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的美學特質。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里,主要進行敘事的不是故事情節,而是人物內心世界與外界發生碰撞所產生的「驚顫式的感知」。這一點在《藍》中表現得尤為出色。
藍色的光閃耀在朱莉的臉孔上,有一種使人心驚肉跳的憂郁。波德萊爾說憂郁即美。藍色的光閃耀在朱莉的臉孔上,如同小女孩死之前手中飛揚的棒棒糖紙的光芒閃耀在風中,沈從文說殘忍是一種美。這美的殘忍的光變成一道沉重的陰影,使朱莉無法從往事中脫身。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藍色光芒經常是很突然地就閃耀在朱莉的臉上,這突兀的晃動的光芒,正象徵了朱莉內心情感的顫抖。自由。自由何在。自由,自由是沒有東西可失去的代名詞。
此外,在《三色》中玻璃與玻璃的反光成為一個重要的隱喻。無數的玻璃,玻璃與玻璃的反光,這脆弱而堅強的透明而無法逾越的物質正有如影片中每一個人的內心與他人之間的距離。玻璃那種混合了脆弱與堅硬的特質正很恰當地揭示出了人物敏感而矛盾的內心。人物內心情感的隱喻表達與技術手法的完美結合保證了「驚顫式的感知」的「驚顫」度,給觀眾以一種心靈上的沖擊力。
「三部電影講述的都是一些有某種知覺或感覺的人,一些有魅力的人。」事實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許多電影都是以這種知覺或感覺為基礎的,「驚顫式的感知」可以說是整個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的價值所在。這種奇異的感知既是電影的表現內容,又是電影與它的觀眾之間發生感應與傳遞情緒的基礎。比如那一部《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鏡子、窗戶上、門上和汽車上的玻璃的反光與折射中的「鏡中」維羅尼卡與現實中的維羅尼卡同時存在,電影中的人物被一種奇異的心靈感應主導著命運,而光影班駁,金黃色的溫暖色調里,我們內心最隱秘的部分,也被一種熟悉而奇異的憂傷與溫暖圍繞,那新鮮的柔嫩的顫抖的感覺,如靈魂的存在般神秘敏感。
這種「驚顫式的感知」存在於電影人物心靈之中的同時存在於觀眾與電影人物之間,成為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中最終完成它的表達的最後關鍵。即基耶斯洛夫斯基選取了我們每個人生命和思想中共同存在的最細小最敏感的情感樣本,當我們被電影中的人物所感動,也即產生共鳴式的驚顫感知之時,我們其實是被自己感動了。正因為如此,劉小楓才敘說自己在基耶斯洛夫斯基過世時,感到「思想的在世孤單」。基耶斯洛夫斯基正有如我們思想世界裡一位不可失去的生活同伴,他的電影熨貼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孤單靈魂,光影之間令我們感受到一點細小卻灼熱的溫暖直抵靈魂深處。而無疑,《三色》正是他眾多作品中人文關懷的出色代表。
『陸』 生化危機2中扮演瓦倫丁和愛麗絲的詳細資料
米拉·喬沃維奇 Milla Jovovich 飾演 愛麗絲 Alice
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 1975年12月17日
星座:射手座
身高:174公分
三圍:W34:B24:H34
出生地:烏克蘭
眼睛:綠色
頭發:棕色
居住:紐約
出生於烏克蘭的米拉5歲時,隨父母移民到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她不僅是一名模特,同時又是一個比較有造詣的歌星和演員。首張專輯《The Divine Comedy》深受好評。米拉目前共出演了7部影片,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由法國大導演呂克·貝松拍攝的《第五元素》。
雖然她才20多歲,卻說"在我死後,我會以身為一個演員為榮。"盡管對她來說,提"死"似乎還太早了一些,但這句話至今表明了她對自己未來人生之路的設想和信念。她就是米拉·喬沃維奇,就是法國名導呂克·貝松的科幻片《第五元素》的女主角——一為拯救世界而生的神人,麗洛。
米拉·喬沃維奇生於1975年12月17日,身高170公分,一頭棕發,一雙碧綠的充滿俄羅斯神秘氣質的眼睛。她的父親是一名南斯拉夫的醫生,而母親則是烏克蘭籍的演員。從小她就隨父母移居洛杉磯,在母親的幫助下,她克服了陌生環境帶來的困難和壓力,盡管常愛受國孩子的欺負,卻以自己的靈性,展現了一個童星的魅力。
10歲那年, 米拉·喬沃維奇便開始了她的模特生涯,11歲時登上T形台,並成為雜志的封面女郎。雖然有些小男生因為她尚未完全發育而把她譏為"葡萄乾",但她那種小大人式的風姿,那種天真中帶幾分矯飾,幼稚中帶幾分成熟的模樣,卻非常招人喜愛。她同時為15本雜志擔任模特工作,並成為好幾家時裝雜志的首席模特和一些知名品牌的專屬模特。於是,很快她就成了紐約模特中的頂尖人物。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模特,必須具有多方面的修養。米拉·喬沃維奇也確實多才多藝。她從小便喜歡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爾扎克的作品,那種對人性深刻的解剖,對人世透徹的分析,使她顯然要比同年齡層次的孩子早熟。當她在模特圈內獲得長足發展的同時,她又開始向演藝界進軍。13歲時她便開始彈電吉他;15歲時又開始自己作曲。1994年,米拉·喬沃維奇出版了她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唱片《神妙的喜劇》(《The Divine Comeely》),獲得相當高的評價。最近,她的第二張專輯唱片又將問世。
然而,米拉·喬沃維奇最為鍾情的還是拍電影。1988年她就踏上影壇,拍攝了她的處女作《偷月情》,時年才13歲。1991年,她又以清純可人的風貌拍攝了《青春珊瑚島》的續集《重返藍色珊瑚礁》。當年布魯克·希爾茲A054以《青春珊瑚島》一炮打響才15歲,同樣米拉·喬沃維奇也在15歲拍了《重返藍色珊瑚礁》,從而聲名鵲起。此後她又拍攝了《我的子彈會轉彎》、《卓別林傳》、《迷途羔羊》等片,反響不俗。而最近她在《第五元素》中的精彩亮相更使她成為本年度影壇耀眼的的新星。
呂克·貝松是法國影壇怪才,曾以《最後之戰》、《地鐵》、《尼基塔》、《殺手雷翁》B651(又名《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片蜚聲國際。這次他拍攝的《第五元素》由美國哥倫比亞三星公司投資7000萬美元,並被法國戛納電影節選為開幕片和全球首映;確實非同一般。在該片中米拉·喬沃維奇與布魯斯·威利扮演的特種兵退役少校柯本·達拉斯演對手對戲,大獲成功。連呂克·貝松也贊嘆說:"米拉·喬沃維奇真是個十分有資質的演員,她絕對有可能在今年就成為影壇的頂尖人物。"其實,當初《第五元素》在挑選演員第一次試鏡時,呂克·貝松並沒有對米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後來米拉在電影公司再度巧遇呂克·貝松,她身上的那種神秘氣質令她有了第二次試鏡頭的機會。當下呂克·貝松毫不猶豫地拍板決定由米拉來演外星聖女麗洛。為了拍好這部影片,米拉·喬沃維奇吃了不少苦,付出了許多代價,她曾專程赴倫敦接受長達8個月的演技訓練和空手道訓練。她坦白地說:"真是難受極了,我整天就象在地獄中工作一樣,沒有半點時間可以用來練習音樂和消遣,幾乎什麼也沒有了……"但是成功補償了她所付出的一切,她那完美無缺的紅發美女形象令人心醉神迷,成了國際媒體追逐的對象。在《第五元素》中她穿著前衛勁裝,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語言,是個拯救地球的女英雄。
《第五元素》中的「第五元素」、《聖女貞德》中的勇猛女戰士、《致命紫羅蘭》中的未來鬥士、《生化危機》中的人類拯救者……米拉·喬沃維奇無時無刻不在自己喜愛的電影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末世拯救者」。她憤怒而堅毅的眼神、男人般驃悍的動作、性感迷人的身段……無不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長期定居在好萊塢的米拉雖飽受著娛樂都會好萊塢的利慾熏心。但這個特立獨行的烏克蘭美女卻時刻能保持自己冷靜而清醒的頭腦。因為,她不會被任何人所左右,她只喜歡接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不過,米拉·喬沃維奇一生中的兩個男人卻真正左右了她的事業和生活。
早在十多年前,這個美麗的東歐模特就在第一任丈夫法國人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中扮演了一位外星美女,這部與當時正在好萊塢紅得發紫的動作男星布魯斯·威利斯搭檔的電影讓她大受歡迎。確實,米拉為了這部動作大片也著實狠下了一番苦功,不但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到英國苦練演技、還拚命學習了好一陣徒手格鬥等技巧,可謂是吃盡力了苦頭。不過這樣的嚴格訓練也最終成就了米拉後來「動作不離身」的優秀品質。該片大獲成功後不久,米拉又再次與呂克·貝松合作了《聖女貞德》,該片雖最終沒能像《第五元素》那般票房大賣,但對於米拉來說無疑是一個再度大幅提升演技的大好機會。而此後不久,與呂克·貝松的分手,最終使得米拉·喬沃維奇漸漸遠離了歐美主流電影之路……
「僵屍中的性感寶貝」,顯然,這樣的美稱是對米拉·喬沃維奇在《生化危機》這一系列影片中精彩發揮的肯定。烏克蘭美女在科幻類影片中的多次驚艷出言的確給眾多影迷甚至眾多知名導演和電影評論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米拉·喬沃維奇真是個十分有資質的演員,她絕對有可能在今年就成為影壇的頂尖人物。」在拍攝完《第五元素》之後,挑剔的呂克·貝松也對米拉贊不絕口。
就在去年五月,剛剛從《致命紫羅蘭》中「解脫」出來的米拉·喬沃維奇正在家中靜養,卻突然接到一個陌生人打來的電話。對方名叫拉賽爾·馬爾凱伊,是新片《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的導演(該片導演本該是執導前兩部《生化危機》的保羅·安德森,由於他執意要去歐洲拍吸血鬼電影,製片方只好找莫克利頂替),要她立即飛赴墨西哥參加影片拍攝。已經演過兩部《生化危機》的米拉·喬沃維奇早已得知第三集的拍攝計劃,但沒想到會發生得如此突然,就連丈夫保羅·安德森也未能及早告知自己。於是乎,做事敬業的米拉便收拾行囊再次開始了與「生化危機」的新「情緣」。趕到片場之後,甚至還沒來得及與前兩部共同「戰斗」過的老友敘舊,也沒能與剛剛參加此系列片演出的新手磨合,米拉就被導演賽爾·馬爾凱伊帶進了茫茫的墨西哥沙漠。更讓她始料未及的是,新導演拍攝動作戲的風格與保羅·安德森大大不同,不喜歡看性感的女主角持槍射擊的動作,執意要米拉練慣用碩大的砍刀劈殺成千上萬的僵屍、血肉橫飛的效果。邊排戲邊研讀劇本的米拉逐漸發現,原來新導演為新片設置了更大比重的近身肉搏的動作戲,不禁暗暗叫苦。還好經歷了多年動作磨練的烏克蘭悍女憑借超強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力堅持了下來……
☆ 星路歷程:
1984年,只有9歲的米拉開始參加一部電視劇的拍攝
1985年,11歲的她步入模特圈。攝影師Richard Avedon為她拍攝的照片,上《Mademoiselle》雜志封面,是美國時尚雜志最年輕的封面女郎
1986年,被評選為「世界上最令人難忘的女性」
經常為Banana Republic,Anna Molinari,The Gap,Calvin Klein,Redken以及許多其他大牌設計師進行時裝表演和時尚廣告宣傳
1994年4月,首張專輯《The Divine Comedy》發行
☆ 演藝生涯:
1988初涉影壇,主演《兩個月亮》(Two Moon Junction)
1988電視《開往Kathman的夜車》(The Night Train to Kathman)
1991《重返藍色珊瑚礁》(Return to the BlueLagoon)
1992《卓別林》(Chaplin)
1992《卡夫斯》(Kuffs)
1993《迷惑》(Dazedand Confused)
1997《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1998《He Got Game》
1999《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
2000《蠻荒情仇》The Claim
2001《超級名模》Zoolander
2001《百萬美元旅館》Million Dollar Hotel, The
2002《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
2003《你這個笨男人》You Stupid Man
2003《行為不善》No Good Deed
2004《生化危機2:啟示錄》Resident Evil: Apocalypse
2005《喀利古拉》Caligula
2006《致命紫羅蘭》Ultraviolet
2006《魔鬼交鋒》.45
2007《生化危機3:劫後餘生》Resident Evil: Extinction (9月21日, 2007)
2007《冬日皇後》The Winter Queen
西耶娜·蓋爾利 Sienna Guillory 飾演 瓦倫丁 Jill Valentine
西耶娜·蓋爾利
姓名:Sienna Guillory
中文名:西娜.吉羅瑞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75.05.31
出生地:英國·倫敦
國籍:英格蘭
性格:直率
嗜好:吸煙
影視作品:
伊拉貢(13-12-2006)
沉默成為你(13-12-2005)
生化危機2:啟示錄(10-9-2004)
其實愛(7-9-2003)
海倫的特洛伊(20-4-2003)
原則好色(29-1-2003)
最後一分鍾(22-6-2002)
時光機器(4-3-2002)
迷信(13-10-2001)
深夜購物(12-2-2001)
排序(28-6-2000)
接吻親吻(砰砰)(2000年)
掠奪者(5-2-1995)
生平:
西耶娜·蓋爾利1975年出生在英國北安普敦郡,她的父親是曾和多位大牌音樂人合作過的美國民謠吉他手Isaac Guillory,家庭影響讓西耶娜走進了演藝圈。處女作是1993年改編自英國女作家姬莉·古柏小說的電視電影《騎師》,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蓋爾利只能在電視電影和龍套角色之間混跡,不過副業模特倒是發展得有聲有色,99至02年為Hugo Boss拍攝的廣告讓她美麗的面孔為很多人熟悉。最終她還是決定要將事業的重心放在表演方面,參與了多部BBC出品電視電影的拍攝,其中2000年《遇上你這樣的女孩》中的角色算是一次大突破。03年她在迷你電視影集《新木馬屠城記》中演繹了傾城美女海倫,一舉打開在美國的知名度,此後便被好萊塢邀請加盟了動作片《生化危機2:啟示錄》和魔幻體裁的《龍騎士》,兩部作品中她的脫俗氣質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08年蓋爾利將在FOX的家庭劇《橡樹家族》中扮演一個患有艾斯伯格癥候群(孤僻症的一種)的角色,09年上映的魔幻影片《墨水心》中則將作為女主角死去後又被神奇喚醒的母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