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法國電影弗蘭茲影評

法國電影弗蘭茲影評

發布時間:2023-02-11 08:21:52

❶ 法國一直是浪漫的國家,他們有拍攝過殘酷的戰爭片嗎

法蘭西自成立以來無數次蒙受戰爭的摧殘,在浩如煙海的法國電影中,戰爭片一直占據著一席之地,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戰爭片數不勝數,佳作好片更是蜂擁蝶至,但在這么多顆璀璨明星里,《沉靜如海》是我最喜愛的一部。

❷ 【弗蘭茲】|一想到人生中最遺憾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歐容的作品一向注重形式,在故事的完整性和色彩的搭配度上極為考究,選材上也常常是突出宏大背景下的小故事。《弗蘭茲》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極具他創作特色的典型。

        影片開頭直接就是安娜在弗蘭茲墓前放下鮮花,沒有一句台詞,情節像秋天一樣單調,從開頭就能感受到全篇沉穩蕭肅的基調,尤其是黑白的背景。從前以為黑白的背景都是為了增強復古感,看完電影體會到歐容的匠心,他運用了黑白,卻不是完全的黑白,片中有大量黑白與彩色的切換,顯然電影悲傷的色彩過於濃郁,如果用彩色則顯得不倫不類,但是這部影片卻是悲傷之中可見救贖和希望,所以在安娜與阿德里安相識之後,影片終於出現了彩色,所以每每在情節由蕭肅轉為些許生氣的時候,顏色也開始改變,傳統色調要麼黑白要麼彩色,隨意轉換極易紊亂,然而本片的色彩隨劇情情感起伏,一幀暗淡一幀明麗,處理得流暢自然且嫻熟熨帖,絲毫感受不到色彩的跳躍性,反而成為本片一大特色。

        色彩的變換也讓影片的線性敘事方式更加清透,當阿德里安回憶過去,臆想自己和弗蘭茲是至交好友穿梭於盧浮宮時,當安娜想像弗蘭茲演奏時,整個畫面都是彩色的。然而我以為,色彩和敘事並不是本片最大的亮點,歐容的高明之處在於他雖然選擇了戰爭背景的大題材,卻把細節做到了極致。

        影片中有一幅莫奈的畫《自殺者》,全篇一共提到4次,出現了三次,安娜見到時凝視了三次,盧浮宮的展廊盡頭有一幅真品,阿德里安家有一幅仿品,最令人詫異的是畫中人姿勢與弗蘭茲被槍擊後倒下的姿勢一樣,與阿德里安演奏提琴後癱倒的姿勢也一樣。阿德里安進了德國的酒館,安娜進了法國的酒館,兩人都感受到了對方國家人民眼神里的恨之入骨。重疊和對比在這些細節上已經使用得爐火純青。如果不是歐容有意為之,那這一定是偉大的巧合。

        每一次鏡頭給到阿德里安特寫的時候,他臉上的表情就在告訴觀眾----他有隱衷。當他在從河裡游泳起來腹部裸露時,安娜問,"這些傷都是打仗時留下的吧?" 「是」,安娜繼續,「一定很疼吧?」阿德里安卻答"弗蘭茲是我唯一的傷口"。看到這里,我一度懷疑這是一部同志電影,然而謎底由阿德里安親自揭開,他親口告訴安娜,原來他並不是弗蘭茲的好友,而是親手開槍殺死弗蘭茲的人。阿德里安在戰壕里遇到敵國立場的弗蘭茲並沒有舍棄自我防衛,而弗蘭茲的槍其實根本沒有上膛。他看到了弗蘭茲上衣口袋裡的未婚妻的信,已經陷入深淵無法解脫的他決定去到德國。弗蘭茲的母親曾說過弗蘭茲和阿德里安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兩人同樣喜歡音樂和詩歌,甚至都愛畫,所以安娜愛上後來愛上阿德里安其實順理成章,他的出現給了她安慰,她的寬恕給了他希望。

        兩人救贖了彼此,結局卻並不圓滿,但並不是所有愛情都應該修成正果,尤其電影里的愛情,越是無疾而終有遺憾,越能讓人銘記。一場德國之行,相信阿德里安已經得到解脫,也許弗蘭茲這道傷口已經癒合結痂,然而車站告別時那個說"太遲了"的德國女人,會成為他身上的一道新傷,或許遲早有一天也能癒合,但是至少回憶起時那些疼痛感都是真實的。

❸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簡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捷克語: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法語:L'Insoutenable Légèreté de l'être)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於1984年所寫的小說。

小說的背景設在布拉格,內容涉及相當多的哲學觀念。「米蘭·昆德拉藉此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紐約時報》語)

該書的中文譯本最早由韓少功、韓剛於1985年翻譯,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200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學教授許鈞重譯的版本,書名也變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台灣,皇冠出版社於2004年根據最新法文譯本再次出版繁體中文譯本,由尉遲秀翻譯。

名言

1、「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鍾都有無數次的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釘於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恆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的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2、「如果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松,來與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慘,而輕松便真的輝煌嗎?」

「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將我們釘在地上。可是在每一個時代的愛情詩篇里,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徵,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書中昆德拉奏響了他的四重奏:托馬斯,特瑞莎,薩賓納與弗蘭茨。通過各個人物的角度講述了了一個存在主義的主題,重還是輕?政治對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昆德拉借薩賓納的口說出了「我不是反共,我是反對媚俗!」藉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取向。

(3)法國電影弗蘭茲影評擴展閱讀:

作者

米蘭·昆德拉(捷克語: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是捷克著名作家,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1975年流亡法國,1981年歸化為法國公民。他在晚年接受采訪的時候稱自己為法國作家,認為自己的作品應歸類為法國文學。

著名作品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笑忘書》等。1989年天鵝絨革命前,他的作品在捷克斯洛伐克長期被禁。他很少接受媒體采訪,雖曾獲得六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獲獎。




創作歷程

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詞以及基本情境出發構成了小說的人物情節。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學的高度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並初步形成了「幽默」與「復調」的小說風格。

昆德拉更關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學是在沒有人物、沒有境遇的條件下進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開始就將托馬斯的問題擺在那裡:在沒有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生命存在之輕。

小說首先提出問題為托馬斯設定規定情境,即輕與重的存在編碼;於是哲學思考本身有了小說性,問題本身則是小說家在作品中顯現的哲學思考。

昆德拉問題研究的重要特徵是拒絕得出結論,他認為是塞萬提斯讓人知道世界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對的問題。昆德拉在書中提出輕、重、靈、肉、記憶、虛弱、暈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碼,並與人物一一對應,支撐起各自的生存狀態,展現了心靈與肉體的兩重性。

而每個關鍵詞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側面。可能性是與一次性抗爭的最積極的方式,因而此書可視為對自以為是的「絕對」的瓦解。而生命由於缺乏絕對的意義,變得沒有依憑與支撐,甚至不如隨風飛舞的羽毛那樣有確定的方向。





後世影響

該書於1988年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由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導演,丹尼爾·戴-劉易斯,茱麗葉·比諾什,和麗娜·奧琳(Lena Olin) 主演。

該書的改編電影獲得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提名,1988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英國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等獎項。


❹ 法國電影乾柴烈火劇情講的什麼

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德國。房屋待售的富商里歐帕(Bernard Giraudeau 飾)結實了四處尋找住房的19歲俊美青年弗蘭茲(Malik Zidi 飾),身為歐帕為眼前這個青年所吸引,於是有意識地勾起了弗蘭茲的慾望。弗蘭茲落入情場高手的陷阱,從此成為里歐帕的情慾努力。

《乾柴烈火》由朗索瓦·歐容執導,貝納·紀歐多、馬立克·茲迪、露德溫·塞尼耶主演,本片入圍2000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獲得泰迪熊獎。

(4)法國電影弗蘭茲影評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十九歲少年法蘭茲俊美可人,他走進四十歲富商里歐帕的廂房以為只是純搭訕;老狐狸誘得純情小兔彷若囊中取物,誘了他的身,更動了他的情,半年相處法蘭茲儼然變身囚室煮飯婆,愛恨嗔痴固然喧擾,偶來的甜蜜卻也落得心甘情願。

里歐帕出差法蘭茲獨守空閨,少年未婚妻安娜不甘情變勇闖豪宅,雙宿雙飛不成,反遭老狐狸一箭雙雕,惹得少女春心盪漾,少年滿面吃味,再加里歐帕變性舊情人薇拉補足三缺一,化學作用是乾柴烈火,且看誰的灰燼成就誰的光亮。

❺ 《弗蘭茲》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弗蘭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o4jEFfYpA0jwQUMnl9Psg

?pwd=z94q 提取碼: z94q
《弗蘭茲》
導演: 弗朗索瓦·歐容
編劇: 弗朗索瓦·歐容、菲利普·皮亞佐
主演: 皮埃爾·尼內、葆拉·貝爾、恩斯特·施托茲、瑪麗·格魯伯、約翰·馮·比羅、安東·范·盧克、謝麗埃勒·克萊爾、阿麗斯·德·朗克桑、阿克塞爾·旺克、賴納·埃格、賴納·希爾貝斯奈德、梅林·羅斯
類型: 劇情、愛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德國
語言: 法語、德語
上映日期: 2016-09-03(威尼斯電影節)、2016-09-07(法國)
片長: 113分鍾
又名: 愛的替身(港)、雙面法蘭茲(台)
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在沉寂兩年後,終於帶著皮埃爾·尼內、葆拉·貝爾主演的《弗蘭茲》殺回影壇。影片將以一戰後的法國為背景,聚焦貝爾飾演的德國女人正因未婚夫的慘死而悲痛欲絕,尼內飾演的神秘法國男子卻悄然出現,默默為其未婚夫墓碑致哀、獻花,兩人也就此揭開一段匪夷所思的往事。

❻ 法國經典電影推薦

法國經典電影推薦:

1、《穀子和鯔魚》

在碼頭辛苦操勞大半生的工人賽門被解僱了,氣憤又無助。跟家人的關系開始緊張,前妻、情人、兒女都對他感到失望。走投無路時,女兒麗姆挺身而出。可是更多的麻煩在等著他……本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2、《弗蘭茲》

德國女人正因未婚夫的慘死而悲痛欲絕,這時一名秘法國男子悄然出現,默默為其未婚夫墓碑致哀、獻花,兩人也就此揭開一段匪夷所思的往事。影片黑白影像極具古典魅力,歐洲新文藝女神葆拉貝爾讓人驚艷。

3、《一袋彈子》

影片改編自法國當代著名作家約瑟夫·若福的自傳小說。在被德軍佔領的法國,莫里斯和喬是一對年輕的猶太兄弟,父親經營著一家理發店,一家人生活溫馨又美滿。直到納粹要求所有猶太人必須在外衣上縫上一個黃色的六角星以示區別,同學對他們的態度也開始轉變。為了避難兄弟倆踏上了一條未知路。

4、《扒手》

該片以日記的形式呈現了一個游盪在巴黎地鐵和街頭的小偷米歇爾的故事。導演對於一個虛無主義者心理變化的掌握相當精妙准確,同時扒手的神情、動作無不細膩、真實,將「扒」比做「指尖芭蕾」不僅是對這一動作美學的肯定,更是對布列松本人的肯定,其他同類型電影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5、《普羅旺斯的夏天》

居住在法國南部鄉村的老人保羅,在一個暑假突然迎來了三個不速之客——來自巴黎的外孫女和外孫。這部法國溫情電影,將普羅旺斯的陽光、葡萄架、微風和薰衣草以及醉人美酒都得到了最大展現。美不勝收的普羅旺斯,關乎親情的溫度使這樣的夏日如此怡人。

❼ 弗蘭茲電影劇情介紹

《弗蘭茲》是一部法國電影,由沉寂了兩年後的法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執導,講述一個在一戰後的法國為背景的人們的故事,聚焦於那些在一戰後倖存下來的人們以及戰士的親人和愛人之間的故事

這是一個不具有法國浪漫主義的法國愛情電影,全程以黑白色的色調來展現一戰後的民眾們。大都活在了戰爭的陰影之下。德國士兵弗蘭茲一家由於失去了弗蘭茲這個兒子和未婚夫,一家人陷入了沉重的悲痛中。

而飾演女主的安娜,則是每每都陪伴在未婚夫的墳前,對那些一心想要再次求娶她的人視而不見。弗蘭茲的父母將女主當做女兒一樣看待,他們也希望她能夠重獲幸福。直到一位法國人來到了他們的家庭。

男主來到這個家庭之後,起初只是被弗蘭茲的父親趕走,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死於法國人的槍下,所以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人的存在。於是男主用善意的謊言獲得了他們的喜愛。此時這個電影的色調開始變成彩色。這里直接用色彩來表示,在女主的心中,男主的出現給了她慰藉和希望。

但是最後男主由於受不了內心的愧疚,最終還是向女主坦白了一切。男主想要去跟弗蘭茲的父母坦白,但是女主卻一個人抗下了所有。以至於弗蘭茲的父母到死都不知道他們眼前那個自詡為是兒子最好的朋友的男人,是殺害兒子的罪魁禍首。

而男主再以為自己獲得原諒後,他返回了法國。而他的離去,使得女主的世界再次變成了黑白色。女主消沉了一段時間,直到男主的信再次出現,加之弗蘭茲的父母鼓勵她去找男主。於是女主便孤身一人前往法國。

在那裡她直面了差點再次失去男主的痛苦,最後再次見到了男主,可是卻發現男主另有結婚的人。而他們之間的感情也最終只能掩埋心底,女主才終於釋懷,最終她的世界又回到了彩色的世界。而她的這個秘密將會隨著她的消亡而消亡。

❽ 有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基本介紹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紐約時報》曾評論該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內容簡介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游移在情婦之間,對全心愛他的特麗莎是一種傷害。特麗莎經常在極度不安的夢靨中醒來,經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像。 此時捷克政治動亂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裡發展的呼喚下,兩人於是決定去那裡生活。但是面對陌生環境的不安與丈夫仍然與情婦私通,特麗莎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是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她,此後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里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後來他們死於一場車禍。 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曾經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麗莎妒忌的對象。薩賓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於虛無當中。弗蘭茲是被薩賓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於薩賓納的背棄,讓弗蘭茲發現自己過去對於婚姻的執著是可笑的,純屬多餘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於母親理想的投射。 離婚後,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並且了解薩賓娜只是他對革命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後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遊行活動後,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茲因為想展現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中擊,在厭惡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於病榻上。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昆德拉的才華得到集中體現的一部作品。昆德拉從一兩個關鍵詞以及基本情境出發構成了小說的人物情節。他以一個哲人的睿智將人類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學的高度加以考慮、審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與性愛兩個敏感領域,並初步形成了「幽默」與「復調」的小說風格。� 昆德拉更關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學是在沒有人物、沒有境遇的條件下進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開始就將托馬斯的問題擺在那裡:在沒有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生命存在之輕。小說首先提出問題為托馬斯設定規定情境,即輕與重的存在編碼;於是哲學思考本身有了小說性,問題本身則是小說家在作品中顯現的哲學思考。 昆德拉問題研究的重要特徵是拒絕得出結論,他認為是塞萬提斯讓人知道世界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對的問題。昆德拉在書中提出輕、重、靈、肉、記憶、虛弱、暈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碼,並與人物一一對應,支撐起各自的生存狀態,展現了心靈與肉體的兩重性。而每個關鍵詞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側面。可能性是與一次性抗爭的最積極的方式,因而此書可視為對自以為是的「絕對」的瓦解。而生命由於缺乏絕對的意義,變得沒有依憑與支撐,甚至不如隨風飛舞的羽毛那樣有確定的方向。 本書描述一九六八年蘇俄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本書剖示隱密的無情,探討愛的真諦,涵蓋了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在任何慾望之下,每個人對於各類型的愛機皆有自由抉擇的權利,自應負起誠懇執著的義務。人生責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卻也是最真切實在的,解脫了負擔,人變得比大陸還年輕,以真而非,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 本書探討更多的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種信念的,不能被交給機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種媚俗。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米蘭·昆德拉,捷克小說家,生於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於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里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編輯本段]圖書序言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地上。 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編輯本段]圖書目錄
第一部 輕與重 第二部 靈與肉 第三部 不解之詞 第四部 靈與肉 第五部 輕與重 第六部 偉大的進軍 第七部 卡列寧的微笑
[編輯本段]內容節選
她蜷縮在車廂的一角,那隻沉重的行李箱放在頭頂上方,卡列寧蹲在她的腳旁。她想起跟母親住在一起時曾工作過的那家小酒店的廚師。那傢伙從不放過任何一次可能的機會,動不動就在她屁股上打一下,還不止一次地當著眾人的面提出要和她睡覺。真奇怪,她想到的竟是他。對她來說,他代表著她所厭惡的一切。但是現在,她只有一個念頭,找到他,然後對他說:「你說想和我睡覺,好!我來了。」 她渴望做點什麼,以免再走回頭路。她恨不得猛然抹去過去的這七個年頭。這就是發暈,一種讓人頭暈眼花的感覺,一種無法遏止的墜落的慾望。 我可以說發暈是沉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卻並不去抗爭,反而自暴自棄。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便會一味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她說服自己,不要留在布拉格,不要再干攝影這一行。她要回到那個小鎮,當初,是托馬斯的聲音把她從小鎮里奪走的。 但是回到布拉格後,不得不費些時間來處理一些實際瑣事。為此她的行程一推再推。 直到五天後,托馬斯突然出現在房間里,卡列寧沖他撲了上去,久久一陣,免去了他倆不得不開口說話的尷尬。 他倆面對面,站在雪原中央,凍得瑟瑟發抖。 接著,他們靠在了一起,就像一對還沒有親吻過的情侶。 「一切都好嗎?」他問。 「是的。」 「你去過報社了?」 「我打了電話。」 「怎麼樣?」 「沒什麼。我在等著。」 「等什麼?」 她沒有回答。她不能對他說,她一直在等他。
電影
該書於1988年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由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導演,丹尼爾·戴-劉易斯,茱麗葉·比諾什,和麗娜·奧琳(Lena Olin) 主演,在北美獲得不錯的成績,在歐洲更是大獲成功。 本片也獲得了1988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英國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等獎項,另外也獲得了當年的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提名。
[編輯本段]翻譯版本
85年版的譯者是韓少功,譯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新版本譯者是許鈞,譯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其實現在很多人覺得老版本的題目更適合更恰當
[編輯本段]多重含義
小說中,最讓人費解的難題是,「輕」到底指的是什麼?習慣上,經驗上,想像中,我們都會認為「重」讓人無法承受,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到了昆德拉這里,我們忽然聽到「輕」讓人無法承受,這如何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費解呢?如果,你因為急於要找到問題的答案而加快閱讀的速度,那麼,你就永遠也別指望得到答案。這也算是我閱讀該書的一點點經驗吧。據說珍珠對於人的身體有很多功效,但吞珠的一個前提是:把它研成粉末。對該書的解讀,也必須如此。 在追問關於「輕」讓人不能承受的問題時,我忽然想起一個故事。故事大意如此:國王讓他手下的大臣們比賽,看誰是大力士。比賽的辦法居然是讓大臣們把一根雞毛扔過高牆。幾乎所有的大臣們都失敗了。只有一位大臣很聰明,他抓住身邊的一隻雞,一把扔過高牆,然後對國王說:我能把整隻雞都扔過高牆,何況一根雞毛?他贏了。依靠他的智慧。 輕便,輕捷,輕柔,輕盈,輕巧,輕快等等,當然會讓人感覺到愉快。但如果是輕薄,輕浮,輕狂,輕蔑,輕率,輕佻等等,又當如何?科學揭示,保持宇宙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萬有引力,於此,我們所能夠感受到的最直接的經驗就是地球帶給我們的重力,它使我們不至於脫離開地球而進入可怕的游離狀態。宇航員所面臨的最大的難題就是失重。 「輕」之讓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簡單。看來,我以前的迷惑完全來源於對常識的漠視,以及對「輕」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見。有時,輕,真的讓人無法承受。像一隻雞毛,你很難憑借力氣將它扔過高牆。 這個故事幫我們揭示出「輕」的一層含義,即個體的游離,游離於它所依附的整體之外。這種游離導致歸屬感的缺失,讓人無法承受。P61有一段關於特麗莎的心理描寫:「在一個陌生的國家裡生活就意味著在離地面很高的空中踩鋼絲,沒有他自己國土之網來支撐他:家庭,朋友,同事。還有從小就熟悉的語言可幫助他輕易地說他想說的話。」正是這種游離於母體之外的不安定感(生命像一根雞毛那樣輕飄飄),使特麗莎堅決地離開瑞士,與她深愛的托馬斯不辭而別,回到她正處於災難中的祖國。在布拉格,只有在某種心理需要時,她才依靠托馬斯。而在瑞士,由於失根,她事事都得依靠托馬斯,那她就不得不一輩子重復深夜裡的惡夢。 或許,我剛才的論述僅僅是打了一個擦邊球,它絕不是昆德拉要與我們討論的「輕」的重要含義。它只是我解讀該小說時所收獲的一個副產品。讓我們回到小說的開頭。 「好可怕喲。」渡邊淳一以這樣一句話作為《失樂園》的開頭,以吸引讀者介入小說的核心部分。而昆德拉呢?「尼采常常與哲學家們糾纏一個神秘的『永劫回歸』觀。」他一上來就要與讀者探討讓人頭痛的哲學問題。存心要給人一個下馬威嗎?不怕把他的讀者們嚇跑嗎?沒有比這更好的開頭嗎?沒有。這樣的開頭必是經過昆德拉深思熟慮的。讀者們要跑那是沒有領會昆德拉的匠心。昆德拉苦心孤詣地要一下子就把讀者引入到小說的核心部分,即引入到「輕與重」的討論當中。在這里,他要為我們撬開一個解讀該小說的縫隙,透過一絲微光,讓我們看到昆德拉受難的靈魂。 昆德拉從「永劫回歸」的話題,談到十四世紀非洲部落之間的戰爭,談到法國大革命,談到人們對希特勒的仇恨的消解,談到斷頭台。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話是:「曾經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樣沒有分量,也就永遠消失不復回歸了。無論它是否恐怖,是否美麗,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麗都預先已經死去,沒有任何意義。」(P1)這里,給我們揭示出 「輕」的第一層含義:就是個體生命的被輕視,個體意志的被忽略不計。誠如木心先生所說,政治教條的首功是:強定善惡,立即使兩者絕對化,抹掉中間層次。在極權主義政治的旗幟下,厲虐性無處不在。個體的生命和個體的意志,都沒有存在的理由與空間。「它象十四世紀非洲部落之間的某次戰爭,某次未能改變世界命運的戰爭,哪怕有十萬黑人在殘酷的磨難中滅絕,我們也無須對此過分在意。」對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如此漠視,這樣的「輕(視)」誰能承受? 所以,小說體現的不止於昆德拉對祖國命運的擔憂,更是對人類歷史上飽嘗磨難的個人的同情。對,在小說的第一章,反復縈繞於托馬斯腦際的就是這個詞:同情。他不斷地想像特麗莎是一個「被放在樹脂塗覆的草籃里順水漂來的孩子」,就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最深切的同情。「同情」這個詞,讓有些讀者誤以為,托馬斯對特麗莎的情感不是愛情,而是對可憐人的一種恩賜。仔細讀一讀P15-16關於同情一詞的解釋,就會明白,同情是「一種最強烈的感情想像力和心靈感應力,在感情的等級上,它至高無上」。 輕的又一個含義是「遺忘」。 請注意昆德拉在談到法國大革命時說的這句話:「正因為他們涉及的那些事不復回歸,於是革命那血的年代只不過變成了文字、理論和研討而已,變得比鴻毛還輕,嚇不了誰。」(P1)這是作者在小說的開頭第一次直接提到「輕」這個字眼兒。隨後,談到「對希特勒的仇恨終於淡薄消解,這暴露了一個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墮落……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都可笑地被允許了。」(P2)這部分文字,提示我們「輕」的又一個含義是「遺忘」。有一句話,「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具有著「遺忘(背叛)」意味的「輕」,當然讓生命無法承受。「人們只能憑借回想的依稀微光來辨識一切,包括斷頭台。」「多少年來,我一直想著托馬斯,似乎只有憑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這個人。」昆德拉不僅自己回想,而且,還要帶著他的讀者們一起回想,讓人們記住,記住歷史,記住歷史上的人們曾經怎樣孜孜吃吃(矻矻)苟且營生地活過。 托馬斯在面臨「輕與重」的選擇時茫然無措,「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同以前的生活相比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後再來度過。」昆德拉讓人們和他一起回想並記住托馬斯,其目的在於,讓後來的人們在面臨「輕與重」、「靈與肉」的選擇時,不再像托馬斯那樣茫然無措,猶豫不決,以至他經歷過的一個個美妙的瞬間由此而喪失全部意義——歷史的重要性之一就在於向人們提供經驗。 「只發生一次的事,就是壓根兒沒有發生過的事(因為遺忘) 。捷克人的歷史不會重演了,歐洲的歷史也不會重演了。捷克人和歐洲的歷史的兩張草圖,來自命中註定無法有經驗的人類的筆下。歷史和個人的生命一樣,輕得不能承受,輕若鴻毛,輕如塵埃,捲入太空,它是明天不復。 昆德拉揭示了人類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但他和我們一樣,無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永劫回歸」是不可能的。民族歷史、個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沒有初排,沒有草稿,選擇也就變得毫無意義。我們不選擇媚俗,又能選擇什麼呢?安知抗擊媚俗的決心和勇氣不是另一種更大的媚俗?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麼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麼所有「沉重而艱難的決心」不都是輕若鴻毛嗎? 這又是一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昆德拉由此對生命的終極意義表示了懷疑,而那是我們的前人認為理所當然而又堅信不疑的。我們無可選擇又必須選擇,我們反對媚俗又時時刻刻都在媚俗。
[編輯本段]經典書評
昆 德 拉 的 宿 命 ——解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採薇 幾乎每一句話里都有一個隱喻,每一段議論中都有一個陷阱,每一個細節中都藏著一個機關,每一次的話鋒一轉都是一個暗道。你剛剛覺得柳暗花明,忽然又山重水復。就這樣,一重山水一重風景地吸引著你跋涉的腳步。困惑,驚喜,暈頭轉向,又豁然開朗。 每一章每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否則,你就會在那部喻象如原始叢林中的植物一樣茂密的小說中迷失方向,找不到一個出口。也可能,你根本就進入不了那個「茂密的叢林」,努力跋涉半天,還只是徘徊在它邊緣的草地上,看到一些不成氣候的灌木,根本瞧不見一株讓你不得不仰視才能窺其全貌的喬木。運氣好的話,你或許可以用獵槍打到一兩只兔子,但別幻想碰到九色神鹿。運氣不好的話,你只能見到一團胡亂生長的毫無秩序的野草。 如果因為某種機緣,你幸運地進入了「叢林」,那你也必須在經過的每一個地方,小心地留下標記,並時常回頭看看那些標記,前後對照著,記住前進中的每一次拐彎,每一次的升與降。否則,你就會迷失在叢林深處,像迷失在濃濃的霧中,再也找不到方向。如果,你能在領略到最美麗的風景之後,小心翼翼地順著來時的路返回,再走出叢林,你一定會無比欣喜,對「叢林」中的美景嘆為觀止。 第三遍仔細研讀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時,我獲得如此深切的感受。穿過那一片叢林,令我驚悸,讓我的靈魂不安。對托馬斯每一次行動選擇的認識態度,都是昆德拉對讀者靈魂的拷問。他讓托馬斯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輕與重」「靈與肉」之間,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拷問讀者的靈魂。他像殘酷的羅馬統治者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受難一樣,把他的讀者也釘在沉重的十字架上。我幾乎能夠看到那個巨大的十字架就擺在面前,我幾乎能夠聽到他掄起錘子「咣」「咣」地往我手上腳上釘釘子的聲音,我當然也能因此而感覺到錐心的疼痛。「好了,你就呆在上面吧!自己想想清楚,是選擇輕,還是選擇重?是選擇靈,還是選擇肉?」一個猙獰的聲音低沉地咆哮著…… 真是難以想像,昆德拉需要具備怎樣的機智,站在怎樣一個俯瞰全局的高度,才能擺出這樣一座巨大的迷宮,把那些「隱喻」「陷阱」「暗道」「機關」天衣無縫地構建在一起。讓人每走一步,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我喜歡你的原因,是你毫無媚俗,在媚俗的王國里,你是一個魔鬼。」(P9)與其說,這是薩賓娜對托馬斯的欣賞,勿寧說,這是昆德拉堅定而又明確的自我表白(後面的文章中,我就會提到,小說中的主人公托馬斯,其實就是作者昆德拉的化身)。能寫出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說明昆德拉本身就是一個異類。和他的同胞卡夫卡一樣的異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和卡夫卡的《城堡》一樣讓人費解。 這樣一本小說,不僅難懂,而且讀來讓人飽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沒有準備好受難,就不要打開它。打開也毫無意義。不如省下時間去讀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說,或許還可以從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要不然,就讀一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類的詩句,也可以讓你對生活充滿美好的想像。再不然,讀一些小資女人寫的,充滿咖啡香氣的散文,和寫手一起享受一下坐在雅緻的咖啡廳里把白天當黑夜過的情調。一不小心,你還可能意外地收到素不相識的人送你的99朵玫瑰,借著玫瑰的顏色,幻想浪漫吧! 沉重浮生與鮮穠愛意 作者:夏糖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我讀得很慢,不過倒也沒中斷過。07年的冬天到去年五月。半年多一些的時間,這期間我本身經歷了許多事。一些經歷加強了我對小說的理解,一些認識又推翻了之前對故事的臆測,然後堆壘成某一種沖動的炫目的執著的慨嘆。 我從不曾把這部小說當做一個(或者幾個)愛情故事來讀,但也不是把愛情從書中摳去。的確,《輕》是在「對任何抒情形式的諷刺、質疑,對天真的徹底批判」。但是,米蘭•昆德拉的這種來自「彼世」眼光的嘲諷並沒有使他僅僅大處落墨,而是見他的諷刺質疑與徹底批判,揉碎了融化了重新澆注成為一種新的東西。而對書中主人公愛情的處理,就是這一過程中的最後一趟淬火,幸虧如此,避免了這部小說淪為形而上的一種佶屈聱牙。 如果說《玩笑》是知識分子在「布拉格之春」的激盪,是昆德拉並不成熟的反抗,是一種解凍。那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就是要對這種反抗這種解凍的全部抹殺。盡管昆德拉表示,自己的作品不是自傳性質的記錄,但無可否認因為俄狄浦斯丟掉工作的托馬斯和因為《玩笑》解職的作者在一種莫可名狀的輪回中具有了同樣的孤寂。那麼有沒有什麼能夠棲身這孤寂,能夠為作者的追憶提供一個注腳?有的,就是小說中無關輕重的愛情 中國人未必完全理解這種無關輕重。在我們的文化中,雖然除了「王寶釧苦守寒窯」,也有「潘金蓮大鬧葡萄架」,但是我們習慣了〔無沖突〕的搭配。而書中托馬斯和特蕾莎卻有強與弱的沖突,弗蘭茨和薩比娜之間的不解之詞,在這一點上昆德拉無疑是與我們相悖的。這種漠視矛盾的愛情甚至和西方意識形態中的「對於那種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謂愛情」也不一致。它只能是屬於捷克人。 在很長的時間里,捷克人無法撇清政治再去談別的事。因而我們可以說,托馬斯和特蕾莎的婚姻是建立在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的事實之上。如果沒有蘇軍攻入布拉格的坦克,沒有遍布俄國名字的蘇黎世郊外,愛情就不復存在。行軍的大兵踏步踩出河床,然後才有特蕾莎被放在籃子里順著河漂過來。最後托馬斯接納了她。波西米亞地區的時局越沉重,他們的愛情就越輕盈,輕得卑不足道。 所以,「無能為力地朝院子里張望;在愛的激奮時刻聽到自己的肚子作響:不知如何在背叛之路上止步;在偉大的進軍行列中舉起拳頭」,等等。它們其實都分娩於一次野蠻粗暴的赫魯曉夫式的軍事打擊,是萌芽於白色恐怖的紅色薔薇。 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處理? 弗朗索瓦•里卡爾再《大寫的牧歌與小寫的牧歌》中說「在這部作品中確實構成了一個中心的神話,因此也就構成了一個理解人類生存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方式。」昆德拉企圖以一種中歐的濃情蜜意作為看待世界的視界,甚至以這一方式來橋接現實與媚俗(kitsch)。 什麼是媚俗?弗蘭茨為了對薩比娜的信仰死去,他的妻子因為他的死亡圓滿了自己的身份,而薩比娜正奔走在背叛的路上;托馬斯開車去追回es muss sein的特蕾莎,卻突然發現這個女孩其實是來自六個滑稽的偶然。小說家藉此說明,生活糾結在一種首尾相接(如同神話符號中的銜尾蛇)的反復時,就是一種媚俗。 這一觀點曾見於昆德拉的其他作品中,比如: 受到烏托邦聲音的迷惑,他們拚命擠進天堂的大門,但當大門在身後砰然關上時,他們卻發現自己是在地獄里。這樣的時刻使我感到,歷史總是喜歡開懷大笑的 當然,它沒有脫離昆德拉作品中的永恆主題:矛盾與掙扎。 小說中的愛情就是在這種矛盾與掙扎中放大的。特蕾莎說「我要你變老,比現在老上十歲,二十歲!」她始終對托馬斯的強不安。最後在特蕾莎的夢里,托馬斯不停止地趨於軟弱,終於變成了「屬於她,可以把在懷里的小動物」。可是在現實中,特蕾莎卻是以更加軟弱的姿態使托馬斯屈服。她突然意識到: 她總是在內心深處責備托馬斯愛她不夠深。她認為自己的愛是無可指責的,而托馬斯的簡直就像是一種恩賜……她總是對自己說,她用了自己一生的軟弱來反對托馬斯。我們所有的人總是傾向於認為,強力是罪犯,而軟弱是純真的受害者。但現在特蕾莎意識到,在她這里真理恰恰相反。即使是她那些夢,在一個男人的感覺中僅僅是軟弱而非堅強的夢,也展示了她對托馬斯的傷害,迫使他退卻。她的軟弱是侵略性的,一直迫使他投降,直到最後完全喪失強力,變成了一隻她懷中的兔子。她無法擺脫那個夢。 特蕾莎的徹悟本身就是矛盾的,在徹悟中否認著過去所有的堅持。書中最大的矛盾實際上是,在蘇、波、匈、保、東德五國的包圍下存活下來的主人公們,殺死他們的恰恰不是重,而是輕如鴻毛的媚俗。 米蘭•昆德拉不是悲觀的詛咒者,可要如何解釋這輾轉全書的譫妄與混亂?杜拉斯說寫作是一種暗無天日的自殺。昆德拉正是站在死中,不斷去盼望白日,去看生。悲劇迤邐著走過來,帶著他的冷色調。必定在他的大氅里預留著對生命的禱祝。 用心讀完全書,感染你的反而不是大師閎中肆外的大氣,而是隱忍在愛的蹉跎中的涓涓始流的細膩。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的第一頁寫道:「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那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我想這本書也將同巴黎一樣,人性的光芒會依附在卡列寧的微笑里依附在這世俗的愛情中,照耀著。 寫這篇書評時我應景兒地找來貝多芬聽。不是書中提過的(很重要的)編號133的四重奏,而是升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這首更常被叫做《月光》的鋼琴曲給我一種漂浮的意象,沖淡了小說給我的幻滅的痴纏。二百年前的奏鳴曲,二十年前的小說。我閉上眼睛。如同小說的末尾,「一隻巨大的蝴蝶被光線一驚,飛離燈罩,在房間盤旋。下面,傳來鋼琴和小提琴微弱的聲音」。要多久才明白飛起的其實是眩迷夢幻的神話。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弗蘭茲影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