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黎最後的探戈多少秒
136分鍾15秒。《巴黎最後的探戈》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電影,根據查詢電影資料顯示,電影為136分鍾15秒,於1972年12月16日在義大利上映的一部愛情電影。
Ⅱ 巴黎最後的探戈影評
《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義大利大師級電影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通俗影片。
《巴黎最後的探戈》講述了一名剛剛喪妻的中年美國男子在巴黎找房子,於空屋遇見了一名法國少女,二人不通姓名便在屋中連續三天乾柴烈火般地廝守在一塊,後來男子對少女動了真心,反而被少女開槍打死。
貝托魯奇以冷酷的真實感描繪了讓娜和保羅這對年齡懸殊的男女之間充滿原始野性的性關系。除此之外,電影還設計了另外兩種輔助關系,為全片主題提供了一種對照。
通過對讓娜與湯姆及保羅與妻子這兩組關系,對家庭和性進行了深刻分析。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當社會,人的精神反而變得貧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異常艱難,神經脆弱的現代人的孤獨感揮之不去。
Ⅲ 70年代禁忌之作|《巴黎最後的探戈》|真叫人絕望啊,如果這是愛情
一場畸戀,也許是這部電影最多的注腳和解讀。
可是畸戀真的算愛情嗎?
在保羅和讓娜的這場追逐游戲里,我看到了孤獨看到了掙扎,看到叛逆看到憤怒,看到逃避與治癒,迷茫與救贖。唯獨不敢確信自己是否看到愛情。
保羅與讓娜的關系發生在一間空盪盪的公寓里,一個人為虛構出來的割裂於外在真實世界的絕對空間。在這里沒有過去沒有將來,沒有名字沒有社會關系,只有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
單純而熱烈的讓娜,努力接近保羅,她傾訴自己,也盡可能想要得到關於保羅的信息。保羅一心沉溺於自己的情緒,逃避著現實和眼前的一切,拒絕了讓娜的靠近。讓娜越接近,保羅越想逃。讓娜宣布自己愛上了保羅,保羅憑空消失。讓娜無望放棄,回到男友身邊。
如果就此結束,不過是一個浪漫少女愛上一個神秘大叔,愛而不得的故事。諷刺的是,讓娜決心回歸正常生活時,保羅主動出現在她的眼前,宣稱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宣稱自己愛讓娜。他主動向讓娜袒露自己的信息,帶她走進自己的真實世界。在這一場游戲里,控制權發生了轉移。從你追我逃轉變為你逃我追,直到一聲槍響結束這場游戲。
讓娜和保羅的關系裡,他們的感受從來是不同步的,你陷入時我疏離,我陷入時你逃離。他們的所謂畸戀,不是不容於道德倫理,而是一場不清醒的追逐游戲里,兩個人各自的獨角戲。
人生而是孤獨的,他人是地獄。影片里的三段親密關系都是失敗的。
保羅與妻子羅絲 。保羅在妻子那裡是卑微的,被拒絕的。在對羅絲的一場哭訴中,保羅說就算了解宇宙也不了解你。他甚至會和妻子的情夫交流以得到更多關於妻子的認知。妻子決絕而慘烈的離世方式,對保羅的打擊也是毀滅性的。
讓娜與未婚夫湯姆。 讓娜熱情浪漫,而湯姆一心沉迷於自己的電影創作,忽視讓娜的感受,無法回應讓娜的感情需求。
保羅與讓娜。 從最初保羅對讓娜極其粗暴,到後來讓娜無情地拒絕保羅。他們也從來不是美好的伴侶。
整部電影籠罩在混沌灰暗的氛圍里,導演盡興地描繪了人性的陰暗面和人生的不可期。可是他人是否可以是救贖?
保羅重新出現在讓娜面前,與讓娜跳著怪異的「探戈」,他臉上是烏雲散盡後的陽光燦爛。這時的保羅一定和熒幕前的我們一樣,相信自己是被治癒了的。讓娜拯救了他不堪的人生。
然而,不!
他以為的新開始,只是他人生最後的探戈。
導演以悲觀的態度拒絕了我們被他人救贖的可能,決絕地下達了審判,然後揚長而去,不留任何探討餘地。
影片塑造的女性幾乎沒有正面形象。 保羅的妻子,她不真誠,玩弄男性。她決絕無情,神秘不可知,是一個戲劇性的神經質的存在。即使死去也是保羅生命里不消散的陰影。保羅的岳母,脆弱怯懦,在保羅的憤怒面前毫無反擊之力,甚至還依賴和奢望保羅的慰藉。而讓娜呢,她是一個膚淺沖動,滿腦子羅曼蒂克的年輕女子。她太美麗太輕浮,只適合被欣賞被觀看,不要奢望與她深度交流。她是多變的不果斷的,在未婚夫和保羅之間搖擺不定。她還是無情的罪惡的,她拒絕了保羅並向他開槍了。
如此種種,給導演扣上「厭女症」的罪名也未嘗不可。
相反地,對於保羅這個中年男人,導演是否給予了過多同情與寬容。他明明猥瑣暴躁,懦弱逃避,導演卻妄圖把他塑造為一個受害者,一個叛逆者。把他的不幸推脫給別人,父母的冷漠,妻子的背叛,讓娜的拋棄。
以上。
偶爾想宅在家看電影煲劇,
可是不知道有什麼電影好看?
☟
良心影單推薦,每周不重樣
分析看點,絕不劇透
辛辣影評,總有一個點讓你動心
Ⅳ 巴黎最後的探戈為什麼被劃定限制級
因為背叛了愛情。
Ⅳ 我沒看懂《巴黎最後的探戈》,誰給解釋下么
《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義大利大師級電影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通俗影片。盡管許多宣傳都把它看作是一部性電影,但該片的深意在於通過對這對不同尋常的戀人的行為和心理描繪,深刻剖析了現代人的迷惘心態,反思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對現代人的精神苦悶進行深入探索。通過對讓娜與湯姆及保羅與妻子這兩組關系,對家庭和性進行了深刻分析。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當社會,人的精神反而變得貧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異常艱難,神經脆弱的現代人的孤獨感揮之不去。
Ⅵ 巴黎最後的探戈精彩片段在哪
《巴黎最後的探戈》電影中有一個片段,而拍攝這一段時並沒有徵求女藝人的允許,由於電影導演期待更逼真的呈現出做為一個女孩兒的反映,而不是做為藝人的反映。真是喪盡天良。
而同此片中一一對應起來也是極思細恐。電影時間雖短,僅有不上三十分鍾卻根據不斷劇中劇令人看得目不暇接;
簡單平仄的情節進度根據畫外音的調侃講解卻也令人不感厭倦。並與最終的翻轉產生明顯的譏諷。自然主創人員的功勞是無法比擬的。
《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導演,許昕·白蘭度、瑪麗婭·施奈德等出演的西班牙愛情片。
電影敘述了一名剛喪妻的中老年美國男人在巴黎找房,於空屋遇上了一名法國少女,二人不通名字便在屋內持續三天情迷意亂似地相守在一塊,之後男人對少女動了真心,反倒被少女開槍打死。
Ⅶ 電影《巴黎最後的探戈》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編劇:貝爾納多。貝托魯奇、弗朗哥。阿爾卡利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攝影:維多里奧。斯托拉德主演:馬龍。白蘭度、瑪麗婭。施奈德獲獎紀錄:榮獲1973年紐約影評協會最佳男演員獎禁級:XXXXX [劇情]保羅是一位年近五旬的美國作家,定居巴黎。保羅寫作成績平平,生活上偏又遇到了意外的打擊,他娶了一個小旅館的老闆娘作妻子,妻子因為有外遇而自殺身亡。於是,保羅離開小旅館,到一座公寓里租一間房子住。在那裡,他遇見了一位叫讓娜的姑娘。讓娜即將同一位電視導演結婚,因為不願與母親擠在一套簡陋的房子里,也來這里租房。
年輕美麗的讓娜,渾身散發著一股誘人的青春氣息。保羅和讓娜一見鍾情,互相吸引。僅僅幾句簡單的交談,兩人便不顧一切地抱在一起,瘋狂地接吻,並且像野獸一樣迫不及待地在房裡的地板上做起愛來。未經整修的房間布滿塵埃,除了幾件破爛傢具,一無所有。保羅和讓娜為便於經常幽會,商定共同租下了這所房子。
第二天,讓娜急急忙忙地從未婚夫的拍片現場趕到旅館。保羅對她說,他們彼此不需要了解對方的身世,甚至連名字也不用詢問,他們相聚只為做愛。讓娜對此深表贊同。因為她也是為了尋求性刺激才來這里的。這種刺激一旦結婚就得不到了。在保羅看來,性愛是擺脫煩惱的惟一良葯。於是,旅館就成了他逃避現實的一個孤島。這對忘年的男女沉湎於這個與世隔絕的房間里,肆意狂歡,享受著性愛的快樂。不過,保羅雖然每天沉醉於性愛帶來的快感中,但卻不能隔斷往事的記憶,這使他痛苦不堪。他回想起同岳母的爭論,岳母曾執意請牧師出席女兒的葬禮,這讓保羅怒不可遏,因為他認為宗教最偽善。他又回憶起在妻子遺體旁痛哭的情景。失敗的婚姻和孤獨的境遇使他變得頹廢和沮喪,而此時,讓娜似乎成了他惟一的救命稻草,於是,他抓緊不放。
讓娜每天准時赴約,甘願忍受他的種種變態行為,但卻拒絕同保羅結婚。在讓娜看來,同保羅的艷遇只是她尋求刺激的一種手段,但在骨子裡,她並不愛他。終於,讓娜對幽會產生了厭倦,便開始設法擺脫保羅,但保羅卻不想結束。保羅把安娜拖到一家舞廳,裡面正在舉行探戈舞大賽。他們進門後胡跳亂舞,丑態百出,干擾了正在進行的比賽,最後,保羅和讓娜被評委們轟了出去。
出門後,讓娜告訴保羅,她就要結婚了。保羅仍死纏不放。讓娜掙開保羅毅然離去,保羅竟一直追到讓娜的家裡。被逼無奈的讓娜用父親的手槍打死了保羅。對於讓娜來說,保羅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男人,因為直到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保羅的名字。
[焦點]由於色情內容和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本片首先在導演貝托魯奇的祖國義大利遭到抵制。在當年舉辦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只放映了影片的片斷。隨後輿論界便開始抵制這部「淫穢」的影片。根據猥褻語言和行為的法律,影片在義大利被起訴。在義大利當局和教會看來,《巴黎最後的探戈》是在教唆人們傷風敗俗,為通行的道德倫理觀念所不容。
雖然影片在義大利遭到冷遇,但在美國卻引起了轟動。影片先是在林肯文化中心舉行了世界性的首映式,接著又作為壓軸戲拉下了第十屆紐約電影節的帷幕。
[背景]執導本片的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是義大利繼費里尼之後最引人矚目的大師級電影導演,被西方電影界認為是「60年代義大利新一代導演中最有才華和最出人意料的一位」。貝托魯奇於1940年生於義大利帕維亞,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在父親的影響下,貝托魯奇也喜歡做詩,1962年,貝托魯奇22歲時就出版了一本詩集,並獲得了詩壇大獎。20世紀60年代初,21歲的貝托魯奇跟隨著名的帕索里尼進入電影界,作為帕索里尼的助手,協助拍攝了《迷惘的一代》(1961)。貝托魯奇是一名意共黨員,作為義大利「政治電影」的開拓者之一,拍攝過一系列反映普通人生活及工人階級斗爭的影片。如《蜘蛛策略》(1970)、《1900年》(1974)等。其中,拍攝於1964年的《革命之前》是其代表作品。這部影片的抒情性、印象性和散文性的敘事風格,使他贏得了「電影詩人」的桂冠。
貝托魯奇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分析,善於描寫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矛盾,並且賦予一定的社會性。如《隨波逐流的人》(1969)一片,即以精巧優美、筆觸細膩的藝術風格,成功地再現了30年代義大利病態的社會氣氛和處在「危機與混亂」狀態下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進而折射了當代義大利的社會現實,被認為是反映義大利現狀的一幅現實主義的壁畫。
受導師帕索里尼的影響,貝托魯奇也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融入了他的創作。除《巴黎最後的探戈》外,他拍攝的《月亮》(1979)表現一個母親為了挽救因吸毒而墮落的兒子,竟與之發生了亂倫關系,甚至提出要以「異性之愛」去醫治青少年受傷的心靈。貝托魯奇的這種對社會生活所做的畸形反映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兩部電影也因此成了貝托魯奇最有爭議的作品。
20世紀80年代,貝托魯奇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東方。1986年,他來到中國,拍攝了著名影片《末代皇帝》,之後又在不丹拍攝了《小佛》、在摩洛哥拍攝了《遮蔽的天空》,從而完成了他夢想中的「東方三部曲」。20世紀90年代以後,貝托魯奇鮮有作品問世,十餘年中僅拍了兩部小品式的作品:《偷香》(1996)和《圍困》(1998)。
在《巴黎最後的探戈》中扮演男主人公保羅的是美國著名演員馬龍。白蘭度。馬龍。白蘭度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影壇「叛逆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於1924年4月3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多年來,馬龍。白蘭度以《碼頭風雲》、《野小子》、《慾望號街車》、《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片在影壇上獨領風騷,為觀眾建立了一種風格、一種特性、一種典範。他是一位「方法派」表演大師,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既是魅力十足的男性性感象徵,又有令人稱道的出色演技。但隨後他沉寂黯淡了10年,當人們以為他將一蹶不振時,他卻如傳說中的火鳥神話般復活,並開始了他電影生涯中第3個輝煌的10年。
馬龍。白蘭度曾7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其中兩次奪標。一次是因主演卡贊的名片《碼頭風雲》;另一次則是應導演科波拉之邀,在《教父》(1971)中扮演黑手黨魁維多。格里昂。由於他將一個義大利5大家族之一的首領塑造得既充滿陰郁可怖的兇殺氣,又富有凄切悲涼的人情味,而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在《巴黎最後的探戈》里,馬龍。白蘭度塑造的境遇不佳、心緒惡劣的美國中年男子的形象,與他之前扮演的所有角色都大異其趣。尤其是一段敘述童年生活的戲,白蘭度的表演自然鬆弛,極為精彩。他躺在地板上,用粗俗的俚語喃喃述說著童年往事,台詞也是白蘭度即興發揮的。不過,拍攝這部電影對白蘭度來說並不是一段愉快的經歷,拍完此片後,白蘭度曾一度抱怨感覺很糟糕,因為貝托魯奇毫不客氣地把已人到中年、身材微微發福的白蘭度做愛的場景拍得很難看。
擔任本片攝影的是貝托魯奇的老搭檔、攝影大師維多里奧。斯托拉羅,他曾因《現代啟示錄》(1979)、《赤色分子》(1981)和《末代皇帝》(1987)而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
[欣賞]《巴黎最後的探戈》是導演貝托魯奇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通俗影片。影片具備了許多吸引大眾的要素:性、暴力、明星效應、神秘感、偷窺欲和奇遇等。盡管許多宣傳都把它看作是一部性電影,但導演貝托魯奇卻認為,《巴黎最後的探戈》並不是一部色情影片,它只是一部關於色情的電影。盡管男女主人公的最初相遇有浪漫的影子,但我們很快便看到兩人的真實關系:憂郁、殘酷和絕望。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西方社會里,人的思想反而變得空虛,人與人難以交流溝通,神經脆弱的現代人的孤獨感揮之不去。於是,他們把解脫的希望寄託在歇斯底里的發作和瞬間的快感上。如果說,以前的西方電影大師把存在主義作為人的終極追求,讓空虛無聊的主人公通過性發泄而獲得精神滿足的話,那麼到了《巴黎的最後探戈》,就連這一點兒追求也喪失了,而對於保羅和讓娜來說,就連性愛也是空虛的。其實,貝托魯奇講的不僅僅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浪漫愛情故事。影片的深意在於通過對這對不同尋常的戀人的行為和心理描繪,深刻剖析了現代人的迷惘心態,反思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對現代人的精神苦悶進行深入探索。
貝托魯奇以懾人的真實感描繪了讓娜和保羅這對年齡懸殊的男女之間充滿原始野性的性關系。除此之外,電影還設計了另外兩種輔助關系,為全片主題提供了一種和弦。讓娜已經和電視導演湯姆訂了婚,他們相親相愛,並一起設想著美好的未來。保羅的妻子不久前自殺身死,保羅仔細回顧了他們的共同生活,發現那是一次失敗的婚姻。通過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貝托魯奇對家庭和性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對虛假的浪漫愛情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另外,讓娜與保羅的關系也是貝托魯奇對20世紀60年代電影激進傾向的一個最好的評注。影片中幾次出現湯姆拍戲的場面,而湯姆的打扮酷似「新浪潮」的旗手特呂弗。作為一名導演,湯姆獻身於一種政治真實電影。他帶著攝制組跟拍讓娜,即興拍攝讓娜與他的浪漫鏡頭。對湯姆而言,生活就是電影,電影就是生活。扮演湯姆的讓—皮埃爾。萊奧是特呂弗「安托萬」系列自傳體影片的明星。貝托魯奇通過對他的選用,將對電影風格和生活方式的批評合為了一體。
貝托魯奇是一位擅長剖析人物心理的電影大師,他對影片中人物的剖析,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剖析。拍攝《巴黎最後的探戈》時,貝托魯奇正處於思想極度頹廢的狀態中。1968年,席捲歐洲的左翼文化運動雖已過去3年,但它的影響卻不能一下從人們心裡驅散。在這樣一個動盪的年代,有人在搖滾樂中尋找刺激,有人在個人情感中徘徊,也有人在苦苦地思索。貝托魯奇則通過影片抒發自己壓抑的情感,《巴黎最後的探戈》恰似雙面鏡,一方面從宗教道德上折射出保羅的內心世界,另一方面凸現出導演的「自我」靈魂。
影片最後一場戲堪稱是全片的點睛之筆。無奈的讓娜向保羅開了槍,臨死前,保羅蜷曲在陽台上,把嘴裡的一塊口膠粘在欄桿上,閉上了眼睛,那姿勢,如同母體中的胎兒一般,彷彿終於得到了解脫的保羅又回到了母體,完成了人生的輪回
Ⅷ 巴黎最後的探戈時間
1972年。《巴黎最後的探戈》是由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馬龍·白蘭度、瑪麗婭·施奈德等主演的義大利愛情電影。該片上映時間為1972年,講述了一名剛剛喪妻的中年美國男子在巴黎找房子,在空屋遇見了一名法國少女,二人不通姓名便在屋中連續三天待在一塊,後來男子對少女動了真心,反而被少女拒絕。
Ⅸ 巴黎最後的探戈的劇情簡介
保羅(馬龍·白蘭度飾)是一個年近五旬的美國作家,定居在巴黎,他的妻子剛剛自殺了,現場十分可怕。而他也知道,妻子生前有情人,情人有與他一樣的浴袍,在同一個旅館里住著同樣的房間。但他深愛著妻子,無法忍受她就這樣慘烈決絕地離開。
在清冷陰郁的初春街頭,疲憊不堪的保羅與青春艷麗的讓娜擦肩而過,又相遇在一間待租的空曠公寓里。二人的目光交錯,幾乎沒有一句言語,很快就開始瘋狂地做愛。
讓娜(瑪麗婭·施奈德飾)去火車站接男友湯姆,他是一個年輕的導演。讓娜快樂地奔過去擁抱親吻湯姆,湯姆卻忙著招呼同伴架起攝影機。原來他要為電視台拍一部叫《一個年輕姑娘的生活》的節目,他決定用讓娜作為主角,把他們此後的交往一直到結婚全部拍下來。
讓娜經常去那間公寓與保羅幽會,她看出保羅很憂傷很孤獨,想了解他,但保羅拒絕告訴她什麼,也不想知道她的一切。於是,他們在只有一張床墊的公寓里象動物一樣地做愛,用嚎叫代替名字。保羅也很粗魯,時時會有怪癖和性虐待的行為,讓娜很不解,有時也憤怒和傷心,但她漸漸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神秘古怪的男人。
讓娜還是要和湯姆結婚了,他們一起去買婚紗。但沉浸在幻想中的湯姆總是關心自己的電影比婚禮更甚,被冷落的讓娜穿著婚禮服沖進了大雨之中。保羅溫柔地為透濕的讓娜洗澡,但當讓娜說愛他,要和他一起生活時,他卻兇狠地雞奸了她。
讓娜和湯姆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卻又在街頭遇到保羅。他追著她,向她講自己,希望讓娜回到身邊。讓娜告訴他,一切都結束了。二人追逐著來到一個大廳,那裡正在舉行探戈舞大賽。在最後一曲響起時,保羅追著來到了讓娜母親的家中,他說愛讓娜,想知道她的名字。讓娜手中的槍響了,保羅倒在陽台上,他的身下,是一片灰暗破舊的巴黎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