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國有哪些浪漫的愛情片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揭曉心中未知的謎底。
5、《愛》
豆瓣8.5分,超5萬人標記。有一天你年老色衰了,有一天你心動不便,我都能接受,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有一天你不在了,那樣我也會死掉的。
這對老夫妻有著共同的對文學音樂的美好、同舟共濟照顧疾病的溫情,還有那久病下的疲乏和懊惱。通過這部電影,也好像看到了每個人自己對年老的恐懼,每對夫妻都能看到婚姻最終極的成全。
❷ 為什麼電影《傲慢與偏見》的評價很好
《傲慢與偏見》改編自簡·奧斯汀的同名代表作,個人認為的其評價高相當重要一點是因為原書的文學成就和廣為流傳性。說到書就不得不說一下作者——一個將愛情描寫的如此細膩卻一生未嫁的奇女子:簡·奧斯汀生存在一個保守的英國鄉村環境中,生活圈子也只是鄉間的貴族淑女,盡管如此,也擋不住其創作步伐,以其特有的敏銳洞察力加之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輔以爐火純青的文筆不僅深刻剖析了當時英國社會風土人情,更是大膽超前的反映了男女之間,自由平等的深刻話題。
對此請容我吐槽一下國內的ip翻拍現象,大佬們咱們選角敢不敢走心一點?服裝道具敢不敢給力一點?演員敢不敢用心一點?敢不敢不摳圖?近年這些翻拍對得起那動不動就幾個億的投資么?
❸ 推薦好看的法國愛情電影
1、《你腳上的鞋子》(2009)
小清新、小俗套、小有趣、小可愛的法式愛情小品。社交障礙症+理想主義病+丟失行李箱引發的緣分。
梅拉尼·羅蘭太適合演這種文藝女了,呆萌而美麗,本身就是一個怪人,不擅長的事情不會去做,還似乎總被怪人所包圍著,身處大都市,卻活得孤獨又自我。撿到男主的行李箱後,看到行李箱中的物品,讓女主,大概是得到了神啟,堅定地愛上了行李箱的主人,一位素未謀面的男生,我可以為了你做我不擅長的事,或許這就是緣分,這就是愛情。
2、《情定日落橋》A Little Romance(1979)
單純內斂的美國小蘿莉+早熟調皮的法國小正太,一場奮不顧身的初戀,故事豐滿生動,愛情老套浪漫,越簡單越美好。
那樣的義無反顧,只為日落時分威尼斯嘆息橋下的一個吻,那樣的堅定不移,只為相信愛情會天長地久。
他們很愛讀書,所以一同討論海德格爾;他們很懵懂,所以去偷看色情電影;他們很單純,所以和陌生人相處甚歡。無論如何,那樣美好的年紀,未成年啊,這樣一段單純美好的初戀會成為一生珍藏的記憶
3、《女人就是女人》(1961)
影片是用一種輕盈俏皮的風格來探討男女關系的。愛情應當由女人來做主,因為她們天生可愛,古靈精怪、更具美感。你配合,你就快樂;你拒絕,你就遭遇冷戰、吵架甚至出軌。我是美女我怕誰,我們理應主宰男人。
讓-呂克·戈達爾向美麗的安娜·卡里娜獻媚之作,大導演玩嗨了,拍出來這樣一部天馬行空、可愛浪漫的愛情歌舞片。對於安娜戈達爾用感傷的筆觸寫道:他愛著她,她也愛著他,他們之間的問題在於他們認為這愛可以天長地久。
4、《雲上的日子》(1995)
大導演似乎是站在了上帝的角度,慣看了人間的愛欲糾葛,為我們講述了4個關於情與欲故事。
第一個故事,欲求不滿,我只愛上了記憶中初見時的你;
第二個故事,慾望求安,通過滿足慾望去獲得片刻的自我救贖;
第三個故事,欲之放縱,性代表了一切;
第四個故事,慾望皈依,我只想把自己獻給上帝,精神戀愛要不要啊。
看完了片子,仍是一大堆問號。
5、《兩小無猜》(2003)
瘋狂的游戲,沉重的愛情。這片口碑兩極分化,主要是因為ganme over處那個殘酷的「敢不敢」,如果把這個類似恐怖片的設置去掉,是不是感覺好多了,只是一場幼稚當有趣的愛情游戲而已,只是過分地沉溺在這場游戲里,看來對於任何游戲都不能太過沉迷啊。
6、《烈火情人》Damage(1992)
飛蛾投火般燃盡了愛,只因生活太無聊,愛情的宿命便是虛無,不要只把關注點放在情色上,只是一場乾柴烈火的不倫之戀而已。
導演路易·馬勒+氣質獨特朱麗葉比諾什。記得香港有一部翻拍片,舒淇和大色狼主演的。
7、《情人》(1992)
男女主國別、文化、年齡、身份上的巨大落差,註定了一場只開花不結果的愛情。對於女主,珍·瑪奇飾,不僅僅是初戀,從女孩變成女人,更是青春、成長,難怪記一輩子念念不忘。
❹ 小說中的開放式結局,開放式人物關系,「開放式」是什麼意思
所謂「開放式結局」,就是沒有真正的結局,而是由觀眾自己去想結局,觀眾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挑任何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設計一個結局。如今不少電視劇導演啟用開放式結局的表現手法,開放式結局也為拍續集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最早聽到「開放式結局」這個詞,是在好萊塢的電影中,比如《終結者》、《沉默的羔羊》等等。
❺ 【玩火的「開放式婚姻」】
【玩火的「開放式婚姻」】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為看到有人分享了這樣一段自己的故事。
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是「一段」而不是「一個」,是因為這個故事還沒有結局。
兩個人起初是一夫一妻婚姻制的支持者,後來,丈夫出軌破壞了這種平衡,妻子出於報復跟著出軌。
兩人目前相安無事,女方的生活看起來似乎還挺滋潤。
可是我們不難想像,這個故事的最終結局:夫妻倆並沒有離婚,但那樣的婚姻想必已是名存實亡,跟「離了婚」沒啥差別了。
有一位來訪者曾給我講過她和丈夫「各玩各的」的婚姻故事。
當時,她的丈夫被公司派到國外做項目,一年才能回來一次,兩個人平常就靠網路聯系。
突然有一天,她老公忽然跟她說:「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去找別的男人,但一定要跟我說實話。我希望你也允許我這樣。」
她起初覺得不能接受,覺得是老公自己想出軌,才那麼大度地鼓勵她也出去尋歡。
後來,在公司一次年會活動上,她被一個來公司實習的大學男生大獻殷勤,她半推半就選擇了接受。兩個人發展到後來,就是「滾床單」。
她主動跟遠在海外的老公說:「我們乾脆來個開放式的婚姻吧,雖然各自尋歡,但是對彼此坦誠、一切透明。」
沒過多久,她老公給她發來了和另外一個女人的合影,並給她留言說他前天晚上和那個女人在一起,說他只是玩玩而已,他心裡只愛妻子一個。
這種關系持續了大概一年。這中間,她丈夫換了幾個情人,她也換了一個。到了最後,兩人都覺得老和對方匯報行蹤很麻煩,連這個步驟都省了。
當丈夫結束外派工作回國的時候,她忽然發現:兩個人回不去了。和丈夫在一起,她各種別扭。她不熟悉他的身體、說話和思維方式,甚至開始看不慣他的言行舉止。
在這一年中,他和她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些改變。「第三人」已經退場,卻像是看不見的空氣一般,橫亘在了他們的中間。
兩人最後的結局,當然是離婚。嘗試過開放式婚姻的她,最後對這種婚姻模式的評價不是「好刺激」,而是「好沒意思」。
有一部名叫《准許》的電影,講述的便是一段開放式的戀愛關系。
電影男女主人公威爾和安娜是一對情侶,兩人不僅是對方的初戀,連初吻和初夜也都是給了對方的,而且相處多年來始終恩愛。
安娜30歲的時候,威爾打算向安娜求婚,但威爾的朋友里斯一番話讓兩人重新考慮了彼此的關系。
這個朋友說:「你們從來沒試過其他人,那麼你們又怎麼確定彼此是最適合的一對呢?」
於是,安娜向威爾提議兩人都應該試試和別人約會(上床)是什麼感覺,威爾想了想,最後也同意了。
隨後,安娜與比威爾更加年輕帥氣的作曲男以及酒吧里認識的其他男人上床了,威爾也成為了離異富婆的「小狼狗」。
每次兩人「打獵」回來,還跟對方交換上床心得。明明心裡已經不爽,卻還要強裝大度。
可是,安娜跟作曲男玩出了感情,當威爾再次向她求婚並將她帶去參觀婚房時,安娜發現自己已經不愛威爾了。
這兩人試圖考驗人性,最終都沒能撐過人性的考驗。
跟不同的人滾床單,然後還自欺欺人說自己最愛對方?這簡直是笑話。
西蒙娜·波伏娃和薩特算是踐行「開放式婚姻」的鼻祖了。這兩個奇人曾經達成了開放式的婚姻協議,說他們要相愛一輩子,但是要一直保證各自的性和情感的自由。
可縱然是薩特和波伏娃,面對彼此的一次次「偶然愛情」,也會醋意橫生。在這對伴侶的開放關系中,也會有獨占欲和嫉妒心的存在,而完成對獨占欲和嫉妒心的超越,這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智慧、境界和能耐。
能夠維系這種開放性關系的伴侶,不僅在經濟上要相互獨立,思想意識也一定要在一個層面上並且這個層次也一定不低。薩特和波伏娃或許可以,但他們是誰?而你又是誰?
開放式婚姻,只是看起來挺美,至少在人類社會發展到我們目前的這個階段是這樣。西方世界在六七十年代曾經鼓吹過開放式婚姻,但多數人都無法超越自己的獨占欲和依賴性,最後還是回歸到了提倡對婚姻忠貞的老路上來。
開放式婚姻,一聽就是很理想化的產物,因為它忽略了人性對「忠誠」的需求。
基於人的生物本能,不論你在理性上如何強調個人生活質量,如何強調希望情侶雙方保有性和情感自由,但你在潛意識中都很難接受自己已擁有的配偶和別的異性發生關系,這會顯著增強你在關系中的不安全感。
縱然是那些找了婚外情人的紅男綠女,當聽到婚外情人有了新歡也會吃醋不已。連這些對妻子或丈夫不忠誠的人,也會在意婚外情人對自己是否忠誠,就更別提我們這些肚子里沒什麼花花腸子的普通人了。
我們買一款衣服、一款包、一款化妝品,都可能會對某個品牌產生「忠誠」。這種「忠誠」,在某種程度上是替我們節省了甄別、挑選的時間。下一次,我們有什麼需要的時候,也會直奔這個「信得過」的品牌,買定就走,然後把省下來的時間、精力拿去做別的更有意義的事情。
同樣的,婚姻中我們對伴侶保有忠誠,是因為這種忠誠不會破壞我們對婚姻、對對方的「穩定感」和「熟悉感」。
當我們熟悉了對方是怎樣一個人、遇到某件事情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後,就知道如何花最少的時間去處理婚姻、家庭中出現的各種難題、問題。
接下來,我們便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去別的領域中去,為自己、為他人創造更高的價值。
愛情這種情愫是多巴胺和血清胺分泌的結果,有效期最長也就幾年。你愛過的人數、次數越多,有效期也會隨之遞減,甚至很有可能兩個月的新鮮期過了以後,就陷入了審美疲勞期。
既然和誰談戀愛,結果都是要陷入平淡的,那有什麼好頻繁換人的呢?天天把時間浪費在尋新歡、和新歡談戀愛上,這樣的生活就這么有趣?未必。
兩個人相處久了,倦怠是常事,最後落得勞燕分飛的結局也是「在一起」的附加品,就像生命的贈品是死亡一樣,本就沒有什麼好詫異的。
所謂的「審美疲勞」,其實不過就是換個地點、換個方式、換種思維就能解決的問題,何苦非要採取成本和代價都很高的「換人」這種方式?
只能靠「換人」來獲取新鮮感,只能說明你想像力匱乏,解決問題的手段單一。喜新厭舊是人性,但從舊東西中玩出新花樣來那才是本事。
你看,最牛逼的作家,往往不是創造出什麼新鮮詞彙的人,而是能把原有詞庫里的詞語「化平凡為神奇」、塑造出個性鮮明的人物、構建出瑰麗的文學夢境的心靈筆手。
寫作如此,愛情也一樣。
縱然如此,縱然生活中玩開放式婚姻的人最後幾乎無一不玩砸,但我還是願意尊重和理解這種選擇。
可惡的是那些「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人點燈」的持「雙重標准」的人,他們大概覺得自己是宇宙的原點,世界都得圍著自己轉,我只想請他們原地爆炸!
丁俊貴
2019年2日10日
❻ 埃里克·侯麥:他的電影,是巴黎的香水
人間侯麥,四季男女。
關於侯麥,我們似乎總是知道的太少。
他的電影里有最繽紛的色彩,就像是印象派的一幅幅傑作,動靜之間吐納著世界的精巧。
每次看侯麥的電影,都會驚訝於他對於色彩的運用是如此臻入化境。
如果說阿爾莫多瓦電影中的色彩是濃烈而張揚的,那麼侯麥鏡頭下的色彩則是含蓄而平衡的。
他的電影中有著法國形形色色的美人,每一個女子都是如此生動而鮮靈,完美地詮釋著「巴黎女子」所特有的氣質。
侯麥就像是一個「美女收藏家」,他的品味是如此豐富和犀利,以致於那些或青澀或妖媚或單純或沖動的女性,總是時時刻刻牽動著觀眾的愛美之心。
他的電影里有海明威筆下那個被稱為「流動的盛宴」的巴黎。如果要從導演中選出一個最愛巴黎的,那麼侯麥無疑高居榜首。
他的電影永遠都離不開巴黎,他的人物永遠要麼是來自巴黎,要麼是嚮往巴黎。
電影中的那些街道、咖啡館、博物館、公園、住宅……都在侯麥的電影里熠熠閃光,成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寓居之地。
他的電影里也有著如此不同種類的關於愛情的探討和詮釋。
侯麥似乎一直在談論愛情,但他從來沒有試圖給愛情下定義,而是不停地通過一個個人物、一段段關系和一個個故事來試圖找到通往愛情不同的路徑。
「侯麥的人物不是在出軌,就是在走向出軌的途中」,他極少談到完美的愛情或是完美的愛人,他總是在越過倫理的界限去展露愛情的不可能性或是黑暗面,以此來勾起觀眾的思索。
下面,就讓我們走近侯麥。
亞瑟 · 佩恩在其執導的《夜行客》(1975) 中描繪了私家偵探吉恩 · 哈克曼的妻子蘇珊 · 克拉克邀丈夫一同觀看侯麥電影的一幕 :
「我不想看,」哈克曼慢吞吞地回答。
「我看過一部侯麥的電影,感覺就像等待油漆變干那樣漫長乏味。」
侯麥作為「法國新浪潮」中的一員,他的名聲似乎遠不如同期的戈達爾和特呂弗那樣大,他的電影作品也沒有前兩者所具有的那種創新性和突破性,收獲的評論也總是褒貶參半。
埃里克 · 侯麥原名莫里斯 · 舍熱,他的筆名是根據默片導演埃里克 · 斯特勞亨的名字和小說家薩克斯 · 侯麥的姓氏組合而成。
光是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電影和文學對於侯麥來說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影片具有極強文學性的原因。
在成為電影導演之前,侯麥曾從事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文學創作。他曾發表過長篇小說《伊麗莎白》,包括三個系列(「六個道德故事」、「喜劇與箴言」、「四季故事」)在內的影片都是由侯麥先寫成小說再拍成電影的。
上世紀50年代末,法國興起了轟轟烈烈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以巴贊創辦的雜志《電影手冊》為基地,戈達爾、特呂弗、夏布洛爾、里維特等人成了影評家。
因此,在寫小說之外,侯麥同時也為《藝術》、《當代》和《電影雜志》等專業刊物撰寫文章,並且憑藉以《茂堪的浮士德〉中的空間組織》一文獲得博士學位。
不過,這群年輕人的目標是拍電影,侯麥也不例外。
在接下來的 50 年中,侯麥總共拍攝了 26 部故事片,其中很多部屬於三大電影系列,即「六部道德故事」系列、 創作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喜劇與箴言」系列以及跨越整個 90 年代的「四季故事」系列。
侯麥的最後一部電影《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上映於2007 年,當時他已經87 歲高齡了。
以下是侯麥三個系列所包含的影片:
在獲得極大成功的「六個道德故事」系列中,此時的人物性別定位還是男性,男性是人物關系網的中心,是獨白的是所有者,在若乾女性中流連徘徊,此時期為風格 探索 階段。
到了後兩個系列,侯麥的 情感 和重心明顯開始轉移到女性身上,女性成為人物關系網的中心。同時,獨白被大量的旁白所取代,侯麥」對話電影「的風格漸趨成熟並達到頂峰。
1967年,侯麥憑借《女收藏家》獲得了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這是他成為重要導演的開始。
從時間點可以看出,侯麥屬於大器晚成的那一類。
早在8年前,特呂弗就用一部《四百擊》拿下了當年的戛納金棕櫚,而1960年,戈達爾憑借極具實驗性和創新性的《精疲力盡》獲得了 柏林銀熊獎 。
但侯麥並沒有急於像自己的先鋒同僚看齊,而是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
如果要選擇一個場景作為侯麥的標志,那麼一定是一群法國男女在一個屋子內或立或坐,你一言我一語地針對某一問題發表著各自的看法。
一不留神,我們就跟不上節奏,結果看了個昏昏欲睡。
這就像個「電影沙龍」,適合中產階級或是知識分子躺在沙發上喝著飲料抽著煙發表意見。
如果說伍迪·艾倫的喋喋不休還夾雜著各種俚語和冷笑話,門外漢還能湊個熱鬧,那麼侯麥長時間的對話片段極其容易失去觀眾的耐心,讓人覺得漫長乏味。
這就是侯麥獨特的 「對話電影」 。
他的影片基本上是以對話的形式作為影片的主要內容。
得益於侯麥小說家和影評家的背景,他總是試圖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和思辨性。
這種文學性和思辨性並不是排斥性的或是異常嚴肅的,而是從小人物平常的生活中挖掘出來的,隱藏在影片人物對話背後的是作者對生活和 社會 倫理的厚重思考。
侯麥的影片異常強調畫面與對白的差別,他對話語,特別是對白作了如下的闡釋:「畫面製作出來並非為了意指,而是為了展示……為了意指,存在一種極好的工具,那就是對白。」
侯麥的電影都是自編自導,由小說改編而來,裡面對於細節,尤其是人物的語言進行了深度的精雕細琢,那些看似隨意的談話,實則早已經規劃好。
這就使得侯麥的電影有一種奇異的混合感,一方面場景和空間都是異常生活化的,另一方面人物的對話雖然口語化,但又處處是玄機,讓觀眾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文化修養才能跟得上。
例如在大受好評的第一部長片《慕德家的一夜》中,三個主要人物就圍繞帕斯卡爾對於宗教的態度進行了討論。
令人感覺法國都是文化人,沒有文盲的存在(哈哈)。
在《當代法國電影史》一書中,祝虹將當代法國電影史劃分為「法國電影新浪潮與現代電影運動的醞釀和爆發」以及「「紅五月風暴』與激進電影運動」兩個階段。
祝虹將侯麥的《獅子 星座 》以及《麵包店的女孩》《蘇珊娜的故事》《女收藏家》等幾部早期影片歸為「現代心理劇」,處在法國主流電影之外。
在此之後,「六個道德故事」後期的創作以及「喜劇與箴言」前期的創作雖然也在電影發行中處於劣勢,但逐漸豐富了視聽的表達。
由此可以發見,侯麥的創作是一個逐漸進入主流電影的過程。
侯麥幾乎沒有大成本大規模的電影製作,創作大多屬於小成本生活喜劇的范疇。
所以說,最大的成本,就是侯麥先生的腦細胞,而這些腦細胞,多死在「愛情」這個古老的話題上。
你可以在侯麥的電影中找到各種各樣的愛情,當然大多數是負面事例,因此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侯麥電影的主題總結為「道德」。
比如現代人之間對於 情感 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如《飛行員的妻子》、《圓月映花都》等。
比如女性對於愛情的執著和大膽追求,如《好姻緣》、《雙姝奇遇》、《綠光》等。
比如有了男女朋友還在外面找小三玩得不亦樂乎的,如《人約巴黎》等。
比如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對十幾歲二十歲的小姑娘進行無恥追求的,如《克萊爾的膝蓋》。
比如完美的「典雅愛情」,如侯麥的遺作《男神和女神的愛情故事》
其餘各種狗血的、突破倫理常規的愛情,在侯麥的各種電影里隨處可見。
他通過年輕人或是中年人神秘莫測的 情感 糾葛為題材,集中筆墨揭示了當代人的復雜的心理狀態,以及面臨的倫理困境。
片中那些復雜的三角關系,使得侯麥的鏡頭能夠更加逼近個體的精神生活,不斷突破倫理界限,考察著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人的話語和細微動作,從而達到深層的目的。
這些 情感 上的道德問題,在今天依舊拷問著現代人,例如不倫戀、約炮、開放性性關系等。總是,男女之間那些暗搓搓的關系,在侯麥的電影里得以呈現和闡釋。
在看過他的電影之後,你會驚嘆於一個人居然可以對愛情關系如此了如指掌,堪稱「愛情宗師」。
不過即使是這些愛情題材,侯麥並沒有依據好萊塢的傳統模式,使用開端、高潮和結尾的套路,而是最大程度接近流水般的生活,以一種散文式的方式展現人物,講述故事,即「石沉湖心,表面平靜,內里早讓人七上八下,泛起無限喜悅或嘆息」。
他的人物大多為大學生、藝術家以及教師,或者是中產階級,他們針對愛情、哲學、藝術、異性等發表著評論和自省,態度中不乏欺騙、炫耀和指責。
侯麥的「道德」不僅指劇中人物遵循一定的道德觀念行事,更重要的是指劇中人物對自己行為動機的思考、分析,並且把自己的這種思考和分析用語言表達出來。
他們關心自己的內心感受,感興趣於自己內心的思想和 情感 ,而且要將這些說給周圍的人聽,和他們討論。
如此一來,語言便成了侯麥電影最有效的表意手段,這也使他的電影更多地觸及到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對話的大量運用也使他的電影散發出濃郁的文學氣息。
侯麥所營造的對話場景中包含著故事本身以及電影的主旨,對話並不是孤立於場景而存在,而是與場景共生,對話產生了電影的第四維,即精神維度。
敘事上,他最大程度避免了三段式的傳統情節劇模式,而是直面生活中的偶然性和巧合,賦予電影以生活化。
侯麥的電影都根植於被大多數電影忽略的日常生活本身:火車上的閱讀、與朋友聚會、與戀人游公園等……
侯麥如同電影界的巴爾扎克,構建了一部宏大的人間喜劇,它基於 社會 牢不可破的根基,旨在 探索 與人類 歷史 一樣古老的經驗與沖突。
巴爾扎克創作小說,侯麥編寫劇本——這些有關生命的小寓言雖篇幅有限,卻暗含更深遠的願景。
值得一提的是,侯麥電影中的空間是將繪畫空間和建築空間轉換而來的,這使得其電影呈現出一種繪畫般的面貌,同時又不乏真實感。
侯麥對於空間的真實有一種物戀般的痴迷。
《獅子 星座 》中,塞納河兩岸的巴黎風光以及街道;《午後之愛》弗雷德里克到了下午會在大街上游盪;《冬天的故事》里的理發店以及《好姻緣》中的辦公室場景……
度假地是侯麥的故事最常發生的場所,《女收藏家》、《克萊爾的膝蓋》、《沙灘上的寶琳》、《綠光》《夏天的故事》、《雙姝奇遇》……
這些場景是慾望的鋪展之地,人物的關系與慾望在此交織纏繞,最終抵達侯麥關於「道德」的深層討論。裡面每一個咖啡館、每一個空間線路、每一個時間變化都經過了真實的考察,竭力做到最完美。
關於這一點,侯麥說:「我希望觀眾被打動,但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注意到這些。」
而這種真實性,是與巴贊所提倡的「心理的現實主義」相接近的。
侯麥的電影,就像是一款關於巴黎的香水,曖昧又迷人。
他營造了屬於自己的「侯麥空間」,裡面的色彩、人物、環境、生活,每一處都是如此細致和真實,彷彿觸手可及。
去看一部侯麥電影吧,為了那些色彩,為了那些美人,為了侯麥。
文章著作權:倒映電影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❼ 法國有哪些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說起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就不得不需要提到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先驅之一:雷內·克雷爾法國電影的編劇、導演和理論家。法國電影從無聲到有聲轉折時期的重要導演,被稱為電影安徒生,他的電影是再造的成人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永遠有歌聲和愛情,沒有仇恨與丑惡,
首先推薦雷內.克萊爾的
《巴黎屋檐下》(1930年)
在克萊爾後期的作品中,經常為人提到的是《魔鬼的美》。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830年的義大利。浮土德教授接待梅菲斯托,梅菲斯托自遇見瑪格麗特後,變成了貧窮的亨利騎士。不久,教授失綜,亨利被控殺害教授,不得不與魔鬼簽訂協議...最後終於在起義的群眾、瑪格麗特和吉普賽人的相助下擊敗了魔鬼。
❽ 最後的決斗誰說的是真的
最後的決斗結局是開放式的,三個人說的話都有可能是真的,讓觀眾自己判斷,就好像黑澤明導演的羅生門一樣。
雷導的《最後的決斗》算是年末的一份驚喜,三個視角的故事引向一場決斗,雖然多視角敘述很容易讓我們想到黑澤明著名的《羅生門》,然而本片拋棄了「不同視角的謊言」,而是以「不同視角的真相」作為敘事的主軸。
所有人都在講述自己所確信的真相,而真相與真相之間的細微差異反折了三人的內心,這是一個舊日時代的女性慘劇,並以三個視角反復講述,每一次,都像是片中那兩個只顧自己聲名的男性一樣,碾過女主那已傷痕累累的內心。
影片劇情:
電影名字叫《最後的決斗》,縱觀整部電影,決斗的意義實際上不大,我們其實只需要一個結果。需要一個「正義」的結果,可是這個結果電影里的所有人都不關心,除了瑪格麗特。
自稱為了瑪格麗特冒著生命危險發起決斗的讓,其實一點都不在乎瑪格麗特受到的傷害和屈辱。當瑪格麗特說雅克強暴了自己時,得到的不是丈夫的寬慰,而是丈夫的責問和獸欲的宣洩。他只在意自己的面子和榮譽。
他甚至利用這次妻子被強奸這個「機會」向多次羞辱他的雅克報復,他只想通過決斗來洗刷瑪格麗特作為自己的妻子被人染指所帶來的的屈辱。
❾ 《四百下》中哪裡表現個人性質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在四百下體現出來,比如說一個人的勤奮與堅韌、勇氣與坦誠、仁慈與隨和、敏銳與機智、幽默與活潑等等。
❿ 《我要我們在一起》的開放式結尾完美解釋了新娘婚禮前出軌的內在邏輯
《我要我們在一起》的開放式結尾完美解釋了新娘婚禮前出軌的內在邏輯
看到這個標題,希望你不要噴我,看完如果覺得我是胡扯八道,再罵我不遲。
一
《我要我們在一起》還是男主是差等生,女主是乖乖女優等生,《你的婚禮》好像也是這個設定,《左耳》是個例外
男的還是是窮,出身窮,賺錢能力差,畢業了在建築工地幹活,租拆遷房,買二手傢具,幸虧還有凌一堯在,最大的幸福可能就是兩人滾床單。
滾床單的場景電影中明細的有兩處,第一次是兩人剛租到房子,幸福的纏綿在一起,我相信那一刻兩人都是幸福的,也都深愛彼此,篤定兩人能夠白頭到老。
因為青春的激情尚未褪去,兩人也還沒有遭到生活殘酷的暴擊。所以,凌一堯才有勇氣搬出家住到這個拆遷房裡面,這個拆遷房似乎象徵著她們感情的結局,呈現在眼前的是短暫的安定,但是終有一天會被生活變成殘垣滿地。第二次是兩人對於未來都充滿了疑惑,凌一堯質問呂欽揚要不要結婚,呂欽揚對於自己的未來似乎也不太樂觀,從畫面來看這次滾床單似乎沒有了第一次的甜蜜,而是多了些許苦澀與無奈,痛苦而不舍,不舍而不能,凌一堯問:你還愛我嗎?呂欽揚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同樣問:你還愛我嗎?
你還愛我嗎?
簡單的五個字,似乎有千鈞之重,兩人對於未來對於愛情都不再篤定,而是充滿彷徨。
現實中當兩人感情瀕臨破裂時,總會有一個人問對方 你還愛我嗎?這個問題裡面往往包含了不甘,最多的答案是曾經愛過。
第二次滾床單後,呂欽揚去給三叔道歉,然後跟著三叔去新疆,命運似乎回到開始的狀態—天各一方。
但這時影片已經過了五分之四的劇情,只剩了不到三十分鍾,就像他們的故事快結束了,希望與失望此消彼長。
二
畢業後兩人天各一方,呂欽揚在浙江,凌一堯在南京,雖然是異地,兩人還是恩愛如初,對於未來希望大於失望。
為了結束異地之苦,呂欽揚回到南京,距離凌一堯近了,但是更多的矛盾也開始浮出水面。
當凌一堯想去看棲霞山的銀杏,呂欽揚為了工資要搬去工地住,凌一堯的日常是圖書館裡面濃郁的學術氣息與鋼琴的黑白鍵,為的是考取研究生,呂欽揚睜眼閉眼就是鋼筋水泥,為的是稻粱謀,做一個良心未泯的監理。
凌一堯的母親得了急性胰腺炎,呂欽揚因為阻止工地違規澆築作業被打,未能及時趕到,也沒有能力把准岳母弄一間病房,而凌一堯的發小此刻出現,迅速解決了病房問題,凌一堯的母親很勢利的對呂欽揚鄙視起來,呂欽揚無奈轉身坐在醫院樓梯間,自尊與失控感淹沒了他。
一個本可以改變命運的項目,因為被哥們把首款炒期貨陪干凈,工人走了,還有巨額賠償金需要支付,而另一邊羅同學對凌一堯的誘惑越來越大,而租的房子也要面臨被拆遷的窘境。
為了擺脫貧賤夫妻百事哀,呂欽揚跟著三叔去了新疆,因為無論如何男主還是繞不開天下所有男人都必須面對的難題—房子,況且他還有外債,在他做風力發電項目的同時,凌一堯做了銀行的櫥窗模特,也准備著與發小結婚事宜,她曾經幻想的結果場景應有盡有,只是結婚對象換了。
如果單從電影整個劇情來看,似乎呂欽揚付出的更多一些,而凌一堯似乎對於她們的愛情沒有爭取過什麼,從一開始,呂欽揚在學校直播檢討時,大膽告白,然後為了掙錢去了浙江工地,然後回到南京做監理因為破壞行規而被暴打,接著被好友把工程款騙走再被暴打被欠下外債,最後迫不得已要遠走他鄉去新疆賺錢,而凌一堯從始至終似乎沒有主動爭取過什麼,但是凌一堯其實也付出了很多,犧牲了很多,因為她一直站在原地,不離不棄就是最好的堅守,其實,凌一堯有很多機會轉身離去。
三
婚前,凌一堯給呂欽揚打電話,兩人相約嘉峪關見面,見面後會做什麼事情,大家不用猜也知道,導演之所以 把劇情設置為開放式,應該想在這個污濁的電影世界裡給俗人一個干凈的幻想,這部劇比起其他青春愛情電影少了很多出軌懷孕的狗血劇情,難能可貴。
電影中的呂欽揚因為給工地重新測繪坐標被提前到來的風雪埋在了雪地中而未能趕到嘉峪關,兩人未見面。
電影中的凌一堯在打電話前已經做好了另嫁他人的打算,甚至和羅同學在商量具體細節,耐人尋味的是凌一堯為什麼要在即將舉行婚禮前夕給自己的前任初戀男友打電話?
而呂欽揚接到電話後,兩人約定在嘉峪關見面,我們假設兩人順利在嘉峪關見面,大概率兩人再次春風一度,大概率的結局是凌一堯繼續回南京做別人的新娘,戀愛十年無果,凌一堯結婚,新郎不是呂欽揚,但新郎很幸福嗎?
她的初戀初吻初夜都不是新郎的,估計這是現在每個新郎都有的心理陰影,只是看誰能自欺欺人罷了。
再說現實中那些有意在婚前最後燃燒荷爾蒙的人來說,或許見個面也就是踩油門的距離,新郎被戴綠帽的地方說不定就在離婚禮現場不遠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前段時間新娘在賓館與前任出軌被錘的新聞太扎心,你以為娶到了她的身心,其實她的皮囊與靈魂都給了別的男人。
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為什麼現實中很多新娘回選擇在婚禮前的短時間內選擇與前任出軌?
是為了刺激,還是余情未了?
無論是出於何種考慮,新娘的這種行為都是人神共憤,記得網上有一對新人就是這樣,新郎在婚禮將新娘婚禮前出軌的情形公之於眾,有人還說新郎過分,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是新娘太過分。
所以我想說,一個女孩子如果決定要和一個男孩子結婚,就要和自己的前任徹底斷絕關系,你的任何藕斷絲連都是對將要陪你一生的男人的侮辱,同時也是在侮辱你自己,你以為你是在玩余情未了,其實你只是被人玩弄而已,對於男生也是如此。
所以我心中最好的結局是,他們忘了彼此,凌一堯去做別人的新娘,呂欽揚在新疆為了生活努力賺錢,只有忘了前任,才是對自己的愛人最大的忠誠。
有人說我的觀點有些邪惡,我也不否認。
但是電影這個開放式結尾之所以開放,就是讓我們各抒己見,估計導演是想表達兩人對於愛情的堅守,所以才想要最後再嘗試一下,但是有時候放手不好嗎?
按照劇情設計,呂欽揚在新疆賺的錢估計還是養不起凌一堯,而凌一堯也並非是安於貧困的女孩,所以又何必苛求一段沒有幸福的感情呢?
2022年6月1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