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時期美國飛行員援華受傷被中國人救助的電影大片
《黃河絕戀Grief Over the Yellow 》(1999)
中國
這部故事片講敘的是一段發生在二戰後期的故事: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飛機被日本軍艦擊中,八路軍戰士黑子與女軍安潔等人奉命護送他前往根據地,途中歐文等人遇到了多次險阻,日本人的追殺和山寨土匪的阻撓,面對殘暴的侵略者,黑子等人表現出了不屈的民族氣節,歐文被震撼了,並與他們建立了生死之情,最後,所有護送他的戰士們都殉難了,全片以回憶為線索,年老的歐文駐足黃河邊,回想往事,思緒彷彿又回到從前。
《一個美國飛行員A American Pilot》 (1980)
中國
曾在中國參加過抗戰的美國飛行員愛卜斯坦,30年後重新飛往中國來見他的好友。抗戰的年代裡,被日寇追趕的美國飛行員愛卜斯坦到趙大媽和兒媳陳英娣家躲藏。陳英娣將他帶到游擊隊,愛卜斯坦卻私自跑到忠義救國軍那邊。不想被司令楊得彪賣給了日寇。游擊隊長李民領導游擊隊戰士救出愛卜斯坦,使他和新四軍結成了真誠的友誼。游擊隊用日軍汽艇把愛卜斯坦送出了日軍關卡,趙大海身負重傷,但為愛卜斯坦脫離險境而欣慰。在上海機場,愛卜斯坦終於和朋友們相會了。
『貳』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拯救大兵瑞恩 影評 (有點長)
《拯救大兵瑞恩》之結構•人物•藝術特色淺談《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描寫二戰時期的影片,講述了盟軍一隻八人小分隊潛入德軍後方,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功找到並帶回一位名叫瑞恩士兵,把他送還給他那已失去四個兒子中三個的母親的故事。 比照以往,戰爭題材的影片往往節奏緊湊,而這部影片卻是個例外,揮毫潑墨用了整整40分鍾描寫諾曼底登陸的血腥場面,以至許多觀眾都因受不了這樣的視覺刺激而提前退場。作為一個「極熱」的熱開場,導演無疑為屏幕前的觀眾們製造了與電影內容極為相符的情境,戰爭是慘烈而血腥的,人在彼時顯得如此脆弱,槍林彈雨穿透頭盔、撕裂身體;士兵在灘頭上尋找自己的殘肢斷臂;一聲炸響過後,米勒拖著的傷員只剩半截……戰爭場面的還原達到罕見的真實。而氣氛烘托濃烈之餘,導演也精明地埋了鋪墊,即為日後把人小分隊深入德軍的巨大危險性作了全面預告,先讓觀眾在自己心裡有了對比,當然也就更迫切地想知道艱巨的任務如何完成。情境這座平台的成功設置,開拓了日後情節沖突發展的空間。四十分鍾漫長視聽刺激過後,本片節奏的功力開始凸現:導演僅用了五分鍾的膠片,八人小分隊就已走在了尋找大兵瑞恩的路上,情節交待簡潔明了。一行人行軍的過程可算開端單元的句號,到此為止,每個成員的性格都已有所體現,小翻譯厄本跑前跑後問這問那既鬆弛了氣氛,又為下文揭開「米勒戰前的職業」打下伏筆。全片也進入帶入過程。帶入單元的第一個小高潮發生在第56分鍾,列兵卡帕佐被狙擊手擊中,不幸犧牲;第二個高潮僅在兩分鍾後的58分,雙方無意間產生對峙,最後以敵方被擊斃告終。兩個高潮連接得如此緊密,彷彿預示著本該得到休息的精神並不可放鬆,置身戰爭,理當如此,但一味強調警惕、危險不但不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免把自己的門檻墊高,於是新因素介入——第一個瑞恩帶著搞笑的蠢氣上場,一點失望過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是希望。第三個高潮來臨,以數銘牌為過渡,小分隊的又一名成員——軍醫迪克•魏德死在攻擊傘兵的堡壘前;緊接著厄本放走德國人引發了第四個動作性不強,卻更為重要的高潮:列兵魯賓揚言離開,軍士豪沃茲舉槍阻攔。這個高潮的人物關系開始發生變化,不單單是小分隊里的上下級,還有隊員之間的分歧,以及最終極的矛盾——此次行動到底值不值得的點題,導演代米勒作了最機智的回答。這個高潮也可以看作發展部的內容。真正的瑞恩出現,是在影片過半,可見導演的目的很明確——救誰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救人這項行動。個人認為接下來守橋戰斗的開始就已是高潮的部分了,發展部只有十幾分鍾,完成一個任務的轉移——救瑞恩到守橋。有趣的是,守橋階段的戰斗與開頭諾曼底登陸的長度相仿,都是四十分鍾左右,可見本片敘述的輕重緩急,導演拿捏的大膽而准確。作為高潮,這部分本該是情感最強烈、最緊張的時刻,主人公命運的高潮,主題的高潮,性格的高潮,但又由於戰爭題材的緣故而變為視聽等感官刺激的高潮,所以可以說這部影片的視覺高潮和主題高潮在時間上是相一致的,便於觀眾體悟電影的主題。高潮與結局連接緊密,而實際高潮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表達的完結,最後老瑞恩在陵園的一場戲更多是為結構的完整性服務,而非情節上的必然連貫。繼結構合理之外,影片的人物塑造亦非常成功。八人小分隊,人皆迥異。軍士豪沃斯是米勒上尉的忠實下屬;下士厄本是連短兵相接時都會用敵國語言喊「放下槍」 的小翻譯;軍醫迪克•魏德事業心強烈,常為自己無法擔負與身份相符的職責而自責;其他四人都是列兵,魯賓對米勒上尉來說不是省油的燈,這個機智刻薄的紐約客毫不掩飾對此項行動的憤慨和質疑;卡帕佐是個心地善良的澳大利亞人;利施很有正義感,他為納粹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狙擊手傑克遜長著一幅桀驁不馴的面孔,卻是個虔誠的教徒,把每一個狙擊對象當作上帝賜予他的禮物。 而我想詳談的是主人公米勒上尉,和他所拯救的大兵——瑞恩。 米勒。米勒是個英雄,卻不是唯一的英雄。如果當面跟他這么說,他一定會笑著讓言者滾蛋。畢竟,「英雄」這個詞只對活著的人有意義,只對在乎他的人有意義。顫抖的右手、倒下的戰友、失聰、指揮戰斗、搶灘成功,與其說這是性格的鋪開,毋寧說是對米勒能力的首肯。可以說到軍醫死前,他都可被任意一部戰爭片中的長官所代替。服從命令,寬容下級,所有的抱怨照單全收,所有的任務漂亮完成。可以說導演塑造了一個真正立體的分隊長,他不是靠等級威信、軍人責任感支在下屬面前的,他想妻子、想回家,他會把袒露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當作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羞於與人分享卻又自豪而甜美的經歷。當然,他決不會忘記身為軍人的職責,和那個待他拯救的孩子的幸福。這部影片的美國色彩濃郁,家庭對美國人來說,幾乎等同於信仰,我想米勒在執行任務的同時,一定也無數次在心裡抱怨再自我安慰,或許每次說服自己的,除了「救了瑞恩,就離家近了一步」之外,還有「救瑞恩的家,也是救我自己」吧。軍醫下葬時,那個男人獨自一人的哭泣突然很動人。 瑞恩。大兵瑞恩並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便處於事件的核心,他的重要性也早被這次行動本身的意義所掩蓋。但是,略去拯救對象的額外身份,他,又是觀眾了解美國最普通士兵的途徑。瑞恩就像一扇窗,透過他,不難看到那些平凡的美國年輕人在沒有被社會賦予特殊關照時應有的戰爭經歷,那些跟瑞恩一道守橋的戰士們,甚至包括去拯救瑞恩的小分隊。被拯救,這是外界不為他所掌控的因素賦予他的義務,與他無關,因而影片的視角擴大了,在守橋之役前瑞恩根米勒講述自己兄弟的趣事一場戲,導演並非在試圖說服觀眾,力證這次行動是在拯救一個多麼值得憐憫的家庭,而是通過瑞恩的嘴,說出每一個美國士兵的故事——戰前,誰都有美好的生活,每個人都有他們被子彈擊中時要為之感傷和不舍的東西,那究竟是什麼?可能在美國,那是家庭的回憶,在別的地方又是別的什麼,總之是一些值得珍藏和懷戀的,卻又遠離的東西。戰爭的作用在這里僅僅是毀滅所能毀滅一切,戰斗者們便是要奪回他們能奪回的部分。瑞恩的性格體現相對於其他人來說,更為類型化,同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就藝術特色而言,這部影片的鏡頭運用很見功底,導演的意圖在鏡頭中往往表現得十分明確,並有出色的感染力和表達能力。在影片的前40分鍾里,與其他人也一樣,小分隊隊員搶灘時平行蒙太奇利落的切來切去要傳達給觀眾的不只是「臉熟」(對第二次看片的人是),更多的是戰爭的高強度視聽施壓,導演在這里要表現的是人類成片死去的過程,還有一些未死之人爭取活下來的過程,在這里沒有英雄沒有猛將,所有人的生命都微若草芥,隨時可能化為冰冷的統計數字中的一個,沒人相信「理智」,正如沒人會有意識的試著躲一顆子彈。又如卡巴佐犧牲的一場戲,鏡頭大部分時間對著敵方的高樓上的狙擊手,主觀鏡頭與臉部特寫頻繁切換,顯示出人物內心的猶豫不決,琢磨不定,而當鏡頭里的準星終於辨認出狙擊手傑克遜的影子,卻也是自己命喪黃泉之時。一個反視角的運用告訴我們,在戰場上一對一的決斗中根本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的言論必要,因為那時除了生,就是死。鏡頭的內容完全與所要表達的主旨一致,厄本最後開槍打死他曾放走的德國人時,攝影師並沒拍屍體,可見死的是誰並不重要,重要強調的是,他終於敢殺一個該死的人了。影片結尾米勒死去,賀信的聲音作為畫外音響起,那是美國政府在宣讀給瑞恩母親的賀信,硝煙尚未散去的戰場上,空鏡頭緩緩移動,傑克遜炸黑了的高塔,戰坑,破碎的橋面和屍體,每個行動著的人的表情都沉靜而安詳,他們還活著,他們在聆聽,那些軍方贊美瑞恩的語言那麼美,那同樣是贊揚所有軍士的語言,所有活著的人包括厄本,和那些死去的,更加無畏的人們。 戰爭與生命一旦被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側,那麼就註定了「毀滅」二字的分量沉重。真正的戰爭片從不避諱人類為自己留下的創傷,而在戰爭陰霾的背後,同樣折射出人性燦爛的光芒。
《拯救大兵瑞恩》影評~!
一、 結構分析(系表)
開端部
1、 開場 老瑞恩帶著一家人來到米勒上校的墳前
2、 俄馬哈搶灘成功
發展部
總部收到瑞恩家三兄弟犧牲的消息,上校決定拯救瑞恩家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
米勒一行人雨中協助同盟破敵,卡帕佐死;
錯認他人為詹姆斯·瑞恩
在途中休息兩小時,米勒和手下暗夜聊天
第二天繼續前行,得知瑞恩在蘭姆勒;
又一次小規模戰斗,魏德死;
放掉德國俘虜;
找到大兵瑞恩,米勒告訴他來意。
高潮部
米勒一行人決定不走,幫助瑞恩保住橋,等待救援。
整個戰役
結尾部
米勒死,臨死叮嚀瑞恩要好好活下去。
尾聲
老瑞恩在米勒墳前對他訴說自己的生活。
二、 人物分析
瑞恩——瑞恩並不是一個功能性人物,但是他卻是一種象徵。是勝利的象徵,他對於米勒一行人意味著任務的終結,對美國意味著國家人性化、人權化、民主化的象徵。他從簡單的符號人物,變成了一個具有深遠意義且空泛的標志。但劇本賦予他的卻很少,他只是一個二等兵、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勇氣、戰績和故事,是一個普通的,年少輕狂,擁有拳拳報國心的男子。這就更引發人們對這次任務的思考,思考它是否值得,是否勞師動眾、是否像劇中米勒一行人所議論的:只是因為他有三個同樣驍勇,戰死沙場的兄弟嗎?只是因為怕他的媽媽傷心嗎?試問:誰沒有父母?誰的死對於家人又是一件好事呢?憑什麼他能享受到這樣的幸運待遇?憑什麼要為他去浪費那些珍貴的軍用物資呢?難道只是為了美國的那些小小的虛榮心?為了高呼民主,人權嗎?米勒說過:「為了一項任務,死掉兩三個人是值得的,但是可以換取二十、三十、甚至成百上千人的姓名。這樣死是值得的。」但是為了區區一個二等兵瑞恩,卻死了三條人命,這看起來並不值得。但是幸好我們的瑞恩是個視死如歸的硬漢,試想:如果他只是個軟弱怕死的孬種,這次任務還是否具備他的意義?還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瑞恩只是美國人概念中的士兵群像,是他們憧憬的士兵的形象,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值得用生命去換取的人,是一個理想化的士兵。是弘揚英雄主義的一個最好的典範。他的形象不見的高大,但是平凡中卻顯出不平凡,並不需要多少另類,也足以謳歌美國兵士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致死不逾。另外:瑞恩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兒孫成群,看上去他真地按照米勒說的那樣,「好好地活下去」,但是他的家庭美滿與墳冢排列整齊的白色墓碑相比是最大的反差;以至於在影片的結尾,瑞恩不禁問自己的太太:「我是不是一個好人?」 這是發自本源的一種疑問?他確實使得很多人為他而死,雖然他是無辜的,他是不知情的,但是在無形中,他背上了一個包袱,三條人命的包袱,這是國家賦予它的,是生活賦予它的。他必須被動接受,比起那些死去的人,瑞恩活得艱難許多,他雖然活著,但是永遠不能放下包袱輕松的活著,他的生命不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是為國家、為責任、為了三條人命活著,甚至為了米勒臨死的那句話活著;戰爭中,他的生命掌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聽天由命;戰爭結束了,他的生命掌握在強烈的責任感里,身不由己。瑞恩沒有自由,他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死,這是他極度可悲的一面。戰爭泯滅人性,只要踏在戰爭邊沿,或者涉足其中的人,從那天起,生死就永遠不屬於自己,就永遠要背負著包袱沉重地走下去。這是戰爭帶給人們最深刻最可怕的痛楚。
厄本——厄本在多數人眼中是個孬種的形象,在他的反襯下,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顯得如此的高大偉岸;但是厄本只是個小小的翻譯官,從來沒有參加過戰斗,在他眼裡,面對敵人,他並不確切知道什麼是仇恨,並不知道應該沖上去將他的頭顱打爆。他只是一個大多數百姓的象徵,他只是個平凡普通的人。他表現出的躲閃,懦弱、不敢面對死亡、不敢沖出重圍挽救同盟…… 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態度。在普通人眼裡,面對戰場上的血腥,躲閃逃跑是第一個念頭,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怎麼可能神話般地沖上去將敵軍的頭顱打爆呢?這里片子想告訴我們,不是誰拿起槍都能獨當一面,不是誰面對敵人就能英勇在前,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削土豆皮那樣簡單的事情。戰士都是英雄,他們都是超人,從肢體的力量,到心理的承受力,方方面面都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也從一個側面告訴觀眾,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面對那些逃跑怯懦的士兵,也應該給予一些理解,畢竟在死亡面前,真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的人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厄本也有另一面,他在最後槍殺了害死梅利西的德國士兵,在最後一個鏡頭里,他手握長槍,從硝煙中走來。這個形象簡直就是在謳歌他就是英雄,他才是最後的勝利者,他沒有死,沒有傷亡,他還替同伴報了仇,他才是值得歌頌的人,他才是最偉大的人。我想,這也是對高級官員的一種諷刺。畢竟他們才是最終活下來授勛的人,他們肩膀上的每一顆星都是用無數的戰士鮮血換來的,他們在享受美饌佳餚的時候,因為他而死去的戰士卻在地下嗚音哭泣,這是一個小小的諷刺,對高層,對那些腆著碩大啤酒肚,晃悠著一身肥油,享受著和平帶個他們的高薪、厚祿、美女、香車的日子,但是誰有知道在殺場上,他們是否在敵人面前哭泣,是否高歌自己的國家總統該死,在敵人面前投降,給敵軍舔屁股呢?
米勒——無疑,他是一個英雄。在美國人眼裡,英雄的種類很多,只要是涉及「拯救」的,都是英雄。他們不一定十分高大,不一定作出很多豐功偉績,但是起碼要獨擋一方,起碼要聰明睿智。但是伴隨著英雄的往往是災難,沒有災難哪兒會有英雄呢?這就好比哪裡有反抗,哪裡就往往有壓迫。米勒是英雄,但是英雄卻死了。卻帶領著同伴兄弟去送死,難道英雄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嗎?這未必要求太高,畢竟英雄不是超人,英雄也是有血有肉有心有肺的真人,他們也會有喜怒哀樂,也會有七情六慾,不是神仙。米勒顫抖的手告訴我們,他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受到疾病的困擾,也會痛;在兄弟死去之後,他躲在廢墟上偷偷地哭,泣不成聲,這也告訴我們,米勒是個有感情的人。這些細節無疑讓英雄這個鋼鐵之軀更加貼近平凡的人。英雄並不是高處不勝寒的稀罕物件;同伴問起他為什麼要這么拚命的時候,他不是說:「我是為了國家」「為了家園」或者什麼其它的讓地球人聽著都覺得虛假的理由。他為的是早一天見到自己的妻子,和她團圓,「每殺一個人,這就意味著離家又遠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敵人永遠不可能完全殲滅,只能是越殺越多,無窮無盡。在米勒眼裡戰爭並不像一場瘟疫,人慢慢一點一點死去,等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戰爭就結束了;在他眼裡戰爭是一場大火,越是煽動就越厲害,越蔓延,不斷死去的人,總會引發更多的戰爭,引發更多的人死去。這又告訴我們,英雄並不是好戰者,發動戰爭的都不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應該學會怎麼樣去平息戰爭,不讓更多的人死去。從概念化的英雄,到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具體的英雄,影片無疑將米勒的多面性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但是這里也有不少概念化的成分,比如:「不救兒童」無疑,這是英雄米勒冷酷理智的一面,他經驗豐富知道這樣做的後果,這和後面的為朋友哭泣是一種對比,但是卻顯得非常刻意。
魏德——在魏德身上充滿了人文關懷。他是一個戰地醫生,既是戰士又是醫生,他可以在醫療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為病人縫合,竭力挽救他們的生命。他對生命的態度和米勒一行的其他人都不相同。在開端部里,他的出場是在幫一名士兵止血,但是一枚飛彈襲來,士兵當場死亡。「為什麼不給我個機會救他」飛彈就在他身邊滑過,在那一瞬間,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不同常人的生氣,一種憤恨,這不能僅僅概念化地說成是醫生的一種天職,但是影片卻讓觀眾感覺到了這種刻意。在卡帕佐中搶躺在雨中的時候,他不顧生命危險要沖上去,只是為了看清卡上在哪兒?這種行為,無疑是英雄主義的,無疑是誇大的,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符號化;但是另一方面,在暗夜中,他替卡帕佐抄寫信件、講述自己兒童時代和母親的情感經歷,卻又覺得這個人物並不是高不可攀,也有自己的具體情感,不十分概念化。但情感上過於片面,對職業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甚至到最後,他看到夥伴們當著傘兵的面玩弄識別牌,過去組織的時候,也只是讓觀眾覺得,他是個很善解人意,極度善良的人,但正是這個有些符號化,有些理想化的人物,在他死時,卻感動得我落淚了。他的死真正讓我覺得生命的淡薄和脆弱,身為醫生的人卻不能挽救自己的生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去死,完全無能為力。死的時候他一個勁兒地喊著「媽媽,媽媽」。那是一種最本源的做法,是一種本能的表現。這樣的情感沖擊,又讓人覺得他並不十分符號化,片子將魏德善解人意,善良淳厚的一面渲染到了及至,並且加以美化,使他變成了一個塑像人物。但卻能讓人感動,讓人覺得完美卻真實可信。
梅利西——相比魏德,猶太人梅利西也是如此。片子著重渲染,他作為一個猶太人對德國法西斯的憤恨。在坑道里,他拿著德國陣亡士兵的刀說:「它曾經是希特勒青年團的小刀,現在是猶太麵包刀」。說完這話,就坐在哪兒哽咽起來。這也不覺刻意,苦難深重的猶太人,手握著敵人的刀,作為一個戰利品,成就感馬上引起了一種悲痛的感覺,不用更多的語言交待,就能深深體會他曾經受的苦,和一種民族責任心。在德國俘虜隊伍旁,他拿著自己的識別牌,炫耀著:「我是猶太人,我是猶太人!」那是一種驕傲,一種挑釁。實際上也是可悲的,可憐的。德國人並不能聽懂他的語言,他這樣做只是得到自己的一種寬慰,死去的猶太人不可能復活,他的傷痛也永遠在心中烙下痕跡。這更增添了無數的辛酸和無奈。也告訴人們戰爭的極度殘酷。
三、 中心思想
(一) 米勒的七次手抖
第一次:米勒的出場就是從他的手開始,一雙顫抖的手,握著水壺;
第二次:俄馬哈搶灘成功後,手顫抖著拿水壺;
第三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手顫抖著拿水杯;
第四次:暗夜中兩小時的等待,談到卡帕佐,手顫抖。
第五次:得知瑞恩在蘭姆勒,手顫抖著拿指南針;
第六次:魏德死後,米勒躲在岩石後哭泣,手顫抖著拿著卡帕佐的信。
第七次:等待敵軍坦克車,和瑞恩談天前,手顫抖謊稱在為音樂打拍子。
米勒的顫抖表現的是對戰爭的態度,是一種精神的緊張,也同樣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他害怕、痛苦、緊張的時候手都會顫抖。影片藉助米勒手的顫抖表現他情緒的變化,但是在外部看來,他面對一切的一切都那麼泰然自若,甚至連他的身世都是個謎。但實際上,他只是個平凡得不能在平凡的高中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希望早日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和她團聚。並不是像他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和理智。面對死亡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隊伍的首領,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對死亡的冷靜。他變得冷漠,是戰爭改變了他。
(二) 米勒的無聲世界
片中,米勒常會進入無聲的世界。炸彈在他身後爆炸的時候,耳朵會有短暫的失聰現象。在開端部里——
第一次無聲的世界:米勒從海灘的血泊中爬出,炸彈在他身後爆炸。他進入了無聲的世界,他眼前呈現出——
1、 一名癱軟哭泣的士兵;
2、 三個被彈葯引著的士兵;
3、 斷了一隻臂膀的士兵,在屍體中尋找被炸斷的手臂,用另一隻手撿出那隻手臂;
4、 幾個燃燒著的士兵,在海灘上奔跑逃命;
5、 一個對他大聲喊叫的士兵。
第二次無聲的世界:米勒拖著負傷布格,炸彈在他身後引爆,他又一次進入無聲的世界,恢復聽力之後,再一次托起布格,他已經只剩下上半身了。
在結尾部——
第三次無聲的世界:橋頭,炸彈在米勒身後引爆,這一次他長時間進入了無聲世界,看到了瑞恩的哭泣,看到了兵士的大聲喊叫,看到了霍威的死,看到了近旁的手槍。
在開端部,這種手法很像《黑鏡頭》裡面呈現的——平面的、瞬間的切割了戰爭。第一次無聲世界,哭泣的士兵——這象徵著一種對戰爭的恐懼,槍林彈雨中,不能自控地坐在地上哭泣,不知所措;斷了手臂的士兵,用另一隻手在屍體中尋找失去的手臂。提起它像提著自己的背包一樣,那並不像是自己肢體的一部分,而單純是個物件。戰爭帶給人們的遠遠超過肢體上的痛楚,這完全是一種本能的表現,他脫離了理智,比起沉重的精神枷鎖,肢體的疼痛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米勒死前無聲的世界中,看到了瑞恩的哭和同伴的死,但是更多的是看到了身邊的槍。他只是本能地去拾起那把槍,在他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的時候——沒有多餘力量去思考、去分析,這種行為也是出於一種本能。他站起來去拿槍,中彈後,癱在地上,還不停地瞄準正駛向他的坦克車,戰爭把人性都改變了,攻擊敵人變成了一種本能。
(三) 死在米勒身邊的七個人
在開端部
1、 頭盔胸部中彈的戰士
2、 104醫隊戰士,胃部被打穿,內臟在體外;
3、 被炸掉下半身的布格
4、 坑道里身邊的通訊員;
5、 坑道里腦部中兩槍的戰士。
這中慘烈的場面在米勒看來司空見慣,他的士兵就在自己身邊死去,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內臟橫在屍體旁邊、子彈打穿頭顱,他依然往前沖,並不傷心,留戀或者懼怕。這除了表現戰爭的殘酷外,還從一個側面表現了米勒那「94」個兵士的死,帶給他的是一種對生命透徹的看法,變成了視死如歸。他曾對厄本說:「我怕我活不到堵住累計到一千,還是五百吧。」對生命,他知道他隨時可能死去,所以當他死的時候才顯得那是意料之中,沒有多餘的痛苦,像個活人一樣坐在那兒死去,沒有了大喊大叫也沒有淚流滿面,沒有恐懼沒有一切留戀,靜靜地死去。
夏樹 2005-10-05 20:52
時光可以流逝,歲月可以飄過,但是經典永存。如果真的有一種情感可以使人回腸盪氣。如果真的有一次行動可以讓人感慨萬千;那麼這種情感一定是超越普通情感的偉大情義,這次行動也一定是一次偉大的行動——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所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這樣一次大無畏的行動。
《拯救大兵瑞恩》是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一部力作,重溫經典,感覺依舊如此強烈,既慷慨又激昂。湯姆·漢克斯的實力表演使得影片更加精彩。
影片以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慘烈的諾曼底登陸為背景,通過一系列的自然主義拍攝手法再現了上世紀那場為自由而戰的戰爭的慘烈。以米勒上尉奉命率領士兵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名叫瑞恩的士兵為線索,提出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用幾個人的性命去換取一個人的生命是否值得?刻畫了米勒為代表的一系列為自由而戰的士兵的形象,影片的主題是鮮明和積極向上的。
搶灘行動中指揮出色的米勒上尉受命去敵戰區尋找一位在101空降師服役的叫做詹姆斯·瑞恩的士兵,他的三個哥哥都相繼在戰場中陣亡,為了不使他的母親失去這個最後的孩子,盟軍總部決定將他尋找回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每向前一步,就離敵戰區近了一步,危險也就增加了一分,他們面對的會是越來越多的德軍和大量的坦克!出發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種近似荒唐的行動和與此引來的一系列傷亡是否值得去冒險?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和戰士的陣亡,在准備襲擊德軍雷達站的時候,生存和為此次行動付出巨大犧牲的問題再次擺在面前。米勒上尉最終說服了大家——在他看來這次意外襲擊德軍雷達站的行動和尋找瑞恩的行動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正義和自由而戰的。終於,米勒上尉率領的弟兄歷經艱險找到了瑞恩。而為了盟軍的順利挺進,他們又決定留了下來一起參加橋頭保衛的戰役。力量的對比是懸殊的。盡管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部署,把有限的人力進行了最合理的布局,也曾一度阻止了德軍的前進,但是面對不斷涌來的德軍和炮火威力很大的「虎式」坦克的進攻,他們只能且戰且走,在橋頭最後的防線,身負重傷的米勒上尉在沖鋒槍槍彈打光的時候,無助地卻很決然地向坦克連連發射手槍子彈,奇跡出現了——隨著一聲爆炸的聲音,坦克被摧毀了——盟軍的「野馬式」轟炸機及時趕到!橋頭保住了,援軍陸續地趕到了。生命垂危的米勒上尉彌留之際對著俯身過來瑞恩只是輕聲地說了一句;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
米勒上尉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上尉軍官。這次任務也應該說只是一次特殊的任務,但是他的這句話使我動容。一句普普通通的話語是一位長官對士兵的殷切囑托,也是為了尋找瑞恩而犧牲的士兵的共同心聲和話語,米勒和他的戰友都已經犧牲,但是瑞恩活下來了。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為了一個人的生命犧牲八個人的性命,這種犧牲的代價是否值得?從感性或者理性的角度而言,這是個錯誤甚至有些荒唐的任務,但是從道義和正義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拯救行動,一次大無畏的行動。一個人的命值得用八個人性命去冒險的,一句普通的囑托便是最好的答案。一句很平實的語言,一種崇高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情操卻躍然在心中。
碟片已經播放完。但是我的心情許久不能平靜。米勒上尉最後說的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他的身影也越發令我肅然起敬。
拯救大兵是一次特殊光榮的任務,就是因為這一句普通的「好好活著,不要辜負大家」話語,我一直記得這部影片,記得了湯姆·漢克斯,記得了這次大無畏的行動!
『叄』 電影美國攻打某一個島嶼,一個醫生救了好多人的一部是什麼電影
該影片是《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是熙頤影業出品的戰爭歷史片,由梅爾·吉布森執導,安德魯·加菲爾德、薩姆·沃辛頓、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瑞切爾·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影片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影片於2016年11月04日在美國上映,2016年12月08日在中國上映。
(3)美國電影二戰救傷員擴展閱讀
《血戰鋼鋸嶺》劇情介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凶險異常的鋼鋸嶺。
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
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血戰鋼鋸嶺》角色介紹:
1,戴斯蒙德·道斯
虔誠的基督徒、軍醫,體格瘦弱,性格內斂的男孩。他堅決拒絕在戰場上拿起武器,卻因此在軍營遭到中遭到眾人的排擠,但最終他說服了軍隊讓他可以不攜帶武器,並被招入美軍第77步兵師醫療部。在沖繩戰役中,戴斯蒙德不斷冒險把傷員從戰場上拖回進行治療,最後拯救了75條人命。
2,葛洛佛上尉
葛洛佛上尉是戴斯蒙德在軍隊的上司之一,認為拒絕持槍的戴斯蒙德是懦夫,試圖拿軍事法庭的規定要求戴斯蒙德必須要隨身攜帶武器。
3,湯姆·道斯
戴斯蒙德的父親,是在法國服兵役時曾經受傷的一戰退伍老兵,因為好友在戰場的犧牲,走不出悲傷的陰影,長期酗酒並且實施家庭暴力。在自己的兒子參軍入伍之後,努力嘗試獲得戴斯蒙德的諒解。
『肆』 有一部影片講的是二戰一個士兵上戰場不拿槍只救人的影片 好像是最近兩年新拍的 有人知道嗎
這部電影的名字是《血戰鋼鋸嶺》,是一部在2016年11月04日時候上映的戰爭歷史片,由知名導演梅爾·吉布森執導。
這一部《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影片中講述的是他拒絕攜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
(4)美國電影二戰救傷員擴展閱讀:
這部《血戰鋼鋸嶺》是一部關於反戰主義的暴力劇情片,電影成功地將優雅與恐怖融合在一起,電影的導演吉布森對於如何調動觀眾的情緒了如指掌。
這部電影不僅摒棄了眼下最熱門的手提攝影,反而採取了非常老式的戰爭片的拍法,使用固定攝影機、固定鏡頭、客觀視角,雖然場景不過幾個陣地,但是卻把戰場的殘酷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2017年2月的第70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中,《血戰鋼鋸嶺》獲得了最佳剪輯的獎項。
『伍』 求一部二戰老電影的名字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影視劇情簡介:
1944年, 入侵南斯拉夫的德國法西斯陷入游擊隊的重重包圍之中, 只有多瑙河以南的公路還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如果這條通道被切斷, 整個」E兵團」二十個師就會遭到被全軍圍殲的命運.柏林命令」E兵團」火速撤退, 可是龐大的裝甲部隊燃料只能維持到維謝格拉特, 現在只有從薩拉熱窩的燃料基地把油運到維謝格拉特.為此, 德軍擬定了一個秘密的」勞費爾行動」計劃.
薩拉熱窩拉於南斯拉夫中部, 是一座英雄城市.人民抵抗運動沉重打擊了法西斯強盜.領導這個運動的是久經考驗、機智老練的游擊隊長瓦爾特.他的名字使敵人膽顫心驚.為逮捕瓦爾特, 陰險的比肖夫上尉花了一年的時間, 審訊了一百多名」犯人」, 仍一無所獲.柏林特地派黨衛軍上校馮·迪特里施來執行掃除」勞費爾行動」障礙的工作.
蓋世太保加緊監視與抵抗力量有來往的人.黨衛軍上尉康德爾奉命混進抵抗運動內部, 組織了」非常委員會」, 他為迷惑委員會成員, 真的帶小組去干狙擊德軍的行動.他賊喊捉賊地說, 蓋世太保打算把特務打進他們內部, 」你們不要相信任何人, 誰和你們接觸, 都要告訴我.」
委員會的青年以為他就是瓦爾特.年輕幼稚的布爾吉把游擊隊的聯絡暗號和活動計劃不知不覺地透露給了康德爾.於是, 薩拉熱窩的街頭巷尾經常發生激戰.一個游擊隊員被敵人盯住, 幸好在自己人的掩護下脫險.一個在被迫捕中不幸中彈受傷的游擊隊員, 被敵人抓住.醫院的醫生也是自己人, 他們為傷員做好手術, 故意把電源切斷, 趁監視的德寇去找手電筒, 用掉包的方式, 巧妙地將傷員營救出去.打進敵人警察局的斯特利弄到了」勞費爾行動」計劃.抵抗運動的領導人根據這連續發生的情況, 覺得那個」非常委員會」有問題, 一定是出了叛徒和鑽進了一個假瓦爾特, 應當及時清除這個危險的隱患.抵抗運動決定由皮勞特去找開照相館的吉斯, 因為委員會經常在吉斯那裡開會, 或通過他與假瓦爾特見面.皮勞特剛進照相館跟吉斯接頭, 突然闖進一隊德軍巡邏隊, 帶隊的是個小個子.他們從皮勞特身上搜出了手槍, 又從照相館煙筒里搜出了一支吉斯稱為」擴大機」的沖鋒槍.他們把皮勞特和吉斯帶走了.半途, 皮勞特暗示吉斯一齊動手, 赤手空拳擊倒了敵人, 脫身逃跑.小個子被揍得怪痛的, 而他帶著幾個小夥子樂呵呵地繼續前行.原來他們是游擊隊化裝的, 是來配合皮勞特行動的, 以取得吉斯的信任.吉斯見皮勞特英勇擊敵完全信以為真, 他把皮勞特帶到他的女友米爾娜家裡.米爾娜見皮勞特的到來, 那雙陰沉的大眼裡閃著懷疑的光.而皮勞特也覺出米爾娜可疑, 隨即在米爾娜的衣架模型里發現一架發報機, 便試探地問: 」你們好像要干什麼?」
」你以為我們什麼也沒干嗎?我們的人在戰斗! 」單純的吉斯自豪而神秘地說.
什麼戰斗?這天夜裡, 一批青年去襲擊德軍汽車隊, 遭到埋伏在車里的德軍的伏擊.布爾吉和自己的情人、老游擊隊員謝德的女兒阿茲拉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第二天, 廣場上躺滿了犧牲者的屍體, 比肖夫上尉率領德軍警戒著現場, 喇叭里一遍遍地念著: 」薩拉熱窩的公民們, 最後一次向你們宣告, 死者的父母或親友快來認領屍體——」
」誰也不要過去, 會打死你的! 」皮勞特和游擊隊員蘇里在死者親友中間輕聲警告.謝德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女兒躺在血泊之中.他第一個毅然向前走去.為了保護謝德, 皮勞特緊跟著他走去, 隨後人們默默地跟著涌去.比肖夫害怕人民這股沉默的力量, 膽怯地下令撤退.
這場流血事件, 暴露了康德爾的真面目.皮勞特為了找出叛徒, 告訴米爾娜說, 」你們瓦爾特是蓋世太保.我也給瓦爾特工作, 我們兩個人總有一個是錯的, 究竟是誰呢?你應當幫助我們.如果有人問, 你就說我已經離開薩拉熱窩, 這里全靠你了.」
皮勞特的不露面, 促使敵人更迫切找到瓦爾特是誰.一個自稱為」游擊隊聯絡員」的人來到一家鍾錶店, 與謝德聯絡: 」空氣在顫抖, 彷彿天空在燃燒! 」」是啊, 暴風雨來了.」暗號接上了.聯絡員要謝德轉告瓦爾特在下午五點鍾到清真寺門口見面, 有重要情報交給瓦爾特本人.這個聯絡員走後不久, 斯特利走了進來, 告訴謝德, 敵人在清真寺設下了埋伏, 必須立即通知瓦爾特.為了保護瓦爾特, 他決定自己去赴難.離開家時, 他從容地撥好時鍾, 對徒弟交代好後事.在去清真寺的路上, 他平靜地和熟人打招呼, 跟平時一樣.那個假聯絡員已等在那裡, 問謝德, 瓦爾特在哪兒.」我就是瓦爾特! 」謝德滿腔怒火, 掏出手槍當場擊斃對方.謝德在敵人亂槍中也倒在清真寺前.一群白鴿拍翅飛上天.皮勞特和游擊隊員聽到槍響, 趕到清真寺, 狠狠打擊了德寇.
斯特利在敵人檔案里發現」非常委員會」里有一個成員曾經被蓋世太保逮捕過, 一個月後就被釋放了.為了找出叛徒, 抵抗運動搞了個假象, 逮捕了吉斯, 說他是叛徒.隨後, 瓦爾特約米爾娜到墓地, 要她聯絡去解放區的愛國者, 約定日期轉移.米爾娜以為游擊隊中了圈套, 便發報給康德爾, 擬定一份去解放區的名單.途中, 皮勞特和小個子等游擊隊員扮成德軍, 截住了去解放區的人群, 混在愛國者中的黨衛軍少尉怕自己人發生誤會, 急忙暴露自己的身份, 並指出轉移名單中的」自己人」.不料, 他和他的人被關押起來.小個子游擊隊員笑著對轉移者們說: 」小夥子們, 你們可以唱著歌去解放區, 黨衛軍已為你們開了通行證.」
這個事實證明米爾娜就是叛變的特務.皮勞特和吉斯去找她清算.想起死去的戰友, 吉斯含著淚怒不可遏地抽打米爾娜的耳光.米爾娜連連求饒, 說她當初受不了蓋世太保的折磨.皮勞特要她約康德爾來見面.可米爾娜這個死心塌地的叛徒見到康德爾時, 大聲叫他不要過來, 並求他帶上她.康德爾覺得米爾娜已沒有用處, 開槍擊斃了她.而康德爾也沒逃脫應有的懲罰.經過激烈的格鬥, 他被皮勞特打倒在地.吉斯滿懷仇恨地擊斃了這個血債累累的德寇.
」勞費爾行動」開始了.馮·迪特里施上校親臨現場指揮, 他們用二十個車廂裝德國傷兵, 從鐵路運進油庫, 再派十五輛卡車開往油庫, 去裝火車上下來的傷兵, 好讓火車換上油送往維謝格拉特.
抵抗運動截獲了去油庫的最後一輛卡車, 皮勞特、蘇里和吉斯化裝成德國運輸兵, 上了卡車, 混進了燃料基地.他們又將三個火車司機關進一間空房, 然後換上司機服裝奔上機車開進油庫.列車裝完油剛開出基地.三個司機從昏迷中醒來, 馮·迪特里施立即命令攔住這列油車.列車已飛馳而去, 押車的比肖夫接到命令, 立即指揮士兵從車頂沖過去射擊機車, 都被游擊隊員打下去.列車來到一個坡地, 皮勞特摘開掛鉤, 和蘇里、吉斯跳下機車.車廂和機車產生劇烈撞擊, 油桶爆炸了, 比肖夫和德軍士兵與油車同歸於盡.」勞費爾行動」徹底失敗了.
望著這熊熊燃燒的車骸, 皮勞特他們露出了勝利的微笑.吉斯認真地請求皮勞特帶他去見瓦爾特, 因為他答應過的.皮勞特望著吉斯那張天真、稚氣的臉笑了.在一旁的蘇里笑吉斯: 」你呀, 這不是嗎?他就在你眼前! 」
」皮勞特, 原來你就是瓦爾特! 」
可是, 敵人仍然沒有找到瓦爾特.柏林派來了接替馮·迪特里施的繼任者, 迪特里施就要被蓋世太保帶回柏林去受審.當他離開時, 不免長嘆道: 」太有意思了, 我來這里就尋找瓦爾特, 可是找不到, 現在, 我要離開了, 總算知道了他......」
」你知道瓦爾特是誰?」他的繼任者神經過敏地問.
迪特里施從山坡上指著壯麗的薩拉熱窩城, 哀嘆道: 」看! 這座城市, 就是瓦爾特! 」
『陸』 十部必看二戰電影
No.1《鬼子來了》No.2《辛德勒的名單》No.3《拯救大兵瑞恩》No.4《鋼琴家》No.5《血戰鋼鋸嶺》No.6《穿條紋睡衣的男孩》No.7《細細的紅線》No.8《橋》No.9《狂怒》No.10《風語者》
No.1《鬼子來了》講述了抗日戰爭末期,善良的中國村民決定放日本兵俘虜一條生路,不料日本戰敗後,鬼子最終反悔,大肆屠殺村民的故事。No.2《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德國商人夫婦在二戰期間竭力挽救上千名猶太人免受德國法西斯迫害的故事。
No.3《拯救大兵瑞恩》講述了美國士兵瑞恩在諾曼底登陸戰役後失蹤,美軍組織了一支分隊前往營救的故事。No.4《鋼琴家》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對猶太人趕盡殺絕,波蘭猶太鋼琴家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存活了下來,戰爭結束後,他最終也獲得了自由。
No.5《血戰鋼鋸嶺》影片改編自真實經歷,講述了堅持不殺生的善良軍醫拒絕武裝自己,在槍林彈雨的殘酷戰場上,奇跡般地救下了數十名傷員的傳奇故事。No.6《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故事發生在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德國納粹軍官的小兒子無意間與身在集中營里的猶太小孩成為了玩伴。
『柒』 從《血戰鋼鋸嶺》淺談美國二戰戰地救護
《血戰鋼鋸嶺》改編自二戰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講述他拒絕帶武器上戰場,並在沖繩戰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戰友的傳奇故事。而美國二戰期間戰地救護的真實情況也可以從該電影中窺見一斑。
青黴素之父——弗萊明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醫學已經能夠更大限度地彌補戰爭帶來的創傷和痛苦。但是要解決戰爭的根源問題,理解和對話才是正解。但願世界和平,遠離戰爭。
『捌』 一部有關二戰時一個美國人到一個城堡裡面救人的電影
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 (1968)
故事發生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軍官率領一支突擊隊去拯救被德軍俘虜的美國將軍。他們的目的地是阿爾卑斯山上地勢凶險的城堡,六名隊員穿著德軍制服越過種種關卡,但其中一名成員突然神秘死亡,揭露出隊伍中有內奸,於是隊長策劃了一個危險的計劃來救人除凶。
『玖』 以八人的陣亡救一個士兵,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評價到底怎麼樣
不少看過《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的觀眾均是對這部電影加以贊美,更是各種好評不斷。這部電影自98年在美國上映後,就被稱贊為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有得到如此殊榮,更能證明這部電影在觀看者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這部電影能在眾多類型的電影中脫穎而出,絕對不是偶然。
『拾』 二戰時美國一個醫務兵救了七十多人叫什麼
美國電影《血戰鋼鋸嶺》,根據歷史事實拍攝,一個普通的醫護兵多斯,不願拿槍,在戰場上救助傷員,也包括受傷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