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盧米埃爾與愛迪生;愛森斯坦、希區柯克、波蘭斯基、小津安二郎、黑澤明、塔可夫斯基、米哈爾科夫、阿巴斯
盧米埃爾(1864.10.5—1948.6.6)
法國電影發明家,導演。1864年10月5日生於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於邦多勒。1895年,他與其兄獲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專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巴黎大咖啡館的印度廳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工廠大門》、《火車到站》等,這一天被認為是電影的誕生日。從1896年起,他培訓了大批放映員在世界各地巡迴放映,使電影迅速流傳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他的影片運用了特寫(《嬰兒午餐》)和景深鏡頭(《火車到站》);他還拍攝了最早的喜劇片(《水澆園丁》)。
愛森斯坦(1898.1.22—1948.2.11)
蘇聯電影導演,電影藝術理論家、教育家。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功勛藝術家,藝術學博士、教授。生於里加,卒於莫斯科。1922年,在《左翼藝術戰線》雜志上發表了第一篇綱領性的美學宣言《雜耍蒙太奇》,引起了長期的爭論,並對整個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愛森斯坦在1924年轉入電影界,導演的第一部影片《罷工》被《真理報》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無產階級的影片」。1925年導演的《戰艦波將金號》在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上被評為電影問世以來12部最佳影片之首。1932年他去墨西哥拍攝了縱貫墨西哥2000年歷史的史詩片《墨西哥萬歲》,在1979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金質獎。1938他拍攝的《亞歷山大·聶夫斯基》其中冰湖大戰一場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伊凡雷帝》是他導演的最後一部影片,它成為世界電影的高峰之一,並對電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愛森斯坦的電影理論,在影片的總體結構、蒙太奇、聲畫框架、單鏡頭畫面的結構、色彩以及電影史等領域,都進行了多方面的開創性的研究。此外,他關於藝術激情的本質、藝術方法、接受心理學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論遺產中占據特殊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國的電影界對他的藝術理論都給以相當的重視。
希區柯克(1899.8.13—1980.4.29)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出生於英國倫敦東區一個普通的、以販賣蔬菜為生的家庭。1925年開始獨立執導電影,導演了英德聯合製作的影片《快樂之園(The Pleasure Garden)》,這也標志著他的導演生涯的開始。1939年應邀去好萊塢,次年拍攝了《蝴蝶夢》,獲該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從此定居美國直到逝世。希區柯克導演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電影,成為世界電影史上一位著名的導演,為了表彰他對電影藝術作出的突出貢獻,1979年,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他終身成就獎。198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封他為爵士。希區柯克是一位對人類精神世界高度關懷的藝術家,他一生導演監制了59部電影,300多部電視系列劇,絕大多數以人的緊張、焦慮、窺探、恐懼等為敘事主題,設置懸念,故事情節驚險曲折,引人入勝,令人拍案叫絕。希區柯克專擅拍攝驚悚懸疑片,素有「緊張大師」之稱,不但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片傳世,對電影工業也有深刻的影響。
波蘭斯基(1933.8.18—)
羅曼·波蘭斯基出生於一個僑居巴黎的波蘭籍猶太人家庭里。出生後不久全家就遇到反猶排猶浪潮迫害。20世紀50年代開始,他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電影短片,其中《兩個男人與更衣室》獲得了5項國際大獎,1967 年羅曼莎朗·塔特在英國倫敦舉行了婚禮。這一年羅曼成功地推出《失嬰記》,成為了恐怖片中的經典之作,獲得第26屆金球獎、第41屆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1969 年他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已懷孕8個月的莎朗·塔特被殺害。1974 年,羅曼推出了《唐人街》,影片成為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獲得第28屆英國學院、第32屆金球獎最佳導演,以及第47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1979 年,羅曼編導愛情片《苔絲》,獲得法國愷撒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第38屆金球獎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1994 年執導驚悚片《不道德的審判》,成為他最為黑暗壓抑的一部電影。2002年,羅曼推出力作《鋼琴家》。贏得了好萊塢及全球評論界、觀眾的認可,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法國愷撒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美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以及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獎。他是具有高超駕馭影片能力的藝術家,作品中大多體現了他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獨,恐怖、懸念片是他拿手好戲,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罪惡大師」。
小津安二郎(1903.12.15~1963.12.12)
日本電影導演。1903年12月15日生於東京,1963年12月12日卒於同地。1923年進入松竹公司當攝影助理,1926年升為副導演,1927年成為導演,第一部執導的影片是《懺悔的白刃》。1932年,成名作《有生以來初次看到的》完成,被《電影旬報》評為當年十大最佳影片之首。此後兩年,他執導的《一念之差》和《浮草》又連續 獲當年十佳之首。1939年,他的電影劇本《恬淡的生活》經 審查不準拍攝,直至1952年才搬上銀幕。1941年,他的《戶田家的兄弟》再獲十佳之首。戰後,他導演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貧民街紳士》、《晚春》、《麥秋》、《東京紀行》、《早春》、《東京暮色》等,1958年獲文部大臣獎和紫綬獎章。1960年,他抱病拍攝的《秋光好》獲日本藝術獎和亞洲國際電影節導演獎。他最後兩部影片《小早川家的秋天》和《秋刀魚的味道》也是很有影響的優秀影片。1963年,他被選為日本藝術院院士,逝世後追贈政府四等勛章,日本電影記者協會追贈文化獎,日本廣播協會追贈特別獎。
黑澤明(1910.3.23—1998.9.6)
日本知名導演。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一個武士階級家庭,在八名兄弟姊妹間排行老么。1936年看到電影公司徵求助理導演的廣告,因緣際會下開啟了在電影界發展的大門。黑澤明三十三歲拍攝生平第一部電影《姿三四郎》,而真正打開國外知名度的作品則是1950年的《羅生門》,此片榮獲1951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再勇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黑澤明的作品對於許多日本和美國的後輩導演多所啟發,由於他的作品力求完美而且場面浩大,因此有「天皇」的尊稱;他曾撰文指出:「如果把電影從我的身上抽離,剩下只有零。」他的電影主題一向強調武士道精神、人道主義者的理想,以及自我犧牲的重要,細節的考究和橫向運鏡則是他的獨創風格。他的代表作品為《羅生門》、《七武士》、《夢》。他是日本電影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導演,也是日本近代電影史的重要人物。
塔可夫斯基(1932-1986)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被譽為「自愛森斯坦後最重要的蘇聯導演」,終其一生只拍攝了兩部短片,七部長片,部部堪稱經典。一九三二年生於俄羅斯札弗洛塞鎮,是詩人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學於蘇聯電影學院,一九六一年畢業。他的電影曾經贏得多項國際性大獎;第一部長故事片《伊萬的童年》於一九六二年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塔可夫斯基成為了當代電影的傑出代表。他自稱拍電影就是在「雕刻時光」,希望能將電影真正提升到文學藝術的高度。其最後一部作品《犧牲》榮獲一九八六年夏納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於巴黎,享年五十四歲。
米哈爾科夫(1945.10.21—)
男,生於1945年10月21日,俄羅斯人。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被譽為是俄國的史蒂芬史匹柏,1945年生於莫斯科藝術世家,父親賽吉米亥科夫是詩人兼作家,蘇聯國歌即出自其手筆,母親亦是詩人,哥哥同時也是俄羅斯名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善於經營影像,用出色的畫面來敘事傳情,作品中充滿著濃厚的俄羅斯人道主義關懷。《失聲琴》(Unfinished Piece for Mechanical Piano)令他揚名國際,馬斯楚安尼主演的《黑眼珠》更是許多影迷們對米哈爾科夫影像魅力注意的開始,91年《蒙古精神》(Urga)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1995年的《烈日灼身》更一並將他推上事業最高峰,該片與張藝謀的《活著》一同拿到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更在1996年奧斯卡拿到最佳外語片大獎,並於同年獲邀擔任柏林影展評審團主席。米哈爾科夫目前擔任俄羅斯電影家協會主席,是當今影壇享有盛譽的電影大師。
阿巴斯(1940.6.22—)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畢業於德黑蘭藝術學院。在過去和現在的世紀里,最為國際贊美和敬佩的亞洲文化代表就是世界級的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一位多產而具有批判精神的電影導演、藝術家、攝影家和詩人,他的作品視覺上樸素,但是概念豐富多元。曾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等眾多國際榮譽的阿巴斯堪稱當今世界影壇少有的大師,他善於從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類最深的情感。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是一位大器晚成者,1969年,隨著伊朗新浪潮電影的興起,阿巴斯開始涉足電影界,1997年,阿巴斯一部關於死亡哲理的影片《櫻桃的滋味》獲得第50屆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至今,阿巴斯共執導32部影片,其中一半以上為不足60分鍾的短片和紀錄片,他創造的影像世界脫離了大眾電影的范疇,而是一種需要閱讀的「作者電影」。阿巴斯也被稱做70年代以來伊朗電影的掌門人,是可以同印度的薩蒂亞吉特·雷伊和日本的黑澤明相媲美的東方作者導演。
(沒找到「愛迪生」這個導演。是托馬斯·愛迪生嗎?)
⑵ 俄羅斯名字中帶「斯基」的名人有哪些
1,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於小貴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鄉間度過。1846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窮人》,受到高度評價。1848年發表中篇小說《白夜》。
2,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譯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
3,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英語: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
4,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1220年5月30日-1263年11月14日),十三世紀俄羅斯人的領袖,諾夫哥羅德大公。因在涅瓦河打敗瑞典人被稱為涅瓦河英雄,在冰上之戰打敗立窩尼亞騎士團而名聲大振。
5,德米特里·魯多夫斯基
德米特里·魯多夫斯基,畢業於國立莫斯科外國語師范學院西班牙語系。2004-2012年《圖片藝術工作室》(Art Pictures Studio)電影製片廠總經理,俄羅斯影視製片人。
⑶ 俄羅斯的明星有哪些
1、納塔利•沃佳諾娃
納塔利•沃佳諾娃是一名俄羅斯模特、慈善家和電影演員。她不似許多明星一樣有著堅硬的後台,有著富二代、官二代的身份,在16歲時她在水果攤工作被星探挖掘,然後靠自己的努力與天賦走向了成功,做上了自己的公主。
⑷ 試例舉五位蘇聯及俄羅斯動畫藝術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並總結蘇聯及俄羅斯動畫的藝術特色。
1、斯塔列維奇(1882-1965):主要作品有《可怕的復仇》(1913)、《塔曼》 (1916)、《夜鶯的叫聲》(1923)、《蕨花》(1949)
2、;亞歷山大·普圖什科(1900—1973),曾於1969年被授予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有《運動場上的事件》 (1928)、 《一百次冒險》(1929)、《新格列弗游記》(1935)、《金鑰匙》(1939)
3、;伊凡諾夫-萬諾·伊萬·彼得洛維奇(1900),蘇聯動畫片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國際動畫協會副主席,1985年被授予蘇聯人民藝術家稱號,其主要作品有《沙皇圖蘭德的故事》(1934)、《長著駝峰的小馬》(1947、1975)、《往事》(1958)、《魔糊》(1979)
4、尤里·諾斯坦(1941~),主要作品有《霧中刺蝟》(1974,獲英國倫敦國際電影節年度傑出電影榮譽獎)、《鷺鷥與鶴》(1975)、《故事中的故事》(1979,獲1984年美國洛杉磯動畫大獎)
5、伊波利特·安德羅尼格維奇·拉扎爾丘克,烏克蘭動畫片始作者之一,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勛藝術活動家,主要作品:《驕傲的小雞》(1936)、《森林公約》(1937)、《被囚的小雞》(1938,未公映)、《金蛋》(1963)、《生活各半》(1965)。
蘇聯及俄羅斯動畫的藝術特色:
蘇聯及其解體後的俄羅斯動畫片在世界動畫片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20世紀60~80年代,蘇聯動畫片的影響力可以同美國抗衡。蘇聯政治生活的持續動盪,使其創作進程也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早期的蘇聯動畫政治色彩十分鮮明,它甚至作為政府的政治宣傳和部分人政治言論的一部分,其形式則基本採取寫實主義。60年代以後,它的內容逐漸觸及現實,隨著創作題材范圍的日益擴大,動畫片的表現手段也得到了更新,形式上開始吸收歐洲自由多變的風格,一些象徵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的動畫短片的創作色彩紛呈,同時保持蘇聯動畫片鮮明的繪畫性和俄羅斯民族鍾愛的華麗斑斕的色彩,人物造型不似美國、日本那樣追求完美,而是突出個性化。
⑸ 《鄉愁》的拍攝背景是什麼
《鄉愁》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1983年拍攝於義大利的一部影片。雖然名義上是由義大利、法國和蘇聯合拍,但其內在精神卻具有非常濃郁的俄羅斯韻味。在很多普通影迷看來,也許會覺得影片過於平淡過於瑣碎,而且蘊涵其中的夢幻般的色彩以及那種揮之不去的猶豫之情也顯得過於細膩過於強烈,但這恰恰是這部在世界電影史上有著極為經典意義的影片最值得欽佩和回味的獨到之處。片中那優美得如同畫卷般的景緻,以及導演寄予整部影片的那種蘊涵著濃濃詩意和深刻的哲學意味的銀幕語言,都把「鄉愁」這樣一個主題發揮到了極致。事實證明,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上,也許真的沒有哪個民族的藝術家比出生和成長在俄羅斯這片土地上的藝術家更適合表現「鄉愁」這樣的題材了,而作為電影大師的塔可夫斯基,又顯然是這些俄羅斯藝術家中的佼佼者。
在這部堪稱是詩歌影像化的傳世之作中,講述的其實是一個讓人有些抑鬱和傷悲的故事。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位詩人,而他來到義大利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搜集俄國農奴制下的作曲家貝留佐夫斯基的生平資料,並打算以此寫成一部歌劇劇本。他的庄園主見他富有音樂才華,便把他派往義大利學習。在那裡他獲得了成功,不僅先後舉辦了多場音樂會,同時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在這部影片中,與詩人同行的是一位義大利女翻譯,她年輕貌美、秀色可餐,朝夕相處的經歷也讓她對俄國詩人充滿了慾念。但詩人的目光卻被一位人們稱之為「瘋子」的當地人多米尼克深深地吸引,並產生了暗中保護他的願望。這讓女翻譯大惑不解。終於,他們兩個人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女翻譯也因此提前出走。
就在詩人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的時候,女翻譯卻在不久後又從外地打來電話,聲稱多米尼克正在她所在的那個地方發表演講,而且已經整整講了3天。聞聽這一訊息後,詩人立即前往那裡,卻看到在廣場的銅像上的多米尼克,正往自己的身上倒汽油。隨後,多米尼克當眾自焚身亡。而剛才站在台階上、廊柱下默默傾聽他演講的人們,卻沒有一個上前去解救他……
在影片的結尾部分,萬念俱灰的詩人最終還是經受不住鄉愁的折磨,回到了農奴制度下的俄國,並在不久後選擇懸梁自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⑹ 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四個主要電影大師及其作品有哪些
前蘇聯蒙太奇電影流派的創立和發展應歸功於庫里肖夫、維爾托夫、愛森斯坦和普多夫金這四位藝術大師。
庫里肖夫(1899—1970)早在1916年進入電影界之初,就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影藝術的規律。他在前蘇聯國立電影學校任教時建立「庫里肖夫工作室」,帶領學生進行剪輯實驗。1919年《黨同伐異》沖破反蘇封鎖,進入電影學校課堂。師生們反復觀看此片,仔細研究格里菲斯大膽而細膩的剪輯手法,他們甚至重新剪輯影片的片斷,觀察由此產生的效果,以確定格里菲斯的剪刀舍此取彼的理由。 庫里肖夫在課堂上所用的某些電影片斷已成剪輯的經典之作,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應」就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維爾托夫傾其大半生精力攝制政治性紀錄片及闡明其「電影眼睛」理論的藝術性紀錄片。他的代表作有《電影真理報》(雜志片)、《電影眼睛》、《前進吧,蘇維埃》、《帶攝影機的人》、《關於列寧的三支歌曲》(1934)以及反映紅軍作戰的新聞紀錄片等。維爾托夫的理論與創作,與其說對傳統的主流電影有一定的影響,倒不如說對前衛電影及後來的紀實性電影的啟迪更大。
愛森斯坦(1898—1948)他在大學主修過土木工程。愛森斯坦曾在劇院工作,擔任美工師和導演。1924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電影美學的論文《雜耍蒙太奇》,引起了藝術界的重視和爭論。同年,他轉入電影界。1924年,他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罷工》。這部影片充滿銳氣,頗具創意。影片開場的蒙太奇段落就向人們宣告,一部獨具電影想像力的藝術作品誕生了:旋轉的機器、飛舞的齒輪、工廠的汽笛、展現機床連綿一片的跟拍鏡頭和流暢的、令人暈眩的其他運動鏡頭……此片一嗚驚人,愛森斯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接踵推出令世人矚目的佳作、巨片,終於成為蒙太奇流派的一代大師。
最能體現愛森斯坦理論的作品是《戰艦波將金號》(1925),這是一部美與力的傑作。在「水兵砸菜盤」、「敖德薩台階」等片斷中,愛森斯坦選用了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製造了富於震撼力的效果。可以說,人們觀看《戰艦波將金號》猶如欣賞一首回腸盪氣的古典名曲,它給人的感受不是從眼睛到頭腦,而是從眼睛直達心靈。《戰艦波將金號》確立了愛森斯坦的前蘇聯蒙太奇學派主帥的地位。
前蘇聯的蒙太奇學派,將蒙太奇手法系統化理論化。發展了電影藝術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控制,通過對不同的鏡頭進行剪接拉長現實時間,突出電影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同時通過剪接鏡頭也表達出了與原有鏡頭素材的不同的概念。(蒙太奇觀中,鏡頭A不僅僅是與鏡頭B先後出現,也不是A和B加在一起成為「A+B」或「AB」,而是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意識「X」。)蒙太奇學派發展開闊了電影的創作手法,也突出了電影藝術與其它藝術種類的不同。他們相信一旦採用剪輯的手法,電影就有了無限的潛力,蒙太奇簡直就是支配觀眾思想和聯想的一個有益的指揮者。
⑺ 俄羅斯/前蘇聯有大師級的導演嗎有哪些名垂影史的作品
有很多,以下具體舉例部分,除這些以外蘇聯還有很多大師級的導演和作品。
1.
愛森斯坦:蘇聯電影導演,最早的蒙太奇理論,代表作《戰艦波將金號》
2.
庫里肖夫:蘇聯電影導演、理論家,為蒙太奇理論做出貢獻,著名的「庫里肖夫效應」
3.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蘇聯電影導演,代表作《伊凡的童年》
4.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前蘇聯導演、編劇,代表作《雁南飛》
5.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被譽為俄國的斯皮爾伯格,代表作《西伯利亞理發師》
⑻ 我的論文題目是《解讀謝爾蓋愛森斯坦--俄國電影之父》,但現在找不到俄文材料,俄語網站上找不到
漢語資料
***********
*蒙太奇宗師--謝爾蓋·愛森斯坦
*英文全名:Sergei Mikhailovich Eisenstein
*中文全名: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愛森斯坦
*生卒年:1898年1月22日—1948年2月11日
*出生地:拉脫維亞首府里加
*去世地:莫斯科
*國籍:蘇聯
*生平:
謝爾蓋·愛森斯坦,富於創新精神的蘇聯電影導演、電影藝術理論家、教育家。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功勛藝術家、藝術學博士、教授。
愛森斯坦出生於一個猶太建築師家庭,童年在都市裡度過,他曾到巴黎旅行(在那裡看了生平第一部電影),並學法文、德文和英文。他從小便熱愛閱讀,喜畫漫畫,並且對劇場有極深切的興趣。
起先愛森斯坦打算繼承父業,1915年,他自中學畢業後,即進入聖彼得堡的土木工程學院就讀,接下來兩年,他在該校就讀時,便與母親同住。
1917年的革命打斷了他的學業。二月時,愛森斯坦被徵召到前線服役,等到布爾什維克在十月停火,愛森斯坦才回到工程學院。1918年,內戰已熾,愛森斯坦加入紅軍,在工程部隊擔任技師。他的父親則加入**。
在軍隊里,愛森斯坦仍繼續繪圖、畫漫畫,並為跑遍全國的宣傳火車裝飾車身,還在各停駐城市參與當地的舞台劇製作,自然而然地,他便奉命在前線組織並製作舞台劇。
1920年秋天,愛森斯坦被遣散,回到莫斯科。他開始在大眾學院研習日文,進入普羅特克特中央工人劇場工作後,他便離開大眾學院。在普羅特克特劇場,他指導布景設計,並在導演研習班授課。1920年到莫斯科第一無產階級文化協會工人劇院工作。他以美工師和導演的身份參加了根據傑克.倫敦的小說改編的話劇《墨西哥人》的演出。
1921~1922年,他進入由B.梅耶荷德指導的高級導演班學習。1922年,在《左翼藝術戰線》雜志上發表了第一篇綱領性的美學宣言《雜耍蒙太奇》,引起了長期的爭論,並對整個電影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庫里肖夫的蒙太奇概念不同,愛森斯坦認為蒙太奇的精髓在於不同元素之間的相互沖突。這些元素是為造成某種效果特意選取的,而這種沖突將會產生新的綜合。這種強化的效果用傳統的戲劇手法是遠遠不能企及的。愛森斯坦的觀念和方法暗示了導演在電影創作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演員的作用則被降至只是再現類型或原型。
愛森斯坦在1924年轉入電影界,導演的第一部影片《罷工》(1925)被《真理報》看作是「第一部真正無產階級的影片」。他用「雜耍蒙太奇」、群眾場面、類型演員、外景拍攝代替了先前電影中一般的「情節」、個別主人公、明星表演和布景,體現了他的紀實風格。影片《戰艦波將金號》(1925)進一步發展了《罷工》的思想主題傾向和美學原則。影片塑造了推動歷史前進的人民群眾的綜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獅子、敖德薩階梯等等一系列場面,成為世界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不朽經典。《戰艦波將金號》的成功不僅在於愛森斯坦蒙太奇理念的完整呈現,片中豐富的影像元素、隱喻、母題串聯、純粹音樂性的形式建構、以及形式概念的辯證思考,即使百年後的今天,本片仍具有無法超越的藝術價值,或許就像片中那隻運用蒙太奇手法而站起的石獅,影史地位永遠屹立不搖。在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上,《戰艦波將金號》被評為電影問世以來12部最佳影片之首。
為紀念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十周年,他接受了拍攝影片《十月》的委託。在這部影片中,他使用了理性電影的原則。不僅再現了1917年 2~10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並且揭示了這些事件的含義。1950年,該片配上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重新走上了世界銀幕。1928年以後,他又繼續完成了被《十月》中斷了的影片《總路線》,修改後以《舊與新》(1929)的片名上映。這是蘇聯第一部表現農村合作化的影片。
1929~1932 年他同攝影師Э.К.基賽、助理導演Г.В.亞力山大洛夫一起出訪歐美。他在法國拍了一部短片《感傷曲》(1930),試驗了聲畫對位法。1932年在美國作家U.辛克萊的資助下,去墨西哥拍攝了縱貫墨西哥2000年歷史的史詩片《墨西哥萬歲》。在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單鏡頭畫面的運動、節奏及結構。這部影片的 8萬米底片在愛森斯坦生前始終未送到莫斯科。許多人根據它的材料剪輯成《墨西哥風暴》、《悲慘的狂歡節》等10餘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1979年,經各方努力,有6萬余米膠片集中到莫斯科,由名導演、愛森斯坦當年的助手亞歷山大洛夫剪輯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金質獎。
1932年回國後,他在莫斯科蘇聯國立電影學院導演系任教,他制定的導演實習課方法,為電影導演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他1935年拍了《白靜草原》,在拍《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時,將影片的敘事結構同古老的傳說、民間故事聯系起來,將影片的映像處理同古俄羅斯的壁畫及建築藝術交織起來,又將這兩者同普洛科菲耶夫的音樂進行對位的或對應的結合。其中冰湖大戰一場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3集片《伊凡雷帝》(第一、二集,1945,第三集未完成)是他導演的最後一部影片。在對伊凡雷帝的解釋上他從А.С.普希金的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中汲取了靈感,而在結構上則借鑒並超越了世界經典藝術家們的經驗。這部多聲部的影片,特別是近衛兵宴會的場面以及第二集的聲音色彩蒙太奇,都使它成為世界電影的高峰之一,並對電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當時的歷史狀況下,這些影片受到批判,《白靜草原》底片被毀,《伊凡雷帝》被禁映。
愛森斯坦的電影理論,在影片的總體結構、蒙太奇、聲畫框架、單鏡頭畫面的結構、色彩以及電影史等領域,都進行了多方面的開創性的研究。此外,他關於藝術激情的本質、藝術方法、接受心理學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論遺產中占據特殊重要的地位。蘇聯出版了《愛森斯坦文集》(6卷);世界各國的電影界對他的藝術理論都給以相當的重視。
愛森斯坦是早期世界默片時代四巨頭之一,俄國電影之父,也是世界電影的先軀。愛森斯坦以自己氣勢雄渾的作品在世界史上寫下了瑰麗的篇章,而對後世影響更深遠的是,他把格里菲斯首先提出的蒙太奇手法發展並形成了理論,格里菲斯只是把蒙太奇當作敘事手段,而愛森斯坦則通過蒙太奇創造出一種意境、傳達出一種感情,注意揭示畫面的內在含義,把蒙太奇當成了電影藝術特有的美學原則。愛森斯坦是電影學中蒙太奇理論奠基人之一,公認為世界上第一位電影理論家。
作品年表:
短片《格魯莫夫的日記》( 1923 年)
《罷工》( Stachka,1925年)
《戰艦波將金號》(Bronenosets Potyomkin,1925年)
《新與舊》
《感傷曲》
《十月》(Oktyabr,1927年)
《墨西哥萬歲》(¡Que viva Mexico!,1932年)
《白靜草原》(1935)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
《伊凡雷帝》(Ivan Groznyy)
理論著作有:
《蒙太奇》
《蒙太奇1938》
《垂直蒙太奇》
《雜耍蒙太奇》
《電影中的第四維》
《鏡頭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