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亡命千萬里的簡介
1、譯名:亡命千萬里/回來的路/歸途/回家的路/回家之路
2、片名:The Way Back
3、年代:2010
4、國家:美國
5、類別:冒險/劇情
6、語言:英語
7、字幕:中文◎IMDB評分 7.4/10 (3,559 votes)
8、文件格式:高清BDRIP-RMVB
9、視頻尺寸:640 x 272
10、文件大小:2CD 592MB
11、片長:132 Mins
12、導演:彼得·威爾 Peter Weir
13、主演 14、簡介
1.背景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1940年代初,蘇聯在波蘭施行專政統治,當局逮捕了很多波蘭的軍官和政府人員,並把他們送到集中營里進行「勞教」。在那裡,他們遭受著非人的折磨和。
不堪忍受折磨,也是為了活命,簡努斯茨、史密斯和其他五個政治犯設法從集中營里逃出,並踏上了重迴文明世界和自由世界的征途。在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叫做愛蓮娜的波蘭女孩。無依無靠的女孩加入了他們逃亡的隊伍。一路上,他們遭遇了諸如飢餓、冰雪、風暴等等苦難的折磨。但是這些並沒有變成阻擋他們前進的障礙,他們從集中營里逃出來後一直向南走,穿過了蒙古、走過了戈壁灘、經過了西藏並翻越了喜馬拉雅山,最終走到了當時屬於英聯邦的印度。
雖然重新回到了文明世界,但是這次路途的代價是慘痛的。從集中營里逃出來的七個人死掉了三個,那個在路途上遇到的波蘭女孩也不幸罹難。
2.幕後製作
尋找歷史真相
為了在國內施行獨裁統治,蘇聯政府在本國以及佔領的國家境內設置了諸多的戰俘營和勞改營。這種勞動懲戒營的管理部門的俄文縮寫為古拉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古拉格這個詞便成了一個寬泛的詞,它所指的是整個蘇聯的勞改體系。
影片故事的起點就是這么一個古拉格,它改編自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回憶錄。這本回憶錄記載了他在波蘭被蘇聯佔領後被軍隊抓到集中營,之後又和幾個同伴設法逃脫的故事。1956年,死裡逃生的拉維茨口述了這本名為《漫漫長路》的回憶錄。雖然沒有任何人證和物證能證明他所訴說的「歷史」的真實性,但是這本充滿了冒險、尋找和信仰以及對當時蘇維埃政權的的敵對與仇視的回憶錄還是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轟動。恰如其名《漫漫長路》所昭示的那樣,這本回憶錄幾乎全是「在路上」的故事--1940年,拉維茨從位於西伯利亞的集中營里逃出,在和同伴走了6437公里之後,僅存的幾個人來到了印度。2006年,BBC製作了一部關於拉維茨和他的「旅途」的紀錄片,希望能從中找到一點這次逃亡真實存在的證據。正是這部「考證派」的紀錄片,讓澳大利亞導演彼得·威爾第一次知道了拉維茨的故事。
這個故事在彼得·威爾的腦子里一直揮之不去,並漸漸形成了要拍攝電影的念頭。威爾說:「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忍耐力和勇氣的極好的故事,不僅有人物、有血肉,而且還有歷史。人類為了生存下來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忍受多少折磨?誰也不知道,而這個故事恰好就給了我們這么一個樣本。我決定要拍攝一部影片之前,總要對影片要講的故事做一個簡單的測試,那就是看我是不是會將他遺忘。如果我不能忘記它,而它又能在某些層面上促使我將其擴展成電影,那麼就拍攝吧。拉維茨的故事恰好就征服了我。」雖然彼得·威爾很想拍攝根據拉維茨真人真事改編而來的影片,但是BBC的一部紀錄片卻給他澆了一潑冷水。那部紀錄片證實:拉維茨根本就沒有進行所謂的逃亡,雖然他曾經是波蘭的軍官,雖然他也曾在西伯利亞接受過勞改,但是他本人並不是回憶錄里的「原型」。BBC的製作人休·萊文森說:「拉維茨並不似那個經歷了逃亡的人,因為沒有資料、文件和人證能夠證實這點。」
看起來威爾的影片計劃就要擱淺,但事情很快有了轉機。就在紀錄片播出後幾天,一個名為韋特陀德·傑林斯基(Witold Glinski)的老波蘭人找到了BBC,他告訴BBC的製片人,他才是那部紀錄片主角的原型。傑林斯基向BBC的工作人員回憶了自己的故事,講述了發生在路上的一切。這一切和拉維茨回憶錄中的一切高度吻合。而且全世界各地接連出現的證據和資料都能證明傑林斯基才是那個「正確的人」。難道是拉維茨「盜竊」了傑林斯基的故事?很顯然,並不是這樣,因為傑林斯基回憶起來了一個細節:曾經有一個叫做羅納德·唐寧的英國記者采訪過他,與其詳談了很多發生在集中營以及路上的故事,而他又是拉維茨回憶錄的代筆人。很明顯,唐寧把傑林斯基的故事安插在了拉維茨身上,為世界造出來了偉大的「歷史」。真相大白之後,威爾更加確定了要把《漫漫長路》搬上銀幕的想法,他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表明了人類的非凡。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值得我去為它拍一部電影。」
3.大腕班底
拍攝這么一部穿越了西伯利亞、蒙古、戈壁灘、喜馬拉雅山和印度「公路電影」,難度之大,可以想見。除去自然的難度,另一方面還有演員表演上的難度。所以,對於彼得·威爾而言,為影片找到一群合適的演員,是當務之急。
威爾最先找到的是曾經和他在《楚門的世界》里有過合作的艾德·哈里斯。對於這次合作,哈里斯可謂是望眼欲穿。他說:「自從《楚門的世界》之後,我就一直嚮往能再和威爾合作一部電影。因為他是一個有著獨特藝術創作力的導演,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只要他開口,我就願意去扮演。我第一看劇本,就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劇本。只是當時我覺得史密斯這個人物和我以往所扮演的形象差距有點大。但是威爾還是一直鼓勵我說,要我自己去體會人物當時的環境和情緒。其實,威爾在片場一直就是這么教導演員的。因為我扮演的是一個在蘇聯的美國人,所以我找來了一些關於在1930年移居蘇聯的美國人的紀錄片和書籍學歷。這是一段歷史,也是一段國家之間的交流。看過這些書籍之後,我開始理解影片中的史密斯,並且能去塑造這個角色了。」
隨後,英倫群島上的吉姆·斯特吉斯、西爾莎·羅南和柯林·法瑞爾也加入到了影片的演員陣容中來。法瑞爾說:「能和威爾合作絕對是一次美好的體驗,他是一個有著充足經驗的老前輩,我是他的一個粉絲。我先是和威爾見了一面,然後才讀到的劇本。讀完劇本之後,我便決定要參演這部電影,雖然我不是主角,但是我覺得在路上逃亡的那些人實際上是一類人的代表。他們都在尋找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本身,一路上,大家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成長。我扮演的瓦爾卡是一個很絕望的人,換句話說,他是前後轉變最大的人,因為從他經歷了從絕望到希望的轉變。於我來說,能扮演這樣的角色,是一件幸事。」愛爾蘭蘿莉西爾莎·羅南在影片中扮演了幾乎是唯一的女性角色,一個波蘭孤兒,愛蓮娜。談起影片的拍攝,羅南表示說,這是一次有趣的體驗。她說:「很有趣,幾乎所有的鏡頭都很好玩,尤其是那個我在冰面上跑步的鏡頭,是整部影片里拍攝得最為輕松也是最為好玩的鏡頭了。另外,我在俄羅斯工作了一段時間。那裡非常美,我很喜歡那個國家。」
4.花絮
·影片的拍攝版權一開始被演員勞倫斯·哈維購買到,但此後這個版權被易主多次,最終被交到彼得·威爾的手上開拍。
·影片根據波蘭軍官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回憶錄改編。這本名為《漫漫長路:追尋自由的真實故事》(The Long Walk:The True Story of a Trek to Freedom)回憶錄出版於1956年。它並非由拉維茨親自撰寫,而是由英國記者羅納德·唐寧代筆的。
·《漫漫長路》被翻譯成了25種文字,全世界銷量高達50萬冊。
·2006年,BBC曾經就斯拉沃米爾·拉維茨的逃亡故事拍攝過一部紀錄片。
·雖然有諸多大腕參演,並且影片在多個國家取景拍攝,但是《回來的路》的成本只有2900萬美元,拍攝周期也只有4個月。
·西爾莎·羅南在片場度過了自己16歲的生日。
·影片在保加利亞、摩洛哥和印度取景拍攝。
㈡ 列寧在十月的劇情簡介
本片描寫列寧踏上凱旋路:片頭列寧潛回國內,從火車頭跳下來後,便遁入茫茫夜色中。編導的目的在於著意渲染白色恐怖。但歷史上,列寧是很風光地回來的:彼得堡的布爾什維克組織了數千名工人群眾,趕到車站歡迎領袖歸來。火車進站時,站台上紅旗招展,喀琅施塔基地的水兵儀仗隊鼓樂齊鳴,高奏《馬賽曲》,非常熱鬧。
《列寧在十月》是蘇共中央和斯大林本人的訂貨。在蘇聯有「逢十大慶」的傳統,為了慶祝十月革命20周年,也為了對持續了幾年的「大清洗」有個交代,斯大林指示拍攝有關十月革命的影片。劇本是由青年劇作家卡普勒爾寫的,原名叫「起義」。為什麼會由一位不知名的劇作家來寫本子,詳細情況不清楚。但是,也許有一件事起了作用。那就是那時卡普勒爾正與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交好,卿卿我我,來往甚密。給羅姆的指示是,他必須在20周年前拍完,在20周年正日子那天在影院上映。為此准予羅姆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膠片,撥給了最好的照明設備、數千套服裝、大量的槍支武器和士兵,以供拍攝「攻打冬宮之用」。還特許利用冬宮的廣場、大門和裡面的皇家小餐廳拍攝攻打和逮捕臨時政府成員的場景。但是,羅姆和卡普勒爾都沒有把攻打冬宮和逮捕臨時政府成員的場景加以藝術的渲染。
羅姆還起用了職業演員鮑里斯·休金來演列寧。此人外形不太像真實的列寧,但是化妝後的「列寧」卻更精神、更好看了。要羅姆在3個月的時間里拍完,而他只用了55天,並且將片名改為《列寧在十月》。當時的影片都要經過蘇共中央政治局的觀看審定,重大影片還要等斯大林看後親自點頭。《列寧在十月》當然要送斯大林本人親自審定。與此同時,所有的拷貝已經發到了莫斯科的各個影院,因為無論是羅姆、卡普勒爾,還是當時掌控蘇聯電影總局的舒米亞茨基局長都毫不懷疑影片的順利通過。十月革命節前夜,斯大林看了《列寧在十月》,當時還對羅姆說不錯。可就在10月1日這一天,紅場上的檢閱之後,舒米亞茨基緊急把羅姆、卡普勒爾等人找來說斯大林要求改片子。對此,羅姆有過回憶:「舒米亞茨基走進來搓著手說:『是這么回事,今天遊行後,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又看了一次影片並讓我轉告您,不逮捕臨時政府成員和攻打冬宮,俄國資產階級政府的垮台終究是不清楚的。必須補拍攻打冬宮和逮捕臨時政府的戲。』」這時,羅姆光火了,就說:「怎麼補拍?什麼時候補拍?影片都在上映了!」舒米亞茨基告訴他說:「不,它已經停映了!一個小時前已經電話通知讓所有的電影院將這部片子撤下來。」至於補拍的時間,舒米亞茨基告訴羅姆,斯大林說,時間現在不起作用了,因為紀念日已經過去了。結果是,卡普勒爾改寫了這兩段戲的本子,羅姆又重回列寧格勒去拍這兩場戲。 斯大林和羅姆、卡普勒爾的分歧就在於「沖鋒」和「攻打」之上。初登導演之台不久的羅姆,還受到愛森斯坦和《十月》的影響,還有藝術家的「良心」。但是,舒米亞茨基則是忠實執行斯大林意志的官員。他所要求羅姆的就是服從並希冀從《列寧在十月》中撈取自己的榮譽與桂冠。他要求羅姆寫一份東西,對沒有拍好片子進行檢討並寫明重拍的影片是在「舒米亞茨基的領導下完成的」。他對羅姆威脅說:「您寫了,您就會什麼都有了,而不寫,您就會完蛋。葉若夫已經在關注著您了。」他還指責羅姆是個「政治上不開竅的人」。羅姆最後還是服從了,這正如他所說的:「那時人人都害怕被捕」。 1937年末,羅姆補拍並修改了最初的影片,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1938年,又是卡普勒爾編劇、羅姆導演,拍攝完成了「列寧系列影片」的第二部《列寧在1918年》。但是,事情很快發生了變化,舒米亞茨基沒有能看到「在他領導下」的影片的問世,於1938年1月中被捕,6個月後被鎮壓。卡普勒爾因為是「猶太人」,最後失去了斯維特蘭娜,也失去了政治上的寵愛,在上個世紀40年代初被捕,後在勞改營中度過10年囹圄生涯。惟有羅姆幸運,他的《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年》在1941年獲得斯大林獎金,一舉成名為斯大林恩寵的大導演。但是,由於休金的早逝,他的「列寧影片系列」未能拍攝下去,不過這時有關列寧的電影對於牢牢控制權力的斯大林來說,已經是無關緊要的事了。 應該說,《列寧在十月》是經過斯大林意識形態加工和渲染的影片,它充分宣揚了斯大林在十月中的重大作用,是為他的「列寧和斯大林在一起」的理論和行動服務的,並不是1917年11月7日實際發生過的那一切。
㈢ 以前看過一個俄國片,好像是德國戰俘從集中營逃跑,橫穿俄國的故事,需求電影名字
《極地重生》是由Hardy Martins執導,賓納.貝達文、Hardy Martins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
劇情介紹
德國軍人基文斯二次大戰期間論為戰俘,被放逐嚴寒的西伯利亞東部接受勞改二十五年,經過五年的非人生活後,他矢志逃離這人間地獄。
孑然一身展開他那14,000公里的極地逃亡。在三年多的逃亡日子裡,他經歷漫天風雪,征服祟山嶺,走遍西作利亞,烏茲別克,自俄羅斯,蒙古等地,當抵達伊朗時卻成為階下囚,看他究竟怎樣克服這最後難關。
(3)俄羅斯勞改營有關的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基文斯
二戰時期德軍少尉,與前蘇聯軍隊作戰時淪為戰俘,戰後被前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勞改25年,為了回家見到妻子和女兒,他開始孤身搏命大逃亡,胸懷悲憫的好人、不可思議的好運和堅強的求生意志最終成全了他。
2、史塔科
在西伯利亞監獄當醫生的德軍戰俘,本來是想自己逃走的,但是當他確認自己已身患癌症晚期將不久於人世,便毅然決定幫助基文斯去實現自己生的願望。把自己准備下的指南針、食物和各種長途跋涉必備的物品都交給了基文斯,還為基文斯繪制了逃跑的地圖。
3、監獄長
一位職業軍人,驕傲的蘇聯軍官,在基文斯所在監獄擔任負責人。在基文斯從改造營逃走後,他負責追擊基文斯,兩人在路上開始了長期的追逐和躲避,一直追擊到了伊朗邊境,他在證明自己是最終的勝利者後放基文斯通過。
4、伊蓮娜
一位雅庫次克姑娘,當天基文斯穿越西伯利亞逃到了雅庫次克附近時遇到了她,她基文斯一見鍾情,不僅幫助和照顧基文斯,還把自己的愛犬送給了基文斯,這條狗在最危難的時候用自己的命換來了寶貴的時間讓基文斯逃跑。
㈣ 有沒有人知道這電影的名字:一個德國俘虜在蘇聯當苦役,經過重重困難逃離,最後回到德國^^
《極地重生》
導演: 哈迪·馬汀斯
主演: 邁克爾·門德爾
上映年度: 2001
官方網站: http://www.soweitdiefuessetragen.de/
語言: 德語
imdb鏈接: tt0277327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劇情簡介:
本片改編自約瑟夫·馬汀·鮑爾的暢銷小說,該小說講述的是德國軍官克列門斯·弗雷爾的真實經歷。
德國軍官克列門斯二次大戰期間淪為戰俘,但並沒有被前蘇聯當局遣返德國,他被放逐到了嚴寒的西伯利亞東部接受。經過五年的非人生活後,在患晚期癌症的醫生的幫助下,克列門斯逃離了地獄般的勞改營,展開了他一萬四千公里的歸途。在三年多的逃亡日子裡,他在無數善良的人的幫助下,擺脫了追捕,戰勝了漫天風雪和崇山峻嶺,最終穿越西伯利亞和蒙古,抵達伊朗。在他逃亡的過程中,首先面對的挑戰便是惡劣的自然環境———漫無邊際的極寒雪原和食物的匱乏,其次是嚴密的追捕,這不但考驗克列門斯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能力,還考驗他對信念的執著和經受巨大苦難的耐力。
㈤ 與俄國農奴有關的電影有哪些
《獵人筆記》
㈥ 推薦幾部俄羅斯特種部隊電影
第1部:《巴爾干邊界》
這是一部驚險刺激的好萊塢式動作影片,一隻海豹隊前往菲律賓,營救被困的中央情報局女特工,之後他們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於是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對恐怖分子進行圍剿。
本片最大的看點就是:真實,影片故事改編自真實的軍事行動。導演更是對當時的行動地點一一走訪,片中出現的所有槍械都是軍械,而非道具,參演的大部分演員都是現役的海外突擊隊隊員。
㈦ 求一部電影。大概劇情是二戰時期蘇聯境內一個集中營逃亡的故事,集中營是在大山裡面,而且雪很大。最後是
電影劇情是不是,二戰前被抓進勞改營,二戰期間逃跑的故事,好像是從西伯利亞,蒙古,甘肅,西藏,再到印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