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公認的五張天使面孔,14歲女孩上榜,連女人也會為她著迷,她是誰
首先跟大家說一下全球公認的五張天使面孔都是誰,她們分別是:王祖賢、奧黛麗赫本、蘇菲瑪索、傑西卡阿爾巴和石原里美。由此可見中國有一人上榜,她就是王祖賢,而這位14歲的女孩是蘇菲瑪索。
蘇菲瑪索其實蘇菲瑪索並不是現在才14歲,而是14歲時偶遇星探公司舉辦的一場海選大會,蘇菲就拍了一些照片寄給星探公司,導演勞德.比諾多在和星探公司的聊天中看到了蘇菲瑪索。小小年紀的蘇菲瑪索憑借電影《初吻》一舉拿下第八屆凱撒獎最佳新人獎,蘇菲瑪索一夜成名,還被最浪漫的法國人稱為"法蘭西之吻"。
蘇菲瑪索出生於1966年,法國人,現在她已經55歲了
她雖然有深邃的西方的眼睛,但是又長了一張相對東方人的面孔。正因為東西方審美交融在她身上得到體現,讓她被接受的范圍跨越了地區的界限,這也是她的獨特之處。所以,作為一個法國女明星,她不僅拍法國片,也受到了其他地區的電影公司普遍的關注和歡迎,因為她出演的每一部影片,會因為她的存在,可以成為票房的保障之一。
② 永恆的法蘭西玫瑰,她就是伊莎貝爾·阿佳妮
文/陳一寧
伊莎貝爾·阿佳妮,法國電影的最高榮譽凱撒獎(César Awards)五度封後,並捧得戛納和柏林電影節女主角獎。她有著西方女子白皙勝雪的皮膚,獨具東方美的一頭黑發,還有著湛藍湖水般動人又深不可測的眼神。無法用幾個形容詞來籠統的形容她,如果有一個詞能代表她,那隻能是——阿佳妮,她自己。
她的美,無辜的眼神中帶著憂郁和哀情,以及一點絕望的悲愴。她在角色里的表情總是冷淡又游離,在鏡頭的捕捉下,塑造著可望不可即的美,如同水中月、鏡中花,看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被震懾。
阿佳妮1955年出生在巴黎郊區的小鎮,她的父親是土耳其後裔的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德國人。父母都是法國移民,小時候由於語言不通,物質生活匱乏,交流方面的障礙,她曾經患上過自閉症。
這對於她後來電影角色帶些神經質和憂傷性格的塑造,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喜歡上表演後,她只在表演中發泄情緒,這也是她能在影片中能夠放開包袱歇斯底里的一個原因。
成名後,她的父親也一直教育她,不準在公開場合暴露家庭隱私,所以,除了演戲,她基本不接受采訪,也不願在公眾場合多言。這讓她形成了古怪的脾氣和特立獨行的作風,也被公認為難以相處的明星。
1969年,年僅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小煤炭商》,那時候的她青澀甜美,盛夏的驕陽給她的鏡頭加了少女感的濾鏡。
1974年她收到了著名導演特呂弗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你是個不同凡響的女演員。除了讓娜·莫羅之外,我從沒如此迫切地渴望把一張臉固定在膠片上……」 阿佳尼深深吸引他的,一定正是那種明亮和神秘交織的氣質和令人沉迷的眼神。
特呂弗相中年僅19歲的阿佳尼是扮演因愛成狂的阿黛爾·雨果的最理想人選,想不到的是,阿佳尼竟然將特呂弗拒絕了,於是特呂弗又在給她的第二封信中寫道: 「單是你的面容就能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單是你的目光就能創造出戲劇性的氛圍。你甚至可以演一部沒有故事情節的電影,那就是一部關於你的紀錄片,它將可以與任何一部故事片相媲美。」 這些話最終打動了或許還不懂情深的阿佳尼,她接演了大文豪雨果的小女兒——阿黛爾·雨果這個角色。
她成功塑造了阿黛爾·雨果的邊緣化人格下的隱忍、執念、瘋狂和宿命感。讓看過電影了解情節的人無不隨之內心掙扎和悲痛。
在影片的最後,阿黛爾佇立在海邊,長發飄飄,裙倨飄飄,阿佳尼的臉疊映在銀幕上,海水在她身後盪漾。她直視著我們,痴迷而執著地對著鏡頭說:「千山萬水,千山萬水,去和你相會,這種事,只有我能做到!
她的直視的神情那麼孤傲讓人心痛。曾有影評家評說:「不知當年特呂弗拍《阿黛爾·雨果的故事》時用的攝影機還在不在?因為承受了阿佳妮那樣注視的攝影機玻璃即使不瘋狂,也一定是碎裂了。」
法國的影迷們認為一個世紀只出一個阿佳妮,她永遠神秘、文藝、引人追隨。
她是法國電影的代表人物,只要深談法國電影,必然繞不過阿佳妮,是可以載入電影史冊的人物。
雖然她的電影並不被其他國家大眾所熟知,因為她很少接拍商業電影,她絕大多數的電影都是一些文藝片。
那一年,她已經40歲。她拍的《瑪戈皇後》卻號稱是阿佳妮顏值巔峰之作,在她臉上你幾乎看不到歲月的痕跡。
這部電影原著改編自大仲馬,講述1572年法國宗教戰爭的轉折點「聖巴托羅繆大屠殺」前後的故事,阿佳妮將高貴與仇恨、破碎與殘忍透徹的演繹,她的顏值和演技撐起了這部宮廷混亂內戰糾葛的電影。並第四次捧起愷撒獎的後冠,一躍成為法國國寶級女演員。
阿佳妮在生活中嚮往自由,童年的生活陰影讓她感覺自己的靈魂是漂泊流浪的。她的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德國人,她卻沒有找到自己的「根」在哪裡。「我有很長時間試圖把自己的根扎在一個地方,通過一段愛情或者一個地方。」
但最終,她最喜愛的還是沒有依戀的生活。
「如果我不是演員,我可能會在一個人道主義機構幫助別人。」
經歷過愛情、背叛、孕育,縱使美人遲暮,她依然還是永恆的法蘭西玫瑰。
生命中曾有過的所有璀璨,最終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有的人註定就是為了電影而生,比如伊莎貝爾·阿佳妮。
③ 法國有個著名的女影星叫什麼
蘇菲·瑪索個人檔案 1980年,14歲的蘇菲·瑪索出演了法國經典影片《初吻》。在影片《初吻》中,憑借獨特地青春氣息,成為令法國為之驕傲的「法蘭西玫瑰"。
英文名:Sophie Marceau
原名:Sophie Mapuis
昵稱:Flatfoosie
生日:1966年11月17日(星期四)
出生地:巴黎,法國(Gentilly Paris, France)
星座:天蠍座
父親:卡車司機(Tuckdriver)
前夫: 安德列·左拉斯基Andrzej Zulawski(已友好分手)
兒子:Vincent
身高:173 厘米
體重:47 公斤
三圍:B34-W24-H3
④ 她曾橫掃三大電影節,演過的70部電影,35部裸露,35部瘋癲
話說在法國,有家游戲公司的女高管,年過40卻韻味十足,身材緊致——
用努力換取了優渥的物質生活,進出高級餐廳,開奧迪,穿黑絲——
勾引隔壁老王如探囊取物——
辦公室調情也玩兒的一愣一愣——
離婚多年,過著獨居生活,社交往來,人情淡薄,獨立的甚至有些高冷。
不僅與兒子關系冷若冰霜,氣死母親後把骨灰隨意丟掉——
直到有一天,這位女主遭遇QJ——
性情乖戾卻絕對獨立的她並沒有報警,在對朋友略微訴苦之後,備足武器,准備迎接罪犯的「造訪」。
在盤根錯節的職場中逢場作戲,在風雲突變的人際里備戰思敵,在罪犯第二次偷襲中,她成功保護了自己並狠狠地刺穿了敵人爬滿精蟲的大腦——
ok,以上就是今年戛納最熱的驚悚電影《她》的簡要劇情,導演是78歲高齡的保羅范霍文。
保羅范霍文,被稱為最懂女人的電影大師——
他的電影,如果只看劇情你就輸了,但我們今天聊的並非范霍文的藝術成就,而是電影中的她——
法國國寶級演員—— 伊莎貝爾·於佩爾
拿獎拿到手軟
兩屆戛納影後、兩屆威尼斯影後
兩屆法國法國凱撒影後
先來看於佩爾出道以來,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表現——
1978 第31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88 第45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女人韻事
1995 第52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儀式
2001 第54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鋼琴教師
2002 第52屆 柏林國際電影節集體演出獎 八美圖
2005 第62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特別金獅獎 加布里埃爾
2009 第22屆 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
2009 第62屆 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不僅如此,今年初,於佩爾在第41屆法國電影學院凱撒獎,憑借《愛之谷》獲得了第15次提名,打破了凱撒獎表演提名紀錄。
拿獎拿到手軟,每年都有電影進入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人送外號:電影節毒瘤。今年於佩爾攜手保羅范霍文打造的《她》,敗給了一位菲律賓女演員賈克林·喬斯,而眾影迷推測:本屆評委會推出這樣一位爆冷影後,能想到唯一理由就是「不能讓伊莎貝爾·於佩爾第三次獲獎」。
至於為什麼爆冷,用腳趾也能想到戛納這是在秀存在感。
法國都選送它來代表本國角逐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於阿姨也終於要沖奧了。
影後不是瞎掰的,於佩爾在電影中究竟有怎樣的戲路,毒葯君這就一一揭開。
《鋼琴教師》是毒葯君看過的首部於佩爾的作品。最初,是沖著戛納的名號來看的,但在那個哥特流行傷痕至上的年紀,這部電影給了毒葯君前所未有的觀感。簡單的說,兩個字:病態;復雜的說,一句話:西方人的痛苦果然很高級!
中年婦女,生活衣食無憂,事業小有所成,本該風生水起的日子被亂七八糟的腦迴路撕扯的七零八落,用刀片切割私處——
跟自己的學生調情,卻只喜歡「被凌辱」——
被打成豬頭後享受疼痛——
她在全片中總是這樣,溫柔背後隱藏著機警,柔弱之間藏匿著強勢——
自此,毒葯君腦海中的歐洲貴族婦女們,便是於佩爾這般:消瘦、清冽、病態。
但於佩爾在片中的表現,並非程式化地表情堆砌,一個表情將我們從夢中拉回現實,這確實是我們生活中的某位寂寞婦人——
在於佩爾之前,靈氣派演員毒葯君只願承認周迅,但看完《鋼琴教師》之後,毒葯君認為於佩爾更勝一籌。
因為「變」是於佩爾的拿手好戲,將表演技巧化於無形,幽默、冷幽默、冷酷、強勢隨時轉換。於佩爾在其中的表演堪稱角色附體,其角色的壓抑、痛苦、渴望、失望,讓人不寒而慄。
《鋼琴教師》讓於佩爾獲得戛納歷史上第一次全票通過的影後。
而她的首部戛納影後作品《維奧萊特·諾齊埃爾》,則加深的毒葯君對她的第一印象——
1978年出演電影《維奧萊特·諾奇埃爾》時,於佩爾還年紀輕輕,她飾演一個殺父弒母的放盪少女。
來自網友涼水點評:
有人做過統計, 在她早前出演的70個角色里,有35個是裸露的,另外35個是精神不正常的。 表演對她而言,就是「發泄內心的瘋狂」。
這種說法或許有水分,但熒幕上的於佩爾,看來看去總是一副大家欠她錢的樣子——
因為什麼呢?她塑造的這些經典角色大部分都充滿了性格缺失。
她是《編織女孩》中安靜害羞的花邊女工,《勃朗特姐妹》中嫻靜文雅的安妮·勃朗特,《情人奴奴》中的放浪妻子,《茶花女》中純真美麗的瑪格麗特,《鋼琴教師》中的變態鋼琴家,《八美圖》中的刻板神經質老處女,《我的母親》中愛上兒子難以自拔的母親……
所以,她在戲中看起來總是半昂著頭,一副扯高氣昂的面孔,也可以算作歐洲的「冰美女」了吧。
她曾這樣評價自己的戲路:
「如果我們都住在精神病醫院,我在分裂症病房,阿佳妮在狂想症病房。」
盡管她的角色大都冷漠、瘋狂、歇斯底里,但有些時候當角色和於佩爾性格毫無重合點的時候,她選擇了放棄、忘卻自己的個性。她沒有堅持已然被觀眾接受的個人風格,她深知一點:「電影是一門很積極的藝術,甚至於角色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演員,並且改變了他這也是可能的。」所以在2002年的作品《淚海》中,我們又看到了全新的於佩爾。
她在影片中把頭發染成了金色,置身於色彩濃烈的風景中,玫紅色的夕陽,深藍色的夜晚,金黃色的清晨,她也在采訪中提到,這個角色幫她自己找到了自從十五歲就遺忘的一些東西。
從演員到評委
一直很強勢
壹 我是評委聽我的
第62屆戛納電影節上,於佩爾以史上第四位女評委主席的身份,親自將金棕櫚大獎授予邁克爾·哈內克飽受爭議的新片《白絲帶》。
圖.2009年擔任評審團主席開閉幕式
於佩爾的強悍作風甚至曾導致評委會內部表達了對其行事風格的不滿。媒體瞬間炸開了鍋,無論是坊間還是官方,都支支吾吾地敢怒不敢言——
對此,毒葯君找到了當年新京報對於佩爾的專訪,個中滋味,諸君自品——
盡管飽受外界非議,於佩爾用毋庸置疑的口氣表示:我是主席聽我的。從此事不難看出,於佩爾的行事風格與其電影中呈現出的形象特別吻合。
其實出演過百部有餘電影的於佩爾,早已形成自己的電影觀:
貳 文藝創意都在「東邊」
當於佩爾被問到選片標准時,她給出了令人驚詫的回答——
我沒有特別嚴格的選擇標准,只不過沒多少美國導演來找我拍有意思的片子。
你們應該知道,對於歐洲的女演員來說,去美國拍片沒什麼吸引力。我沒有看不起美國電影的意思,而是近15年來出現在各大影展的最有創意的新電影,全都「發生」在東邊。我現在最感興趣的是想到亞洲來拍電影。
實際上,於佩爾話中的「東方」是賈樟柯、是婁燁、也是阿巴斯——
賈樟柯、婁燁我都喜歡。《春風沉醉的夜晚》中,在描述城市化的現實,相當真實,我沒有想到中國導演的電影語匯會那麼直接,很有意思。我覺得,一部電影中,個人成分越濃,越有原創性和藝術感覺,越是有可能為國外觀眾所關注。至少現在的法國就是這樣,大家最關注的都是有個性的電影。反而越是商業的電影,越難「出口」。
氣度不凡的於佩爾,將王小帥誇獎一番。
「雖然我看過的中國電影並不多,但我知道在中國有優秀的文藝電影,」於佩爾淡淡地說道,「當年,《十七歲的單車》曾在巴黎上映過,我非常喜歡。我的兩個兒子也特別喜歡。」
今年春天,於佩爾在與阿巴斯的一次對談中,再次誇贊了東方美的神秘。
相比在美國拍電影,到了亞洲,到了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一個我過去從沒到過的地方,反而陌生感要少很多。今年夏天我在美國演了部所謂的「獨立電影」,即便如此,仍感覺處處受限,束手束腳。我的英語說得很好,也去過美國許多次,但每次在美國拍電影,總有強烈的異鄉感。或許是因為拍美國電影時,各環節都會給人一種凡事力求清晰明了的感覺,本該微妙的地方變得不再細膩,本該曖昧不清的東西也無法給人模稜兩可的感覺,總想把什麼都解釋清楚。與美國演員合作時,我也無法完全融入,雖然我得承認,有些演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韓國演員的社會地位與美國演員截然不同,洪尚秀那部電影里的演員其實都很有名,但相比美國演員,他們的生活要過得更加簡單,十分平靜。
叄 好的導演基本不會給演員導戲
眾所周知,邁克爾·哈內克、邁克爾·西米諾、克勞德·夏布洛爾和克萊爾·德尼這幾位導演在幫助她成為女演員的過程中居功至偉,當被問到好導演有哪些技巧時,於佩爾回答很簡單——
「跟導演合作就像是建立緊密的友誼。這過程中有慾望,也有愛,對我來講,還有現實和信任,我們非常信任彼此,但我們很少語言的交流。有時候整場戲他只給我一句話的指導。」
在於佩爾眼中,攝影機的位置不難找,因為只有一個位置,只需要一個准確的位置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在電影中一個特定的時刻。導演只需告訴她要拍一部怎樣怎樣的電影,寄給她劇本,然後就開始拍。要知道,在於夏布洛爾合作的6部影片中,導演跟演員從沒說過關於指導角色的一言一語。
對於老戲骨於佩爾來說,這些大師導演所謂的方法論也都相似起來——
片場工作之前你可能有一連串問題,這些問題被場面調度回答,被演出和與導演進化的對話回答。從來不是語言表達的東西——或者說不需言語表達。這是你和攝像機之間靜默的對話,你和導演通過鏡頭運動的對話。執導和調度就是有關節奏和運動,因為運動明確告訴你距離,是特寫還是遠景,亦或是側拍等等。這是你的角色被闡釋的方式。你擺布自己的角色,如果調度明白如何接受,你就完全清除怎樣表達最細微的感受。你就知道誰才是好導演。
把熱情留給私生活
從不自定義明星,簡單平凡到不可思議
於佩爾的私人生活似乎從不曾向外人打開,從零星的報道里只能知道她1982年嫁給羅納德·夏馬,一個法國導演,然後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為了紀念納博科夫取名「洛麗塔」。
盡管丈夫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遠不及她,卻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恩愛,1988年兩人還曾合作過電影《黑色米蘭》。
於佩爾與女兒合演了幾部電影,默默地保駕護航背後是她堅持許多年的信條: 「孩子,是我身為女人最大的成功。」
幾十年如一日的婚姻,在演員這行里實在是比獲得金棕櫚、金獅、金熊大滿貫還要罕有的成績。或許就是這樣平穩的日常生活,才能讓於佩爾全心全意地「表演就是放棄理性,在瘋癲中生活」的原因?
於佩爾笑了:「誰說我的日常生活平穩了?這是你說的,我可沒這么說。誰都不可能這樣每天平平穩穩地過日子,生活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是相比起來,我的比較穩定,如此說來,我的演員角色對我的生活確實有彌補,能讓我表達一些更狂熱的感情。」
除了工作方面,她這樣評價自己: 「我是世界上最真誠和朴實的女人。」
電影中的於佩爾一貫高冷,因為她把所有的熱情都給了私生活——
熱情這個詞根本不在我的詞典里!我有熱情,但我既不想販賣它,也不想把它擺在首位。「溫柔」、「熱情」都是會令我懷疑的詞,因為它們被人利用了。我一向寧願擺出一副冷臉孔,把熱情留給我的私生活。
最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正直」。不僅僅是作為一位演員的良知,也是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優良品行。她的私生活絲毫不像一些演員那樣混亂,更沒有一些女演員那樣凄涼的命運。面對這個工作所要經受的很多誘惑,她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甚至過於小心謹慎,懷有諸多疑慮。她說把女演員置於死地的並非電影,而是生活本身。
伊莎貝爾·於佩爾,從不將自己定義成為明星、傳奇。她說有時候作為演員,是因為不具備做其它事情的能力,當然這是一種謙虛地說法。作為演員,她不斷在尋找「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己的本質,塑造角色,同時也被角色塑造。
讓我們一起祝福這位女神!
⑤ 蘇菲瑪索,法國國寶級美女。她多少歲咯代表作有哪些幫幫忙啊!
43歲。准確的說應該還差4個月16天才43歲,她是1966年11月17日出生的。
代表作《初吻》《初吻2》《最後一次接觸》《野戀》《雪琳娘》《芳芳》《豪情玫瑰》《勇敢的心》《雲上的日子》《安娜·卡列尼娜》《黑日危機》《情慾寫真》《當愛變成習慣》《桃之夭夭》
樓上那位的回答太泛了,不能稱之為代表作。
⑥ 法國的伊沙貝爾`啊佳妮誰知道她的資料啊
伊莎貝爾.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
性別: 女
出生: 1955 6.27
星座: 巨蟹座
介紹
伊莎貝爾. 阿佳尼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純凈湛藍的眼睛、嬌艷的紅唇、一頭烏黑飄逸的秀發……這位女演員,不僅有令人心動的美,而且才華橫溢,她曾三次摘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並捧得到戛納和柏林電影節女主角獎,並兩次得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她被認為是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
1955年6月17日伊莎貝爾·阿佳妮出生於巴黎郊區一個小鎮,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由於受到周邊地區藝術氛圍的影響,她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了業余戲劇表演。1969年,年僅14歲的阿佳妮利用暑假拍攝了自己的銀幕處女作。在繼續學業的同時,她又陸續參演了一些舞台劇和電視劇。1974年,阿佳妮在影片《拍打》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稱贊,阿佳妮第一次品嘗到了表演藝術帶來的喜悅與滿足,她也因此下定決心,投身於電影事業。1975年,阿佳妮主演了弗朗西斯·特魯方導演的影片《阿黛爾的故事》,並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這部影片成為了阿佳妮成功道路上的奠基石,也為她走向國際舞台創造了良好的開端。此後,阿佳妮的表演慾望一發而不可收,她進入了長達十年的創作高峰期,整個八十年代的法國影壇,幾乎成了她一個人的天下。1981年的曼納電影節上,阿佳妮以《四重奏》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82年,她又憑借影片《財產》在愷撒獎最佳女主角的競爭中一舉勝出。1984年,在以影片《致命的夏天》再次獲得愷撒獎最佳女主角後,幾乎所有的法國人都將阿佳妮奉為了自己的偶像。雖然稱贊與榮譽鋪天蓋地而來,但阿佳妮並未因此洋洋自得而稍有懈怠,她的創作源泉依然不斷地洶涌迸發。1989年,在影片《羅丹的情人》中,阿佳妮把一個女性藝術家在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摺磨下,在希望、失望與絕望的巨大反差下,最終心力交瘁、精神崩潰的心理變化闡述得淋漓盡致,她投入角色之深甚至難以自撥。在同年的愷撒獎上,她第三次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自《羅丹的情人》後,阿佳妮一度退出了影壇,她拒絕了《本能》和《不道德的交易》這兩部現在看來能夠使她名利雙收的影片,沉浸在了與英國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的愛情漩渦中。1994年,阿佳妮重返影壇,主演了《馬爾戈王後》,並第四次捧起愷撒獎的後冠。之後伊莎貝拉又與美國大明星莎朗·斯通合演了重拍片《魔鬼雙姝》不過這部影片由於好萊塢大明星的獨斷專行而並不成功。後來當記者采訪阿佳妮時問她是否有可能再次合作,她說:與莎朗·斯通合作一次就夠了。 這位性格孤傲的女演員據說與法國影壇的第一夫人卡特琳娜·德諾芙的關系也不是很好,有傳聞說當年就是因為卡特琳娜的制肘才使得阿佳妮未能因《瑪戈皇後》而得到戛納獎。
說到個人生活伊莎貝拉曾經與布魯諾·努伊頓《卡米爾·克勞黛》的導演一起生活並有了一個兒子,但他們始終沒有結婚。伊莎貝拉生命還有一個著名的男子那就是丹尼爾·戴·劉易斯,這位有著貴族血統的英國演員曾經與伊莎貝拉有過一段甜蜜的時光,人們看見他們態度親蜜地公開出現在公眾場合,不過段郎才女貌的童話並沒有持續多久,不久他們分手了。這場情變曾經鬧得沸沸揚揚,中間加雜了丹尼爾·戴·劉易斯與薇諾娜·賴德、朱麗婭·羅撥茨的緋聞,最後的結局是,伊莎貝拉獨自生下丹尼爾·戴·劉易斯的兒子加布里埃爾,而丹尼爾·戴·劉易斯則與著名的美國作家阿瑟·米勒的女兒麗貝卡結婚。如今伊莎貝拉平靜地接受了現實,獨自撫養著自己的孩子,甚至不願公開承認丹尼爾·戴·劉易斯是孩子的父親。現在,阿佳妮與兩個孩子共同生活在瑞士,在經歷了感情與事業上的風風雨雨後,阿佳妮已經能夠客觀坦誠地面對自己,她說:「電影對於我而言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我需要的是真正的生活,一個普通人的生活。」
與蘇菲·瑪索和朱麗葉·比諾什相比,伊莎貝爾·阿佳妮似乎就不那麼討人喜歡了,這主要是由於她塑造的角色大都是一些性格怪異的女人,但是這絲毫不能掩蓋她耀人的光芒。阿佳妮13歲就開始在影片中擔任主角,1975年,她在法國電影大師特呂弗的《阿黛爾·雨果的故事》中成功的飾演了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兒,從而一舉成名。
這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雨果的女兒阿黛爾瘋狂地愛上了一個慣於玩弄女性的下級軍官平松,為此她付出了一生的代價。阿黛爾的悲劇緣於她出生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成為一個偉大作家的平凡的女兒。與其說阿黛爾瘋狂地愛著平松,不如說她瘋狂地愛上了自己對平松的愛。影片中伊莎貝爾·阿佳妮的表演真實,自然,絲絲入扣,將一個具有神經質和虛假性格的女人刻畫得入木三分。數年之後,阿佳妮在影片《羅丹的情人》中,扮演了一個具有同樣悲劇性格的女雕塑家。羅丹不因為她而偉大,才華橫溢的她卻因為羅丹而毀滅。
在這幾位法國麗人中,伊莎貝爾·阿佳妮的相貌似乎顯得稍遜一籌,她的作品也不算太多,卻因性格多變和表演奔放大膽著稱,有人將她比作法國的莎朗·斯通。說到表演大膽,阿佳妮與莎朗·斯通自然是不相上下,說到性格多變和演技的精湛,恐怕又不是莎朗·斯通等人所能比擬。
伊莎貝爾·阿佳妮表演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她把浪漫的氣質不外在化,而是善於把浪漫的氣質內心化,擅於表現比較復雜的另類女人。她特別能把握另類女人復雜多變的心理特徵和表演的分寸感,影片《瑪格皇後》中,她的表演已近爐火純青。
《瑪格皇後》中,伊莎貝爾·阿佳妮扮演了法國國王的妹妹瑪格,這個從小在宮廷爭斗中長大的女人,具有男人無法比擬的勇氣和毅力,卻又情慾誘人,放浪形骸。影片結尾,當她心愛的男人死去,她才幡然覺醒,毅然離開了那個醉生夢死的國度。阿佳妮因為在《瑪格皇後》中的獨特氣質和復雜多變的表演,榮獲1994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從而一躍成為法國國寶級的女演員。如今的阿佳妮早已過了40不惑的年齡,她是那種少有的越老越有魅力的女演員,隨著歲月的流失,她將在我們的記憶里越來越清晰。
阿佳妮的影片及所飾演的角色如下:
1. 《熱情似火》(1999)
2. 《帕帕拉齊》(1998/I) 飾她自己
3. 《魔鬼》(1996) 飾米阿
4. 《馬爾戈王後》(1994) 飾馬爾戈
5. 《毒品生意》(1993) 飾皮尼樂普
6. 《勁風騎士》(1990)
7. 《卡米耶·克洛岱爾》(又譯《羅丹的情人》)(1988) 飾卡米耶·克洛岱爾
8. 《依斯塔》(1987)
9. 《地鐵》(1985) 飾海倫娜
10. 《謀殺的夏季》(1983) 飾埃利阿娜
11. 《死亡旅行》(1983) 飾凱瑟琳·來利斯/呂西,"瑪麗"
12. 《安東妮塔》(1982) 飾安東妮塔
13. 《四重奏》(1981) 飾瑪亞·澤利
14. 《佔有》(1981) 飾安娜/海倫
15. 《明年吧,如果一切都好的話》(1981) 飾伊莎貝爾
16. 《火焰》(1981) 飾波利娜·瓦朗斯
17. 《克拉拉與小夥子們》(1980) 飾克拉拉
18. 《布龍台姐妹》(1979) 飾愛米麗
19. 《深夜幽靈》(1979) 飾露茜·哈克
20. 《司機》(1978)
21. 《巴羅科》(1976) 飾洛爾
22. 《房客》(1976) 飾斯黛拉
23. 《維奧萊特和弗朗索瓦》(1976) 飾維奧萊特
24. 《阿黛爾的故事》(1975) 飾阿黛爾·雨果
25. 《耳光》(1974) 飾伊莎貝爾·都蘭,他們的女兒
26. 《女校》(1972) 飾阿涅斯
27. 《福斯蒂娜》(1971) 飾卡米爾
28. 《小煤炭商》(1969) 飾羅斯
⑦ 法國有很多美麗的女明星,可以給大家說幾個嗎
法國是一個優雅的國家,法國也有許多美麗的女明星,今天就讓我們來介紹幾個法國的美麗女明星。
⑧ 007電影中有索菲亞(就是法國非常有名的女明星)主演的叫什麼名字
蘇菲-瑪索 - 被法國男人譽為「永遠至愛」,活的很自我的法國電影界國寶級美女
出生日期:1966年11月17日
出生地點:法國巴黎
身高:173 厘米
主演過: 《勇敢的心》,《路易十四的情婦》,《芳芳》,《浮宮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