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二戰逮捕法國猶太人什麼電影

二戰逮捕法國猶太人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12 21:15:43

㈠ 請推薦幾部不錯的二戰關於猶太人的電影

二戰期間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殘殺至今是讓人難以忘懷的話題,他們將一戰的失利歸咎於猶太人,對他們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至今想起來非常殘忍。小編總結了幾部有關於二戰期間猶太人的電影故事,可以從電影中尋求到一些蛛絲馬跡,也能讓我們對二戰集中營有更多的了解。


第一部就是你說的《鋼琴師》,雖然你已經說過了 但是我還是不由得誇一下這部電影拍的真心不錯。整部影片以敘事的結構講述了二戰中生活比較好的猶太家庭一步步被戰爭所吞噬的故事,男主角一無所有的站在鮮血淋漓的街道,此刻的心情誰又能懂。這部電影由真實故事改變,導演本人還是二戰集中營中死裡逃生的倖存者。






不管哪一部電影,這其中關於戰爭和人性的故事值得每個人深思,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當今的和平生活。

㈡ 找一部電影的名字,講的是德國人在法國一農場抓猶太人,一家猶太人藏下地下室,德國人殺了他們,一個女孩跑了,

無恥混蛋

該電影講述的是二戰中期,在被納粹佔領的法國中部,一個本來很普通的法國女孩索莎娜·德萊弗斯,因為戰爭而改變了一切。索莎娜親眼目睹了她的家人被德軍上校漢斯屠殺,而她自己卻倖免於難,逃往巴黎。

失去了至親的索莎娜懷著強烈的悲痛,在巴黎偽造了自己的新身份,作為一家戲院的老闆娘安頓下來。在她的心裡,如此苟活,完全是為了替被害的親人報仇,而她的復仇目標,就是漢斯上校。

同時間,美國陸軍中尉奧爾多·雷恩因為嚴重違反軍紀而被押上了軍事法庭。本來以為自己徹底玩完的他,卻被上級告知,如果戴罪立功,則可以把他過去乾的壞事一筆勾消。

而交給奧爾多的任務極其特殊:他必須帶領一群跟他差不多經歷的軍事罪犯潛入德軍佔領區的腹地,執行一系列暗殺任務,而目標則是第三帝國的高級軍事將領。而在法國與奧爾多接頭的,則是當時風靡德國的電影明星布麗奇特,事實上布麗奇特則是專門負責給盟軍提供情報的雙面間諜。

率領著號稱「混蛋」的雜牌部隊,奧爾多與隊員成功潛入法國。他們的計劃是在德軍高級將領在電影院看戲的時候執行暗殺任務,正巧那家電影院就是索莎娜所經營的,而索莎娜也准備在這時候替親人報仇。兩幫素不相識的人,因為同一個目標而走到一起 。

(2)二戰逮捕法國猶太人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無恥混蛋》是一部由昆汀·塔倫蒂諾和伊萊·羅斯共同執導的戰爭電影,布拉德·皮特、克里斯托弗·瓦爾茲、邁克爾·法斯賓德、伊萊·羅斯、黛安·克魯格、梅拉尼·羅蘭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5月20日在法國戛納電影節率先放映,2009年8月21日在美國上映。

昆汀·塔倫蒂諾花了十餘年的時間來寫該片的劇本。《無恥混蛋》是昆汀第一次涉足歷史戰爭題材作品。《無恥混蛋》是一部戰爭群戲,它的片名和部分劇情模仿了義大利1978年的電影《戴罪立功》。

㈢ 求一部二戰電影,是關於猶太人的

《伯納德行動》

根據二戰時期真實事件改編,一段發生在集中營中關於生死、尊嚴、人性的傳奇。
故事的主角薩利?斯洛維奇是一名執著於繪畫藝術的猶太裔俄羅斯人。玩世不恭的他,憑借著自己出眾的繪畫和手工技藝來製造偽鈔和假護照,總能混得一筆不菲的收入,一直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二戰期間,黨衛軍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有關於斯洛維奇的情報,並認為他是可用之人,因此將其抓捕並送至位於奧地利的毛特豪森(Mauthausen)集中營內,警察督察長Friedrich Herzog(大衛·史崔梭德飾)將他逮捕之後,他的好運也就到此為止。深陷囹圄的斯洛維奇受命領導並執行一項代號為伯納德行動的秘密任務——製作英鎊和美元,以此擾亂並打擊盟軍的經濟,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造假行動絕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與斯洛維奇一起押運到集中營里的還有十數位烙有編號的身懷絕技的猶太人,納粹對這幫有用的猶太人的確提供了「優越」的環境,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幫身懷絕技的猶太人憑著這些造假資本可以盡量地遠離死亡。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成員都願意來為納粹賣命,伯格就不怎麼「領情」,這讓斯洛維奇無比尷尬,當薩利試圖削弱德軍同盟的反對國家的經濟時,阿道夫則拒絕利用自己的才能為納粹利益效勞,而且為了化解戰爭還想在阻止伯恩哈德行動中做出一些努力。面對道德意義上的進退兩難,薩利必須決定是否要開始這項拖延戰爭的行動,或者是冒著生命危險和同在獄中的其他人並肩作戰,這或許是最正確的選擇。 但是作為秘密行動的執行負責人,斯洛維奇對道德和尊嚴、生存和死亡又怎樣的理解呢?他又將怎樣周旋於納粹和同胞之間呢?
這些懸念,第8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伯納德行動》(The Counterfeiters)將為我們層層解

㈣ 關於二戰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背景的電影

這個是《美麗人生》。是一部十分有意義的電影。
另外二戰時期電影著實不少,包《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音樂之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些都是本人看過無數遍的電影,推薦給友人也獲得好評如潮,無一不是感人至深又發人深省的電影,相信您也會喜歡。

㈤ 二戰猶太小孩逃生電影有哪些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八歲男孩布魯諾(Asa Butterfield 飾)一家隨著納粹軍官父親的一紙調令,由柏林搬遷到了鄉下。失去了朋友們的布魯諾很快對新家附近的「農庄」產生了興趣,那裡有一群身穿「條紋睡衣」的人終日忙碌,並且其中一個為布魯諾一家服務,他形容骯臟,態度慎微。周遭環境和布魯諾的舉止讓母親暗暗擔憂,但納粹父親制止家中任何懷疑既定政策的行為。 布魯諾偷偷結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同齡男孩施穆爾,並時常帶給他食物吃。在緊張的家庭氛圍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變化中,施穆爾是布魯諾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魯諾決定,去鐵絲網的另一邊,以便見到施穆爾的父親…… 本片根據約翰·伯恩的同名小說改編,獲2008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獎

《莎拉的鑰匙》

法國影片《莎拉的鑰匙》以二戰期間真實的「冬賽館事件」為背景展開,在1942年的7月份,巴黎警察受納粹之命,拘捕了上萬猶太人,其中包括數千名兒童,他們先被集中在冬季自行車競賽體育館,之後分批送往集中營,死於毒氣室。故事的主人公莎拉就是被慘遭逮捕的兒童之一。年幼的莎拉並不知道發生什麼,在警察命令她的父母收拾東西跟他們走時,為保護四歲的弟弟,她把他鎖在家中他們平時玩捉迷藏的密櫃里。密櫃里有點水和食物,還有手電筒。她以為不多久就能回家把弟弟放出來。殊不知,她和家人即將踏上的,是一段沒有回程的死亡之旅。眼見自己被迫擠在巴士和火車里,離巴黎越來越遠,莎拉手裡緊握著鑰匙,心裡越來越焦慮。她決心一定要回去,遵守她和弟弟的約定。 六十年後,嫁到法國的美國女記者茱莉亞,受命撰寫一篇有關「冬賽館事件」的文章,卻不料因此挖掘出一樁丈夫家隱瞞了數十年的秘密。原來在莎拉一家被捕幾個月後,茱莉亞丈夫的祖父母一家人,搬進了原來莎拉家租住的公寓。莎拉並不在「冬賽館事件」遇害者的名單里,茱莉亞發誓要找出莎拉去向的真相。但如果真相的揭示,可能會造成更多痛苦,人類應該怎樣面對自己留下的瘡疤。

《二戰男孩逃生記》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根據尤里·奧萊夫的暢銷小說改編。猶太小男孩蘇里克本來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德國納粹的入侵改變原本平靜的生活。1942年,納粹佔領下的波蘭,9歲的少年蘇里克逃離了華沙猶太人區。蘇里克的爸爸為了掩護他逃跑,死在了納粹的槍下;蘇里克的媽媽和兄妹都生死未卜。為了活命,8歲的蘇里克不得不隱姓埋名,用尤萊克這個名字過上逃亡的生活。他隻身生活在樹林中,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冬天的寒冷和孤獨時刻會摧毀他,納粹的搜捕也時時威脅著他。在一個冰雪交加的寒冬,他終於在一戶房子前暈倒,一位波蘭中年女子救了他。在那時,雖然猶太人被波蘭人所敵視,但是這位女子卻對小尤萊克萬分心疼,想盡一切辦法幫他偽裝成波蘭人。然而,為了防止尤萊克的身份被暴露,他不得不繼續逃亡。在逃亡之路上,尤萊克遇到了為了賞金而出賣他的人,也遇到了不惜一切願意幫助他的人。不幸的是一次意外,尤萊克失去了一隻胳膊,他很難再找到工作,但他仍然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終於俄國軍隊來到了村莊,尤萊克找到了一個願意收留自己的家庭,然而他又一次遭到了背叛。尤萊克被人帶回了他的家鄉,但他卻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猶太人。因為在漫長的逃亡歷程中他對猶太的信念被逐漸的消磨,他必須在真實的身份和偽裝之間做出選擇。最後,尤萊克在猶太孤兒院工作人員摩斯切·弗蘭奇的幫助下到達華沙孤兒院,從此他過上了穩定的生活。

《美麗人生》

猶太青年圭多(羅伯托·貝尼尼)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尼可萊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禮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里。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盡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里問候妻子:「早安!公主!」法西斯政權即將傾覆,納粹的集中營很快就要接受最後的清理,圭多編給兒子的游戲該怎麼結束?他們一家能否平安的度過這黑暗的年代呢?電影結尾讓人感動,令人深思。

㈥ 抓捕艾希曼的電影有幾部

【法律文化】三部電影三個視角丨 對艾希曼的審判:人性、法律、哲學的拷問

人民法院報


《世紀審判》劇照

阿道夫·艾希曼,納粹德國的高官,負責執行了對猶太人實施大屠殺的「最終方案」。他在這一「最終方案」中,負責向集中營運輸猶太人,對600萬猶太人的死亡負有直接責任。二戰結束後,艾希曼被美國俘虜,但隨後逃脫,最後輾轉流亡到阿根廷。以色列特工於1960年5月11日將其逮捕,並秘密運至以色列。以色列「開國總理」古里安決定對其進行公審,不僅是為了伸張正義,更重要的是為了讓下一代也讓全世界了解納粹曾對猶太人犯下的暴行。1961年4月11日艾希曼於耶路撒冷受審,被以反人道罪等15條罪名起訴;這次審判也引起國際社會的注目,由於有不少的大屠殺受害者出面作證,以色列政府將艾希曼安排在防彈玻璃後面受審。艾希曼對其所有犯罪的指控,都以「一切都是依命令行事」回答。艾希曼於1961年12月12日被判處有罪並被判處死刑,並於1962年5月31日被執行絞刑。艾希曼是以色列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法庭判決死刑的罪犯。

這里涉及的三部影片,都是對艾希曼以「執行命令」為其辯護時所做的拷問。不同的只是三種拷問分別採取了人性的、法律的、哲學的視角。

人性的視角:《世紀審判》

《世紀審判》(2015年),是BBC為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0周年而拍攝的,是以1961年對艾希曼的世紀審判進行電視轉播為題材的電視電影。為了記錄這次世紀審判,以色列方面成立了攝制組,並請來了著名導演里奧·赫爾維茲。里奧在二戰結束後就拍攝了反法西斯的紀錄片傑作《陌生的勝利》。他在攝制之初,有這樣一個信念:不相信有什麼怪物,那些創造法西斯主義的人也並不是怪物,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他在拍攝過程中,堅持要用一個機位近拍艾希曼,要從他的表情反應中,在他身上找到有著「丁點良知」的「真正的艾希曼」。但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最後導致了他幾近崩潰。4個月的審判過程,艾希曼面對15項罪名的指控皆以執行命令、不知內情為由加以否認。在庭審過程中,有112位倖存者與見證人出庭指控和作證,納粹對猶太人所犯下的聞所未聞、慘絕人寰的殘暴罪行一一被揭露出來,以致攝制人員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而艾希曼一直面無表情。為此,製片人米爾頓與里奧發生了沖突。米爾頓希望這部紀錄片所錄制的是一個節目,因而必須作為一個整體來拍攝,而里奧則執著地盯著艾希曼。電影的高潮應該是在法庭放映紀錄片《通往集中營之路》時。里奧要求在放映影片時,在法庭所有燈都熄滅之後唯有一束燈光照向艾希曼。但是,隨著電影的放映,攝制組面對影片中慘不忍睹的畫面都離開了機位,而艾希曼仍然沒有任何的反應。面對艾希曼的冷漠,里奧在極度的震驚中,再也承受不了了:「你怎能就坐在那裡?!你怎能不轉過臉去?!」里奧相信,這些畫面、這些控訴,總能「擊垮」艾希曼,但最終,還是里奧自己被「擊垮」了。里奧自認失敗,也就是他沒能找到阿道夫·艾希曼的「人性」。米爾頓則反問里奧:如果他本來就沒有人性呢?里奧痛苦地回答說:「抱歉!我沒法相信這點!那太糟糕了!」

里奧的悲哀在於他對人性的抽象看法。他相信那種與生俱來的「良知」,就如孟子所言的仁義禮智「四端」一樣。里奧說,創造出了法西斯主義的人們並非怪物。這話,根本經不起推敲。就像人們說人性本善可又說明不了現實的惡如何產生一樣。里奧忘記了更重要的一點:法西斯主義可以反過來改變人性!如果這種「主義」已深入到骨髓,你怎能讓他存有那「丁點的良知」?這里不能不說到海德格爾了。海德格爾在他1927年發表的《存在與時間》中,專門論及到了人的良知。在他看來,人們正是依此「良知」才把自己從沉淪在「常人」之中喚起。可是,這良知也只是從自身之中升發出來的,所以,這種「呼喚」也就是自己呼喚自己。很有諷刺意味的是,海德格爾對自己在納粹上台後為迎合納粹的所言所為,從沒有認錯和道歉。良知又何在?納粹上台後,海德格爾於1933年3月加入納粹黨,不到1個月即被認命為弗萊堡大學校長。他在職期間多次發表演說,吹捧希特勒,稱希特勒為德國的救星,宣稱「德國民族的未來都系於元首一身」,要求大學的學生應該對「我們民族的救星」進行「效忠宣傳」。此外,他還發表了不少排猶的言論。不少海德格爾的擁躉者為其辯護,聲稱他之所以迎合納粹的主義是出於他的哲學信念。如果這種辯護成立,我們又豈能忍受這種「哲學」:它怎麼能無視這種主義所導致的大屠殺與集中營?!這種抽象的人性,必將在這種瘋狂的主義與固執的哲學面前被擊得粉碎!

法律的視角:《艾希曼》

《艾希曼》(2007年),根據以色列官方審訊手稿(1960年—1961年)改編。以色列當局在捕獲艾希曼之後,並不想直接依靠檔案證明或目擊證言就將其送上法庭,而是先指派了警官阿夫納·勒思上尉對其進行審訊。審訊長達275個小時,留下長達3500頁的審訊手稿。

審訊一開始,艾希曼就聲稱,他只不過是高速運轉的機器上一個微小的齒輪罷了。在整個審訊過程中,對於各種指控,艾希曼的回應則是,要麼自己完全不記得,要麼根本不在現場,要麼沒有文件證明。這部電影用了較多的鏡頭展示了艾希曼在納粹時期的各種活動。影片刻畫的艾希曼,是一個冷漠、殘忍、狡猾、自大的納粹軍官。這也預示了審訊艾希曼將是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

審訊一開始,勒思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周圍的親友甚至認為,對於艾希曼加以審訊而不殺了他,那就是背叛了人民。因為以色列建國後還沒有設立死刑,所以以色列民眾要求直接送給艾希曼一顆子彈。艾希曼的審訊和審判,引發了以色列民眾的抗議浪潮。勒思上尉也被抗議民眾視為「叛徒」,他與其家庭都受到了各種威脅。同時,勒思上尉的父親曾被艾希曼直接簽發命令送進奧斯維辛集中營毒氣室的事實也即將被曝光。這也就意味著勒思上尉能夠審訊艾希曼的時間不多了,因為作為受害者必須迴避這樣的審訊。近7個月的審訊,勒思上尉耗盡了心力,每次快要抓住艾希曼的時候,他都溜掉了。就在勒思幾乎快要崩潰時,艾希曼對與其上司希姆萊之間關系的極力迴避,引起了他的注意,也成為審訊的一個突破口。

勒思向艾希曼宣讀了另外一個納粹高官在受審時的供述:「艾希曼蔑視希姆萊關於停止殺害猶太人的新命令,宣布將所有的猶太人以及他們10歲以上的兒童都發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和達豪集中營的毒氣室。」對此,艾希曼極力否認,宣稱他決不會違反命令。勒思展示了艾希曼親自簽署的命令。艾希曼被逼到了死角!這也就宣告審訊的結束,終於找出了可以徹底「擊垮」艾希曼並非都是「一切依命令行事」的證據了。被擊敗的艾希曼,最後只是希望勒思轉交給自己孩子們的信。艾希曼流著淚,聲稱很愛自己的孩子們。勒思質問,你這樣愛孩子,為何卻把50萬的猶太兒童送進了集中營?!艾希曼的回答是:因為是猶太人!

電影最後有一段勒思上尉真實的錄音。這段錄音讓人警醒,值得在這里抄錄。他說,對艾希曼的審判,「完全改變了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比如相信真正的民主,只有它,才能從艾希曼這種人手中挽救人類。周圍潛在著許多艾希曼式的人物,但艾希曼這種人,只有在專制制度下才會生長,而專制絕不會有民主。要維護民主,我們必須盡全力避免類似事件發生,防止新的艾希曼再次產生。」

哲學的視角:《漢娜·阿倫特》

《漢娜·阿倫特》(2012年),主要講述的是旅居美國的著名猶太女哲學家阿倫特受《紐約人》邀請,為艾希曼的審判進行撰稿進而引發爭議的過程。影片就是以艾希曼在阿根廷被誘捕開始的。她之所以參與和研究艾希曼的審判,是要去驗證她多年對「惡的本質」的思考,要看看艾希曼這個「活生生的」典範。

阿倫特本身就是一個納粹的受害者。她在1933年曾經受到蓋世太保的拘捕,最後流亡法國。但是,到了審判現場,她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艾希曼盡管罪行令人發指,但他看起來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一點都不讓人感到可怕,並不是那種有著邪惡動機與兇狠性格的人。她說,艾希曼始終以一種官僚體制的腔調在說話。艾希曼聲稱,他只是在遵守命令,沒有自己「丁點的意圖」。而遵守命令則是這些官僚系統成員的所謂「品德」:「每個官員都曾在就職時候宣誓,誰要是違背了誓言,他就是卑鄙小人。正如我站在法庭上,宣誓來講述實情一樣,在任何時候,誓言就是誓言。」這一聲稱,強烈地觸動了阿倫特。

阿倫特就是在艾希曼的審判中提出了「平庸之惡」的概念。這種「平庸之惡」,表現了罪犯自身全面缺乏判斷能力。她對這樣的惡,有這樣的描述:這種平庸之惡,因為沒有通過思考獲得,所以它就是沒有深度的,進而能夠「像表面的真菌一樣」蔓延與傳播。艾希曼就是這種「平庸之惡」的體現:他拒絕思考,拒絕自己的個性!

阿倫特這里提到了「思考」。可是,這思考,就是當年她的情人海德格爾教給她的。電影中多次出現她回憶中的海德格爾講述「思考」的鏡頭。海德格爾向納粹宣誓就職之後,阿倫特一直感到胸悶想吐。1950年後,阿倫特曾對海德格爾說:「我無法想像教給我思考的這個人,竟然會做如此傻事。」海德格爾則這樣回復:「我知道那個時代對你來講是多麼地艱難,到處是險境,無以依靠,無法還擊。對我來說,其實也不輕松。」海德格爾坦承:「在政治方面,我既沒有天生具有的才能,也沒有信手拈來的能力,但從中已讓我學到不少,並且我還想再學更多。當然,也不會把思考丟棄掉。」阿倫特繼續追問:「但你為什麼不對此進行一個公開的解釋呢?」可惜的是,在電影中這段對話就此終止了。海德格爾何以不道歉,在思想史上本身就是一個謎,所以電影也無法接下去了。但是,就在這個對話中,我們可以發現阿倫特的政治科學與海德格爾純粹哲學之間的差別。盡管海德格爾對阿倫特思想影響巨大,但是,阿倫特最終還是以海德格爾政治哲學的批判者出現的。在她看來,在海德格爾那裡,單個人自身被視為真理的處所,形成了與虛假的社會整體的對立。因為他拒斥「常人」習以為常的世界,實際上就放棄了人之為人的基礎,而這最終導致對人性在實踐上的否定。阿倫特暗示,海德格爾的這一思想,使人們對野蠻的罪惡毫無抵抗能力。海德格爾的這個「思考」再一次顯得抽象。關注海德格爾哲學的人都知道,他的這個思考,就是一個無須知識的一種思考,不是基於理性的思考。沒有知識的思考、沒有理性的思考,又是一種什麼思考呢?

阿倫特在《紐約人》上的文章發表之後,引起了軒然大波。她遭到了猶太世界的嚴厲譴責。這一譴責,主要是針對她對二戰時的猶太人委員會領導機構的指責,認為他們是法西斯大規模屠殺猶太人的幫凶。至於她提出的「平庸之惡」,也引起一些誤解,被認為是對艾希曼的辯護。事實上,阿倫特並不認為不應當處死阿希曼。但是,如果我們撇開艾希曼是否有個人的故意或自己的判斷這樣的具體問題,阿倫特為我們指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惡」,這應當是她對政治哲學的重要貢獻。在阿倫特看來,艾希曼的審判引出的是以往的法典中尚無規定的罪行,引出的是紐倫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之前尚無概念的罪犯。當她提出這個概念時,根本不是要為艾希曼辯護,而是嘗試去理解這種「惡」。當我們再看一位法學教授並擔任憲法法官的哈德·施林克所著的《生死朗讀》(1995年)一書及根據其改編的電影(2008年)時,我們對這種「平庸之惡」就可能更好理解了。《生死朗讀》中的漢娜,只是一個普通的納粹集中營的看守,甚至還只是一個文盲。因執行上級命令而被判犯有罪行時,漢娜反問法官:「換了您,又會怎麼做呢?」她絕不認為自己也是有罪的。

三部影片,雖都是紀實風格,並融入了當時的庭審錄像等紀錄片的片段,但畢竟是經過編劇、導演等再創作過的,自然有他們的觀察角度和獨特理解,因此,我們不必追究影片是否真實再現了那個審判與審訊,也不必追究影片是否反映了真實的艾希曼。對真實的探求,是史學家的事。影片如能給我們帶來思考,那就是它的價值所在,況且,影片也不是純粹的編造,而是以一定事實為根據的。

㈦ 講希特勒沙猶太人的電影是什麼

很多啊!其中《辛德勒名單》是絕對的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鋼琴師》 2002年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第7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 劇情: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死亡終點站》 德國 1943年,住在柏林的猶太人經歷著大t殺,一批批的猶太人被強行帶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全德國只剩下了688個猶太人,也是最後一批被強制押走的猶太人。他們在半夜被拖出來,被槍威脅著上了火車,在狹小骯臟的房間里只有一桶水,沒有食物。他們中不斷有人被槍掃射到或是餓死。老人、婦女、兒童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拳擊手與他美麗的妻子,勇敢的小女兒尼娜和他12個月的兒子;神經脆弱的埃麗卡受不了火車上巨大的恐懼與折磨而失去理智,親手悶死了襁褓中的孩子;天生樂觀的喜劇家和他會彈琴的妻子是對相親相愛的老夫婦,老婦人缺水過度,喜劇家慘死槍下;珠寶修理員阿伯特與珠寶老闆的美麗女兒相愛很久,他們計劃一下火車就結婚。車上的一部分人開始計劃逃脫,可一些人仍然抱著僥幸心理不願冒險,他們有人在激烈地爭執、互相埋怨,而火車正在快速地駛向死亡終點站……

《善意的謊言/心靈DJ/騙子賈科伯》(1999) 德國 二次大戰期間德軍佔領了波蘭的猶太區,在一個貧窮的猶太咖啡廳里,裡面的主人傑克布偶然間聽到一個被禁止的無線電新聞,新聞公布說紅軍已經在與德軍的軍事行動上取得了勝利。
由於戰爭,猶太區中的猶太人普遍陷入困惑與沮喪中,為了恢復同胞們的信心傑克布想到了不久前無線電新聞,於是他精心編造了一條虛假的新聞,宣稱盟軍已經在反納的道路上取得了優勢,消息傳開後,猶太人們果然信心大增,又重新點燃生活火焰,然而這條消息也傳到了德軍的耳朵中,因此他們開始細細調查散布新聞的人…

《偽鈔製造者/伯納德行動》(2007) 德國 《偽幣製造者》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發生在1936年納粹分子命令集中營中的犯人大量偽造外國貨幣,妄圖以此來破壞英國的經濟。薩利(卡爾·馬克維斯飾)就是參與這起行動的人。納粹期間,他先是柏林過著聲色犬馬的日子,金錢、女人和酒宴。**督察長Friedrich Herzog(大衛·史崔梭德飾)將他逮捕之後,他的好運也就到此為止。很快就被送到了毛特豪森集中營,薩利在那裡顯示出特殊的才能於是又被轉到了柏林北部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在他來到這個地方的同時,他又再次與Herzog面對面,此人來這兒是為了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的。在所謂的「伯恩哈德行動」(Operation Bernhard)計劃下,精心挑選出他的獨特才能,薩利和一組專家被迫製造外國流通紙幣。在這組人員之中,包括了囚犯阿道夫·博格(奧古斯特·迪赫飾),作為補償安排他們住在高級的兵營里。但是當薩利試圖削弱德軍同盟的反對國家的經濟時,阿道夫則拒絕利用自己的才能為納粹利益效勞,而且為了化解戰爭還想在阻止伯恩哈德行動中做出一些努力。面對道德意義上的進退兩難,薩利必須決定是否要開始這項拖延戰爭的行動,或者是冒著生命危險和同在獄中的其他人並肩作戰,這或許是最正確的選擇。

《裸露在狼群》(1963) 德國 布瓦爾德集中營,波蘭人揚柯夫斯基被關了進來,他還偷偷把一個猶太小孩也帶了進來。大家總是想盡辦法躲過納粹分子的視線,把孩子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大戰結束前夕,黨衛軍以搜尋小孩為由,企圖破壞地下黨的活動。揚柯夫斯基為了保護孩子,決定冒著生命危險乘運輸車離開營地。年長的瓦爾特出面干預此事,終於把孩子留了下來。最後醞釀已久的起義准備就緒,在蘇聯紅軍的接應下,解放了這個集中營

《隱蔽之所》(1975) 德國 大概就是講猶太人度貓貓的故事

《猶太失樂園/猶太人區》(2006) 德國 本片根據著名猶太人作家喬舒亞·索博爾同名小說改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統治下的位於立陶宛的猶太人聚居區,基帝是管理這里的德國軍官。殘忍冷酷的他是個樂迷。一次,他抓住了一名正在偷食物的猶太歌手哈雅,被她美妙歌聲所打動。於是,基帝命令此區的猶太**尚組織各種音樂演出以滿足自己。尚為了能使更多猶太人擺脫被屠殺的命運而開始積極籌備並同哈雅相戀。但好景不長,德軍在前線戰敗,上級命令屠殺所有猶太人,一場生死抉擇擺在了基帝、哈雅和尚的面前……

《母親的勇氣》(1995) 德國

《囚車駛往聖地/生命列車》(1998) 法國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德軍佔領了法國之後,他們對猶太人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屠殺與迫害,使人們惶恐不安。施勞默在逃出一場劫難後,匆匆跑向施代爾——一個猶太人聚居的小村莊,將德軍即將來臨的消息告訴了鄉親們。為逃避納粹的殘酷迫害,大家決定舉村遷徙,經蘇聯逃往聖地耶路撒冷所在地——以色列。拉比神父代表村議會指定木材商默多沙伊喬裝成德國軍官擔任列車總指揮,帶領一些由青年人喬裝成的德國士兵,以押送猶太人去集中營為掩護,向蘇聯邊境逃亡。全村人捐資購買了一列火車,這列所謂的囚車在夜色的掩護下,開始了逃亡之旅……面對路途中的艱難與凶險,膽小懦弱的人變得勇敢堅強了,平時瘋瘋顛顛的人也變得聰明機智起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顯現。在經歷了一番生與死的洗禮,善與惡的較量之後,人們用他們的機智與勇敢,戰勝了重重困難,終於到達了光明的彼岸。

《夜與霧》(1955) 法國 這部揭露納粹集中營恐怖瀑行的紀錄片,歷來被公認是紀錄電影傑作。本片時間不長,32分鍾,但其震撼人心的效果則遠遠甚於《辛德勒的名單》。畫面中黑與白的色彩更加令人觸目驚心:堆積如山的女人的頭發,用屍體做成的肥皂,還有一張張印有mark的人皮。影**醒世人:戰爭已經平息,但我們不能閉上眼睛,營周圍的檢閱廣場上重新長出青草,被遺忘似的村莊依然危機重重,火葬場已廢置了,納粹的罪惡已成為如今孩子們的戲劇,9OO萬陰魂游盪在這郊區。

《美麗人生》(1997) 義大利

《佩斯卡拉》(2002) 義大利 在二戰快要結束的1944年,納粹法西斯繼續在歐洲大肆殘殺猶太人。佩拉斯卡原是位從事過貿易活動也參過戰的義大利商人,面對滿目的硝煙和戰火,他的良心受到強烈震撼,舍棄與家人團聚的幸福,並投入自己所有的資金,開始想盡辦法挽救猶太人的生命。這位機智而勇敢的中年男人利用各種機會,有時以金錢作為誘餌,有時憑借自己的口才據理力爭,有時甚至裝扮成西班牙外交官,在納粹統治的夾縫中拯救了許多無辜的民眾。

《冷眼殺機/灰色地帶》(2001) 美國 奧許維次集中營里一名納碎醫生及一名猶太囚犯(David Arquette)正面臨著道德上的灰色地帶,他們必須選擇搶救命在旦夕的14歲少女或是牢里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囚犯。

《六千人的生命簽證》(2006) 日本

《走出塵埃/集中營的吶喊》(2003) 美國

《陰謀/納粹大獵殺》(2001) 英國 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美軍參戰令希特勒一統世界的狂夢破碎。1942年1月20日一場秘密會議,全世界人類的生活就此改變。這場會議中的一份文件,隱藏了多少秘密,猶太人是生是死,答案只有秘密對話里的發言者知道

㈧ 經典的關於納粹殘殺猶太人的電影!

《浩劫》(紀錄片)
紀錄片史上的經典作品,影片長達九個半小時。導演克勞德•朗茲曼用了11年的時間拍攝,傾注了極大的心血來完成這部關於德國納粹在二戰中進行種族滅絕大屠殺的紀錄片。「影片過去了那麼多年,但是絲毫沒有老去,沒有添加一條皺紋,我覺得這部影片還是一個現在的影片,而不是過去的,這是一個永恆的作品,每次看《浩劫》,都能把它當作一個源泉,它每次都會發揮創造性的效果,它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影片的敘述從當今波蘭以北50英里、臨近納雷夫河的海烏姆諾開始。這個地區過去曾集居著眾多猶太人,海烏姆諾是波蘭第一個使用毒氣滅絕猶太人的地方,在那裡有四千萬猶太人慘遭滅絕,僅有兩個人倖存下來,他們是普希萊布尼克和斯雷,西蒙更是最後階段的倖存者,當時的他只有13歲半。
◆導演簡介:
克羅德 朗茲曼 1925年11月27日生於巴黎。電影家,作家,哲學家。克羅德 朗茲曼是法國知識分子的重要人物。曾是讓 保羅薩特的密友,至今主編由這位存在主義之父創辦的《現代》雜志。他的電影工作開始於1973年的《為什麼以色列?》,後來又有四部作品,1985年的《浩劫》、1994年的《擦哈》、1997年的《活人路過》和 2002年的《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點》。他所有作品均有關二戰猶太人滅絕、猶太身份和以色列問題。
原來在2004年,在北京國際紀錄片展上,《浩劫》分兩次放映,並在北京高校做過專題放映。克勞德·朗茲曼親臨北京和觀眾見面。北京電影學院張獻民教授翻譯的電影字幕,並在中央電視台做了關於《浩劫》的訪談節目。2006年,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分四次播放了《浩劫》。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1940年代的柏林,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和同學在外面玩耍後回到家裡,發現家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原來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被升職將要調遣,母親正在准備一次聚會。只不過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這樣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和夥伴們。
一開始布魯諾很難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很快就覺得無聊起來。沒有同齡人陪他玩,母親也禁止他到處走。倒是姐姐從來不討厭跟他聊天,因為姐姐忙於擺弄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跟父親的下屬——一位年輕英俊的男士兵聊天。布魯諾從自己房間的窗戶往外看,有一處很奇怪的農場,人們都穿著條紋睡衣在幹活。正當他想試著多去了解一些的時候,他被母親警告不許接近那裡。實際上就連母親也不太清楚這里,她以為只是住在某個勞動營的隔壁,丈夫隱瞞了這里是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真相。
有一天布魯諾在花園里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把膝蓋碰傷了。在廚房幹活的穿著條紋睡衣的帕維爾趕過來幫助他包紮了傷口。一次,布魯諾為了製作鞦韆,偶然發現自家的後花園的一個小小雜物間內,有個窗戶,可以輕易的爬出這個牢籠般的住所。某天,趁母親不在意,在房子周圍晃悠了幾周之後,布魯諾終於決定越過這個界限。當他開心的跑了一段路,竟來到了一個用電線網製成的圍牆邊,看到圍牆的另一邊有一個穿著條紋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車倒碎石子。他很驚訝終於在這里發現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齡人,布魯諾以後每天都要偷偷來這里和新朋友什穆埃爾見面。
數周過去,布魯諾對於自己的所見所聞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導他所有猶太人都是魔鬼而他與什穆埃爾的關系卻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父親決定把他們和媽媽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裡去。一想到從此無法再見到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魯諾感到很絕望。什穆埃爾告訴布魯諾自己的父親失蹤了三天,布魯諾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為他做些事情,於是他穿上了一件什穆埃爾拿來的條紋睡衣,拿來鐵鍬,在鐵絲網下挖了一個很大的洞,鑽了進去。
然而,無情的命運卻與小男孩布魯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將從此劃上句號...
當父親最終尋到那間空空如也的牢房時,絕望地喊著兒子的名字,而與此同時,母親跪倒在冰冷的鐵絲網前,捧著布魯諾原本的衣服,失聲痛哭...
鏡頭靜靜地對著布魯諾最後走入的那扇門,門外堆滿了那些所謂的,條紋睡衣...

《朗讀者》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處在盟軍和蘇軍的管制中,萬事蕭條,百廢待興。生活在柏林的15歲少年邁克·伯格患上了猩紅熱,但他仍然時不時的坐車到很遠的圖書館中找尋自己愛看的書籍,對於這位身處戰後管制區的少年而言,這是他僅有的娛樂。邁克有一次在路上猩紅熱病發,漢娜將他送回家,兩人開始漸漸交談起來。病好的邁克前往漢娜住的地方感謝她的救命之恩,在漢娜的屋內,邁克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尋常的快樂。
兩人的關系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情慾變成了愛情,他和漢娜私下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多,兩人在漢娜的公寓中度著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漢娜常常叫邁克帶來不同的書籍,然後慢慢地讀給她聽。相處中邁克和漢娜的矛盾漸漸爆發,邁克試圖對抗年齡的懸殊帶來的服從感,並想擺脫自身的稚氣和懦弱。終於有一天,當邁克前往漢娜的公寓,發現已經人去樓空,這段無果之戀也走到了盡頭。
畢業之前,邁克作為實習生前往旁聽一次對納粹戰犯的審判,在審判席上,邁克做夢也沒有想到,坐在戰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漢娜!審判開始了,原來漢娜曾經做過納粹集中營的看守。或許是出於自責、或是對法律的無知、漢娜對指控供認不諱,並因為不願在眾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認字的事實,認下本不屬於自己的重責。邁克此時有能力幫助漢娜澄清事實,出於對漢娜罪行的譴責以及不願暴露自己與漢娜的關系,他選擇了沉默,就連給漢娜鼓勵的勇氣也沒有。最終漢娜被判終身監禁。
邁克在很多年後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自己朗讀的磁帶,這讓漢娜重新找到了活著的意義和勇氣,並且漢娜通過磁帶和書的逐字對比學會了閱讀和書寫!並且開始給邁克寫信。邁克從來沒有回過。也許他想逃避那份自責的心情;也許他沒有勇氣面對漢娜。這讓漢娜感到無比的孤單。漢娜出獄的時間到了,邁克來到獄中看見已經白發蒼蒼的漢娜,雖然承諾給漢娜提供出獄後物質上的援助,卻拒絕了心靈溝通。漢娜絕望自殺。
幫助漢娜處理遺願並不能使邁克逃出自責,他最後選擇傾訴來宣洩內心的痛楚。

《集中營的吶喊》
培爾是猶太婦產科醫生,二戰時被德國人抓到集中營,幫助納粹醫生做事,戰後,卻被控告幫助納粹迫害猶太人,而認為有罪。從奧斯威辛集中營逃出的蓋絲拉.培爾醫生,來到了美國,希望重新執業,行醫救人。但她申請美國公民權時,卻因為道德問題而遭到質疑,必須接受委員會的質問,勾起她許多的傷心往事。蓋絲拉在納粹壓迫下,失去了父母、丈夫跟孩子;在集中營里,蓋絲拉原本就是婦產科醫生,為了求生存,也為了保護集中營的婦女,她被迫進行墮胎手術,做了許多她不願意做的事,也因此深感愧疚與無奈…與法律周旋多次,她總算取得公民權,在紐約行醫,命運的安排,她遇上了家鄉舊識,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閱讀全文

與二戰逮捕法國猶太人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