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在二戰時的目的是什麼啊如果它得逞了 現在這個世界會是怎麼樣的
1,沖破凡爾賽和約的束縛.
2,爭奪歐洲霸權.
3,消滅蘇聯.
「統治世界」這樣的想法,是看動畫片看太多了...確實各個大國都有稱霸世界的野心,但是沒人想過要統治世界.拿美國當例子,當時英國人已經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了,按照我們玩游戲的思維,英國軍隊應該向內陸進發,吞並整個美洲.但是英國人沒有,他只要十三洲就夠了.
德國也一樣,沒有吞並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德國發動戰爭只是為了以磨冊上三個目的.並不是和我們玩帝國全面戰爭或者三國志那樣,要佔完地圖每一個角落才爽.
如果二戰以德國勝利告終的話,那麼戰後的兩極就是德國和美國,新中國成立不了,變成了日本最大的殖民地.東南亞和印度都很有可能是日本的地盤.義大利佔領北非.
但這是不可能的....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二戰就註定了法西斯會輸.除非美國也犯了一些致命的錯誤..
不過要反駁一下2樓說的.假如戰爭結束,到現在我們是不可能為笑亮元首瘋狂的.希特勒能如此凝聚人心,那是因為當時的德國處於極端貧困的受壓迫狀態.民眾渴望一位強人帶領他們翻身.所以在戰爭中希特勒成為了德國人心中的偶像.
但是如果戰爭勝利了,德國生活水平提高,就不可能還是獨裁政府.或許為了穿過大西洋入侵美國.但民眾的厭戰情緒必然高漲.元首宣揚的敵人都已經消滅了,為何還要戰爭?難道納粹真的想讓我們去打完地圖每一個角落嗎?碰游寬這樣的情緒一旦形成,就和《刺殺希特勒》電影一樣,對元首「和平的承諾」失去信心,發動政變.畢竟人家當兵的把天下打下來了,自己也要回家過日子的,哪有心思陪著你帶槍環游世界...光是旅行都能累死人,何況是打仗.
㈡ 為什麼70年代反映二戰的電影那麼多
七十年代,世界相對和平的時期剛剛出現,整個世界出現兩級分化的狀態,美蘇兩大集團冷戰已經演到不可開交的地步,由於兩種社會形態的對立性(社會主義陣營一直要革資本主義的命)兩大集團甚至有爆發第三次大戰的可能,這種可能一觸即發。所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剛剛成立不久的民族主義國家已經認識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同中國的想法一樣,都希望抓住和平的時代發現己國實力。電影作為一種藝術,他的產生有其原因,正是世界社會的共同理念主題和平催生了導演們拍攝了許多經典的二戰影片。戰爭片不是為了看熱鬧,更不是為了呼籲戰爭,而是希望所有人攜手反對戰爭,呼籲和平。
㈢ 二戰電影推薦
二戰電影推薦:
1、喬喬的異想世界(2020)
這是一個純虛構的故事,它創作的目的很簡單,紀念一代名車T34,以及紀念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而更多的是展現俄羅斯人特有的精神。
㈣ 二戰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仍然是帝國主義國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經濟發渣手展不平衡的規律。其直接原因薯梁敗是,1929年數顫~1933年的經濟危機,加速了德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和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勢力是戰爭的製造者。
㈤ 二戰題材的電影 了解一下電影主要講述的什麼故事
1、《女狙擊手》,豆瓣評分7.3。《女狙擊手》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合拍的電影,2015年出品,該片主要講訴蘇聯女學生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在一次射擊游戲中無意間發現了自己的射擊天賦,1941年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痛苦如此持久,像蝸牛充滿耐心地移動;快樂如此短暫,像兔子的尾巴掠過秋天的草原。」——二戰蘇軍第一狙擊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墓誌銘。
2、《風語者》,豆瓣評分7.5。《風語者》是華裔導演吳宇森於2000年執導拍攝的一部動作戰爭電影,由美國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等擔綱主演。影片講述了海軍軍官喬奉命保護納瓦霍族的密碼員亞當,不過在必要情況下(如果亞當被日本人活捉),為了保護密碼情報不被泄漏,那麼喬可以開槍打死亞當,在兩人的不斷碰撞中發展,由齟齬爭斗到生死與共。
3、《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豆瓣評分7.6。《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斥資4億歐元,如此「傾力」打造出的戰爭場景不容小覷,如德軍地毯式轟炸,在坦克和迫擊炮掩護下兩軍的巷戰和肉搏,更不用說精彩刺激的空戰追逐,精良製作使得電影戰爭畫面直逼與其先後上映的斯皮爾伯格一戰史詩片《戰馬》。除了子彈和炮火的戰爭故事,片中催人淚下的主角命運更是擊中觀眾淚腺。
㈥ 二戰後,德國如何用電影反思歷史
納粹法西斯,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個無限敏感的詞語。如今,在人們心目中,納粹法西斯便是罪惡極權制的代名詞。作為法西斯發源地的德國,從將投降日定為解放日那天起,便開始了漫長的反省。
從全民接受反戰、反法西斯教育,到毫不避諱提及希特勒法西斯對猶太以及其他民族的傷害、展開各種各樣的悼念受害者活動、大力宣傳本土反法西斯組織,德國堪稱反醒二戰最徹底、也最深入的國家。其實希特勒法西斯暴政對待德國本土異議人士的迫害,對德國民族的傷害,也不可忽略。
當時大批大批的德國青年被洗腦送上對外擴張的前線,充當法西斯擴張勢力的工具、炮灰,納粹對本土的思想控制、恐怖鎮壓,將本國智障兒童、精神病患者等弱勢群體批量「消滅」的殘暴政策,比之對待其他民族的發指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因此,二戰時的德國本土亦存在一大批熱愛自由、反對法西斯的人,有的秘密成立地下抵抗組織,在大後方屢屢重創納粹,這類秘密抵抗組織從1933年開始逐漸增多。
例如慕尼黑大學生組織的「白玫瑰」便是有名的抵抗組織,2005年,德國導演將這支抵抗組織的事跡搬上銀幕,取名《希望與反抗》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2005);
更有甚者,在納粹內部亦有識破希特勒暴政本質的軍官發起秘密刺殺行動,據統計,針對希特勒的刺殺行動高達15起之多,最著名的莫過於史陶芬堡發動的「瓦爾基里」行動。去年阿湯哥親自上陣,在銀幕上再度演繹這一傳奇事件。
極權制度曾將德國民族拖入最黑暗的深淵,群體性狂熱曾將德意志民族熱愛自由的精神摧毀殆盡,二戰後新出生的德國人面對父輩犯下的罪孽,一度陷入迷惘。正是有著如此特殊的背景,比之其他國家,德國電影對反思二戰題材、反思極權制度題材的偏好顯得尤為突出。
德國終戰三部曲之一《帝國陷落》Untergang, Der(2004)根據希特勒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和史學著作《希特勒的末日》改編而成,影片猶如紀錄片般客觀冷靜地呈現了納粹帝國最後的時刻。
本片最大的優點,便是並未將希特勒與納粹軍官臉譜化,而是費盡心力想要觸及、剖析最深層的問題:全民狂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極權制度是如何將人煽動得泯滅人性的?
終戰曲之二的《希特勒的男孩》Napola(2004)則將視角深入納粹軍官學校,聚焦納粹如何將一群少年打造成泯滅人性的種族主義分子。
影片通過兩個少年最後以死解脫的悲劇和另外一個少年理想的幻滅,來控訴納粹制度對人性的摧殘。
終戰曲之三――《希望與反抗》則直接表現慕尼黑地下組織「白玫瑰」兩位當事人反抗納粹的事跡。影片大部分的場景是直接呈現女主角被捕後,與納粹審判官激烈辯駁的過程。
朱麗婭?耶恩奇(Julia Jentsch)扮演的女主角索菲亞對自由信仰的執著、臨危不懼的勇氣,真真讓人感受到黑暗年代裡自由鬥士的錚錚鐵骨。
面對納粹偏執的種族主義言論,索菲亞冷靜無比,一一進行反駁。納粹種族主義站不住腳的言論在正義與良知面前,顯得蒼白、不堪一擊。最後她在審判席上說出了讓納粹心裡發毛的一句話: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站在我們站的地方。
正像結尾主人公被處決前吶喊的一句「自由萬歲」,這部電影其實是一曲純粹的自由頌歌。
去年那部《刺殺希特勒》Valkyrie(2008)即是照搬那場著名的刺殺事件,商業化的製作班底將一個英雄式的刺殺行動表現的如白開水般無味。
畢竟,納粹並不觸及老美的神經,反思極權與納粹,那是德國人的事。
無論如何,這些正面表現反抗納粹獨裁實例的電影,都表明了,當時並非所有德國人都屈從於納粹,正義與良知從未在這片土地上消失過。
去年兩部涉及政治題材的影片――《朗讀者》The Reader(2008)、《浪潮》Die Welle(2008)也是關於德國二戰創傷最典型的例子。
《朗讀者》主要聚焦戰後新一代德國人直面父輩犯下的罪惡的矛盾心態,剛出生便要背負沉重的歷史包袱,是戰後新一代德國人的集體命運。
影片通過主人公麥克的視角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什麼所愛的人曾經是殺人不眨眼的納粹?為什麼父輩會做出如此泯滅人性的舉動?麥克既想去理解安娜,又同時要譴責她對猶太人犯下的罪過。
但這兩者是互相矛盾的、無法統一的悖論。《浪潮》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一步步還原極權制的興起、發展、走向失控的過程,
以警醒人們,即使在這個人人都以為納粹已成為過去的現代文明社會,極權制依然會隨時隨地借著另外一種面目復活。
二戰中德國法西斯戰敗,領土被同盟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劃分成四個區分別佔領。
美、英、法三國佔領區聯合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蘇聯佔領區獨自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自此,戰敗後的德國便一分為二,分界線便是穿越柏林城的一條長達數千公里的人為分割線。
隨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冷戰氣氛的日趨緊張,東德政府於1961年在東、西德分割線上砌起一堵牆,目的是防止東德技術工逃往西德。
如此一來,柏林兩端的市民便不能自由往來,從而釀成為德意志歷史上難以磨滅的分裂之痛。彼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John F. Kennedy)有一篇頗為著名的演講。
他這樣駁斥柏林牆的不人道:「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民主國家)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來防止他們分開我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受奴役,所有人都不自由。」
一堵柏林牆,將兩邊的至脈血親一朝隔斷,然而嚮往自由的德國人民一天都沒放棄過翻越這堵牆。每年大批東德人冒著被邊境警察擊斃的危險,翻越柏林牆,逃向西德。
如《逃出柏林》The Tunnel(2001)中呈現的那樣,有開著汽車直接撞開柏林牆,逃向自由世界的成功例子;亦有被邊境警察實彈擊中,橫屍柏林牆下的悲劇。
總之,一堵柏林牆演變出多少悲喜劇。後來隨著冷戰的結束,東德並入西德,德意志終於完成了統一。柏林牆歷經三十載,成為德國近代史上最大的創傷之一。如今殘存的柏林牆遺址猶如一道刺目的傷疤,提醒著德國人曾經經歷的苦難。
德國電影對這段歷史多有涉獵,2001年一部《逃出柏林》便是講述了一起發生在柏林牆下的逃亡事件。
影片中一幫東德人費勁九個月的時間挖通柏林牆地下一段通道,幫助親人逃出東德。
電影最大的詬病便是將西德簡化為自由烏托邦,將東德形容成極權牢籠,從而抹殺了影片更深層次探討柏林牆問題的可能性。在這部影片中,一段離奇的逃亡故事在三小時片長被表現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多條線索有條不紊地穿行其間。
只是,類似於《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式的成功故事與英雄式高大全的人物塑造,使得這部旨在反思柏林牆歷史的電影顯得過於通俗平凡。
而逃亡的目的――自由,卻未能得到更刻骨、更深化的剖析。最後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消解了影片的真實性,從而使得這部電影看上去猶如冒險故事般虛空。
同樣著墨於東德極權體制的罪惡以及對自由的嚮往,《竊聽風暴》Leben der Anderen, Das(2006)更能打動人心。這得益於影片對於人性的深度開挖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影片通過表現一個生活在極權體制中、並為之效力的秘密警察的人性蘇醒,以表達極權體制對人性的摧殘,同時寄託人性最終將沖破極權牢籠、走向光明的美好願望。
在一個遍布秘密警察、對國民生活進行嚴密監控的集權社會中,民眾隨時面臨被拘捕、被竊聽的危險。各種醜陋的怪象借著冠冕堂皇的理由上演:醜陋的文化部長肆意利用手上的權利,霸佔美麗的女演員。
影片中這令人作嘔的一幕,便是借喻集權制度假以各種冠冕的理由,肆意踐踏人性。片中美麗女演員一步步走向毀滅的過程,便是美好人性被暴政摧殘至泯滅的活脫脫的範本。女演員最後逃不開負疚的心理,被急速飛馳的汽車撞死在馬路上,一朵美麗的鮮花就這樣凋零了;
同樣死去的還有與世無爭的導演、知識分子,他選擇了自殺,因為在黑白顛倒的年代裡,「自殺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因為他們不能忍受那樣活著。
沒有流血,沒有熱情,他們只能選擇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導演通過這兩個人物不同的死亡,表達個體對極權暴政最沉痛的控訴。本片雖與柏林牆並無直接的聯系,
但其內在的精神卻與當時的政治勢態休戚相關。
再者,東德嚴肅的政治氣氛是促使柏林牆誕生的因素,更是促使大多數東德人翻越柏林牆、逃亡西德的最直接因素。
依照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講,影片中像維斯勒這樣覺醒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一個都未曾有過,真正的歷史,比電影里呈現的要黑暗得多。
如果說《竊聽風暴》有著冰錐刺骨的冷硬質地,那麼《再見,列寧》Good Bye Lenin!(2003)則顯得更為溫情默默。
這部影片聚焦柏林牆倒塌之後一個東德家庭的喜怒哀樂。對柏林牆的反思發人深省,既有對東德極權體制下思想控制的無情揭露,又不時地流露出對舊時代的懷念,曾經經歷過的美好和殘酷,伴隨著每個個體的記憶,成為時代的注腳;
被高度美化的西德卻也並非盡如人意,兩極不對等的社會一朝融於一體,無盡的矛盾、麻煩便接踵而至。逐日惡化的就業形勢、物慾侵襲、價值觀面臨挑戰等等問題,均是柏林牆帶給德國人民的創傷後遺症。就像那座被直升機吊起的列寧雕像,
在夕陽余輝中緩緩走下歷史舞台,一個時代無可奈何地結束了。有惋惜、有留戀,然而終究要面對新的生活。亞歷山大慶幸母親能在自己親手打造的舊世界中死去,而她的骨灰會隨著她生活的時代隨風而逝。
㈦ 南斯拉夫二戰電影火力激烈的那種
1、意外危險Ranjenik(1988年)
1943年,一群游擊隊員試圖隱藏傷員的故事。
2、少女橋Devojacki Most(1976年)
一隊游擊隊員奉命去和德軍交換戰俘,地點定在少女橋。但由於一個游擊隊員的家人全部被納粹屠殺了,任務變得困難重重,最後終於完成。
3、戰斗在體育館Akcija stadion(1977年)
影片根據1941年發生在薩格勒布市的真實故事攝制。德國納粹和他們的走狗,在杜布拉瓦體育場組織了一個盛大的學生集會。目的是把猶太人從這些學生中間分離出來,然後集中屠殺。然而,納粹的想法最終落空了。
4、鋼盔下的貓
傳說中貓有九條命,影片刻畫了二戰期間南斯拉夫游擊隊一名勇敢的下士,他多次成功完成上級交辦的困難任務。這次,首長給了他一個特殊的任務...
5、大轉移1983年
根據發生在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拍攝,伏伊伏丁那的游擊隊指揮部派遣波斯尼亞旅掩護一千多男孩、女孩和志願者轉移,這些人帶著衣服、食物和葯品。
1943年春天,在Vojvodinian平原,這些人穿越河流和鐵路,長途跋涉,開始了行程300多公里的艱難大轉移。
6、蘇捷什卡戰役
講述鐵托領導的反圍剿戰役,最殘酷的一戰
㈧ 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會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反法西斯戰爭。二戰的爆發有其社會根源,那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激伏宴基化了國內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
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1929年和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並逐漸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一戰後,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其戰敗國的嚴懲和限制,暗中加緊恢復國力;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祥歲懷;另缺謹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也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新的角逐,准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實現重新瓜分世界、擴大自己勢力范圍的企圖,不惜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㈨ 為什麼二戰的電影那麼多
看了電影《黑皮書》後發現,自己看的電影中好像有很多關於二戰的,就順手整理了一下,發現確實有很多:
這些或者以二戰為背景或者為題材,或多或少都和二戰有些關系。並且這些只是自己看過的,沒看過的其實更多。去網上搜一下關於二戰的電影,隨便打開一個網頁就會看到幾十部。所以我很好奇為什麼關於二戰的電影這么多?
我想了想,想出了四點:
其實戰爭一直是影視劇中受歡迎的一個主題,因為其場面壯觀、情節驚險刺激,對觀眾有很大吸引力。加上二戰時期大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武器先進,也有很多看點。以一戰、美國南北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越南戰爭等戰爭為主題的模胡電影也有不少,但因其性質在主旋律上就輸二戰一籌,很多沒有引進來。二戰是世界指唯人民反法西斯的戰爭,是正義性的戰爭,主旋律要更好。
二戰持續八年,跨亞、唯碼培歐等大陸,涉及到十幾個國家,其影響力可想而知。我想每個國家拍幾部電影來紀念一下,加起來也挺多的了。
最後一點,我認為戰爭更能引出人性中惡的一面,也更能放大人性的光芒。在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的困惑、恐懼、徘徊、掙扎,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在戰爭中,人類的感情、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因為戰爭的考驗更有分量,電影也因此更有深度。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個人想法,請勿輕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