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類似黑鷹墜落的現代戰爭片……不要復制……
像《黑鷹墜落》那樣打得昏天黑地的電影還真不大好找。
《我們曾是戰士》,越戰題材,戰爭場面很火爆,基本上也是打起就不休息,尤其是武裝直升機掃射越南士兵那一段,很殘酷但卻百看不厭。
《風暴之門》,俄羅斯2006年拍攝,平叛題材,最後幾場戰鬥打得很是精彩,場面製作動人心魄,不過電影有些羅嗦,長達3個多小時(俄羅斯人自己解釋說其實不是電影,是一部4集的短小電視劇),前半部分看得人只想睡覺。
還有那個《絕密飛行》,是科幻類的,不過也屬戰爭題材,高科技的未來戰機,片子里導彈亂飛,可以一看。
對了,《深入敵後1》也還不錯,只是仗打得不多,情節很好,但只限於第一集,後面的續集就有些爛了。
㈡ 求一部關於人們戰爭吵醒了深淵里的怪物的電影。好像是俄羅斯的
《變異編年史》?
Simon Hunter執導
托馬斯·簡、戴文青木、朗·普爾曼等主演
類型 災難 科幻
該片講述了未來的28世紀,在各大勢力混戰的地球上,一場爆炸釋放出了使人成為變異人的邪惡技術,雙方士兵攜手對抗強敵的故事。
㈢ 俄羅斯好看的科幻片
1、《停電》
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人類科技已經變得為十分發達,但是與此同時對於科技的依賴也變得越加強烈。沒有彗星撞擊地球,沒有恐怖分子威脅世界,沒有核戰爭摧毀家園,但是因不明原因,全球大停電,世界上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系突然被破壞了,只有東歐一個環形區域還存在電力,據說在這里出現了外星來客,軍隊在這個圓環區域之外發現了令人震驚的場景——屍橫遍野!到底是什麼在摧毀人類,以及人類最後的陣地能夠堅守多久?
從預告來看,影片的場面非常宏大,並且有不少人類軍隊與「外星軍團」進行戰爭的場面,不過外星人的真面目卻並未出現,從影片曝光的一款片段中,主角一行人似乎進入到了外星人巢穴之類的地方,在其中發現了許多冷凍倉一樣的東西,隔著半透明的玻璃罩似乎能看到其中有著人形的物體,所以或許影片中的外星軍團實際上是被外星人改造之後的人類?又或者外星人只是某個恐怖組織的煙幕彈,他們借著黑科技意欲統治全球?不管怎麼說,人類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巨大危機。
2、《莫斯科陷落2》。
前些年,一部科幻大片的預告在國內火了,一艘奇特的外星人飛船墜落莫斯科,特效令人驚嘆,再配合著個性的背景音樂,給許多科幻迷帶來了一些新鮮感,這部俄羅斯科幻大片叫《莫斯科陷落》。
然而電影最終出來之後卻讓人大失所望,電影並不像預告那樣以火爆場面為噱頭,電影本身其實一個外星人與人類女子相愛的故事。所以,原本的期待化為失落,導致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低,其實這就是俄羅斯電影的一些毛病或者說風格,我們都說俄羅斯人是戰斗民族,比較硬核,但是硬核的性格中卻擁有一顆溫柔的心,無論什麼電影,他們都喜歡整出一些文藝腔調的東西,而愛情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其實如果抱著看劇情片的希望去看《莫斯科陷落》,也沒那麼天雷滾滾。而片子在俄羅斯本土的票房表現似乎不錯,因為現如今第二部要出了,影片前不久也曝光了預告。第二部的故事承接第一部,發生在三年後,男女主的感情依然飽受考驗,特別是男主必須在自己的外星種族的命運和女主的性命之間做出選擇。
㈣ 求蘇聯戰爭衛國戰爭的電影啊!!!!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他們為祖國而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雁南飛》《一個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解放》《圍困》《弧形火力》《突破》《主攻方向》《熱雪》,以上都是蘇聯時代派的
《布列斯特要塞》《布穀鳥》《護衛艦PQ-17》《受軍紀處罰的人》《自己人》,這是俄羅斯派的
此外美國和德國也拍了一些關於蘇德戰爭的影片《兵臨城下》《斯大林格勒戰役》《帝國的覆滅》
㈤ 找一部俄羅斯電影,是幾位俄羅斯年輕人穿越回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劇情
片名:《古墓迷途》
《古墓迷途》是由安德烈·馬柳科夫執導,鮑里斯·加爾金、丹尼爾·斯特拉霍夫主演的一部劇情片。這部影片在俄羅斯上映曾取得了85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俄羅斯票房冠軍。故事發生在列寧格勒,主角是4個熱衷地下尋寶的年輕人,無意中穿越到1942年的列寧格勒,繼而成為前蘇聯的戰士。
劇情簡介——
故事講述了在曾發生過殘酷戰斗的列寧格勒州有一個地下尋寶者團伙兒在活動。這伙厚臉皮的年輕人把挖掘出來的二戰期間的戰利品、紀念品,像獎章、勛章、文件和德國武器等,高價賣給外國人,狠宰一筆。4人團伙中的頭是謝爾蓋,外號伯爾曼,曾經是歷史系大學生,精通德語。
契列普總是幻想找到德國法西斯的勛章。斯皮爾特是他的對立面,行為粗魯,放盪不羈。秋哈則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離不開手提電腦,著迷游戲射擊。有一次在例行的挖掘中斯皮爾特找到一個被掩埋多年的窯洞,發現裡面有蘇軍指揮官、女護士和4個戰士的遺骸。但是一個保險櫃引起4個年輕人的強烈好奇心。他們在村裡買到白酒,飲酒祝賀,在保險櫃里找到幾乎腐爛的士兵證件。
令他們震驚的是不僅這些證件填寫著他們的名字,而且還貼著他們自己的照片。為了擺脫可怕的幻覺使自己清醒,他們跳到附近的湖中,但是從湖中潛出時,發現自己身處1942年靠近前線的地帶。這時他們找到的士兵證件派上了用場,憑這些證件他們被接收為附近蘇軍部隊戰士。
如今,這4個「非法盜寶者」的首要任務是返回現時代。但是沒完沒了的大量的事件妨礙其實現,其中之一是伯爾曼和女護士妮娜的意外浪漫愛情。還有讓他們不能安寧的是,他們極度懷疑他們在21世紀艷陽天刨出來了自己的遺骸!
(5)俄羅斯未來戰爭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伯爾曼 演員 丹尼爾·卡斯洛夫斯基
戰時名:謝爾蓋·菲拉托夫(Сергей Филатов)
天生領導者,受過良好的教育,曾在歷史學院學習過,能說流利的德語,了解文學,喜歡探索軍事歷史,聰明,迷人,熱愛潮流,單身。
2、斯皮爾特演員 安德烈·切林捷夫
戰時名:安德烈·斯密爾諾夫(Андрей Смирнов)
易受外來影響,自私,隱秘,言行不一致,算計心重,喜歡black music,留著長發綹,吉他彈得好,表面喜歡硬碰硬,但實際上他很懦弱。
3、切列普演員 弗拉基米爾·伊戈里奇
戰時名:歐列格·瓦西列夫(Олег Васильев)
倔強,有原則,光頭黨、納粹的崇拜者,曾參與拳擊訓練,喜歡紋身,鄙視懦弱,有時顯得強硬,為人勇敢,是忠誠的朋友,不服輸。
㈥ 看看俄羅斯世界的電影五百字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
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無聲影片《戰艦波將金》,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寧的形象連續出現在銀幕上,這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一項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和《帶槍的人》等。
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趨於多樣化。有描寫歷史活動家的大型史詩影片《彼得大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當代生活的《政治委員》、《燦爛的生活》等。此外,還拍攝了一些動畫片、喜劇片、紀錄片和科普片。 衛國戰爭年代用以鼓舞戰鬥士氣的電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間共拍攝了489部新聞紀錄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藝術片有《區委書記》、《她在保衛祖國》、《虹》、《卓婭》等。戰爭年代還創造了文獻紀錄電影形式,紀錄下了從德國法西斯入侵到他們徹底失敗的許多重大事件。這類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戰後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衛軍》、《易北河會師》、《鄉村女教師》、《西伯利亞交響曲》等,反映衛國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回顧重要的歷史事件,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嚮往。傳記片在戰後的蘇聯電影片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爾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戰前蘇聯已有彩色片,戰後進一步提高了色彩技術,並在完善立體聲、環幕電影和全景電影技術方面取得進展,1955年蘇聯拍攝了第一批寬銀幕影片,立體影片。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拍攝了不少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傾向幾經變化。50年代著重表現下級官兵的戰壕生活;戰爭中人們的悲劇性命運和表現戰時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導演的《士兵之歌》,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自導自演的《一個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導演的《雁南飛》等。6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的英雄行為,並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影片著力表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關鍵時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這也是70年代戰爭題材的影片的鮮明特性之一。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血》等。70年代戰爭片的另一特徵是展現戰爭全景,對反法西斯的歷史進程進行客觀的概述。奧澤羅夫導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詩片,它從蘇、德兩軍統帥寫到普通戰士、從蘇軍開始反攻寫到德軍全軍覆滅,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性故事片。類似的影片還有《圍困》(原著恰科夫斯基、導演葉爾紹夫)。80年代初問世的戰爭片,如《勝利》、《岸》(原著邦達列夫,導演阿洛夫、納烏莫夫)具有更加強烈的政治色彩。他們把過去的戰爭同當代蘇聯的對外政策聯系起來,涉及到諸如戰爭與和平、東西方緩和等重大國際政治問題。另外,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導演邦達爾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題材廣闊、形式多樣,道德題材影片有《湖畔》、《熱愛人》、《紅莓》、《稻草人》、《懷戀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紅莓》展現了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做人卻遭黑社會殺害的經歷,在蘇聯評論界引起了長時間的討論。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樣一個青年》獲全蘇電影節嘉獎和第16屆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生產題材的影片有《最熱的一個月》、《獎金》等。
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注重將國內外的文學名著搬上銀幕。蘇聯銀幕上的文學名著優秀影片有科靜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凱維奇導演的《奧賽羅》、羅沙里導演的《苦難的歷程》、謝.阿.格拉西莫夫導演的《靜靜的頓河》、扎希爾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亞.培利耶夫導演的《白痴》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庫利讓諾夫導演的《罪與罰》等。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寬了文化限制,電影界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⑴出現反對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攝制、堅吉茲.阿布拉澤導演的影片《懺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電視紀錄片《再揭露》。⑵重新審查過去發行的影片。蘇聯影協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近20年來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導演的《垂死掙扎》等影片。在赫魯曉夫時期曾轟動一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於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播映。1971年攝制的影片《途中考驗》(根據尤.格爾曼的小說《「祝賀新年」行動》改編,阿.格爾曼導演),1986年開禁。同時,蘇聯政府以個別情節「嚴重失實」為由,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其他9部電影列為禁片,不得在影院、電視台播映。⑶放寬進口電影的標准,過去被嚴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蘇聯導演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的作品《鄉愁》和《犧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開禁了許多影片外,隨著國家對電影監控的取消,出產影片數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繪社會的陰暗面並充斥著暴力與色情。這類影片有《克萊采奏鳴曲》(1987,施維策爾導演),《小維拉》(1988, B.B.皮丘爾導演),《僕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導演),《衰弱綜合症》(1989,穆拉托娃導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維約夫導演)以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產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維奇內導演),《太陽灼人》(1994,米哈爾科夫導演),《高加索的俘虜》(1996,C.博德羅夫導演)。
蘇聯有電影從業人員30萬人,電影製片廠39個,其中拍攝故事片的製片廠19個。蘇聯設有國家電影委員會,負責領導電影事業。1965年成立的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專業聯合組織。蘇聯從1958年起以舉辦全蘇電影節的形式展映所有製片廠的影片。 蘇聯電影從《戰艦波將金》開始登上國際影壇,30年代以後經常參加戛納、卡洛維伐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蘇聯電影在134個國家上映,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從1959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莫斯科電影節,放映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幾百部影片。80年代,蘇聯每年攝制故事片約150部,電視片約100多部,科普片約1000多部,動畫片約130部。
俄羅斯的電影產業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高爾基兒童與青年中心電影製片廠」、「聯盟木偶電影製片廠」、「中央科學電影製片廠」。在聖彼得堡的有「列寧電影製片廠」、「文獻和科普電影製片廠」、在葉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電影製片廠。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業陷入了困境。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10多年間,俄羅斯電影業發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攝430部電影,而1996年產量僅為26部。近年來影片產量有所回升。進口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占據著俄羅斯的市場。以1995年為例,俄羅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國電影就佔了111部。
近幾年來,俄羅斯大力加強對國產電影的扶植,通過了《電影法》,為發展「民族電影」鋪平了道路。從政府組織機構上也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主管電影的電影委員會,電影歸文化部管理;政府設專項電影基金;製片廠設備得到更新;電影院逐步改建,採用最新的放映設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改為一年一次,並且由政府撥款資助。俄羅斯電影正在逐漸走出困境。
近兩年最新拍攝的《戰爭》、《小狗與流浪兒》、《他妻子的日記》、《布穀鳥》、《情人》、《致艾麗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水準,反映俄羅斯現代社會和民俗風情。
《西伯利亞理發師》以1885~1905年沙皇俄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羅斯各界觀眾的喜愛。該片導演尼.米哈爾科夫拍攝的《太陽灼人》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1944~)1968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過後一百天》(1973年,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救生員》(1979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溫柔年華》(2001年)以蘇聯解體前後15年的生活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種種際遇。
近年來,俄羅斯私營電影公司發展迅速,私人資本投資於電影業,完全進行商業化運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羅曼諾夫王朝》(1997年,潘菲羅夫導演)、《小偷》(1997年,巴維爾.朱赫萊導演)、《聾者之國》(1998年,瓦.塔達洛夫斯基導演)、《伏羅希洛夫的槍手》(1999年,斯.加沃羅辛導演)、《寶馬》(2003年,彼.布斯洛夫導演)等。
動作片的數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達尼拉從部隊復員後來到聖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職業殺手,故事在俄美兩國展開,以當代為背景。這是俄羅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動作片模式拍攝的電影。
阿.羅果什金從1995年到2000年這五年中,連續拍了三部以俄羅斯民俗為背景的喜劇片──《民族狩獵的特點》(1995年)、《民族捕魚的特點》(1998年)、《冬日民族狩獵的特徵》(2000年)。
2003年,俄羅斯年輕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的導演處女作《回歸》奪得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回歸》描寫的是一對兄弟如何面對1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突然歸來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獲獎對俄羅斯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是40年來俄羅斯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此前,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伊萬的童年》和尼.米哈爾科夫的《庫倫》分別於1962年和1991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僅把鏡頭對准50年前的那場大戰,譬如阿.羅果什金的《布穀鳥》(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語言不通,最後卻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羅果什金導演)、《戰爭》(2002年,阿.巴蘭巴諾夫導演)以最近的車臣戰爭為背景,直接反映了內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幸。
歷史題材的《小牛犢》(2001年,亞.索庫洛夫導演)描述列寧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對列寧的形象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故事片《寡頭》(2002年,巴.魯金導演)反映俄羅斯近20年暴富起來的人及其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
總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俄羅斯電影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電影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㈦ 俄羅斯科幻短片keloid講什麼
Keloid 這部微電影講述了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人類社會的所有國家都依靠著一個經過復雜設計的網路和人工智慧設備來生活,然而人類也將此用在了毫無意義的戰爭上。一個強大的政治機構將一切權利分為三個派系,名為A.I.的設備也迅速崛起成為當時的首選。
隨著不斷的叛亂,人類的生活變得日益糟糕,於是當局設法控制局面,他們決定開展一系列的測驗,將機器與人體進行結合。
世界已經發生改變,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無法選擇,他們要承受和忍受的已不再是生活,而是生命。但此時人工智慧則自認為已尋求到解決這一切的方法,那就是——死亡。
從現在起,你就自由了……
㈧ 有沒有關於俄羅斯挖土黨的電影
《我們來自未來》,俄羅斯戰爭片,內容簡介:聖彼得堡的4個小混混,靠挖掘販賣衛國戰爭七文物為生,一次他們挖出了一個廢棄的野戰工事隱蔽部,裡面有幾具蘇軍士兵的遺骨,和一些文物,其中一具遺骨上還有一個帶紅十字的急救包。但後邊發生的事誰也沒料到,他們在一條神秘的湖裡游泳時,回到了戰火紛飛的1942年,回到了被包圍的列寧格勒...,他們親身體會了英雄的先輩們,也是在他們這樣花一樣的年紀里,出生入死,為了保衛祖國而前赴後繼,英勇獻身的。他們還共同喜歡上了一位漂亮的女軍醫,其中的一個年青人還與女軍醫相愛。影片在最後決戰的時候女軍醫帶著傷病員進了一個野戰工事隱蔽部,在與她相愛的年輕人的呼叫聲中,隱蔽部還是被炮彈擊中了。隱蔽所裡面的人就是他們挖出的那些遺骨。敵人被擊退了,四個年輕人終於又通過那條神秘的湖,回到了現代社會,但是他們都變了,不再玩世不恭,理解了什麼是愛國心,還有如何尊重歷史。
㈨ 求推薦幾部俄羅斯戰爭類電影
俄羅斯的戰爭電影就比較 少了 今年我看過一部俄羅斯的戰爭電影(八月八日)我覺得非常不錯~~可以媲美黑鷹墜落 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