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蒙太奇和長鏡頭在電影中的作用
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借用到電影藝術中有組接、構成之意。最先由路易·德呂克借用到電影中來
,到現在已成為世界通用的電影專門術語。
它是指在電影創作中,根據主題的需要、情節的發展、觀眾的心理,將影片的內容分解為不同的段落、場面、鏡頭,分別進行拍攝。然後再根
據原定的創作構思,運用藝術技巧,將這些鏡頭、場面、段落,合乎邏輯、富於節奏地重新組合,使之構成一個連綿不斷的有機的藝術整體。
這種構成一部影片的藝術方法稱為蒙太奇。
所謂「長鏡頭」,就是指影片中的單個鏡頭的膠片超過17米或延續時間30秒的鏡頭。即在一個鏡頭內部通過演員和場面調度以及鏡頭的運動(推
、拉、搖、移等視距和視角的變化),在畫面上形成各種不同的景別和構圖。它以基本上等同於實際時空的鏡頭畫面來表現所攝對象的全過程,
簡單來說 蒙太奇是多個鏡頭的組接 長鏡頭是不間斷的連續完整的一個鏡頭
打個比方講一個人過河 蒙太奇就會分很多個鏡頭 先拍河水多洶涌 再接到這個人的腳 再拍一個全鏡 或可以再拍一下人物的面部表情什麼的
而如用長鏡頭拍攝 則會用一整個鏡頭來完成 一直跟隨這個人過河的全過程
一般來講 由於長鏡頭的這種特點多用於紀錄片 因為真實再現了現場原狀
而蒙太奇多用於劇情片 因為表現力強可渲染情緒
② 俄羅斯電影坦克大戰影評
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了解蘇聯與俄國差別的人評價,也有點兒想寫東西了……首先要了解蘇聯時代的戰爭片電影與文學,有戰壕派,主張描寫戰爭的殘酷性,對血肉橫飛的場景頁游描寫,其次,還有一派是類似中國的委婉派,所以蘇聯戰爭電影里時常會描寫一些很溫馨的場景,例如電影敖德薩里經常有士兵與朋友聊天的溫馨場景(然後突然一枚炸彈把士兵的位置爆炸了,沒有血肉橫飛,但整個敘事卻比單單描寫哨兵被炸死更能觸動人心)、還有時不時在廢墟里彈起來手風琴……《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應該算是這一派的文學電影。蘇聯二戰題材的電影與當時的戰爭文學是分不開的。這是一個蘇聯電影里比較常見的。這是蘇聯戰爭電影不同於美國好萊塢電影的一個重要差別,就是文藝性很強,所以這部White Tiger 2012在敘事方面也繼承了這種藝術氣質。俄國人拍的《動亂時代》,描寫古代俄羅斯與波蘭的血海深仇的那部電影,也是這種拍法,很文藝,很神秘,就是線性敘事看上去都不是線性敘事的樣子。
但是到了現在俄國人拍的二戰電影里,看不到這種明顯區別了,前些年的《斯大林格勒》的導演就是蘇聯時代培養的,還看得到很多蘇聯電影的風格,只是他的電影里多了一些新思維,還有一個描寫一個女記者跟一名蘇聯女軍官一起堅守在列寧格勒忍受飢餓的電影《列寧格勒》,也有一些新思維。這些新思維不能簡單看做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對蘇聯文化的排斥。但是隨著西方近些年對俄國的壓迫,俄國人好像放開了對蘇聯文化的刻意壓制,在電影里比較明顯的就是前些年俄國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結尾明確提到了那些他們的先輩不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所以導演安排的旁白是,他們的理想與他們所作出的貢獻。這個他們就是蘇聯人,而非俄國人,這是很多不了解俄國與蘇聯差別的影迷所看不懂的一個點。
所以這部《White Tiger》2012,其實原文翻譯有錯,不是坦克大戰,對決,而是白虎,整個對抗狩獵白虎的過程有點兒像西洋文學史上的名作《白鯨》。而這部電影實際上也很少提到俄羅斯民族主義,不算是嚴格的宣傳片,應該是一種後葉利欽時代蘇聯意識的一種微弱浮起,整個片子倒是可以看成是新思維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結束了,但是蘇聯反法西斯者還看到了法西斯的種子還在,所以那個被很多人當成神經病的坦克車長到了電影最後,還在念叨著白色虎式百年後還會出現。
③ 美國,日本,俄羅斯的電影各有什麼特點
美國由於有個好萊塢,所以動作片和科幻片目前沒有其他國家能夠比擬——誰叫人家捨得花錢啊……
俄羅斯現在好像也熱衷與拍動作片和科幻片,前一段時間的《無畏上將高爾察克》還有最近的一部科幻片拍得都不錯,只是看管英語科幻片突然換俄語的看起來有點不大習慣。
日本片嘛……可能恐怖片還可以,其他片子都不咋滴,尤其是動作片跟科幻片,動作片製作上僅僅只是比韓國的好——韓國的動作片是我看過的最惡心加郁悶的……科幻片嘛——不知咋滴,我看過的日本科幻片感覺上都跟奧特曼差不多,劇情幼稚,演員演技糟糕,打鬥場面根本就是奧特曼,永遠都是一開始被人狂毆,然後最後就爆發一下子幹掉敵人……
個人覺得,還是美國片比較好看,當然這是與日本和俄羅斯比較的。如果是全世界的話,那中國(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片子也很好看。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大製作電影的話,估計美國的應該是最牛的了,例如戰爭片,動輒就扔好幾億的美元進去拍,不夠再補——試想一下,用錢砸出來的戰爭片能不好看嗎?
④ 選長鏡頭或蒙太奇兩種不同的影像表達方式中的一種,說明它的優勢和劣勢.舉4部影片,舉例影片要在不同時代
蒙太奇表意的基本特點:
單個鏡頭不具有獨立的、明確的敘事功能,只有鏡頭組接在一起才能產生意義;
不同順序的鏡頭組接會傳達出不同的意義。
這些特點是電影畫面語言及其語法規則的構成基礎。
蒙太奇效果
兩個以上的鏡頭連接以後所獲得的效果要超過這兩個鏡頭的基本含義的總和。
公式表達為:1+1>2
根據蒙太奇理論,一部影視節目的構成如下:
由若干個鏡頭組成句子
由若干個句子組成段落或者場景
由若干個段落或者場景組成全片
1、選擇與取捨、概括與集中: 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解組合,可對素材進行有機地取捨,選取主要、
本質的部分,刪除多餘的部分,突出重點,強調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從而使內容表現主次分明,實現高度概括;
2、引導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由於每一個鏡頭只表現一定的內容,組接有一定的順序和意圖,
這就能嚴格規范和引導觀眾的關注力,影響觀眾的情緒與理解,激發觀眾的聯想,引導觀眾參與;
3、創造獨特的畫面時間和空間:運用蒙太奇可對現實生活的時空進行重組,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敘述方式和
藝術意境;
4、形成不同的節奏:節奏指畫面中主體運動、鏡頭長短和組接所完成的片子的輕重緩急。蒙太奇是形成影
視片節奏的重要手段,它將畫面內容節奏和畫面間的外部節奏、視覺節奏和聽覺節奏有機組合,鏡頭組接的順序
變化和速度變化,形成視聽沖擊力,作用於觀眾心理,使之產生共鳴;
5、組織、綜合各種語言符號:通過蒙太奇將影視片整體的各種語言符號融合為運動的、連續不斷的、統一
完整的聲畫結合的形象。
6、表達寓意、創造意境:鏡頭的分切與組合,通過鏡頭的邏輯關聯,從簡單的事實中創造出思想、隱喻、
節奏、情緒,產生單個鏡頭不能表達的思想。一、長鏡頭的定義
通過變化拍攝角度和調整景別的距離,用一個連續的鏡頭完成一組分切式鏡頭所擔負的鏡頭組合任務,以保證敘
事時間的連續性和空間的統一性。
長鏡頭減少了鏡頭的組接工作,但剪輯工作已經融入到鏡頭拍攝時的設計中,攝影中根據主體動作和場面內
各種關系,變化角度、景別進行拍攝,在一個鏡頭里展示人物關系、環境氣氛的變化及事件的進展。從剪輯角度
上來講,它是蒙太奇的特殊表現,是鏡頭內部的蒙太奇運動。
長鏡頭主要用在電視紀實節目中,尤其是紀錄片創作中。長鏡頭可在一個鏡頭中,不間斷地表現一個事件的
過程,其效果是利用時空運動的連續可以把真實的現實面貌(包括環境、氣氛)自然呈現在屏幕上,能真正體現
紀錄片真實性的原則,具有獨特的紀實魅力。長鏡頭的畫面語言非常具有生命力,如果再加上同期聲的運用,觀
眾將會更歡迎這種紀錄風格的影片。
【蒙太奇影片舉例】:
1902年鮑特《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
在《一個美國消防隊員的生活》中,鮑特非常流暢而自由地在不同的地點來回切換,他的鏡頭從屬於敘事邏
輯,而不是緊緊追隨主人公在逐個場景逐個場景中的活動。這是電影表現手段上的一大突破。比如說,開始是那
個消防隊員在做夢,夢見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火警鈴驚醒了他。消防隊員們緊急集合的一系列行動,最後奔上消
防車,消防車在大街上賓士,著火的房子,消防車到達火場,然後是室內(等待救援的遇難者的視點)和室外(
救援者的視點)的交叉切換,最後那個消防隊員把自己的妻兒救了出來。做夢的鏡頭使用的是漫畫的成規,一個
氣球式的框邊(直到格里菲斯才開始採用直接的切換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活動)。火警鈴響的那個鏡頭,鮑特是用
近景拍攝一隻手伸入畫面拉響警鈴。而從夢轉到警鈴,以及從警鈴轉到消防隊員的出動用的是疊化,其它鏡頭的
銜接用的是切換。而救援工作的室內室外兩個場景的交叉切換形成了一個段落,這也就是說,鮑特已經改變了梅
里埃所代表的一個鏡頭形成一個段落的做法。看來,鮑特已經意識到一部影片的結構不是一個鏡頭的一場戲,而
是由若干鏡頭形成的段落。而且他已經採用了後來蘇聯蒙太奇學派所說的「創造性地理」或稱「地理蒙太奇」。
比如說,火場室外的景顯然是一幢真的房子的外景,而室內的火災則是在攝影棚內拍攝的。鮑特似乎已經感覺到
電影的鏡頭邏輯可以創造一個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地點。
1925年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
顯然是蒙太奇學派的一部經典之作。愛導在這部表現俄國1905年戰艦士兵起義的影片里,運用了對比、誇張
、隱喻、象徵等一系列蒙太奇手法,表達情感、強化沖突、渲染氣氛,將影像語言敘述得出神入化、幾近完美。
其中石獅子的睡、蹲、站三個特寫鏡頭的蒙太奇,象徵著沉睡猛醒乃至抗爭,文學語言運用的象徵隱喻在此得以
延續,令電影史家們津津樂道。片中最為出彩的當推「奧德薩階梯」段落。
拍攝士兵從奧德薩階梯走下來鎮壓群眾,用一個長鏡頭拍下來實際上僅需一分多鍾,然而,愛森斯坦卻用了
160多個鏡頭,穿插許多特寫,使影片長達8分鍾。這種重新整合、放大時空的藝術實踐,強化了影片的沖擊力和
感染力。這是一部藝術蒙太奇的經典段落,在電影史上被不斷地引為佳例,奉為圭臬。
1981 年《法國中尉的女人》
戲里戲外,相同的人物不一樣的故事情節,導演卻巧妙地將二者串聯起來,使得兩條線索交織前進。戲里戲外
畫面轉切自然,過渡巧妙。維多利亞時代人們處理兩性的關系和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待兩性關系有意無意的對照…
…這些都是這部影片成為經典之作的原因。
1985年《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的片頭,女主角回憶往事的聲音配合閃現心中的叢林,(鏡頭不穩定)和野獸的吼聲。緊接一個鏡
頭,是一個人(後來觀眾知道是男主角丹尼斯)站在平原,頭上是輪夕陽。觀眾印證後來劇情的發展,將發現這兩個
並置的鏡頭,是他們過去交往過程的縮影。丹尼斯適時出現,使一頭漸漸逼近女主角的獅子驚走,他給她帶來穩定
力。但他英年即墜機而亡,結局如一輪落日,只是人死不可能再日出東山。以兩個鏡頭的連接來說,簡短的瞬間已
是人一生的縮影。以單一鏡頭來說,夕陽下朦朧的身影正是丹尼斯真確的寫照.對於女主角來說,丹尼斯是神秘難
以理解的,心中所見的實際上只是一個朦朧的輪廓。
1993年《吸血鬼》(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科波拉的《吸血鬼》一片中有一幕,吸血鬼的頭被砍了之後飛了出去鏡頭跟拍到頭要落下時剪接接上晚餐時
一大塊盤子上的肥肉,給人好像頭落到盤子上變一團食物的感覺,就給人弱肉強食的隱喻。在科波拉的另一部經
點作《現代啟示錄》,男主角要去殺馬龍白蘭度時,殺人和殺水牛祭典的畫面不斷交錯剪接再一起,什麼意思看
了就知道。
長鏡頭的優點
1、鏡頭內部蒙太奇由於不間斷地表現一段相對完整的事件,具有傳達信息的完整性,同時把判斷的權利交給
了觀眾。
2、鏡頭內部蒙太奇在表現事實真實性方面,具有說服力。
3、鏡頭內部蒙太奇由於連續記錄事態進展,因此在敘事上具有一氣呵成的感染力。
長鏡頭長鏡頭不僅有紀實性,還可以用來造型表意。如可用長鏡頭來宣洩感情,表達一種低沉的、壓抑的、
拖拉的氣氛,也可以表達一種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它引導人們在觀賞的時候一邊看一邊思考,製造一些特殊的
效果。
長鏡頭的特點
1、再現的、客觀的影像語言
長鏡頭反映的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不是表現人的主觀心理世界,而是再現客觀的物質世界,是一種寫實
主義。
2、場面調度和時空連續
長鏡頭語言要客觀地紀錄事件,主張一次拍成一個鏡頭段落,排除切換。其手段用場面調度,用時空連續的
拍攝方法來實現這種場面調度。
3、攝影藝術的無控制剪接
蒙太奇是在剪接台編輯完成的,而長鏡頭則完成在攝影階段。長鏡頭的作品剪接基本上是一種事物性的、段
落和段落的銜接。
4、非強制的、開放型的敘事方式
蒙太奇電影帶有強制性,控制觀眾的情緒,結局由導演決定。但長鏡頭與此相反,它紀錄的事實在屏幕上展
現的是客觀的物質世界,因此就有可能讓觀眾自己從屏幕上所提供的這些形象來得出自己的結論。
長鏡頭和蒙太奇的區別:前者強調事實,重視敘述;後者強調思維,著重表現。
長鏡頭與蒙太奇在剪輯效果上也各有不同:
1、蒙太奇的敘事是主觀的,表現的;而鏡頭內部蒙太奇則是客觀的、再現的。
2、蒙太奇強調形象對列,而長鏡頭重視場面調度和時空連續。
3、蒙太奇是剪輯的藝術;而長鏡頭是攝影的藝術。
4、蒙太奇是強制、封閉的敘事;而長鏡頭是非強制性的、開放型的敘事。
【長鏡頭影片舉例】
《俄羅斯方舟》,一鏡到底,中間沒有動一剪子。堪稱變態。
安迪·威荷的《沉睡》用鏡頭對准一個酣睡的男人長達六個小時,絕對挑戰人類的忍耐力!!!
《400擊》最後那個長鏡頭非常著名
《贖罪》里那個,老師課上講了~ 太刻意了,為了長鏡頭而長鏡頭了~
《人類之子》戰爭片,一個30分鍾左右的長鏡頭,個人認為很不錯的。。。
特呂弗的《四百下》。他是巴贊的忠實擁護者嘛
《蛇眼》里的,那是尼古拉斯.凱奇演的一部動作片,從影片開始一直到拳擊場內槍聲響起,在長達13分鍾的時
間里,鏡頭一直跟隨著尼古拉斯.凱奇移動,這期間他做了很多事,上電視、見拳王、抓小賊、會老友、跟老婆
和情人打電話、盯上一個金發美女……尼古拉斯.凱奇在這13分鍾里充分展示了自己鋒芒畢露、飛揚跋扈的演技
《不可撤銷》10分鍾的長鏡頭強.奸戲
2003年影片《大象》根據美國校園槍殺事件改編,但影片的前70分鍾都是在交代環境和人物關系,通片幾乎都是
長鏡頭。獨立製片,低成本,非職業演員。
⑤ 俄羅斯電影《美人魚的眼淚》求影評
上映日期:2007
豆瓣
評分
8.4
導演:Anna Melikian
主演:Mariya Shalayeva
類型:喜劇/劇情地區:俄羅斯時長:104分鍾
簡介:俄羅斯黑海之濱,六歲的小女孩愛麗莎(Anastasiya Dontsova 飾)和母親(Mariya Sokova 飾)、...詳細>>
⑥ 俄羅斯電影和美國電影的區別
俄羅斯電影注重人性,這跟東正教的價值觀有關,不管是「第九連:還是」聖人島「
還是現在熱播的電視劇,俄羅斯的編劇導演都十分關注人性這一主題,俄羅斯人喜歡看的電影是」令人回味「的電影,所以經常在影視頻道播放前蘇聯的電影,比如」靜靜的頓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而不是好萊塢的商業片。俄羅斯人認為好萊塢的商業片太膚淺,太注重娛樂功能.
當然美國電影也不是沒有反應人性主題的電影,但是美國人的價值觀是建立在清教徒的理念之下的,和東正教徒有細微的差別。好萊塢的電影,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一個詞」奢華「。
⑦ 什麼是長鏡頭長鏡頭有什麼用有什麼能被稱作影史上經典的長鏡頭...
概念: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是指用比較長的時間(有的長達10分鍾),對一個場景、一場戲進行連續地拍攝,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鏡頭段落。顧名思義,就是在一段持續時間內連續攝取的、佔用膠片較長的鏡頭。這樣命名主要是相對短鏡頭來對稱的。攝影機從一次開機到這次關機拍攝的內容為一個鏡頭,一般一個時間超過10秒的鏡頭稱為長鏡頭。
作用:再現空間的原貌;展現宏偉場面和廣闊環境;清染情緒和氛圍
經典長鏡頭:
1、前蘇聯影片《戰爭與和平》可以說是一部有濃郁的長鏡頭風格的影片。這部影片中,大約不下數百個長鏡頭,多是用在宮廷和貴族舞會、奧斯特里茨戰役、莫斯科大火、拿破崙的敗北……它們幾乎無一不是表現豪華的場面、雄偉的戰場、殊死的拼搏,無一不是採用氣勢磅磅、宏偉異常、沉鬱頓挫的潑墨手法。恰恰是在這些地方,長鏡頭的電影語言,方可自由馳騁,神通大顯。
2、前蘇聯影片《雁南飛》中,女主人公蔽羅奇卡為未婚夫鮑里斯送行的場面,創造了以長鏡頭演染氣氛,表現心靈的成功範例。攝影機跟隨微羅奇卡在人群中鑽進鑽出,到處尋找即將奔赴前線的鮑里斯,她越過障礙,分開人群,終於發現了鮑里斯,但長長的泛濫一般的人流,隔斷了她,使他倆無法接近。蔽羅奇卡向鮑里斯扔去一包餅干,但鮑里斯沒發現,接著鏡頭搖下,一個特寫,餅干在人們的腳下踩碎了。
這個長鏡頭,不僅交待了戰時車站紛亂的環境,而且透過多種角度和方位,一方面展現鮑里斯也在人群中尋找蔽羅奇卡,一方面又細膩地刻劃了女主人公心急如焚的焦灼心情。那包被踩碎的餅干,隱喻蔽羅奇卡的心也跟餅干一樣碎了。這個長鏡頭有效地演染了人們的生離死別,突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不幸。
(7)俄羅斯電影鏡頭優點擴展閱讀:
1、由俄羅斯著名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的IMAX 3D戰爭片《斯大林格勒》,目前已正式定檔月底進駐中國內地院線。作為俄羅斯耗資巨大的電影,《斯大林格勒》啟用了巨幕3D格式進行全程拍攝。據悉,在伏爾加河登陸的場景拍攝中,劇組共動用了300名臨時演員,通過全景、陸地、水中等六個方位表現戰斗的宏大場面和慘烈狀況,開場時數百人齊齊登陸作戰的長鏡頭足以載入影史。
2、由畢贛擔任導演及編劇、陳永忠主演的電影《路邊野餐》發布了「摩托車回收」版海報。在影片中,摩托車是最常見的代步工具,從老歪在摩托車停車場與陳升發生口角,到青年衛衛騎摩托車載著陳升飛馳在迷霧裊繞的盤山公路上,摩托車與片中穿插出現的火車、鍾表等物象一樣,承載著表達時間流逝的宿命。影片中最蔚為壯觀的長達四十分鍾的長鏡頭「前後排練了半個月,實際拍攝僅用了60分鍾。」
兩名車手,兩輛摩托車,一輛搭攝影師,加上一輛搭錄音師,就是這個長鏡頭的全部人力物力配置。而拍攝這個龐雜的長鏡頭,畢贛卻稱得益於自己打實況足球的經驗。除了入圍包括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在內的全球4大A類電影節,《路邊野餐》已經分別在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第52屆台灣金馬獎、第37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上斬獲7項大獎,並且擊敗了《左耳》、《我的少女時代》,以接近全票通過的成績斬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⑧ 俄羅斯電影主要特點是什麼 急需哦 要長點點的 作業啊
簡述俄羅斯類型電影的探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然而,在沒有做好預測的情況下,蓋達爾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療法」及私有化,不僅沒有創造出市場經濟,恰恰相反,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們期待的潘朵拉盒蓋打開了,然而釋放出來的卻是惡性的通貨膨脹。從1991年到1998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了49.4%,可以說是喪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發的金融危機則使俄經濟幾乎跌到崩潰的邊緣。
在全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中,俄羅斯生產滑坡,物價飛漲,國民生活水平下降,整個社會混亂無序,這給經濟市場化的實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目前為止,真正自然的、正常的市場經濟在俄羅斯依然只是一個誘人的「期待」。而在這種期待中,俄羅斯的電影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創作生產到發行放映幾乎全線崩潰。不過,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的電影,在基礎設施落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在好萊塢高科技和純娛樂性緊緊吸引著人們眼球的壓力中,俄羅斯電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緩慢地鋪延著
1、「類好萊塢」電影:舶來品,找不到落腳點
俄羅斯取消對進口影片的限額規定後,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外國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蜂擁而至。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快餐」,美國電影及時有效地佔領了俄羅斯的電影市場。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俄本土電影的創作者們帶著不同的目的,紛紛對好萊塢電影進行借鑒或仿造。這其中,許多影片粗製濫造,少有藝術價值。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著創作者的思想和個性,既能吸引觀眾,也不失藝術水準。
愛情是電影永恆的表現主題。俄羅斯電影創作者在「移植」好萊塢愛情片的模式時,雖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觀眾眼球點擊率的純娛樂性場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藝術品位,印帶著俄羅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維·納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導演1991)是一個現代版的希臘神話。影片讓年輕的女音樂工作者和歸國的中年音樂家在未解的謎團中相識、相愛,直到謎團解開。影片繼承了希臘神話的傳統,流露出一種人受不可知命運擺布的痛苦。1998年,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的《愛情三重唱》放棄了對時代的思考,把表現的觸角伸向了當時時髦的三角戀愛上。作者雖然調用了俄羅斯式的懸念、諷刺、幽默、抒情等各種手法,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水平卻遠遠不及作者以前的《戰地浪漫曲》,以致「不知為什麼,觀眾對影片沒有反應」。[1]影片《12月的音樂》(德霍維奇內依導演1996)同樣出於商業考慮,描寫了一個出國僑居的男子回國後同一對母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糾纏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後的悲劇結局似乎從一個側面透露出了俄羅斯人當前的陰郁情緒,但陳俗的愛情模式卻把本來就心情不好的觀眾給趕走了。
黑社會勢力是好萊塢電影常用的表現素材。在俄羅斯,影片審查制度解構後,一大批表現俄社會動盪的黑社會片開始興起。1992年,導演甫·普洛特金拍攝的影片《為了活下來》,講述了一個退伍軍人在擔任登山營主任期間同黑社會勢力斗爭的故事。影片既借鑒了好萊塢影片驚險緊張的打鬥場面,也繼承了俄羅斯電影細致地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優良傳統。雖然情節簡單,但影片表達手法多樣化,既有紀實主義創作原則的運用,也有兒童電影的特徵,發行情況比較好。1997年,阿列克賽·巴利班諾夫的《兄弟》同樣以復員軍人同黑社會的斗爭為背景。影片主人公達尼拉為了救哥哥同黑社會勢力展開生死之戰,最後達尼拉幹掉了黑社會分子,拿了他們的錢,分給他認為需要的人,然後便坐車離開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但達尼拉由一個朴實無華的小夥子變為冷酷的殺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幫匪題材同表現黑社會勢力的影片緊緊結合在一起,但在俄羅斯,這一類效仿好萊塢模式的電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觸角伸向了現實社會。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羅斯輪盤賭》把美國電影《邦尼和克萊德》的情節模式借鑒過來,真實准確地表現了俄現實社會動盪、混亂的情狀。影片中許多格鬥、槍戰的場面驚心動魄,極近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風格。難怪有些俄羅斯影評人稱它為「當代俄羅斯的邦尼和克萊德」。1998年,瓦·托多羅夫斯基的《聾人之國》通過兩個女孩的前途命運再次觸及到了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現實。影片故事情節簡單,但情節設置上運用了現代電影的諸多元素:愛情、友誼、金錢等等。敘事方式上,黑社會、毒品、脫衣舞等調料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盡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現實的嫌疑,但卻典型地代表了俄羅斯「第二浪潮」電影創作者的風格和趨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煉金術電影公司」推出豪華電影《黑幕》。該片在普通的偵探、幫匪情節中加入了隕石墜落、日蝕等宇宙的天災的自然現象,以適應美國大片培養起來的新的消費群體,不過影片在藝術上沒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導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該片可以劃歸到恐怖片的范疇中去。創作者想以一個移植人體器官的秘密場所的殺人行徑來製造恐怖氣氛,但影片因為過於暴露的商業目的和迎合傾向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導演的最新影片《綴滿鑽石的天空》比較受歡迎,但整體上處理的略顯粗陋平庸。2000年,亞歷山大·澤利多維奇對昆延·塔倫蒂諾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較好,但同真正的美國商業片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總體看來,俄羅斯的「類好萊塢」電影在樣式上「面面俱到」,而且有一部分在揭示社會問題方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吸引觀眾方面,卻不盡人意。除了還沒有掌握樣式電影的特點和規律之外,或許根本問題在於,好萊塢模式化的電影在俄羅斯的傳統中根本找不到落腳點。所以,好萊塢模式要確立自己在俄羅斯的牢固地位,還需要真正的時間。
2、喜劇片:本土品,讓人笑不起來
據調查,目前在俄羅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歡迎的是喜劇片,這或許契合了俄羅斯人生性善良和狂放的特點,也或許是因為沉重的現實生活使人們對喜劇樣式有所鍾愛。但是,現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中卻少有純粹的喜劇片,導演們每當涉足喜劇時,總會流露出一種陰暗的底色或是含淚的笑。
1991年,艾利達爾·梁贊諾夫自編自導的《天堂》以隱喻的手法表現了一群被時代遺忘的藝術家和不幸的老人們的艱難生活。影片最後,在外星人的幫助下,這群人乘坐一輛奇特的火車飛上了天。影片獲得1992年最佳故事片「尼卡」獎。但導演失去了他一貫的幽默感,影片中醜陋荒誕的環境和精神似不正常的人讓觀眾產生厭惡感。1996年,梁贊諾夫的《你好,傻瓜》登上了當年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影片中加入的大量笑料卻給人一種沒有生活根基的感覺。看來,有才華的梁贊諾夫面對凋敝的生活,也全然沒有了笑的慾望。
1995年,亞歷山大·羅果日金的《民族狩獵的特別之處》很是吸引觀眾,電影票房以及錄相帶發行的收入都達到了與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影片把俄羅斯的傳統愛好:喝酒與狩獵融為一體,通過狩獵過程中的各種奇遇製造出大量笑料。然而,洋溢著輕松歡笑聲的《特別之處》同樣不是純粹的喜劇,影片透著尖銳的諷刺意味對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進行戲謔。1998年,羅果日金的《民族垂釣的特別之處》則把意猶未盡的伊沃爾金將軍一幹人帶上了更加熱鬧的垂釣之旅。影片大膽杜撰了一些離奇的情節,讓伏特加酒的味道蔓延到了軍事演習中的軍艦上和非法侵入鄰國水域的潛艇中,搞笑目的十分明顯,影片向純喜劇的方向進了一大步。
1994年,俄羅斯第二浪潮的中堅人物謝爾蓋·里夫涅夫推出影片《鐮刀與錘子》。該片講述了通過改變性別將一個普通人變成時代需要的典型人的荒誕故事。影片是對斯大林時期文化與政治的滑稽調侃,充滿了尖刻與機智,但卻極端陰郁。1993年,富有幽默感和喜劇才華的尤里·馬明用《通向巴黎的窗口》表現了俄羅斯人在出國大潮中的心態。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探索了一種能夠表現俄羅斯人對國外生活復雜心態的藝術結構:通過在牆上開個窗戶,讓夢想去巴黎的人開開眼界,再回到現實中的俄羅斯來。該片獲得當年「震盪」電影節導演獎。不過,牽強附會的情境和並不可笑的打鬧卻使影片質量大大受損。1995年至1996年奧塔爾·約謝利阿尼推出系列片《匪徒列傳》。其中《匪徒列傳,第七章》是一部結構很好、充滿憤怒和嘲諷的電影。影片敘述自中世紀以來到蘇維埃政權時代直到今日這個槍械泛濫、黑幫橫行的污濁社會中人類的愚蠢和暴力。影片中有不少令人發笑的東西,但這種笑是板著面孔咬牙切齒的笑。
此外,一些本來很好的喜劇或情節劇由於過分沉溺於鬧劇手法而遭到損害。比如巴德爾·隆金敘述一個礦工小鎮里好人與壞人「斗爭」的《婚禮》(2000),弗拉基米爾·緬紹夫描寫1983年莫斯科的《眾神的妒忌》(2000)以及弗拉基米爾·福金講述一座房子里住過幾代人的《富人之家》等等。
在當前的俄羅斯,喜劇電影的創作還沒有真正步入到純喜劇樣式的軌道上來,許多影片無論是揭露過去蘇聯時期的風習或是譏諷當前的社會現實,創作者不是要我們發笑,而是使我們感到一種刺痛。而且當前俄國人對荒誕美學的熱衷太過痴迷,以致使本土的喜劇越來越趨向概念化。可能是現實太沉重了,電影工作者高興不起來,廣大的人民也同樣不能純粹地「喜劇」一回。目前,俄羅斯喜劇樣式的電影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遠遠沒有形成規模。
3、「新俄羅斯人」電影:新生兒,長大還需時間
「新俄羅斯人」電影是在俄羅斯新貴現象產生之後應運而生的。所謂「新貴」,就是那些在蘇聯解體後利用種種渠道迅速發家、過上優裕奢華生活的商人,他們多居住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新俄羅斯人」影片以他們為主要表現對象,通過他們生活的場景及其經歷折射出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狀況。
1995年,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達澤導演的《一個乘客的劇本》,比較類似於「新貴電影」。該片虛構了兩個社會形象:法官和被審判者。年輕人在蘇解體前被牽連入獄,蘇解體後,他出獄並躋身於新貴之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火車上看到了曾經審判過他的法官(現在成為列車員)。於是他便開始了有計劃的報復行動 然而最後,死去的卻是年輕人。影片主要表現了一種報復心理。雖然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銀熊獎,但在國內卻反映平平,可能是作者的虛構太過於一廂情願,人們根本不願意相信。
1996年,阿斯特拉罕的《一切都會好的》給人們編織了一個似乎更不大可能的童話:一個發了財的俄羅斯新貴回到故鄉要建設一座娛樂中心;他的兒子獲諾貝爾獎並回國,還愛上了一個將要結婚的姑娘;而其他的幾對年老、年輕的戀人也最終走到了一起。影片是應時之作,因為過分地迎合「新貴」老闆的心思,過分地美化他們的形象,而使影片的藝術質量大打折扣。雖然影片比較好看,但卻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
1998年,影片《莫斯科》沒有迎合「新貴」心理,而是毫不留情地把批判的鋒芒對准了他們。在影片中,「可愛的」新貴們無聊空虛的形象被淋漓盡致地展露出來。2002年,影片《有一次在俄羅斯》可以劃歸到「新貴」影片中去。該片意在描寫俄羅斯經濟寡頭別列佐夫斯基。
美國神話找到了西部片這一類型來表現自己200年的歷史,銀幕上出現了誠實的行政長官與狂暴的匪徒鬥法。而俄羅斯的電影創作者們在探索中也試圖打造自己的類型品牌——俄羅斯新貴電影。美國的西部神話通過善與惡的沖突,迸發出了民族文明和社會規范的火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成為美國電影的標識。而俄羅斯新貴影片卻全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他們在打造本土品牌的時候,不自覺地走了兩個極端:要麼把「新貴」們美化得一塌糊塗;要麼把他們醜化得面目全非。這些影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情狀,但卻由於缺乏客觀的描寫、冷靜的思索以及足夠的耐心,整體質量不高,「生長」還需呵護。
4、等待「後蘇聯」類型電影神話
在俄羅斯,除了30年代的喜劇電影以及60年代蓋達爾的影片之外,基本上沒有類型電影的傳統。因此,「以那種魅力四射的壞蛋為主人公的類型電影及恐怖電影在我們的電影中沒有根基。近年來有人企圖嘗試這些類型,但多以失敗告終。」[2]俄羅斯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似乎不太贊成民族電影走類型化的路子。然而年輕一代的導演們卻有不同的看法。Н·列別捷夫(1991年推出處女作《蛇泉》)說,「在今天的情勢下,類型電影的製作應該從零開始」。[3]對此,教師А·米塔似乎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最近幾年俄羅斯觀眾變化很大。十年前只有專家才能看到的影片現在每天都在電視上放映。 從接受信息的水平看,我們的觀眾已接近歐洲觀眾。 年輕人喜歡美國電影,他們偏愛不具俄羅斯特色的槍戰片、恐怖片。興趣愛好的改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因此,「俄羅斯電影必須先達到世界電影的質量和水平,掌握嚴格區分電影的類型原則,然後才能考慮其特殊道路。」[4]
目前,俄羅斯電影「國家定貨」的時代已經消亡,「蘇聯電影」以及它的「貢獻」也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新的局面是一份四分五裂的遺產和復雜無序的生存環境。在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態狀中,俄羅斯電影能否走上類型電影的發展道路,能否重新演繹前蘇聯電影的神話,我們不做預測,只有等待。
⑨ 如何評價俄羅斯根據車臣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煉獄》
看了煉獄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影片中近乎實戰的鏡頭所震撼,該片的真實感可見一斑。電影的情節並不復雜。俄軍和車臣軍隊圍繞格羅茲尼的一家醫院展開爭奪,醫院幾度易手。一隊俄軍被車臣叛軍包圍,陷入困境。危急時刻,上級的救援部隊——一支特戰分隊及時趕到,並沖入醫院支援;一輛T-80坦克在接近醫院時履帶被炸斷,坦克指揮員拒絕了車臣叛軍的誘降,用炮火為被圍困的俄軍打開了勝利之門。
⑩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俄羅斯愛情片是哪部為什麼
我覺得最好看的俄羅斯愛情電影是《花滑女王》,2018年3月底有在中國大陸上映過,票房1700多萬,豆瓣上6.8分,IMDb上7.1分。
競技體育的殘酷和愛情的曲折繾綣,在潔白冰面上共振出攝人的力量,精彩!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