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二戰電影 > 俄羅斯電影彼得堡fm

俄羅斯電影彼得堡fm

發布時間:2023-03-26 12:12:22

1. 一個俄羅斯電影,情節大概是一個男的撿了一個名叫瑪莎女孩的手機,瑪莎是個播音員。

彼得調頻 Питер FM ,情節很簡單,在俄羅斯電影裡面算是小清新了,女主角也算歐美裡面較小型的,主要是整個電影把彼得堡拍的很美。
豆瓣簡介:
Masha是個在聖彼得堡備受歡迎的電台DJ,Maxim是一位年輕的建築師。 Masha將要與她的前同班同學Kostya結婚,而與此同時Maxim有機會到德國工作。但是他們兩個都不能確定,這就是她們想要的嗎?Maxim因愛留在了彼得堡,但心愛的女孩離他而去。Masha感到她的新郎並不是她需要的人選。如果Masha沒有丟失手機,被Maxim撿到——誰知道他們的命運會發生什麼……

2. 《情迷彼得堡》男主角的年齡!!

1 Daniil的中文版個人小傳(譯自娜na)
第一部分

童年

Daniil(或者是Daniel,Dania,Danya)Strohov出生於1976年三月二日的莫斯科!非常令人吃驚的是Danya是他們家族唯一的一位演員!他的母親是一位心理治療師,祖父本是一位(不知道是基督教還是天主教阿)牧師,但是業余時間也算是一位藝術家!他的父親的祖先是Amur Cossacks(不知道啥意思啊,哪位高人指點一下)。有傳言指出Danya並不是因為他天生的美麗賜予Daniil這個名字的,而是因為他的父親在他出生的時候對研究王子Daniil Galitsky的生平與事跡充滿了激情,所以以Daniil命名他新出生的兒子!
Danya還依稀記得在他的童年記憶中他的父母是既嚴厲又公平的,當Danya在談到他的父母時,他笑著說:「我永遠知道我何時做錯了哪些事!」
現在,Danya的母親獨自一個人繼續從事著心理治療法的研究,他的父親和他的妹妹Lisa現在居住在美國的波士頓。Danya的父親作為一位語言學家,現在正在寫一本新書,並且出版了一本名為Palaeoslavica的學術性期刊!
第二部分校園生活:
Danya曾就讀於莫斯科市第734學校(不知道是不是正確阿,大家將就一下吧!)他在學校時是不是個好學生呢?讓我們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明!「一個可以算是聰明的孩子,但是我並不能算是一個很好的學生!或者我們可以這么說,一個中等水平的學生吧!直到七年級,我在學校的表現都可以用不錯來形容,不過當我發現了我的新愛好以後我對學習就感到厭倦了!但事情也可以說是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了,我曾是一個校園內知名的搗蛋鬼,但是當我開始有了這些新的愛好以後,我不但放棄了學業,同時也不再熱衷於打架了!」
在這些新形成的愛好當中,戲劇吸引了Danya學生時期的注意力!我們的Danya在那個時候很喜歡在學校的戲劇社演出,Danya此時也參加了由Alexander Tubelsky管理的一個實驗學校!這個學校旨在幫助學生發現她們的愛好與專業!所以,同處於一個班級的學生們會有大量的課程要參與,從文學到化學等等不勝枚舉!Danya仍然感到無所適從。直到快畢業的那年,他還是對文學和數學傾注了同樣的熱情,並且希望將來可以進入法學院!
這也正是為什麼當他最後選擇演員作為他的職業的時候,他的家庭會產生了那麼大的震動的原因!Strahov一家從來沒有想過要讓他們的兒子放棄自己所熱愛的戲劇事業,並且他們真誠地希望能給予他們的兒子一些幫助!Danya回憶說:「當我的父母意識到我從事演藝事業的堅定決心時,他們開始為我尋找一個資深的老師或者教練!Oleg Vavilov就是我父母選中的來教我一些表演技巧的人,Vavilov曾經是Malaya Bronnaya劇院的資深演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是Malaya Bronnaya劇院的定期觀眾或者是表演嘉賓的原因!」

藝術學校
高中一畢業,Danya就一口氣同時申請了包括GITIS, Schuka以及MHAT在內的三所藝術院校!
不過據Danya事後回憶說:「我幾乎可以說是在每所學校的每次考試中都全軍覆沒!不過由於Avangard Leontiev的關系我得到了第二次機會!並且我最終進入了MHAT學院的工作室。並且在一年後,我轉學到了Schukinsk演員培訓學校!」

能夠找到自己的真愛應該是Schukinsk藝術學院留給Danya的最有價值的回憶了,Danya和他的妻子Maria Leonova就是在這所學校相識,相知並相愛的!雖然中間他們也曾分開過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們相識的第六年他們舉行了婚禮,結束了這場愛情長跑!迄今,他們的婚姻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

藝術學院的生活對我們年輕的Danya來說並不輕松!像很多學生一樣,Danya需要在Schukinsk的學生餐廳作服務生。而且課業的負擔也很重!Danya在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時似乎一點兒也不感到激動,他說:「那些日子太可怕了!無休止的頭痛,並且作業也很難,看起來我在所有的方面都一無是處。我需要與那些很類似於Heidegger的作品一樣艱深復雜的作品打交道!」由於年輕與缺乏生活的磨礪,Danya在與老師的相處方面也遇到了不少麻煩!由於以上這種種原因,Danya自己也曾經一度質疑過自己是否應該放棄想成為一名演員的理想!
但是,他卻無法停止邁向藝術事業的腳步!他的第一份演藝工作是在一部經由Boris Blank執導的,改編自Brecht小說的最新版電影中,擔任一個小角色!
在他們將要畢業的那一年,他和他的同學經常會出現在莫斯科大大小小的劇院中!據Danya時候回憶說:「在Schukinsk學習的最後一年裡,我經常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以後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演員了。所以我在舞台上扮演那些跑龍套的小角色時,我心中最大的想法就是這樣做可以幫助我的同學們。那時的我認為,我馬上就可以擺脫這一切了,我不會再是一個中等生,不會再經常處於不及格的邊緣!」
但是,在劇院的演出並不像Danya想的那樣只是浪費時間。Danya得到了Gogol劇院總導演Sergey Yashyn的賞識!他為Danya在Andrey Belyi的劇中安排了一個主要的角色!

1997-1998
的確如此,彼得堡是Danya在1997年畢業於藝術院校之後,曾經工作了一段時間的地方。他的角色,Nikolay Ableuhov-一個充滿了叛逆精神,整日處於顛狂狀態的年輕人。盡管這個角色有一些經不起推敲(因為它並不能真正的勇於向他的父輩權威挑戰)。但是這部由Sergey Golomazov導演的戲劇,卻為Danya帶來了無比的自信,因為Danya終於意識到了作為一個演員的真正意義!並且這部戲也為這位年輕的天才贏得了莫斯科戲劇新人獎的年度最受歡迎男演員!(Moscow Debutes theater prize as the Best Male Act of the Year)
也正是這一段時期,Danya被捲入了一系列的商業活動!Danya在日後的采訪中說到:「確實,就像是被捲入了一團亂麻中。1998年,雀巢咖啡以一群學生的生活為藍本,開始了一系列的廣告攻勢!我的角色叫做Lyonya,那段時間我無時無刻不出現在電視上或者是廣告牌上!我覺得這樣無休止的商業活動好像是在竊取我的演藝事業!我的意思是,我不想被認為是雀巢咖啡的標志物,好像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就認為我只是一個雀巢男孩!所以我需要放棄這些商業活動帶給我的金錢,我要退出!雖然我在後來也接拍了一些廣告活動,但是她們並沒有像雀巢咖啡一樣帶給我那麼大的傷害!除此之外,我認為那些廣告對我的演藝事業甚至還有一些好處,就好像是為某一個角色排演那麼幾分鍾一樣!」
1998年Mark Wyle邀請這位年輕,守信的演員,參與在Mossovet劇院排演的全新版的莎士比亞名劇《十二夜》,並飾演Sebastian
更令人吃驚的事情還在後面,Danya被Gogol劇院辭退了!沒有工作,只偶爾地出現在第十二夜的演出當中,除此之外他幾乎沒有出現在觀眾的視野當中!這段艱苦的時光有將這位年輕的演員帶回了當年曾經徘徊過的十字路口,徒勞的等待著從劇院經紀人那裡打來的電話。那段時間他是如何度過的呢?
「我記得不是很清楚!閱讀,思考.....當年面對失業,從一片繁花似錦歸於平淡的時候,你就會不自覺地陷入沉思!也許是因為除了發呆我也無事可做了!不過我並沒有過分的自怨自艾,我在等待著屬於我的時刻的到來!不過我也要感謝這段慵懶的時光,因為它讓我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審視我的生活!讓我感到自卑,細數著手中的每一毛錢,甚至有時會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但是我同樣也可以充分的享受躺在床上的閑散。

1999-2002
Danya的戲劇事業在1999年出現了新的轉機,在一次與Mossovet劇院的Andrey Zhytinkin會面之後,他們為Danya在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安排了一個小角色Morocco的王子!這部戲在俄國上演了兩年之久,但是接下來更具挑戰性的角色到來了-maniac Chikatilo!Danya自己也承認說:「當我接受Zhytinkin的邀請演出並想像我自己就是maniac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震驚。但是當排演的時候,我發現居然需要有將近一個小時的關於Mabiac的獨角戲,於是我就跑去與Zhytinkin交談,詢問他這樣做的目的!他告訴我,我們要一位像你一樣美麗的演員演出Maniac是因為我們要反映出那種人物表裡不一的強烈反差。確實正如他所說的這部是一個簡單的角色!」
在2001年,Andrey Zhytinkin有一次為Danya安排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Oscar Wilde的Dorian Grey中的Dorian Grey。這次的演出被設在Malaya Bronnaya,顯然,評論家注意到了這位年輕的演員,並且羅列了一系列他曾經參演過的角色,能引起評論家們的如此關注著在年輕演員中並不常見!Danya對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評論卻是:"Zhytinkin正對評論家們的胃口並且還能得到大眾的滿意。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並不喜歡拿一部戲的成功與否來開玩笑,我也並不忽視觀眾們的意見。但是我對那種一部戲成功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的行為非常的蔑視!我從未傻傻的認為這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
他簽訂的另外一部戲是也同時在彼得堡演出的由Sergey Golomazov執導的Bezotsovschina(也譯作Platonov by Chekhov),當然Danya也是這部戲的男一號Mikhail Platonov,一個有著不健全脆弱人格的但卻極其邪惡的,最終作繭自縛的男人!這部戲為Danya留下了很甜蜜的記憶:「這兩部戲都讓我充滿了安全感,就是好像回到了家裡的那種感覺!」
在2001年Golomazov執導的另外一部戲The Theater-Killer,Danya飾演了Simon Gascon
評論家們非常欣賞這位年輕演員的戲劇作品,在莫斯科最佳新人獎之後,Danya又憑借在Bezotsovschina中的表演獲得了Warsaw戲劇獎的最佳男演員獎,之後又由於他在Dorian Grey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Chaika獎的提名!
由於出眾的容貌,Danya很受MV導演們的賞識。Danya就此說:「是的,我非常喜歡這個主意。第一,這很有趣,就好像是我表演事業的另一個身份。第二,我能在更短的時間在電視上看到你的作品!如果這種表現形式有美妙又便宜,那麼我就會考慮如何在下一詞的作品中表現自己等等。我最後一支MV叫做:"游戲」。我幻想著,我喜歡那個方案以及那位導演!就好像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那位歌手叫做Sheila。你知道MV都是如何拍攝的:你排練越多次,你就越恨這首歌!這次,全然不同,當我一次又一次的聽到這首歌,我就一次又一次的沉迷於這首歌當中!我希望你們大家都能喜歡為這首歌瘋狂起來!」
當離開了劇院之後,電視台開始向Danya拋來了綉球。在2001年,他在12集的電視劇Marosyka中擔任了一位計程車監管員!在從2001年到2002的一年間,他拍攝了一部電影Severnoye Siyanie,以及下列電視劇Syschikie, Budem Znakomy, Pyatyi Ugol, Willisy, Brigada, Zhenskaya Logika II, and Glavnyye Rolie.
但是Danya也並沒有完全忘記舞台劇的演出,在拍攝完以上的電視劇之後,Danya重返舞台演出了另一部由Andrey Zhytinkin 執導,在Mallaya Bronnaya劇院上演的新劇Caligula!
第二部完!

第三部分,也是迄今為止的最後一部,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Danya的最新動向!
2003-2004年
Danya以在電視劇中的表演展開了他2003年的演藝事業。同年,Danya分別加入了三部電視劇的演出,他們分別是Lutshyi Gorod na Zemle (可譯作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Eulampia Romanova, and Vsegda Govorie Vsegda (可譯作永遠的永遠)。
Danya曾經在一次訪問中這樣評價他在電視劇中的表現:「當然,我會非常開心能夠參與電影的拍攝!不過首先我需要一個像樣的邀請。當我在莫斯科電影節上被一個朋友問到:Danyan你為什麼只出現在電視屏幕上,而不參與電影的拍攝呢?我頓時無言以對!當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難道我真的像他所說那樣在演藝事業上誤入歧途了嗎?可當時間一點點過去,我卻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於是我反唇相譏:是啊,那麼為什麼我沒能在嘎納電影節上一睹您的風采呢?
在2003年,一部新劇Detie Arbata開拍了。這部電影由Andrey Eshpay執導,改編自Anatoliy Rybakov的同名小說。這部電影將我們帶回到了以斯大林的集權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聞名的30年代後期與40年代早期。這部電影和同名小說都集中描寫繪了在那個特定年代下的平凡人的故事!這個故事以兩個剛剛畢業,滿懷雄心壯志,但是對未來沒有深刻預見的高中生為開始!在真實的生活中,他們還能否保留他們的純真本性?他們是否能經受得住生活的考驗?我們拭目以待!
Danya的角色Yuriy Sharok似乎可以說是在真實生活的磨礪下完全敗下陣來的一個人物!在Rybakov的原著中,Sharok逐漸成為一個惡毒,殘忍,獸性十足的男人。他背叛了他的同學,女友,一個斯大林集權政體下的典型產物。但是當這部電影上映之後,Danya的角色似乎並不是那麼招人厭惡!這一切都歸因於導演和Danya自己,Danya自信的表示,他並不認為Sharok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他只不過是一個被生活所迫做出了不得已同時也是最恰當的選擇的人。他是一個頑強地想要求得生存的人!」
如果你要徵求我們這些影迷關於這個角色的意見的話,我們認為Sharok是一個復雜的人。當然他應該為自己那些不誠實的所作所為附上全部的責任!但是這一切都是由於當時的政治體制與他本人不健全的人格所致!!所以這不是他一個人的錯!他只是一個希望能夠在斯大林的白色恐怖的夾縫中求得生存的普通人而已!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再看這部新的最後一幕的時候不能自已的哭泣的原因,因為當你看到一個有著脆弱靈魂,野蠻舉止的男人那樣的死去,你一定也會為他感到悲傷的!
在拍攝Detie Arbata的同時於2003年的秋天,Danya接受了《情迷彼得堡》劇組的邀請,在其中飾演年輕的弗拉基米爾.科爾夫男爵!這部長達127集的歷史傳奇劇在俄羅斯以及其它前蘇聯國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打破了所有播出國家的收視紀錄,並且在網路上也涌現了一大批由網友自發建設的網站!Danya,《情迷彼得堡》中的男主角,由於這部戲獲得了第一次全國范圍內的成功!弗拉基米爾,這位高貴,優雅,但是卻又充滿了熱情與焦慮的英俊男子迅速佔領了廣大女性觀眾的心。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她們的頭號幻想對象!在扮演弗拉基米爾的這長達九個月的時間里,Danya實際上賦予了他的角色很多他自己的特質,並成功地使得導演隨著他的腳步進行拍攝!
在綜合了Danya的美麗外表以及出色演技之後,弗拉基米爾成為了這部戲中最受矚目的角色!當時是什麼吸引Danya來扮演這個角色的呢?Danya承認盡管這樣的角色在現在似乎越來越少了,但是弗拉基米爾正是最符合Danya喜好的角色!
《情迷彼得堡》不僅使Danya成為當今俄羅斯電影業最走紅的演員,同時也使他成為最被片商重用的人!Danya在拍攝《情迷彼得堡》以及Detie Arbata等系列劇的同時,還不斷的出現在電視屏幕與舞台上!
接下來,Danya出現在了一部名為Zvezdochet的系列劇中,並在其中扮演了一位秘密特工人員---Viktor Kostromitin!如果你問我們這些粉絲對這部劇集的意見的話,我們真的不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首先,我們並不認為這個角色適合Danya,為什麼他要接拍一部這樣的劇集呢?我們猜想也許是因為Danya在拍攝《情迷彼得堡》之前就簽訂了關於這部戲的協約,也許我們錯了。也許一個演員應該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角色!
也許你很難想像Danya在同一時刻,要從事那麼多的工作!《情迷彼得堡》的導演在每天的清晨都需要提供給他維他命以及其它的一些葯片,這樣他在銀幕上才不會看上去那麼得精疲力盡。
Danya卻能從另外一個積極的角度看待這么繁忙的行程,這正為他提供了很多機會去鍛煉快速記憶的能力!我們相信這對他將來的事業發展一定有很大的好處!
在2004年的夏天,《情迷彼得堡》完成了他的所有拍攝,Danya也暫時遷往烏克蘭的Kiev開拍一部名為Torgashy的新劇!
這是一部關於愛情,友誼,奉獻與背叛的故事!兩個年輕失業的數學家,嘗試著變幻無數工作以勉強糊口!在經歷了九死一生之後,他們終於成功了!這只是其中的一條故事線,這其中有歡笑,有愛情,有熱情,Danya扮演其中的一個數學家!他美麗的妻子由Inna Gomez扮演(他們曾在Maroseyka中飾演過情侶)。我們真誠的愛這部電影,因為她表現出了愛情與友誼的偉大!

當Danya在Kiev參與新片拍攝的同時,她卻不得不經常回到莫斯科參與由Robert Stourois導演的新版舞台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排練當中去!Danya的角色paris在每一位演員看來都不會是一個容易的角色!但是,這一次導演和Danya都想製造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並提示觀眾注意到沙翁所賦予這個角色的警示意義!Danya說:「我的角色Paris似乎一直被認為誰最不具吸引力的角色,因為觀眾們很少會注意到他!因為首先在這部戲中他的戲份很少,其次,他是一個綠葉似的角色!當羅密歐一上台他就要被羅密歐的光環所籠罩!而且他的角色最後也沒什麼發展!這就決定了他被人忽視的命運。因此我和Robert Stourois決定打破這個陳規!重新塑造一個Paris!
第二男主角米哈伊爾·列普寧公爵由皮特爾·克拉斯洛夫扮演。2002年他憑《闖關》一片獲「特察加」戲劇大獎。
第三男主角(王儲)的資料: 伊薩耶夫,季米特洛春,阿列克謝耶維奇,1973年一月23日出生在聖彼德堡。
手沒有受傷之前,他在羅馬格爾聖克夫音樂學院學習
В 14 лет стал работать в театре Юрия Томашевского ?Приют Комедианта? - играл на скрипке.14歲他開始在尤里,拖馬斯基劇院拉小提琴,並最終獲得了副教授的職務!
В школе увлекался спортом, но совмещать занятия спортом и музыкой было трудно. Выбрал скрипку.
В театральное училище поступил со второй попытки. Параллельно с учебой работал тренером по фитнесу.在黨校時,他非常愛好體育,但加入體育及音樂專業都是非常困難的,為此他選擇了拉小提琴.在音樂學院他進行了第二次償試.同時還做田徑教練。

В 1996 году закончил ЛГИТМиК (мастерская В.В.Петрова) и служил театре "Приют комедиантов", в театре им. Комиссаржевской.
Но параллельно с работой в театре занимался фитнесом, массажем, одно время даже был директором магазина.
А ещё занимался различными проектами, связанными с танцами, написанием песен, аранжировками; работал ведущим на радио, на дубляже, на озвучании, ведущим ТВ программ, вторым режиссером.1996年他結束了學業,開始在劇院當了演員,在他工作的劇院,他成了專業委員.但此時他仍然一邊工作一邊兼職做些例如田徑教練和按摩師等工作.有時甚至做過商店的經理及從事各種各樣的和舞蹈設計,寫歌曲及改編歌曲,做電台的主播.配音,做編TB文案,及副導演等職業。Первая роль в кино – это маленький Моцарт во французском фильме. Роль, где Дмитрий играл на скрипке. Однако, закончив институт, не снимался очень долго. Но однажды Татьяна Колганова позвонила и сказала, что нужен актер на роль пловца в фильме ?ГоспожаПобеда?. Именно с этого фильма началась постоянная работа в кино.他在影視方面第一個角色上在一個法語片員扮演一個小角色.在那部門片子中他扮演的是一個小提琴手.他畢業後,很長是間沒有片約.但有一次,克爾卡諾春找到他說在一個影片中需要一個游泳運動員的演出角色,這是上帝賜予他的良機,從這個片子開始,他就經常活躍在影視圈!

3. 丹尼爾·斯特拉霍夫的人物生平

丹尼爾的名字取自著名的基輔王子丹尼爾·加利茨基(1201-1264)丹尼爾-斯特拉霍夫出生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祖父——鮑里斯·瓦西里耶維奇·斯特拉霍夫 曾是莫斯科大學物理系主任,祖母——瑪麗亞·阿里克謝耶夫娜·別圖尼娜 醫生 ,父親——亞歷山大·鮑里薩維奇·斯特拉霍夫, 哈佛大學語言學教授。 外祖母是蘇聯航空地質學某部門的主持,父親是一位語言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母親是心理治療師,私人執業,有自己的學校。妹妹畢業於哈佛大學。
丹尼爾中學畢業於莫斯科734學校,1993進入莫斯科藝術劇院演藝學院,第二年轉入舒金藝術學院,正是在這里開始了跟同班同學瑪麗亞-列阿諾瓦的愛情長跑。(02年他們成婚,至今仍過著兩人生活)他憑借《苦命的娜斯佳》Бедная Настя (2003-2004) ——中譯《情迷彼得堡》中高貴,優雅,冷酷,復雜,英俊的弗拉基米爾·科爾夫男爵這一角色迅速佔領了廣大女性觀眾的心。2009年他主演的《伊薩耶夫》成功上演,他成了人們心目中年輕的施季里茨(施季里茨是《春天的十七個瞬間》中傳奇偵查員,在俄羅斯家喻戶曉)
丹尼在學生時代是聰明的孩子,但成績中等,是校園內知名的搗蛋鬼,熱衷打架。那時很喜歡在學校的戲劇社演出,直到快畢業的那年,他還是對文學和數學傾注了同樣的熱情,並且希望將來可以進入法學院!這也正是為什麼當他最後選擇演員作為他的職業的時候,他的家庭會產生了那麼大震動的原因!Strahov一家從來沒有想過要讓他們的兒子放棄自己所熱愛的戲劇事業,並且他們真誠地希望能給予他們的兒子一些幫助!丹尼回憶說:「當我的父母意識到我從事演藝事業的堅定決心時,他們開始為我尋找一個資深的老師,Oleg Vavilov就是我父母選中的來教我一些表演技巧的人,Vavilov曾經是Malaya Bronnaya劇院的資深演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是Malaya Bronnaya劇院的定期觀眾或者是表演嘉賓的原因!」
高中一畢業,丹尼在Avangard Leontiev(俄聯邦人民演員)的幫助下進入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演藝學院。一年後,在Avangard Leontiev建議下轉學到了Schukinsk藝術學院。丹尼的到來在班上引起了一陣騷動,女生們紛紛向他拋出綉球,只有Maria Leonova對他無動於衷,而丹尼對瑪莎卻一見鍾情,發起了愛情攻勢……能夠找到自己的真愛應該是Schukinsk藝術學院留給丹尼的最有價值的回憶了,雖然中間他們也曾分開過一段日子,但是在他們相愛的第六年(2002年)他們舉行了婚禮,結束了這場愛情長跑!
在他們將要畢業的那一年,他和他的同學經常會出現在莫斯科大大小小的劇院中!據丹尼回憶說:「在Schukinsk學習的最後一年裡,我經常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以後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演員了。所以我在舞台上扮演那些跑龍套的小角色時,我心中最大的想法就是這樣做可以幫助我的同學們。那時的我認為,我馬上就可以擺脫這一切了,我不會再是一個中等生,不會再經常處於不及格的邊緣!」 但是,在劇院的演出並不像丹尼想的那樣只是浪費時間。丹尼得到了果戈理劇院總導演Sergey Yashyn的賞識!他為丹尼在Andrey Belyi的戲劇《彼得堡》中安排了一個主要的角色——Nikolay Ableuhov-王子一個充滿了叛逆精神,整日處於顛狂狀態的年輕人。這部由Sergey Golomazov導演的戲劇,為丹尼帶來了無比的自信,使他終於意識到了作為一個演員的真正意義!並且這部戲也為這位年輕的天才贏得了莫斯科戲劇新人獎的97-98年度最佳男演員!( The Moscow Debuts 97-98 - prize for the best man』s role in perfomance )
也正是這一段時期,丹尼被捲入了一系列的商業活動! 丹尼在日後的采訪中說到:「確實,就像是被捲入了一團亂麻中。1998年,雀巢咖啡以一群學生的生活為藍本,開始了一系列的廣告攻勢!我的角色叫做Lyonya,那段時間我無時無刻不出現在電視上或者是廣告牌上!我覺得這樣無休止的商業活動好像是在竊取我的演藝事業!我的意思是,我不想被認為是雀巢咖啡的標志物,好像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就認為我只是一個雀巢男孩!所以我需要放棄這些商業活動帶給我的金錢,我要退出!雖然我在後來也接拍了一些廣告活動,但是她們並沒有像雀巢咖啡一樣帶給我那麼大的傷害!除此之外,我認為那些廣告對我的演藝事業甚至還有一些好處,就好像是為某一個角色排演那麼幾分鍾一樣!」
1998年Mark Wyle邀請這位年輕,守信的演員,參與在Mossovet劇院排演的全新版的莎士比亞名劇《十二夜》,並飾演Sebastian 。但令人吃驚的是,不久丹尼被果戈理劇院辭退了!沒有工作,只偶爾地出現在第十二夜的演出當中,除此之外他幾乎沒有出現在觀眾的視野當中!這段艱苦的時光將這位年輕的演員帶回了當年曾經徘徊過的十字路口,徒勞的等待著從劇院經紀人那裡打來的電話。那段時間他是如何度過的呢? 「我記得不是很清楚!閱讀,思考.....當年面對失業,從一片繁花似錦歸於平淡的時候,你就會不自覺地陷入沉思!也許是因為除了發呆我也無事可做了!不過我並沒有過分的自怨自艾,我在等待著屬於我的時刻的到來!不過我也要感謝這段慵懶的時光,因為它讓我可以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審視我的生活!讓我感到自卑,細數著手中的每一毛錢,甚至有時會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但是我同樣也可以充分的享受躺在床上的閑散。」
丹尼的戲劇事業在1999年出現了新的轉機,在一次與Mossovet劇院的Andrey Zhytinkin會面之後,他們為丹尼在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安排了一個角色摩洛哥王子!這部戲在俄國上演了兩年之久,但是接下來更具挑戰性的角色到來了-----maniac Chikatilo!丹尼自己也承認說:「當我接受Zhytinkin的邀請演出並想像我自己就是maniac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震驚。但是當排演的時候,我發現居然需要有將近一個小時的關於Mabiac的獨角戲,於是我就跑去與Zhytinkin交談,詢問他這樣做的目的!他告訴我,我們要一位像你一樣美麗的演員演出Maniac是因為我們要反映出那種人物表裡不一的強烈反差。確實正如他所說的這部是一個純粹的角色!順便說一句,此劇曾到巴黎演出,取得巨大成功,法國觀眾甚至把丹尼比作俄國的阿蘭德隆!
03年,新劇《阿爾巴特的兒女們》開拍。由Andrey Eshpay執導,改編自阿納托利· 雷巴科夫著名的同名小說。這部劇將我們帶回到了以斯大林的集權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聞名的30年代後期與40年代早期。這部電影和同名小說都集中描寫繪了在那個特定年代下的平凡人的故事!這個故事以兩個剛剛畢業,滿懷雄心壯志,但是對未來沒有深刻預見的高中生為開始!丹尼本來想競爭男主角,但導演認為他更適合男二號尤拉·沙洛克。事實證明導演非常睿智!丹尼的角色尤拉·沙洛克似乎可以說是在真實生活的磨礪下完全敗下陣來的一個人物!在雷巴科夫的原著中,沙洛克逐漸成為一個惡毒,殘忍,獸性十足的男人。他背叛了他的同學,女友,一個斯大林集權政體下的典型產物。但是當這部連續劇上映之後,反響很好,丹尼的角色似乎並不是那麼招人厭惡!這一切都歸因於導演和丹尼自己,丹尼自信的表示,他並不認為沙洛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人渣!「他只不過是一個被生活所迫做出了不得已同時也是他認為最恰當的選擇的人。他是一個頑強地想要求得生存的人!」
拍攝《阿爾巴特的兒女們》同時,2003年秋天,丹尼接受了《苦命的納斯佳》(中譯《情迷彼得堡》)劇組的邀請,在其中飾演年輕的弗拉基米爾·科爾夫男爵! 這部長達127集的歷史傳奇劇在俄羅斯以及其它前蘇聯國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打破了所有播出國家的收視紀錄,並且在網路上也涌現了一大批由網友自發建設的網站! 丹尼,《情迷彼得堡》中的男主角,由於這部戲獲得了第一次全國范圍內的成功!弗拉基米爾·科爾夫男爵,這位高貴,優雅,但是卻又充滿了熱情與焦慮的英俊男子迅速佔領了廣大女性觀眾的心。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她們的頭號幻想對象!在扮演科爾夫的這長達九個月的時間里,丹尼實際上賦予了他的角色很多他自己的特質,並成功地使得導演隨著他的腳步進行拍攝! 在綜合了丹尼的美麗外表以及出色演技之後,弗拉基米爾成為了這部戲中最受矚目的角色! 許多中國觀眾也正是通過央視八套05年3月2日開播的這個劇才使自己心中白馬王子有了具體的形象! 當初在俄國情迷的主要角色經過了超過14個市的七千個人篩選才最終確定。 其中科爾夫男爵角色劇組找了一年半,直到發現丹尼----端莊、威嚴、惡魔般的美麗、冷酷而難以接近----就是他了。 雖然經濟仍舊略有拮據,丹尼還是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才接了這個角色。
《情迷彼得堡》不僅使丹尼成為當今俄羅斯電影業最走紅的演員,同時也使他成為最被片商重用的人!丹尼在拍攝《情迷彼得堡》以及《阿爾巴特的兒女們》的同時,丹尼還出現在了一部名為《星相家》的系列劇中,並在其中扮演了一位秘密特工人員---Viktor Kostromitin! 也許你很難想像Danya在同一時刻,要從事那麼多的工作!《情迷彼得堡》的導演在每天的清晨都需要提供給他維他命以及其它的一些葯片,這樣他在銀幕上才不會看上去那麼得精疲力盡。 丹尼卻能從另外一個積極的角度看待這么繁忙的行程,這正為他提供了很多機會去鍛煉快速記憶的能力!但這對他將來的事業發展大有好處!
丹尼是一個嚴肅的藝術家,他不想只作為一個偶像明星為人們所知,他力圖開拓戲路,05年,他蓄須參演了六十集連續劇《愛的護身符》,他成功扮演了一位成熟、幽默、迷人的冒險家丹尼爾·德路諾夫,其中跳火車、掉冰窟……一系列高難動作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06年,又是多產的一年,共主演和參演五部電影、電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羅高斯基(代表作《春天的杜鵑》或叫布穀鳥)------ Перегон 《轉場》中扮演了男主角------1943年衛國戰爭中一個飛機場的長官。得到「星座」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在安得列·瑪留科夫執導的根據發生在2000年車臣戰爭中的真實事件改編的四集迷你電視電影Грозовые ворота 《風暴之門》中扮演俄羅斯空降兵軍官,最後用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令人扼腕!此劇在俄羅斯和國際上上映後好評如潮,反響強烈。
——如上來自丹尼爾斯特拉霍夫吧的第一騎兵軍

4. 蘇聯電影的發展歷程

1896年,法國L.盧米埃爾的電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開始放映,同時俄國的電影愛好者(如.沙申、.費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攝電影的嘗試。
沙皇俄國的電影生產從20世紀初開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攝了俄國第一部故事片《伏爾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國共拍攝了1376部長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也有表現俄國歷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娛樂片。當時電影生產掌握在私營企業手中,影片生產技術條件也很差,這些都限制了電影作品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諾夫的《黑桃皇後》(1916,根據普希金作品改編)、《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爾金的《貴族之家》(1915,根據屠格涅夫作品改編)等。 十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莫斯科,後來還有烏克蘭,都很快成立了電影委員會。1919年 8月27日,頒布了列寧簽署的法令,決定將照相、電影生產及發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領導。這一天標志著蘇聯電影的誕生。此後,列寧對電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根據列寧指示的精神,拍攝了大量的新聞片和紀錄片,這些影片反映了國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間,還拍攝了一些古典文學改編的影片,如《謝爾蓋神父》(1918,原著.托爾斯泰,導演普洛塔占諾夫)、《偷東西的喜鵲》(1920,原著..赫爾岑,導演.薩寧)等。高爾基的《母親》也在此期間第一次被搬上銀幕(1920,導演.拉朱姆內依)。根據形勢的需要,十月革命後拍攝了一批表現國內迫切政治問題的故事片,它們被稱為「宣傳鼓動片」。1921年,國立第一電影學校全體師生在加爾金領導下拍攝了《鐮刀與斧頭》,這是蘇聯第一部大型革命題材故事片。影片表現十月革命期間貧富農之間的斗爭1923年,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題材故事片《紅小鬼》(導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現了布瓊尼第一騎兵軍和馬赫諾匪幫的斗爭。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工作者的藝術探索比較活躍。庫里肖夫領導國立電影實驗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進行實驗外,還創立了「電影模特兒」理論這種理論把演員比做操作中的機器,把導演比做設計工程師。庫里肖夫根據這一理論拍攝了《西方先生在布爾什維克國家的不平凡的冒險》(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兩名青年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創辦了「奇異演員養成所」。他們力圖把類似雜耍的誇張的表演方式帶到銀幕上來,拍攝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這些探索包含著一定的積極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題上也有價值,但由於對形式技巧的過分迷戀而影響了作品的完整與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關於電影的決議指出,必須加強黨對電影的領導。從這一年起,健全了領導機構,取消了私營發行公司,出版了《電影報》、《蘇聯銀幕》、《蘇聯電影》等雜志,成立了「革命電影協會」。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爾任斯基領導的「蘇聯電影之友」協會。1924~1925年,蘇聯拍攝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這中間,最重要的收獲是,出現了《戰艦波將金號》(1925,導演愛森斯坦)和《母親》(1926,導演普多夫金),這兩部影片成為蘇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這一期間, 烏克蘭導演杜甫仁科拍攝的影片《茲文尼郭拉》(1928)、《兵工廠》(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著表現革命主題的電影手段。他的詩意手法產生了鮮明的表現力,充滿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後半期,蘇聯還出現了一系列重要電影作品,如愛森斯坦導演的《罷工》(1925)、《十月》(1927)、《舊與新》(1929),普多夫金導演的《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後代》(1929),普洛塔占諾夫導演的《他的號召》(1925)、《董?介果和別拉嘉》(1928)。此外還有《新巴比侖》(192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帝國的廢墟(1929,導演艾爾姆列爾)等。這些作品從不同角度表現了革命的主題。它們標志著電影藝術開始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蘇聯紀錄電影也出現了新的面貌,涌現了一批反映革命現實的紀錄片和新聞片。許多影片反映了列寧的活動。以新聞雜志片《電影真理報》為中心,出現了電影眼睛派團體,其領導人是維爾托夫。他的影片《前進吧,蘇維埃》、《關於列寧的三隻歌》等,對於蘇聯紀錄電影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與電影事業發展的同時,蘇聯電影理論探索也很活躍。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不僅對於蘇聯電影,而且對於世界電影的創作和理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年代是蘇聯無聲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為此後蘇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0年代,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聲電影的出現使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更為豐富。蘇聯文藝的創作方法確定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原則。革命的電影藝術的發展,使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出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陽》(1934,導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譽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蘇聯電影的突出特點是革命斗爭和建設的題材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生路》(1931,導演.艾克)《金山》(1931,導演尤特凱維奇)、《獻禮》(舊譯《迎展計劃》,1932,導演艾爾姆列爾和尤特凱維奇)、《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導演吉甘、《波羅的海代表》(1937,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導演科津采夫和塔拉烏別爾格)、《偉大的公民》(1938~1939,導演艾爾姆列爾)、《政府委員》(1939,導演扎爾赫依和赫依費茨)、《肖爾斯》(1939,導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導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師》(1939)等影片反映了蘇維埃人──新生活的建設者的精神面貌,表現了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特別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一期間還拍攝了一批優秀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導演.彼得羅夫、《蘇沃洛夫大元帥》(1940,導演普多夫金)、《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導演愛森斯坦);喜劇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導演培利耶夫)、《拖拉機手》(1939,導演培利耶夫)、《快樂的人們》(1934,導演亞力山大洛夫)《伏爾加──伏爾加》(1938,導演.亞歷山大洛夫);根據高爾基原著改編(1939頓斯闊依導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39)等。
30~40年代初,蘇聯生產故事片近400部,動畫片100多部,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方法指導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40年代的蘇聯電影生產由於衛國戰爭而受到影響。1941~1945年間,蘇聯的主要電影生產企業遷往後方,減少了產量。在對敵斗爭熱情的鼓舞下,蘇聯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反法西斯斗爭題材的影片:如《區委書記》(1942,導演培利耶夫)、《瑪申卡》(1942,導演萊茲曼)、《她在保衛祖國》(1943,導演艾爾姆列爾)、《虹》(1944,導演頓斯闊依)、《卓婭》(1945,導演.阿倫什坦)、《偉大的轉折》(1945,導演艾爾姆列爾)等。同時還拍攝了表現愛國主義思想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庫圖佐夫》(1944,導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導演愛森斯坦)等。
這一期間蘇聯電影的創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攝反映衛國戰爭的新聞紀錄片上1941~1945年間共拍攝了489期新聞雜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紀錄片其中如《戰爭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為我們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解放法蘭西》(1944)、《柏林》(1945)、《殲滅日寇》(1945)、《人民的審判》(1945)等對於鼓舞人民的鬥志,激發抗敵的熱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衛國戰爭結束後,反法西斯斗爭仍然是電影創作的重要主題導演格拉西莫夫於1948年根據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攝了影片青年近衛軍,表現了蘇聯青年的反法西斯斗爭。同一題材的影片還有《偵察員的功勛》(1947,導演.巴爾涅特)、《真正的人》(1948,導演.斯托爾堡)等。這一期間還出現了一些其他題材的優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導演杜甫仁科)、《鄉村女教師》(1947,導演頓斯闊依)、《俄羅斯問題》(1947,導演羅姆)、《西伯利亞交響曲》(1948,導演培利耶夫)等。
從戰爭結束以後直至50年代前期,蘇聯電影創作處於低潮狀態。由於戰爭的影響、政治上的個人迷信和創作理論上流行無沖突論,影片產量減少,1940年蘇聯故事片年產量54部,1951年則不到5部;青年創作力量得不到成長的機會;與國外的文化交流陷於半停頓狀態;在創作中,出現了一些過分頌揚領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則迴避生活矛盾,粉飾現實。公式化、概念化成為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顯著特點。 1956年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之後,到1962年,故事片產量達到 104部。同時,大批青年創作人員陸續涌現。各加盟共和國的電影事業也得到發展。在創作中,最明顯的變化是題材樣式的擴大。50年代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系列優秀影片,如《狂歡之夜》(1956,導演梁贊諾夫)、《保爾?柯察金》(1957,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序幕》(1956,導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導演丘赫萊依)《共產黨員》(1957,導演萊茲曼)、《列寧的故事》(1957,導演尤特凱維奇)、《魯勉采夫案件》(1956,導演赫依費茨)、《不稱心的女婿》(1956,導演.施維澤爾)、濱河街的春天(1956,導演.米隆涅爾和胡齊耶夫)高空(1957,導演扎爾赫依)《海之歌》(1958,導演.桑采娃)此外,還拍攝了多部成功的現代和古典文學巨著改編的影片,如《靜靜的頓河》(1957~1958,導演格拉西莫夫)、苦難的歷程(1957~1959,導演羅沙里)、《奧賽羅》(1955,導演尤特凱維奇)、《堂吉訶德》(1957,導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後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戰爭題材作品如邦達爾丘克導演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萊依導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萊依導演的另一部戰爭題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現前方戰士和後方人民作出的貢獻外,還通過對個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題。這些顯示了蘇聯戰爭題材電影創作的深入發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飛(1958,導演卡拉托佐夫)臨風而立(1962,導演羅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導演庫里讓諾夫)、《伊凡的童年》(195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畫和表現環境的真實性方面也顯示了特色。
從50年代中期開始,除「非英雄化」傾向外,「非情節化」,「生活流」,「意識流」等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後,在前一階段探索的基礎上,蘇聯影片從數量到質量都有明顯的提高,這一時期的重要影片有:戰爭題材作品《士兵的父親》(1965,導演赤赫依捷)和《生者與死者》(1964,導演.斯托爾堡);農業題材作品《主席》(1965,導演.薩爾蒂科夫);表現列寧的影片《藍色筆記本》(1963,導演庫里讓諾夫)和《列寧在波蘭》(1966,導演尤特凱維奇);表現戰後農村階級斗爭的影片《誰也不想死》(1965,導演.熱拉凱維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攝了道德題材三部曲:《人與獸》(1962)、《記者》(1965)、《湖畔》(1970);導演羅姆拍攝了大型紀錄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導演邦達爾丘克拍攝了根據托爾斯泰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戰爭與和平》(1965~1969);柯靜采夫改編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爾王》(1971);塔爾可夫斯基拍攝了歷史傳記片《安德列?魯布廖夫》(1966)。60年代,蘇聯電影理論仍較活躍,羅姆、尤特凱維奇等導演提出「思考電影」的概念,與此同時,在20和30年代曾展開過的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爭論,這時又進一步展開。 1972年,蘇共中央發布「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要求電影創作應體現時代精神,現代題材應在創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塑造當代主人公形像應成為蘇聯電影創作的主要課題。70年代蘇聯電影出現了4大題材創作熱潮:政治題材、軍事愛國主義題材、生產題材和道德題材。
政治題材作品一般稱為政治電影,它以表現當代國際政治事件為主。這些作品的主題思想反映了蘇聯政府的對外政策的觀點。如這是一個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禮節性的訪問》(1973,導演萊茲曼)、《信任》(1976,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野蠻人》(1978,導演熱拉凱維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導演丘赫萊依)等。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方面,主要出現了 3類作品:①史詩性影片,這些作品力圖全面反映衛國戰爭,如奧澤羅夫導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導演.葉爾肖夫拍攝的4集影片圍困(1973~1978)等,這類影片氣魄宏偉,出場人物眾多,力圖真實再現戰爭的全貌。②英雄主義和人道主義相結合的作品。這類影片在軍事愛國主義題材創作中佔多數。它們表現的往往是局部戰役,重點是刻畫戰爭中人的心理狀態,通過個人的遭遇表現紅軍戰士的英勇精神。如《這里黎明靜悄悄……》(1972,導演羅斯托茨基)、《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導演邦達爾丘克)、《升華》(1977,導演.舍皮欽柯)等。③歌頌軍功的作品。這類作品主題比較單一,如《崇高的稱號》(1973,導演.卡列洛夫)等。在生產題材方面,一些影片通過工農業生產中的矛盾沖突,力圖表現科技革命時代先進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獎金》(1975,導演.米凱良)、《反饋》(1977,導演.特列古勃維奇)、《適得其所的人》(1973,導演.薩哈羅夫)、4集影片《麵包的味道》(1979,導演薩哈羅夫)等。在道德題材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取得的進展最大,許多作品真實、深刻地反映了蘇聯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個人、家庭、集體之間的沖突,刻畫了在今天現實環境中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這些作品中,有些從塑造正面主人公著手,反映蘇聯社會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導演.敏紹夫)、《個人問題訪問記》(1979,導演.戈戈別里捷)、《戀人曲》(1974,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從揭露反面現象著手,表現各種落後、腐朽的勢力如何阻礙著社會的前進,如《辯護詞》(1976,導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輪船》(1975,導演.沙姆希耶夫)、《審訊》(1979,P.奧若果夫);有些影片通過個人遭遇,提出每個人所面臨的人生道路問題,追求個人理想問題,如《奇怪的女人》(1976,導演萊茲曼)、《紅莓》(1974,導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過平淡無奇的生活現象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存在的「障礙」,從而提出人的生活態度問題,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導演羅斯托茨基)、《個人生活》(1980,導演萊茲曼)等。以上各類影片雖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們都反映了作者積極干預生活的熱情。這些作品使電影創作更接近於今天的現實,因而受到觀眾的歡迎。
7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工作者還創作出一些其他題材和樣式的作品,如史詩片《西伯利亞頌》(1978,導演米哈爾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劇片《辦公室的故事》(1977,導演梁贊諾夫)和《秋天馬拉松》(1979,導演達涅里亞)、兒童片《童年過後的一百天》(1975,導演C.索洛維約夫)和《無權轉交的鑰匙》(1976,導演.阿薩諾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和《潛行者》( 1979,導演.塔爾可夫斯基)、古典文學改編作品《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1976,導演米哈爾科夫)和《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1979,導演米哈爾科夫)以及表現革命前喬治亞人民生活的詩電影《願望樹》(1978,導演.阿布拉捷)。
70年代以來蘇聯紀錄電影也有不少成績。如20集大型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1965~1978,總導演卡爾曼) 反映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斗爭的全貌。《礦工們》、《秋明王國》、《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國內的建設。此外,還有一些為蘇聯對外政策服務的紀錄片。在科普片、美術片方面,蘇聯電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績。 80年代以來,蘇聯電影積極向主題的深化,新題材的開拓以及樣式多樣化方面發展。從1981~1985年,蘇聯共拍攝了750部故事片。在戰爭題材方面,除了繼續創作史詩性作品如莫斯科保衛戰(1985,導演奧澤洛夫)、《勝利》(1985,導演.馬特維耶夫)以外,電影藝術家主要致力於表現蘇聯人民在戰爭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導演.西連科);研究法西斯產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導演克利莫夫);從今天的角度思考戰爭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如《岸》(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有的作品通過對蘇聯軍人形像的塑造力圖把人道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如《小亞歷山大》(1982,導演.弗金)。在道德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把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更緊密地結合起來,研究在復雜的生活矛盾中,人的處世態度以及因此給個人及社會帶來的影響,如《願望的年代》(1983,導演萊茲曼)、《沒有證人》(1983,導演米哈爾科夫)、《後記》(1983,導演胡齊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內心世界,表現關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時努力深化人道主義的主題,如《生活、眼淚和愛情》(1984,導演古賓科)、《稻草人》(1984,導演P.貝可夫)、《冬天的櫻桃》(1985,導演.馬斯連尼柯夫)。在生產題材方面,電影創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題,注意表現經濟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如《第二梯隊開始行動》(1984,導演.雅桑)、《從工資到工資》(1985,導演A.瑪納薩羅娃)。在革命歷史題材方面,1981年拍攝的《列寧在巴黎》(導演尤特凱維奇)通過新穎的藝術手法把過去和現在聯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寧思想的價值。1982年拍攝的《紅鍾》(導演邦達爾丘克)1985年拍攝的《霧中的岸》(導演.卡拉西克)都再現了20世紀革命歷史的發展。80年代蘇聯還拍攝了一些優秀的傳記片,如《列夫?托爾斯泰》(1984,導演.格拉西莫夫)、文學改編作品如《瓦薩》(1983,導演潘菲洛夫)、《殘酷的羅曼史》(1984,導演梁贊諾夫)、驚險片《密探》(1981,導演.弗金)及《為胡狼准備的陷阱》(1985,導演.馬赫穆多夫)、諷刺喜劇片《青山,或不可思議的故事》(1984,導演.申蓋拉雅)及《騙術》(1984,導演.特列古勃維奇)。
80年代蘇聯電影創作的特點之一是致力於題材和樣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傳統的分類界限,使影片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1984年製作的《戰地浪漫曲》(導演.托多羅夫斯基),既從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討戰爭給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戰爭事件展示人物之間的復雜的心理變化。《德黑蘭1943年》(1983,導演阿洛夫和納烏莫夫)把政治樣式和驚險樣式結合起來,突出國際政治斗爭的內在緊張性。喜劇片《兩個人的車站》(1984,導演梁贊諾夫)中糅合著悲劇的因素。《機組人員》(1981,導演.米塔)把情節??作了嘗試。《宇宙檢閱》(1985,導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達傑)通過半童話半寓言的樣式對人生價值進行哲理性思考。 蘇聯電影家協會成立於1965年(籌委會成立於1957年),各加盟共和國(除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外)均有自己的協會。
培養幹部的最高學府為全蘇國立電影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電影學校,幾經演變,自1934年起用此名)與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成立於1919年,初為照相與照相技術高級學校,1930年起用此名),前者培養藝術創作人員,後者培養技術人員。基輔戲劇學院自1968年起設有電影系,此外,國家電影委員會還和影協聯合主辦一個電影編導二年制高級培訓班(自1964年起),專門培訓各加盟共和國和製片廠選送來的進修人員。研究機構有全蘇電影藝術研究所(1973年成立)、全蘇電影與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年成立)、全蘇藝術理論研究所(1944年成立,屬文化部建制,所內設有電影研究部門)。新聞電影的正負片由中央國家電影與照相資料檔案館保存,其餘片種正負片均由蘇聯國家電影資料館保存。負責影片進出口業務的是蘇聯影片輸出輸入公司。主要電影刊物有《電影藝術》(1931年創辦,月刊)、《蘇聯銀幕》(1925年創辦,雙周刊),以上兩刊均由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影協合辦;《電影放映員》(1937年創辦、月刊)、《蘇聯電影》及《電影與電視技術》等。 蘇聯舉辦的電影節有:全蘇電影節,始於1958年,初不定期,後為二年一次,自1964年起每年舉行,為國產片電影節;塔什干國際電影節,始於1968年,每二年一次,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與全蘇影協和烏茲別克共和國電影委員會與影協聯合主辦,是亞非拉國際電影展覽,屬非競賽性,群眾團體可向不同影片授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始於1935年,自1959年起每二年舉辦一次,是國際上大型競賽性電影節,由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和影協主辦。
蘇聯國內設有電影評獎制度,最高榮譽是列寧獎金。1959年以來,先後獲得過列寧獎金的電影工作者有杜甫仁科等26人。此外,還有蘇聯國家獎金、俄羅斯國家獎金、列寧主義共青團獎金電影部分等。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電影彼得堡fm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